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洪市自然概况
云南西双版纳的介绍

云南西双版纳的介绍云南西双版纳是位于中国云南省南部的一个地级市,它是一个美丽、独特且历史悠久的地方。
下面将分步骤介绍西双版纳的特色。
一、地理位置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省南部,紧邻缅甸和老挝,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西双版纳是一个高温多雨的地方,气温一年四季差异不大,适合旅游。
二、特别的植被西双版纳是一个有着独特植被的地方。
这里有许多珍稀的植物,如傣族药材罗汉松、九节香、地不子等。
这些植物吸引了许多研究者前来调查。
三、丰富的动物资源在西双版纳可以看到许多独特的动物,如大象、熊猫、金丝猴、穿山甲、白头叶猴和狮子猴等,这些动物对于野生动物爱好者来说是绝佳的观察对象。
四、多民族文化西双版纳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由傣族、佤族、景颇族组成。
这些民族文化深厚,有自己的语言、服饰、音乐、舞蹈以及习俗。
游客可以在这里领略到不同的文化。
五、美食西双版纳是一个拥有丰富美食的地方。
傣族火锅、云南米线、炸米饼、油茶等美食是每个游客必尝的美味。
六、丝路的故事西双版纳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在古代就是受到“南越西域”的影响。
丝绸之路的南疆支路和中南半岛的贸易将西双版纳带到了国际舞台上。
七、热带雨林西双版纳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地方。
这里有茂密的热带雨林,这种热带雨林曾有过被砍伐的危险,现在人们已经意识到保护环境的必要性,这里的野生动植物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总之,西双版纳是一个充满魅力、又历史悠久的地方。
在这里您可以领略到不同的文化、品尝到美味的食物、探索独特的植物和动物资源。
如果您想度假或参观一个独一无二的地方,那么西双版纳是您的第一选择。
景洪概况

1、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景洪市地处西双版纳州中部,也是州府所在地。
地理坐标为东经100°25′至101°30′,北纬21°26′至22°35′。
幅员面积6959平方公里,东邻江城县、勐腊县,西接勐海县,北连思茅市,南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112.39公里。
景洪市是一个以傣族为主,有汉、哈 _伲、拉祜、布朗、基诺等二十多个民族聚居市,全市辖6乡6镇,83个村委会(办事处),724个自然村,境内还有相当县级农场6个。
全市总人口37.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9万人,占总人口的74%。
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65.85%,劳动者素质低,科技文化落后,农业仍以传统农业为主,农业科技含量较低。
2、自然概况景洪地处横断山脉纵谷区南延尾端,系由澜沧江下游及其支流切割而成的中低山地。
气候属热带和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年降雨量为1209.3—1675.5mm。
气温多年平均值为20.2—21.7℃,光照时数为1766—2174小时。
区内有5条江河,径流总量为633.622亿立方米,水资源十分丰富。
3、农业生产概况全市耕地面积48.3万亩,人均耕地面积1.29亩,其中水稻20.6亩,旱地27.7,旱地面积中陆稻面积13.5万亩,玉米8.5万亩,黄豆1.5万亩,杂粮0.8万亩。
粮豆总产127254吨,平均单241公斤,其中水稻总产93391吨,平均单产336_公斤;陆稻总产20442吨,平均单产151公斤;玉米总产12975吨,平均单产145公斤;黄豆总产824吨,平均单产61.1公斤;其它杂粮产量622吨,单产74公斤。
全市甘庶面积2.4万亩,总产3.2吨,橡胶面积114.7万亩,茶叶面积12.4万亩,产量269.13吨,水果面积7.7万亩,产量1740.81_吨,南药面积3.6万亩。
景洪市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市,种植业发展如何,对我市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至关重要,为了使民族贫困地区的经济建设逐步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农业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市政府把电脑农业专家系统推广应用列为我市重点推广的农业重大科技项目之一。
云南西双版纳景洪市旅游景点

云南西双版纳景洪市旅游景点摘要:一、引言二、西双版纳景洪市简介1.地理位置2.气候特点3.历史文化背景三、旅游景点介绍1.热带植物园1.园内植物种类2.特色景观2.野象谷1.野象出没情况2.游客观赏野象的方式3.傣族园1.傣族文化介绍2.傣族园内的特色活动4.其他景点1.曼听公园2.西双版纳民族风情园四、旅游攻略1.交通方式2.住宿推荐3.餐饮特色4.旅游注意事项五、结语正文:一、引言西双版纳景洪市,位于我国云南省南部,以其独特的热带气候、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多彩的民族文化吸引了大量游客。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景洪市的旅游景点,希望能为您的版纳之行提供参考。
二、西双版纳景洪市简介1.地理位置:景洪市位于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中部,地处北纬21°33"至22°36",东经100°45"至101°30"之间。
2.气候特点:景洪市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温暖湿润,阳光充足,年均气温在21℃左右。
3.历史文化背景:景洪市历史悠久,早在西汉时期就已有傣族先民在此繁衍生息。
傣族文化底蕴丰厚,民族风情独具魅力。
三、旅游景点介绍1.热带植物园:位于景洪市区的西南部,占地面积约100 平方公里。
园内拥有各类植物约1.3 万种,其中有许多珍稀濒危植物。
特色景观有名人植树园、棕榈园、热带果树园等。
2.野象谷:位于景洪市北部,是一个以保护和研究亚洲象为主要任务的综合性生态旅游景区。
游客可选择徒步或乘坐缆车观赏野象,但请注意保持距离,避免惊扰大象。
3.傣族园:位于景洪市南部,占地面积约30 平方公里。
园内展示了傣族的历史、文化、宗教、民俗等各个方面。
特色活动有傣族泼水节、火把节等。
4.其他景点:曼听公园、西双版纳民族风情园等。
四、旅游攻略1.交通方式:可选择飞机抵达景洪市,或乘坐火车、汽车到达。
市内交通以出租车、公交车为主。
2.住宿推荐:景洪市有众多星级酒店、快捷酒店和特色民宿供游客选择。
景洪位于什么气候

景洪位于什么气候1、西双版纳属于什么气候带西双版来纳知属于热带源季风气候。
从西双版纳地貌垂直分异而言,800米以下为热性气候(热带),800~1500米为暖热性气候(南亚热带),1500米以上为暖温性气候(中亚热带)。
西双版纳年平均气温在18~22℃之间,年均温20℃的等温线相当于850米等高线。
西双版纳最冷月均温8.8~15.6℃,≥道10℃的活动积温5 062~8 000℃,海拔800米以下地区2013年活动积温皆在7 500℃以上,长夏无冬,秋春相连且为期较短。
西双版纳年日照时数1800~2 100小时,季节分配较均匀,其气温年较差不大,日较差则较大版,如最冷月与最热月温差只有9.9℃,而日温差最大可达27.3℃,这和我国大部分地区迥然不同。
从西双版纳地貌垂直分异而言,800米以下为热性气候(热带),800~1500米为暖热性气候(南亚热带),1500米以上为暖温性气候(中亚热带)。
州内史无雪迹,只是海拔较权高处有轻霜,特大寒潮时有短时0℃左右的低温,会对热量敏感性的热带作物造成灾害。
2、西双版纳属于什么气候类型西双版纳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从西双版纳地貌垂直分异而言,800米以下为热性气候(热带),800~1500米为暖热性气候(南亚热带),1500米以上为暖温性气候(中亚热带)。
西双版纳年平均气温在18~22℃之间,年均温20℃的等温线相当于850米等高线。
西双版纳最冷月均温8.8~15.6℃,≥10℃的活动积温5 062~8 000℃,海拔800米以下地区2013年活动积温皆在7 500℃以上,长夏无冬,秋春相连且为期较短。
西双版纳年日照时数1800~2 100小时,季节分配较均匀,其气温年较差不大,日较差则较大,如最冷月与最热月温差只有9.9℃,而日温差最大可达27.3℃,这和我国大部分地区迥然不同。
从西双版纳地貌垂直分异而言,800米以下为热性气候(热带),800~1500米为暖热性气候(南亚热带),1500米以上为暖温性气候(中亚热带)。
云南西双版纳景洪市旅游景点

云南西双版纳景洪市旅游景点
【原创版】
目录
1.云南西双版纳景洪市简介
2.旅游景点概述
3.著名景点介绍
3.1 傣族园
3.2 勐泐大佛寺
3.3 澜沧江风光
3.4 热带植物园
正文
【云南西双版纳景洪市简介】
景洪市位于我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州府所在地,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族文化。
景洪市地处热带,气候温暖湿润,自然资源丰富,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旅游景点概述】
景洪市旅游资源丰富,拥有众多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游客在这里可以领略到浓厚的傣族文化,感受到热带雨林的神秘魅力。
【著名景点介绍】
【3.1 傣族园】
傣族园是景洪市的一个重要旅游景点,集中展示了傣族的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
游客在这里可以欣赏到傣族的民居建筑、品尝特色美食,还可以参加到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中去。
【3.2 勐泐大佛寺】
勐泐大佛寺是西双版纳最著名的佛教寺庙,也是傣族地区的佛教中心。
寺庙建筑风格独特,金碧辉煌,吸引了众多游客和信徒前来参观朝拜。
【3.3 澜沧江风光】
澜沧江是西双版纳的母亲河,其沿岸风光旖旎,充满了热带雨林的独特魅力。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壮观的江景,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3.4 热带植物园】
景洪市的热带植物园是我国最大的热带植物园之一,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
游客在这里可以了解到各种热带植物的知识,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景洪市自然概况

景洪市自然概况景洪地处横断山脉纵谷区南延尾端,系由澜沧江下游及其支流切割而成的中低山地。
气候属热带和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年降雨量为1209.3 —1675.5mm气温多年平均值为20.2 —21.7 C,光照时数为1766— 2174小时。
区内有5条江河,径流总量为633.622亿立方米,水资源十分丰富。
一•地理概况地形景洪市在横断山系纵谷区南端,地处澜沧江大断裂带两侧,具山原地形,北高南低,两侧高,中部低,山峦叠嶂,沟壑纵横。
最高海拔2196.8米,最低海拔485米。
市府所在地海拔552.7米。
水系境内江河共71条,属澜沧江水系,澜沧江从西北部思茅市入景洪,从市境东南经勐腊流入缅甸,市内流程150公里。
全市水资源拥有量为33.1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0.25亿立方米。
气候属北热带和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长夏无冬,干湿季分明,兼有大陆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的优点而无其缺点,日温差大,年温差小,静风少寒,基本无霜。
年平均气温在18.6 °---21.9 之间。
全年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1700毫米,年平时日照1800---2300小时,太阳辐射总量120----136千卡/年,年平均相对湿度在80----86之间。
风向多为东南风和西南风,年平均风速0.5--1.5米/秒,静风频率71%。
土壤在热带、亚热带生物气候和不同地形的条件下,土壤的发育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区域性特性。
共有6个土类、13个亚类、36个土属、65个土种。
以赤红壤、砖红壤为主,土层深厚,自然肥力高。
是全国第二大黑土区,已利用土地面积956.94万亩,占总面积的92.9% 。
二•自然资源西双版纳有高等植物5000余种,陆生脊椎动物500多种,绝大部分在景洪有分布。
是著名的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有动物1861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1种。
有高等植物3890种,珍贵树种340种。
珍贵植物有云南石梓、羯布罗香,山桂花、黑黄檀、红椿、铁力木、美登木、普文楠等。
景洪市农业园区现状调查分析

景洪市农业园区现状调查分析景洪市农业园区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辖区内的一个重要农业产业区。
根据调查分析,该农业园区目前发展较快,各级政府也注重对其进行扶持和帮助。
但是,由于一些自然和人为的因素,其发展和运营仍面临着不少的问题。
一、自然因素1.气候条件不稳定:景洪市所处的西双版纳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气候湿热,日照充足,但是,该地区常年受到季风气流和冷空气的影响,导致气温波动较大,气候条件不稳定,导致农作物生长不稳定。
2.地理条件限制:景洪市农业园区大部分地区地理状况较为复杂,地形起伏较大,如呈现出具有明显的中低山地形,水土流失现象比较严重,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二、人为因素1.市场不成熟:景洪市农业园区的生产主要以热带水果为主,但是由于市场不成熟,各个种植户面临着销售难的问题。
2. 缺乏技术支撑:景洪市农业园区大部分农民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种植模式上,缺乏现代化的种植技术,生产效率低下,影响了产量和品质。
3. 需要增加投入:景洪市农业园区大部分农民虽然都很勤劳,但是由于缺乏资金投入,导致生产力偏弱,严重制约了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三、解决方案1.促进技术升级和创新:景洪市农业园区应该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生产工具,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2. 建设电子商务平台:加强农产品的品牌建设,打造自己的品牌特色,建立网上商城和物流配送系统,促进农产品的销售。
3. 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大对农村道路和水利设施的投资力度,完善大型冷库、洗涤设施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农产品的保存和运输效果,降低损耗率。
4. 统一规范管理:加强对农业园区的规划管理,制定统一的规范标准,加强对种植效果的监督和管理,提高产品品质和市值。
5.加强育苗基地建设:育苗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要加强对本地以及周边地区的育苗基地建设,确保农民足够的苗木资源,以及苗木品种的多样化,有利于提高产品品质和市值。
结论:综上所述,景洪市农业园区发展具有很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市场空间,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比较明显,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建立电子商务平台,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强育苗基地建设等工作,可以促进该农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强化地方经济和农民群众收入。
景洪市地理环境

景洪市地理环境
景洪市位于中国云南省西南部,是一个风光秀丽的城市,其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其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
在景洪市的地理环境中,水资源是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水系众多
景洪市地处澜沧江、红河和怒江三江汇流的地带,因此水系发达。
澜沧江是景洪市最主要的河流,流经市区,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红河和怒江也为景洪市的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提供了保障。
地势平坦
景洪市地势平坦,大部分地区海拔较低,气候温暖湿润。
这种地势特点使得景洪市适宜农业发展,稻谷、水果等农作物在这里生长茂盛。
同时,平坦的地势也为城市建设提供了便利。
热带气候
景洪市属于热带气候,全年气候温暖,雨量充沛。
热带气候的特点使得景洪市拥有丰富的植被资源,热带雨林覆盖面积较大,各类珍稀植物在这里繁衍生息。
同时,热带气候也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享受这里的独特风情。
总体来说,景洪市地理环境优越,水资源丰富,地势平坦适宜农业发展,热带气候使得植被资源丰富。
这些特点共同构成了景洪市独特的自然风光,也为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洪市自然概况
景洪地处横断山脉纵谷区南延尾端,系由澜沧江下游及其支流切割而成的中低山地。
气候属热带和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年降雨量为1209.3—1675.5mm。
气温多年平均值为20.2—21.7℃,光照时数为1766—2174小时。
区内有5条江河,径流总量为633.622亿立方米,水资源十分丰富。
一.地理概况
地形
景洪市在横断山系纵谷区南端,地处澜沧江大断裂带两侧,具山原地形,北高南低,两侧高,中部低,山峦叠嶂,沟壑纵横。
最高海拔2196.8米,最低海拔485米。
市府所在地海拔552.7米。
水系
境内江河共71条,属澜沧江水系,澜沧江从西北部思茅市入景洪,从市境东南经勐腊流入缅甸,市内流程150公里。
全市水资源拥有量为33.1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0.25亿立方米。
气候
属北热带和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长夏无冬,干湿季分明,兼有大陆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的优点而无其缺点,日温差大,年温差小,静风少寒,基本无霜。
年平均气温在18.6°----21.9°之间。
全年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1700毫米,年平时日照1800---2300小时,太阳辐射总量120----136千卡/年,年平均相对湿度在80----86之间。
风向多为东南风和西南风,年平均风速
0.5--1.5米/秒,静风频率71%。
土壤
在热带、亚热带生物气候和不同地形的条件下,土壤的发育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区域性特性。
共有6个土类、13个亚类、36个土属、65个土种。
以赤红壤、砖红壤为主,土层深厚,自然肥力高。
是全国第二大黑土区,已利用土地面积956.94万亩,占总面积的92.9%。
二.自然资源
西双版纳有高等植物5000余种,陆生脊椎动物500多种,绝大部分在景洪有分布。
是著名的“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
有动物1861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1种。
有高等植物3890种,珍贵树种340种。
珍贵植物有云南石梓、羯布罗香,山桂花、黑黄檀、红椿、铁力木、美登木、普文楠等。
珍稀动物有亚洲象、印支虎、印度野牛、恒沙猴、犀鸟、绿孔雀、原鸡等。
水资源也很丰富,主要河流水能理论蕴藏量191.1万千瓦。
[2]
景洪市物产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主要有铁、锰、煤、锡,还有外露热泉15处。
景洪市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市。
计有耕地面积533798亩,1993年产粮11723.5吨,总产、亩产、株产均居全国之首。
有茶国71714亩,产干茶4251担。
另有砂仁、水果、香料等产品。
热作宝库
景洪以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拥有较典型的热带面积280万亩,其余属亚热带面积,成为中国不可多得的热带作物宝库。
几十年来,在国家的帮助下,市委、政府坚持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并重,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在全面规划论证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
橡胶基地
景洪的橡胶种植始于1948年,泰国华侨钱仿周等在人橄榄坝创建华胶园。
1953年初,国家组织专家来景洪进行橡胶可行性考察,同年9月正式成立特种林木试验场和橄榄坝分场。
1956年,为打破国外对橡胶的封锁,一批科技工作者、复员退伍军人和支边青年前往景洪。
组建国营农场,发展生产。
1963年,在国家和农场的帮助下,当地农民开始试种橡胶。
从此,景洪的低丘岭上,出现了一坡又一坡橡胶树。
景洪的橡胶林,不仅年年涌翠,装点关山,并还不遗余力地奉献胶乳,贡献人类。
普洱茶的故乡
普洱茶已驰名中外,但您知道吗?普洱茶的故乡在版纳,在景洪。
《滇海虞衡志》中写道:“普茶名重天下,出普洱所属六茶山:一日攸乐、二日革登”。
攸乐即今景洪基诺山乡。
只因当时普洱是茶叶的一个集散地而得名普洱茶。
在景洪、西双版纳的深山密林中,生长着许多野生茶树,有的树龄已年逾千年,主干树围达3.8米,树高34米,使茶坛震惊。
除野生大茶树外,还发现了树龄达800多年的栽培型“茶树王”,此树主干直径达1.38米,树高仅5.5米。
当地哈伲族茶农称其为“沙归八玛”。
栽培型“茶树王”的发现,说明当地植茶历史的悠久。
“云雾山中出好茶”,景洪的茶叶,以味酽、质优而闻名,史书记载:“倚邦,蛮专茶叶较胜”,而被清廷规定将其列为贡茶。
六大茶山每年上缴的贡茶达6.6万斤,既得“京师尤重之”,又受客商欢迎,因此方有“入山作茶者十万人”之众。
如今景洪的茶叶种植已遍布全市各乡镇,千山万谷之中处处都有茶园,面积达万亩,年产茶叶万担。
已成为景洪的又一支柱产业。
市内不仅有大渡岗茶厂著名型茶厂,主产茶乡镇也建立了一批精制和初制厂。
使您不仅可以品尝传统名茶——普洱茶,还可品尝新研制出来的南糯白毫、云海白毫、版纳银峰等名茶。
茶乡一定会让您“品尽古今版纳茗,带走茶农一片心”。
热带水果的产地
“头顶香蕉、脚踩菠萝、跌倒抓把野生果”。
景洪作为我国有限的几个热带水果生产地,特殊的气候和优越的自然环境,为热带水果的种植与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野生水果种类繁多,为水果品种起源、生物进化、植物群落和遗传育种的研究提供了物种资源。
景洪的热带水果种植历史悠久,在《普洱府志》、《十二版纳志》中有记载。
解放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对土生土长的果木的筛选、培育和引进热带优质水果,现全市已有椰子、香蕉、无眼菠萝、荔枝、龙眼、菠萝蜜、红毛、蛋黄果、牛心果、人心果、芒果(生吃芒、三年芒、吕宋芒、椰香芒、大青芒、台湾芒等十多个品种)、反季西瓜、甜瓜、沙田柚、曼赛龙、勐仑早西番莲等数以百计的优良品种。
山坡、沟里、马路边、街道边、村寨内、庭院中处处是水果,形成景洪之游的又一风景。
在众多热带水果中,早、中晚熟品种齐全,加之有的果木常年开花、四季结果,使得景洪春有鲜果品,冬有鲜果尝,月月尝新果,全年果不断。
不论您什么季节踏上景洪的乐土,均可品尝到无污染的原产地水果鲜品,见识一个重3公斤以上的无眼菠萝,一个重1公斤的巨型芒果和小巧如西施的美人指香蕉。
药用植物的乐土
“进山摔一跤、坐倒三棵药”形象地说明了景洪药用植物的丰富。
景洪广阔的山场、肥沃的土地、高温多湿和冬无严寒的自然条件,十分适宜药物的生长。
现全市种有阳春砂仁、白豆蔻等南药万亩。
景洪这个“植物王国”内的5000多种植物中,包含着丰富有药用价值的植物。
如槟榔、云南樟、革叶樟、儿茶、金鸡纳、绿壳砂仁、萝芙木、三桠苦、檀香、肾茶、绞股兰、美登木。
经有关部门鉴别,确认的药用植物139科782种,占全国已知药用植物的14.2%,占云南的38.5%其中景洪、版纳特有的“麻罕”、“雅叫哈顿”等种药物已载入《中国药典》,另有24种药物被收入《云南省药品标准》。
除土生土长的当地品种外,还有大批人工引种的品种在此落籍。
其中现已形成产业优势的有阳春砂仁、爪哇白豆蔻、砂仁。
除此之外,现已成为商品的药材还有蔓芙木、儿茶、槟榔、肉桂、益智仁、大枫子、草果、苏木、黄草、肾茶、绞股兰等。
“山上多有治病树,没有慧眼不解识”。
成为商品的药材,仅仅是景洪药用植物乐土上生长的药材的极少部分。
更多的仅是民间自采自用,尚未进行开发应用。
另外,在景洪这介“绿色宝库”中,有着两大名贵香王——以花香著称的番荔科常绿乔木依兰鲜花提取的香精,就是配制高级化妆品的有名香精依兰香料。
香荚兰不仅用于制作高级香水,更主要用于调味。
香荚兰干果荚在国际市场上每4千克售价60——7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