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型灌装机设计说明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旋转型灌装机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旋转型灌装机设计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题号11旋转型灌装机学院:机械工程专业:班姓名学号:指导导师:日期:目录一、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题号11 ......... - 3 -一、设计题目及原始数据............... - 4 -二、设计方案提示........................... - 5 -三、设计任务................................... - 5 -二、设计背景................................................... - 7 -三、方案的选择............................................... - 8 -3.1综述............................................................. - 8 -3.2选择设计方案..................................... - 8 -3.2.1、功能逻辑图和功能原理解图- 8 -3.2.2、功能原理的工艺过程分解. - 10 -3.2.3、机械系统运动转化功能图. - 21 -3.3方案确定........................................... - 21 -四、原动机选择............................................. - 24 -五、传动比分配............................................. - 24 -六、传动机构的设计..................................... - 24 -6.1减速器的设计................................... - 24 -6.2齿轮的设计....................................... - 25 -七、机械运动循环图..................................... - 28 -八、机构设计................................................. - 28 -8.1、凸轮设计计算及校核.................... - 28 -8.2、槽轮尺寸设计与分析.................... - 31 -九、整体评价................................................. - 35 -十、Pro/e建模分析....................................... - 36 - 十一、设计小结........................................... - 40 - 十二、参考文献............................................. - 41 -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题号11旋转型灌装机一、设计题目及原始数据设计旋转型灌装机。
旋转型灌装机_说明书分解

学号06100224成绩课程设计说明书系别机电工程系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方向无课程名称《机械设计(二)课程设计》学号 06100224姓名蔡铁根指导教师张恩光题目名称旋转型灌装机设计时间 2012年9-12月2012 年 12 月 8 日一.设计任务书及工作要求 (3)1.1设计题目 (3)1.2工作原理及工艺过程 (3)1.3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 (3)1.4设计方案提示 (3)1.5设计任务 (3)二.原动机选择 (4)三.传动比分配 (4)四.机构的选择与比较 (4)4.1传动机构的选择与比较 (4)4.2执行机构的选择与比较 (6)五.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的拟订与评价 (8)5.1 综述 (8)5.2设计方案 (8)5.2.1 设计方案I (8)5.2.2 设计方案II (8)5.2.3 设计方案III (9)5.2.4比较、选择设计方案 (10)六.机械系统的运动循环图 (10)七.执行机构的运动分析及设计 (10)7.1凸轮结构的设计分析 (10)7.1.1凸轮机构运动分析线图 (13)7.2曲柄滑块机构的设计分析 (15)7.2.1连杆机构的尺寸参数设计 (15)7.2.2曲柄滑块机构的三维模型设计 (15)7.2.3 曲柄滑块的运动分析线图 (16)7.3 间歇机构的设计 (17)八.设计感想 (19)九.主要零件附图 (20)十.主要参考资料 (21)1.11.2(如饮料等)封口等工序。
入空瓶;工位1.3(1)转台直径:500~600mm 。
附图(2)灌装机的生产率:10瓶/min 。
(3)驱动电机:功率N=1.2kW ,转速n=1440r/min 。
1.4设计方案提示(1)采用泵来灌装流体,泵固定在灌装工位的上方。
(2)采用软木塞或金属冠盖封口,它们可由气泵吸附在压盖机构上,由压盖机构压入或通过压盖模将瓶盖紧固在瓶口。
设计者只需设计作直线往复运动的压盖机构。
压盖机构可采用移动导杆机构等平面连杆机构或凸轮机构。
旋转灌装机说明书

旋转灌装机机说明书一、课程设计题目简介设计旋转型灌装机。
在传送带的输送下,待灌装的容器进入工作台,在转动工作台上对包装容器(如玻璃瓶)连续灌装流体(如饮料、酒、冷霜等),转台有多工位停歇,以实现灌装、图1该机采用电动机驱动,传动方式为机械传动。
技术参数见表。
旋转型灌装机技术参数待灌装压盖红酒瓶:容量:500ml高:300mm底直径:60mm瓶口外直径:29mm;瓶口内直径:20mm瓶颈长:75mm瓶塞:高40mm,上底25mm,下底18mm二、功能及装置1、输入输出设备1.1 方案一:连杆拨动传送装置如图2,输入时,将一个个待灌装、封口的红酒瓶等距置于传送台上,连杆机构在主动杆的转动带动下,每一个周期齿条上升至传送台高度通过拨齿的前进运动将红酒瓶向前方拨动一个齿距长度,回程之前齿条先向下运动,避免回程时再把红酒瓶回拨。
输出时,当红酒瓶灌装、封口完成后到达输出位置时,此装置与输入同理,将红酒瓶从工作台上拨出至传送台上,实现输出。
优点:间歇步进。
缺点:需要等距放置;要求太过精确;拨动红酒瓶时会产生刚性冲击,不平稳。
图21.2 方案二:履带传送带装置如图3,用一个履带传送带装置通过工作台同时作为输入输出装置。
待灌装、封口的红酒瓶从输入端放上传送带,传送带上容器以一字排列的形式传送过来进入工作台经过灌装、封口后从工作台输出位直接传送出来,实现成品的输出。
优点:工作难度低,连续不间断。
图3由于加工品是红酒瓶,易损,则相比方案一,方案二的履带传送带更加平稳连续,成本底,操作难易度低,故选择方案二为输入输出的最终装置。
2、工作台固定工作台为两个半圆,中间相隔间距为传送带宽度,供传送带通过,这样可以使红酒瓶输入时直接进入旋转工作台1号位,经过灌装封口后到达4号位下传送带直接将其输出。
这样不需要另外增加拨杆将红酒瓶拨入拨出旋转工作台。
当旋转工作台卡槽进给深度只容许一个红酒瓶进入时,则红酒瓶输入可以不必遵守等间距原则,即使间距小或无间距,第二个红酒瓶也无法进入工作台,使得传送带可以一直连续运转。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旋转型灌装机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旋转型灌装机专业班级:11级机械卓越班学生姓名:学生学号:指导老师:目录一、题目 (2)1、设计题目及原始数据 (2)2、设计方案提示 (2)3、设计任务 (3)二、设计方案 (3)1、工艺分解 (4)<1>. 减速装置 (4)<2>.容器输入输出装置 (5)<3>.旋转工作台多工位间歇转动功能 (6)<4>.各个工位的精确定位功能 (6)<5>.对容器的灌装封口压力结构(凸轮机构) (7)<6>.送盖,吸盖,换盖装置 (8)2、运动方案总图 (10)3、运动循环图 (11)三、尺寸设计 (12)1、凸轮设计 (12)2、槽轮设计 (13)3、齿轮设计 (14)4、其他机构尺寸设计 (15)四、心得体会 (15)五、参考资料 (16)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位2该机采用电动机驱动,传动方式为机械传动。
技术参数见下表。
旋转型灌装机技术参数表 2、设计方案提示<1>.采用灌瓶泵灌装流体,泵固定在某工位的上方。
<2>.采用软木塞或金属冠盖封口,它们可由气泵吸附在压盖机构上,由压盖机构压入(或通过压盖模将瓶盖紧固在)瓶口。
设计者只需设计作直线往复运动的压盖机构。
压盖机构可采用移动导杆机构等平面连杆机构或凸轮机构。
<3>.此外,需要设计间歇传动机构,以实现工作转台间歇传动。
为保证停歇可靠,还应有定位(锁紧)机构。
间歇机构可采用槽轮机构、不完全齿轮机构等。
定位(锁紧)机构可采用凸轮机构等。
3、设计任务<1>.旋转型灌装机应包括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等三种常用机构;<2>.设计传动系统并确定其传动比分配,并在图纸上画出传动系统图;<3>.图纸上画出旋转型灌装机的运动方案简图,并用运动循环图分配各机构运动节拍;<4>确定连杆机构各个杆件尺寸,进行速度、加速度分析,绘出运动线图<5>.凸轮机构的设计计算。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旋转型灌装机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旋转型灌装机旋转型灌装机是一种常用于食品、饮料、化妆品等行业的包装设备,其主要功能是将液体、粉末或颗粒物料按照一定的容量灌装到容器中。
本文将就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旋转型灌装机进行详细介绍。
一、设计要求1.灌装速度:1000瓶/小时;2.灌装精度:±1%;3. 适用于不同规格的容器,容器直径范围:40-100mm,容器高度范围:80-200mm;4.采用PLC控制系统,具备自动化操作功能;5.设计结构紧凑,易于清洁和维护。
二、设计思路1.采用旋转式结构,将整个灌装过程分为定位、灌装、旋盖和出瓶四个阶段;2.通过传感器检测容器的到位情况,控制灌装和旋盖动作;3.采用伺服驱动系统,控制灌装机的旋转和灌装速度;4.通过气动系统控制灌装机的灌装和旋盖动作;5.采用PLC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化操作和灌装精度控制。
三、设计方案1.结构设计:灌装机采用旋转式结构,主要由机座、旋转盘、灌装头、旋盖头和输送带组成。
旋转盘上设置有容器定位装置,通过气缸控制容器的定位和释放。
灌装头和旋盖头分别采用气动驱动,通过气缸控制灌装和旋盖动作。
输送带用于输送容器,在灌装和旋盖过程中保持连续运动。
2.控制系统设计:采用PLC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检测容器的到位情况,控制灌装和旋盖动作。
PLC控制系统可以实现自动运行、停机、手动操作等功能。
通过调节PLC参数,可以控制灌装机的灌装速度和灌装精度。
伺服驱动系统用于控制灌装机的旋转和灌装速度,可以实现精确的控制。
气动系统用于控制灌装和旋盖动作,通过气缸控制动作的快慢和力度。
3.安全保护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灌装机的安全性。
设置紧急停机按钮和安全门开关,以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在灌装和旋盖过程中,通过传感器检测容器的位置和动作,避免发生意外。
四、结论本文设计了一种旋转型灌装机,通过PLC控制系统、伺服驱动系统和气动系统实现了自动化操作和灌装精度控制。
该设计满足了1000瓶/小时的灌装速度要求,具备灌装精度高、适用范围广、结构紧凑、易于清洁和维护等优点。
机械原理说明书——旋转型灌装机

目录1.设计题目 (1)1.1设计要求 (1)1.3设计内容 (1)2.原动机的选择 (2)3.传动机构的选择与比较 (2)3.1传动机构的选择 (2)3.2减速机构选择 (3)4.执行机构的选择比较 (4)4.1灌装机的功能分解 (4)4.2送料机构的功能 (4)4.3定位功能 (7)4.4夹紧功能 (8)4.5灌装机构功能设计 (9)4.6压盖封口功能 (10)4.7产品输出与传送功能 (12)5.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的拟定与比较 (12)6.所选机构的运动分析与设计 (13)6.1运动分析 (13)6.2灌装机构的设计 (14)6.3间歇运动机构的设计分析 (16)6.4压盖封口机构的设计 (17)7.制定机械系统的运动循环图 (20)7.1运动循环图 (20)7.2用形态学矩阵法创建旋转型灌装机机械系统运动方案: (20)8.机构运动简图 (21)设计总结 (21)参考文献 (23)1.设计题目1.1设计要求设计旋转型灌装机。
在转动工作台上对包装容器(如玻璃瓶)连续灌装流体(如饮料、酒、冷霜等),转台有多工位停歇,以实现灌装、封口等工序。
为保证在这些工位上能够准确地灌装、封口,应有定位装置。
如下图所示,工位1:输入空瓶;工位2:灌装;工位3:封口;工位4:输出包装好的容器。
图1.1旋转型灌装机工位示意图1.2原始数据转台直径/mm 电动机转速(r/min) 灌装速度(r/min)500 720 101.3设计内容(1)根据给定的原始数据和工艺要求,构思并选定机构方案;(2)设计上述各机构,根据选定的方案设计各机构(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等),并进行运动分析;(3)根据上面求得的尺寸,按比例画出机构的运动简图及运动循环图;计算自由度,拆分杆组,判定机构级别;(4)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2.原动机的选择选用720r/min电动机驱动。
转速较高,需要减速机构降低速度供执行机构使用。
3.传动机构的选择与比较3.1传动机构的选择机械的传动机构,是将动力源所提供的运动的方式、方向或速度加以定向的改变,从而被人们有目的地加以利用。
旋转型灌装机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目录1. 题目2. 设计题目及任务…………………………………………………………………2.1 设计题目………………………………………………………………………2.2 设计任务………………………………………………………………………设计方案3.方案一……………………………………………………………………………3.1功能逻辑图和功能原理解图…………………………………………………3.2工艺分解………………………………………………………………………3.3机械系统运动转换功能图……………………………………………………3.4方案总图………………………………………………………………………3.5运动循环图……………………………………………………………………4.尺寸设计…………………………………………………………………………4.1 凸轮设计………………………………………………………………………4.2 槽轮设计………………………………………………………………………4.3 齿轮设计………………………………………………………………………4.4 其它机构尺寸设计…………………………………………………………5. 方案二…………………………………………………………………………5.1功能逻辑图和功能原理解图…………………………………………………5.2工艺分解………………………………………………………………………6.机构的选择与比较………………………………………………………………6.1传动机构的选择与比较…………………………………………………………6.2执行机构的选择与比较…………………………………………………………7.小结………………………………………………………………………………题目:旋转型灌装机2、设计题目设计旋转型灌装机。
在转动工作台上对包装容器(如玻璃瓶)连续灌装流体(如饮料、酒、冷霜等),转台有多工位停歇,以实现灌装、封口等工序。
旋转型灌装机_说明书分解

实用文档学号********成绩课程设计说明书系别机电工程系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方向无课程名称《机械设计(二)课程设计》学号 ********姓名蔡铁根指导教师张恩光题目名称旋转型灌装机设计时间 2012年9-12月2012 年 12 月 8 日一.设计任务书及工作要求 (3)1.1设计题目 (3)1.2工作原理及工艺过程 (3)1.3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 (3)1.4设计方案提示 (3)1.5设计任务 (3)二.原动机选择 (4)三.传动比分配 (4)四.机构的选择与比较 (4)4.1传动机构的选择与比较 (4)4.2执行机构的选择与比较 (6)五.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的拟订与评价 (8)5.1 综述 (8)5.2设计方案 (8)5.2.1 设计方案I (8)5.2.2 设计方案II (8)5.2.3 设计方案III (9)5.2.4比较、选择设计方案 (10)六.机械系统的运动循环图 (10)七.执行机构的运动分析及设计 (10)7.1凸轮结构的设计分析 (10)7.1.1凸轮机构运动分析线图 (13)7.2曲柄滑块机构的设计分析 (14)7.2.1连杆机构的尺寸参数设计 (14)7.2.2曲柄滑块机构的三维模型设计 (15)7.2.3 曲柄滑块的运动分析线图 (15)7.3 间歇机构的设计 (16)八.设计感想 (18)九.主要零件附图 (18)十.主要参考资料 (19)1.11.2(如饮料等)封口等工序。
入空瓶;工位1.3(1)转台直径:500~600mm。
附图(2)灌装机的生产率:10瓶/min。
(3)驱动电机:功率N=1.2kW,转速n=1440r/min。
1.4设计方案提示(1)采用泵来灌装流体,泵固定在灌装工位的上方。
(2)采用软木塞或金属冠盖封口,它们可由气泵吸附在压盖机构上,由压盖机构压入或通过压盖模将瓶盖紧固在瓶口。
设计者只需设计作直线往复运动的压盖机构。
压盖机构可采用移动导杆机构等平面连杆机构或凸轮机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度圆半径:r左= r右=a/2=180/2=90mm
基圆半径:rb左=rb右=a*cosα/2=180*cos20°/2=84.6mm
齿顶圆半径:ra左= ra右=(z右+2ha*)*m/2=(36+2*1)*5/2=95mm
曲柄长:a=100mm
连杆长:b=900mm
偏心距:e=500mm
行程:s=220mm
级位夹角:θ= arccos【e/(a+b)】- arccos【e/(b-a)】=10°
最小传动角:rmin=arccos【e/(b-a)】=51.3°
行程速比:k=(180°+θ)/(180°-θ)=1.12>1
Pb右=14.76mm
6.齿轮机构的设计计算。
7.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2原动机的选择
本身设计采用方案C。故采用电动机驱动,其转速为960r/min。
灌装速度为10r/min
.3传动比分配
原动机通过三次减数达到设计要求。第一次减速,通过减速器三级减速到20r/min,其传动比分别为2、6、6。第二次减速,夹紧装置,转动装置及压盖装置所需转速为10r/min,另设计一级减速,使转速达到要求,其传动比分别为2。第三次减速,传送带滚轴直径约为10cm,其转速为5r/min即可满足要求,另设两级减速,传动比都为2即可。
5.2选择设计方案
机构
实现方案
转盘的间歇运动机构
槽轮机构
不完全齿轮
封口的压盖机构
连杆机构
凸轮机构
工件的定位机构
连杆机构
凸轮机构
根据上表分析得知机构的实现方案有2*2*2=8种实现方案
为了实现工件定位机构,比较凸轮机构和连杆机构之间的优缺点;
因为:
1)凸轮机构能实现长时间定位,而连杆机构只能瞬时定位,定位效果差,精度低。
2.灌装:这个步骤主要通过灌瓶泵灌装流体,而泵固定在某工位的上方。
3.封口:用软木塞或者金属冠通过冲压对瓶口进行密封的过程,主要通过连杆结构来完成冲压过程。
4.输出包装好的容器:步骤基本同1,也是通过传送带来完成。
以上4个步骤 由于灌装和传送较为简单 无须进行考虑,因此,旋转型灌装机运动方案设计重点考虑便在于转盘的间歇运动、封口时的冲压过程、工件的定位,和实现这3个动作的机构的选型和设计问题。
.9间歇机构设计
由于设计灌装速度为10r/min,因此每个工作间隙为6s,转台每转动60°用时1s,停留5s,由此设计如下不完全齿轮机构,完成间歇运用,以达到要求
左边为不完全齿轮,右边为标准齿轮,左边齿轮转一圈,右边齿轮转动60°。具体参数为:z左=6,z右=36,m=5mm,α=20°,θ=60°。
总之,这次机械原理设计让自己学习到了很多,也让自己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缺点,让自己知道了自身需要提高和改进的地方。
.11参考资料
[1]孙桓、陈作摸葛文杰主编,机械原理(第七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龚建新主编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彭文生李志明黄华梁主编机械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齿顶圆压力角:αa左=αa右=arccos【z右cosα/(z右+2ha*)】
=acrcos【36cos20°/(36+2*1)】=27°
基圆齿距:Pb左=Pb右=πmcosα3.14*5*cos 20°=14.76mm
.10设计感想
第一次做课程设计,发现真的很难,不是以前想的那么简单。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发现好多以前学习的内容已经忘记,好多知识理解的不够深刻,以前所学习的知识不能相互联系整合,学习的知识不能联系实际。这次课程设计对于我们来说真的是一次难得的学习与锻炼的机会。
分度圆半径:r6= a*z6/2(z7+z6)
=150*20/2(20+30)
=30mm
r7= a*z7/2(z7+z6)
=150*30/2(20+30)
=45mm
基圆半径:rb6=m *z6*cosα=6*20*cos20°=56mm
rb7=m*z7*cosα=6*30*cos20°=112mm
齿顶圆半径:ra6=(z6+2ha*)*m/2=(20+2*1)*6/2=66mm
1.1设计条件
该机采用电动机驱动,传动方式为机械传动
旋转型灌装机技术参数
方案号
转台直径
mm
电动机转速
r/min
灌装速度
r/min
A
600
1440
10
B
550
1440
12
C
500
960
15
1.2设计要求
1.旋转灌装机应包括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等三种常用机构。至少设计出三种能实现其运动形式要求的机构
5.3方案确定
转盘的间歇运动机构为不完全齿轮机构,封口的冲压机构为连杆机构,工件的定位机构为凸轮机构
转盘的间歇运动机构为不完全齿轮,封口的冲压机构为连杆机构,工件的定位机构为连杆机构
5.2.3方案Ⅲ
转盘的间歇运动机构为不完全齿轮机构,封口的冲压机构为凸轮机构,工件的定位机构为凸轮机。
.6机械运动循环图
=26.50°
基圆齿距:pb6=pb7=πmcosα3.14*5*cos 20°=14.76mm
理论啮合线:N1N2
实际啮合线:AB
重合度:εa=【z6(tanαa6-tanα)+z7(tanαa7-tanα)】/2π
=【20(tan31.32°-tan20°)+40(tan26.50°-tan20°)】/2π
[4]李继庆陈作摸主编机械设计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z2=20
z3=120
z4=20
z5=120
z6=20
n=960r/min
i1=2
i32=6
i54=6
n1=15r/min
z6=20
z7=30
i76=1.5
n2=10r/min
z6=20
z8=30
i9=2
i86=1.5
n3=5r/min
z6=20
-360°
位移(mm)
0
30
60
60
30
0
基圆:r0=480mm
滚子半径:rr=30
行程:h=60mm
推程角:φ=30°
回程角:φ`=30°
进休止角:φs=120°
远休止角:φs`=180°
最大压力角:αmax=28°<30°
.8连杆机构的设计及校核
此连杆控制封装压盖机构,由于空瓶高度约为250mm,故行程不宜超过300mm,由此设计如下连杆机构:
2.设计传动系统并确定其传动比分配
3.在用A2图纸上画出旋转灌装机的运动方案简图和用动循环图分配各机构的节拍。
4.对连杆机构进行速度和加速度的分析,绘出运动线图,用图解法或者是解析法设计平面连杆机构
5.凸轮机构的计算,按要求选择从动件运动规律,并确定基园半径,最大压力角,最小曲率半径。对盘状凸轮要用解析法计算出理论廓线、实际廓线值。绘制从动件运动规律线图及凸轮廓线图。
这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时间上虽有些紧张,做设计的时候考虑的也并不周全,但我们利用这段时间巩固了所学的知识,把所学理论运用到实际设计当中,也充分的锻炼自己的能力。
通过这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掌握了一些常用执行机构、传动机构或简单机器的设计方法和过程,提高了我们综合运用机械原理课程理论的能力,培养了分析和解决一般机械运动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使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深化和扩展,对以后的学习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αmax=28°<30°
a=100mm
b=900mm
e=500mm
s=220mm
θ=10°
rmin=51.3°
k=1.12>1
z左=6
z右=36
m=5mm
α=20°
θ=60°
a=180mm
r左= r右=90mm
rb左=84.6mm
rb右=84.6mm
ra左= ra右=95mm
αa左=αa右=27°
Pb左=4.76mm
ra7=(z7+2ha*)*m/2=(30+2*1)*6/2=126mm
齿顶圆压力角:αa6=arccos【z6cosα/(z6+2ha*)】
=acrcos【20cos20°/(20+2*1)】
=31.32°
αa7=arccos【z7cosα/(z7+2ha*)】
=acrcos【30cos20°/(30+2*1)】
..7凸轮设计、计算及校核
此凸轮为控制定位工件机构,由于空瓶大约为100mm,工件定位机构只需60mm行程足够,故凸轮的推程设计为60mm,以下为推杆的运动规律:
为了更好的利用反转法设计凸轮,根据上图以表格的形式表示出位移和转角的关系。
度数
0°-90°
105°
120°
120°
-300°
315°
330°
1设计题目
1.1 设计条件
1.2 设计任务
1.3 设计思路
2原动机的选择
3传动比分配
4传动机构的设计
4.1 减速器的设计
4.2 第二次减速装置设计
4.3第三次减速装置设计
4.4 齿轮的设计
5方案拟定比较
5.1 综述
5.2 选择设计方案
5.3 方案确定
6机械运动循环图
7凸轮设计、计算及校核
8连杆机构的设计及校核
6、8为齿轮:z6=20 z8=30
9为皮带轮:i9=2
i86=z8/z6=30/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