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在腹股沟疝腹腔镜手术治疗的
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静脉全身麻醉在妇产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效果

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静脉全身麻醉在妇产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静脉全身麻醉在妇产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择我院妇产科2021.1--2021.12时间段的100例腹腔镜治疗患者,对照组患者常规麻醉方法,观察组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静脉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相关指标差异。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7.35±2.40)min与术后恢复时间(11.38±2.57)min,均短于对照组(P<0.05)。
患者发生麻醉不良反应率8.00%,少于对照组20.00%(P<0.05)。
术后12d、24d患者疼痛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妇产科实施腹腔镜手术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静脉全身麻醉方案,此种方式麻醉起效更快、术后恢复效果更好,能满足腹腔镜手术对麻醉要求,也可减少药物对身体的侵害。
关键词:妇产科;腹腔镜手术;腰硬联合麻醉;静脉全身麻醉传统手术治疗方式会对机体形成很大的创伤,术中患者会有大量的出血等。
传统手术实施全身麻醉会对患者身体造成较大的刺激,患者术后麻醉清醒时间长易产生不良反应等。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妇产科选用腹腔镜手术技术,其具有较小的手术开口、对患者周边组织损伤性较低,恢复较快等优势,同时采用硬脊膜外麻醉方法,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麻醉后患者恢复更快[1]。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择我院于2021年1月—2021年12月间收治的100例实施腹腔镜手术患者,前50例病患为观察组,患者年龄范围33-65岁,年龄均值(47.62±5.07)岁。
后50例患者为对照组,年龄在32-66岁之间,均岁(48.07±3.23)。
患者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患者所患疾病均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案。
排除标准:患有恶性肿瘤病症,以及麻醉依从性较差者。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常规手术麻醉方式,患者提前30min进入手术室实施麻醉,静脉注射阿托品0.5mg[2]。
静吸复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腹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静吸复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腹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目的探讨静吸复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腹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方法:所有腹部腹腔镜手术均采用静吸复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静脉用药选择咪唑安定、芬太尼、瑞芬太尼、维库溴铵,吸入麻醉药选择七氟醚。
监测麻醉前、诱导后、气腹后、拔管后的HR、BP、SpO2变化,记录患者麻醉后清醒时间以及麻醉中知晓情况。
结果:所有患者诱导后均有明显的血压下降、心率减慢,与诱导前有显著变化。
气管插管后3 min后心率血压多能自动恢复正常,所有患者麻醉维持过程中HR、BP、SpO2无显著变化。
手术结束后10 min内均能完全清醒。
结论:静吸复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于腹部腹腔镜来说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麻醉方法。
标签:静吸复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腹部腹腔镜;临床应用腹腔镜手术以其微创、有效、术后痛苦小等独特的优势而成为一种标准术式。
特别是在腹部领域中应用范围更广,近年来我院腹部腹腔镜手术发展迅速,已成功完成各类手术,其中包括腹腔镜腹部探查,腹腔镜胆囊切除等10余种手术种类,特别是近1年来我院妇科又新开展了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并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这在腹部领域又是一个新的突破。
腹部腹腔镜手术的大量开展,对麻醉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麻醉诱导迅速、镇静充分、镇痛完善、肌松良好、术毕患者苏醒迅速而完全等,我们采用静吸复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很好的满足了腹部腹腔镜手术的要求,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手术患者140例。
男39例,女101例。
其中腹腔镜宫外孕探查术,多囊卵巢打孔术34例,年龄22岁~34岁,ASAⅠ级~Ⅱ级。
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全子宫切除术36例,,年龄35岁~60岁,腹腔镜胆囊阑尾切除术70例,年龄15岁~65岁ASAⅠ级~Ⅲ级其中高血压5例。
1.2麻醉方法患者于手术麻醉前30min肌肉注射阿托品0.5mg。
入室后采用PHILIPSsuresignsVm6型监护仪常规监测BP、HR、ECG、SpO2。
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在腹股沟疝病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中的对比探讨

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在腹股沟疝病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中的对比探讨【摘要】目的:探析腹股沟疝腹腔镜手术治疗中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6月期间8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采用随机综合平衡法,将研究对象划分成对照组(n=40,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和观察组(n=40,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时间指标(起效时间、清醒时间);统计并且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头晕、恶心、嗜睡。
呕吐为分析指标,评价患者麻醉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和清醒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出现情况更少,和对照组有着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麻醉效果中Ramsay 评分更高(P<0.05)。
结论:腹股沟疝病人在腹腔镜手术实施期间,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有助于改善麻醉效果,缩短清醒和起效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腰硬联合;静吸复合全身;腹股沟疝;腹腔镜;麻醉效果腹股沟疝即疝气,作为常见于中老年男性的外科疾病,主要是指脏器经腹股沟部突出形成体外疝,症状较轻时能够自动回纳,一旦症状严重,就有可能引起肠管水肿穿孔甚至坏死,直接影响到生命安全[1]。
目前随着腹腔镜技术的进步,针对该病临床常采取修补术,在手术过程中麻醉方式选择对治疗效果如何尤为关键,此次研究以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探析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效果。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7月-2020年6月期间80例腹股沟疝患者。
按照随机综合平衡法,划分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
对照组男32例,女8例;年龄51-79岁,平均(63.47±3.81)岁;观察组男31例,女9例;年龄51-78岁,平均(63.54±3.27)岁。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础病历信息差异不显著(P>0.05),可比较。
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在腹股沟疝腹腔镜手术治疗的麻醉

手术治疗是治疗腹股沟疝的主要手段。随着腹腔镜技 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手术开始应用于临床治 疗[1]。在腹股沟疝腹腔镜手术实施期间,手术医师需要构建 人工气腹,患者的手术体位为头低脚高的体位。整个手术过 程对麻醉方式有较为严格的要求[2]。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与 腰硬联合麻醉是腹股沟疝腹腔镜手术治疗中常用的麻醉方 式,本次研究旨在对上述两种手术方式的麻醉效果进行对比 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力、改善氧代谢、降低乙酰胆碱水平及预防控制子痫发生的
作用,从而达到降低细胞内电位、松弛平滑肌、扩张血管、缓
解全身小动脉痉挛及改善血压水平的目的,但单一用药的效
果并不理想,停药后易发生血压水平反跳现象[4]。因此近年
2019年11月第21期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临床研究
文章编号:WHR2019011362
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在腹股沟疝 腹腔镜手术治疗的麻醉对比效果分析与研究
李梦良 葛桂霞 纪 宇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山东 青岛 266300
【摘 要】目的:分析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在腹股沟疝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利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 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40例腹股沟疝腹腔镜手术患者编入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腰硬联合麻醉(研究组)与静吸复 合全身麻醉(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 Ramsay评分、麻醉起效时间、清醒时间、手术时间与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 Ramsay评分为1分的患者人数低于对照组,评分为2~4分的患者人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犘 <0.05)。评分为5~6 分的患者人数无明显差异(犘 >0.05)。研究组的麻醉起效时间与术后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犘 <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无明显 差异(犘 >0.05)。研究组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犘 <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腹股沟 疝腹腔镜手术治疗的麻醉效果较为理想,此种麻醉方式的起效时间相对较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腰硬联合麻醉;腹股沟疝腹腔镜手术
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静脉全麻与静吸复合全麻在妇产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静脉全麻与静吸复合全麻在妇产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摘要】目的:研究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静脉全麻与静吸复合全麻在妇产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方法:本研究以近段时间我院行妇产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共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一组设为A组(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静脉全麻组),另一组采用丙泊酚、芬太尼、阿曲库铵和异氟醚吸入,设为B组(静吸复合全麻组)。
比较此两种不同的麻醉方法后,全麻药用量、术中血糖、术毕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清醒质量等指标。
结果: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静脉全麻组的全麻药用量、术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低于静吸复合全麻组(P<0.05),清醒质量高于静吸复合全麻组(P<0.05),另外,两种麻醉条件下,患者的血糖均升高,但是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静脉全麻组的血糖升高幅度要明显低于静吸复合全麻组(P<0.05),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静脉全麻在在妇产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能够抑制腹腔镜手术中可能出现的应激反应,减少全麻药用量,缩短苏醒及拔管时间,让患者清醒舒适,达到了良好的清醒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静脉全麻;静吸复合全麻;腹腔镜手术腹腔镜手术具有手术微创、创伤面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在妇产科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因腹腔镜手术的进行中人工气腹和患者体位的影响,应该采用全身麻醉。
但是传统的全身麻醉只能够抑制大脑皮层、下丘脑等高级神经中枢的兴奋,不能很好的抑制低级神经中枢的刺激,从而易产生HR和血糖升高等应激性不良反应。
[2]因此,本研究以近段时间我院行妇产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静脉全麻与静吸复合全麻在妇产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1.1 研究对象随机近阶段时间来我院择期行妇产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共60例,ASA分级Ⅰ~Ⅱ级。
腰硬联合麻醉在下腹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腰硬联合麻醉在下腹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体会前言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手术已经成为许多手术的首选方案。
然而,腹腔镜手术往往需要开腹或切除部分器官,对患者身体带来一定的伤害。
为了减轻患者痛苦,医生们开始寻找更为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
腰硬联合麻醉应运而生。
那么,腰硬联合麻醉在下腹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体会如何呢?本文将为大家一一介绍。
什么是腰硬联合麻醉?腰硬联合麻醉是靠把麻醉药送到蛛网膜下腔,达到下肢麻醉的方法。
与传统的全身麻醉相比,腰硬联合麻醉的优点在于:麻醉深度易于控制、麻醉后恢复迅速、不会影响呼吸和心跳等生理功能,但需要注意的是,腰硬联合麻醉还是有一定风险的,例如:腰硬麻醉后会有头痛、恶心、呕吐等不适现象,影响到手术效果。
腰硬联合麻醉在下腹部腹腔镜手术中的优势减少手术对肺部的影响肺部是人体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器官,而如果患者进行常规的全身麻醉,很容易导致肺部的不适。
而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则可以减少麻醉对肺部的影响。
减轻手术后的痛苦腰硬联合麻醉可以有效减轻手术后的痛苦,提高患者的手术体验,也有利于康复。
这种麻醉方式可以使患者舒适地度过术后恢复期,减轻剧痛,使患者更加安心。
缩短恢复期腰硬联合麻醉可以使患者在手术后恢复期缩短。
因为在手术过程中,患者只需要进行局部麻醉,身体没有经过全身麻醉,所以在麻醉后很快就能恢复正常的身体活动。
注意事项虽然腰硬联合麻醉有诸多优点,但在使用时还是需要注意一些事项:应用范围腰硬联合麻醉不适用于每一位患者。
因为腰硬麻醉有一定风险,在使用时需要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手术部位以及手术时间等因素。
因此,腰硬联合麻醉的使用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麻醉前的检查在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前,需要对患者进行身体检查,判断患者是否适合进行腰硬联合麻醉。
只有在检查结果完全正常的情况下,才能采用该种麻醉方式。
术中监护在腰硬联合麻醉过程中,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精细化监护,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特别是在手术环节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状态作出恰当的处理,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静脉全身麻醉在妇产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效果

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静脉全身麻醉在妇产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发布时间:2022-12-06T05:08:03.561Z 来源:《健康世界》2022年19期作者:纪伟[导读] 探析腰硬联合麻醉(CSEA))复合静脉全身麻醉在妇产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效果。
纪伟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102200【摘要】目的:探析腰硬联合麻醉(CSEA))复合静脉全身麻醉在妇产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2021年7月~2022年7月,在我院行腹腔镜手术的妇产科患者中选取86例,随机均衡分为两组,每组43例,将静脉全身麻醉给予对照组,观察组接受CSEA复合静脉全麻,对比组间麻醉效果。
结果:观察组麻醉药物用量较对照组少,清醒、拔管时间较对照组短,术后HR(心率)、MAP(平均动脉压)较对照组低(P<0.05)。
结论:妇产科腹腔镜手术中选择CSEA复合静脉全身麻醉,疗效确切,值得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妇产科;静脉全身麻醉;腰硬联合麻醉妇产科乃妊娠分娩、女性生殖系统病症就诊科室,在诊治许多妇产科病症时需借助腹腔镜手术,可对子宫情况实施准确观察,避免并发症产生,因腹腔镜手术所致伤口较小,患者美观需求得以满足,但在其麻醉方式选择上仍有争议存在,全身麻醉安全性较高,可减少人工气腹影响患者呼吸循环[1]。
然也有部分学者指出[2],全麻可对妇产科患者大脑区域投射系统产生抑制,且其阻滞感觉神经传导的作用不甚理想,极易引发生理性应激。
最近几年,临床广泛运用CSEA复合静脉全身麻醉,可对患者交感肾上腺髓质冲动实施阻滞,对其生理应激反应产生抑制,且仅需减少的麻醉药物,利于患者预后恢复。
为明确其真实价值,本文将其给予我院患者,获得的疗效较为确切,现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21年7月~2022年7月,在我院行腹腔镜手术的妇产科患者中选取86例,随机均衡分为两组,每组43例,其中对照组年龄20~62岁,平均(40.82±4.08)岁,体质量49~76kg,平均(62.77±3.20)kg;观察组年龄19~63岁,平均(41.48±4.31)岁,体质量48~77kg,平均(63.24±3.47)kg。
探讨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效果

探讨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效果摘要:目的:对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在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
方法:以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后对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包含患者50例,分别应用全凭静脉麻醉和静吸复合麻醉,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期间的HR、MAP水平变化幅度较对照组更小(P<0.05),MMS评分和麻醉优良率较对照组患者更高(P<0.05)。
结论:相较于静吸复合麻醉,全凭静脉麻醉在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有着更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推荐使用。
关键词:静吸复合麻醉;全凭静脉麻醉;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在麻醉过程中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几率也将随之增加,对于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而言,如何减少麻醉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认知功能的负面影响,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1-2]。
基于此,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为对象,分析探讨了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的应用效果。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100例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平均年龄(72.64±5.12)岁;对照组50例,平均年龄(71.96±4.83)岁。
两组患者基础资料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进入手术室后,给予两组患者相同的常规监测,术前30min给予患者适量咪唑安定(宁波市振捷化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106)和东莨菪碱(山东潍坊制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8488)静脉注射;待患者生命体征较为平稳后,再给予患者常规剂量的瑞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4256)+丙泊酚(四川国瑞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30115)+阿曲库铵(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869)行麻醉诱导;麻醉诱导完成以后,术中对患者持续监测,根据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给予其适量七氟醚(山东科源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157)或丙泊酚维持麻醉,保证其脑电双频谱仪值维持在50-60之间?在上述操作的基础上,再给予对照组患者瑞芬太尼间断推注和七氟醚持续吸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在腹股沟疝腹腔镜手术治疗的麻醉效果
发表时间:2016-01-26T09:43:33.49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7期供稿作者:王恒兆
[导读] 安达市医院151400 腹股沟疝是一种常见的普外科疾病,人群中的发病率在0.1%~0.5%之间。
安达市医院1514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在腹股沟疝腹腔镜手术治疗的麻醉效果。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于2013年5月~2014年7月来我院诊治的134例使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接受腰硬联合麻醉方法,对照组患者结束静吸复合全麻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Ramsay评分为I级的患者比例为1.49%,要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18.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的Ramsay评分为II~IV级的患者比例为
98.1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9.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在腹股沟疝腹腔镜手术治疗中具有比较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提高患者的Ramsay评分,降低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麻醉起效时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腰硬联合麻醉;腹股沟疝
腹股沟疝是一种常见的普外科疾病,人群中的发病率在0.1%~0.5%之间。
腹腔镜手术必须要建立人工气腹,患者一般采用头低脚高的体位,这也对麻醉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次研究中使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以及腰硬联合麻醉方式,取得了不同的麻醉效果,现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于2013年5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134例使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男77例,女57例,年龄为47~8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3±3.1岁,体重为51~76kg之间,平均体重为65.2±3.4kg,其中共有126例患者属于单侧疝,有8例患者属于双侧疝,有116例患者属于斜疝,有18例患者属于直疝。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位置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所有患者在手术前进行综合性评估,并禁止饮水以及饮食。
在术前半小时,接受阿托品以及苯巴比妥药物治疗,给药方式为肌注。
观察组患者接受腰硬联合麻醉方法,对照组患者结束静吸复合全麻方法。
1.3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数据做统计学处理,其中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采取平方值±标准差(x±s)的形式表示,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以及t检验。
对比以P<0.05作为具有显著性差异及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Ramsay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Ramsay评分为I级的患者比例为1.49%,要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18.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2.6868,
P<0.05)。
观察组患者的Ramsay评分为II~IV级的患者比例为98.1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9.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X2=12.6868,P<0.05)。
两组患者的V~VI级评分的比例不存在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体如表2所示。
2.2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清醒时间分别为6.31±1.52min、2.84±0.65min,对照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清醒时间分别为
9.23±1.42min、3.43±0.89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不存在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具体如表2。
表2 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清醒时间、手术时间统计结果(x±s,min)
3讨论
腹沟股疝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主要采用的治疗方法有张力疝修补术、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以及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1-2]。
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中,腹腔镜疝修补术得到了广泛的临床应用,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3]。
若患者为婴幼儿或者老年体弱患者,则需要使用保守治疗方法,其余患者多必须采用手术治疗方法。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在临床应用上比较广泛。
在腹股沟疝腹腔镜手术治疗中采用静吸复合全麻方式,可以有效松肌,能够帮助调节患者呼吸频率[4]。
相关研究表明,全身麻醉方式下,患者具有比较强烈的交感神经反应,会加大患者的儿茶酚胺的分泌,导致患者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的现象,最终会延迟患者的术后苏醒时间,患者容易发生呕吐、恶心、躁动等情况,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恢复造成不利影响[5]。
腰硬联合麻醉方式是一种结合硬膜外麻醉以及腰部麻醉的局部麻醉方式,具有比较明确的麻醉效果,可以有效阻滞蛛网膜下腔功能,同时能够有效控制麻醉时间以及阻滞平面。
相关研究证明,腰硬联合麻醉可以将外周伤害性刺激的传导进行有效阻碍,同时避免发生张力增大或者血管扩张的情况[6]。
在建立气腹前,可以使用微量的丙泊酚,帮助患者进入浅睡眠,并减轻建立气腹所用的CO2对患者膈肌的刺激,可以减轻患者的内脏牵拉反应[7]。
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清醒时间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的Ramsay评分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
综上所述,腰硬联合麻醉在腹股沟疝腹腔镜手术治疗中具有比较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提高患者的Ramsay评分,降低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麻醉起效时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钱建学,须挺.腹股沟疝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中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的对比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5,
09:778-780.
[2]李双宝.不同复合麻醉方式在腹股沟疝腹腔镜修补术中的影响[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14,04:332-333.
[3]颜廷凤.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静脉全身麻醉在妇产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0,22:3697-3698.
[4]吴新海,龚琼,刘晓.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效果比较[J].中外医学研究,2011,30:10-11.
[5]宋俐.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的应用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3,07:1637.
[6]聂彩萍.全身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的影响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3,35:4662-4663.
[7]周冠同,陈新妹,刘丹贤,李金波,李银妹.硬膜外麻醉和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效果的比较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1: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