统计学第三章习题

合集下载

《统计学概论》习题解答

《统计学概论》习题解答

《统计学概论》习题解答第三章 统计分布的数值特征【7】某大型集团公司下属35个企业工人工资变量数列如下表所示:试计算该企业平均工资。

(注:比重——各组工人人数在工人总数中所占的比重) 【解】 该集团公司职工的平均工资为755元/人。

【8】某地甲、乙两个农贸市场三种主要水果价格及销售额资料见下表试计算比较该地区哪个农贸市场水果平均价格高?并说明原因。

解:()千克元甲市场水果平均价格44.20009000002002==()元乙市场水果平均价格44.200000010005502== 甲市场以较低价格销售的水果所占的比重比乙市场以相同价格销售的水果的比重大,反之,正好情况相反,故甲市场水果的平均价格较低。

【10】根据某城市500户居民家计调查结果,将居民户按其食品开支占全部消费开支的比重(即恩格尔系数)分组后,得到如下的频数分布资料:恩格尔系数 ( % ) 户 数 向上累计户数 x f (户%)分 组组中值( % )(户) (户)xf ∑f20以下 15 6 6 0.90 20—30 25 38 44 9.50 30—40 35 107 151 37.45 40—50 45 (中)137288(中) 61.65 50—60 55 114 402 62.70 60—70 65 74 476 48.10 70以上 75 24 500 18.00 合 计—500—283.30(1)据资料估计该城市恩格尔系数的中位数和众数,并说明这两个平均的具体分析意义。

(2)利用上表资料,按居民户数加权计算该城市恩格尔系数的算术平均数。

(3)上面计算的算术平均数能否说明该城市恩格尔系数的一般水平?为什么?解:()()()()%%%% M %%%% M o e 66.4540501141371071371071374022.47405013715125040=-⨯-+--+==-⨯-+=数:众中位数:以户数为权数计算的恩格尔系数的平均数:%fxf 66.4750030.283==∑∑不能作为该500户家庭恩格尔系数的平均水平。

统计学习题和答案

统计学习题和答案

第一章绪论习题二、单项选择题1.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 )A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B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C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D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2.设某地区有800家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 )A全部工业企业 B 800家工业企业C每一件产品 D 800家工业企业的全部工业产品3.要了解全国的人口情况,总体单位是( )A每个省的人B每一户C全国总人El D每个人4.有200家公司每位职工的工资资料,如果要调查这200家公司的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为( )A 200家公司的全部职工B 200家公司C 200家公司职工的全部工资D 200家公司每个职工的工资5.要了解某班5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全体学生 B 50个学生的学习成绩C每一个学生D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6.设某地区有60家生产皮鞋的企业,要研究它们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是( )A每一个企业B所有60家企业C每一双鞋子D所有企业生产的皮鞋7.一个统计总体(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可以有多个标志C只能有一个指标D可以有多个指标8.统计的数量性特征表现在( )A它是一种纯数量的研究B它是从事物量的研究开始,来认识事物的质C它是从定性认识开始,以定量认识为最终目的D它是在质与量的联系中,观察并研究现象的数量方面9.以产品等级来反映某种产品的质量,则该产品等级是( ) A数量标志B数量指标C品质标志D质量指标10.某工人月工资为550元,工资是(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变量值D指标11.在调查设计时,学校作为总体,每个班作为总体单位,各班学生人数是( )A变量B指标C变量值D指标值12.某班四名学生金融考试成绩分别为70分、80分、86分和95分,这四个数字是( )A标志B指标值C指标D变量值13.年龄是( )A变量值B离散型变量C连续型变量,但在应用中常按离散型变量处理D连续型变量.14.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职工工资是( )A连续型变量B离散型变量C前者是连续型变量,后者是离散型变量D前者是离散型变量,后者是连续型变量15.质量指标是在数量指标基础上对总体内部数量关系和状况的反映。

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

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

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附录三:部分习题参考解答老师说这份答案有些错误,慎重参考哈~~第一章(15-16)一、判断题2.答:对。

3.答:错。

实质性科学研究该领域现象的本质关系和变化规律;而统计学则是为研究认识这些关系和规律提供合适的方法,特别是数量分析的方法。

4.答:对。

5.答:错。

描述统计不仅仅使用文字和图表来描述,更重要的是要利用有关统计指标反映客观事物的数量特征。

6.答:错。

有限总体全部统计成本太高,经常采用抽样调查,因此也必须使用推断技术。

7.答:错。

不少社会经济的统计问题属于无限总体。

例如要研究消费者的消费倾向,消费者不仅包括现在的消费者而且还包括未来的消费者,因而实际上是一个无限总体。

8.答:对。

二、单项选择题1.A;2.A;3.A;4.B。

三、分析问答题1.答:定类尺度的数学特征是“=”或“”,所以只可用来分类,民族可以区分为汉、藏、回等,但没有顺序和优劣之分,所以是定类尺度数据。

;定序尺度的数学特征是“”或“”,所以它不但可以分类,还可以反映各类的优劣和顺序,教育程度可划分为大学、中学和小学,属于定序尺度数据;定距尺度的主要数学特征是“+”或“-”,它不但可以排序,还可以用确切的数值反映现象在两方面的差异,人口数、信教人数、进出口总额都是定距尺度数据;定比尺度的主要数学特征是“”或“”,它通常都是相对数或平均数,所以经济增长率是定比尺度数据。

3.答:如考察全国居民人均住房情况,全国所有居民构成统计总体,每一户居民是总体单位,抽查其中5000户,这被调查的5000户居民构成样本。

第二章(45-46)一、单项选择题1.C;2.A;3.A。

二、多项选择题1.A.B.C.D;2.A.B.D;3.A.B.C.三、简答题1.答:这种说法不对。

从理论上分析,统计上的误差可分为登记性误差、代表性误差2.答:统计报表的日常维持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统计报表的统计指标、指标体系不容易调整,对现代社会经济调查来说很不合适。

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

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

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第⼀章导论练习题1.单选题(1)统计研究对象的特点包括(C)。

A、总体性B、具体性C、总体性和具体性D、同⼀性(2)下列指标中不属于质量指标的是(D)。

A、平均价格B、单位成本C、资产负债率D、利润总额(3)下列指标中不属于数量指标的是(C)。

A、资产总额B、总⼈⼝C、资产报酬率D、⼈⼝增加数(4)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的之间的关系是(A)。

A、前者是后者的基础B、后者是前者的基础C、两者没有关系D、两这互为基础(5)⼀个统计总体(D)A、只能有⼀个标志B、只能有⼀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6)若要了解某市⼯业⽣产设备情况,则总体单位是该市(D)A每⼀个⼯业企业B每⼀台设备C每⼀台⽣产设备D每⼀台⼯业⽣产设备(7)某班学⽣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5分71分、80分和87分,这四个数字是(D)A指标B标志C变量D标志值(8)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B)A⼯⼈年龄B⼯⼈性别C⼯⼈体重D⼯⼈⼯资(9)现要了解某机床⼚的⽣产经营情况,该⼚的产量和利润是(D)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10)劳动⽣产率是(B)A动态指标B质量指标C流量指标D强度指标(11)统计规律性主要是通过运⽤下述⽅法整理、分析后得出的结论(B)A统计分组法B⼤量观察法C综合指标法D统计推断法(12)(C)是统计的基础功能A管理功能B咨询功能C信息功能D监督功能(13)(A)是统计的根本准则,是统计的⽣命线A真实性B及时性C总体性D连续性(14)统计研究的数量是(B)A抽象的量B具体的量C连续不断的量D可直接相加的量(15)数量指标⼀般表现为(C)A平均数B相对数C绝对数D众数(16)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A)A指标和标志之间在⼀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B指标和标志都是可以⽤数值表⽰的C指标和标志之间是不存在关系的D指标和标志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2.多选题(1)统计学发展过程中经历的主要学派有(ABCB)。

统计学1-3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统计学1-3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统计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 属于统计总体的是( )A. 某县的粮食总产量B . 某地区的全部企业 C.某商店的全部商品销售额D. 某单位的全部职工人数 B 2. 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A. 调查单位 B . 标志值 C. 品质标志 D . 总体单位D 3. 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 )。

. 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 . 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A . . 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D 每一个工业企业 C B 4. 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 )。

A. 连续变量 B . 离散变量. 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D . 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C D 5. 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

.. 男性是品质标志B 人的年龄是变量 A C. 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D . 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 B 6. 总体的变异性是指( )。

A .总体之间有差异B . 总体单位之间在某一标志表现上有差异C .总体随时间变化而变化D. 总体单位之间有差异 B7. 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 67 分、78 分、88 分、89 分、96 分,“学生成绩”是 ( )。

. 品质标志 B . 数量标志 C 标志值 D . 数量指标 A B8. 某年级学生四门功课的最高考分分别是 98 分、 86 分、 88 分和 95,这四个数字是( )A. 指标B. 标志C. 变量D. 标志值D 9. 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A. 社会总产值 B . 产品合格率 C . 产品总成本 D . 人口总数B 10. 下列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A. 产品的产量 B. 产品的出口额 C. 产品的合格品数量 D. 产品的评价D 11. 下列属于离散型变量的是() A. 职工的工资 B. 商品的价格 C. 粮食的亩产量 D. 汽车的产量D12. 标志的具体表现是指( )A. 标志名称之后所列示的属性或数值B. 如性别C.标志名称之后所列示的属性 D. 标志名称之后所列示的数值A 13.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统计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统计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统计学习题目录第一章绪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三章统计表与统计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四章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五章参数估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第六章假设检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七章方差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第八章非参数检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第九章相关与回归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第十章多元统计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第十一章时间序列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第十二章指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第十三章统计决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第十四章统计质量管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第一章绪论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推断统计学研究(D)。

A.统计数据收集的方法B.数据加工处理的方法C.统计数据显示的方法D.如何根据样本数据去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方法2。

统计学复习题题目——计算题

统计学复习题题目——计算题

第三章 统计资料的整理 五.练习题试按计划完成程度作如下的分组表:2.今有某车间40名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单位:件);80,90,63,97,105,52,69,78,109,98,92,83,83,70,76,75,94,81,85,100,70,88,73,78,64,88,61,81,98,89,96,64,75,88,108,82,67,85,95,58(1) 试编制等距数列,并计算各组频率(提示:以50-60件为第一组) (2)绘制次数分布直方图和折线图。

第四章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五、计算题1.某企业今年计划产值比去年增长5%,实际计划完成108%,问今年产值比去年增长多少?2.我国2001年高校招生及在校生资料如下:(2)计算普通高校与成人高校招生人数比;(3)计算成人高校在校生数量占所有高校在校生数量的重。

(2)计算2001年进出口总额比例相对数及出口总额增长速度; (3)分析我国进出口贸易状况。

4.根据下列资料,计算强度相对数的正指标和逆指标,并根据正指标数值分析该地区5.某公司下属三个企业有关资料如下表,试根据指标之间的关系计算并填写表中所缺数第六章 动态数列习题五、计算题1.某公司某年9月末有职工250人,10月上旬的人数变动情况是:10月4日新招聘12名大学生上岗,6日有4名老职工退休离岗,8日有3名青年工人应征入伍,同日又有3名职工辞职离岗,9日招聘7名营销人员上岗。

试计算该公司10月上旬的平均在岗人数。

(2)分别计算该银行2005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和上半年的平均现金库存额。

(2)计算该地区2001—2005年间的平均国民生产总值。

(3)计算2002—2005年间国民生产总值的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

(2)计算该企业第四季度劳动生产率。

(2)应用最小平方法配合趋势直线,并计算各年的趋势值。

第七章统计指数习题五、计算题1.某市1999年第一季度社会商品零售额为36200万元,第四季度为35650万元,零售物价下跌0.5%,试计算该市社会商品零售额指数、零售价格指数和零售量指数,以及由于零售物价下跌居民少支出的金额。

《统计学》课后练习题答案

《统计学》课后练习题答案
4.用Excel汇总第二季度中三个月份的资料,用()功能。(知识点3.3答案:B)
A.透视表B.合并计算C.单变量求解D.分类汇总
5.小张收集了1957-2007年中国GDP的数据,如果要反映这50年我国生产发展的趋势,用什么图形最为合适?()(知识点3.5答案:D)
A.直方图B.散点图C.饼图D.折线图
37
பைடு நூலகம்33.6
130-140
12
10.9
103
93.6
19
17.3
140-150
5
4.5
108
98.2
7
6.4
150-160
2
1.8
110
100.0
2
1.8
合计
110
100




A.树苗高度低于110厘米的占总数的39.1%B.树苗高度低于110厘米的占总数的84.5%
C.树苗高度高于130厘米的有19棵D.树苗高度高于130厘米的有103棵
第二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2.1数据的来源
2.2统计调查方案设计
2.3调查方法
2.4调查的组织方式: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
2.5抽样的组织方式: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
2.6数据的审定:误差
2.7数据的分组
2.8.编制次数分布表:频数(次数)、频率
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小吴为写毕业论文去收集数据资料,()是次级数据。(知识点:2.1答案:C)
A.指标B.标志C.变量D.标志值
8.以一、二、三等品来衡量产品质地的优劣,那么该产品等级是()。(知识点:1.7答案:A)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质量指标D.数量指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一、单选题1. 如果所掌握到的只是各单位的标志值(变量值),这时计算算术平均数()。

A 应用简单算术平均数B应用加权算术平均数C用哪一种方法无法判断D这种资料不能计算算术平均数2. 加权算术平均数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A 只受各组变量值大小的影响B只受各组次数多少的影响C同时受以上两种因素的影响D无法做出判断3. 权数本身对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影响决定于()。

A 权数所在组标志值的大小B权数绝对数值的大小C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D总体单位数的多少4. 标志值的次数多少,对于算术平均数的影响有权衡轻重的作用。

若把标志值的次数都缩小为原来的十分之一,则算术平均数的值为()。

A 也缩小为原来的十分之一B保持不变C扩大为原来的十倍D无法判断5. 如果被平均的每一个标志值都增加5个单位,则算术平均数的数值()。

A 也增加5个单位B只有简单算术平均数是增加5个单位C减少5个单位D保持不变6. 设某企业在基期老职工占60%,而在报告期准备招收一批青年工人,估计新职工所占的比重将比原来增加20%。

假定老职工和新职工的工资水平不变,则全厂职工的总平均工资将如何变化()。

A 提高B降低C不变D无法判断7. 设有8个工人生产某种产品,他们的日产量(件)按顺序排列是:4、6、6、8、9、12、14、15,则日产量的中位数是()。

A 4.5B8和9 C8.5 D没有中位数8. 在下列哪种情况下, 算术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三者相等()。

A 只有钟形分布B只有U形分布C钟形分布或U形分布D只有对称的钟形分布9. 当变量右偏分布时,有()。

A Mo<Me<XB Mo>Me>XC Mo≤Me≤XD Mo≥Me≥X10.A 各组工资水平的变动B各组人数的增加C各组人数结构的变动D职工收入的下降11. 总体的离散程度越大,说明()。

A 平均数的数值越大B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大C平均数的数值越小D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小12. 平均差的基本含义可表述为()。

A 各数量标志值离差的平均数B各数量标志值离差的平均数C各数量标志对其算术平均数的离差的绝对值D各数量标志对其算术平均数的平均离差13. 设篮球运动员的平均身高为198厘米,一年级小学生的平均身高为100厘米。

篮球运动员组的身高平均差为2.6厘米,小学生组的身高平均差为1.8厘米。

根据该资料判断()。

A 篮球运动员组身高较均匀B小学生组的身高较均匀C两组的身高不能比较D无法比较14. 在计算方差时,如果所有的标志值均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则方差()。

A 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B保持不变C缩小到原来的百分之一D难以作出判断15. 平均数为30,标准差为15,则各标志值对常数50的标准差为()。

A 625 B25 C675 D41516. 根据平均指标的确定方法和依据资料不同主要有五种,其中()。

A 中位数和算术平均数是位置平均数B众数和调和平均数是位置平均数C算术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是位置平均数D中位数和众数是位置平均数17. 当只有总体标志总量和各标志值,而缺少总体单位资料时,计算平均数应采用()。

A 加权算术平均数公式B简单算术平均数公式C调和平均数公式D几何平均数公式18. 标准差指标数值越小,则反映变量值()。

A 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低B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高C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高D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低19. 用组中值代表组内变量值的一般水平有一定的假定性,即()。

A 各组的次数必须相等B 变量值在本组内的分布是均匀的C 组中值能取整数D 各组必须是封闭组20. 已知某市场某种蔬菜早市、午市、晚市的每公斤价格,在早市、午市、晚市的销售额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计算平均价格可采取的平均数形式是()。

A 简单算术平均数B 加权算术平均数C 简单调和平均数D 加权调和平均数21. 若各个标志值都扩大2倍,而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1/3,则平均数()。

A 扩大2倍B 减少到1/3C 不变D 不能预期平均值的变化22. 假定各个标志值都减去20个单位,那么平均值就会()。

A 减少20B 减少到1/20C 不变D 不能预期平均值的变化23. 如果变量值中有一项为零,则不能计算()。

A 算术平均数B 调和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C 众数D 中位数24. 计算标准差时,如果从每个变量值中都减去任意数a,计算结果与原标准差相较()。

A 变大B 变小C 不变D 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25. 标准差与平均差的区别主要在于()。

A 意义不同B 计算结果不同C 计算条件不同D 对离差的数学处理方式不同26. 不同总体间的标准差不能进行简单对比,这是因为()。

A 平均数不一致B 离散程度不一致C 总体单位不一致D 离差平方和不一致27. 两个总体的平均数不等,但标准差相等,则()。

A 平均数小,代表性大B 平均数大,代表性大C 两个平均数代表性相同D 无法加以判断28. 如果两个数列是以不同的计量单位来表示的,则比较其离差的计量方法是()。

A 极差B 标准差C 平均差D 标准差系数 29. 如果偏度值a 小于零,峰度值β小于0,可判断次数分布曲线为( )。

A 左偏分布,呈尖顶峰度 B 右偏分布,呈尖顶峰度 C 左偏分布,呈平顶峰度 D 右偏分布,呈平顶峰度 30. 由相对数或平均数计算平均数时( )。

A 应该采用算术平均数 B 应该采用调和平均数C 采用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都可以D 采用算术平均数还是采用调和平均数应根据实际所掌握的资料而定31. 根据分组资料或分配数列计算标准差时,可采用下面的哪个公式较恰当( )。

A()nx x 2-∑ B()ffx x ∑-∑2Cff x x ∑-∑ D ()ffx x ∑-∑232.A 500元 B 400元 C 550元 D 无法计算其全距 33. 分配数列各组的标志值不变,若每组的次数均增加20%,则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数值( )。

A 相应地增加20% B 数值不变化 C 反而减少20% D 无法判断 34. 平均指标是指同类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 )。

A 复杂的总体数量的总和水平B 可比的总体数量的相对水平C 总体内各单位数量差异抽象化的代表水平 D 总体内各单位数量差异程度的相对水平35. 算术平均数的分子和分母是( )。

A 两个有联系的而性质不同的总体总量B 分子是总体单位总量,分母是总体标志总量 C 分子是总体标志总量,分母是另一总体单位总量 D 是同一总体的标志总量和总体单位总量36. 根据单项式分组数列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和直接利用该数列的未分组资料计算简单算术平均数是( )。

A 一致的 B 不一致的 C 某些情况下一致 D 多数情况下不一致 37. 已知某公司所属企业的资金利润率和占用资金额,计算该公式的平均资金利润率应采用( )。

A 简单算术平均数 B 加权算术平均数 C 加权调和平均数 D 几何平均数 38. 在计算平均差时,所以采用离差的绝对值(x x -),这是因为( )。

A()∑≤-0x x B ()∑≥-0x x C ()∑≠-0x x D ()∑=-0x x39. 平均差(A.D )的取值范围是( )。

A 0.=D A B 0.≤D A C 0.≥D A D 1.0≤≤D A 40. 标准差(σ)的取值范围是( )。

A0=σ B 0≤σ C 0≥σ D 10≤≤σ41. 1990年发表的一篇文章讨论了男性和女性MBA 毕业生起薪的差别。

文章称,从前20名商学院毕业的女性MBA 的平均起薪是54749美元,中位数是47543美元,标准差是10250美元。

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判断,女性MBA 起薪的分布形状是( )。

A 尖峰,对称 B 右偏 C 左偏 D 均匀 42. 1990年发表的一篇文章讨论了男性和女性MBA 毕业生起薪的差别。

文章称,从前20名商学院毕业的女性MBA 的平均起薪是54749美元,中位数是47543美元,标准差是10250美元。

对样本中位数可作如下解释( )。

A 大多数女性MBA 的起薪是47543美元 B 最常见到的起薪是47543美元 C 样本起薪的平均值为47543美元 D 有一半女性的起薪高于47543美元 43. 1990年发表的一篇文章讨论了男性和女性MBA 毕业生起薪的差别。

文章称,从前20名商学院毕业的女性MBA 的平均起薪是54749美元,中位数是47543美元,标准差是10250美元。

对样本标准差可作如下解释( )。

A 最高起薪与最低起薪之差是10250美元 B 大多数的起薪在44499~64999美元之间 C 大多数的起薪在37293~57793美元之间 D 大多数的起薪在23999~85499美元之间 44. 大学生每学期花在教科书上的费用平均为280元,标准差为40元。

如果已知学生在教科书上的花费是尖峰对称分布,则在教科书上的花费在160~320元之间的学生占( )。

A 大约95% B 大约97.35% C 大约81.5% D 大约83.85% 45. 在某公司进行的计算机水平测试中,新员工的平均得分是80分,标准差是5分,中位数是86分,则新员工得分的分布形状是( )。

A 对称的 B 左偏的 C 右偏的 D 无法确定 46. 对在某个高速路段行驶过的120辆汽车的车速进行测量后发现,平均车速是85公里/小时,标准差是4公里/小时,下列可以看作是异常值的车速是( )。

A 78公里/小时 B 82公里/小时 C 91公里/小时 D 98公里/小时 47. 某组数据的四分之一分位数是45,中位数是85,四分之三分位数是105,则该组数据的分布是( )。

A 右偏的 B 对称的 C左偏的 D 上述全不对48. 某组数据的四分之一分位数是45,中位数是65,四分之三分位数是85,则该组数据的分布是( )。

A 右偏的 B 对称的 C左偏的 D 上述全不对 49. 如果数据的分布是左偏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均值在中位数的右侧 B 均值等于中位数 C 分布的“尾部”在图形的右边 D 均值在众位数的左侧50. 除了( )之外,下列都是中位数的特征。

A 中位数是一组数据中的大小数值的平均 B 中位数是数据集中趋势的一种度量C 中位数的位置由公式(n+1)/2确定,其中n 是数据个数 D 中位数等于第二个四分位数 51. 权数对均值的影响实质上取决于( )。

A 各组权数的绝对值大小 B 各组权数是否相等 C 各组变量值的大小 D 各组权数的比重52. 某城市对1000户居民的一项调查显示,人均收入在2000~3000元的家庭占24%,在3000~4000元的家庭占26%,在4000~5000元的家庭占29%,在5000~6000元的家庭占10%,在6000~7000元的家庭占7%,在7000元以上的家庭占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