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旋转型灌装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之令狐采学创编
旋转灌装机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旋转灌装机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一、设计目的旋转灌装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等行业的包装设备,其主要功能是将液体、粉末等物料准确地灌装到包装容器中。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对旋转灌装机的机械原理的研究与应用,培养学生对机械原理的理解与掌握能力,同时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设计内容和步骤1.调研与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对市场上常见的旋转灌装机进行调研,并分析其机械原理和工作过程。
2.机械原理研究了解旋转灌装机的主要组成部件和工作原理,包括输送系统、控制系统、灌装系统等。
3.设计需求确定根据调研和机械原理研究的结果,确定设计的主要需求和目标。
4.设计方案制定根据设计需求,制定旋转灌装机的设计方案,包括结构设计、传动设计、控制系统设计等。
5.设计过程仿真与验证使用专业的机械设计软件对设计方案进行虚拟仿真,验证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6.原理图与装配图绘制根据设计方案,绘制旋转灌装机的原理图和装配图,详细展示每个组件的位置和连接方式。
7.硬件和软件设计设计旋转灌装机的硬件和软件系统,包括选型、布局、接线和编程。
8.设计结果评估根据设计方案和仿真结果,评估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提出改进意见并进行修正。
9.设计成果展示将设计方案、原理图、装配图、仿真结果等进行展示,向全班同学和教师做技术报告,并进行现场演示。
三、设计成果要求1.设计方案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并能满足设计需求和目标。
2.机械原理研究综合且详细,能清楚地描述旋转灌装机的工作原理和主要组成部件。
3.设计结果评估充分,能对设计方案的优缺点进行客观、准确地分析和评价。
4.设计成果展示内容齐全、清晰,演示效果好,能深入浅出地向同学和教师解释设计思路和过程。
四、设计注意事项1.在设计过程中,要保证设计方案的创新性和智能化,突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
2.设计时要注意安全问题,合理选择材料和部件,保证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实际情况与设计方案相符。
2021年国家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目录之令狐采学创编

国家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目录欧阳光明(2021.03.07)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制定本目录。
二、本目录所列的计量器具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目录》的明细项目。
本目录项目,凡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的,均实行强制检定。
具体项目为:1、尺:竹木直尺、套管尺、钢卷尺、带锤钢卷尺、铁路轨距尺;2、面积计:皮革面积计;3、玻璃液体温度计:玻璃液体温度计;4、体温计:体温计;5、石油闪点温度计:石油闪点温度计;6、谷物水分测定仪:谷物水分测定仪;7、热量计:热量计;8、砝码:砝码、链码、增铊、定量铊;9、天平:天平;10、秤:杆秤、戥秤、案秤、台秤、地秤、皮带秤、吊秤、电子秤、行李秤、邮政秤、计价收费专用秤、售粮机;11、定量包装机:定量包装机、定量灌装机;12、轨道衡:轨道衡;13、容重器:谷物容重器;14、计量罐、计量罐车:立式计量罐、卧式计量罐、球形计量罐、汽车计量罐车、铁路计量罐车、船舶计量仓;15、燃油加油机:燃油加油机;16、游体量提:游体量提;17、食用油售油器:食用油售油器;18、酒精计:酒精计;19、密度计:密度计;20、糖量计:糖量计;21、乳汁计:乳汁计;22、煤气表:煤气表;23、水表:水表;24、流量计:液体流量计、气体流量计、蒸气流量计;25、压力表:压力表、风压表、氧气表;26、血压计:血压计、血压表;27、眼压计:眼压计;28、汽车里程表:汽车里程表;(已取消,依据文件:关于将汽车里程表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目录》取消的通知(国质检发〔〕386号)。
)28、出租汽车里程计价表:出租汽车里程计价表;29、测速仪:公路管理速度监测仪;30、测振仪:振动监测仪;31、电度表:单相电度表、三相电度表、分时记录电度表;32、测量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33、绝缘电阻、接地电阻测量仪:绝缘电阻测量仪、接地电阻测量仪;34、场强计:场强计;35、心、脑电图仪:心电图仪、脑电图仪;36、照射量计(含医用辐射源):照射量计、医用辐射源;37、电离辐射防护仪:射线监测仪、照射量率仪、放射性表面污染仪、个人剂量计;38、活度计:活度计;39、激光能量、功率计(含医用激光源):激光能量计、激光功率计、医用激光源;40、超声功率计(含医用超声源):超声功率计、医用超声源;41、声级计:声级计;42、听力计:听力计;43、有害气体分析仪:CO分析仪、CO2分析仪、SO2分析仪、测氢仪、硫化氢测定仪;44、酸度计:酸度计、血气酸碱平衡分析仪;45、瓦斯计:瓦斯报警器、瓦斯测定仪;46、测汞仪:汞蒸气测定仪;47、火焰光度计:火焰光度计;48、分光光度计: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紫外分光光度计、红外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49、比色计:滤光光电比色计、荧光光电比色计;50、烟尘、粉尘测量仪:烟尘测量仪、粉尘测量仪;51、水质污染监测仪:水质监测仪、水质综合分析仪、测氰仪、溶氧测定仪;52、呼出气体酒精含量探测器:呼出气体酒精含量探测器;53、血球计数器:电子血球计数器;54、屈光度计:屈光度计;55、电子计时计费装置:电话计时计费装置;(新增,依据文件:关于调整《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目录》的通知(质技监局政法〔1999〕15号))56、棉花水份测量仪:棉花水份测量仪;(新增,依据文件:关于调整《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目录》的通知(质技监局政法〔1999〕15号))57、验光仪:验光仪、验光镜片组;(新增,依据文件:关于调整《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目录》的通知(质技监局政法〔1999〕15号))58、微波辐射与泄漏测量仪:微波辐射与泄漏测量仪。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旋转式灌装机设计

传动系统设计
本节将详细讨论旋转式灌装机的传动系统设计,包括传动装置的选择和布置。
灌装系统设计
本节将介绍旋转式灌装机的灌装系统设计,包括灌装头的数量和排列方式,以及灌装精度的控制。
控制系统设计
本节将详细讨论旋转式灌装机的控制系统设计,包括控制解决方案和自动化 程度。
工作原理及技术要点分析
本节将详细解释旋转式灌装机的工作原理,并分析其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关键 技术要点。
组成部件及其功能
进料装置
负责将待灌装产品输送到灌装机的工作台。
密封装置
对灌装好的产品进行密封,确保产品的质量 和保存期限。
灌装头
负责将产品注入包装容器,确保准确的灌装 量。
控制面板
பைடு நூலகம்用于监控和控制整个灌装过程的参数和操作。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旋转 式灌装机设计
本课程设计将介绍旋转式灌装机的设计过程,包括概述、工作原理、组成部 件、传动系统设计、灌装系统设计、控制系统设计、电气系统设计等。
课程设计介绍
本节将介绍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背景,以及本次设计所要解决的问题。
旋转式灌装机概述
本节将对旋转式灌装机进行概述,包括其应用领域、优势以及与其他灌装机的比较。
旋转型饮料灌装机设计课程设计

旋转型饮料灌装机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背景和意义旋转型饮料灌装机是一种常用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广泛应用于饮料、果汁等行业。
在当前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因此,设计一款高效、稳定、可靠、节能的旋转型饮料灌装机对于企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程设计目标本次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对旋转型饮料灌装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深入了解,掌握其设计流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同时,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课程设计内容1. 了解旋转型饮料灌装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 熟悉PLC控制系统及其编程方法;3. 设计旋转型饮料灌装机运行流程;4. 设计计量系统及传感器选型;5. 设计电气控制系统及电路图;6. 绘制3D模型并进行动态仿真分析;7. 制作样机并进行实验测试;8. 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四、课程设计步骤1. 确定课程设计题目和任务分工;2. 对旋转型饮料灌装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研究;3. 设计旋转型饮料灌装机的运行流程,包括输送、清洗、灌装、封口等过程;4. 选用合适的计量系统及传感器,并进行选型计算;5. 设计电气控制系统及电路图,编写PLC程序;6. 绘制3D模型并进行动态仿真分析,优化设计方案;7. 制作样机并进行实验测试,对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8. 撰写课程设计报告,包括设计思路、方法、实验结果和结论。
五、关键技术和难点1. 旋转型饮料灌装机的运行流程设计;2. 计量系统及传感器的选型与计算;3. PLC控制系统的编程方法和调试技巧;4. 3D建模软件的使用及动态仿真分析方法。
六、实验设备和材料1. PLC控制器、触摸屏等电气元件;2. 计量传感器、光电开关等检测元件;3. 3D建模软件、动态仿真分析软件;4. 水泵、输送带、灌装头等机械元件;5. 不锈钢板材、铝型材等制作材料。
七、实验步骤1. 确定旋转型饮料灌装机的运行流程,绘制流程图;2. 选用合适的计量系统及传感器,并进行选型计算;3. 设计电气控制系统及电路图,编写PLC程序;4. 利用3D建模软件绘制旋转型饮料灌装机的3D模型,并进行动态仿真分析;5. 根据设计方案制作旋转型饮料灌装机样机,并进行实验测试;6.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优化设计方案。
旋转型灌装机课程设计-旋转灌装机毕设

旋转型灌装机课程设计-旋转灌装机毕设一、课程设计目标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应能掌握以下能力:1.理解旋转型灌装机的工作原理和构造特点;2.对旋转型灌装机的各个组成部件进行设计和选型;3.进行实际工程制作,掌握机械加工和装配技能;4.进行系统调试和运行,熟练掌握机器的操作和维护。
二、课程设计内容1.灌装机的工作原理和构造特点的学习:学生首先应该对旋转型灌装机的工作原理进行学习,了解其基本构造和工作方式。
2.灌装机的组成部件设计和选型:学生需要对灌装机的各个组成部件进行设计和选型,包括电机、减速器、传动装置、灌装头等。
学生应该根据工作任务和要求,对各个部件进行合理的设计和选型。
3.机械加工和装配:学生需要进行机械加工和装配工作,包括对零部件进行加工和装配,确保机器的正常运行。
4.系统调试和运行:学生应进行系统的调试和运行,确保机器的各项功能正常,并进行相关参数的调整和优化。
5.机器的操作和维护:学生需要学习机器的操作和维护,包括对机器的日常保养、故障排除和维修等工作。
三、参考教材和实验设备参考教材包括《灌装机械设计与实验》和《机械制图与AutoCAD设计》等相关教材。
实验设备包括旋转灌装机模型、机械加工工具、电气元件等。
四、课程设计进度安排本课程设计安排为5周,每周需要进行相关实践工作。
第1周:学习旋转型灌装机的工作原理和构造特点,理解课程设计的目标和要求。
第2周:对灌装机的组成部件进行设计和选型,包括电机、减速器、传动装置、灌装头等。
第3周:进行机械加工和装配工作,包括对零部件进行加工和装配。
第4周:进行系统的调试和运行,确保机器的各项功能正常,并进行相关参数的调整和优化。
第5周:学习机器的操作和维护,包括对机器的日常保养、故障排除和维修等工作。
五、课程设计评价学生的课程设计成绩主要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1.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创新性;2.机械加工和装配的准确性和质量;3.系统调试和运行的效果和稳定性;4.机器操作和维护的规范性和熟练程度。
旋转型灌装机-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优秀]
![旋转型灌装机-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优秀]](https://img.taocdn.com/s3/m/b5a4e6820b4c2e3f5627636a.png)
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旋转型灌装机专业: 车辆工程班级:设计人: 学号:山东科技大学年月日课程设计任务书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学院专业车辆工程班级姓名一、课程设计题目:旋转型灌装机二、课程设计主要参考资料[1] 课程设计指导书[2] 孙桓,陈作模.机械原理[米].7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杨晓辉.简明机械使用手册[米].北京:高等科学出版社,2006[4] 唐亚楠,罗浩,陈兴来等.机械原理同步辅导习题全解[米].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0三、课程设计应解决主要问题(1)通过机构设计满足机构的运动要求(2)优化结构设计,提高可行性以及机构工作的稳定性(3) 通过不完全齿轮和凸轮实现转台的间歇运动和压盖动作四、课程设计相关附件(如:图纸、软件等)(1)A3结构原理图(2)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3) 电子稿一份五、任务发出日期:2011.07.04 任务完成日期:2011.07.08指导教师签字: 系主任签字:指导教师对课程设计的评语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目录1 课程设计任务 (1)1.1设计题目 (1)1.2设计要求 (1)1.3原始数据 (1)2机械系统方案设计 (3)2.1功能描述 (3)2.2机械系统运动功能系统图 (3)2.3系统方案拟定与比较 (3)3 系统尺度综合 (6)4 系统运动学分析 (9)5系统动力学分析 (14)6 课程设计总结 (12)参考文献 (13)1 课程设计任务1.1设计题目旋转型灌装机1.2设计要求.为保证在输入空瓶;0.5s.1.3原始数据表7 旋转型灌装机技术参数2机械系统方案设计2.1功能描述在转动工作台上对包装容器(如玻璃瓶)连续灌装流体(如饮料、酒、冷霜等),转台有多工位停歇,以实现灌装、封口等工序.实现的功能是转台的停歇,压盖,在停歇过程中实现压盖的动作.输送线上的待灌瓶子等间距放置,在传送带上进行直线输送,待灌瓶子送至1处开始随工作台转动1.5秒达到2处时停止0.5秒,由灌装设备装被装物.然后被送至下一个工位进行包装.原动机转速为960 r/米in,实现工作台的转速为5 r/米in.2.2机械系统运动分析原动机通过皮带和减速器减速达到一定的转速后,用不完全齿轮实现转台的间歇运动,用凸轮机构实现压盖的功能图2 机械系统工作循环图2.3系统方案拟定与比较2.3.4方案比较为了实现转盘的间歇运动机构,比较槽轮机构和不完全齿轮之间的优缺点;因为:1)与其他间歇运动机构相比,不完全齿轮机构结构简单.2)主动轮转动一周时,其从动轮的停歇次数,每次停歇的时间和每次传动的角度等变化范围大,因而设计灵活.3)而且它一般适用于低速、轻载的场合,并且主动轮和从动轮不能互换.所以在这里选择不完全齿轮来实现转盘的间歇运动.为了实现封口的压盖机构,比较凸轮机构和连杆机构之间的优缺点:1)凸轮机构比连杆机构更容易设计.2)结构简单,容易实现.所以,在这里凸轮机构比连杆机构更适用综上可知:转盘的间歇运动机构,我们选择不完全齿轮机构;封口的冲压机构,,我们选择凸轮机构.z23机械系统尺度综合3.1 不完全齿轮由于转台的转速是5转每分,每转60度需时2秒,其中间歇设为0.5秒,实际转速为1.5秒转动60度,左边为不完全齿轮,右边为标准齿轮,左边齿轮转一圈,右边齿轮转动60°.具体参数为:z 左=6,z 右=36,米=5米米,α=20°,θ左=60°.θ右 =270°中心距:a=米(z 左*360°/θ左+z 7)/2=5*(6*360/270+36)/2=110米米分度圆半径:r 右= 米z 右=90米米 r 左=a- r 右=20米米基圆半径: r b 右=a*cos α/2=180*cos20°/2=84.6米米 r b 左=18.8米米 齿顶圆半径: r a 右=(z右+2ha*)*米/2=(36+2*1)*5/2=95米米 r a 左=r 左+ha*米=25米米齿顶圆压力角:αa 右=arccos 【z 右cos α/(z 右+2ha*)】=acrcos【36cos20°/(36+2*1)】=27° αa 左=arccos 【z 左*360°/θ左 cos α/(z 左*360°/θ左+2ha*)】=41.25基圆齿距:P b 左=P b 右=π米cos α=3.14*5*cos 20°=14.76米米3.2 传动齿轮的设计3.2.1 皮带传动,i=2;3.2.2第一齿轮传动z1=20,d1=100米米,n1=480r/米in;Z2=80 d2=400米米,n2=120r/米in;i 12=4;第二级齿轮传动 z 2'=20,d2'=100米米,n2'=120r/米in;Z3=80 d3=400米米,n2=30r/米in;i 2'3=4;3.3 凸轮设计任务要求所推瓶子的直径为80米米,为了工作安全,令推杆的升程h 0=60米米,根据优化后的工作循环图可知凸轮的升程角δo =60°,回程角δ‘o =60°,推杆的运动规律我们采用了一次多项式运动规律,最后得到:推杆的升程运动方程为 ⎪⎩⎪⎨⎧===0a /60/60s o o δωυδδ推杆的回程运动方程为 ⎪⎪⎩⎪⎪⎨⎧=-=-=0a /60)/1(60s 'o o 'δωυδδ推杆的运动方程确定后,再确定凸轮的尺寸.根据基圆半径的计算公式:()[][]22o tan /e d /ds r e s +--≥αδ,其中e=0,α取许用压力角[α]=30°,算得r o ≥99米米,我们最终取得r o =100米米,然后根据推杆升程h 0=60米米,以及升程角和回程角,就可确定出凸轮的形状,如图13所示.图13所示凸轮位置即为与曲柄滑块相配合的起始位置,以此位置建立xoy坐标系.根据此坐标系可以得出推杆行程的具体方程(θ为主轴在一个周期内转过的角度):θ)h1=50(1-θ/50°) 米米(0°︒≤50≤θ250o)h2= 0 (50°<≤θ) h3=60(θ-250︒)/60°米米(250°︒<250≤θ)h4=0 (310°︒≤<350θ) h5=60[1-(θ-350°)/60°] 米米(350°︒<360≤图13 凸轮机构4 机械系统运动学分析根据图13所做xoy 坐标系以及推杆的运动方程h ,就可得出凸轮理论轮廓曲线方程(θ为主轴在一个周期内转过的角度):()()()⎪⎩⎪⎨⎧+=︒≤≤︒+-=θθθcos h 100y 500sin h 100x 11 ()⎪⎩⎪⎨⎧=︒≤<︒-=θθθcos 100y 50250sin 100x ()()()⎪⎩⎪⎨⎧+=︒≤<︒+-=θθθcos h 100y 310250sin h 100x 33 ()()()⎪⎩⎪⎨⎧+=︒≤<︒+-=θθθcos h 100y 350310sin h 100x 00 ()()()⎪⎩⎪⎨⎧+=︒≤<︒+-=θθθcos h 100y 360350sin h 100x 55 为了使凸轮和推杆的配合更加平稳,避免出现剧烈跳动,把推杆的底部设计成滚子.加上滚子后,凸轮的实际轮廓曲线应当在其理论轮廓曲线上加以修正..5课程设计总结本次课程设计是我进入大学以来第一次对自己所学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综合检测,使我受到许多启发.首先,通过此次课程设计,是我对所学的知识有了一个更加深刻的影响和一个完整的体系,培养了自己分析和解决与本课程有关的具体机械所涉及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平面连杆机构、摇杆、齿轮、槽轮等一些课本上独立的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联系,要使这些基本结构能组成功能强大的各种机构,我的学习还有待于更深入.其次,这次课程设计过程中,使我了解到团队的力量是无限的.与同学们激烈讨论,团结合作,共同努力,最终完美的实现了机构的设计,是本次课程设计中珍贵的体验.此外,希望我们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课程设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这次课程设计我投入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我觉得这是完全值得的.在我看来,课程设计比考试更能检测出学习的深度和精度.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动手能力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最后,衷心感谢曹冲振老师这个学期的悉心教导与鼓励,在课堂上为我们补充了很多知识,带领我们走进了奇妙的机械世界.在曹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我们才能完成了这次的课程设计,并从中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参考文献[1] 课程设计指导书[2] 孙桓,陈作模.机械原理[米].7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杨晓辉.简明机械使用手册[米].北京:高等科学出版社,2006[4] 唐亚楠,罗浩,陈兴来等.机械原理同步辅导习题全解[米].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0。
旋转型灌装机运动方案设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旋转型灌装机运动方案设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旋转型灌装机运动方案设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化生产的飞速发展,灌装机在食品工业、药品工业等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旋转型灌装机是一种高效、精准的灌装设备,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本文将介绍旋转型灌装机的运动方案设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一、灌装机的概念和分类灌装机是指利用机械设备对液体物质进行定量自动灌装的设备。
灌装机的发展趋势是向着更高效、更节能、更智能化方向发展。
根据灌装方式和工作原理,灌装机可以分为往复式灌装机、螺杆式灌装机、注射式灌装机、重力式灌装机、旋转式灌装机等多种类型。
旋转型灌装机是一种利用旋转运动原理进行灌装的设备,是目前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进行高速、高精度、高效率灌装的设备。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两个旋转的圆盘来完成液体的灌装。
二、运动方案设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旨在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熟悉和掌握机械设计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对旋转型灌装机的运动方案设计起到重要的作用。
运动方案设计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机构设计设计机构时,需要根据灌装物的性质和生产效率等因素考虑,从而选择合适的运动方案。
通常可以采用曲轴连杆机构、摆线机构和凸轮机构等。
2. 传动系统设计传动系统是灌装机的核心部分,需要选定合适的电机和减速器,确保灌装机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需要根据机构设计的需求,选择适合的传动方式。
3. 控制系统设计灌装机必须配备精准的流量计,这是保证灌装质量的重要保障。
同时,还需要连接到电路系统,确保灌装机的可控性,以便实现有序、自动化的运行。
4. 机械结构设计机械结构是灌装机的基础架构,其设计需要考虑灌装机的使用环境和工作状态,确保其稳定性和高效性。
三、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旋转型灌装机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在机械原理基础上进行的灌装机的设计和制造,通过对机械原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为灌装机的运动方案设计提供有效的理论基础。
具体来说,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应该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 对机械原理的具体了解和理解,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
旋转型灌装机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旋转型灌装机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旋转型灌装机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一、课程介绍旋转型灌装机是一种常见的包装设备,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制药等行业的流体、半流体、高粘度液体和颗粒灌装。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介绍旋转型灌装机的机械原理和构造原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旋转型灌装机的机械原理和构造原理;2. 掌握旋转型灌装机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3. 熟悉旋转型灌装机常见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旋转型灌装机的机械原理(1) 旋转重心原理:旋转重心原理是旋转型灌装机工作的关键原理,利用旋转容器的惯性作用实现液体灌装。
(2) 斗式送料原理:斗式送料原理是指通过斗式送料器将物料输送至灌装器中,再进行定量灌装。
(3) 磁力传动原理:磁力传动原理是旋转型灌装机中使用较为广泛的传动方式,它通过磁力作用传递动力,避免传统传动中的机械连接,从而降低故障率和维护成本。
(4) 自动化控制原理:自动化控制原理是指通过PLC、触摸屏等自动化设备对旋转型灌装机进行自动化控制。
2. 旋转型灌装机的构造原理(1) 斗式送料器:斗式送料器是旋转型灌装机中输送物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输送斗、输送链条、输送齿轮等构件。
(2) 灌装器:灌装器是旋转型灌装机中完成液体灌装的部件,它包括灌装头、灌装轮、灌装容器等构件。
(3) 过桥传动装置:过桥传动装置是旋转型灌装机中将动力传输至斗式送料器和灌装器的装置,它包括机架、过桥、过桥齿轮等构件。
(4) 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是旋转型灌装机中控制设备的总称,它包括PLC、触摸屏、传感器等构件。
3. 旋转型灌装机的操作方法(1) 开机前的准备:检查灌装机各部分是否正常,是否需要加油、加水等;(2) 操作灌装机:将待灌装物料倒入斗式送料器中,选择对应的灌装器,然后启动旋转型灌装机,开始灌装;(3) 关机:灌装完成后,关闭旋转型灌装机,进行清洗和维护。
四、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结合实验演示;2. 小组合作完成旋转型灌装机故障排除、维护操作等实践任务;3. 网络教学和自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欧阳光明(2021.03.07)
旋转型灌装机
学院:机电建工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机自091
成员:余建丰
柴佳力
李泽龙
指导老师:李盛宇
日期:.5.306.3
目录
1. 设计题目 (2)
1.1 设计条件 (2)
1.2 设计任务………………………………………………………………
(3)
1.3 设计思路
(3)
2.原动机的选择 (3)
3.传动比分配 (3)
4.传动机构的设计 (4)
4.1 减速器设计 (4)
4.2 第二次减速装置设计 (5)
4.3 第三次减速装置设计 (5)
4.4 齿轮的设
计 (6)
5.方案选择 (8)
5.1 综述 (8)
5.2 选择设计方案 (8)
5.3方案确定 (10)
6.机械运动循环图 (11)
7.凸轮设计、计算及校核 (12)
8.连杆机构的设计及校核 (13)
9.间歇机构设计 (15)
10.整体评价 (16)
11.设计小结 (17)
12.参考资料 (17)
转盘的间歇运动机构为不完全齿轮机构,封口的冲压机构为连杆机构,工件的定位机
构为凸轮机构
6.机械运动循环图
行程:s=220mm
级位夹角:θ= arccos【e/(a+b)】 arccos【e/(ba)】=10°
最小传动角:rmin= arccos【e/(ba)】=51.3°
行程速比:k=(180°+θ)/(180°θ)=1.12>1
9.间歇机构设计
这里我们采用不完全齿轮机构来完成转盘的间歇运动,下面我们用一张图片来了解不完全齿轮如何完成间歇运动的。
由于设计灌装速度为10r/min,因此每个工作间隙为6s,转台每转动60°用时1s,停留5s,由此设计如下不完全齿轮机构,完成间歇运用,以达到要求。
左边为不完全齿轮,右边为标准齿轮,左边齿轮转一圈,右边齿轮转动60°。
具体参数为:z左=6,z右=36,m=5mm,α=20°,θ=60°。
中心距:a=m(z左*360°/θ+ z7)/2=5*(6*6+36)/2=180mm
分度圆半径:r左= r右=a/2=180/2=90mm
基圆半径:rb左= rb右=a*cosα/2=180*cos20°/2=84.6mm
齿顶圆半径:ra左= ra右=(z右+2ha*)*m/2=(36+2*1)*5/2=95mm
齿顶圆压力角:αa左=αa右=arccos【z右cosα/(z右+2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