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乳腺炎疾病

合集下载

急性乳腺炎患者的护理心得

急性乳腺炎患者的护理心得

急性乳腺炎患者的护理心得急性乳腺炎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患者多为哺乳期的女性。

该病通常由乳房内细菌感染引起,症状包括乳房肿胀、发红、疼痛等。

作为护理人员,在护理急性乳腺炎患者时,需要掌握一些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以下是我的护理心得。

一、关注患者的病情首先,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和评估,了解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

重点关注患者的乳房疼痛情况,观察乳房是否出现肿胀、发红和异常分泌物等问题。

如果患者出现发热、乳房肿胀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向医生汇报,考虑是否需要加强治疗或更换治疗方案。

二、合理使用药物护理人员需要了解各种药物的作用和注意事项,指导患者正确服用药物。

一般情况下,抗生素是急性乳腺炎治疗的关键,可以有效的消除感染,缓解炎症反应。

同时,还需要给患者提供止痛药物,减轻乳房疼痛的程度。

对于乳汁淤积的情况,可以使用放热贴或按摩等方式,缓解乳汁淤积的情况。

三、引导患者正确哺乳在患者哺乳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引导患者正确哺乳,减轻乳房压力,避免乳汁淤积。

患者需要正确的哺乳姿势,避免乳头受损和乳汁的因意外流失带来的间接影响。

同时,患者需要注意卫生,保持母乳通畅,避免细菌感染乳腺。

四、营养支持和休息保障急性乳腺炎的治疗需要患者有充分的能量、营养和水分支持。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加强患者的营养支持和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保证患者的生理需要,缓解乳房疼痛带来的不适。

同时,护理人员需要鼓励患者充足的休息,调整工作和生活的节奏,避免疲劳和精神压力。

五、心理关怀急性乳腺炎患者需要得到护理人员的心理关怀和安慰。

护理人员需要关心患者的情绪变化,了解患者的痛苦,引导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人生态度,促进急性乳腺炎的康复。

六、病后教育和康复指导在患者开始康复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提供病后教育和康复指导。

其中包括预防乳腺炎的方法,正确哺乳姿势,注意个人卫生和保持充足的休息等方面。

康复期间还需要定期复查和随访,及时发现和治疗乳腺疾病。

结论急性乳腺炎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护理人员需要合理使用药物,关注患者的病情和体征变化,引导患者正确哺乳,提供营养支持和心理关怀,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和康复指导,实现最佳的护理结果。

急性乳腺炎的护理措施

急性乳腺炎的护理措施

急性乳腺炎的护理措施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多发生于产后哺乳期的妇女,尤以初产妇更为多见。

急性乳腺炎不仅会给产妇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可能影响母乳喂养。

因此,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促进患者康复、保障母乳喂养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将详细介绍急性乳腺炎的护理措施。

一、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

尤其要注意体温的变化,因为发热是急性乳腺炎常见的症状之一。

同时,观察乳房局部的症状,如红肿、疼痛的程度、范围有无扩大,皮肤有无破溃,乳头有无皲裂等。

还要关注患者的乳汁分泌情况,包括乳汁的颜色、量和质地。

二、心理护理急性乳腺炎患者往往会因为疼痛、担心影响哺乳等原因而产生焦虑、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

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沟通,耐心倾听其倾诉,给予安慰和鼓励,向患者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让其了解只要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病情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和治愈的,消除患者的顾虑,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三、一般护理1、休息与活动指导患者保证充足的休息,以利于身体的恢复。

但也要适当活动,如进行缓慢的散步等,避免长时间卧床导致身体机能下降。

2、饮食护理给予患者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同时,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炎症反应。

3、乳头护理保持乳头清洁,每次哺乳前后用温水清洗乳头及乳晕。

纠正乳头内陷,可经常牵拉乳头,使其突出。

四、乳房护理1、排空乳汁乳汁淤积是急性乳腺炎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及时排空乳汁至关重要。

鼓励患者频繁哺乳,让婴儿吸吮患侧乳房,如果婴儿吸吮力不足或因其他原因不能吸吮时,可使用吸奶器将乳汁吸出。

2、热敷与按摩在哺乳前,可用温热的毛巾热敷乳房 3 5 分钟,然后轻轻按摩乳房,从乳房四周向乳头方向按摩,以促进乳汁排出。

但要注意,热敷和按摩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乳房组织。

3、局部冷敷如果乳房红肿疼痛明显,可在哺乳后用冷毛巾或冰袋冷敷乳房,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急性乳腺炎健康教育

急性乳腺炎健康教育

急性乳腺炎健康教育急性乳腺炎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主要发生在哺乳期妇女中。

它通常由乳腺感染引起,导致乳房疼痛、发红、肿胀和发热等症状。

为了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和管理急性乳腺炎,以下是一些相关的健康教育内容。

1. 了解急性乳腺炎的原因和症状急性乳腺炎通常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常见的致病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等。

乳腺炎的症状包括乳房疼痛、发红、肿胀、发热、乳房硬块以及乳汁的改变等。

了解这些症状有助于及时发现和治疗乳腺炎。

2. 保持良好的乳房卫生保持乳房的清洁和干燥是预防乳腺炎的重要措施之一。

每次喂奶后,用温水轻轻清洗乳房,然后用干净的毛巾擦干。

避免使用过于紧身或不透气的内衣,以减少乳房的湿度和细菌滋生的机会。

3. 正确的哺乳姿势和频率正确的哺乳姿势和频率对于预防乳腺炎非常重要。

母亲应该采用正确的姿势将乳头完全置于婴儿口腔内,避免乳头受到过度拉伸或受损。

合理安排哺乳时间,避免乳房过度充盈或过度排空,有助于减少乳腺炎的发生。

4. 饮食和营养良好的饮食和充足的营养对于乳腺炎的康复和预防很重要。

建议乳腺炎患者增加摄入蛋白质、维生素C和锌等营养素,以促进乳腺的修复和免疫力的提高。

同时,要避免过度饮用咖啡、茶和含咖啡因的饮料,因为这些会导致乳腺炎症状加重。

5. 使用热敷和按摩热敷和按摩是缓解乳腺炎症状的有效方法。

可以用温水浸泡毛巾,然后轻轻敷在乳房上,每次持续10-15分钟。

热敷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乳腺炎引起的乳房疼痛和肿胀。

按摩也可以帮助乳房排空,减轻乳腺炎的症状。

6. 及时就医和合理使用抗生素如果出现急性乳腺炎的症状,应及时就医。

医生会根据病情给予相应的治疗,可能包括抗生素的使用。

在使用抗生素时,一定要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不要随意自行增减剂量或中断治疗。

同时,注意观察病情的变化,如有需要及时与医生沟通。

7. 心理支持和休息急性乳腺炎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提供心理支持和休息对于康复非常重要。

急性乳腺炎护理查房

急性乳腺炎护理查房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急性乳腺炎的病因、症状及治疗方法 。
提醒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增强免疫力 。
指导患者正确的哺乳姿势和技巧,预防乳腺炎的发生。
告知患者定期进行乳腺检查的重要性,提高乳腺疾病的 早期发现率。
03
急性乳腺炎治疗进展
药物治疗
抗生素治疗
急性乳腺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因此使用抗生素是治疗的关键。常用的抗生素 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等,可有效杀灭细菌并缓解炎症。
特别是对于有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等病史 的女性,应定期进行乳腺检查。
心理调适
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有助 于预防急性乳腺炎的发生。
注意事项
若出现急性乳腺炎症状,应及 时就医,避免自行挤压或按摩
乳房,以免加重病情。
治疗期间应遵循医生的建议, 按时服药、定期回诊复查。
对于严重急性乳腺炎患者,可 能需要暂停哺乳,同时保持乳 汁通畅,避免乳汁淤积加重病 情。
及时排空乳汁
每次哺乳后应将剩余的乳汁排 空,以降低乳腺内的压力。
避免外力压迫
睡觉时应避免长时间压迫乳房 ,穿戴宽松的胸罩。
保健知识
了解急性乳腺炎的症状
如乳房红肿、疼痛、发热等,以便及时发现 并就医。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持充足的睡眠、饮食均衡、适当运动等, 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预防急性乳腺炎。
定期进行乳腺检查
成功案例分享
01
02
03
案例一
患者李女士,因急性乳腺 炎入院,经过及时诊断和 精心护理,一周后痊愈出 院。
案例二
患者王女士,因急性乳腺 炎引发高热,经过物理降 温和药物治疗,三天后体 温恢复正常。
案例三
患者张女士,因急性乳腺 炎导致乳房局部红肿热痛 ,经过局部冷敷和按摩, 两天后症状明显缓解。

急性乳腺炎护理讲课

急性乳腺炎护理讲课

02
急性乳腺炎护理措施
局部护理
01
02
03
04
保持清洁
定期清洗乳房,保持皮肤干燥 ,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或清洁 剂。
冷敷与热敷
在炎症初期,可采用冷敷以减 轻疼痛和肿胀;随着炎症的消 退,可改用热敷以促进血液循 环。
避免挤压
避免过度挤压或按摩乳房,以 免加重炎症。
正确哺乳
指导患者正确哺乳,保持乳头 清洁,避免乳汁淤积。
全身护理
发热护理
监测患者体温,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如物理降温 、药物降温等。
饮食调整
建议患者保持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多吃蔬菜水果以补充维生素。
疼痛管理
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遵医嘱使用止痛药,并观察 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休息与活动
保证患者充足休息,适当进行轻度活动以增强免 疫力。
心理护理
情绪支持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个性化护理方案的制定
多学科协作模式的建立
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未来将为急性 乳腺炎患者制定更加个性化的护理方 案,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加强乳腺科、妇产科、营养科等多学 科之间的协作,为急性乳腺炎患者提 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
智能化护理技术的推广
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 急性乳腺炎护理的智能化,提高护理 效率和质量。
抗生素选择
根据病原菌种类、感染严重程 度和患者个体情况,合理选择 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
等。
使用时机
一旦确诊急性乳腺炎,应立即 开始抗生素治疗,以迅速控制 感染。
用药方式
一般采用静脉注射或口服给药 ,确保药物有效浓度覆盖感染 部位。
注意事项
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反应,及时 调整用药方案,避免过敏反应

急性乳腺炎的护理

急性乳腺炎的护理

急性乳腺炎的护理一、协议关键信息1、护理目标:促进炎症消退,缓解疼痛,预防并发症,保持乳房正常功能。

2、护理措施:包括局部护理、全身护理、心理护理等方面。

3、护理人员职责: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4、患者配合事项:按时接受护理,遵守医嘱,注意个人卫生和乳房保健。

5、护理效果评估:定期评估炎症改善情况、疼痛程度、乳房功能恢复等。

二、护理目标1、 1 促进炎症消退通过有效的护理手段,如热敷、按摩、抗生素治疗等,使乳腺炎症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控制和消除,恢复乳腺组织的正常生理功能。

1、 2 缓解疼痛采取适当的镇痛措施,如冷敷、药物治疗等,减轻患者因乳腺炎引起的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1、 3 预防并发症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乳腺脓肿、乳瘘等,确保患者的病情不会进一步恶化。

1、 4 保持乳房正常功能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注重保护乳房的正常结构和功能,避免因炎症或不当的护理操作导致乳房变形、乳汁分泌障碍等问题。

三、护理措施1、 1 局部护理(1)热敷:使用温热的毛巾或热水袋敷在患侧乳房,每次 15 20 分钟,每天 3 4 次,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肿胀。

(2)按摩:在热敷后,用手指轻轻按摩乳房,从乳房边缘向乳头方向推挤,以帮助乳汁排出,减轻淤积。

(3)乳头护理:保持乳头清洁,使用温水清洗乳头,避免乳头损伤和感染。

(4)吸乳:如果乳汁淤积严重,可使用吸奶器吸出乳汁,但要注意吸力适中,避免损伤乳腺组织。

1、 2 全身护理(1)休息:患者应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劳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促进病情恢复。

(2)饮食: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的饮食,鼓励患者多饮水,以增强营养,促进代谢。

(3)抗生素治疗:根据病情需要,遵医嘱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严格按照医嘱的剂量和时间用药。

(4)体温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如出现发热,应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如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1、 3 心理护理(1)倾听患者的倾诉:护理人员应耐心倾听患者的担忧和恐惧,给予患者充分的表达机会,让患者感受到被理解和关心。

急性乳腺炎健康教育

急性乳腺炎健康教育

急性乳腺炎健康教育急性乳腺炎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主要发生在哺乳期妇女身上。

它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导致乳房发炎和疼痛。

本文将为您提供有关急性乳腺炎的健康教育,包括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详细信息。

一、病因急性乳腺炎的主要病因是细菌感染,最常见的细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这些细菌可以通过乳头裂口或者乳腺导管进入乳腺组织,引起感染和炎症。

其他可能的病因包括乳房不适当的排空、乳房受伤、免疫系统功能下降等。

二、症状1. 乳房疼痛:急性乳腺炎的典型症状是乳房疼痛,通常是一侧乳房疼痛。

疼痛可能会加重,特别是在哺乳或者触摸乳房时。

2. 乳房红肿:乳房感染会引起乳房红肿和肿胀,患部可能会变得热、坚硬和有压痛。

3. 乳头溢液:有些患者可能会浮现乳头溢液,溢液可能是脓性的或者血性的。

4. 全身症状:急性乳腺炎还可能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头痛和肌肉酸痛等。

三、诊断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格检查来诊断急性乳腺炎。

他们可能会问询病史、触摸乳房以检查红肿和压痛,并检查乳头溢液。

如果怀疑细菌感染,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乳房分泌物培养以确定感染的细菌类型。

四、治疗治疗急性乳腺炎的目标是缓解症状、控制感染和促进乳房愈合。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1. 抗生素:医生通常会开具抗生素来治疗细菌感染。

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医生会选择适当的抗生素。

患者应按照医生的指示完成整个疗程,即使症状已经缓解。

2. 疼痛缓解:非处方的疼痛缓解药物,如布洛芬或者对乳腺炎疼痛有效的其他药物,可以减轻乳房疼痛。

3. 乳房排空:对于哺乳期妇女,保持乳房的充分排空非常重要。

频繁哺乳或者使用乳房泵可以匡助排空乳房,并减轻症状。

同时,保持良好的乳房卫生也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

4. 歇息和饮食:患者需要歇息充分,避免过度劳苦。

饮食方面,应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以促进身体康复。

五、预防预防急性乳腺炎的关键是保持乳房的良好卫生和排空。

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1. 乳房清洁:每天用温水清洗乳房,并保持乳头的干燥。

急性乳腺炎的实训报告

急性乳腺炎的实训报告

一、引言急性乳腺炎是哺乳期女性常见的乳腺疾病,主要由乳汁淤积、细菌感染等因素引起。

该病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可能影响哺乳,给家庭带来不便。

为了深入了解急性乳腺炎的诊疗方法,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本次实训以急性乳腺炎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查阅、临床观察和病例分析等方法,对急性乳腺炎的诊疗进行深入研究。

二、实训内容1. 文献查阅(1)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急性乳腺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

(2)分析不同治疗方法的优势和不足,为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

2. 临床观察(1)选取急性乳腺炎患者,观察其临床表现,如乳房疼痛、红肿、发热等。

(2)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哺乳情况、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

3. 病例分析(1)收集急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2)分析病例,总结急性乳腺炎的诊疗经验。

三、实训结果1. 病因分析(1)急性乳腺炎的主要病因包括乳汁淤积、细菌感染、乳头皲裂、哺乳不当等。

(2)乳汁淤积是导致急性乳腺炎的主要原因,细菌感染是导致病情恶化的关键因素。

2. 临床表现(1)急性乳腺炎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乳房疼痛、红肿、发热、局部肿块、全身症状等。

(2)乳房疼痛为急性乳腺炎的典型症状,红肿、发热、局部肿块等表现与炎症反应有关。

3. 诊断标准(1)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可确诊急性乳腺炎。

(2)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乳汁细菌培养等,影像学检查包括乳腺超声、乳腺钼靶等。

4. 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针对细菌感染,可使用抗生素治疗。

(2)局部治疗:局部热敷、按摩、外敷药物等,以促进乳汁排出,减轻炎症反应。

(3)中医治疗:针灸、拔罐、中药等,以疏肝解郁、消积导滞、清热解毒等作用。

(4)手术治疗:对于脓肿形成者,可行脓肿切开引流术。

四、实训体会1. 急性乳腺炎的诊疗应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以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果。

2. 药物治疗、局部治疗、中医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治疗方法各有优势,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腺体放大示意图 A : 正常腺体细胞 B : 基底细胞膜 C : 腺体中央
3
Cooper韧带
与皮肤垂直的纤维束,上边连接皮 肤及浅筋膜浅层,下边连接浅筋膜 深层,也叫乳房悬韧带,对乳房起 支持、固定的作用。
腺体后面,深筋膜与胸大肌之间是 一层脂肪组织,属于相对无血管区, 仅有几个穿支血管,乳房假体植入 处。
处理原则
四、护理评估
2、手术治疗-适用于已形成 脓肿的病人
1.放射状切口
2.弧形切口:乳晕部脓肿行 乳晕边缘弧形切口引流,乳 房深部脓肿或乳房后脓肿行 乳房下缘弧形切口引流
四、护理评估
处理原则
? 终止乳汁分泌-适用于严重感染者、脓肿引流术后乳瘘者
1.口服已烯雌酚:1~2mg,每日3次,共2~3日 2.肌内注射苯甲酸雌二醇2mg,每日1次,至乳汁分泌停止 3.中药炒麦芽,每日60mg水煎分2次服用,共2~3日
表现 浅部脓肿,可触及肿块
身 体 状 况
症状 体征
脓肿
可自行溃破,深部触之边界不清,有深压痛, 波动试验阳性,
淋巴结 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压痛
全身中 寒战、高热、脉率加快等 毒症状
四、护理评估
1.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辅助 2.超声
检查
可明确脓肿部位、大小深浅
3.脓肿穿刺 抽出脓液,可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五、护理问题与护理目标
护理问题
护理目标
体温过高 病人体温恢复正常
疼痛 病人疼痛减轻
焦虑 病人焦虑程度减轻或消失,情绪稳定
知识缺乏 病人掌握哺乳卫生及乳房炎预防知识
护理措施
(一)局部治疗的护理 1.防止乳汁淤积 一般不停止哺乳,但患侧乳房应暂停哺乳 ,
并用吸乳器吸尽乳汁。用宽松乳罩托起两侧乳房,以减轻疼 痛。局部湿热敷或外敷鱼石脂软膏,观察局部炎症消散情况, 若感染严重或脓肿引流后并发乳瘘,应停止哺乳。 (二)全身治疗的护理 1、休息与营养:多饮水,进食易消化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 饮食。 2. 控制感染,遵医嘱用药, 应避免使用 氨基糖苷类、磺胺药 和甲硝唑等药物 ,而以应用青霉素、头孢菌素和红霉素为安 全。中药治疗可用蒲公英、野菊花等清热解毒药物 3.对症护理 :为减少碰触患侧乳房加重疼痛,安置舒适体位,高 热物理降温,
第一节 急性乳房炎病人的护理
一、乳房的解剖
乳房正面图
乳房矢状断横式图
组织构造:腺叶15-20个,腺小叶(小乳管+腺泡),腺叶导管
(大乳管),壶腹部(近开口的1/3);COOPER韧带。
A : 输乳管 B : 乳腺小叶 C : 输乳管窦 D : 乳头 E : 脂肪组织 F : 胸大肌 G : 肋骨
健康教育关键在于预防,即
避免乳汁淤积 纠正乳头内陷,可适当挤、 捏、 提拉内陷乳头 养成良好的哺乳习惯
防止细菌入侵 处理乳头、乳晕破损或皲裂 养成婴儿不含乳头睡眠的良好习惯;
注意婴儿口腔卫生,及时治疗婴儿口腔炎症 保持乳头和乳晕清洁
总结
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多发生在产后 3~4周的哺乳期妇女,尤以初产妇多见。主要病原菌为金 黄色葡萄球菌。其病因与乳汁淤积和细菌入侵有关。局部 表现为红、肿、热、痛,并有压痛性肿块,可形成脓肿。 常伴患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和压痛。全身表现可有寒战、高 热和脉搏加快。
4
二、概念和病因
急性乳房炎 是乳房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常发生在产后3
定义
~4周的哺乳期妇女,尤以初产妇多见。
淤积的乳汁是入侵细菌生长繁殖的培养基
乳汁
淤积 常见原因:①乳头发育不良、乳管不通畅; ②授

乳经验不足,未能充分排出乳汁

细菌 途径:破损或皲裂的乳头、经乳头开口
入侵 主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情绪 2.注意家属对病人生活和情绪的影响
处理原则
四、护理评估
? 诊断:产后3~4周的哺乳期妇女,乳房局部红、肿、热、痛 ? 脓肿诊断:肿痛部位波动试验阳性或B超 1、非手术治疗-适用于尚未形成脓肿的病人
1.患乳停止哺乳,排空乳汁 2.抗生素控制感染 3.乳房炎症早期热敷,促进炎症消散
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
乳房脓肿行诊断性穿刺 抽出脓液可确诊。
治疗原则是控制感染、排空乳汁。
脓肿形成后,行脓肿切开引流,手术切口呈放射状。乳房深 部或乳房后脓肿可延乳房下缘作弧形切口。 护理要做好防 止乳汁淤积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控制感染 、对症处理 和切口的护理。
三、病理生理
? 乳房炎初期,乳房内出现一个或 多个的炎性病灶,数日后可形成 脓肿。
? 浅部脓肿自行向外破溃 ? 深部脓肿穿至乳房与胸肌间的疏
松结缔组织中,形成乳房后脓肿。 ? 感染严重者可并发脓毒症。
四、护理评估 ?是否为初产妇
健康史
?有无乳房炎病史
?既往乳房发育情况
局部 患侧乳房出现疼痛,乳房局部红、肿、热、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