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两基”迎国检汇报材料
年学校两基迎国检工作汇报

大秦乡中心小学两基迎国检工作汇报材料我校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三生教育”为载体,坚持德育为首,安全为先,质量为本,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以建一流的学校,带一流的教师队伍,育一流的学生为目标,坚持以德治校,依法治校,积极创建平安学校,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一、基本情况我校位于大秦回族乡东九村,学校现有教师16 人,均取得合格学历,其中小学一级教师 9 人,高级教师 8 人。
学校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严格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足开齐各学科课程,教育教学质量逐年上升。
学校教育经费总支出逐年增加,预算内教育拨款逐年增加。
学校发展规划科学,各项规章制度完善,教育教学活动丰富彩,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影响不断扩大。
几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安全工作,以和谐创新教育为主题,以优化教育过程为核心,以确立学生主体地位为目标,以校园文化建设为突破口,全面贯彻执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全面落实“普九”工作,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师队伍不断优化,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学生入学率 100、巩固率 100、完成率100、辍学率为零,社会及学生家长的满意度不断攀升。
学校通过了县文明委的“文明学校”复查,学校正积极准备申报州级文明单位。
二、主要措施1、以“两基”工作为重点,扎实推进学校各项工作。
2、坚持德育为首,不断改进德育工作。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4、突出教学中心,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5、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
三、存在的问题及努力方向1、问题:⑴教学设施设备跟不上形势发展需求,实验仪器与现用教材不配套且破损情况严重,电脑配置太低,部分计算机已不能正常使用。
⑵留守儿童增多,管理难度增大。
(3)部分学生路途遥远,居住分散,往返途中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2、努力方向:⑴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加大教育资金投入,加强基础教育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⑵努力构建学校、社区、家庭三级教育网络,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让全体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迎国检汇报材料

大科什旦小学两基“迎国检”汇报材料各位领导:大家好,根据上级要求,我校自4月份启动“两基迎国检”相关工作,现已进入收尾阶段。
现将我校迎国检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大科什旦小学是一所加授藏语文教学的“三语”寄宿制完全小学。
服务于天堂镇保干、大湾两个行政村及炭山岭镇牧场村,辐射半径约5公里,服务人口1400多人。
现有教学班7个,附设学前班1个。
在校学生117人,其中女生60人,少数民族学生106人。
现有教师13人,其中女教师4人,小学高级教师3人,中专学历3人,大专以上学历10人,学历合格率达100%。
入学率、毕业率、普及率、巩固率分别为100%、100%、100%、100%。
学校占地面积5152平方米,硬化面积785平方米,绿化面积836平方米,建筑面积768.2平方米,生均6.57平方米,系2004年新建校舍,经权威部门认定,无D级危房。
现有标准教室14间,图书阅览室、电教室各1个。
现有图书1774册,生均达15.2册。
新建校舍时按国家标准配备了数学教具和科学实验仪器和体育器材。
近年学校又先后投入7万余元资金购置了校园广播系统、投影仪、音箱、储物柜4个、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各一台、一体机一台、烤箱8台、教具箱两套、鼓号一整套以及藏服等教学设备和生活设施、文体设施,对校内展板、彩喷、门牌、标语牌、名人画像等予以更换,并对班级墙报、墙壁标语、图画等重新描画或更新,粉刷办公室及教师宿舍并统一布置;通过以上措施,使学校面目一新,极大地改善了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
近几年来学校坚持“教研兴校”的主导思想,以教研促教改,教改促质量,抓住机遇,不断强化、细化学校内部管理,师生恪守“勤思好学,文明守纪”的校风,形成了“敬业爱生,奉献创业”的教风和“勤学苦学,会学乐学”的学风。
努力使学生全面发展,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目前学校管理科学民主,师生奋进向上,朝气蓬勃,环境清洁文明,全体师生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与时俱进,为争创一流的学校而努力。
“两基”检查汇报材料

“两基”迎国检汇报材料五常市民意中学二○○七年十月十九日“两基”迎国检汇报材料自“两基”评估验收以来,我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全体教职工的努力下,为巩固“两基”成果,提高“普九”水平做了大量工作。
现将我校“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我们民意中学是一所农村初中学校。
校园占地面积45662平方米,校舍面积2700平方米,生活用房1200平方米。
有学农基地40亩。
我校现有1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共426人。
其中有2个职业班,职一中专班26人,职二农学班37人。
二、取得成绩(一)普及程度我校2005年初一学年招收新生人数为173人,转走6名,流失5人,流失率为2.8%。
2006年升入初二学年人数为162人,转走14人,职业班11人,流失4人,流失率2.47。
2007年升入初三学年人数为133人。
我校2006年初一学年招收新生人数为163人,转走15人,流失4人,流失率2.45%。
2007年升入初二人数为144人。
2007年我校招收新生人数为149人。
我校现有学生总数为426人。
近年来,由于我校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大力宣传职业教育,办起了职业班。
我们把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与培养农业人才有机结合,学生流失率初一、初二学生基本控制在3%以内,初三流失的相对多一些,而初三流失的学生多半外出打工,回乡务农的人比较少。
(三)教师队伍学校教职工按编制配齐,学科教师结构基本合理。
学校严格按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并配有规定的课程专职教师,专职实验人员,专任教师学历达标,学校设副校长2名,均通过岗位培训,取得上岗证书。
我校有教师45人,中学高级1人,中学一级18人,有骨干教师10人,其中哈市级骨干教师1人。
我校教师具备本科学历的有28人,占教师总数的62.2%。
专科教师有17人,占教师总数的37.8%。
教师学历全部合格。
(四)教育经费为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做到了教育投入“三个增长”。
上级所拨经费全部到位,保证学校正常办公。
两基国检汇报材料

通渭县北城乡石关学校“两基”迎国检汇报材料我们始终把教育事业作为促进经济全面发展、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性工程,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以来,我们把“两基”工作作为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取得了显著成效。
根据《通渭县两基迎国检工作实施方案》、《通渭县教育局关于贯彻落实<通渭县两基迎国检工作实施方案>的意见》(通教发【2011】42号)、《北城乡两基迎国检工作实施方案》(北教发【2011】7号)文件的目标和要求,我校现将“两基”工作汇报如下:(一)学校基本情况北城铺乡石关学校始建于1945年,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学校占地面积11592平方米,建筑面积2054平方米,固定资产116.65万元,服务半径8公里,地处石关川,周边环境幽静,是理想的育人场所。
学校现有教师37人,小学专任教师12人,其中高中学历2人,中师学历1人,大专学历5人,本科学历4人,学历达标率为100%;中学专任教师25人,其中本科学历15人,大专学历10人,学历达标率100%。
现设有16个教学班,小学部7个教学班,初中部9个教学班,2011秋季在校学生720人,其中初中生446名,小学生274名,寄宿生166名。
学校现有体育器材室、美术活动室、会议室及生物、物理、化学、科学实验室各一座;图书室一个,藏书10950册,生均达15册。
学校2001年落实“二期义教项目”以来,多方筹集资金着力改善办学条件。
2008年年底上级配备“农远”项目一套,开通了信息设备宽带网,安装了校园视屏监控系统,学校食堂于2010年9月投入正常运营。
近年来,学校按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以“教研兴校、教研强校”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宗旨,加强教育管理、优化师资队伍、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工作水平,设立6个教研组,成立团支部、少先队、学生会,在校学生升学率、毕业率均达到100%。
两基迎检汇报材料

两基迎检汇报材料全面实现“两基”是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国务院《扫除文盲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协调,科学开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国检是国家对我省“两基”攻坚水平和质量的一次检验,既是对我省“两基”工作的整体评估,也是一次推动“两基”工作,稳固提高的机遇和动力。
现结合我校实际,近年来在实施“两基”中所做的工作做简要汇报如下:一、我校认真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使xx完小适龄儿童入学率到达100%,认真落实好控辍保学的长效机制,使我校到达零辍学率。
为响应政府的相对集中办学及就近入学的办学精神,我校撤并了所有教学点,并接收了部分白章村邻近我校的适龄儿童。
二、我校按编制部门核定编制数,配足配齐合格教师,并经常组织教师,使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认真抓好教师继续教育。
我校教师平均年龄有所偏大。
三、进一步完善办学条件。
我校根据学校实际,认真及时汇报学校实际情况,得到上级部门的关心和支持,现已排除了所有的D级危房,正规划建立之中。
教学仪器设备及图书都按正规要求配足配齐。
有一套完整的远程教育设备,并能充分为教育教学效劳,从而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
四、我校认真落实好义务教育阶段孩子入学制,适龄儿童只需背着书包来上学,不用缴纳任何费用,享受教材和住宿。
住宿学生还能享受寄宿制补助费,每生每学期提高到250元,并按时足额发放。
五、我校把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工作扎实推进,按照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齐、开足课程,认真落实学生体质安康和体育锻炼标准,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并把民族风情教育溶入到我校校本教材中进展教学(如彝族打歌等)。
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体质,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使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有较大的提高。
今年在县统测中我校教学综合居全镇第一名。
六、学校管理方面,我校建立健全和落实各项平安规章制度,切实加强校舍和设施平安管理,加大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力度,加强对师生的平安教育和平安演练,每星期升降旗时都对学生进展平安教育,并有记录。
学区两基迎国检汇报材料

学区两基迎国检汇报材料学区两基迎国检汇报材料各位领导、各位督学、专家:你们好!首先,我代表x学区全体师生向检查组莅临我学区督导检查工作表示热烈地欢迎!近年来,在教育体育局的纪检下,在乡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全学区群策群力,攻坚克难,各项工作有了长足发展,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教育水平跃上了新台阶。
今天,各位领导心系山区教育,不顾路途遥远到我乡检查验收“两基”教育工作,这将会进一步促进教育事业持续、健康、稳步向前发展。
下面,我就“两基”迎“国检”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做简要汇报:一、基本概况x乡位于x县西北部三州五县交汇处,东南与卓尼,临潭县相连,西南与康乐毗邻,西北与临洮接壤,距县城69公里。
地形东北高,西南低,平均海拔在2200以上,气候湿润,属高寒阴湿地区,年均气温6摄氏度左右,年降水量750mm左右,无霜期150天左右。
总面积72平方公里。
全乡辖8个行政村、46个村民小组,现有常住户数2228户、总人口9145人。
其中农业人口8643人、非农业人口253人,流入人口84人;全乡耕地面积15245亩,其中绝大多数为旱川地,水地即约占耕地面积的20%。
本村国内生产总值856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366元。
全乡有初级中学一所,村完小6所,民办幼儿园1所,36个教学班,在校生学生数1142人,有教职工79人,专任教师79人。
校园配套建设已基本完成,校舍达到了坚固、适用、基本够用、无d级危房,能满足教育教学所需。
近年来发展速度纵比较快,各项经济指标在全县的排位前移,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经费逐年增加。
在全面发展中,蕴含着较大的市场前景。
二.主要包括指标达标情况1、普及程度:乡教育工作于XX年9月实现“普九”和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12月顺利通过“普实”验收。
普及程度进一步达标。
(1)、入学率:本学年度初等教育阶段应入学适龄儿童677人,女x人,实际入学x人,女x人,入学率x%(其中适龄女婴入学率x%);(2)、辍学率:本学年度辍学率0% 。
两基迎国检汇报材料

两基迎国检汇报材料一、前言随着国家对根底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两基〔根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根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教育开展程度的重要标准。
本文档旨在全面汇报我地区在两基工作中的进展、成效以及面临的挑战,以迎接国家检查。
二、两基工作概述1.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政策落实:详细介绍了国家关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政策措施,以及我地区如何贯彻执行。
学校建立:概述了学校根底设施建立情况,包括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学校数量和质量。
师资力量:介绍了老师的招聘、培训和专业开展情况。
2. 扫除青壮年文盲文盲现状:分析了当前青壮年文盲的数量、分布及其成因。
扫盲措施:列举了为扫除文盲所采取的措施,如夜校、成人教育班等。
成效评估:对扫盲工作的成效进展了初步评估。
三、施行成效1. 教育普及率提升数据比照:提供了近年来教育普及率的统计数据,展示提升趋势。
案例分析:通过几个详细的案例来展示教育普及带来的积极影响。
2. 文盲率下降下降趋势:用图表和数据展示文盲率的下降情况。
成功因素:分析了导致文盲率下降的关键因素。
四、存在问题与挑战1. 教育资不均区域差异:指出了不同区域之间教育资分配的不平衡问题。
解决方案:提出了改善资分配的建议。
2. 师资队伍稳定性流动问题:分析了老师流动现象及其对教育质量的影响。
稳定措施:提出了加强师资队伍稳定性的措施。
3. 教育质量提升质量监控:介绍了如何通过质量监控体系来提升教育质量。
持续改良:强调了持续改良教育体系的重要性。
五、将来规划1. 持续推进两基工作政策支持:阐述了将来将如何继续获得政策上的支持。
资金投入:规划了将来在教育领域的资金投入方向。
2. 加强师资队伍建立老师培训:提出了加强老师专业培训的方案。
鼓励机制:介绍了建立老师鼓励机制的设想。
3. 提升教育质量教学改革:概述了将来教学改革的方向。
评价体系:规划了建立更科学的评价体系。
六、结语两基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共同努力。
“两基”迎国检汇报材料

“两基”迎国检汇报材料尊敬的国家检察机关领导:您好!我代表XX市“两基”工作委员会,向您汇报我市“两基”工作的情况。
一、基本情况概述:我市高度重视“两基”工作,成立了“两基”工作委员会,并制定了相关工作计划和目标。
工作委员会由市领导担任主任,市有关部门、学校、社区等单位也积极参与。
二、教育基础设施建设:1. 学校建设:我市新增了多所学校,不断扩大学校规模,提高师资和教学设备配置。
除了基础设施建设,我们还通过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2. 校车安全:我市成立了校车安全工作组,组织对校车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推动校车安全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三、义务教育普及与改进:1. 普及义务教育:我市大力推动义务教育的普及工作,加大对农村地区、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力度,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义务教育的权利。
2. 教学质量提升:我市注重教学质量的提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存在的问题与挑战:1. 基础设施不足:尽管我们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然存在学校建设和校舍改造中的不足,特别是在农村地区。
2. 教师队伍建设不均衡:我市尚存在教师队伍建设不均衡的问题,一些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的教师资源短缺,需要进一步加强支持。
3. 社会参与度不高:虽然我们积极组织各方面力量参与“两基”工作,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社会各界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的学校建设和校舍改造方面加大投入,提高基础设施的硬件条件。
2. 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对农村地区教师的培训和支持力度,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3. 强化社会参与,通过多种方式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两基”工作,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您对我们的汇报进行审阅,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我们将根据您的指导,进一步完善和推进“两基”工作,为全市的教育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谢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小学“两基”迎国检工作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XXX小学在各级党委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校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巩固提高我校“两基”水平,顺利通过国家对“两基”工作的评估验收为目标,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全面推进、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巩固提高”的方针,抓住“两基”工作接受国家评估验收的契机,进一步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把全校的“两基”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推动我校基础教育持续健康均衡和谐发展。
现将我校迎国检工作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及时成立学校“两基”迎国检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思想,明确任务,科学指导,扎实落实“两基”迎国检的各项工作
1、指导思想: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巩固提高我校“两基”水平,顺利通过国家对自治区“两基”工作的评估验收为目标,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全面推进、突
出重点、分类指导、巩固提高”的方针,抓住“两基”工作接受国家评估验收的契机,进一步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把全校的“两基”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推动我校基础教育持续健康均衡和谐发展。
2、“两基”国检工作内容及重点:“两基”国检主要根据新《义务教育法》、等有关文件精神进行,主要检查普及程度、师资水平、办学条件、教育经费、教育质量、扫盲工作等七大项目和相关指标。
3、组织领导及负责分工:
组长:XXX(负责迎检的全面工作)
成员:XXX(负责普及程度、扫盲工作)
XXX(负责师资水平、办学条件、教育经费)
XXX(负责学校管理)
XXX(负责教育质量)
二、求真务实,积极工作,摸请实底,严格按“两基”国检标准开展各项迎检工作
(一)、校情基本概况
我校是村完全小学,学校占地3644平方米,建筑面积1448平方米,生均占校舍建筑面积10.28平方米,有一栋教学楼、一栋学生宿舍楼、一栋食堂,教育教学设施齐全。
现有6个教学班,学生141人,教职工11人。
校园配套建设已基本完成,校舍达到了坚固、适用、基本够用、无危房和
能满足教育教学所需的基本要求。
(二)、各项指标达标情况
1、普及程度:(1)入学率:本学年度应入学适龄儿童141人,实际入学141人。
(2)辍学率:本学年辍学0人,辍学率为0%。
2、师资水平:(1)我校现有教职工11人,其中有专任教师11人。
(2获得高级以上职称的有5 名,专任教师任职条件达标率100%。
(3)专任教师11人中,取得中师中专及以上学历的11人,其中本科2名,学历符合规定要求的比例为100%。
3、办学条件:(1)学校现有校舍建筑面积1448平方米,生均10.27平方米,校园校舍面积达标。
(2)图书室藏书2400册,生均17册,建有二类实验室,教学仪器配备基本达到相应标准,实验开出率为100%。
建有远程教育资源卫星地面接收站。
4、教育经费:(1)学校做到了按政策性收费,无乱收滥支现象。
(2)教职工工资实行了“全县统管、按时发放、银行‘直达’”的管理体制,教师工资能足额发放。
(3)合理利用资金,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5、教育质量:(1)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执行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开足课时,开齐课程,推行素质教育,深入开展课程改革,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
(2)上学
年毕业班实际毕业22人,行为规范合格率为100%,体育达标率、各学科合格率均达100%。
(三)、主要作法
1、抓普及程度保稳定
普及程度指标是“普九”各项指标中的重中之重,没有普及程度的巩固与提高,就没有学校的稳定与发展。
我校严格依法办学,依照有关规定进行招生,保障学区内学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认真做好“控流防辍”工作,严格转入学手续,不让一个学生流失和失学,入学率、巩固率均达到100%,学生辍学率为0%。
2、抓师资水平强自身
学校十分重视在职教师的学历培训和岗位培训,采取相应的鼓励措施,如争取指标、调节工作任务、报销培训经费,创造条件让教师参加函授和各级各类在职培训。
目前已形成一支学历达标、稳定合格的教师队伍。
3、抓经费管理树形象
我们坚持执行财务管理制度,遵守财经纪律,实行财务公开和校长“一支笔”签字报帐制度。
一年来,学校无乱收滥支现象,无专项资金的挪用和滞留现象。
确保公用经费逐年增长,切实解决教育教学所需和师生福利等实际问题,为学校的稳定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4、抓教育质量谋发展
近年来,学校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以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造”为理念,着力打造“素质教育”特色品牌。
在学校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全体教职员工,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爱岗敬业,形成了严格加科学的管理方法,合格加特长的育人模式,苦干加巧干的教风学风,教育教学质量长盛不衰,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历年中考毕业率、升重点率均名列全县前茅。
教育教学硕果累累。
三、认真参加各级各类“两基”工作会议,积极营造优良的迎检氛围,及时主动整改工作,力争高质量通过国家级检查验收。
学校领导严格按上级要求参加“两基”工作会议,并做到及时传达和认真布置会议精神,争取资金在学校营造优良的迎接国检的氛围,邀请县乡领导亲临学校指导“两基”材料的准备工作,充分发挥学校年轻教师和班主任的核心作用,全力以赴投入迎接国家级“两基”检查验收。
四、目前学校办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校各种配套硬件没有按时安装使用,各类教学仪器的使用率尚不能完全达到100%。
2、学校教师素质和责任心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学校各项计划、活动有待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3、在课程管理方面,对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的管理也
相对薄弱,相关的评价没有跟上。
4、还要进一步规范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4、学校地处偏僻,年轻教师成长期较长,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育的发展。
五、学校今后发展的努力方向
1、进一步多方筹措资金,改善学校条件,实现仪器配齐率100%、使用率100%目标。
2、加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管理,实现国家、地方和校本全方位的推进。
3、积极创建书香校园、质量校园、信息校园、和谐校园、魅力校园,为评选文明学校、等级学校等创造优势条件,使学生享受高效优质的教育,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XXX小学
2010年1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