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乳腺炎治疗新进展

合集下载

乳腺癌的诊治新进展

乳腺癌的诊治新进展

乳腺癌的诊治新进展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但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也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

一、诊断技术的进步1、影像学检查:随着乳腺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乳腺X线摄影、超声、MRI等,乳腺癌的检出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其中,MRI能够提供乳腺组织的冠状面和矢状面图像,有助于发现多灶性乳腺癌,对于常规影像学检查难以发现的乳腺癌具有很好的补充作用。

2、病理学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原位杂交技术、基因测序等新技术的应用,使得病理诊断更加准确和精细。

例如,通过检测ER、PR、HER2等基因的表达水平,可以指导医生选择更为有效的治疗药物。

3、液体活检:这是一种新型的检测方法,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或循环肿瘤细胞等,可以实现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

二、治疗方法的进步1、个体化治疗: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针对不同患者的基因突变,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已成为可能。

例如,针对HER2阳性患者,可以选择针对HER2的靶向药物;针对BRCA1/2基因突变的患者,可以选择PARP抑制剂等。

2、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近年来肿瘤治疗的重要进展之一。

在乳腺癌治疗中,免疫治疗药物如PD-1/PD-L1抑制剂等的应用,能够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提高治疗效果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3、精准手术: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如乳房保留手术(保乳手术)和乳房重建手术等的应用,使得乳腺癌手术更加精准和微创。

同时,通过术前新辅助化疗等方法,可以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切除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率。

4、综合治疗:乳腺癌的治疗已经从单一的手术切除发展到了综合治疗。

在综合治疗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分子分型等因素,制定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在内的综合治疗方案。

这种综合治疗方案的应用,使得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得到了显著提高。

三、预防和筛查1、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肥胖等,可以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

硫酸安普霉素及其制剂的研究进展

硫酸安普霉素及其制剂的研究进展

硫酸安普霉素及其制剂的研究进展摘要:硫酸安普霉素是新一代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具有抗菌活性高、抗菌谱广、对细菌内酰胺酶稳定性好等特点,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治疗敏感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但由于其存在吸收差、半衰期短等问题,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药物制剂技术的不断发展,硫酸安普霉素的生物利用度得到了较大提高。

本文对硫酸安普霉素及其制剂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硫酸安普霉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及用药剂量的选定、硫酸安普霉素的抗菌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硫酸安普霉素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为进一步提高硫酸安普霉素的生物利用度及更好地发挥其临床价值提供参考。

关键词:硫酸安普霉素;制剂;研究进展引言:安普霉素是美国开发的畜禽专用抗菌药物,又名“阿泊拉霉素”,是一种由暗黑链霉菌族菌产生的氨基环醇类抗菌药物,主要通过影响原核生物的核蛋白合成来抑制细菌增殖,对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埃希菌、沙门氏菌)有很强的抗菌活性,而且不容易发生耐药,市场前景广阔,目前国内已有多个厂家开发成功。

一、硫酸安普霉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及用药剂量的选定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硫酸安普霉素主要经胆汁、尿液、粪便和胎盘吸收,口服给药后,药物很快分布到血浆和组织中,在血液中浓度迅速增加。

因此,硫酸安普霉素的给药方法和剂量的选定应根据其药代动力学特性和临床特点而定。

硫酸安普霉素主要经肝脏代谢,肝脏是其主要的代谢器官,药物主要经肝脏代谢为半合成状态。

有研究表明,硫酸安普霉素在口服后约有90%可由肾脏清除。

因此,从药物排泄和消除的角度看,口服硫酸安普霉素的最大生物利用度为仅为10%。

在相同给药剂量下,口服给药硫酸安普霉素的生物利用度仅为静脉注射的60%左右。

因此,硫酸安普霉素静脉给药应为其最常用的给药方式。

临床实践表明,在静脉注射硫酸安普霉素时,由于药物快速清除使疗效迅速提高并保持较长时间。

临床上使用硫酸安普霉素静脉注射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时,一次给药后可维持数周至数月以上的疗效。

急性乳腺炎综合干预护理新进展

急性乳腺炎综合干预护理新进展

急性乳腺炎综合干预护理新进展作者:秦旺喜来源:《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年第17期【摘要】急性乳腺炎(Acute mastitis,AM)多是指急性哺乳期乳腺炎,多为产后哺乳的妇女,尤以初产妇更为多见,常发生在产后3~4周。

主要临床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甚至脓肿形成,可有寒战、高热、脉搏加快,常有患侧淋巴结肿大。

AM发病因素较多,但以乳汁淤积及细菌入侵为主,但若采取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升AM预防及治疗效果,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本文就AM综合干预护理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对临床工作有所助益。

【关键词】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干预护理;进展[Abstract] Acute mastitis (AM) mostly refers to acute lactation mastitis, mostly in postpartum breastfeeding women, especially in primiparous women, and often occurs in 3~4 weeks postpartum. The mai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re local redness, swelling, heat and pain,and even abscess formation, chills, high fever, rapid pulse, and often swollen lymph nodes on the affected side. There are many risk factors for AM, but milk stasis and bacterial invasion are the main factors. However, if reasonable nursing interventions are taken, the effects of AM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can be improved, and the success rate of breastfeeding can be improved.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progress of AM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nursing, hoping to be helpful to clinical work.[Key words]Lactation; Acute mastitis; Intervention nursing; ProgressAM属于急性化脓性感染,有报道显示[1],哺乳期发生AM的概率约为3%~20%。

乳腺外科护理规培出科总结

乳腺外科护理规培出科总结

知识体系不完善问题剖析
乳腺外科专业知识掌握不全面
01
部分规培生对乳腺外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不够深入,
影响临床判断和决策能力。
相关学科知识缺乏
02
乳腺外科涉及多学科知识,如病理学、影像学等,规培生在相
关学科知识储备上存在不足。
新知识、新技术更新不及时
03
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乳腺外科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
现,部分规培生未能及时跟进学习。
操作技能不熟练原因及改进方法
实践操作机会不足
部分规培生在临床实践中操作机会有限,导致操作技能不熟练。
操作规范掌握不牢固
部分规培生对乳腺外科常见操作规范掌握不够牢固,影响操作准 确性和安全性。
缺乏高年资医师指导
部分规培生在操作过程中缺乏高年资医师的指导和监督,无法及 时发现和纠正错误。
学会了如何密切观察患者的病 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 情况。
疼痛管理与舒适护理
掌握了乳腺外科患者的疼痛评 估方法,提供了有效的疼痛缓 解措施和舒适护理。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了解了乳腺外科术后常见并发 症的预防措施,能够迅速应对
并处理并发症。
医患沟通技巧与经验积累
沟通技巧提升
学会了如何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 沟通,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
CHAPTER
03
乳腺外科护理新进展及趋势了 解
国内外乳腺外科护理发展现状对比
国内乳腺外科护理现状
我国乳腺外科护理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护理理念不断更新,护理技术日益成熟。然而,与国际 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在乳腺外科护理的体系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
通过对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制定精准的护 理计划,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精准化护理能够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

个体化母乳喂养指导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干预效果

个体化母乳喂养指导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干预效果

个体化母乳喂养指导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干预效果作者:李倩来源:《现代养生·上半月》2023年第12期【摘要】目的观察哺乳期急性乳腺炎产妇开展抗炎联合个体化母乳喂养指导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医院2021年6月- 2022年12月收治的60例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年龄等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两组,每组30例。

对照组(予以抗炎+常规教育)及观察组(采用抗炎联合个体化母乳喂养指导),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结果个体化母乳喂养指导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86.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母乳喂养率(96.67%)高于对照组(86.67%),疾病复发率(3.33%)低于对照组(16.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虽然由于本次观察的样本量较小,两组各项观察指标均未达到有统计学意义的水平,但观察结果表明,哺乳期急性乳腺炎产妇开展抗炎联合个体化母乳喂养指导具有临床可行性,并且显示出具有减少乳腺炎复发,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率的趋势。

【关键词】哺乳期产妇;急性乳腺炎;母乳喂养指导;炎症因子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3)23--03哺乳期急性乳腺炎作为临床女性群体常见疾病之一,以初产妇发生率最高,一般多发生于产后4~6周,大约有20%哺乳期女性曾患哺乳期急性乳腺炎[1],主要是由于细菌感染、乳汁淤积和机体抵抗力下降等引起。

若不及时治疗或护理不当,会使病情进一步进展,形成乳腺脓肿,严重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及婴儿的生长发育,不利于持续母乳喂养。

目前临床针对该病所采取的治疗方案主要为抗生素,但单纯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患者复发率较高,几乎可以达到48%[2]。

且单纯抗生素治疗并未彻底解决患者乳头皲裂、乳汁淤积等诱因,导致乳腺炎容易复发。

研究发现在临床常规抗炎基础上实施个体化母乳喂养指导,能够明显提高治愈率,降低回乳率及复发率,提高哺乳的意愿及行为[3]。

国医名师周玉朱辨治乳腺病经验俯拾

国医名师周玉朱辨治乳腺病经验俯拾

•中医中药-中国当代医药2021年6月第28卷第17期国医名师周玉朱辨治乳腺病经验俯拾马卉易维真周玉朱银汤磊磊张静惠新园随影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安徽合肥230000[摘要]周玉朱教授是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级名老中医,擅长中医药防治多种疾病,其在乳腺疾病诊治方面经验尤为丰富。

周玉朱教授总结归纳了多年的临床经验,创立了治疗乳腺疾病的基础方一和乳汤,在实际应用中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加以化裁,成为了目前本院乳腺外科应用广泛的经验方遥本文通过分享周玉朱教授在临床诊治过程中的3例经典验案,即采用行气和乳汤、化瘀和乳汤、清热和乳汤治疗3种乳腺疾病,旨在学习探讨中医中药在治疗乳腺疾病方面的优势及中医大家对于乳腺疾病的经验见解。

[关键词]和乳汤;乳腺疾病;临床经验;周玉朱[中图分类号]R271.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21)6(b)-0166-04State medical master ZHOU Yu-zhu's experience in treating breast dis­easeMA Hui YI Wei-zhen ZHOU Yu-zhu银TANG Lei-lei ZHANG Jing HUI Xin-yuan.SUI YingDeparLmenL of BreasL Surgery,The FirsL AffiliaLed Hospital of Anhu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nhui Province,Hefei230000,China[Abstract]Professor ZHOU Yu-zhu is a naLional-level veLeran LradiLional Chinese medicine docLor in The FirsL Affili­aLed HospiLal of Anhui UniversiLy of TradiLional Chinese Medicine.He is good aL prevenLing and LreaLing various dis­eases wiLh Chinese medicine.He is parLicularly experienced in Lhe diagnosis and LreaLmenL of breasL diseases.Professor Zhou Yu-zhu summed up many years of clinical experience and creaLed Lhe basic prescripLion for Lhe LreaLmenL of breasL diseases,namely Heru DecocLion.In acLual applicaLion,iL is modified according Lo Lhe principle of syndrome dif-ferenLiaLion and LreaLmenL,and iL has become a widely used empirical formula inbreasL surgery in our deparLmenL.This arLicle shares Lhe Lhree classic cases of Professor ZHOU's clinical diagnosis and LreaLmenL.The Lhree Lypes of breasL diseases are LreaLed wiLh Xingqi Heru DecocLion,Huayu Heru DecocLion,Qingre Heru DecocLion,Lo learn and explore Chinese medicine in Lhe LreaLmenL of breasL disease advanLages in aspecLs and Lhe experience and insighLs of Chinese medicine pracLiLioners on breasL diseases.[Key words]Heru DecocLion;BreasL disease;Clinical experience;ZHOU Yu-zhu孚L腺增生性疾病、慢性乳腺炎及急性乳腺炎是临床最为常见的3类乳腺疾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化脓性乳腺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化脓性乳腺炎

一、病因病机:
乳头凹陷,毒邪外侵 情志抑郁,肝郁化火
营气不从 乳络阻滞 气血淤滞 蕴热生毒 热盛肉腐成脓 粉刺性乳痈
现代医学认为:由于乳头凹陷或乳腺 导管开口堵塞,乳腺导管上皮细胞脱落 及大量类脂分泌物积聚于导管内而导致 其扩张,积聚物分解产生化学物质刺激 导管壁而引起管壁炎性细胞浸润和纤维 组织增生,病变逐渐扩展累及部分乳腺 而形成肿块,有时炎症呈急性发作则成 脓肿,脓液中常夹有粉渣样物排出,脓 肿破溃后可形成瘘管。
浆细胞性乳腺炎
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又称“粉刺性乳 痈”。是一种以乳腺导管扩张、浆细胞 浸润为病变基础的慢性非细菌性感染的 乳腺化脓疾病。特点是多在非哺乳期或 非妊娠期发病,常有乳头凹陷或溢液, 初起肿块多位于乳晕部,化脓溃破后脓 中夹有脂质样物质,易反复发作,形成 瘘管,经久难愈,全身炎症反应较轻。
外治法: 1、单脓腔:脓肿局限而浅者,可用针吸穿刺抽 脓,抽脓后垫棉加压包扎。 2、多脓腔:脓肿较大且深,要及时切开引流排 脓,切口要选择放射状切口,以免伤及乳腺导 管,切口大小与脓肿基底大小一致,脓腔之间 隔要扩通,必要时采用对口引流术,以利于切 口引流通畅,不致于袋脓。 3、切开后的伤口每日用生理盐水冲洗后,内置 京红粉油纱条引流换药,化腐生肌。待脓汁排 尽后,伤口清洁,改用甘乳纱条,生肌敛疮。
非哺乳期 非妊娠期
不乳儿 乳痈
二、病因病机:
▲乳汁郁积是乳痈发病最常见的原因。 产妇乳头破损,或乳头先天性畸形、 内陷,影响充分哺乳;或哺乳方法 不当,或乳汁多而少饮,或断乳不 当,导致乳汁郁积,乳络阻塞成块, 郁久化热酿脓 胃。”肝主疏泄条达,产后情志不 畅,肝郁气滞,厥阴之气失于疏泄, 或因产后饮食不节,过于大补,脾 胃运化失职,胃中积热,肝郁胃热, 乳络闭阻不畅,气血壅滞,热盛乳 腐而成乳痈。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中医治疗进展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中医治疗进展

细 血 管 化 ” H C收缩 的因 素导 致 肝 窦 直 径缩 小 , 和 S 阻力 增 大 , 2 1 , () 9 . 引 0 02 3 : 0 3 1
起门静脉压增高, 出现一系列症状体征与中医血瘀症候类似。 临 【] i G I poig o t m sf a e t w t crnch p ti 7G s R . m rv uc e rp t n i ho i e a t h n o o i s h is r sm ne p.2 0 9:4 2. 床 发 现 , 用具 有 活血 化瘀 功 效 的 中药 以后 , 者血 瘀 症 候 得 到 B.Cu tGa t e tmlRe 0 7, 1 —2 应 患
本 病 古代 文献很 少 有论 述 ,实用 中 医乳 房 病 学 》 中顾 伯华 腺 炎 , 属 阴者 为 多 。病 位在 乳腺 , 《 以 与肝 胃二经 关 系 密 切 。 教授 【 为 : 认 素有 乳 头 凹陷 畸 形 , 之 肝 郁 气 滞 , 血不 从 , 加 营 气血 2 治 疗
2 o 1 1 01 1 0 6.6: 1 —1 08
【】 平 . 视肝 纤维 化 的 病理 生理 机 制 与 治疗 学研 究 【. 1刘 重 J 中华肝 】
脏 病 杂 志, 1 , ( : 1 2 01 8 5 . 0 8 )6
【] 1 , , 扬 , 嘉 禾 , . 正 化 瘀 方 对 D A肝 硬 化模 型 大 鼠 5 N杰 周 洪 等扶 N
唐汉 钧 等1 用 外 治 为 主 , 以 内治 法治 疗 18 。 治 法 : 9 ] 采 辅 4例 外 9 、 苓 1g 脓成 未 溃 者 加皂 角 刺 9 穿 1 甲 1g 外 治 : 起未 肿块 初 起 可用 金 黄 膏外 敷 , g茯 2; 【 2。 I 初 脓成 切 开 引流 , 后 用 药线 蘸 八 二丹 术 溃 者 , 金 黄 膏 外 敷 , 日换 1 ; 成 脓 者 , 局 麻 下 切 开 排 引 流 , 用 隔 次 已 在 红油 膏 盖贴 , 日换 药 1 。已 成瘘 管 者 或 伴有 多 发性 脓 每 次 脓, 术后 用 二 宝 丹 药线 引 流 , 油膏 纱 布盖 贴 ; 红 已成 瘘 管 者 , 待急 肿 者 , 用 切开 法 、 线 法 、 线法 、 头 楔 形 切 J法 、 头 矫 形 可 挂 拖 乳 F 乳 性 炎 症 消 退后 , 用挂 线 疗 法 和切 开法 , 线 疗 法 适 合 较 深 的瘘 法 、 棉绑 缚 法 、 腐 生肌 法 等 。局 部 症状 明 显或 伴有 全 身 症 状 采 挂 垫 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摩Leabharlann 融入中医的穴位理论:乳根
乳中
膻中
治疗时间: 为30分钟左右
治疗效果: 手法按摩使感染的 乳汁从输乳管排出 ,消除炎症及时缓 解乳腺疼痛。
5
案例二
患者:女性 40岁 二胎 产后1年8月余
乳房疼痛伴发热4 小时,体温38.1°c
查 体: 左侧乳房触痛,10点 方向疼痛明显,无明显 肿块,皮肤无红肿,治 疗时测量体温39.2°c
6
传统治疗 方法
乳房按摩 方法
治疗时长 体温降至正常
3-5天
1-2天 配合应用 降温药物
30分钟
1天
不需应用 降温药物
7
治疗早期急性哺乳期乳腺炎优点:

01 减少抗生素及降温药物应用


馈 02 缩短病程
03 安全无副作用
04 一次治愈率高达90%以上
8
急性乳腺炎治疗新理念
01 目
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治疗新进展 02
CASE 1
14
• 治疗方法:
– 穿刺抽脓,2次抽脓,分别抽出15ml、6ml,生 理盐水冲洗脓腔。
– 应用抗生素 – 继续哺乳、手法排乳
• 出院:脓肿愈合好,局部破溃愈合好
医护合作治疗化脓性乳腺炎
传统治疗方法:
脓肿切开引流
患者疼痛明显,需 要应用抗生素
改进治疗方法:
穿刺抽吸脓液
配合手工排乳,患 者疼痛明显减轻
1
急性乳腺炎治疗新理念
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治疗新进展
01 目

02
CONTENTS
展望
03
急性乳腺炎治疗新理念 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治疗新进展
01 目

02
CONTENTS
展望
03
解除乳汁淤积 ——继续哺乳 ——手法排乳
世界权威医学著作译丛 《乳腺病学》(第4版)-王永进2012年译
4
手法排乳
融入中医的推拿手法:
Qu feng gong zuo shi
治 疗 化 脓 性 乳 腺 炎
17
医护合作治疗化脓性乳腺炎 传统治疗方法: 暂停哺乳或回乳
脓肿切开引流
改进治疗方法: 不影响母乳喂养
穿刺抽吸脓液
Qu feng gong zuo shi
治 疗 化 脓 性 乳 腺 炎
18
医护合作治疗化脓性乳腺炎
传统治疗方法:

CONTENTS
展望
03
改进治疗方法 如果临床上或B超怀疑脓肿而表面没有变 薄或坏死,应当在局麻下将脓肿抽干。
反复抽吸和口服抗生素联合应用在消散局 部脓肿方面通常是有效的,这也是大多数 乳腺脓肿目前常用的治疗选择
世界权威医学著作译丛 《乳腺病学》(第4版)-王永进2012年译
10
传统治疗方法 脓肿形成后,主要治疗措施是及时作 脓肿切开引流
脓肿切开引流
换药时间长,长达 2-3月
改进治疗方法:
穿刺抽吸脓液
治疗周期短,一般 2周左右,能保持 乳房外形美观
Qu feng gong zuo shi
治 疗 化 脓 性 乳 腺 炎
19
乳管镜将对乳腺炎治 疗有突破性的进展
引进乳管镜
20
21
《外科学 》第8版 2013年
11
化脓性乳腺炎是否哺乳?
尽管考虑到存在婴儿 从已经被细菌污染的母 乳中感染的风险,世界 卫生组织仍然不推荐在 在乳腺脓肿时候停止母 乳喂养。
世界权威医学著作译丛 《乳腺病学》(第4版)-王永进2012年译
CASE 1
• 一般资料:周某,女,37岁,二胎 • 主诉:发现右侧乳腺肿物1月,溢脓2天 • 入院诊断: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右侧) • 辅助检查:B超示:右乳不均质回声-考虑脓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