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交变应力1
材料力学C11_交变应力

对称循环,r=-1 ②查图表求各影响系数,计算构件持久限。 求K:
D r 1.4 ; 0.15 ; b 600MPa 查图 d d 求 :查图得 0.79
r=7.5
K 1.4
求 :表面精车, =0.94 0 1 0.79 0.94 1 250 69.8MPa 1 1
第11章 交变应力
11.1 交变应力与疲劳失效 11.2 交变应力的循环特征、应力幅和平均应力 11.3 持久极限 11.4 影响持久极限的因素 11.5* 对称循环下构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11.6* 持久极限曲线 11.7* 不对称循环下构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11.8* 弯扭组合交变应力的强度计算 11.9* 变幅交变应力 11.10 提高构件疲劳强度的措施 11.* 习题**
2 max min 应力幅(~ Amplitude): a 2 min 循环特征、 r max /应力比(~ ratio):
5特征量仅2个独立,如m+a 或max+r
不稳定
max m min max m min a
t t
a
对称循环(symmetric reversed
加工方法 磨 削 车 削 粗 车 未加工的表面 轴表面粗糙度 Ra/m 0.4~0.2 3.2~0.8 1.25~6.3
b/MPa
400 1 0.95 0.85 0.75 800 1 0.90 0.80 0.65 1200 1 0.80 0.65 0.45
下降明显
b高者
表面越差,下降越多 b越高,影响越显著
m, ra
K
1
a rm m
a rm
材料力学之交变应力

0 1
d
K
1
1
01
n
ndK 1
max1 ndK 1
构件的工作安全系数:
强度条件:
n
0 1
d
K max max
1
(13-11)
n n 即:
d maxK
1
n
(13-12)
二、应用举例:
某减速器第一轴如图所示,键槽为端铣加工,A-A截面上的弯矩M=860Nm,轴的材料为
A5钢,
b52M 0 N m2
maxW M12.3861006 70MNm2 m in70MNm2
r 1
2.确定 K
由刘鸿文主编〈材料力学〉图13-9,a 中曲线2查得端铣加工的键槽,当材料
b52M 0 N m2 时, K 1.65。由表13-1
查得
0.84,由表13-2,使用插入法求得
0.936 。
3.校核强度:
a m 12max
(4)静应力: 也可以看成是交变应力的一种特性:
maxmin
a 0
ma x min m r 1
(5)稳定交变应力:交变应力的最大应力和最小应力的 值, 在工作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 称为稳定交变应力, 否则称为不稳定交变应力。
目录
§13-3 材料的持久极限
如前所述:构件在交变应力下, 当最大应力低于屈服 极限时, 就可能发生疲劳破坏。因此, 屈服极限或强度极限 等静强度指标已不能作为疲劳破坏的强度指标。
nbK 1ma x0.51 .4 6 0 2.9 5 23 07 60 1.5n1.4
故满足强度条件,A-A截面处的疲劳强度是足够的。
§13-6 持久极限曲线及其简化折线
一、持久极限曲线:
材料力学刘鸿文第六版最新课件第十一章 交变应力

按正弦规律变化的交变应力 如图所示。
σmax σm σmin σ a
在交变应力中,应力每重复变化一次称为一个“应力循环”。
应力重复变化的次数称为“应力循环次数”,用N表示。
应力的极大值称为最大应力,用σmax表示;
应力的极小值称为最小应力,用σmin表示。
循环特征 r——最小应力与最大应力的比值
第十一章 交变应力
§11.1 交变应力与疲劳失效 §11.2 交变应力的循环特征,应力幅和平均应力 §11.3 疲劳(持久)极限 §11.4 影响疲劳极限的因素 §11.5 对称循环下构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11.6 疲劳极限曲线 §11.7 不对称循环下构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11.8 弯扭组合交变应力的强度计算 §11.9 变幅交变应力 §11.10 提高构件疲劳强度的措施
15
外形突变影响的描述 有效应力集中系数 对称循环时的有效应力集中系数为:
k
( 1)d ( 1 )k
对扭转:
k
( 1)d ( 1)k
其中,(-1)d , (-1)d , 表示无应力集中的光滑试样的持久极限; (-1)k , (-1)k , 表示有应力集中的相同尺寸的试样的持久极限。
显然,有: k 1, k 1 值越大说明应力
坐标平面上确定A、B、C三点。折线ACB即为简化曲线。
a
A
1
O
r 1
r 0
G
G ( m, a )
C
(
0
,0
max
M W
860 12.3 106
70 MN
m2
min 70 MN m 2
r 1
28
2.确定 K
由图11-9,a 中曲线2查得端铣加工的键槽,当材料
材料力学动载荷交变应力

M (x) N (x 2) qx2 , 2 x 10 2
M (x) q(12 x)2 , 10 x 12 2
从而,弯矩图为
2m ~
a
4m
4m
~ 2m
A
C
B
Nq
N
xN
N
于是,最大弯矩在梁跨的中
⊕
点C处的横截面上,其值为
Mmax 2436.6 N m
的最大弯矩减至最小,其吊索位
置见图所示。
2.484m
N
⊕
⊕
2.484m
构件受冲击荷载作用时的 动应力(冲击应力)计算
冲击应力的计算
当一运动的物体碰到一静止的构件时,前 者的运动将受到阻碍而在瞬间停止运动, 这时构件受到了冲击作用 在冲击过程中,运动中的物体称为冲击物, 而阻止冲击物运动的构件称为被冲击物 分析被冲击物中产生的冲击应力和变形的 方法
惯性力引起的动应力
横截面C处上下边缘(危险点) 的正应力为
2m ~
a
4m
4m
~ 2m
d max
M max Wz
2436.6 21.2 106
A
C
B
Nq
N
114.9 MPa
欲使工字钢的max减至最小,
可将吊索向梁跨中点C移动,以
x
N
增加负弯矩而减小正弯矩,最后
使梁在吊索处的负弯矩等于中点
C处的正弯矩,此时,工字钢梁
解 根据动静法,当工字
钢以加速度a匀速上升时,工
字钢惯性力的集度为
qd
Ag
g
a
qst
a g
其中,qst=Ag 为工字钢每单位
交变应力的定义

交变应力的定义以交变应力的定义为标题,本文将从概念、原因、测量和应用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全面解释交变应力的含义和重要性。
一、概念交变应力是材料受到交替作用力时所产生的应力。
在材料受到交变载荷作用时,由于载荷的周期性变化,材料内部会出现交替的应变变化,从而导致应力的交变。
交变应力是材料力学性能中的重要参数,对材料的疲劳寿命和强度有着重要影响。
二、原因交变应力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材料受到交替作用力的影响。
在实际工程中,材料常常会受到交变载荷的作用,如机械零件的振动、风载、水流冲刷等。
这些外力的周期性作用导致材料内部应力和应变的周期性变化,从而形成交变应力。
三、测量为了准确测量交变应力,科学家们发展了多种方法和设备。
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应变片法。
应变片是一种用于测量应变的薄片材料,在受到应力作用时,应变片会发生形变,通过测量形变的大小和方向,可以计算出应变的大小,从而间接得到交变应力的数值。
此外,还有一些电子设备,如应变计、应力计等,也可以用于测量交变应力。
四、应用交变应力在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首先,交变应力是疲劳寿命的重要参数。
当材料受到周期性作用力时,交变应力会导致材料内部出现微小裂纹,随着时间的累积,这些裂纹会逐渐扩展并最终导致材料的破坏。
因此,了解交变应力的大小和分布对于预测和延长材料的疲劳寿命至关重要。
交变应力还直接影响材料的强度。
材料在受到交变载荷作用时,由于交变应力的存在,材料的强度会发生变化。
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需要根据交变应力的大小来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艺,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交变应力还与材料的变形和塑性变形有关。
在交变应力的作用下,材料会发生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这对于材料的加工和成形具有重要意义。
交变应力是材料力学性能中的重要参数,对于材料的疲劳寿命、强度和塑性变形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准确测量和合理应用交变应力,对于工程设计和材料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深入理解和研究交变应力的定义和特性,对于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具有重要价值。
交变应力

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
σmax
1.同一循环特性, σmax越大,循环次数越少; 越大,循环次数越少; 1.同一循环特性, 同一循环特性 反之亦然。 反之亦然。 2.曲线有一水平渐进线。 2.曲线有一水平渐进线。→应力只要不超过该 曲线有一水平渐进线 循环次数可以无穷多(循环次数无限构件也 值,循环次数可以无穷多 循环次数无限构件也 不发生疲劳破坏)。 不发生疲劳破坏 。 持久极限(疲劳极限) 持久极限(疲劳极限)
εσ =
(σ−1)ε
光滑大试件的持久极限 光滑小试件的持久极限
σ−1
εσ <1
τmax
α1
τmax
相同最大切应力情况下, 相同最大切应力情况下,
α1 <α2
α2
沿着横截面半径, 沿着横截面半径,大试件应力衰减比小试件 缓慢, 缓慢,因而大试件截面上高应力区比小试件 所以形成疲劳裂纹的机会也更多。 大。所以形成疲劳裂纹的机会也更多。持久 极限降低。 极限降低。 (表11.1) 11.1)
显然,构件应力必须小于持久极限,考虑安全系数: 显然,构件应力必须小于持久极限,考虑安全系数: 许用应力 强度条件
σ−1 = n =K n σ
0 σ−1 εσ β σ−1
0 σ−1 = n ≥ n 规定安全系数 σmax ≤ σ−1 or σmax σ
工作安全系数
例
3.2
某减速器第一轴如图。 某减速器第一轴如图。键槽为端铣
σmax,1 σmax,2
σ- 1 N1 N2 应力- 应力-寿命曲线
N
σ−1
循环基数:试验不可能无限期进行,实践中规定一个循环次数 循环基数:试验不可能无限期进行,实践中规定一个循环次数N0对应的 应力为持久极限,如果试样在N 没有发生疲劳破坏,则认为超过N 应力为持久极限,如果试样在 0没有发生疲劳破坏,则认为超过 0也不 会疲劳破坏。如钢和铸铁等黑色金属材料,循环基数N 会疲劳破坏。如钢和铸铁等黑色金属材料,循环基数 0 =107。
材料力学-交变应力

材料力学-交变应力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它涉及材料在应力作用下的行为。在 本次演讲中,将介绍交变应力的定义、分类、特点、影响因素、疲劳寿命变应力是材料在交替受力作用下产生的应力状态。它包括正应力、剪应力 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
应力的分类
1 静力应力
由恒定受力引起的应力,如静载、自重等。
2 动力应力
由变化受力引起的应力,如流体作用、振动等。
3 交变应力
由交替受力引起的应力,如往复运动、周期加载等。
交变应力的特点
交变应力具有周期性、不均匀性和非线性的特点。它会导致材料的疲劳破坏。
交变应力的影响因素
1 应力幅度
交变应力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异。
结构设计。
3
机械制造
提高机械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结论和要点
交变应力是材料力学的重要内容,了解其定义、分类、特点和影响因素对于研究材料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3 载荷频率
交变应力的往复次数。
2 平均应力
交变应力的平均值。
4 材料特性
材料的强度、硬度和韧性等。
材料的疲劳寿命
交变应力会影响材料的疲劳寿命,即在交变应力下材料可承受的循环次数。疲劳寿命取决于材料的特性和应力 条件。
交变应力的应用
1
交通工程
分析道路和桥梁等交通基础设施的疲劳
航空航天
2
破坏。
研究飞机、火箭等飞行器的疲劳性能和
交变应力的定义

交变应力的定义交变应力是材料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物体受到交变载荷作用时所产生的应力。
在日常生活和工程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交变载荷的情况,比如机械零件的振动、汽车的行驶、桥梁的风荷载等,这些都会对材料产生交变应力的影响。
交变应力的定义是指在交变载荷作用下,物体内部发生的应力变化。
交变应力通常由交变载荷引起的应力循环引起,这种应力循环会导致材料内部的应力不断变化,从而对材料的力学性能产生影响。
交变应力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由于交变载荷作用下物体的形变,使得物体内部的应力状态发生变化。
另一方面是由于交变载荷引起的应力循环,使得物体内部的应力不断变化。
在交变载荷作用下,物体内部的应力会随着载荷的变化而变化。
当载荷增加时,物体内部的应力也会增加;当载荷减小时,物体内部的应力也会减小。
这种应力的变化可以是周期性的,也可以是随机的。
交变应力的大小与载荷的幅值、频率和载荷的形式有关。
幅值越大、频率越高、载荷形式越复杂,交变应力的大小就越大。
例如,当物体受到周期性的交变载荷作用时,交变应力的大小与载荷的幅值成正比,与载荷的频率成反比。
交变应力对材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疲劳寿命和疲劳强度两个方面。
疲劳寿命是指材料在交变载荷作用下能够承受的循环次数,而疲劳强度则是指材料在交变载荷作用下能够承受的最大应力。
交变应力越大,疲劳寿命就越短,疲劳强度也就越低。
为了提高材料的抗疲劳性能,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例如,可以通过合理设计材料的形状和结构,使得材料的应力分布更加均匀,减小交变应力的大小。
此外,还可以通过材料的热处理和表面处理等方法,提高材料的强度和硬度,增强材料的抗疲劳性能。
交变应力是材料力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物体在交变载荷作用下所产生的应力。
交变应力的大小与载荷的幅值、频率和形式有关,对材料的疲劳寿命和疲劳强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提高材料的抗疲劳性能,可以采取合理的设计和处理方法。
通过对交变应力的研究和理解,可以更好地应对工程实践中的交变载荷问题,保证材料的安全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原因
由于构件的形状变化、材料不均匀、表面加工质量等原 因,使得构件内某局部区域的应力偏高,形成高应力区
(2)、微观裂纹形成
构件长期在交变应力的作用下,在最不利或较弱的晶 体,沿最大切应力作用面形成滑移带,滑移带开裂形成
微观裂纹;
(3)、宏观裂纹 分散的微观裂纹经过集结沟通,形成宏观裂纹,此 即裂纹萌生的过程。
裂纹尖端一般处于三向拉伸应力状态,不易出现塑性变形。
(4)、裂纹扩展
已形成的宏观裂纹在交变应力的作用下逐渐扩展, 扩展是缓慢的并且是不连续的。因应力水平的高低时 而持续,时而停滞,裂纹两侧时压、时离,似相互研
磨,形成光滑区。
(5)、脆断
随裂纹的扩展,构件截面逐步削弱, 应力增大。当削弱到一定极限时,应 力增大到一定程度,在突变的外因 (超载、冲击或振动)下突然断裂,
σm t
?生活中的交变应力?
二、疲劳破坏 (疲劳失效) 材料在长期交变应力 作用下的脆断。
二、疲劳破坏 (疲劳失效) 材料在交变应力下的失效; ★特点: 1、破坏时的名义应力值远低于材料在静载作 用下的强度极限,甚至小于屈服极限。
2.断裂发生要经过一定的循环次数;
3、即使塑性很好的材料也无明显的塑性变形;
?? ? min
;( ? min ? ? max ) ;( ? max ? ? min )
?1? r ?1
★具体描述一种交变应力,可用最大应力? m ax和循环特性r, 或用? 平m 均应力 和? 应a 力幅值 。
2、几种典型的交变应力 稳定的交变应力:? m ax ? m in 均不变, ? a 为常数 等幅交变应力
§11–1 概述 §11–2 交变应力的几个名词术语
§11–3 材料持久限及其测定 §11–4 构件持久限及其计算 §11–5 对称循环下构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11–6 持久极限曲线 §11–7 非对称循环下的疲劳强度计算 §11–8 提高构件疲劳强度的措施
§11–1 交变应力与疲劳失效
一、交变应力:构件内一点处的应力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
疲劳寿命:材料在交变应力作用下产生疲劳失效时所经历的应 力循环次数,记作 N;
与? max 及 r 有关。
在一定的循环特征 r 下: ? m ax ? , N ? ;? m ax ? , N ?
断口出现粗糙区。
?疲劳破坏产生的过程可概括为:
裂纹形成 ? 裂纹扩展 ? 断裂
? max ?? ? s
五、研究疲劳失效的意义
1、在交变应力的作用下,即使 ? max ?? ? s ,构
件在无明显的征兆情况下发生脆断;
2、飞机、车辆、机器发生的事故下,有很大比例是由于 零部件的疲劳失效造成的;
1952-1956年,英国的3架“彗星式”喷气客机空中爆炸;
?
min
?
Pmin A
4?55800
?? ?0.01152
?537.2MPa
?
a
??
max
??
2
min
?
561? 537 ?12 MPa 2
?
m??
max
??
2
min
?
561? 537 ? 549MPa 2
r? ? min ? 537 ?0.957 ? max 561
§11–3 材料持久极限及其测定 一、材料的持久极限
t 静平衡位置
? max ? ? min ? 0
?
a
?
?
max
??
2
min
r ? ? m in ? m ax
?
m
?
?
max
??
2
min
(3)脉动循环: σ t
? max ? 2? m ? 2? a ? min ? 0
r?0
(4)静应力:如拉压杆
?
?a ?0
? max ? ? min ? ? m
t
值的一个过程;最大应力:? m ax
?
最小应力:? m in;
?a
平均应力:
?m
T
? m ax ? m in t
?
m
?
?
max
??
2
min
应力幅:
?
a
?
?
max
??
2
min
满足
? max ? ? m ? ? a
循环特征:
? min ? ? m ? ? a
? ? min
r? ??? ?
? 糙区
三 疲劳失效案例
案例1、传动轴的疲劳失效
案例2、弹簧的疲劳失效
案例3、飞机的疲劳失效
案例4、推土机前联轴节疲劳失效断口
四、疲劳失效的解释
材料的疲劳失效是在交变应力作用下,材料中裂 纹的形成和逐渐发展的结果
而裂纹尖端处于严重的应力集中是导致疲劳失效的主要原因。
火车轮轴简化为一 外伸梁 p
m
m
a
L
FS
M Pa
p
d ωt y
o
? a
? ? My
Iz
? Pa ?d sin? t
Iz 2
?
?
My Iz ?
Pa Iz
?d sin? t
2
0 ? ? max ? 0 ? ? ? min 0
?
2
? max
1
1
3
? min
4
2
d ωt y
3
o
1
4?
t
?
t O
ωt
静平衡位置 σ
? max ? ? min ? ? m ?a ?0
r ? ?1
例1 发动机连杆大头螺钉工作时最大拉力Pmax =58.3kN,最小拉
力Pmin =55.8kN ,螺纹内径为 d=11.5mm,试求 ? a 、? m 和 r。
?
max
?
Pmax A
4?58300
?? ?0.01152
? 561MPa
不稳定的交变应力 ? m ax ? m in 不是常量 ? a 为变化的
不等幅交变应力;
(1)对称循环: 火车轮轴横截面边缘上点的弯曲正应力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
ω
Aωt
σ t
? max ? ? ? min ?m?0 ? a ? ? max ? ? ? min
r ? ?1
(2)非对称循环:
ωt
σ σm
据150多年来的统计,金属部 件中有80%以上的损坏是由于疲
劳而引起的。
五 疲劳失效在生活中的应用
1、用钳子剪断钢丝; 2、如何拔除一棵小树? 3、金属疲劳断裂特性制造的应力断料机
§11–2 交变应力的循环特性、应力幅和平均应力
1、交变应力的参数
一点的应力由某一数值开始,经过一次完整的变化又回到这一数
2002年5月25日,华航CI611班机在澎湖马 公外海上空失事,机上225人全部遇难。飞机后部的 金属疲劳造成机体在空中解体,这是导致此次空难的最
大因素。 失事飞机为波音747-200型机,机龄超过22年。
过山车事故
? 1998年6月3日,德国一列高速列车在行驶中突 然出轨,造成 100多人遇难身亡的严重后果。 造成事故的原因:一节车厢的车轮内部疲劳断 裂而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