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讲义
钢筋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与防治

钢筋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与防治钢筋混凝土工程是建筑中常见的结构形式,它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等优点。
在钢筋混凝土工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发现和处理,会影响工程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为了确保钢筋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我们需要了解常见的质量问题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钢筋锈蚀钢筋在混凝土中起到增强混凝土强度和抵抗拉力的作用。
当钢筋暴露在潮湿或氯离子等有害物质的环境中时,容易产生钢筋锈蚀的现象。
钢筋锈蚀会导致钢筋表面膨胀,破坏混凝土的密封性和协同作用,进而影响工程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防治措施:1. 选择合适的钢筋材质和表面处理方式,如采用不锈钢钢筋或表面镀锌的钢筋,可以有效降低钢筋锈蚀的风险。
2.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确保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和密封性。
3. 采取防护措施,如施工后及时进行防水处理,避免水分的渗入。
二、混凝土开裂混凝土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容易发生开裂。
常见的开裂形式包括塑性开裂、硬化收缩开裂等。
防治措施:1. 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避免水分过多导致混凝土的收缩较大。
2. 采用适当的混凝土配合比,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塑性,避免产生过多的应力。
3. 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混凝土的养护,保持其湿润,避免早期干缩。
三、混凝土强度不达标钢筋混凝土工程的强度是其最为重要的性能之一,如果混凝土强度不达标,则会降低工程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防治措施:1. 严格控制混凝土材料的配比和质量,确保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2.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包括搅拌、浇筑和养护等环节。
3. 进行强度检测和验收,及时发现和处理强度不达标的情况。
四、结构配筋不满足要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配筋是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的,如果结构配筋不满足要求,可能会导致结构的不稳定和承载能力不足。
五、混凝土质量不稳定混凝土的质量稳定性对于工程的性能和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如果混凝土的质量不稳定,可能会导致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不足。
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一.钢筋工程1.实行钢筋下料单复核制度,由班组编制的钢筋下料单,必须经工地技术员复核,防止下料单错误。
从根本上防止钢筋的数量、规格、形状、搭接、锚固长度不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2、成型钢筋有变形,须将之矫正,若变形过大,须检查弯折处是否有碰伤或局部出现裂纹,并报告质量员视具体情况处理。
3、钢筋绑扎时铁丝应绑成〃八〃字形,若发现箍筋遗漏,间距不对要及时调整。
4、凡是双层筋、挑檐、雨蓬等必须设置钢筋马凳,且每米最少设一个;钢筋交叉点须全部绑扎,浇筑混凝土时,钢筋工必须在场值班,严防钢筋移位。
5、浇筑混凝土的施工人员不准直接站在钢筋上,必须支马凳,搭跳板。
6、对钢筋位置的控制:&在绑扎过程时,必须绑扎牢固,绑扎松扣率不得大于10%,不允许梅花形绑扎。
3对容易偏位的柱墙插筋及水平筋,除绑扎牢固之外,在楼面或梁面位置焊牢固定,并要求至少有一道箍筋或水平筋出磴面。
3在基础钢筋绑扎时,为避免基础梁主筋与柱子主筋冲突造成柱筋偏位,在钢筋放样时应事先预留出一定的位置,以使梁柱主筋不发生冲突。
7、钢筋偏位的校核:应尽量避免钢筋偏位,如万一出现钢筋偏位,应该及时通知监理、业主及设计方,并且及时整改。
对已浇好碎才发现偏位的柱墙主筋,必须严格按照以下要求进行校正。
方法之一可采用在偏位钢筋的正确位置钻孔用大一号的钢筋穿进去,灌高标号浆再与偏位钢筋焊牢;方之二是凿除根部碎、扳正(斜度≤1/6)再用高一级细石佐填实。
二、模板工程:1.模板安装前,先检查模板的质量,不符质量标准的不准使用。
2、梁侧模必须拉线通直后支加固。
3、认真处理好梁、柱、板节点处的支模使之接槎平顺。
4、梁板支撑系统要按规定设置剪力撑和横杆,立杆间距不得超过Im,跨度大于4m的梁,须按0.2%~0.3%起拱,防止出现下跷。
5、模板接缝要拼接严密,最大缝隙不能超过2mm,并用胶带纸将缝粘牢,以防漏浆。
6、梁板钢筋绑扎前,须将模板内杂物清理干净,构造柱支模前,须将脚址内杂物清理干净,防止混凝土夹渣。
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预防和杜绝质量通病,提高工艺质量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途径。
在施工作业中要贯穿“自检、互检、交接检”的三检制度,确保每一道工序质量有保证。
每一个施工作业人员都要在施工中了解各分项工程的质量通病,自觉地避免易造成质量通病的操作方法,同时坚持施工作业标准化,制定正确的工序作业工法。
那么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预防措施分别有哪些呢?技术帖,必须收藏!一、钢筋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二、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1)根据土的种类、物理力学性质(如土的内摩擦角、粘聚力、湿度、密度、休止角等)确定适当的边坡坡度。
对永久性挖方的边坡坡度,应按设计要求放坡,一般在1∶1.0~1∶1.5之间。
(2)开挖基坑(槽)和管沟,如地质条件良好,土质均匀,且地下水位低于其底面标高时,挖方深度在5m以内不加支撑的边坡的最陡坡度,应按规定采用,且挖方边坡可做成直立壁不加支撑,但挖方深度不得超过规定的数值,此时砌筑基础或施工其他地下结构设施,应在管沟挖好后立即进行。
施工期较长,挖方深度大于规定数值时,应做成直立壁加设支撑。
(3)做好地面排水措施,避免在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积水,造成边坡塌方。
当基坑(槽)开挖范围内有地下水时,应采取降、排水措施,将水位降至离基底0.5m 以下方可开挖,并持续到回填完毕。
点这免费下载施工技术资料(4)土方开挖应自上而下分段分层、依次进行,随时做成一定的坡势,以利泄水,避免先挖坡脚,造成坡体失稳。
相邻基坑(槽)和管沟开挖时,应遵循先深后浅或同时进行的施工顺序,并及时做好基础或铺管,尽量防止对地基的扰动。
4.治理方法(1)对沟坑(槽)塌方,可将坡脚塌方清除做临时性支护(如堆装土编织袋或草袋、设支撑、砌砖石护坡墙等)措施。
(2)对永久性边坡局部塌方,可将塌方清除,用块石填砌或回填2∶8或3∶7灰土嵌补,与土接触部位做成台阶搭接,防止滑动;或将坡顶线后移;或将坡度改缓。
(5)每层密实度应由试验员现场环刀取样,通过检测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上层摊铺;(6)回填土宜优先采用基槽中挖出的土。
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钢筋混凝土是建筑领域中常用的一种材料,但在施工过程中常常遇到一些质量问题。
本文将介绍钢筋混凝土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确保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
1. 基础不牢固基础不牢固是钢筋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问题,如果基础不牢固,会导致建筑物变形、开裂甚至倒塌的风险。
防治措施:•在设计阶段,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和土壤工程测试,明确地基的承载能力;•选择合适的基础形式,如浅基础、深基础或增加地基加固等;•加强基础的施工质量控制,包括土方开挖、基坑支护、垫层垫料的填充与压实等;•进行基础的安全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2. 混凝土强度不达标混凝土强度是评价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的重要指标,强度不达标可能导致建筑物的承载能力降低,甚至完全失效。
防治措施:•在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上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加强混凝土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包括材料配送、搅拌、浇筑、养护等环节;•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养护质量,如采取湿养护措施、增加覆盖层等;•进行混凝土强度的检验和监测,及时调整施工工艺和配合比。
3. 钢筋质量不合格钢筋作为钢筋混凝土中的主要承力材料,质量不合格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强度和稳定性。
防治措施:•选择合格的钢筋供应商,并在进场前进行严格的材料检验;•在施工现场加强钢筋的质量监督,包括钢筋的储存、加工、焊接等环节;•进行非破坏性检测,如超声波探伤等,对钢筋进行质量检验;•对不合格的钢筋及时停用并更换,杜绝使用不合格钢筋的风险。
4. 混凝土开裂混凝土开裂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开裂不仅会影响建筑物的美观性,还可能导致渗水、腐蚀等问题。
防治措施:•控制混凝土的收缩,采取适当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养护措施,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加强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如在施工过程中加入适量的抗裂纤维等;•在混凝土浇筑后及时进行养护,保持湿润环境,避免混凝土强度过早失去水分;•对已经出现的裂缝进行修复,采取合适的补强措施。
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钢筋和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使用最广泛的材料之一、然而,钢筋和混凝土工程质量问题也相对较多。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钢筋和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首先,钢筋工程质量通病之一是钢筋间距偏大。
当钢筋间距过大时,将导致钢筋的承载能力下降,影响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
为预防此问题,施工人员应根据设计要求合理布置钢筋,使用专业工具正确测量钢筋间距,并检查钢筋的固定情况。
其次,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之一是混凝土强度不达标。
混凝土的强度是保证结构安全的重要指标,强度不达标将导致结构的稳定性降低。
为预防此问题,施工人员应按照设计要求控制混凝土的配比和搅拌工艺,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达到标准要求。
同时,要注意混凝土的养护,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防止水分的流失和混凝土的干燥。
第三,钢筋工程质量通病之一是钢筋的锈蚀和脱落。
钢筋的锈蚀和脱落将导致结构的强度下降,降低结构的耐久性。
为预防此问题,施工人员应在施工前对钢筋进行检查,确保钢筋的表面光滑、无锈蚀。
并使用抗锈蚀涂料对钢筋进行保护,延长钢筋的使用寿命。
第四,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之一是混凝土开裂。
混凝土开裂会影响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美观度。
为预防此问题,施工人员应在施工过程中遵循正确的浇筑和养护工艺,避免混凝土过早干燥、收缩。
此外,还应注意混凝土的配比,使用适当的添加剂和控制水胶比,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最后,钢筋和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之一是施工工艺不规范。
施工工艺的不规范将导致质量难以保证,甚至出现安全隐患。
为预防此问题,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要求进行操作,尽量避免临时性施工措施,确保每一道工序都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
综上所述,钢筋和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主要包括钢筋间距偏大、混凝土强度不达标、钢筋的锈蚀和脱落、混凝土开裂以及施工工艺不规范等问题。
为预防这些问题,施工人员应按照设计要求合理布置钢筋、控制混凝土的配比和搅拌工艺、加强钢筋的防腐蚀措施、遵循正确的浇筑和养护工艺,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操作。
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

(二)钢筋工程
4、钢筋焊接与机械连接的通病: 1)钢筋闪光对焊的通病现象:未 焊透、氧化、过热、脆断、烧 伤、塑性不良、接头弯折和偏 心、大直径钢筋焊接缺陷等。 2)钢筋电阻点焊的通病现象:焊 点脱落、钢筋表面烧伤.压坑大. 火花飞溅严重、焊点冷弯脆断 焊点压陷深度过大或过小等。 3)钢筋电弧焊的通病现象:尺寸 偏差、焊缝形成不良、焊瘤、 咬边、电弧咬伤钢筋表面、弧 坑过大、脆断、裂纹、夹渣、 未焊透、气孔等。 4)钢筋电弧焊的通病现象:接头 偏心和倾斜、咬边、未熔合焊 包不匀、气孔、钢筋表面烧伤、 夹渣、成型不良等。 5)预埋件钢筋埋弧压力焊的通病 未焊合、咬边、夹渣、气孔、 钢板焊穿、焊偏、歪斜、钢筋 脆断、钢板凹陷等。 6)钢筋气压焊的通病现象:接头 成型不良、接头偏心和倾斜、 偏凸.压焊面偏移、过烧.纵向裂 纹、平破面(未焊合)等。 7)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通病: 压空.压痕分布不均、偏心弯折
钢筋存放不合格 表面锈蚀
(二)钢筋工程
主副筋位置放反、钢筋网上下 3、钢筋安装时的通病: 钢筋混淆、曲线形状不准、四 现象:骨架外形尺寸不准、绑扎网 肢箍筋宽度不准、配筋重叠层 片斜扭、平板中钢筋的砼保护 次多、梁上部钢筋下落、交叉 层不准、骨架吊装变形、框架 杆件主筋相碰、牛腿配筋交叉 梁插筋错位、同一连接区段内 重叠等质量通病现象。 接头过多、露筋、钢筋代换后 截面不足、钢筋搭接接头松脱、 预防:各种通病现象,在我们的工 程中也是屡见不鲜,所以我们 箍筋间距不一致、箍筋接头位 应加以足够的重视,仔细分析 置同向、梁箍筋弯勾和纵筋相 各种通病的原因所在,施工过 碰、梁箍筋被压弯、肋形楼盖 程中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提高 穿筋困难、弯起钢筋方向错误、 施工工艺水平,加强各方面的 双层网片移位、钢筋遗漏、绑 预防措施、尽量避免通病现象 扎接点松口、柱钢筋弯勾方向 的发生。 不对、薄板露构、基础钢筋倒 钩、骨架歪斜、钢筋网
钢筋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与防治

钢筋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与防治钢筋混凝土工程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而质量问题的存在会对工程的安全和使用寿命产生重大影响。
下面将介绍钢筋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其防治措施。
1.混凝土强度不达标混凝土强度是衡量工程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常见的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达标的问题有:配合比设计不合理、水灰比过大、混凝土浇筑不均匀等。
为了防止混凝土强度不达标,应严格按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保证搅拌均匀、浇筑均匀。
施工现场应定期取样进行检测,及时调整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钢筋锈蚀钢筋锈蚀是钢筋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问题,主要是由于钢筋与外部环境中的水和氧气发生化学反应而腐蚀。
钢筋锈蚀严重会降低结构的承载能力,加快结构的老化。
为防止钢筋锈蚀,可以在施工过程中加入防锈剂,选择具有良好防腐蚀性能的钢筋,并做好保护措施,防止钢筋被水氧化。
3.混凝土裂缝混凝土裂缝是由于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或荷载超过承载能力而产生的。
裂缝的存在会导致结构强度降低,影响工程的使用寿命。
为了防止混凝土裂缝,可以在混凝土配合比中添加适量的纤维材料,增加混凝土的韧性。
还应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收缩变形,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时间,避免混凝土过早干燥或过早加荷载。
4.混凝土表面质量差混凝土表面质量差主要表现为空鼓、起砂、麻面等问题。
空鼓指混凝土与模板的粘结不牢固,空气被困在混凝土中而形成的空洞。
起砂指混凝土表面出现颗粒松散、易脱落的现象。
麻面指混凝土表面出现凹凸不平的情况。
为了保证混凝土表面质量,应注意选择合适的模板材料和施工工艺,保证模板与混凝土的充分粘结。
在浇筑混凝土前,要对模板进行充分清理和涂抹防粘剂,避免混凝土与模板粘结不紧密。
钢筋混凝土工程中的质量问题对工程的安全和使用寿命产生重大影响。
为了预防这些问题的发生,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加强现场管理和质量控制,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混凝土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中,混凝土工程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然而,由于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原因,常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
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问题及其防治措施。
1.蜂窝蜂窝是混凝土表面出现的小孔洞,通常是由于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厚、振捣不密实或漏振、模板有缝隙使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而混凝土坍落度过小或石子过大、根部模板有缝隙等原因造成的。
为防止蜂窝的出现,应注意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振捣的密实程度,同时确保模板的密闭性。
2.露筋露筋是指钢筋暴露在混凝土表面,通常是由于钢筋垫块位移、间距过大、漏放、钢筋紧贴模板、振捣不密实等原因造成的。
为防止露筋,应注意钢筋的布置和固定,同时加强振捣的密实程度。
3.麻面麻面是指混凝土表面出现的麻点,通常是由于拆模过早或模板表面漏刷隔离剂或模板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易粘附在模板上造成的。
为防止麻面,应注意拆模的时间和模板的处理。
4.孔洞孔洞是指混凝土中出现的空洞,通常是由于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未经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造成的。
为防止孔洞,应注意钢筋的布置和振捣的密实程度。
5.墙体烂根墙体烂根是指墙体底部出现的裂缝,通常是由于模板拼缝不严或加固不够、下料过多导致模板出缝隙、混凝土跑浆等原因造成的。
为防止墙体烂根,应注意模板的处理和混凝土的坍落度。
6.洞口移位变形、梁变形洞口移位变形和XXX通常是由于浇筑时混凝土冲击洞口模板,两侧冲力不均,模板未能夹紧造成的。
为防止洞口移位变形和梁变形,应注意模板的固定和振捣的密实程度。
7.缝隙与夹渣层施工缝杂物清理不干净或未浇底浆等原因,易造成缝隙和夹渣层。
为防止缝隙和夹渣层,应注意施工缝的处理和底浆的浇筑。
8.墙面气泡过多墙面气泡过多通常是由于一次下料过厚、混凝土坍落度过大、振捣时间不够易造成的。
为防止墙面气泡过多,应注意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振捣的密实程度。
9.顶板裂缝顶板裂缝形成原因多样复杂,一般以下几方面原因较突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筋质量通病——安装
不同等 级钢筋 混用
锚固长 度不够
绑扎、焊接 位置不符 要求
钢筋质量通病——安装
接头绑扎、 焊接形式 采用不当
钢筋接头 错误
梁、柱接 头处箍筋 加密不够
搭接长度 不足
接头百分 比不能满 足要求
接头位置 不当
钢筋质量通病——安装
钢筋接头不错开
主筋未绑扎到位
柱子主筋、 板主筋弯钩 朝向不对
墙体烂根
洞口移位变形 梁变形
缝隙与夹渣层
墙面气泡过多
顶板裂缝
• 顶板裂缝形成原因多样复杂,一般以下几方面原因较突出
• 混凝土浇筑振捣后,粗骨料沉落挤出水分、空气,表 面呈现泌水而形成竖向体积缩小沉落,造成表面砂浆 层,它比下层混凝土有较大的干缩性能,待水分蒸发 后,易形成凝缩裂缝。 模板浇筑混凝土之前洒水不
接头应切除重焊, 或采取补强焊接措施
筋
电渣压力焊接头应逐个进行
焊
外观检查。当进行力学性能
试验时,应从每批接头中随
接
机切取3个试件做拉伸试验
焊缝不饱满均匀、夹渣
母材受污染, 锈蚀未清理干净
钢筋母材接头弯曲不顺直
在现浇钢筋混凝土多层结构中, 应以每一楼层或施工区段中 300个同级别钢筋接头作为 一批,不足300个接头仍应 作为一批
四周焊包均匀凸出钢筋表面的 高度应大于或等于4mm
钢筋电渣压力焊偏心过大,超出0.1倍钢筋直径及2mm的要求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
蜂窝
露筋
麻面
孔洞
墙体烂根
洞口移位变形 梁变形
缝隙与夹渣层
墙面气泡过多
顶板裂缝
混凝土质量通病——蜂窝
• 原因是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厚,振捣不密实或漏振,模板有 缝隙使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而混凝土坍落度过小或石 子过大,根部模板有缝隙,以致混凝土中的砂浆从下部 涌出而造成;
混凝土质量通病——露筋
蜂窝
露筋
麻面
孔洞
墙体烂根
洞口移位变形 梁变形
缝隙与夹渣层
墙面气泡过多
顶板裂缝
• 原因是钢筋垫块位移、间距过大、漏放、钢筋紧贴模 板,造成露筋,振捣不密实,也可能出现露筋
混凝土质量通病——麻面
蜂窝
露筋
麻面
孔洞
墙体烂根
洞口移位变形 梁变形
缝隙与夹渣层
墙面气泡过多
顶板裂缝
• 拆模过早或模板表面漏刷隔离剂或模板湿润不够,构 件表面混凝土易粘附在模板上造成麻面脱皮
• 墙垛、阳角受损:拆模时吊升大模板时磕碰阳角,造 成破损。部分墙垛只有100mm,截面过小抗冲击力差。
混凝土质量通病——洞口移位变形、梁变形
蜂窝
露筋
麻面
孔洞
墙体烂根
洞口移位变形 梁变形
缝隙与夹渣层
墙面气泡过多
顶板裂缝
• 浇筑时混凝土冲击洞口模板,两侧冲力不均,模板未能夹 紧;造成洞口变形,梁扭曲,甚至个别部位截面“颈缩”
混凝土质量通病——缝隙与夹渣层
蜂窝
露筋
麻面
孔洞
墙体烂根
洞口移位变形 梁变形
缝隙与夹渣层
墙面气泡过多
顶板裂缝
• 施工缝杂物清理不干净或未浇底浆等原因,易造成缝隙、 夹渣层
混凝土质量通病——墙面气泡过多
蜂窝
露筋
麻面
孔洞
墙体烂根
洞口移位变形 梁变形
缝隙与夹渣层
墙面气泡过多
顶板裂缝
• 一次下料过厚,混凝土坍落度过大,振捣时间不够易造成 墙面气泡过多
混凝土质量通病——顶板裂缝
蜂窝
露筋
麻面
孔洞
钢筋混凝土 工程质量通 病防治措施
钢筋工程质量通病
1 材料 2 存放 3 加工 4 安装
钢筋质钢量筋通质病量—通—病材—料—材料
• 钢筋合格证、检测报告。入场复试不满足要求(弯折、 拉拔试验),复试未加倍,批量不清,超批量等。
• 钢筋几何尺寸不能满足要求,钢筋应平直、无 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结疤、折叠、油污、 颗粒状或片状锈蚀等,加工过程中不能正常弯 折发生脆段、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明显不 良的应对该批次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
够,过于干燥,则模板吸水量大,引起混凝土的塑性 收缩,产生裂缝。 混凝土浇捣后过分抹平压光和养护
不当也易引起裂缝。顶板浇注后,上人上料过早,上 料集中,也易造成裂缝。
• 本工程采用快拆体系做为顶板模板支撑,施工过程中时有工 人不按快拆原理进行施工现象,拆模时将立杆全部拆除然后 回顶,也易造成顶板出现裂缝。 目前采用的商品混凝土,
Text
主筋位置放反
箍筋绑扎不牢 松动间距不均匀
不设置限位箍筋
钢筋绑扎花扣、缺扣 松动不符合规范要求
钢筋拉钩未按要求布置(应 钢筋未按要求布设(梅花型400*400) 第一排横向钢筋开始)
暗柱钢筋移位严重
钢筋质量通病——安装
接头处的轴线偏移不得大于钢
筋直径的0.1倍,且不得大于
2mmt
钢
外观检查不合格的
钢筋钢质筋量质通量病通—病——材—料材料
• 钢筋表面允许有凸块,但是 不允许超出肋高
• 钢筋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钢筋组 成,重量不大于60吨。
钢筋质量通病——存放
• 存放过程中标牌丢失、标示 不清、分类混乱、未按要求 垫高(防止锈蚀)。
钢筋质量通病——加工
• 未按照要求统一下料,下料不准,对于复杂节点未事 先按照空间关系放样,尺寸角度差,不直不顺、弯点 不准、弯钩不准。
其他问题
• 错台:墙体产生错台原因是大模板与木模板拼接位置 未拼紧,混凝土浇注时,造成木模板移位。顶板产生 错台原因是顶板支模时次龙骨未仔细筛选,模板拼缝 不紧,模板与龙骨钉子过稀,未钉紧。
• 墙体底部砂浆过厚:原因是浇注墙体时,将减石砂浆 或润管砂浆未均匀入模,而是集中到一点,造成部分 墙体底部砂浆过厚,强度受影响。
为了保证商品混凝土的流动性能,坍落度较大,因此水灰比 也较大。而混凝土中参与水化反应的水量仅为游离水的20- 25%,而大部分水是为了保证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这些游 离水在蒸发后会在混凝土中产生大量毛细孔增加了混凝土的 收缩。掺加粉煤灰、矿渣等,也会增加混凝土的收缩。为了 保证混凝土的可泵性,工程中一般选用较小粒径的粗骨料, 或减少粗骨料的用量。粗骨料的用量的减少和粗骨料粒径的 减小,会使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下降,不稳定性变大,从而 增大了混凝土收缩。
混凝土质量通病——空洞
蜂窝
露筋
麻面
孔洞
墙体烂根
洞口移位变形 梁变形
缝隙与夹渣层
墙面气泡过多
顶板裂缝
• 原因是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未经振捣就继续浇筑 上层混凝土
混凝土质量通病——墙体烂根
蜂窝
露筋
麻面Βιβλιοθήκη 孔洞墙体烂根洞口移位变形 梁变形
缝隙与夹渣层
墙面气泡过多
顶板裂缝
• 模板拼缝不严、或加固不够、下料过多导致模板出缝隙,混 凝土跑浆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