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能源革命带给我们的启示

合集下载

美国能源政策新趋势对我国西部能源开发的启示

美国能源政策新趋势对我国西部能源开发的启示
2 。修 回日期 :2 1 o 0— 0 0 1一 3一l 6 基金项 目: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 目 “ 甘肃发展 风电产业 问题研究 ” 的部分成果

莉 等 :美国能源政策新趋势对我 国西部 能源开发的启示
的进一步扩大 ,而在美 国进 口石油 当中相 当多的部 分来 自地缘政治敏感地区 ,如 中东地 区,或美国 口 中的 “ 问题 国家” 。其 中许多 国家存在 种族 和宗 教 冲突 ,甚 至存 在 强 烈 的反 美 情 绪 ,这 就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降低 了为 美 国石 油 需 求 提 供 可 靠 供 应 的 稳 定 性 。 为 了减 少能 源 中 断 的危 险性 ,美 国必 须 降 低 对 石 油 进 口的国际依存度。20 05年的 《 能源政策法》 中把 提 高能 源利 用效 率 放 在 了重 要 位 置 ,20 07年 《 源 能 独立和安全法》 出台后 ,美国能源消费总量在 2 0 08 年 出现 了最 大 幅度 的负 增 长 。同 时 ,美 国在 世 界 能 源消 费 中所 占的 比例也 有下 降趋 势 。 20 0 9年奥 巴马不仅 在 降低 石 油 进 口方 面 做 出 了 政 策 改 革 ,更 在 解 决 能 源 安 全 上 做 出 了相 应 规 划 , 以绿 色 能 源 作 为 突 破 口,增 加 投 资 ,开 发 新 能 源 , 力 图在根 本上 缓解 美 国的 能源供 应 问题 。 12 增加 投 资和 鼓励新 能 源相 关技 术 的研 发 和应 用 . 在布什政府 2 0 年 3月末宣布退出 《 01 京都议定 书》 并一 直 拒绝 再 签 署 之 后 ,奥 巴 马政 府 在 没 有 先 决条件 的情况 下 ,重 新考 虑加 入 《 都议 定 书》 京 , 并 以积极 的态度 参 加 国 际气 候 谈 判 。奥 巴马 在 环 境 保 护 问题上 相对 于 布什 政 府 的 能 源 政 策 发 生 了很 大 转变 ,降低对石油 的依赖 ,增加 投资 ,鼓励新能源 相 关技 术 的研 发 和应 用 是 奥 巴马 国家 战 略 中 的能 源 政 策核 心并 期望 继 二 十世 纪 的 “ 息 革命 ” 之 后 再 信 次掀 起 “ 源 革 命 ” 能 ,为促 进 经 济 可 持 续 发 展 注 入 新 的活 力 ,使能 源 产 业 成 为 带 动 美 国经 济 增 长 的新 引擎 。 发展新能源需要依靠能源技术上的创新和突破。 因此奥 巴马在 7 7 美元 刺 激 经济 方 案 中 ,把 开发 80亿 太 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作为其 中一大重点 ,其相关 投 资超 过 了 4 0亿 美 元 。按 计 划 ,在 未 来 3年 内 , 0 美 国可再 生能 源 的产 量 将 翻一 番 ,在 未来 1 0年 内 , 投 资 10 美元 ,建设一 个 清 洁能 源 的未来 。政府 50亿 在实 行 此 项 10 50亿 美 元 的 “ 洁 能 源 研 发 资 金 ” 清 中 ,为从 事这 些 研 究 的公 司 提 供 税 收 优 惠 ,希 望 在 解决 能源 问题 的 同时 ,又 能 围绕 清 洁 能 源 所形 成 的 产业 群作 为下 一 个 经 济 繁 荣 的支 撑 点 ,并 在此 间 增 加 5 0万 个就 业 机 会 ,同 时 通 过 加 大 退 税 和 减 税 力 0 度 ,刺激 投 资和消 费 。 在奥 巴 马看来 ,快 速大 规模 地开 发 新 能源 技 术 , 是全球气候恶化和美 国能源对外依赖两个重要 问题 的最好解决办法。除此 之外 ,美 国在节约能源和实 现能源供给多元化方面也制定了相应鼓励措施。 13 倡 导 节约 能源及 实现 能 源供给 多元化 . 在有效增加国内供给之外 ,自  ̄ 05能源政策 20 法》规定 2 1 年联邦政府建筑物能 耗要 在 20 05 03年 的基础上降低 2 % ,同时要 为医院、学校等公共建 0 建筑提高能源效率的机会支持资金增加 ,鼓励企业 节能。在未来十年内, 《 能源政 策法》 还授权美 国

能源安全内涵外延变化及其应对:回顾与启示

能源安全内涵外延变化及其应对:回顾与启示

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组成部分,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地缘政治、经济、科技、治理体系等发生深刻变化,影响能源安全的“灰犀牛”“黑天鹅”事件时有发生,确保能源安全成为人们的关注焦点。

本文讨论能源安全的起源、内涵和外延的变化,以及国际社会采取的主要对策,供有关研究和决策参考。

一、重大事件促进能源安全内涵延伸能源安全发端于第一次石油危机,其内涵是以可支付的价钱获得充足可靠的能源供应。

第一次石油危机,开启能源安全1.0阶段。

1973年10月6日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国家的石油禁运引发第一次石油危机。

1978年底的伊朗伊斯兰革命,伊朗石油产量和出口量下降并导致供应短缺。

1980年9月22日开始、历时8年的两伊战争诱发第二次石油危机:伊朗石油出口减少、伊拉克几乎停止石油出口,油价自1979年初开始暴涨。

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对西方国家造成巨大冲击。

为应对石油危机,国际能源署应运而生。

1974年,美国总统在华盛顿召开国际能源会议,制定“国际能源计划”;11月签署计划的16个经合组织成员国成立国际能源署(IEA),为保障能源安全而采取的联合行动,包括推动成员国间开展能源合作,调整石油危机的应对政策,增加石油供应能力,共同采取缩减石油需求措施,建立石油供应危机时的石油消费分享制度,提供市场情报,改善石油生产国与消费国的关系,联合开展能源研发活动等,并规定成员国有义务储备相当于90天净进口量的石油。

以适度成本获取能源、特别是石油的足量供给。

提到能源价格的协同和统一,不能不说到另外一个国际组织:石油输出国组织。

1960年9月14日,欧佩克(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缩写的音译)成立,1962年11月6日在联合国秘书处备案成为国际组织,以协调和统一成员国石油政策。

欧佩克的决定对国际油价影响相当大。

美国能源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美国新能源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能源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美国新能源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新能源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刘小丽2001年,面对国际油价的上升、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和可能面临的能源危机,布什总统及时制定了“美国新能源政策”,以保证在能支持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条件下取得足够的能源,保证美国的能源供应安全。

为此,美国制定了一整套国内外能源战略和政策。

随着未来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能源需求将稳步增长,如何保障能源供应及其安全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

建议国家尽早制定中长期能源战略;加强国内能源供应和充分利用国际能源资源;不断完善国内能源管理体制;在国际领域开展多边和双边合作解决能源安全。

一、美国新能源政策出台的背景2001年,美国面临着自20世纪70年代石油禁运以来最严重的能源短缺,许多家庭的能源支付是一年前的两到三倍,数百万美国人遭遇到灯火管制,一些公司和企业不得不裁员或减少产量以抵消能源价格上涨。

造成能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限制了对化石燃料的勘探和煤电站的建设,排放限制降低了燃煤电站的竞争性,三里岛事故使核电发展受阻,以及加州电力危机。

为了未来,美国急需制定一项全面的能源政策。

2001年小布什上台后第4天,立即决定成立一个以副总统迪克•切尼为首,成员有联邦政府国务卿、财政部长、内政部长、农业部长、商业部长、交通部长、能源部长、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主任、环保局局长、总统助理兼白宫研究室副主任、行政管理和预算局局长、总统经济政策助理和总统副助理兼政府间事务局局长的内阁特别工作组,为新政府起草国家能源政策报告。

经过3个月的广泛研究,切尼副总统带领的特别工作组于2001年5月17日向总统提交了题为“为美国的将来提供可靠的,价格合理的与环境相兼容的能源”政策报告。

二、美国对世界和本国未来能源形势的估计美国既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又是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能源进口国。

2000年,美国能源消费量达22.96亿toe,其中石油占39%,煤炭占23%,天然气占24%,核电占9%,水电和其他能源占5%。

美国绿色革命的历史回顾与启示

美国绿色革命的历史回顾与启示

美国绿色革命的历史回顾与启示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绿色革命成为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和追求的目标。

而美国作为一个多次引领全球环保潮流的国家,在绿色革命方面的探索和实践经验,对世界其他国家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本文将从历史维度出发,回顾美国绿色革命的发展历程,并分析其背后的启示,为全球环保运动提供助力。

一、美国绿色革命兴起背景20世纪60年代以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物质和经济安全保障,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危机。

尤其是过度开采和污染造成的水、土壤、空气污染等问题层出不穷,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

此外,1973年石油危机的爆发,对美国经济造成巨大的冲击,也让人们开始反思和探索新的经济和能源模式。

绿色革命的兴起,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它不仅是对传统发展模式的反思和超越,更是一种新的公民意识和人类价值观的体现。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绿色革命提出了生态、可持续等概念和实践,呼吁人类应当在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协调和平衡,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二、美国绿色革命的发展历程1. 生态运动的兴起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的环保运动逐渐兴起,反映了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越来越关注。

1962年,瑞秋·卡森(Rachel Carson)发表了《寂静的春天》,揭示了化学农药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引起了轰动效应。

此后,一系列环保组织和运动陆续成立,舆论逐渐形成对环境保护的共识和呼声。

2. 能源危机的爆发1973年由于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的石油禁运,美国的能源供应出现了严重的危机,GDP下降了6%以上,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都上升了。

这个事件引起了美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同时也扩大了人们对新能源和可持续能源的关注和研究。

3. 环保法律的出台20世纪70年代中期,随着环保运动的不断发展和日益凸显的环境问题,美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环保法律和规章,如1969年颁布的《国家环境政策法》、1970年颁布的《清洁空气法》等。

美国能源独立的构想与努力及其启示

美国能源独立的构想与努力及其启示
— —
减少 对石 油 的依赖— —可 以更 大力度地 发 且政 策措施 的执 行成 为决定 成效 的关键 ,会在
展替 代能 源——形 成新经 济亮 点 、促进经 济增 实践 中出现 大 量新 的法制 、经济 、社会 管理 问
长 ”。但是 不管实 际与 预期设 想偏 差多大 ,美 题 。因此 ,我 国在制 定节能政 策 时 ,应 以 务实 国的油气 对 外依存 度确 实下 降了 。美国 的经验 为原 则 ,改善 民生为首 要 目标 ,经 济增 长为次
能源专家周 大地使用 的数据是 :20 年美国原 油对 外依存 度为6%,20 年降为6 9 07 7 08 5 %,20年降至 6.%,2 1年微升至6 %,2 1年 7 09 1 5 00 27 01 前5 月又降至5 % ( 个 3 5 见广 州 日报2 1— 8 1的报道 《 010 —4 中国原油对 外依存度超 美国——业 界称石油魔 咒》 ) 。但无论使 用哪种计 量 口径 , 各方 一致认 同美 国石油/ 油的对外依存度 在近些年总体 上呈下降 的趋 势。因此 ,不影 响本文的 论证。 原
燃料 的使 用 ,并 逐步发 展替 代能 源 ( 括新 能 乐观 地认 为 ,美 国 的石油 、天然气 对外 依存度 包
源和 可再 生能源 )。在过 去 的4 年里 ,美 国的 将在未来的2 年里持续 下降 ( 图1 0 0 见 )。
能源 政策 ( 包括联 邦和 州法 案 、产 业计 划 、专
国际石 油经济 2 3 1 01 0
政 策研究 O IYR S A C P LC E E R H
“ 展替 代能源— — 减少对 石油 的依赖—— 能 强行 限制 能源使 用来 节能也 是可 行的 ,但是必 发
源独立 ” ,而实 际表现 是 “ 非常规 油气 大发 展 然会 对经 济增长 和改 善 民生造 成 负面影 响 ,而

美国解决电力不足的方式与启示

美国解决电力不足的方式与启示

美国解决电力不足的方式与启示中国贸促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王喜文2000年美国加州供电严重不足,引发了“电力危机”。

当地政府实施了轮流停电,但却并非按计划停电,而是经常突然性的停电。

由于经常短时间停电,许多人纷纷设置了计算机备用电源,小心防备空调、高层建筑电梯的停止运行。

使居住于酷热地区或高层住宅的居民非常困扰,对加州整体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

当时大规模电力不足主要是因为:(1)1996年实施了电力自由化政策,结果形成了一项限制电费涨价的制度,反而遏制了电力公司的设备投资,造成了发电能力的下降;(2)天然气价格上涨;(3)互联网泡沫带动经济过热,用电需求增大;(4)酷暑;(5)安然公司等德州能源联盟进行市场操纵等原因。

美国的“西电东输”实际上美国有3000多家电力公司(除了2000多家企业外,还有地方经营的电力公司以及电力行业联盟等)。

早在1882年,发明大王爱迪生在纽约就成立了给电灯供直流电的电力公司。

当时由于尚不能进行远距离输电,所以就近设立了许多处供电公司。

1896年采用特斯拉的交流输电技术后,远途输电成为可能。

西屋电气在尼亚加拉瀑布设立了大规模水力发电站,能够对远在30公1里外的布法罗供电。

此后,许多电力公司开始大规模合并,在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复苏期国有电力公司的比率得到了增加,但是最终美国3000多家电力公司大多并没有能够完全合并,直至目前。

横贯加州中央平原的高压输电线这些电力公司为了实现电量的互相融通,长期推进着输电网的互联工作。

目前“东部”、“西部”、“德州”三大区域已经能够互联。

美国三大输电网互联地区2美国输电频率都是60赫兹,但是只有在互联区域内,交流的频率才可以同步,区域外则无法实现互联。

尽管有互联设备,能够在转为直流后,还能按照其它区域的需求再次转换为交流,但是效率较差,只能转换2GW。

为此,从德州向加州输电几乎是不可能的。

德州有大量风力发电、亚利桑那有大量太阳能发电,替代能源发电的中心地区大多位于美国西部地区。

美国能源战略助推其“能源独立”的实现

美国能源战略助推其“能源独立”的实现

美国能源战略助推其“能源独立”的实现引言:能源独立是指一个国家通过发展和利用自身的能源资源,减少对外部能源供应的依赖,从而在能源领域实现自给自足。

美国一直以来都追求能源独立,因为能源独立意味着能源安全和国家独立性的增强。

美国的能源战略积极推动了实现能源独立的目标。

本文将讨论美国能源战略的关键领域和其对能源独立的实现的影响。

第一部分:美国能源战略的关键领域1.1石油和天然气美国的能源战略重点发展石油和天然气。

通过采用新技术和创新方法,美国能够开采更多的页岩油和天然气。

这不仅增加了美国的能源储备,还提高了能源供应的可靠性。

美国的页岩油和天然气产量已经成为全球最大,这极大地降低了美国对进口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

1.2可再生能源为了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美国能源战略还注重发展可再生能源。

美国通过鼓励可再生能源的研发和使用,促进了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源等的发展。

这不仅有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和环境保护,还提升了美国的能源独立水平。

1.3核能1.4能源效率第二部分:美国能源战略对能源独立的影响2.1增强能源安全美国的能源战略使其能够减少对进口能源的依赖。

通过加大国内石油、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美国能够提高能源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这对国家的能源安全至关重要,能够确保国家的运行和发展不受外部能源供应的影响。

2.2促进经济增长美国的能源战略不仅提高了能源供应稳定性,也为国家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石油和天然气开发、可再生能源发展和能源效率改进等都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并推动了经济的增长。

2.3降低能源成本美国能源独立的实现使得能源生产成本下降。

石油和天然气的大量产出使得能源价格保持良好的水平,受益于这一趋势,美国的工业和居民能够以更低的能源成本运营。

这不仅减轻了生活负担,还提高了美国产品的竞争力。

2.4保护环境美国的能源战略通过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减少了化石燃料的消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

这对于环境保护至关重要,有利于减少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破坏的影响。

能源革命的体会和收获作文

能源革命的体会和收获作文

能源革命的体会和收获作文在过去的日子里,能源这个词对于我来说,可能更多的是书本上的一个概念,是新闻里的一个热点话题。

然而,一次特别的经历,让我对能源革命有了前所未有的深刻体会和满满的收获。

那是一个阳光炽热的夏天,我有幸参加了一个关于新能源的实践活动。

我们的目的地是一家致力于研究和开发太阳能技术的公司。

一走进公司的大门,我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到了。

一大片排列整齐的太阳能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就像一个个忠诚的卫士,静静地站岗,吸收着太阳的能量。

负责接待我们的工作人员笑着说:“这些太阳能板可厉害啦,它们就像是能量的收集器,把太阳的光芒变成我们能用的电。

”接着,我们走进了一个车间,里面的工人们正忙碌地组装着各种太阳能设备。

我凑到一位工人师傅旁边,好奇地看着他手中的零件。

他一边熟练地操作着,一边跟我解释:“小姑娘,你看这个小小的零件,别看它不起眼,可是整个太阳能系统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呢。

就像咱们人身体里的小细胞,一个都不能少!”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眼睛却一刻也没离开他手中的动作。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太阳能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了。

不仅仅是用来发电,还能用于热水器、路灯,甚至是一些农业灌溉系统。

想象一下,在偏远的山区,那些以往没有通电的小村庄,因为太阳能板的出现,夜晚也能亮起灯光,孩子们能在明亮的灯光下读书写字,老人们能围坐在一起看电视,那是多么美好的画面啊!离开太阳能公司后,我们又来到了一家风力发电场。

巨大的风车在风中缓缓转动,那场面别提多壮观了!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只要有风,这些风车就能不停地发电。

我站在风车下,抬头望着那高耸入云的叶片,心里不禁感叹:这风的力量可真是神奇!当风吹过,叶片转动的声音“呼呼”作响,仿佛在演奏一首关于能源的交响曲。

我闭上眼睛,感受着那带着力量的风拂过脸颊。

就在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能源革命的意义。

以前,我们总是过度依赖传统的能源,像煤炭、石油这些,不仅有限,还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能源革命带给我们的启示
文章来源:学习时报[作者:王志勇]
2012年以来美国“能源独立”成为世界能源领域最热门的话题,页岩气开发的成功,带来了一场全球性的能源革命。

对于美国而言,页岩气的大规模开采将有助其走出金融危机阴影,成为经济复苏的强劲动力。

对中国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利用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应对能源和环境问题,如何发挥好价格等市场手段来有效地实现能源结构调整,如何更好地推进新能源的发展等都是我们迫切需要理清的问题。

以页岩气开发为标志的美国能源革命的影响
近10年来,美国在页岩气领域的开发不断取得突破,据估计其页岩气资源总储量约为187.5万亿立方米,技术可开发量超过24万亿立方米,预计到2030年美国40%以上的能源将来自页岩气。

同时,美国开始用新技术开采原来已经关闭的内陆和沿海油气田。

从其国内来讲,不仅改变了能源供应结构,促使全国油气进口预期不断降低,对外依存度有望降至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

而且由于页岩气价格仅相当于目前传统燃气的1/3,大大刺激了传统能源的替代应用,如在交通行业中增加压缩天然气替代石油,发电行业中增加天然气替代煤炭等。

但值得注意的是,页岩气大规模开发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对控制地下水污染的要求很高,因此必须因地制宜,不可能完全复制美国的开发模式。

我国能源供应面临的挑战
首先,一次能源储量不容乐观,对外依存度逐步加大。

据估算,到2010年年底我国常规能源剩余可采储量为1600亿吨标准煤(经济可开
发),其中原煤59.8%,水能36.5%,原油3.4%。

按照2010年的实际产量,原煤、原油和天然气的保证年限只有几十年。

同时,近几年我国加大了利用国外能源的力度,2012年煤炭进口2.9亿吨,而石油进口2.7亿吨,对外依存度达到58%,由于世界政治局势变化的复杂性,能源安全面临很大的挑战。

其次,能源结构不尽合理,清洁能源比例偏低。

我国的煤炭是以发电和直接燃烧为主,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68.8%,对环境造成了很大影响,而世界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不到30%。

核电、水电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比重偏低,我国水能资源是仅次于煤炭资源的第二大能源,但很大比重是小水电,存在靠天吃饭的局面。

2012年全国核电总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分别是1250万千瓦和982亿千瓦时,仅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 1.1%和总发电量的2%,与世界发达国家核电装机容量平均水平17%相比,我国核电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风能和太阳能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尚小,且其间歇性的特点使其难以承担主要负荷。

再次,能源利用率偏低,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压力巨大。

由于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的差异,我国终端能源利用率较发达国家偏低,目前,我国总能源效率为32%,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能源利用率的低下直接导致了单位GDP能耗的畸高,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已达32亿吨标准煤,意味着我国“十二五”期间能源消费年均增长速度不得超出4.24%,相较于“十一五”6.6%的能源消费实际增长率,须降低2.3个百分点,环境保护和任务仍然非常艰巨。

页岩气的成功开发带来的启示与思考
一是技术进步是解决能源问题的关键。

美国页岩气的成功开发,除了得益于天然气市场需求的增长、国家政策扶持等因素外,技术进步是关键因素,尤其是水平钻探、高压水压裂等技术的突破与广泛运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对传统一次能源的储量有限和逐渐枯竭不必过于悲观,技术进步将会发现和发掘更多可用的新形式的能源。

美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成功表明,只有突破了技术上的瓶颈,才能将新能源进行大规模的生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能源问题。

对我国来讲,必须高度重视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加大投入,尽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具备商业开采价值的技术手段和装备,从根本上解决能源问题。

二是应客观对待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源的发展。

新能源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新能源的发展也是我国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方面,我国一次能源结构中“富煤少水贫油”的格局短期内不会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是支持经济发展的主力,新能源无论是技术成熟还是商业模式成熟都还有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因此,不能把解决能源问题的“宝”全部压在新能源的发展上面。

另一方面,新能源发展在起步阶段需要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扶持,但长期依赖政府补贴不是长久之计。

比如,最近的尚德太阳能电力公司破产重整的教训非常深刻,新能源行业的顽强生命力应该源自市场需求推动其进行成本压缩、技术升级,而不是单纯长期依靠国家财政补贴。

三是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任重道远,应长期坚持。

在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的情况下,节流与开源同样重要。

节能减排作为我国的长期国策,必须放在更加重要的位臵,下更大的
力气推进。

如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城市雾霾问题,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发展电动汽车和电动自行车都是很好的解决措施。

电动汽车实现的是能源的高效转换利用,有效减少石油消耗,对使用者来讲是零排放,低噪音,高效率。

但由于目前电池技术等瓶颈还没有取得商业化的突破,技术路线还没有形成主流体系,产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

笔者认为,真正能让电动车走入千家万户,应考虑从现实出发,对技术路线和商业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实现用户、厂家和社会的多赢。

例如对汽车总成重新设计,以适应电驱的特点,且采用最常见的家用插座充电,随处可充,避免大规模兴建充电站,不能再走燃油汽车发展老路。

四是要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推广分布式能源和综合利用。

通过技术更新,提高终端用户能源使用效率,综合利用各种能源是现实之选。

如在能量转换环节,大力推广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将天然气燃料同时转换成三种产品即电力、热或蒸汽以及冷,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其综合能源利用率可达80%以上(大型天然气发电厂的发电效率一般为 35%—55%),可以有效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在终端用户侧,推广合同能源管理等需求侧管理手段,对路灯、电器等设备进行节能改造,可以实现用户和企业的双赢。

在能源管理上,由于能源技术和管理手段的不断更新换代,能源管理呈现从分散到集中,再从集中到分散的发展趋势。

集中模式是适应大工业时期生产的特点,而分布式清洁能源(如小规模燃机技术)由于技术的发展日益显示出生命力,对于城市中心区尤为重要,可以实现负荷就地平衡,减少输送网络占地,有效抵御各种风险。

五是发挥能源价格的引导作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价格市场化是另
一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最有效的手段。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充分发挥市场配臵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能源行业作为基础产业,具有一定的引导、调控的作用。

例如,在电价领域,可以对比国际先进水平,制定各行业的电耗标准,实行严格的差别电价。

超过行业电耗标准的用电,提高其电价,促其降低电耗。

同时根据国家定期发布的行业景气度指数,调整电价目录,借以调控电力需求,推动经济结构调整。

总之,美国在能源领域取得的突破,为我国未来的能源发展之路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有益经验。

我国要发展低碳经济,就要寻求自己的新能源及新能源技术,只有技术的创新才能有更先进的生产力,才能使能源的发展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才能使经济保持快速的发展。

但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考虑利用能源的市场价格导向作用,更好地推动社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将节能减排的意识深入人心,长期坚持,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而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系南方电网公司深圳供电局副局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