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高中物理教材比较

合集下载

中美英高中物理教材内容编排和栏目设置对比浅析

中美英高中物理教材内容编排和栏目设置对比浅析

中美英高中物理教材内容编排和栏目设置对比浅析高中物理教材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培养科学思维的重要教学工具,不同国家的物理教育体系在教材内容编排和栏目设置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对中美英三国的高中物理教材内容编排和栏目设置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我国高中物理教材改革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1. 中国高中物理教材内容编排中国高中物理教材内容编排以《物理(必修)》和《物理(选修)》两个版本为主。

必修教材包括了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等内容,选修教材则包括了原子物理、核物理和宇宙物理等内容。

内容编排比较全面,以基础理论为主,注重对学生的物理概念和物理定律的理解和掌握。

美国高中物理教材内容编排以《Conceptual Physics》、《General Physics》、《Honors Physics》等为主。

内容编排更加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实际案例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去理解物理原理,注重学生的实验操作和科学探究能力培养。

二、中美英高中物理教材栏目设置对比中国高中物理教材栏目设置以知识点、实验案例、思考题、综合训练和拓展应用为主要设置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内容编排对比分析中国高中物理教材内容编排更注重基础理论的传授和物理概念的理解,在培养学生物理基础知识的也需要加强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美国高中物理教材内容编排更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物理原理。

英国高中物理教材内容编排更注重科学实验和科学方法的培养,通过实验案例以及科学研究方法的介绍,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思考和实验操作。

2. 栏目设置对比分析中国高中物理教材栏目设置主要以知识点、实验案例和拓展应用为主,着重培养学生的知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美国高中物理教材栏目设置着重以实际案例、探究问题和实验操作为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英国高中物理教材栏目设置也着重以科学实验和科学问题为主,培养学生的科学分析和科学实验能力。

中美高中物理教材中科学史内容分析

中美高中物理教材中科学史内容分析

中美高中物理教材中科学史内容分析作者:赵德清来源:《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6年第03期摘要:科学素养的培育已经成为物理科学的重要共识.科学史作为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得到广泛重视.科学本质视野下的科学史观,不仅会对学生的学习认知造成影响,而且会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造成影响.关键词:高中物理教材科学史内容分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美之间科技教育交流更加频繁和深入.分析和对比研究中美两国广泛使用的物理教材版本,能够有效地明晰教育界的三个科技维度,也就是科学观的呈现方式、科学观的内容和科学观的教学方式.通过中美物理教材中科学史的研究,还能从教师和学生的两个维度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调查研究本来就是科学探索的主要任务,能为师生教与学提供更多的资源信息.一、研究的对象和方法对中美高中物理的比较研究,离不开比较的对象,比较物理教材才是研究的主体,也是中美两国物理见解和科学史不同的集中表现之处.我国高中学生使用的是新课标教材第一册到第三册,而美国的高中物理教材使用广泛的是《PHYSICALSCIENCE》,这套教材的物理知识部分共有15章,其余的10章是化学和生物的部分.首先,要了解现代物理的整个知识体系和划分标准,也就是明白当今的物理课程分为上下两部分,一部分是1900年以前的经典物理;另一部分是1900年以后的现代物理部分.其次,要采取宏观的、系统对比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从总体上把握教材科学史中物理内容所占的份额,以及页数所占有的教材总体比例,做出系统的比较分析.再次,在科学本质的视野下做出思考.提出问题,研究思路,找到中美高中教材中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的核心内容和宗旨是什么,进而对其中科学史内容做出有效合理的分析.二、中美教材中科学史内容分析研究显示,中美两国高中物理教材中现代物理和经典物理所占的比重是略微有差异的.其中,美国的课本中现代物理页数所占的比例是16.9%.而我国的新课标教材比美国教材要少一些,大致的页数是13.5%,但这并不能说明中国高中物理教材对现代物理就是不重视的,单单从比例上来看,我国现代物理确实少于美国,但在整个宏观的体量上来说,其实没有差别很多.我国高中在现代物理的科学史上的内容主要涉及有量子理论、原子结构、光的波粒二象性、物质波和狭义的相对论以及原子核结构的放射性研究等.此外,对于其中的液晶材料、纳米技术、激光技术、航天技术和超导材料等也做出了不少篇幅的介绍.美国高中在现代物理的科学史上的内容没有光的波粒二象性、量子理论、狭义相对论和物质等.主要涉及原子核反应、裂变和聚变、激光和半导体、超导体的材料技术,着重讲解的是计算机半导体材料的应用和发展.但我国的物理教材中没有多少涉及,这显示出两种教材重点的差异性.两国高中物理教材中科学史见解的不同,最大的差异性在于知识点的表现方式上.我国的高中物理主要是以文字叙述为主,以图表实验为辅的.而实验其实是少之又少的.我国高中物理对学生的要求多是对知识点的直接背诵,而非是主动探求知识.有些章节会有小乐趣的实验,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和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起到了一些作用.而美国的科学史物理教材对物理知识的获取过程很重视,图画列表占到每章节的三分之一,辩论交流、知识竞答和实验运用又会占到三分之一,真正的理论知识文字其实是很少的.相对中国物理教材来说,美国物理教材好像更乐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趣味性.美国教材在物理课程科学史内容上更加以学生为主体,要求他们去表达观点,参与辩论,进行课下的内容收集和相关知识的掌握.在引导课程的时候,增加一些乐趣性教学,对课程进行简单的介绍,接下去的资料收集、物质检测、活动交流和报告汇报都会交给学生去完成,这是一种创造性的以学生为主的课程教学.三、对我国高中物理教学的启迪通过对中美两国高中物理课程中科学史的对比研究可以看出,美国的教学比我国的“知识背诵”教学更加人性化、更加贴近生活现实,也更加符合学生的探索性发展.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新课标改革不断深化,旨在培养学生对科学问题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全面的科学素养,激发并满足他们对周围现象的好奇心.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借鉴美国的教学布置和内容涉及,增强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多样化和趣味性,有利于学生更加热爱物理学科,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如何更好地挖掘现代物理的科学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才是教材的本质体现,也是科学本质属性下高中物理科学史对比研究精神的体现.。

中国与美国在中学物理教教材的对比

中国与美国在中学物理教教材的对比

美国与中国在中学物理教材的对比罗跃跃摘要:对于我国的大部分中学生来说,物理这门学科是他们学习中一个比较吃力的课程,物理概念、实验、知识点及其运用等没能充分联系生活实际,学生理解得很困难、抽象。

反观美国,他们在中学物理教学上很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使学生对物理这门课程的学习更加轻松积极。

下面就从美国与中国在中学物理教育上的对比,发现美国中学物理教育的可鉴之处,使之能为眼下我国的新课程改革提供一些经验。

关键词:中国美国中学物理教材内容实验插图对比首先说明一下,本文中将会用具体的国内和国外教材进行对比:国内教材:此教材是教育部(原国家教委) 基础教育司“八五”、“九五”重点课题《高中物理课程改革与实验》课题组研究成果, 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04 年7 月出版的《物理》。

[1]国外教材:美国高中(9-12年级)物理教材《Physics—Principles and Problems》(《物理:原理与问题》),作者是美国迪尔伯恩大学的物理学教授保罗·齐策维茨博士。

[2]以上两套教材均为时下两国的主流中学物理教材,各自凸显出本国中学物理教育特色,具有良好的对比意义。

本文使用以上两套教材作为对比,试图从各自教材的教材内容、教材实验内容、教材插图来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一些我们可以借鉴的经验,来为我国的中学物理新课改提供一些参考。

1 美国与中国在中学物理教材内容上的对比1.1 美国的教学内容其教材内容的特点:其教材并不只注重单个知识点,而是让各个知识点形成一条知识链,重视各个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并对概念和规律进行五花八门的拓展,并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使之鲜活的展现在学生的课本上。

第一:在教材引言方面章节名称为《矢量知识》的这一章中,其标题为望乡,并用一张登山的照片作为其引言处的背景图片,在下方提出以问题:如果你的GPS接收器告诉你的位置在离家150KM处、北偏西40度处,但是在你面前就只有一条正北的道路,如果沿着这条路走十公里,你会离家多远?及你的具体位置?再在章节名称为《能量》这章中,在一张飞驰的过山车为背景图片上,其用“猛冲下来”作为标题并提出了问题:过山车缓缓的爬上第一个山头,把你的帽子拉好。

中美物理实验教学的比较与研究

中美物理实验教学的比较与研究

中美物理实验教学的比较与研究引言: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物理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中美两国在物理实验教学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和方法,本文将对中美物理实验教学进行比较与研究,探讨两国之间的差异以及彼此学习的借鉴之处。

一、实验教材中美物理实验教学的差异首先体现在实验教材上。

在中国,一般会根据国家教育要求编写实验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基础实验和拓展实验两部分。

基础实验主要侧重于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与实践操作的培养,而拓展实验则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与创新能力。

而美国的物理教育中,实验教材相对较少,更注重学生自主实验的能力培养。

在美国高中物理教育中,常使用的实验教材是《Physics by Inquiry》以及其他一些帮助学生自己进行实验设计和探究的辅助教材。

二、实验仪器设备中美在实验仪器设备方面也有所不同。

中国的物理实验室一般采用统一配置的仪器设备,学生在进行实验时使用的设备基本相同。

这样的配置使得实验教学更加规范和易于统一管理,但也可能降低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而在美国物理教育中,学校的实验室配置更加丰富,学生有机会接触到更多不同类型的实验仪器,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指导与评价中美的物理实验教学在实验指导和评价方面也有一些差异。

中国的物理实验教学注重规范与重复,教师往往会给出详细的实验步骤和操作要求,以确保学生完成一致性的实验结果。

而在美国的物理实验教学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实验设计的能力,教师往往会提供一些基本的实验目标和指导性问题,而学生需要自己设计实验方法和进行数据分析。

在实验评价方面,中美也有差异。

在中国,学生的实验成绩主要侧重于实验报告的撰写和完成情况,而在美国学生的实验成绩更加注重实验设计和思考的深度。

四、实验教学方法中美的物理实验教学方法也有不同之处。

在中国,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注重教师的示范和学生的跟随,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实验内容和操作步骤的。

中美高中物理教材的比较和思考

中美高中物理教材的比较和思考

中美高中物理教材的比较和思考作者:洪冠芳来源:《中学物理·高中》2013年第07期1 教材介绍江苏省普遍使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1(以下简称为中国教材)。

美国高中(9~12 年级)主流物理教材是《物理:原理与问题》( Physics : Principles and Problems)(以下简称为美国教材)。

此教材由美国麦格劳-希尔公司(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出版。

现在国内有很多想要去美国读大学的高中学生都会选择这本教材。

这套教材一共有上中下三册,中译本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

本文选择上面 2 套教材作为中美物理教材的比较对象,试图通过分析比较,研究两种教材的各自特点,对一线教师的教学和对教师参与的新课程改革实践能有所促进和帮助。

本文会对比这两种版本教材内容设计,插图设计,实验设计,题目(包括例题和课后习题)设计4个方面。

2 比较教材的内容设计从内容上看,两种教材各有特点、各有侧重。

涉及的基本知识点是一致的,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定义及计算、常见接触面的摩擦因数,以及典型的匀速运动时的推力或拉力大小。

但是国内教材提到了滚动摩擦以及关于流体的阻力,这是美国教材没有涉及的。

先从对概念的定义来谈一谈。

两种教材都是通过二力平衡来引出静摩擦力的,但是中国教材提到了相对运动趋势,而美国教材只说:“当两个表面不发生相对运动时,其中一个表面施加在另一个表面上的力。

”相对来说中国教材较容易理解一些。

但对于静摩擦力的理解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所在。

再来谈谈对公式的给出。

中国教材先讲静摩擦力,用实验来说明静摩擦力的大小在0-Fmax之间,但对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没有太多的说明,一般教师在讲解时都会提到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略大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计算时不做说明我们默认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然后再介绍滑动摩擦力,而且滑动摩擦力的公式是直接给出的,“实验表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压力成正比。

AP课程(中美合作课程)中、美教材力学内容体系的对比

AP课程(中美合作课程)中、美教材力学内容体系的对比
科 教 热 点
Science andEducationH otspots
AP课程 (中美合作课程)中 美教材
力学 内容体系的对比
张 延 伟
(宁波外 国语学校 浙江 ·宁波 315211)
摘 要 ‘'AP课程(中美合作课程 )”是指在一些 国际高中或普通 高中的国际部 中所开设 的课程 ,其 目的是在 中国学生的
关键词 AP课程 中、美教 材 内容体 系 对 比
中 图 分 类 号 :G633.7
文献 标 识 码 :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9.003
Com parison 0f M echanics Content System betw een Chinese and

Keywords AP course;Chinese an d American textbooks;content system;comparison
“AP课程(中美合 作课程 )”是指在一些国际高 中或普通高 一 维空 问运动 的动力学 以及力 学单位制 。必修 一的最后部分
中的 国 际部 中所 开 设 的课 程 ,其 目的是 在 中国 学生 的高 中阶 段 是 学 生 实验 、误 差和 有 效 数 字 以及 课 题 研 究 (桥 梁 的 研 究 )和 推
and American optional physics textbooks(A Custom Publication)。it is very necessary,importa nt and meaningful to study,
compare ̄learn from each other S strengths an d integrate them orga n ically.

中美物理教材学史内容的比较研究

中美物理教材学史内容的比较研究

( 经典物理学是指于l世纪初—— l 物体速度接近光速时,或者在微观状态下 , 1 ) 7 9 世纪末建立和发展 的物理学内容,以经典力 牛顿第二定律不再有效。然而,所有我们 日 学、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经 典电磁场理 论 常经历的事物都遵从这条3 0 0 多年前形成 的
为主要 内容 。( 现 代物理学通 常是指2 世 物理定律 在进行统计时,把这样简略叙 述 2 ) 0
略叙
力学
5 0 l

热学
2 0 l

光学
2 0 l

电磁学 原子物理 内容数 日
4 0 2

总数
2 6 2 6
4 9 2
l l
1 7 9 7时代后 的2 0 0 多年,物理学家发现 ,当
总数
5 5 5 5




l l

l 2
l l
4 3
l 2
详略 详叙 略 叙
4 9
2 2
l 3
4 7
7 1 6
l 8 3 7
2 、内容分类统计 表二 中国物理教材物理学史的分布情况 类别
分期 经 典 现 代 详略 详叙
材中物理学史的比较对象,试 图通过认真分 析研究教材中介绍物理学史的各 自 特点,期 l 、内容数量统计
待得出某些结论性启示,进一步对新课程改 表一 美国物理教材物理学史的分布情况
类别
分期 经 典
现代
力学 热学 光学 电 磁学 原子 物理 内容数日


纪初发展起来的物理学,包括相对论、量子 的物理学史内容归类为略叙。 三、统计分析

中美物理教育研究的差异性分析

中美物理教育研究的差异性分析

在家庭教育方面,中国家长往往更注重孩子对家庭、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强 调孩子在集体中的角色和地位。而美国家长则更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鼓励孩子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这种价值观的差异导致中美家长在教育方式上 也有所不同。
其次,权力距离是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中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中国文化 倾向于强调等级和权力,而在美国文化中,人们更倾向于追求平等和自由。这种 文化差异在家庭教育中也表现得十分明显。
在家庭教育方面,中国家长往往更注重孩子的稳定性和安全感,倾向于让孩 子选择一个稳定的职业和生活方式。而美国家长则更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性和创 新精神,鼓励孩子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勇于尝试新事物。
总之,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和解决跨文化冲突的有效 工具。通过理解这些文化差异的根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美家庭教育之间的 差异,并寻找更为和谐、理解和包容的跨文化交流方式。
中美物理教育研究的差异性分析
目录
01 一、物理教材的差异
03 三、研究历史的差异
02 二、教学方法的差异 04 参考内容
物理教育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因为它不仅是科学的基础,更 是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物理教育的方式、 方法、内容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本次演示将通过比较中美两国的物理教 育研究,分析其中的差异性。
1、深入研究中美幼儿科学教育课程的内在和影响因素,理解其背后的文化、 教育和价值观差异;
2、开展跨文化比较研究,探索不同文化背景下幼儿科学教育的共性和特性, 为构建具有国际视野的幼儿科学教育体系提供参考;
3、结合实际教学案例,探讨如何有效整合中美幼儿科学教育课程的优秀元 素,例如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估等,以提升幼儿科学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美高中物理教材比较
摘要:对中美具有代表性的两套教材进行深入分析,展现中外物理教材在编写上的特点以及相应的数据统计,分析比较了中外高中物理教材系统结构上的异同点,最后得到一些启示。

关键词:中美教材;高中物理;结构
教材结构反映一个国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性质,所以要对结构系统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

新课标指导下的教材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本着这种思想理念,本文通过对中美两套现行教材结构系统的研究比较,展示了美国优秀教材的特色,分析了我国教材与美国教材的结构差异,提出建议期望,对物理新课程改革中教材的编写及运用有所帮助和启示。

一、所选教材介绍
1.国内教材
人教版高中物理教科书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著出版,全称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由必修和选修组成。

作为我国教材经典中的典型,人教版以它编排的科学性、知识的精炼性、专家组的权威性被广大师生所选用。

2.美国教材
《物理:原理与问题》(Physics:Principles and
Problems)是美国高中物理教材中的经典,由University of Michigan-Dearborn的著名教授Paul W.Zitzewitz.Ph.D主编,麦格劳・希尔公司(The McGraw-Hill Companies.Inc.)出版。

根据统计,《物理:原理与问题》一书自出版以来,在全美的选用率接近50%,并被其他许多使用英语的国家选用。

应该说这是受到教师广泛欢迎的一本教材。

本书曾多次修订改版,1996年美国《国家科学课程标准》颁布之后,作者进行了一次较全面的改写,与1999年版相比,这本书在章节结构、教材内容及插图上均作了较大幅度的修改。

二、引言的比较
1.科学家的名人名言是人教版相对于《物理:原理与问题》引言部分最大的不同点。

这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特点有着很大的关系,在学生学习物理时,他们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会受到影响。

2.两套教材引言部分组成基本相同,包含了标题、主题图、本章内容及地位介绍,但是《物理:原理与问题》设置了“你将学到什么”“为什么这部分如此重要”和“考虑这个问题”,这种对话式的口吻更加贴近学生,从学生学习的角度介绍本章的主要内容和地位。

3.设置问题是《物理:原理与问题》引言部分的一个亮点,围绕主题图片提出问题,引出本章要学习的知识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三、教材栏目设置比较
1.美国物理教材既是课本也是参考书,每节的第一个栏目便是“学习目标与关键词”,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主要任务,这正是人教版教材所欠缺的。

2.美国教材例题以及与例题配套的小练习的数量比人教版教材设计的更多,并且呈现的方式一目了然。

每一章还会有相应具有难度的挑战题,虽然人教版物理教材也配有相应的例题,但缺少及时的跟踪练习,难以及时地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

3.人教版物理教材在教学活动安排和小组学习方面更为丰富,“做一做”“说一说”“思考与讨论”等栏目的设计,紧跟新课改的步伐,目的在于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并且领会到合作探讨的团队精神。

四、教材实验比较
物理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科学,物理实验对物理概念的理解、物理规律的认识、掌握以及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观察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概念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这是理解概念和规律最有效的方法。

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生兴趣,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所以物理实验是学生获取感性材料、探索自然规律、
认识物理世界的基本手段。

五、中美教材习题比较
美国教材习题的特点有:题量丰富、结构清晰和梯度适中,并且思考题和计算题同等重要,解决这些习题需要学生自己查阅资料,这样不但拓展了思维,还可以使记忆更加深刻;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性强。

国内教材习题的特点有:习题类型单一,多以计算题为主,习题设置的内容针对本节知识点来出题,致使学生接触面比较狭窄,强调答案的唯一性,比较偏向于学生的解题能力,不能更好地开拓学生的思维;习题大多在理想的条件下计算,专业术语较多,让学生不能够真切地理解,脱离实际,使学生觉得物理这门课程没有用,逐渐失去学习物理的信心。

虽然近些年进行了多次不同程度的修订,也有很多在教材编写方面的经验,只是在这个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教材版本编写理念不断变更,如何使编写人员在改革的推进中保证教材的编写质量成为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同美国优秀教材相比,以国际化的视野找出我国教材编写方面的欠缺和不足并汲取先进的教学理念,这将是今后提高我国教材编写水平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参考文献:
阎金铎,郭玉英.中学物理新课程教学概论[M].北京
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编辑王梦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