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错误的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方案
用药错误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用药错误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一、引言用药错误是指患者或医护人员在用药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可能导致药物不当使用、药物过量、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
用药错误可能对患者的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用药错误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对于保障患者用药安全至关重要。
二、应急预案(一)建立用药错误报告系统1. 设立用药错误报告专门部门,负责接收、记录、分析和处理用药错误事件。
2. 建立用药错误报告系统,医护人员和患者可以通过系统报告用药错误事件。
3. 提供匿名机制,鼓励医护人员报告用药错误,以便更好地了解和处理问题。
(二)加强培训1. 对医务人员进行定期的用药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用药错误识别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2. 开展患者用药自助教育,提高他们对正确用药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三)制定用药错误排查计划1. 制定用药错误排查计划,包括对医疗过程、用药流程和药物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和排查,发现潜在风险。
2. 加强药物库存管理,确保药物储存符合规范,减少药物过期造成的错误。
(四)建立用药错误纠错机制1. 用药错误发生后,第一时间进行错误分析,找出错误原因。
2. 制定纠正措施,防止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3. 对医护人员进行必要的处罚和教育,提高他们的用药意识和责任心。
4. 对患者进行必要的补救措施,包括调整用药方案、治疗和观察等。
三、处理流程(一)用药错误发生1. 医护人员要第一时间发现用药错误,并立即停止给药。
2. 将病情告知上级医生或药师,并寻求指导处理方法。
(二)错误报告和记录1. 医护人员要立即将用药错误事件报告给用药错误报告系统。
2. 记录用药错误的具体情况,包括用药时间、用药方法、用药剂量、用药目的等。
(三)错误分析和原因查找1. 由专门部门对用药错误进行分析,找出错误原因。
2. 涉及人员必须如实提供相关信息,并配合分析工作。
(四)纠正措施1. 制定纠正措施,包括调整用药方案、更换药物、加强监测等。
2. 提供正确的用药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用药水平。
用药错误的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

用药错误的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用药错误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医疗系统中的安全风险,可能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防范用药错误的发生,并能及时有效地应对处理,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防范用药错误的措施1.建立规范化用药流程。
医院应该制定标准化的用药流程,包括医生开药、药师审核、护士核对、患者确认等各个环节。
流程应该尽可能地简洁明了,每个步骤都应该严格执行。
2.加强药房管理。
药房是医院内唯一能够提供正确药品和剂量的地方,应该严格规范进药、存药、配药、发药等环节的过程,防止药品出现交叉污染、混淆等情况。
3.建立药品信息化管理系统。
由于纸质处方容易出现错误,药品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提高医护人员对药品的认知程度,减少误诊、误用的风险。
4.提高医护人员的用药安全意识。
医院应该针对医生、药师、护士等人员,加强用药安全知识的培训,提高其意识,明确个人在用药安全中的责任和义务。
5.强化质控监督。
医院应该建立药品质量安全监督系统,设置专人负责药品质量管理,对使用量大、吸入时间、疗效等方面进行跟踪和记录,并及时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
二、应急预案1.发现用药错误要及时处理。
如果患者发现自己使用的药品存在问题,应该及时向医生或护士报告,停止使用药品。
医疗机构应该及时检查患者身体状况,确认是否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措施。
2.做好药品反应的处理。
如果患者出现药品过敏反应、药品的剂量过大或过小等问题,应该及时联系医生,并根据情况考虑转送至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
3.报备风险事件。
如果出现严重的用药错误导致患者死亡、危及生命健康和重大的财产损失等事件,医疗机构应该按照规定向上级机构和相关部门进行报备,并启动应急预案,对患者进行紧急抢救。
4.妥善处理用药纠纷。
如果患者因用药问题提出纠纷,医疗机构应该及时与患者沟通,尽力解决问题,如果解决不了,应该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调解,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总之,防范用药错误是医疗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加强医疗机构的管理,同时加强患者的安全意识,及时应对处理相关的问题。
用药错误的应急预案

用药错误的应急预案
《药物使用错误的应急预案》
在医疗保健环境中,药物使用错误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安全。
因此,及时应对药物使用错误至关重要。
以下是针对药物使用错误的应急预案:
1. 立即停止药物使用:一旦发现药物使用错误,医护人员应立即停止对患者的药物给予。
2. 通知上级领导和医疗团队:医护人员应立即通知医院领导和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紧急讨论和决策。
3. 报告药物使用错误:及时向医院药学部门和相关管理部门报告药物使用错误,以便进行后续处理和跟踪。
4. 评估患者状况: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评估,特别关注药物使用错误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和后果。
5. 采取救护措施:根据患者状况采取必要的救护措施,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6. 追查药物使用错误的原因:对药物使用错误进行深入调查,找出错误发生的原因,并采取措施防止同类错误再次发生。
7. 通知患者和家属: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药物使用错误的情况和后果,尽力减少患者的恐慌和焦虑。
8. 修订相关操作规范:对药物使用相关的操作规范和流程进行修订,加强培训和监督,提高医护人员的药物安全意识和操作水平。
药物使用错误可能是不可避免的,但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错误造成的不良后果。
因此,医护人员应加强应急预案的培训和实践,提高处理药物使用错误的能力和水平。
给药错误应急预案

给药错误应急预案第 1 篇:给药错误的整改措施篇一:发药差错整改方案药品调配差错分析及处理方案确保患者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是医院药剂科的主要职责,药剂科经过多年的运行和改进,可以说制度完善,在院领导的支持下,人员配备基本充足,然而,发错药这样的事故还是发生了,作为药剂科的负责人我倍感羞愧,深入思量,从各方面的因素抓起,起草以下方案,希翼能够有效地杜绝类似事件发生:一、提高科室人员的思想认识,强化医疗安全意识,增进责任心,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
二、从处方源头抓起,提高处方质量,保证处方的清晰度。
三、从优化布局,科学合理摆放药品入手。
四、狠抓“双人核对制”的落实,细化管理每一个环节。
五、“注意提示患者核对药品”,调动患者的主观意识,为患者的用药安全加之一道防线。
六、加强日常监管、考核。
做到有制定,有监督,有考核,有惩罚七、关心每位员工的生活,匡助梳理好她们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专注地投入到工作中。
具体措施如下:1、定期对科室人员进行安全法规和医德医风的教育,增强科室人员的职业责任感,提高工作的标准程度和认真程度。
2、处方是药品差错的起始点,提高医师对处方质量的重要性认识,在处方书写上面,应该注意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保证处方的清晰度,字迹不潦草,不采用缩写,杜绝浮现字迹含糊的现象,第二、保证内容的完整性。
3、接到处方后,需要应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处方的可行性做一个大概的评估,对于有疑问的处方,应谨慎处理,应交给医师重新审核,以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4、在药品摆放时,应该子细核对药品的摆放位置,特别一些品名相似,成份厂家不同,规格不同的听似药品,和包装相似的看似药品,在药品柜中要分开放置,并留置醒目标识。
调配和发药时更需要进一步的检查,以免取药过程中造成的差错。
5、严格按照“划价—调配—审核—发药”的流程进行,除审核和发药能够药剂师及以上资质的人员同时完成外,其余环节必须由划价员,调剂员分别完成,期间要做到“四查十对”,调剂员调配拆零药品时,应将原包装与拆零袋放在一起,经过发药人员再次审核,确认无误发药完成后方可收回上架。
用药错误的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

药师在配药前,应认真审核处方,确保药品名称、剂量、用法等信息的准确性。
严格审核处方
药师应不断更新药品知识,了解新药、新剂型、新用法等,提高药品的认知能力。
提高药品知识水平
药师在发药时,应向患者提供用药指导,告知患者用药的时间、剂量、方法等注意事项。
做好用药指导
1
2
3
患者在使用药品前,应认真阅读说明书,了解药品的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信息。
儿童用药
04
CHAPTER
用药错误的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
协商解决
仲裁解决
诉讼解决
医疗机构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警告
罚款
吊销执业许可证
医务人员的法律责任
警告
暂停执业活动
吊销执业证书
经济赔偿
赔偿责任
精神损害赔偿
05
CHAPTER
提高患者用药安全
完善医院管理制度
监测与报告制度是医院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和形象。
通过监测与报告制度,可以及时发现用药错误,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错误进一步扩大。
确定监测与报告主体
01
医院应明确用药错误的监测与报告主体,包括医护人员、药师、患者及其家属等。
监测与报告流程
02
03
定期检查药品库存
药师应定期检查药品库存,确保药品质量安全,避免因药品过期导致用药错误。
01
审核处方
药师需对医生开具的处方进行审核,确保药物选择、剂量和使用方法正确,避免用药错误。
02
指导患者用药
药师在发放药物时,应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药物的用法、剂量和注意事项,确保患者正确使用药物。
患者发生用药错误应急预案

患者发生用药错误应急预案患者发生用药错误是一种常见的医疗事故,严重时可能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危害。
为了应对患者发生用药错误的紧急情况,医疗机构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以便及时处理和纠正错误,保证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以下是一份关于患者发生用药错误的应急预案:一、应急响应1.发现患者用药错误,首先应立即停止错误的用药操作。
若尚未进行用药操作,则不再继续进行。
2.通知医务人员,将错误信息及时告知医务人员,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用药错误的药物和剂量、发生错误的时间和地点等。
4.在等待相关人员到达的过程中,设法给予患者急救措施,如洗胃、吸入活性炭等,以减轻患者的症状和不良反应。
二、责任界定1.追究责任。
对于药物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应及时开展责任调查,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相关人员包括医生、护士、药房人员等。
2.确定责任主体。
根据调查结果,确定导致用药错误的责任主体,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对于医生、护士等医务人员,可以进行警告、内部培训等措施。
对于药房人员,可以进行警告、处罚等措施。
三、事故调查和分析1.重视事故调查。
对于患者用药错误事故,医疗机构应高度重视,通过开展事故调查,查明事故原因,避免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
2.开展事故分析。
在事故调查的基础上,医疗机构应及时开展事故分析,寻找根本原因。
在分析中,可以采取事故树分析、事件树分析等方法来查找失误的环节和原因。
3.制定防范措施。
根据事故分析的结果,医疗机构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以避免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
如加强员工培训、完善操作规程、改进药物配送流程等。
四、患者救治和善后处理1.及时救治患者。
对于因用药错误造成的急性中毒等紧急情况,医务人员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尽力减轻患者症状和不良反应,并防止后续并发症发生。
2.善后处理。
在处理患者救治的同时,医疗机构应及时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告知用药错误的情况,并给予患者必要的安抚和慰问。
同时,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药物错误的原因,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用药错误的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ppt课件

药师因素
药师在配药时,没有仔细核对 处方信息,导致用药错误。
护士因素
护士在给药时,没有仔细核对 患者和药物信息,导致用药错
误。
患者因素
患者对药物使用方法理解不准 确,或者私自更改药物使用剂
量。
用药错误预防措施
医生
医生在开处方时,必须仔细核 对患者信息,确保药物使用安
全。
药师
药师在配药时,必须仔细核对 处方信息,确保药物正确无误 。
案例二:药物剂量不当
总结词
药物剂量是影响药物治疗效果的关键因 素,剂量不当可能导致治疗效果不佳或 产生不良反应。
VS
详细描述
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有时会出现剂量过高 或过低的情况。剂量过高可能导致药物中 毒或不良反应,而剂量过低则可能无法达 到预期的治疗效果。例如,阿司匹林是一 种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如果剂量过高,可 能导致胃肠道出血或肝肾功能损害;如果 剂量过低,则可能无法有效缓解疼痛和发 热。
要求医护人员严格按照药 品说明书使用药品,禁止 超范围、超剂量使用药品 。
药品储存
建立药品储存管理制度, 保证药品储存条件符合要 求,防止药品变质失效。
药品监管
加强对药品使用和储存的 监管,定期对药品进行检 查和检验,确保药品质量 安全。
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
不良反应监测
建立健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 ,及时发现和处理药品不良反应
用药错误的防范措施及 应急预案ppt课件
汇报人: 2023-12-02
目录
• 用药错误防范措施 • 用药错误应急预案 • 典型用药错误案例分析 • 用药错误防范与应急处理建议 • 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解读
01
用药错误防范措施
用药错误原因分析
用药错误防范措施与应急预案

用药错误防范措施与应急预案一、用药错误防范措施1.熟练掌握药品知识护士最基本的职责就是进行药物管理,因此护士必须熟练掌握各种药品的基本知识。
要了解药品的名称、成分、用途、剂量、禁忌症等,掌握药品的特点和注意事项,以确保药品的正确使用。
2.规范化用药流程科学规范的用药流程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药品误用的风险。
这包括药品开立、审核、配药、核对、调配、追踪、管理等各方面的规范化操作流程,以及正确使用各种药品,避免开错药、少开药、过量开药、给错病人等情况的发生。
3.重视药品标签药品标签是药品的身份证明,是正确用药的保障。
护士要注重认真核对药品的标签,避免因标签不清、标签缺失等问题导致误用药品。
4.规范用药记录用药记录是用药管理的基础。
护士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将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药品名称、剂量、给药途径、用药时间等记录在病历或药品单上,以便及时追踪和核对用药情况。
5.定期进行用药知识培训由于药品知识和用药流程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都是不断发展、更新、变化的,护士必须定期接受相关的培训,并参加考核,以保证自己的药品知识和技能处于合理的程度。
二、应急预案1.紧急处理流程一旦发生了用药错误,如过量或误用等,必须立即采取相应的紧急救治措施。
首先要安抚患者情绪,尽快将患者转移到安全位置,然后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进行相关的紧急救治措施,如清洗胃部、注射解毒剂等。
2.报告流程上述紧急救治措施的同时还应当向单位领导和医院管理部门上报对应的情况,以便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做好应急处理。
3.调查和分析药品误用事件发生后,必须进行详尽的调查以找出原因所在,并进行分析,以便及时调整用药流程,尽量减少药品误用的风险。
同时,对责任人进行制定处罚,以便告诉他们的责任和教训,在今后工作时更加慎重认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急预案】
1、一旦发现用药错误,应立即停药,向护士
长、主管医师汇报。
2、迅速查看患者,根据患者情况按医嘱采取
补救措施。
3、凡已出现生命体征变化者,密切观察生命
体征,立即采取纠正措施。
4、应将出现的错误,告知患者以求得患者的
理解和配合。
5、纠正用药错误的应急预案:
(1)通知医师,在医师指导下采取补救措施。
(2)给药剂量不足时,补足药量。给药过量
时,密切观察有无不良反应,立即对症处理。
(3)给药途径错误时,在可允许范围内,经
医师同意,可不做更正。如给药途径在不允许的范
围内,出现危及生命的症状,应通知医师立即采取
抢救措施。
(4)药物给错患者时,应补给未发药的患者,
对给错药的患者应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一品多规药均应分开放置并有明晰的标识,毒、麻、
精神类药品上锁。
5、定期清点,检查药品质量,如药瓶标签与
瓶内药品不符、标签不清或有涂改者,均不得使用。
6、个人贵重药品,应注明床号、姓名单独存
放。
7、遵医嘱及时准确用药。
8、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准确掌握给药剂
量、浓度、方法和时间,必要时患者或家属参与确认,
(4)使用时查看有效期和开启日期;
有一项过期不得使用。
六、发药及用药的管理要求
1.按医嘱规定的时间配药及给药,以免影响药 效。
2.用药时严格三查七对,准确掌握给药剂量、
浓度、方法和时间。认真核对病人姓名、床号、药
物名称,让病人自己说出名字。昏迷、手术或意识
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患要用腕带标识,以便查对。
符合消毒规范。
(4)急救车内备有规定抢救物品和药品,并根据各 专科特点配备其他抢救用物,每种急救药盒内的药品 应按使用有效期排列(由近及远)。并在抢救车配备 示意图上注明。
(5)急救车内物品平时不能随意取用,
抢救用后及时补充。
(6)建立急救药品、物品清点本,交
接人员按要求清点并签名,护士长每周检查。
1、药品分类
(1)按使用途径分类:内服药、注射药、外用药、新型药
剂(如贴剂、胰岛素泵等)
(2)管理分类:基数药、毒麻精神类药、抢救药、贵重药。
2、药品分类管理要求
(1)基数药:设有专用清点本,每日清点并签名。病人用
后及时请领补充。
(2)贵重药:设有专用登记本,班班交接。请领药物依据医 生的医嘱处方,取回的各种药物要有数目登记,上锁保管。
以减少用药错误,减轻患者损失。
9、口服药做到看服到口,及时收回空药杯。
10、注射药物须两人核对:静脉用药应在药
瓶上注明患者姓名、床号、年龄、药物名称、剂量和
用法,注明加药者姓名和时间,由另外一名护士核对
并签名后方可应用于病人。
11、核对患者时,应至少使用床号、姓名、
年龄等两种以上信息核对病人身份,保证给药正确。
毒、保养方法。独立值班前必须考核合格。
(5)护士站照明灯性能良好。
谢谢 观赏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易于拿取的地方。
2、严格遵守“近效期先出”的原则,防止过
期失效。
3、对失效期接近6个月的药品,及时与药房
进行调换。
4、对不能调换的近效期药品,要在醒目处建
立近效期警示标识:
(1)药盒标识:药盒内有近效期药品,应在
药盒右上角粘贴一张红色口曲纸,注明近效期药品支
数、失效时间。
\
(2)药盒内单支近效期药品标识:在
(3)抢救药:设有专用交接本,每日清点有签名。病人抢
救时及时记录用药方法与数量,抢救结束时请领补充。
(4)毒麻精神类药:每日清点并有两人签名。遵 医嘱使用,用后有登记,并保留空安瓿。持处方及 空安瓿到药房请领,药柜上锁。
3、 病房毒、麻、精神类药品管理规定 (1)病房毒、麻、精神类药只能供住院病人按
用药错误的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
冯慧然
【防范措施】
1、病区内药柜随时保持清洁整齐,药品均要
在原盒内存放,并有药品说明书,严禁单只裸露放置。
2、注射用药、外用药与口服药应严格分开放
置,标识清晰。
3、病房备用药品、抢救药品、常备药品应有
一定数量基数,并有交接班本。
4、对包装相似、听似、看似药品、高危药品、
(7)急救药品、物品原则上不可随意
变换位置,一旦因工作需要变化放置位置,
一定要告知每位工作人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其他急救物品均应处于良好备用状态
(1)氧气枕按规定放置。
(2)吸引装置清洁消毒备用;如有电动吸引
器,应保持功能良好状态,无积灰。
(3)心脏按摩板置于抢救车背面或侧面的凹
槽内,随手易取。
(4)护士能熟练掌握常用急救仪器使用、消
(5)用药错误时,一经发现要立即通知医师,
观察用药后反应,在征得医师同意后,再补给患者
应给的药物。
(6)针对出现的情况采取措施后,应有完整
的护理记录,并按护理缺陷上报程序报告护理部。
一、病房药品安全管理制度
1、病房药柜中的药品,根据病种保存一
定数量基数,便于应急使用,工作人员不得擅自取
用。
数,严格登记、班班交接,并确定专人管理,负责
领取及保管。
5、定期清点,检查药品质量,防止积压变质,
如发现沉淀、变色、过期、药瓶标签与瓶内药品不符、
标签模糊或涂改者,均不得使用。
6、凡抢救药品,必须固定在抢救车上或设专
用抽屉存放,保持一定基数、班班交接,每日检查,
编号排列,定位存放,保证随时准确取用。
3.注射及静脉药物在药瓶上(药剂瓶及加药瓶)
应注明病人姓名、床号、药物名称、药物剂量。
4.用药后应观察药效和不良反应。如有过敏、
中毒等反应,立即停用,并报告医生,做好填写药
品不良反应报告及上报工作,必要时做好记录、封
存及检验等工作。
5.做好用药知识的健康教育。病人应知道使
用的药物名称,作用及注意事项,掌握正确的用药
5、易燃、易爆的药品放置在阴凉处,远离明
火。
6、病人个人专用的特殊药物,应单独存放,
并注明床号、姓名。
四、近效期药品护理管理办法
近效期药品指距离失效期≤6个月的药品,在
各护理单元工作中,对近效期药品按以下规范管理,
防止药品过期,保证用药安全。
1、科室药品应严格按照效期的远近及生产批
号分别存放,在摆放药品时应将效期较近的药品放在
2、病房药柜中的注射药、内服药与外用药严
格分开放置,对于形似、听似或一品多规等容易混
淆药品严格分别放置,避免用药错误。
3、高危药品管理:高浓度电解质制剂(包括氯
化钾、磷化钾及超过0.9%的氯化钠等)、肌肉松弛剂、
细胞毒化等高危药品不得与其他药物混合存放,必
须单独存放,并有醒目标志。
4、毒、麻、精神类药品应通过药剂科固定基
医嘱使用,其他人员不得私自取用、借用。 (2)设专柜存放,专人管理,严格加锁,并按
需要保持一定基数。 (3)每班交接时,必须交接点清,双方用正楷
签全名。 (4)医生开医嘱及专用处方后,方可给该病人
使用,使用后保留空安瓿。 (5)建立毒麻精神类药:使用登记本,注明使用
信息,护士签全名。剩余药液两人核对后销毁并签 名。
7、病人个人的贵重药品,应注明床号、姓名、
单独存放,转科及时交接。
药品安全护理管理制度
一、病房药品安全管理制度
1、病房药柜中的药品,根据病种保存一定数量 基数,便于应急使用,工作人员不得擅自取用。
2、病房药柜中的注射药、内服药与外用药严
格分开放置,对于形似、听似或一品多规等容易混淆
药品严格分别放置,避免用药错误。
3、高危药品管理:高浓度电解质制剂(包括氯
化钾、磷化钾及超过0.9%的氯化钠等)、肌肉松弛剂、
细胞毒化等高危药品不得与其他药物混合存放,必须
单独存放,并有醒目标志。
4、毒、麻、精神类药品应通过药剂科固定基
数,严格登记、班班交接,并确定专人管理,负责领
取及保管。
5、定期清点,检查药品质量,防止积
三、病房药品保管要求
1、药柜随时保持清洁整齐。
2、内用药与外用药分开放置,静脉与胃肠药
分开放置。并按有效期时限的先后,有计划使用,定
期检查,防止过期和浪费。
3、皮试液、胰岛素、肝素、疫苗、血制品及
稀释后的抗菌素等放冰箱内保存。定期检查,并在规
定的有效期内使用,避免过期。
4、需避光保存的药品按要求保管。
压变质,如发现沉淀、变色、过期、药瓶标
签与瓶内药品不符、标签模糊或涂改者,均
不得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