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苏教版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过关测试题
【小学】第二单元 折线统计图2021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单元达标检测卷含解析

2021-2021学年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单元达标检测卷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单选题(共5题;共5分)1 1分(2021五下·南郑期末)绘制折线统计图的优点是()。
A 表示数量的多少B 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C 表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2 1分(2021五下·东昌府期末)如果要比较两个城市一周气温变化的情况,采用()比较合适。
A 复式条形统计图B 单式折线统计图C 复式折线统计图3 1分(2021五下·滨州期末)如果比较两个城市一周气温变化的情况,采用()统计图比较合适。
A 折线B 复式折线C 条形D 复式条形4 1分(2021五下·甘井子期末)要将某同学语数两科四次测验成绩变化情况绘制成统计图,选择()统计图最合适。
A 单式条形B 单式折线C 复式条形D 复式折形5 1分(2021五下·莲湖期末)一位新冠肺炎患者住院期间,护士想把他的的体温变化情况绘制成统计图,绘制()统计图比较合适。
A 条形B 折线C 扇形D 不确定二、判断题(共5题;共5分)6 1分(2021五下·綦江期末)折线统计图既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又可以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7 1分要表示甲、乙同学几次数学成绩的对比变化情况,最好用复式折线统计图。
()8 1分(2021五下·英山期末)折线统计图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条形统计图易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9 1分(2021五上·永州期末)要反映永州市一年中气温的变化情况,应选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10 1分(2021五下·偃师期中)要观察一名病人一天的体温和心率变化情况,应选择单式折线统计图。
()三、填空题(共5题;共7分)11 1分(2021五下·兴化期中)________统计图不但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12 2分(2021五下·洪泽期中)要想统计某位病人在患有新冠肺炎时体温白天的变化情况,应选用________统计图,要想知道全国各省一天新冠肺炎病人出院人数多少,应选用________统计图.13 2分折线统计图分为________折线统计图和________折线统计图。
【数学】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单元《折线统计图》测试卷含答案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单元《折线统计图》测试卷含答案姓名: 班级: 得分:1.下面是李方和王刚400米赛跑情况的折线统计图。
看图回答问题。
(5分)(1)跑完400米,李方用了(_____)秒,王刚比李方少用了(_____)秒。
(2)前200米,(_____)跑得快些;后100米,(_____)跑得快些。
(3)李方的平均速度是每秒(________)米。
2.小强和小刚赛跑情况如下图所示。
(9分)(1)(____)先到达终点。
(2)请用“快”“慢”来描述他们的比赛情况:小刚是先(_____)后(____);小强是先(_______)后(____)。
(3)开赛初(_____)领先,开赛(_____)分钟后(_____)领先,比赛中两人相距最远约是(_____)米。
3.下图是小壮和小亮跳远成绩统计图。
(4分)(1)这是一幅(______)统计图,纵轴每一格代表(______)m。
(2)小壮和小亮第1次跳远的成绩相差(______)m。
(3)小壮和小亮第(______)次成绩相同,第(______)次成绩相差最多。
(4)小壮的成绩呈(______)趋势变化。
(5)(______)的成绩好些。
小亮第(______)次进步最快。
4.下面是某旅游景区去年接待游客情况统计图。
(3分)(1)去年两次旅游高峰,一次是(______)月,另一次是(______)月,这两个月的游客一共是(______)万人。
(2)去年游客人数多于月平均人数的月份有(______)个,少于月平均人数的月份有(______)个。
(3)去年游客人数最多的月份与最少的月份相差(______)万人。
5.下面是2012年~2016年某市新建住宅面积统计图。
(7分)2012年~2016年某市新建住宅面积统计图(1)这幅图是(_____)统计图,纵轴上一格表示(_____)万平方米。
(2)在这五年中,(_____)年新建住宅面积最多,(_____)-(_____)年新建住宅面积增长得最快。
【精选】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测试卷(含答案)

【精选】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测试卷(含答案)一、填空。
(每空 2 分,共 10 分)李老师驱车外出兜风,半途中突然有一只猫冲到车前,他用力刹车才没撞到它,李老师受惊后决定开车回家,如图所示的折线图是李老师行车的速度记录。
1.李老师行车期间的最高速度是()千米 / 时。
保持这个速度行驶了()分钟。
2.李老师( )为躲避猫而踩刹车(填时间) 。
李老师回家行驶了( )分钟。
3.李老师在 9:08 到 9:11 共行驶了( )千米。
二、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1.下面的信息中,选用单式折线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的是( )。
A.制作表示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高度的统计图B.制作表示南京、苏州、无锡、镇江空气质量达到“优”的天数情况的统计图C.制作表示南京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气温变化情况的统计图 D.制作表示世界杯各球队的进球数量的统计图2.【新情境】“司马光砸缸”是大家熟知的故事。
大意是水缸里原有一部分水(未满) ,玩耍的孩童落入水缸中,水已没过孩童头顶。
同伴们大声呼叫,毫无办法。
此时,司马光急中生智,举起一块大石头砸破水缸,水流出后,孩童得救。
司马光机智勇敢的举动,受到大家的夸奖。
下面图()比较符合“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情节。
3.为了鼓励居民节约用水,某市规定:居民生活用水量每月在 15 吨以内(含 15 吨) 时,每吨收费 2.8 元,超过 15 吨时,超过部分每吨收费 3.4 元。
下图能表示每月的水费与用水量之间的关系的是( )。
4.星期天,龙龙和爸爸去登山,如图是他们两人登山比赛情况统计图,根据统计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①15 分钟时,龙龙和爸爸的登山高度是一样的。
第2单元折线统计图重难点检测卷(试题)五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含答案)

第2单元折线统计图重难点检测卷-数学五年级下册苏教版一、单选题1.要表示甲、乙两个城市2022年上半年平均气温变化情况,应选用()统计图。
A.条形B.折线C.复式条形D.复式折线2.画统计图时,要根据信息的特点来画。
在下面信息中适合用折线统计图的是()。
A.六年级女同学的身高B.飞飞0至10岁的体重C.大豆的营养成分D.欢欢4门功课的成绩3.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
A.表示数量的多少B.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C.既表示数量的多少又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4.下图是某商场四个季度空调和彩电销售情况的统计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一年中彩电的销售量变化不大,但空调的销售量则起伏很大。
导致这样结果的出现有许多原因,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第一、四季度,商场故意少卖空调。
B.第一、四季度,顾客们没钱了。
C.第一、四季度,商场空调促销力度不够。
D.第一、四季度,天气较凉市场需求偏低。
5.如图是某商场2022年各月份的利润情况折线统计图,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1~4月份的利润一直在减少B.4~12月份的利润一直在增加C.4月份的利润最少,是20万元D.10月份的利润最高,是50万元6.如下图,下面信息中最有可能表示的是()A.小宇运动后6分钟内的心跳次数变化情况。
B.小舟半年来的身高变化情况。
C.某水果店杨梅6月16日到6月21日的销量交化情况。
D.温州市1到6月的平均气温变化。
二、判断题7.复式折线统计图能反映两组数量的增减变化幅度和变化趋势。
()8.任意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都可以合成一个复式折线统计图。
()9.复式折线统计图是用图例区别事物的。
()10.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所表示的意义完全相同。
()11.画折线统计图时,要注意图与各数量间的对应关系,填写数据要正确清楚。
()三、填空题12.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统计图不仅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
13.下面的信息,适合用条形统计图表示,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表示。
五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2.折线统计图苏教版(含答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2.折线统计图
一、单选题
1.爱国者电脑公司第一、第二两个门市部上缴利润统计图(2001 年~2007 年) 在 2006 年,那个部门的上缴利润多( )
A. 第一门市部
B. 第二门市部
2.爱国者电脑公司第一、第二两个门市部上缴利润统计图 (2001 年~2007 年) 2008 年 3 月
五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 2.折线统计图苏教版(2014 秋)(含答案)
(3)________月电视和冰箱的销售量相差最小;________月电视和冰箱的销量相差最大。 (4)________月电视和冰箱的销售量相差最小;________月电视和冰箱的销量相差最大。 (5)上半年电视的销量变化总体呈________趋势;冰箱的销售量变________趋势。 (6)上半年电视的销量变化总体呈________趋势;冰箱的销售量变________趋势。 14.北京市 2005 年 1-6 月接待海外游客人数 统计表:
2006 年和 2007 年,第二门市部的总上缴利润是( )万元
A. 200
B. 220
C. 240
3.下列信息中,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 )。
A. 学校各年级的人数;
B. 六年级各班做好事的人数;
C. 4 月份气温变化的情况
4.在常见的折线统计图上,
表示( )
A. 不变
二、判断题
B. 缓慢上升
五年级下 册数学 单元测 试 2.折 线统计 图苏教 版(20 14 秋 )(含 答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 2.折线统计图苏教版(2014 秋)(含答案)
(1)1970 年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是________岁,2000 年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是________岁. (2)1970 年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是________岁,2000 年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是________岁. (3)2000 年比 1980 年平均寿命增加了________岁. (4)2000 年比 1980 年平均寿命增加了________岁. (5)根据统计图的变化趋势,预计到 2010 年,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大约可以达到________岁. (6)根据统计图的变化趋势,预计到 2010 年,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大约可以达到________岁.
【精品】第二章《折线统计图》单元总复习—五年级数学下册全能滚动测评卷A(解析版)苏教版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全能滚动测评卷A第二章《折线统计图》单元总复习(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一、单选题(共8题;共16分)1. ( 2分 ) 能反映事物间变化趋势的统计图是()A. 条形统计图B. 扇形统计图C. 折线形统计图D. 以上均可【答案】 C【解析】【解答】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表示数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所以能反映事物间变化趋势的统计图是折线统计图.故答案为:C【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形象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扇形统计图能表示出部分与总体之间的关系;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表示数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由此选择即可.2. ( 2分 ) 要反映一个地区一年十二个月平均气温的升降情况,选择()A. 条形统计图B. 折线统计图C. 扇形统计图【答案】 B【解析】【解答】解:要反映一个地区一年十二个月平均气温升降情况,选择折线统计图。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直接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征进行解答即可。
3. ( 2分 ) 一游泳池长90米,甲、乙两人分别在游泳池相对两边同时朝另一边游去,甲的速度是3米/秒,乙的速度是2米/秒,图中的实线和虚线分别为甲、乙与游泳池一边的距离随游泳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图像,若不计转向时间,则从开始起到3分钟止他们相遇的次数为()A. 2次B. 3次C. 4次D. 5次【答案】 D【解析】【解答】解:从开始起到3分钟止他们相遇了5次。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题目所提供的图像,找出两条折线交叉的点,交叉点处就是他们相遇的地方,所以有几个交叉点他们就相遇了几次。
4. ( 2分 ) 要统计和比较5─15届奥运会,韩国和中国获得金牌的情况,则要选用()统计图。
A. 条形B. 单式折线C. 复式折线【答案】 C【解析】【解答】题中要求是比较中韩两国的金牌情况,所以选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故选C【分析】根据题中的不同要求去选择不同的折线统计图5. ( 2分 ) 甲乙二人参加某体育项目训练,为了便于研究,把最近五次训练成绩分别用实线和虚线连结,得分如图所示,下面的结论错误的是()A. 乙的第二次成绩与第五次成绩相同B. 第三次测试甲的成绩与乙的成绩相同C. 第四次测试甲的成绩比乙的成绩多2分D. 五次测试甲的成绩都比乙的成绩高【答案】 D【解析】【解答】A、乙的第二次成绩是14,第五次成绩是14,正确;B、第三次测试甲、乙的成绩都是12,正确;C、第四次测试甲的成绩比乙的成绩多:14-12=2(分),正确D、前两次甲都比乙低,此选项错误.故答案为:D【分析】统计图中实线表示甲、虚线表示乙,横轴表示次序,竖轴表示得分,根据各点的数据分别判断各个选项的说法即可.6. ( 2分 ) 画折线统计图的第一步是()A. 整理数据B. 画出横纵轴【答案】 A【解析】【解答】整理数据是画折线统计图的第一步【分析】考查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解决能力7. ( 2分 ) 观察下边的折线统计图,哪一年实际产量超出计划产量最多()。
(完整版)苏教版五下数学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过关测试题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过关测试题一.用心思考,正确填写。
(1)小明为了观察自己的学习成绩是否进步,决定将每次测验的得分绘制成统计图,他应选用( )统计图。
(2)学校要统计每个班级的男、女生人数应选用( )统计图比较合适。
(3)我们要绘制一幅5个城市某一天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情况统计图,应绘制( )统计图,要绘制一幅本地一周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变化情况统计图,应绘制( )统计图。
(4)在同一幅折线统计图中,折线上斜表示数量( ),折线下滑表示数量( ),折线越陡表示数量变化越( ),折线越平缓表示数量变化越( )。
(5)在一幅统计图的纵轴中,用5厘米表示400万元产值,那么240万元产值应用( )厘米来表示,8厘米表示( )万元产值。
6.折线统计图的优点是()。
7.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是:(1)整理数据。
(2)画出纵轴和(),用一个长度单位表示一定的()。
(3)根据()的多少描出各点,再把各点用()顺次连接起来。
(4)写出统计图的名称和制图(),并标出图例。
8.下面左图是一张甲、乙两车的行程图,仔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甲车的速度是()千米/小时。
(2)甲、乙两车的时速之差是()千米/小时。
(3)半小时两车的相差()千米。
9.右图是深圳市金威啤酒厂1999~2002年啤酒产量情况统计图。
请根据统计图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二.反复比较,谨慎选择。
(1)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 )。
A.表示数量的多少B.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C.既表示数量的多少又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2)下面不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 )。
A.彤彤近几年的体重变化情况B.学校图书馆各类图书的数量C.某病人一天的体温变化情况(3)条形统计图通过( )来表示统计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通过( )来表示统计量的变化。
A.折线的长短B.直条的粗细C.直条的长短D.折线的升降(4)若用折线统计图表示十年间某校毕业人数的情况,则这十个数据应该( )。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卷-第二单元 折线统计图(含答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卷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
A.表示数量的多少B.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C.既表示数量的多少又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2.六(1)班班长统计去年1﹣8月“书香校园”活动中全班同学的课外阅数量(单位:本)绘制了如下的折线统计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均数是58本B.众数是42本C.中位数是58木D.每月阅读数量超过40本的有5个月3.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晰地表示出()。
A.数量的多少B.各部分数量与总量之间的关系C.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D.数据的分布情况4.依据折线统计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2010至2017年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一直呈上升趋势B.2010至2017年人均纸质书阅读量迅速减少C.2010至2017年两种阅读方式的阅读量差距越来越大D.纸质书比电子书更受人们喜欢二、填空题5.下面是爸爸和小明在体育馆游泳情况的折线统计图。
(1)爸爸和小明都游了( )米,( )先出发,( )先到达。
(2)小明所用的时间比爸爸多( )秒。
(3)小明游到( )米的时候速度开始慢下来,在此之前平均每秒游( )米。
(4)爸爸平均每秒游( )米。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6.下图中的折线表示一架模型飞机在一次飞行中飞行高度和时间的变化情况,看图回答问题。
(1)模型飞机在第( )秒时飞得最高,达到( )米。
(2)模型飞机飞行了( )秒,前( )秒模型飞机是上升的。
(3)第( )秒到第( )秒模型飞机在同一高度上飞行。
(4)第( )秒到第( )秒模型飞机的上升速度和第( )秒到第( )秒的上升速度是相同的。
(5)第( )秒到第( )秒模型飞机下降得最快。
7.看图填空。
(1)在上图中,1小格表示( )人。
(2)最喜欢看《动物世界》的有( ) 人。
(3)最喜欢看( )节目的人最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过关测试题
(一)用心思考,正确填写)
(1)小明为了观察自己的学习成绩是否进步,决定将每次测验的
得分绘制成统计图,他应选用( )统计图。
(2)学校要统计每个班级的男、女生人数应选用( )统计图
比较合适。
(3)我们要绘制一幅5个城市某一天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情况
统计图,应绘制( )统计图,要绘制一幅本地一周最高
气温与最低气温变化情况统计图,应绘制( )统计图。
(4)在同一幅折线统计图中,折线上斜表示数量( ),折线
下滑表示数量( ),折线越陡表示数量变化越( ),
折线越平缓表示数量变化越( )。
(5)在一幅统计图的纵轴中,用5厘米表示400万元产值,那么240万元产值应用( )厘米来表示,8厘米表示( )万元产值。
6.折线统计图的优点是()。
7.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是:
(1)整理数据。
(2)画出纵轴和(),用一个长度单位表示一定的()。
(3)根据()的多少描出各点,再把各点用()顺次连接起来。
(4)写出统计图的名称和制图(),并标出图例。
8.下面左图是一张甲、乙两车的行程图,
仔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甲车的速度是()千米/小时。
(2)甲、乙两车的时速之差是()千米
/小时。
(3)半小时两车的相差()千米。
9.右图是深圳市金威啤酒厂1999~
2002年啤酒产量情况统计图。
请根
据统计图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二)反复比较,谨慎选择。
(1)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
( )。
A.表示数量的多少
B.表示数
量的增减变化C.既表示数量的多少又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
(2)下面不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 )。
A.彤彤近几年的体重变化情况
B.学校图书馆各类图书的
数量
C.某病人一天的体温变化情况
(3)条形统计图通过( )来表示统计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
通过( )来表示统计量的变化。
A.折线的长短
B.直条的粗细
C.直条的长短
D.
折线的升降
(4)若用折线统计图表示十年间某校毕业人数的情况,则这十个
数据应该( )。
A.按年顺序排列
B.按数据的大小,由小到大排列
C.按数据的大小,由大到小排列
D.随意排列
(5)五年级同学“十一”国庆节度假方式统计如下表:
度
假方式
人数性别走亲访
友
在家休
息
旅游其他
男生 5 6 8 5 女生 6 5 6 4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一、已知某县农民2002年------2006年每人年平均收入的情况
如下。
蔬菜种植:
2002年每人年平均收入1680元;
2003年每人年平均收入2025元;
2004年每人年平均收入21250元;
2005年每人年平均收入2220元;
2006年每人年平均收入2300元。
畜牧养殖:
2002年每人年平均收入2000元;
2003年每人年平均收入2450元;
2004年每人年平均收入2300元;
2005年每人年平均收入2650元;2006年每人年平均收入3000
元。
根据上面的数据,在方格纸上制成折线统计图。
(自己设计标题和
图例)
二、已知北方甲市和南方乙市2007年各月平均气温如下表
北方甲市和南方乙市2007年各月平均气温统计表年月制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
城市
北方
-18 -15 0 10 24 28 30 30 25 12 5 -10
甲市
南方
5 1
6 20 25 30 35 38 38 35 30 20 15
乙市
1、根据上面的统计表绘制折线统计图。
2、根据上面的统计
(1)这两个月城市的月平均最高和
最低气温分别出现在几月?
(2)两个城市哪个月的温差最大?
差是多少摄氏度?
(3)两个城市年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
分别是多少摄氏度?
三、北京路小学五年级4班共有50名学生。
这个班2002~2007
年拥有电话和电脑的家庭户数如下表。
年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份
项目
电话29 35 46 50 50 50
电脑11 15 18 24 38 45
1、根据表中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表。
单位:台年
月
2、拥有电话的户数哪两年增长幅度最大?
3、拥有电脑的户数哪两年增长幅度最大?
4、从统计数据中,你还想到了什么?
四、根据下面的统计表制作条形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商场去年电视、空调销售情况统计表 年月 1、全年销售电
视机()台,空调()台。
2、平均每个季
度销售电视机()台,空调()
台。
3、()季度销售电视最多(),
季度销售空调最少。
4、如果你是商厦经理,根据电视机、空调的销售情况,将如何
安排货源?
五、下面是爱国者电脑公司第一、第二两个门市部上缴利润统计
图,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爱国者电脑公司第一、第二两个门市部上缴利润统计图
(2010年~2016年)年月
(
(1)第()门市部上缴利润的数最增长得快。
(3)()年两个门市上缴利润的数量最接近。
(4)从图中还可获得其他信息吗?请写出两条来:
六、下面是A 、B 两市去年上半年降水量情况统计图。
(1)表示A 市、B 市降水量的分别是哪一条折线?
季度 台数 项目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电视机 800 500 300 600 空调 450 400 850 150
(2)哪个月两个城市的降水量最接近?哪个月两个城市的降水
量相差最大?
(3)从图中还能获得哪些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