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教科版

合集下载

教科版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题(含答案)

教科版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题(含答案)

教科版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题(含答案)教科版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长江三角洲是由泥沙堆积而成的B.敦煌的雅丹地貌是由地震形成的C.长白山天池是由水的作用形成的D.黄土高原上的沟壑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2.下列各组摆,能研究“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关系”的是()。

A.B.C.D.3.下列关于圭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圭表由圭和表组成,圭是有刻度的平面,表是立在圭上面的一根柱子B.正午时,表会在圭上投出暗影,影子长度在四季呈现规律性变化C.人们根据圭面上影子的长短划分了中国古代的二十四节气D.从夏至到冬至,圭面上的影子逐渐变短4.小明发现下图的水钟计时不准确,下列改进方法不合理的是()。

A.将标有刻度的接水瓶换成更粗的瓶子B.标注时间刻度时要多次测量C.将底部凹凸不平的瓶子改为底部平整的瓶子D.在图上漏水瓶上开个泄水孔再叠加一个漏水瓶5.科学课上,尝试听听同伴的心跳声,我们应该将耳朵靠近同伴胸腔的()侧。

A.左B.右C.中间D.任意位置6.下列关于火山喷发的描述错误的是()。

A.火山喷发既有地壳运动的原因,也有人类破坏环境的原因。

B.火山爆发时喷出的大量火山灰和火山气体,会对气候造成极大的影响。

C.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地慢。

D.火山喷出的火山灰会让周围的土地肥沃。

7.下面做法()不利于保护消化器官。

A.吃饭定时定量B.不吃变质食物C.饭后不要剧烈运动D.经常不吃早饭8.阅读资料发现“小孔成像”实验能证明光可以沿()直线传播。

A.水B.空气C.固体D.真空二、填空题9.和可以改变生物特征。

10.长白山天池是形成的(填:“火山喷发”或“地震”),敦煌的雅丹地貌是的作用形成的。

(填:“风”或“水”)11.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树木的根可以穿破岩石(如图),这说明了也会影响地球表面的变化。

12.打乒乓球时运动员的感受到对面的球飞来,会将这个信息传送给大脑,大脑就命令去接球。

2024年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4年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4年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16分)1、坐在转椅上,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转椅,看到周围景物按________的方向运动。

2、除了用种子繁殖外,植物还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营养繁殖。

3、古代的水钟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都是根据水量的变化制成的。

4、昼夜现象是由于________引起的,四季的形成与________的公转、________的倾斜有关。

5、在黑板上用粉笔写字时,粉笔和黑板之间属于________摩擦。

6、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少受到的浮力就越________。

7、物体越重,摩擦力就________;物体越轻,摩擦力就________。

8、连接灯泡的导线两端应分别连接电池的_______和_______形成________,灯泡才会亮起来。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喷发的火山叫()。

A.活火山B.死火山C.休眠火山2、毛虫被小鸟吃是一条食物链()。

A.正确B.不正确C.两种都不是3、我们熟悉的大理石是一种()。

A.岩浆岩B.沉积岩C.变质岩4、下列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不是适应环境表现的例子是()A.北极狐白色的皮毛B.人到中老年时头发逐渐变白C.变色龙的体色随着环境而改变D.仙人掌的叶退化成了刺5、冬天,大棚里的蔬菜也能生长得很好,主要原因是()。

A.这些蔬菜适应了寒冷的环境条件 B.有蓬布和草苫遮挡风雨C.具有蔬菜生长需要的条件6、下面不能会聚太阳光的是()。

A.凹透镜B.凸透镜C.平面镜7、医生带额镜给病人检查耳朵,是巧妙地利用了()解决了难题。

A.光的直射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8、煮熟的汤圆会浮起来,这是因为汤圆的体积( )了。

A.变大B.变小C.不变9、海滩上和河边的岩石大都是()。

A.有棱角的B.方形的C.椭圆形的10、书画作品大多选用宣纸,因为宣纸具有较好的().A.吸水性B.韧性C.透明度D.硬度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微风的力量很小,对土地没有侵蚀作用。

2024年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练习及答案

2024年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练习及答案

2024年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练习及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16分)1、火山和________可以使地球表面瞬间发生较大的变化,这是由于地球________运动引起的。

火山活动与地幔和________运动有关。

2、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________,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________。

3、太阳钟是根据________来计量时间的。

4、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________。

这样就可以________物体热量的散失。

5、杠杆上有3个作用点:_______、_______、_______。

6、脑是人体的“________”,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神经是人体的“________”,能把人体各部分获得的信息及时报告给大脑,并能把脑下达的命令传给人体各部分。

7、物质有三种常见的状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状态是可以________的。

8、一个杯子中装着油、水、糖浆,在最下层的应是____。

因为相同体积的糖浆最重,水第二,油最轻。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用手电筒照射一个木块,手电筒保持不动,当木块远离手电筒时,影子会()。

A.变大B.变小C.不发生变化2、大多数细胞微小,但个别细胞却很大,如()。

A.西瓜B.鸡蛋黄C.人的红血球细胞3、下列对北斗七星的描述,错误的是()。

A.组成北斗七星的星体离我们有远有近B.如果从太空中其他不同的角度看北斗星,它们的形状会各不相同C.如果我们坐宇宙飞船绕这七颗星转动一周所看的景象一定相同4、如果苹果在水中是浮的,那么切成四分之一的苹果在水中是()。

A.沉B.浮C.无法判断5、有花萼、花冠、雄蕊、雌蕊组成的,属于()。

A.完全花B.不完全花C.两性花6、火箭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运动的。

A.反冲力B.弹力C.摩擦力7、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

A.肯定死亡 B.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 C.以上都不对8、增加()可以为生态瓶中的动物提供更多的氧气。

2024年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综合能力测试卷及答案

2024年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综合能力测试卷及答案

2024年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综合能力测试卷及答案班级:姓名:题序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空题。

(共16分)1、水受热时体积________,受冷时体积________,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________。

2、________是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

3、火山和________可以使地球表面瞬间发生较大的变化,这是由于地球________运动引起的。

火山活动与地幔和________运动有关。

4、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________,要使物体运动得更快,必须对物体________。

5、日晷是用________来计量时间的。

6、人们发现________镜和________镜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

7、由于受到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________。

8、阳光的直射与斜射造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________的不同。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坐在转椅上,顺时针转动转椅,看到的周围景物是()运动的。

A.顺时针B.逆时针C.自东向西2、下列电路中,小灯泡能发光的是()。

A.B.C.3、自然界中()、风、冰川、海浪等对土地有侵蚀作用。

A.阳光B.流水C.森林4、一只密封的杯子中盛着水,水面上浮着一块冰,等冰融化后()A.杯中水位会下降B.杯中的水会上升C.杯中水位不变D.无法确定5、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来达到上浮和下沉。

A.大小B.轻重C.体积6、蚯蚓喜欢生活在()的泥土里。

A.明亮潮湿B.阴暗潮湿C.阴暗干燥7、浮着的物体被拉到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

A.重力B.重力加拉力C.重力减拉力8、数百年前,我国黄土高原有茂密的森林,后来却变成了荒山秃岭,主要原因是()。

A.北方寒流长期侵袭B.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平衡C.长期旱灾,赤地千里D.地壳运动频繁9、鱼必须生活在水里,离开水它就会死亡。

这说明生物()。

A.能影响环境B.能改变环境C.需要依赖环境10、热水瓶能较好地保温,主要是因为()。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一、填空题。

(共16分)1.脑是人体的“________”, 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神经是人体的“________”, 能把人体各部分获得的信息及时报告给大脑, 并能把脑下达的命令传给人体各部分。

2.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3、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 总是有________伴随着。

4、早上, 我们煮粥时, 水会大量的溢出来, 这是一种__________现象。

5.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________。

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________。

6.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因素有关。

7、钟表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计量时间的。

8、同一块橡皮泥无论怎样改变形状, 它的轻重是________的。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20分)1.下面机械中一定能省力的是()。

A. 滑轮B. 斜面C. 杠杆2.地球转动时, 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 )。

A. 头顶正上方B. 北极星C. 北斗七星3.夏天运动后很想喝一杯水解解渴, 可是只有滚烫的热水, 将热水倒入()凉得最快。

A. 塑料杯B. 陶瓷杯C. 玻璃杯D. 不锈钢杯4.大脑接受了来自()的刺激以后, 就产生了冷热、疼痛和压力等感觉。

A. 皮肤B. 眼睛C. 耳朵5.用手电筒照射一个木块, 手电筒保持不动, 当木块远离手电筒时, 影子会()。

A. 变大B. 变小C. 不发生变化6.蘑菇是依靠地下部分的()吸收水分和养分的。

A. 菌盖B. 菌柄C. 菌丝7、植物吸收和利用阳光的主要器官是()。

A. 根系B. 叶片C. 茎干8、每个食物链中生产者一定是()。

A. 植物B. 动物C. 植物和动物9、处理玻璃、金属、纸和塑料等垃圾最科学的手段是( )。

A. 填埋B. 焚烧C. 回收10、下列现象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的是()。

2024年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含参考答案

2024年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含参考答案

2024年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含参考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16分)1、土壤是沙、小石子、________、腐殖质、________等物质的混合物。

2、呼吸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两个过程。

是人体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3、像鸟类的迁徙、鱼类的洄游这样的习性都可以称为动物的_________。

4、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________的。

5、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能源,人们正在大力使用太阳能。

6、太阳钟是根据________来计量时间的。

7、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________。

8、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________进行的。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面不能会聚太阳光的是()。

A.凹透镜B.凸透镜C.平面镜2、下列描述气象的选项()。

A.风和日丽B.阳光灿烂C.雾D.狂风暴雨3、感冒输水时是()滴注。

A.动脉B.静脉C.毛细血管4、健康的眼睛( )调节力强,远近物体都能看得清。

A.瞳孔B.晶状体C.视网膜5、很多岩石破裂是因为季节和昼夜的交替,温差使岩石发生了()。

A.热胀冷缩B.热胀C.冷缩6、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

A.相同B.相反C.无关D.无法确定7、吹足气的气球放开后,飞行无规律,这是因为()。

A.气球太轻 B.没有外力作用C.气球的喷气方向在不断变化8、以下不是天然材料的是()。

A.纸B.木材C.棉花9、由于流水对土地有()作用,地表便形成了许多溪流和沟壑。

A.风化B.沉积C.侵蚀10、300毫升的滴漏实验中,前10毫升水和后10毫升水先比较,()。

A.前10毫升水滴得快B.后10毫升水滴得快C.滴的速度一样快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月球跟我们的地球一样,可以种花养草。

()2、食物链通常是从绿色植物开始的。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完整】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完整】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16分)1、脑是人体的“________”,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神经是人体的“________”,能把人体各部分获得的信息及时报告给大脑,并能把脑下达的命令传给人体各部分。

2、人们发现________镜和________镜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

3、岩石变化的原因有冷热变化________的作用、________的作用和动物的活动等。

4、用电池、导线和_________,可以连接成一个简单的电路。

5、在太阳底下,随着时间的变化,一根直立细棒的影子的________、________也会慢慢发生变化。

6、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影子叫做_________。

7、像鸟类的迁徙、鱼类的洄游这样的习性都可以称为动物的_________。

8、在地球的南极、北极附近,太阳升起就不落下的日子叫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会减缓土地侵蚀。

A.坡度小,有植物覆盖,降雨量小。

B.坡度小,无植物覆盖,降雨量大。

C.坡度大,有植物覆盖,降雨量小。

2、蘑菇是依靠地下部分的()吸收水分和养分的。

A.菌盖B.菌柄C.菌丝3、下列关于简单机械的说法,错误的是()。

A.使用简单机械一定能省力 B.天平利用的是杠杆原理C.钥匙用来开锁时,利用的是轮轴原理 D.理发剪刀是费力杠杆4、月球是地球的()。

A.恒星B.行星C.卫星5、各种生物之间在食物关系上形成的复杂的网状结构,称为()。

A.食物链B.食物网C.生态系统6、300毫升的滴漏实验中,前10毫升水和后10毫升水先比较,()。

A.前10毫升水滴得快B.后10毫升水滴得快C.滴的速度一样快7、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

A.肯定死亡 B.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 C.以上都不对8、自然界中()、风、冰川、海浪等对土地有侵蚀作用。

A.阳光B.流水C.森林9、.用能密封的小塑料袋装一袋冷水,然后把它浸没在热水盆里,会出现的现象是()。

2024年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真题试卷及答案

2024年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真题试卷及答案

2024年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真题试卷及答案班级:姓名:题序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空题。

(共16分)1、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________,他能够把________分解成麦芽糖。

2、热传递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方式来实现的。

3、阳光的直射与斜射造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________的不同。

4、昼夜现象是由于________引起的,四季的形成与________的公转、________的倾斜有关。

5、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__________。

6、太阳是地球上最大的________和________。

7、坐在转椅上,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转椅,看到周围景物按________的方向运动。

8、手拉弹簧时,弹簧发生形变后会对手产生________力,这个力的方向与手的拉力方向 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用一定量的橡皮泥造船,把船造得大些,装载的货物就()。

A.多B.少C.一样2、跑或跳时人呼吸的次数比休息时()。

A.增多B.减少C.一样多3、如图,将完全相同的塑料袋放置在阳光下的同一张桌子上,升温最快的是()。

A.B.C.4、扳手拧螺丝运用了原理()。

A.滑轮B.轮轴C.杠杆D.斜面5、下午2点,小明测得一棵小树在阳光下的影子长5米,过一小时再去测量,小树的影子应()。

A.不变B.大于5米C.小于5米6、窗帘上一般使用(),能使我们很方便的拉窗帘。

A.轮轴B.动滑轮C.定滑轮7、收音机里传来的钢琴声是由什么振动产生的?()A.空气B.琴弦C.喇叭8、人们搬运物体时,在物体下面放上滚木,是为了()。

A.避免货物损坏B.减小摩擦力C.增大摩擦力9、在金属的大家庭中,大多数金属是热胀冷缩,但也有金属是热缩冷胀的,它们是()。

A.金和银B.铜和铝C.锑和铋D.银和水银10、下列物质中,()的热胀冷缩的本领最强。

A.空气 B.水 C.铜球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人类自身的活动也在改变着地表的形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第一单元一、基础知识。

1、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适当的空气。

2、在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中,光、温度、水三个条件适合我们进行实验研究。

3、种子发芽实验中,要用放大镜观察绿豆种子,测量它们的大小,再把它们画下来,并用适当的词汇描述它们。

4、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改变。

说明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5、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6、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7、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环境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8、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9、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10、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起生态系统的变化。

11、如果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2、沙尘暴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

13、猎隼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二、解释概念。

1、食物链: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2、生产者:食物链中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

3、消费者:食物链中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

4、食物网: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5、生态系统: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6、生物群落: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三、举例。

1、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答:①香蕉树生活在降水丰富的热带地区,所以叶子非常阔大。

②松树生长在降水相对较多的温带地区,所以叶子细长成针形。

③仙人掌生长在干旱的沙漠地区,所以叶子退化成了叶刺。

④白杨树生长在多风的北方地区,所以树干长得十分高大。

⑤橘子树生长在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南方才能结出甘甜可口的果实。

……2、动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答:①候鸟(如大雁)为了找寻适合生活的环境条件会迁徙。

②青蛙为了满足自身对环境的需要会寻找地方冬眠。

③企鹅生活在极其寒冷的南极,所以它们身体的脂肪很厚,用来抵御严寒。

④猫、狗、狼等有皮毛的动物每年都会脱毛以适应不同的环境。

⑤天鹅等水鸟必须生活在湖泊、河流等有水的地方。

……3、食物链的举例。

答:①草→兔子→鹰②蔷薇→蚜虫→瓢虫→小鸟③落叶→蚯蚓→小鸟④水稻→稻螟虫→青蛙→蛇→老鹰⑤水稻→田鼠→黄鼠狼→老鹰4、自然保护区。

答:①世界第一个自然保护区——美国黄石国家公园。

②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③广东湛江红树林保护区(保护我国现存最大一片红树林)④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我国建立最早的四个以保护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为主)⑤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长江、黄河和澜沧江)四、简答。

1、哪些条件影响绿豆芽的生长?答:绿豆芽的生长受水分、温度、阳光、养分等因素的影响。

2、在食物链“草→兔子→鹰”中,如果:①如果鹰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答:兔子会大量繁殖,草来不及长大就很快被吃光,大量的兔子会饿死,草可能重新生长,经过漫长的时间重新平衡。

或者因为没有植被,形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小气候恶化,降水减少,植物更难生长,形成荒漠戈壁,兔子、老鹰死的死,迁徙的迁徙。

②如果兔子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答:大量的鹰会饿死,草会疯长,植被不合理,可能引发草原火灾…③如果草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答:兔子会因缺少食物而减少,最后会消失。

老鹰也会饿死,草原会逐渐荒漠化…3、人类的什么行为会造成鹰、兔子的减少和草的减少?答:人类对老鹰、兔子的猎杀;为防止兔子与牛羊争牧草而进行的猎杀和驱赶;为了发展经济而过度的放牧;环境的恶化导致的生长困难;等等。

4、为了维护生态平衡,我们人类应该做些什么?答:①爱护动植物,不伤害它们。

②保护森林,不乱砍滥伐。

③多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珍希的动植物。

④保护草原,合理放牧。

……五、制作生态瓶。

答:①②③④找一个透明的在桶底装入一层在桶里种上几颗植物存活后,再大塑料油桶,清洗淘洗干净得沙,再水草,在水面放一些放入小鱼或泥鳅、螺干净后剪掉上面一装入大半桶自然水浮萍。

等小动物。

部分。

域中的水。

六、实验分析。

1、在“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实验中,仔细观察根的生长情况,你发现了什么?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我发现绿豆芽的根都向纸潮湿的一端生长。

出现这种现象体现了植物适应环境的能力。

2、在“减少生态瓶里的水”实验中,生态瓶里的小鱼在水多时和水少时一分钟内浮到水面上来的次数有什么不同?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水多时,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少甚至没有;而水少时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较多。

这是因为水量减少,动植物的生存就空间减少了,氧气量也跟着减少,所以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较多。

3、在“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实验中,生态瓶里的小鱼在动物多时和动物少时一分钟内浮出水面的次数有什么不同?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动物多时,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增多。

这是因为由于小鱼增加,耗氧量增大,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越来越多,甚至会因缺氧而死亡。

4、在“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实验中,生态瓶里的小鱼在植物多时和植物少时一分钟内浮出水面的次数有什么不同?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在植物多时,生态瓶里的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减少,这是因为水草增多,产生的氧气量增多。

但是,生态瓶里的植物并不是越多越好。

多到一定程度,影响了植物对光的吸收,还会减小动物的活动空间,对生态系统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5、经过实验,你认为要想让生态瓶里的生物生活得更好,应该注意些什么?答:①生态瓶里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要平衡。

②必须有足够的氧气。

第二单元一、基础知识。

1、影子产生的条件:光源、挡光物体、屏。

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3、阳光下物体的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4、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

5、古代的人们曾经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如(日晷(读作:guǐ))。

6、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

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30万)千米。

太阳离地球的距离为1.5亿千米,从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约需要8分钟。

7、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

8、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

太阳在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温暖)。

9、(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10、人们发现(凹面镜)和(凸透镜)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

11、(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12、地球得到的太阳能量,仅仅占太阳放射能量的(二十亿分之一)。

13、太阳的外部温度约摄氏(6千度),内部温度约摄氏(2千万度)。

14、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

15、物体受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有关,物体与阳光垂直比倾斜吸热(快)。

16、(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多种科学原理设计出来的一种(节能装置)。

17、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光热转换器),具有(节能)、(环保)、(安全)的优点。

18、太阳能热水器的效能和所采用的(材料)、(结构),(运用的原理)有关。

19、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节能)、(安全)的能源,我们要大力开发和使用太阳能。

20、太阳能热水器的构造:(集热器)、(保温箱)、(连接管道)、(支架)和(控制系统)。

二、解释概念。

1、光源:像电灯这样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投影: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

3、光的反射: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反光。

三、举例。

1、你所知道的光源。

答:太阳、点燃的蜡烛、打开的电灯、星星、萤火虫、打开的手电筒……2、投影在生活中的应用。

答:大街上的交通标示牌、洗手间门口的标示牌、皮影戏、电影、手影表演、工业生产和设计中采用的投影制图……3、生活中光的反射原理的运用。

答:①汽车反光镜②医生带的额镜③照明灯上的灯罩④教室的墙壁涂成白色⑤利用激光反射器测量地球与月球的距离⑥潜望镜⑦万花筒⑧观景箱……4、凹面镜和凸透镜原理的应用。

答:①放大镜②望远镜③古代人用凹面的铜镜取火④利用凹面镜原理做成的太阳灶⑤奥运会圣火火种是利用凹面镜取得的……5、太阳能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答: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太阳能发电站、太阳能充电器、太阳能花、太阳灶、太阳能温室……四、简答。

1、影子有什么特点?答:①影子会随着光源的位置、方向的改变而改变。

②影子的大小与挡光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即距离大影子小,距离小影子大。

③影子的形状与光源照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2、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答:影子的方向和长短随着太阳的方向和位置的高低来变化。

即早晨太阳在东偏北,影子在西偏南;中午太阳偏南,影子就偏北;下午太阳在西偏北,影子就在东偏南。

清晨和傍晚太阳位置最低,影子最长;正午太阳位置最高,影子最短。

3、影子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答: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了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光照不到的地方就会留下一个暗区,这个暗区形成了影子。

4、光有哪些特性?答:①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②光能反射。

5、照明灯上为什么要装灯罩?答:这是因为需要增强反光的原因。

因为灯罩可以把灯泡向上的光反射到下方,和本来向下的光线合在一起,增加亮度。

6、教师的墙壁为什么要涂成白色?答:墙壁涂成白色是因为白色物体反光较强,可以增强教室内的反光,使教室更加明亮。

7、光的强弱与温度有什么关系?答: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8、人们为什么夏天穿浅颜色的衣服,冬天穿深颜色的衣服?答:夏天温度高,浅色衣服反光能力强,吸收的热较少,所以穿起来较凉爽。

而冬天温度低,深色衣服吸热能力强,反光少,所以穿起来较暖和。

9、宇航服的颜色与光泽和防辐射有什么关系?答:宇航服一般都是银色的,这是因为银色可以减少辐射,可以保护宇航员。

10、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答:利用集热器吸收太阳光,将光能转化成热能,并通过储水箱将热水储存。

五、画图并分析。

1、凹面镜汇聚光的原理图。

2、凸透镜汇聚光的原理图。

3、潜望镜光线图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一、填空:1、地球的地表形态可以分为高原、丘陵、平原和盆地,西藏地处高原,那里有许多有着尖峰的冰山;内蒙古的大草原很宽广,一望无边。

2、地球上海洋多,陆地少。

海洋在地形图上用蓝色表示,用绿颜色表示平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