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的水解(第一课时)
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教案(有用)

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教案(有用)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三节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教案授课者:李明[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盐类水解的定义和本质;盐溶液酸碱性的判断。
能力目标:通过对水解原理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德育目标: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情感目标: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 盐类水解的定义和本质:盐溶液酸碱性的判断。
[教学难点] 盐类水解的规律。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启发讨论、比较归纳法、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法(一)知识准备[复习提问] 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什么?[学生回答] H+与OH-浓度的相对大小。
[老师小结] 酸性溶液C(H+)>C(OH-)中性溶液C(H+)=C(OH-)碱性溶液C(H+)<C(OH-)[引人新课] 酸的溶液是酸性溶液,碱的溶液是碱性溶液。
酸和碱所生成的盐显什么性?生活中常见的盐除NaCl外,还有很多,如我们做稀饭用的碱(Na2CO3);蒸馒头用的小苏打(NaHCO3).那么Na2CO3明明是盐为什么叫“碱”,俗称“纯碱”?其水溶液难道呈碱性?如果是那为什么?这些问题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
(二)提出课题盐的溶液呈什么性?[学生思考] 怎样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归纳] 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演示实验] 用PH试纸测Na2CO3溶液的酸碱性。
这是为什么?(三)实验探索[学生分组实验]实验内容:用pH试纸检验NH4Cl、NaCl、Na2CO3、AlCl3、Al2(SO4)3、KNO3溶液的酸碱性。
方法:学生每四人一组在课桌上实验,每组任意放四种溶液;做完后每组派一个代表报告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 (动画飞入表1的相关空格中。
)[思考] 由大量实验分析: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生成该盐的酸和碱的强弱有什么关系?(四)实验结论(引导学生从表中得出结论)[学生小结] 盐的组成与溶液的酸碱性的关系(引导学生从表中得初结论)(五)问题探究(实验结果的理论解释)[问题] 为什么不同类的盐的水溶液酸碱性不同?[问题探究1] 以CH3COONa溶液为例:解释强碱弱酸盐溶液为什么呈碱性?[引导]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解决有关问题[想一想] 水中加CH3COONa后,溶液中存在几种电离?共有几种离子?[归纳] CH3COONa ==== CH3COO-+Na+H2O H+ + OH-[问] 四种离子中那些离子之间可以反应? [问] 对水的电离平衡有何影响?结果怎样? 学生:讨论,回答。
《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反思

《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反思《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反思 1《盐类的水解》这一节课我是这样构思的;首先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即知识目标: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理解盐类水解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及变化规律。
目的: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运用对比,根据客观事实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树立唯物辩证观;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是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
教学难点是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和分析。
这节课先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通过思考辩论,得出结论。
让学生充分体验过程与方法。
首先通过复习水的电离平衡,由酸溶液显酸性、碱溶液显碱性是因为打破了水的电离平衡所导致的,引出盐溶液是显中性的吗?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结论。
接着根据实验结论提出两个问题:1.盐溶液显示不同的酸度和碱度。
盐的酸碱度有什么关系吗?2.以乙酸钠为例,讨论强碱弱酸盐溶液为什么是碱性的。
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结论。
然后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了碱性醋酸钠溶液是由于醋酸钠溶于水时发生水解,进一步加深了学生的认知。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以氯化铵为例,分析强酸弱碱盐溶液呈酸性的原因。
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氯化铵电离的铵离子和水电离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导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高于氢氧根离子浓度,溶液呈酸性。
因为强碱强酸盐溶液不水解,所以得出中性的结论是合乎逻辑的。
对于本课的重点:究竟什么是盐类的水解呢?盐类水解的概念的得出已是水到渠成,继而引导学生得出水解的条件、水解的实质、水解的规律以及水解方程式的书写规则。
运用多媒体课件及学生板演对照进行课堂练习,使学生学会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强化对水解实质的理解。
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小结,使本节课的知识完整化,目标明朗化。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可取之处一是对重点、难点把握准确。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是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和方向。
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

(2017浙江嘉兴)(一)搭车记(15 分) ? 小时候,黎鸣最大的愿望就是当一名警察。每当在电影里看到警察说“我是警察”时,他觉得忒威风。几年后,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夙愿,分到市公安局当了一名警察。 黎鸣家在两百里之外的农村。回家时,先从市长途汽车站坐车到县长途
汽车站,然后再坐通乡镇的公共汽车,到镇上下了车,再步行三公里才到家。从市内到县里,车十分钟一趟,很方便,但从县里到镇上,就比较麻烦了,有时,两个小时也发不了一趟车。 黎鸣开始试着搭车,是在上班一年之后。这一天,他站在回家的路口,学着港台片上警察的样子,
以NaF为例分析进行分析:
问题1:氟化钠溶液中有哪些离子存在?哪 些离子可以相互结合?
问题2:F-跟H+的结合对水的电离平衡有什 么影响?对溶液的酸碱性有什么影响?写出 总的离子方程式。 结论:F-+H2O HF+OH- 溶液显酸性
以氯化铵、醋酸铵、氯化钠为例再作分析, 哪种盐也有类似的变化?
结论:弱酸强碱盐、弱碱强酸盐、弱酸弱 碱盐有类似的变化,强酸强碱盐没有这种变化。
自然段,说说冰窗花具有哪些特点。
请给盐类水解反应的实质下个定义?
定义1:盐的离子和水电离出来的H+ 或OH-结合生成弱酸或弱碱。
定义2:盐的离子使水的电离平衡移 动,使盐溶液显示不同程度的酸性、碱性 或中性。
定义2:中和反应的逆反应。
盐+水
水解 中和
酸+碱
讨论:
1、哪些盐能发生水解,哪些盐不能发生水解, 请加以总结?盐水解后显酸性或碱性,有什么规 律?请结合下列各种盐加以讨论:KF、 (NH4)2SO4、NH4Ac、NaCl、KNO3。
黎鸣是个优秀的青年,为人诚实,懂礼貌;孝顺母亲,工作出色;二是黎鸣的违规行为并不严重,通过对他的约谈、警示,黎鸣已经认识到错误,不必再处分。事实代谢明“黎鸣从此再也没有搭过车”。这样人性化处理,体现了领导者的通情达理、体察民情,起到了保护、 鞭策作用。
盐类的水解说课稿

《盐类的水解》说课稿(第一课时)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第三节《盐类的水解》,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课。
一、教材分析《盐类的水解》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该节分两课时教学,本节为第一课时。
第一部份是找规律,从学生比较熟悉的盐类物质入手,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并运用归纳法分析盐类水解的组成与盐溶液酸碱性的对应关系。
第二部份是查原因,以水的电离平衡为基础,分析盐类电离出的阴、阳离子与水电离出的H+和OH -结合成弱酸或者弱碱的趋势,明确不同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本质原因,同时深化对过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的认识。
本节教材涉及的知识不少,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是学生在高一必修一已经学习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高二选修4学习了化学平衡原理、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水的电离和溶液酸碱性的基础上学习的又一平衡体系,所以本节教学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考的重要考点。
通过本节的学习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以前所学的平衡知识的理解,而且还可以为下一步学习水解平衡的挪移和水解的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电解质溶液的平衡体系。
二、学情分析高二的学生已经具备独立思量的能力,而且思维活跃。
通过高一必修和前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离子方程式书写、化学平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以及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等知识,所以教学应该能顺利推进。
三、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学情,确定本节的教学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为: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盐类水解的原理和规律(2)能够正确书写盐类水解的反应方程式过程与方法(1)能从微粒间相互作用这一微观本质的角度去理解盐溶液呈现酸碱性这一宏观现象。
(2)使用实验探索的科学方法,探索不同类型盐溶液的酸碱性,揭示化学平衡理论在盐溶液中的延伸。
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在思量分析过程中倾听他人意见,相互启示,体味合作交流的重要与快乐。
2023年高三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教案(精选3篇)
![2023年高三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教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81cd010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e6.png)
2023年高三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教案(精选3篇)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盐类的定义和分类;掌握盐类的水解反应类型和条件。
2. 能力目标:能够根据盐类的结构和性质推测其水解产物;能够根据给定的反应条件,预测盐类的水解反应类型。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化学反应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实验精神。
教学重点:1. 盐类的定义和分类。
2. 盐类的水解反应类型和条件。
教学难点:1. 根据盐类的结构和性质推测其水解产物。
2. 根据给定的反应条件,预测盐类的水解反应类型。
教具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和实验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预习检测:教师通过小测试的形式检验学生对盐类的定义和分类的掌握情况。
2. 激发兴趣:教师通过展示一些与盐类相关的实际应用,如食盐的用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知识讲解(20分钟)1. 盐类的定义和分类:教师通过讲解盐类的定义和分类,介绍常见的无机盐类和酸盐类。
2. 盐类的水解反应类型和条件:教师通过示意图和实验案例,讲解盐类的水解反应类型和条件。
三、实验探究(30分钟)1. 实验目的: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研究不同盐类的水解反应类型和条件。
2. 实验步骤:a. 实验1:将硝酸铜溶液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反应现象。
b. 实验2:将硫酸铁溶液滴加到碳酸钠溶液中,观察反应现象。
c. 实验3:将氯化铵溶液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反应现象。
3. 实验结果和分析: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盐类的水解产物和反应类型。
四、归纳总结(15分钟)1. 学生归纳总结盐类的水解反应类型和条件,并做出反应方程式。
2. 学生讨论并解答疑问,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说明。
五、拓展延伸(10分钟)1. 学生通过讨论和研究,推测其他盐类的水解反应类型和条件。
2. 学生设计和进行小实验,验证自己的推测。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课堂笔记和课后习题。
2. 提示学生注意复习下节课的内容。
《盐类水解(第一课时)》教案

《盐类水解(第一课时)》教案《盐类水解(第一课时)》教案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盐类水解(第一课时)》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盐类水解(第一课时)》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
理解盐类水解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及变化规律。
了解盐类水解的利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对比法和依据客观事实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树立“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点。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盐类的水解”是电解质理论的组成部分,它属于化学基础理论知识。
教材把这部分内容安排在强弱电解质和电离平衡之后,目的是使盐类水解过程和规律的探讨能在电离理论和强弱电解质概念的指导下进行, 运用学生已有知识,从中发掘出盐类水解新知识的“生长点”。
本节内容分为三部分:建立盐类水解的概念;探讨盐类水解的规律;运用盐类水解的知识。
其中,盐类水解的概念是基础,旨在揭示盐类水解的实质,并为研究盐类水解规律提供依据。
盐类水解的规律是核心,它是盐类水解原理的具体化,并使盐类水解一般概念得以直接应用。
盐类水解的利用,则是通过具体的情境和应用实例,加深对盐类水解及其规律的理解、巩固。
总之,本节教材涉及的知识面较宽,综合性较强,是前面已学过的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以及平衡移动原理等知识的综合应用。
因此,本节教材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教法建议本节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鲜明的盐类水解的实验事实,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探究,深入探讨实验的微观本质,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以形成盐类水解的概念;对于盐的水解规律,要突出个别与一般的辩证关系,要依据教材的典型实例,运用归纳法揭示两类盐(强酸弱碱盐、强碱弱酸盐)水解的规律;对于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在教学中要强调书写的规范要求和注意事项,并加强训练。
《盐类的水解(第1课时)》教学设计(省级优质课获奖作品)

《盐类的水解》(第1课时)教学设计环节2 探究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原因【提出问题】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何种因素?【微观探析】以氯化铵除铁锈为例,设置几个层层深入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水的平衡移动角度去分析。
然后,要求学生分析NH4Cl除铁锈的机理,分析NH4Cl在溶液中的水解过程,让学生感受盐类水解的模型。
然后让学生预测醋酸钠溶液的酸碱性,并尝试运用模型去分析醋酸钠溶液呈碱性的原因。
最后分析KCl溶液中的电离,比较不同盐溶液酸碱性及原因。
【微观探析】投影呈现CH3COONa和KCl水解过程的分析模型图。
指导学生对各类盐的水解的实质进行概括,归纳总结得出盐类水解的定义。
【获取新知】要求学生归纳出盐类水解定义、条件、实质、【形成能力】总结并强化水解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对比总结水解规律,定性和定量分析盐类水解微弱的特点。
【变化观念】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NaHCO3溶液中的电离和前两种溶液中存在的电离的差异,分析其溶液酸碱性的原因。
通过不同盐溶液酸碱性规律的总结,引导学生建立盐类水解分析的电离和水解模型。
【模型认知】呈现实验结果列表,组织学生进行比较、找出盐的组成和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引导学生将显酸性、碱性和中性的溶液分别归类,从对应的酸和碱的强弱寻找规律。
比较归纳: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比较,以及对水解原理的分析讨论,形成结论: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溶液中C(H+)和C(OH-)的相对大小。
思考交流:逐渐深入的研究盐溶液中阴阳离子与OH-、H+的结合,对水电离平衡的影响及结果。
问题解决:分析NH4Cl溶液的水解过程比较归纳:分别从水解离子、形成的弱电解质、对水电离平衡的影响等几方面,对给定盐的水解情况进行比较。
尝试定义并和教材定义比较。
得出盐类水解的实质和规律。
逐项思考、讨论、记录。
体会书写规范,实例拓展体验。
通过讨论、反思、总结,建立溶液酸碱性分析时应采用电离模型、水解模型以及电离-水解模型相结合的思路。
盐类的水解第1课时课件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NH4Cl)
碱水解)
弱酸 弱碱 弱酸弱碱盐 是(都弱
(CH3COONH4) 都水解)
碱性 酸性 不一定
3、规律:有弱才水解 无弱不水解 越弱越水解 都弱都水解 谁强显谁性 都强显中性
第10页
典型体验 1
❖ 已知:Ka(HCN)= 6.2×10-10mol/L Ka(HF)= 6.8×10-4mol/L Ka(CH3COOH)= 1.7×10-5mol/L
CH3COOH
第7页
探究: NH4Cl 溶液显酸性原因:
NH4Cl = N+H4+ + Cl-
H2O
OH- + H+
NH3· H2O
NH4Cl + H2O NH4+ + H2O
NH3·H2O + HCl NH3·H2O + H+
第8页
一、盐类水解
弱酸阴离子或 弱碱阳离子
1、定义: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离子跟 水所电离出来H+或OH-结合生成弱 电解质反应,叫做盐类水解。
Mn++nH2O nH+
HA+ OH— M(OH)n+
第16页
❖ K2S
❖ NH4Br
❖ Fe(NO3)3
第14页
5.书写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及注意事项
(1)找出盐类构成中会发生水解离子(弱酸阴离子或弱碱阳 离子),直接写出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
(2)普通盐类水解程度很小,水解产物也很少,通常不生成沉 淀或气体,也不发生分解。在书写水解离子方程式时普通不写 等号而写可逆符号,不写气体或沉淀符号,也不把生成物写成 其分解产物形式
2、实质:弱电解质生成破坏了水电 离平衡,增大了水电离程度并 且经常使溶液呈酸性或碱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盐的水解(第一课时)
第三节学案编撰人:许师审核人:王修琴黄涛
教学目标
1.认识盐类水解反应的原理.
2.会写典型的盐类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自主学习
【旧知回顾】:
1.盐的分类方法较多:例如可以根据其组成元素中是否含氧元素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可以根据形成盐的酸或碱的强弱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可以分为酸式盐(如NaHCO3)、正盐(如NaCl)和碱式盐(如Cu2(OH)2CO3)等。
2.判断溶液酸碱性的本质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知预习】
一、盐类的水解
【合作探究】根据课本P82合作探究不同盐溶液的酸碱性,把探究结果填入下表并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生成该盐的酸和碱的强弱之间关系?
盐CH3COONa Na2CO3NaCl NH4Cl Al2(SO4)3KNO3
溶液的PH
溶液中存
在的微粒
哪些微粒
可能发生
相互作用
溶液显示
酸性或碱
性的原因
【合作探究2】1.CH3COONa溶液中c(OH-)>c(H+),NH4Cl溶液中c(OH-)<c(H+)的原因是什么?
2.在盐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反应叫做盐类水解。
课堂教学
【情境导入】盐类的水解与酸碱中和反应有什么联系? 【学导结合】
二、盐类的水解的类型及规律:完成下述填空并探究其水解规律
说明:
①水解规律:“无弱不水解,谁弱谁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
”
②弱酸弱碱盐水解既产生弱酸,又产生弱碱,因此水解后溶液的酸碱性由水解所生成的弱酸、弱碱的相对强弱决定,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还可能呈中性.中学阶段不作要求。
【方法指导】
三.如何正确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正确书写盐类水解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是学习盐类水解和应用盐类水解知识解决问题的基础。
书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正确找出盐中能发生水解的离子,书写时一般不能用“=”而用“”;
(2)一般盐类水解程度较小,水解产物也很少,通常不生成沉淀或气体,不稳定物质也不发生分解;
(3)多元弱酸盐分步水解,因此必须按几元弱酸根写成几步水解的方程式,但由于第一步水解是主要的,有时可以只写第一步水解的方程式。
四.如何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
(1)正盐:对于正盐所形成的溶液,根据前面所述盐的类型及水解规律即可判断:即强酸强碱盐不水解,显中性;强酸弱碱盐水解,显酸性;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
(2)酸式盐:强酸的酸式盐可近似认为全部电离,如NaHSO4=Na++H++SO42-,因此溶液呈酸性。
弱酸的酸式盐,在溶液中既要电离又要水解,如NaHA溶于水:NaHA=Na++HA-,HA-+H2O A2-+H3O+(电离出H+,显弱酸性),HA-+H2O H2A+OH-(水解生成OH-,显弱碱性) 。
因此弱酸的酸式盐既可能呈酸性又可能呈碱性。
若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呈弱酸性,如 NaH2PO4.NaHSO3溶液;若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则溶液呈弱碱性.如NaHCO3.NaHS溶液。
【探究深化】
写出下列物质发生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指出水溶液的酸碱性(③除外):
①CH3COON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②Na2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③CH3COONH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盐的类型实例能否水解引起水解的离子溶液的酸碱性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强酸弱碱盐NH4NO3
强碱弱酸盐Na2S
弱酸弱碱盐CH3COONH4
强酸强碱盐Na2SO4
④NH4C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⑤Al2(SO4)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⑥CuSO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⑦FeCl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总结反思】
菜单式作业
【基础演练】
1.在水中加入下列物质,可使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且所得溶液呈酸性的是( ) A.NaCl B.H2SO4
C.Na2CO3 D.NH4Cl
2.下列关于0.1 mol/L Na2CO3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溶液中Na+的浓度为0.2mol/L
B.溶液中CO32-的浓度为0.1moL/L
C.溶液中OH-离子浓度大于H+浓度,HCO3-离子浓度小于CO32-离子浓度
D.溶液中Na+浓度大于CO32-浓度的2倍
3.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其中属于盐类水解反应的是()A .NH4++2H2O NH3·H2O + H3O+
B.HCO3- + H2O H3O+ + CO32-
C.HS-+H+=== H2S
D.Cl2+H2O H++Cl-+HClO
4.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相同的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混合后,pH大于7的是 ( ) A.NaHCO3.HCl、NaCl
B.K3 PO4.H 2SO4.HNO3
C.CH3COOH、HNO3.k2CO3
D.K2S、HCl、Na2SO4
5.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各溶液中,NH4+离子的浓度最大的是 ( )
A.NH4HCO3 B.NH4HSO4
C.NH4Cl D.NH3·H2O
6.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其中属于盐类水解反应的是()A.NH4++2H2O NH3·H2O + H3O+
B.HCO3- + H2O H3O+ + CO32-
C.HS-+H+=== H2S
D.Cl2+H2O H++Cl-+HClO
7.有一种酸式盐AHB,它的水溶液显弱碱性,今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同浓度的AOH溶液和H2B溶液,电离程度前者大于后者B.HB-的电离程度大于HB-的水解程度
C.该盐的电离方程式为AHB A++HB-
D.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一般为
c(A+)>c(HB-)>c(OH-)>c(B2-)>c(H+)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
B.升高温度可以抑制盐类的水解
C.正盐水溶液pH均为7
D.硫酸钠水溶液pH小于7
9.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等于10-10mol·L-1,该溶液的溶质不可能的是( ) A.Ca(OH)2 B.HCl C.NaHCO3D.Fe(NO3)3
10.常温下,将0.1mol的下列物质①Na2O2②Ba3(PO4)2③Na2S④AlCl3置于0.5L水中,充分搅拌后,溶液中阴离子数目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③④② B.④①②③
C.①④③② D.②①③④
11.0.1mol/L的NH4Cl 溶液中,NH4+ 和Cl-;H+ 和OH-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关系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拓展探究】
12.浓度均为0.1mol/L的8种溶液:①HNO3 ②H2SO4 ③CH3COOH ④Ba(OH)2 ⑤NaOH
⑥CH3COONa ⑦KCl ⑧NH4C1溶液pH由小到大的顺序是(填写编号) _______ ____。
13.(1)某盐NaA的溶液显中性,组成此盐的酸HA是强酸还是弱酸?NaA的溶液还可能显什么性?HA
是什么酸?
(2)相同条件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H3COONa和NaCIO溶液的碱性哪种强?为什么?
(3)已知相同条件下NaA溶液的pH大于NaB溶液的pH,比较HA、HB的酸性强弱.
(4)综合上面问题的分析,可以总结出证明弱电解质以及比较具有相同性质(酸或碱)的弱电解质
强弱的一种方法.
①证明弱电解质的方法为____________
②比较弱电解质强弱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