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设备基本配置实验 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实验报告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实验报告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实验报告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实验报告1·概述本实验旨在介绍路由器的基本配置方法及步骤,包括路由器的初始化设置、接口配置、路由配置等内容。

通过本实验,可以掌握基本的路由器配置技能,为网络搭建和管理提供基础支持。

2·实验设备及环境2·1 设备:一台路由器(型号:X)2·2 环境:局域网环境,网络连接正常3·实验步骤3·1 初始化路由器3·1·1 连接路由器和电源,启动路由器3·1·2 进入路由器的管理界面,通常通过Web页面或命令行界面(Console/SSH)登录3·1·3 根据路由器型号和操作系统版本,进行初始化配置,包括设置管理密码、主机名、SSH/Telnet等远程管理方式等 3·2 配置接口3·2·1 查看路由器接口信息,包括物理接口和逻辑接口3·2·2 针对需要使用的接口进行配置,包括IP地质、子网掩码、端口速率、半双工/全双工模式等3·3 配置路由3·3·1 理解路由表的概念和作用3·3·2 查看、修改和添加路由表项,实现路由转发和路径选择3·4 配置网络地质转换(NAT)3·4·1 理解NAT的作用和原理3·4·2 配置静态NAT和动态NAT,实现内网和外网的地质映射3·5 配置ACL3·5·1 理解ACL的作用和原理3·5·2 配置标准ACL和扩展ACL,实现网络流量过滤和管理3·6 配置路由器日志3·6·1 理解路由器日志的作用和重要性3·6·2 配置路由器日志,记录关键事件和异常情况4·实验结果及分析4·1 初始化路由器成功,管理密码和远程管理方式设置正确4·2 接口配置正确,路由器接口状态正常,网络连接正常4·3 路由配置正常,路由表项添加正确,路由转发功能正常4·4 NAT配置正确,实现了内网和外网之间的地质映射4·5 ACL配置正确,实现了网络流量的合规管理和过滤4·6 路由器日志配置正确,日志记录了关键事件和异常情况5·结论通过本实验,成功完成了路由器的基本配置,掌握了不同功能的配置方法和步骤,能够进行基本的路由器管理和网络搭建工作。

华为配置实验报告

华为配置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华为网络设备,掌握网络配置的基本技能,熟悉华为设备的配置界面和命令,并能够独立完成以下任务:1. 配置IP地址2. 宣告OSPF3. 引入默认路由4. 路由汇总5. 配置完全Stub区域6. 修改接口Cost实现合理分流,确保来回路径一致7. 修改网络类型,加快收敛8. 配置出口NAT,实现外网连通性9. 增强安全性二、实验环境1. 华为交换机:S5700-28P2. 华为路由器:AR22003. 实验软件:华为eNSP(企业网络仿真器)三、实验步骤1. 配置IP地址- 在交换机上配置VLAN,并为其分配Access接口。

- 为路由器接口配置IP地址。

2. 宣告OSPF- 在路由器上启用OSPF协议。

- 配置OSPF进程ID。

- 宣告OSPF网络。

3. 引入默认路由- 在路由器上配置默认路由,指向下一跳路由器。

4. 路由汇总- 配置路由汇总,减少路由表项。

5. 配置完全Stub区域- 在OSPF区域中配置完全Stub区域,禁止区域内的路由器学习其他区域的路由信息。

6. 修改接口Cost实现合理分流- 根据网络流量需求,修改接口Cost值,实现合理分流。

7. 修改网络类型,加快收敛- 根据网络需求,修改OSPF网络类型,加快收敛速度。

8. 配置出口NAT,实现外网连通性- 配置NAT地址转换,实现内网设备访问外网。

9. 增强安全性- 配置访问控制列表(ACL),限制对网络设备的访问。

- 配置IPsec VPN,保障数据传输安全。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成功配置了IP地址、OSPF、默认路由、路由汇总、完全Stub区域等。

2. 修改接口Cost值,实现了合理分流。

3. 修改网络类型,加快了收敛速度。

4. 配置出口NAT,实现了外网连通性。

5. 增强了网络设备的安全性。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以下技能:1. 华为设备的配置界面和命令。

2. 网络配置的基本技能。

3. OSPF多区域配置的规划和实施。

校园网络_实验报告

校园网络_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校园网络的基本设计原则、拓扑结构、设备配置以及故障排查方法。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网络技术在校园环境中的应用,提高网络设计、配置和维护的能力。

二、实验环境及设备1. 硬件设备:- 路由器:2台- 交换机:2台- PC机:3台- 光纤跳线:若干- 网线:若干- 网络测试仪:1台2. 软件设备:- Windows Server操作系统- Cisco Packet Tracer网络模拟软件三、实验内容1. 校园网络拓扑设计根据实验要求,设计一个包含总校和分校的校园网络拓扑图。

总校包含一个局域网,有20台计算机;分校由VLAN划分为两个局域网,分别有10台计算机。

校园网络采用C类网段210.100.10.0。

拓扑图设计:```总校——路由器1——总校局域网|分校——路由器2——分校局域网1|分校——路由器2——分校局域网2```2. IP地址分配根据设计要求,为总校和分校各个局域网分配IP地址。

IP地址分配表:| 网段 | 子网掩码 | 可用IP地址范围 || -------------- | ---------- | ----------------------- || 210.100.10.0/24 | 255.255.255.0 | 210.100.10.1-210.100.10.254 | | 210.100.11.0/24 | 255.255.255.0 | 210.100.11.1-210.100.11.254 | | 210.100.12.0/24 | 255.255.255.0 | 210.100.12.1-210.100.12.254 | 3. 网络设备配置(1)配置路由器:- 配置总校和分校的路由器接口IP地址。

- 配置静态路由,实现总校和分校局域网之间的互通。

(2)配置交换机:- 配置总校和分校的交换机VLAN接口。

- 配置VLAN内成员,将计算机划分到对应的VLAN。

各种网络配置实验报告(3篇)

各种网络配置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网络配置的基本方法,熟悉网络设备的操作,并能根据实际需求设计简单的网络拓扑结构。

通过实验,学生应能够:1. 熟悉网络设备的操作界面和基本功能。

2. 掌握IP地址的配置方法。

3. 理解子网划分和VLAN的设置。

4. 学会网络路由协议的配置。

5. 了解网络安全的配置方法。

二、实验环境1. 实验设备:一台PC机、一台路由器、一台交换机。

2. 软件环境:Windows操作系统、Packet Tracer 7.3.1模拟器。

三、实验内容1. 网络拓扑设计根据实验要求,设计以下网络拓扑结构:```PC0 <----> 路由器1 <----> 路由器2 <----> 交换机1 <----> PC3^ || || |PC1 <----> 交换机2 <----> PC2```2. IP地址配置为网络中的各个设备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 PC0: IP地址 192.168.1.1,子网掩码 255.255.255.0,默认网关 192.168.1.2- 路由器1: 接口1: IP地址 192.168.1.2,子网掩码 255.255.255.0,接口2: IP地址 192.168.2.1,子网掩码 255.255.255.0- 路由器2: 接口1: IP地址 192.168.2.2,子网掩码 255.255.255.0,接口2: IP地址 192.168.3.1,子网掩码 255.255.255.0- 交换机1: 接口1: IP地址 192.168.1.3,子网掩码 255.255.255.0,接口2: IP地址 192.168.2.2,子网掩码 255.255.255.0- PC1: IP地址 192.168.2.2,子网掩码 255.255.255.0,默认网关 192.168.2.1 - PC2: IP地址 192.168.3.2,子网掩码 255.255.255.0,默认网关 192.168.3.1 - PC3: IP地址 192.168.3.3,子网掩码 255.255.255.0,默认网关 192.168.3.1 3. VLAN配置为交换机设置VLAN,并将端口划分到对应的VLAN:- 交换机1: VLAN 10: 接口1,VLAN 20: 接口2- 交换机2: VLAN 10: 接口1,VLAN 20: 接口24. 路由协议配置为路由器配置静态路由和RIP协议:- 路由器1: 静态路由 192.168.3.0/24 下一跳 192.168.2.2- 路由器2: 静态路由 192.168.1.0/24 下一跳 192.168.2.1,RIP协议5. 网络安全配置为路由器配置访问控制列表(ACL):- 路由器1: ACL 100 deny ip any any- 路由器2: ACL 100 deny ip any any四、实验步骤1. 在Packet Tracer中搭建网络拓扑结构。

基本网络组建实验报告(3篇)

基本网络组建实验报告(3篇)

第1篇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让学生掌握基本网络组建的原理和方法,包括网络拓扑设计、设备配置、IP地址规划、子网划分以及网络测试等。

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网络环境中,提高网络组建和故障排查的能力。

实验环境1. 硬件设备:路由器2台,交换机2台,PC机5台,网络线缆若干。

2. 软件环境:Windows操作系统,Packet Tracer网络模拟软件。

实验内容一、网络拓扑设计1. 拓扑结构:设计一个简单的星型拓扑结构,包括一个核心交换机和5个边缘PC 机。

2. 网络设备:核心交换机负责连接所有边缘PC机,边缘PC机通过交换机接入核心交换机。

二、设备配置1. 配置核心交换机:- 配置VLAN,为不同部门划分虚拟局域网。

- 配置端口,为每个端口分配VLAN。

- 配置路由,实现不同VLAN之间的通信。

2. 配置边缘交换机:- 配置端口,将端口连接到对应的PC机。

- 配置VLAN,与核心交换机保持一致。

3. 配置PC机:- 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

- 配置DNS服务器地址。

三、IP地址规划与子网划分1. IP地址规划:采用192.168.1.0/24网段进行IP地址规划。

2. 子网划分:将192.168.1.0/24划分为两个子网,分别为192.168.1.0/25和192.168.1.128/25。

四、网络测试1. 测试设备连通性:使用ping命令测试PC机与核心交换机、边缘交换机以及其他PC机的连通性。

2. 测试路由功能:使用traceroute命令测试数据包从PC机到目标PC机的路由路径。

3. 测试VLAN功能:测试不同VLAN之间的通信是否正常。

实验步骤1. 搭建网络拓扑:在Packet Tracer中搭建实验拓扑,连接网络设备。

2. 配置设备:按照实验内容,对网络设备进行配置。

3. 规划IP地址与子网划分:规划IP地址,划分子网。

4. 测试网络:进行网络连通性、路由功能和VLAN功能的测试。

网络设备基本配置实验 实验报告

网络设备基本配置实验 实验报告

网络设备基本配置实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网络设备基本配置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熟悉和掌握常见网络设备的基本配置方法和操作流程,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等,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网络原理和技术的理解,提高我们的网络配置和管理能力。

二、实验环境1、硬件环境若干台计算机路由器若干台交换机若干台网线若干2、软件环境Windows 操作系统网络设备配置管理软件三、实验原理1、路由器工作原理路由器是连接不同网络的设备,它根据网络地址(如 IP 地址)来转发数据包。

通过路由表的建立和维护,路由器能够确定数据包的最佳传输路径。

2、交换机工作原理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根据 MAC 地址来转发数据帧。

它通过学习连接到其端口的设备的 MAC 地址,建立 MAC 地址表,从而实现快速、准确的数据转发。

四、实验内容1、路由器的基本配置登录路由器使用终端软件(如 SecureCRT)通过 Console 口或网络连接登录到路由器。

配置路由器名称为路由器设置一个有意义的名称,以便于识别和管理。

配置接口 IP 地址为路由器的各个接口配置合适的IP 地址,并设置子网掩码和网关。

配置路由协议根据网络拓扑结构,选择合适的路由协议(如静态路由、RIP、OSPF 等),并进行相应的配置。

配置访问控制列表(ACL)通过设置 ACL,限制特定网络流量的访问,提高网络安全性。

2、交换机的基本配置登录交换机与路由器类似,通过 Console 口或网络连接登录到交换机。

配置交换机名称给交换机赋予一个易于识别的名称。

配置 VLAN划分不同的 VLAN,实现网络的逻辑隔离,并为每个 VLAN 配置IP 地址。

配置端口模式将交换机端口设置为 Access 模式或 Trunk 模式,以适应不同的网络连接需求。

配置生成树协议(STP)防止网络中出现环路,保障网络的稳定性。

五、实验步骤1、路由器配置步骤首先,通过 Console 线将计算机与路由器的 Console 口连接,并打开终端软件,设置好相应的参数,成功登录到路由器的命令行界面。

网络配置综合实验报告

网络配置综合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网络配置原理和方法的理解,提高网络管理能力。

通过实验,掌握以下内容:1. 网络设备的基本配置方法;2. IP地址的分配与规划;3. 子网划分与VLAN的配置;4. 网络安全策略的配置;5. 路由协议的配置与调试。

二、实验环境1. 硬件设备:两台路由器(R1、R2)、两台交换机(SW1、SW2)、一台PC(PC1)、一台服务器(Server);2. 软件环境:路由器操作系统(如Cisco IOS)、PC操作系统(如Windows 10)、服务器操作系统(如Linux)。

三、实验内容1. 网络设备的基本配置(1)配置路由器R1的接口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2)配置交换机SW1的VLAN,并将端口分配到对应的VLAN;(3)配置PC1和服务器Server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

2. IP地址的分配与规划(1)根据网络规模,规划IP地址段;(2)为各设备分配静态IP地址;(3)检查IP地址是否冲突。

3. 子网划分与VLAN的配置(1)根据业务需求,对网络进行子网划分;(2)配置VLAN,并将端口分配到对应的VLAN;(3)检查VLAN配置是否正确。

4. 网络安全策略的配置(1)配置访问控制列表(ACL),限制网络访问;(2)配置IP安全协议(IPsec),实现端到端加密;(3)检查安全策略是否生效。

5. 路由协议的配置与调试(1)配置静态路由,实现路由器之间的通信;(2)配置动态路由协议(如OSPF、RIP),实现自动路由更新;(3)检查路由表,确保路由正确。

四、实验步骤1. 网络设备的基本配置(1)配置路由器R1:```R1> enableR1# configure terminalR1(config)#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R1(config-if)# 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R1(config-if)# no shutdownR1(config-if)# exitR1(config)#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1R1(config-if)# ip address 192.168.2.1 255.255.255.0R1(config-if)# no shutdownR1(config-if)# exitR1(config)# exit```(2)配置交换机SW1:```SW1> enableSW1# configure terminalSW1(config)# vlan 10SW1(config-vlan)# name VLAN10SW1(config-vlan)# exitSW1(config)# interface vlan 10SW1(config-if)# ip address 192.168.10.1 255.255.255.0SW1(config-if)# no shutdownSW1(config-if)# exitSW1(config)# exit```(3)配置PC1和服务器Server:```PC1> ipconfig /set /releasePC1> ipconfig /all```2. IP地址的分配与规划根据网络规模,规划IP地址段,如192.168.1.0/24、192.168.2.0/24等。

网络设备配置实验实验报告

网络设备配置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三交换机的VLAN配置一、实验目的1. 理解理解Trunk链路的作用和VLAN的工作原理2. 掌握交换机上创建VLAN、接口分配3.掌握利用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间的路由的方法。

二、实验环境本实验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操作,需要的设备有:配置网卡的PC机若干台,双绞线若干条,CONSOLE线缆若干条,思科交换机cisco 2960两台。

三、实验内容1. 单一交换机的VLAN配置;2. 跨交换机VLAN配置,设置Trunk端口;3. 测试VLAN分配结果;4.在三层交换机上实现VLAN的路由;5.测试VLAN间的连通性四、实验原理1.什么是VLANVLAN是建立在局域网交换机上的,以软件方式实现逻辑工作组的划分与管理,逻辑工作组的站点不受物理位置的限制,当一个站点从一个逻辑工作组移到另一个逻辑工作组时,只需要通过软件设定,而不需要改变它在网络中的物理位置;当一个站点从一个物理位置移动到另一个物理位置时,只要将该计算机连入另一台交换机,通过软件设定后该计算机可成为原工作组的一员。

相同VLAN内的主机可以相互直接通信,不同VLAN中的主机之间不能直接通信,需要借助于路由器或具有路由功能的第三层交换机进行转发。

广播数据包只可以在本VLAN内进行广播,不能传输到其他VLAN中。

2.交换机的端口以太网交换机的每个端口都可以分配给一个VLAN,分配给同一个VLAN的端口共享广播域,即一个站点发送广播信息,同一VLAN中的所有站点都可以接收到。

交换机一般都有三种类型的端口:TRUNK口、ACCESS口、CONSOLE口。

⏹CONSOLE端口:它是专门用于对交换机进行配置和管理的。

通过Console端口连接并配置交换机,是配置和管理交换机必须经过的步骤。

⏹ACCESS口(默认):ACCESS端口只能通过缺省VLAN ID的报文。

⏹ TRUNK 口:为了让连接在不同交换机但属于同一VLAN 的计算机之间能够相互通信,必须把两个交换机相级联的那两个端口配置成TRUNK 口工作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2
实验名称网络设备基本配置实验
姓名学号班级13计本




掌握交换机和路由器配置方法
实验内容(1)验证两台连接在交网络上的计算机之间的连通性。

(2)查看转发表建立过程。

实验步骤(1)启动Cisco Packet Tracer,在逻辑工作区对应网络结构放置设备。

在工作区中添加一个2620 XM Router(路由器)。

首先我们在设备类型库中选择路由器,特定设备库中单击2600 XM路由器,然后在工作区中单击一下就可以把2620 XM路由器添加到工作区中了。

我们用同样的方式再添加一个2950-24交换机和两台PC。

如图1所示:
Ps:按住Ctrl键再单击相应设备以连续添加设备。

图1 设备添加
(2)连接设备:
选取合适的线型将设备连接起来。

根据设备间的不同接口选择特定的线型来连接,如果只是想快速的建立网络拓扑而不考虑线型选择时可以选择自动连线,如图2所示:
图2 线型介绍
在正常连接Router0 和 PC0后,我们再连接Router0和Switch 0 ,提示出错了,如下图:
图3出错信息
出错的原因是Router 上没有合适的端口。

如图所示:
自动选择 控制线 直通线
交叉线
光缆
电话线
D C
E 串行线 D T E


线
图4 Cisco2620 XM的接口面板
默认的2620 XM有三个端口,刚才连接PC0已经被占去了ETHERNET 0/0,Console口和AUX口自然不是连接交换机的所以会出错,所以在设备互连前要添加所需的模块(添加模块时注意要关闭电源)。

为 Router 0 添加NM -4E模块(将模块添加到空缺处即可,删除模块时将模块拖回到原处即可)。

模块化的特点增强了Cisco设备的可扩展性。

继续完成连接,如图5:
图5
(3)配置不同设备.
我们配置一下Router0,在Router0上单击打开设备配置对话框。

如图6所示:
图6 Router0 的物理配置选项卡
“配置”选项卡提供了简单配置路由器的图形化界面,在这里可以全局信
息,路由信息和端口信息。

当你进行某项配置时下面会显示相应的命令。

我们配置一下FastEthernt 0/0端口和Ethernet1/0端口,如图所示:
用相似的方法配置Router0 上Ethernet 1/0(192.168.2.1 255.255.255.0)
图7 配置选项卡中的端口配置
单击pc0,出现如下图窗口图8,单击(IP地址配置项)进行数据配置如图9:
图8 PC0配置对话框
图9 PC0数据配置用相同的办法对PC1进行数据配置,如图10:
图10 PC1数据配置
配置完成后我们发现所有的圆点已经变为闪烁的绿色。

如图11:
图11
(4)、测试设备的连通性,并在simulation模式下跟踪数据包查看数据包的
详细信息
在模拟模式下添加一个从PC1――PC0的简单数据包,选中视图区的,分别放在PC0和PC1上,结果如下图所示:
最后状态是——>成功,证明PC1到PC0的链路是通的。

在模拟模式下跟踪一下这个数据包,单击模拟按钮,选择“编辑过滤器”——>取消全选——>单击ICMP,如图12;
图12
数据包的走向变化,如下图所示:
图中红色标记1处是该数据包的动态走向事件列表,标记2是最后的成功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