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周邓纪念馆有感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天津周邓纪念馆观后感

天津周邓纪念馆观后感

天津周邓纪念馆观后感1. 引言天津周邓纪念馆是一座展示中国革命历史与周恩来、邓小平伟大事迹的纪念馆。

作为一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该纪念馆通过展览和文物,向参观者讲述了二位伟大领导人的艰辛奋斗和巨大贡献,给人们深深地敬佩之情。

我在近日参观了天津周邓纪念馆,以下是我的观后感和感受。

2. 展览内容天津周邓纪念馆展览内容丰富多样,分为周恩来和邓小平两个部分。

每个部分都通过图片、文字和实物展示了两位伟人的生平事迹、政治成就和个人风采。

2.1 周恩来展区在周恩来展区,我看到了很多珍贵的历史照片和文字资料,记录了周恩来先生的一生。

在陈列室内,展示了周恩来同志在共产党一大、二大、三大等党的历次代表大会上的照片,展现了他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的重要地位和贡献。

此外,纪念馆还展示了周恩来同志在长征途中的生活场景,通过布置真实的长征帐篷、道路和山水等景物,使参观者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当年革命战士的艰辛和决心。

2.2 邓小平展区邓小平展区则通过一系列文字、图片和实物展品,全面展示了邓小平先生的人生经历与革命事迹。

在展览中,我了解到了邓小平同志在中国革命和改革开放过程中的重要角色,特别是他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的重要地位。

展览中还展示了邓小平同志的办公桌、手稿、书籍和照片等,给人们提供了更加直观的感受和了解,使人们对他的才智和领导力产生了更深的敬佩之情。

3. 参观体验参观天津周邓纪念馆,我深深感受到了两位伟人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3.1 纪念馆环境整个纪念馆环境十分优雅,展览场馆内部设计简洁而又富有创意。

每个展区都有专门的解说员,他们热情地向参观者介绍展览内容,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

3.2 参观感受参观过程中,我通过听取解说员的介绍和观看展览内容,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两位伟人的崇高品质、远见卓识和英明决策。

他们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始终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原则,为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周邓纪念馆观后感

周邓纪念馆观后感

周邓纪念馆观后感周恩来、邓颖超是我们非常敬重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他们一心为民,无私奉献,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周邓纪念馆,希望大家喜欢!周邓纪念馆观后感篇一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参观了周邓纪念馆,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和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学习他们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

看着一张张风雨岁月中的照片,聆听着讲解员讲述不同时期的故事,心中对周爷爷、邓奶奶的敬意油然而生。

当我来到周爷爷的肖像前,想起我们学的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好像我亲眼看到周爷爷当年在修身课上,用那铿锵有力的话语决定了他那伟大的信念。

周爷爷、邓奶奶一心为民,无私奉献,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两位伟人的青年时代都是在天津度过的。

他们在这里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共同投身革命斗争,他们对天津有着特殊的感情,把天津作为他们的“第二故乡”,直至他们临终留下遗嘱,将骨灰撒在海河。

展厅的银幕上还展示了十里长街送和举国上下哀悼邓奶奶的情景。

银幕里的人在哭,银幕外的人也在哭,那都是舍不得两位老人的离去。

放映结束时,我还沉浸在深深的怀念中,久久不愿离去。

通过这次参观,我深深的感受到周爷爷和邓奶奶那博大的胸怀,以及全国人民对他们的爱戴之情。

我要以他们为榜样,虽然不再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但我要为中华之富强而读书。

周邓纪念馆观后感篇二在20xx年11月15号这一天,跟随着校党委一行,一起去参观周邓纪念馆,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和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学习他们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

下午1:30的时候我们小组同学已经到了纪念馆的门口集合了。

此次我们参观周邓纪念馆恰好建馆十周年的时侯。

周恩来、邓颖超是我们非常敬重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他们一心为民,无私奉献,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两位伟人的青年时代都是在天津度过的。

他们在这里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一起组织革命社团,传播革命思想,共同投身革命斗争。

参观周邓纪念馆感想

参观周邓纪念馆感想

参观周邓纪念馆感想在纪念建党95周年之际,我院党支部带领我们参观了天津市周邓纪念馆,开展了向伟人学习的活动;我们先是参观了生平厅,看到了周恩来、邓颖超同志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合影照片和代表性的手迹诗词,这里记述了他们立志救国,领导爱国运动从事建党活动的早期革命历程;然后到了情怀厅,这里再现了两位伟人在革命中产生爱情,爱情激励他们献身革命的崇高情谊,赞颂了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真挚情怀;最后还去放映厅看到了周总理去世时,人们十里长街送总理的真实画面;一进门,首先进入眼帘的就是周恩来,邓颖超的汉白玉雕像,题名为情满江山,主雕像背景是大型壁毯海阔云舒;雕像描述的是两位伟人耸立在高山之巅,俯瞰碧海的宏大磅礴的场面,我们看得心中波澜起伏;我们在党旗前庄严宣读了入党誓词; 然后再往里面走就是主展厅了,在这座1200平方米的大厅内,全面系统的展现了周恩来,邓颖超波澜壮阔,光辉灿烂的一生,真实的再现了他们为创建新中国,实现共产主义理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革命历程;其中有好多照片我都是第一次看到,这些照片展现的都是周总理和邓奶奶在革命历程中最为朴素,也是最为感人的一面,正是因为这些照片的“人性化”,才更加突出了周恩来总理和邓颖超奶奶超出常人的神圣的一面;我们只知道周总理年少时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诺言,却很少有人知道他是怎样实现这句诺言的;今天看到了周总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明白了,他是在认真的履行他的诺言,或者说,他是超额完成了他的诺言;因为,他不但让中华崛起了,更是从他开始,中华开始腾飞了;这些图片中,有一句毛主席说的话,我觉得它就可以概括出周总理在中华崛起和腾飞中所起到的作用;毛主席说:“至于新中国政府的组成人员,现在还不能确定,但是,周恩来同志肯定是要有的,职务是政府总理;”难怪乎,在周总理去世时,会出现“十里长街送总理”的画面;虽然我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但是,当我看到当时送别的场景时,我也落泪了,为中国失去了这样一个好总理;但是,我又从心里为周总理感到骄傲,因为,出现这样的场面,正说明了周总理在全中国人民心中的地位是多么的崇高;而同样令人敬佩的还有邓奶奶,她则为了革命而终身没有生育,在晚年70多岁了还到处视察中国的一些大型工程,可以说为中国的崛起和腾飞劳累了一辈子;写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夫妻庆幸能到老,无限深情在险中,相拥相伴机缘少,革命情义万年长”的诗句,这是他们夫妻戎马一生的写照;两位伟人为祖国而生、为革命而亡;有了他们,山河为之壮丽,国魂为之昂扬;中华民族为之自豪,世界大家庭为之赞叹;通过这次参观使我深受感动,说是参观学习更不如说是一次思想和灵魂的革命,看着伟人简朴而勤劳,充满奉献的一生,我们懂得了人生的意义、人生的价值,誓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我们会肩负起未完成的革命事业,让中华崛起腾飞之日早日到来;。

参观周邓纪念馆心得体会

参观周邓纪念馆心得体会

参观周邓纪念馆心得体会第一篇:参观周邓纪念馆心得体会参观周邓纪念馆有感今天,我们党小组同学来到周邓纪念馆进行参观活动。

纪念馆的门口停放了很多大巴车,许多外地人士跟随旅游团前来参观,进出纪念馆的参观者络绎不绝。

今天,我们要在这里开始我们的党课实践教育,周邓纪念馆,没有奢华的装饰,色彩斑斓的招牌,却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人们前来凭吊瞻仰,清幽的环境,朴素的建筑,从内到外给人一种无以名状的崇敬之感。

当来到周总理肖像前,我久久伫立在那里,眼前浮现出那曾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少年俊朗的身影和在革命峥嵘岁月里那许许多多壮丽的诗篇。

在庄严肃穆的大厅内,我的心情感到格外激动。

周恩来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又是一个极富人格魅力的人。

缅怀他的生平,青少年时期的刻苦求学,五四运动时期的被捕与抗争赴欧洲勤工俭学时的意气风发,到共产股际面见斯大林的曲折经过,红军时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特殊经历,中美的乒乓外交,以及“文化大革命”**岁月中的艰难处境,令人感动。

听着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解说,看着一件件文物、文献、照片珍品,了解了周恩来当年到地震灾区慰问群众、回延安看望老区人民等感人肺腑的小故事;以及周恩来家规、周恩来照相的风格、周恩来用餐的规定、周恩来的工资、周恩来最后的日子、一件珍贵的丝棉袄等小故事,领略到周恩来、邓颖超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鞠躬尽瘁的高尚品德,尤其对他们艰苦奋斗、平易近人的作风感到由衷敬佩。

我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西花厅,通过讲解员声情并茂地解说,一件件文物、文献和照片珍品向我们诉说了总理的日常生活和总理最后的日子。

陈列厅那件珍贵的丝棉袄,让我们看到了周恩来、邓颖超艰苦奋斗、平易近人的生活作风;那些与寻常百姓家无任何差别的旧餐具让我们了解了两位伟大的革命者艰苦朴素的生活状态。

随后我们来到了周总理接见外宾的地方——客厅。

厅内布置简单、整洁,向右面墙上仰望,映入眼帘的是周总理伉俪摄于1970年的金婚纪念照。

这是我生平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看到周总理的照片,我看到的第一眼反应就是周总理确实是为国家、为人民操劳而终的啊!照片上的总理已经瘦骨嶙峋,脸色晦暗,手上的皮肤已经掩盖不住手骨的形状,虽然面容憔悴,眼泡很肿,但是眼睛仍然炯炯有神,那矍铄的眼神给人一种睿智的、看遍全球的感觉!我再一次被这张照片深深触动!此时,我的眼泪不由自主的从脸颊滑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两位革命伴侣所经历的波折、磨难,为国为民日夜操劳、心系中华儿女的伟大情怀在这张照片上尽显无疑!馆内陈列着周总理及夫人生前的一些照片,他们用那并不伟岸的身躯承担着亿万国人的生存、幸福,照片有些许的模糊,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眼中流露出的光芒是我们十分熟悉的,多少革命先驱,多少新中国的英雄,为了祖国的明天,民族的未来,他们眼中的坚毅,大无畏的精神,感染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

四年级参观周邓纪念馆观后感

四年级参观周邓纪念馆观后感

四年级参观周邓纪念馆观后感你知道吗?前几天我们四年级去参观周邓纪念馆啦,那可真是一次超特别的经历呢!刚走进纪念馆,就感觉有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息扑面而来。

就像突然走进了一个装满了伟大故事的魔法盒子,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神秘又令人敬仰的味道。

我看到了好多周恩来总理和邓颖超奶奶的照片呀,那些照片就像一个个小小的时光窗口,把他们的一生都展现在我们眼前。

总理年轻的时候那真是帅极了,眼神里透着坚定和智慧,感觉他看一眼就能把世界看穿似的。

邓颖超奶奶也是,看起来特别和蔼可亲,笑起来就像春天的阳光,暖暖的。

从那些照片和介绍里,我知道了他们为了我们的国家付出了超级多的努力。

他们就像超级英雄一样,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勇敢地站出来,和敌人斗智斗勇。

总理忙着到处谈判、处理国家大事,邓颖超奶奶也没闲着,在后方做着各种支援工作。

他们的生活也特别艰苦,但是从照片里看,他们从来没有抱怨过,脸上总是带着希望的笑容。

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他们写的那些信件。

字里行间都充满了对彼此的爱,对国家和人民的爱。

那可不是我们现在小朋友说的那种简单的喜欢,而是一种深深的、把自己的生命都和对方、和国家绑在一起的爱。

我当时就在想,哇,这就是伟大的爱情和伟大的理想结合在一起的样子呀!再看看他们用过的东西,都特别朴素。

总理的衣服补丁摞补丁的,邓颖超奶奶的生活用品也都很简单。

这让我特别惭愧,我平时总是想要新玩具、新衣服,和他们比起来,我可真是太贪心了。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身边的小伙伴们也都变得特别安静。

平时我们在教室里可是叽叽喳喳的像一群小麻雀,可是在这儿,大家都被这种气氛感染了,都静静地看着、听着。

我想大家的心里肯定也和我一样,充满了对周总理和邓颖超奶奶的敬佩。

从纪念馆出来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好像长大了一点。

我知道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是像周总理和邓颖超奶奶这样的英雄们用汗水、用生命换来的。

我暗暗下定决心,以后我也要像他们一样,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参观周邓纪念馆社会实践报告

参观周邓纪念馆社会实践报告

参观周邓纪念馆社会实践报告近日,我参观了位于中国的周邓纪念馆。

这次社会实践让我深切感受到了周恩来和邓小平两位伟人的卓越领导和无私奉献。

以下是我对周邓纪念馆参观的感受和体会。

一、馆内布局周邓纪念馆位于中国的北京市,建筑宏伟庄重,整体设计充满了中式的古典美感。

馆内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都以不同的主题展示周恩来和邓小平的生平事迹和重要成就。

馆内的展览物品丰富多样,包括了周恩来和邓小平的旧照、手迹、文件和书信等。

二、展览内容在周邓纪念馆中,我了解到了周恩来和邓小平的伟大事迹和他们为国家和人民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展览展示了他们在中国革命斗争中的重要角色,包括周恩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南昌起义和红军长征,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中的重要举措和经济发展成就等。

这些事迹让我对两位伟人的智慧、胆识和领导才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三、周恩来的领导风格周恩来以其卓越的领导能力和为人民利益着想的精神而受到广大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他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展现了高超的智慧和卓越的勇气。

他始终对人民负责,坚持人民至上的原则,努力为人民谋福祉。

在周邓纪念馆中,我深受周恩来高尚品质和卓越领导风格的感染和启迪。

四、邓小平的改革开放邓小平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政策和措施,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在周邓纪念馆中,我了解到了邓小平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他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腾飞和社会的进步。

对于我来说,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思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对我的启示参观周邓纪念馆,让我深刻领会到领导者的智慧和担当精神对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意义。

周恩来和邓小平作为伟大的领导者,他们坚定的意志和出色的智慧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作为一名年轻人,我受到他们先进思想的激励和教育,将努力学习他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为实现个人价值和国家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六、结语参观周邓纪念馆是一次令人难以忘怀的经历,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周恩来和邓小平的伟大。

参观周邓纪念馆有感

参观周邓纪念馆有感

参观周邓纪念馆有感3月16日下午,怀着崇敬仰慕的心情,我们一行一百多人一起来到了周邓纪念馆,缅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总理和邓颖超同志,学习他们为了革命、为了国家、为了人民鞠躬尽瘁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

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的前身是周恩来同志青年时代在津革命活动纪念馆(简称青年时代馆),于1978年3月5日正式开放。

周恩来、邓颖超同志的青少年时代是在天津度过的。

在这里他们相识、相知、相爱并共同走上革命道路,传播革命思想,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新中国成立后两位伟人一直关心天津的工作、关注天津的发展,多次亲临天津视察指导,对天津人民无比关心。

他们把天津作为第二故乡,对天津和天津人民有着特殊的感情。

为了世世代代缅怀铭记周恩来、邓颖超的丰功伟绩和高尚品德,中共天津市委、市政府决定并报请中共中央批准,建立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

1998年2月28日,在周恩来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前夕隆重开馆。

如今,周邓纪念馆不仅成为天津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天津标志性的现代文化设施之一。

走进场馆,映入眼帘的便是两位伟人的汉白玉雕像《情满江山》,两人神情慈祥却又带着对革命的坚定与执着。

在瞻仰厅的两侧分别镌刻着五四运动、南昌起义、红军长征、西安事变和开国大典、祖国建设等历史性画面。

看着这些画面,听着讲解员的讲解,我的心情也不禁波澜起伏。

之后我们就随着讲解员的脚步一起走进了周恩来生平展厅。

在这里,我了解到了周总理传奇而伟大的一生。

19世纪末,周恩来出生于内忧外患的中国,少年时期,他便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发愤读书,这就注定了他不平凡的未来。

他为追求真理不断探索,通过到各国求学比较救国图存的有效方法,最终他坚定了共产主义信仰,成为一名伟大的共产主义者,并坚持:“我认的主义一定是不变了,并且很坚决地要为他宣传奔走。

”在为民族解放建立功勋的路上,他为筹建新中国不辞辛劳,付出巨大的心血。

1943年3月18日周恩来在整风学习中写的《我的修养要则》提到了以下七点目标:一、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

参观周邓纪念馆有感

参观周邓纪念馆有感

钢铁般的意志,似水的心——观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有感这是怎样的一个人,将他的青春融进了红色的革命圣火之中,用千万的磨难将意志锤炼的如同钢铁一般。

这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将他的心灵留存在祖国的百川之中,用澄澈的河水一遍遍地洗涤自身,用宽阔的胸襟容纳一切,这其中有对人民的备至关怀,对党和国家的赤子之心,还有对所爱之人的拳拳深情。

初进周邓纪念馆,映入眼帘的便是两位伟人的携手共盼,在他们的眼中,我所看到的是一个欣欣向荣的国家,一个刚毅不屈的民族。

当来到周恩来肖像前,我久久伫立在那里,想起那曾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少年俊朗的身影和在革命峥嵘岁月里那许许多多壮丽的诗篇。

在这充满厚重历史气息的纪念馆里,不免让人心中跌宕不已。

在馆中走动时,你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思考都有可能激荡起保存在馆中的,那些富有意义的历史的沉积,正是这一种沉积让这里充满了让人留念的,独属于那个时代的伟人气息,让这所纪念馆真正有了其本质的意义。

最先让我感慨的,是周恩来幼年时期就表现出来的坚忍不拔,他忙前忙后,打理着家中的上上下下,在照顾一家的同时还能保持对学习的执着。

我想正是这样的经历让他从小便磨练了意志,也正是这样的一种意志成为了他未来实现自己心中之理想的基石。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个斩钉截铁的回答震憾他的老师和同学们,因为这么一句激人斗志的话语是出自一个少年口中,而数十年后这句话更是为千万人所诵读,周恩来总理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他的誓言。

少年时期的周恩来对学习的勤奋刻苦,为人处事的谦逊细致深深地折服了我,让我在敬仰之际不免有些自惭形秽。

自力更生的他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学到更好更新的知识,他来到了南开中学,我想,正是在这里,他开始了人生重大的一次转折,南开学校先进的管理模式和严谨的教学态度对周恩来的一生都有重要的影响,促进了他全面的发展,在专注于学习的同时,他还能参加和组织大量的社团活动,担任领导者的职务,在这一过程中他的组织能力和交际能力得到了极大地提高,为日后其参加和领导革命运动,参与党内建设,指导国家统筹规划,总理国家事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铁般的意志,似水的心
——观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有感
这是怎样的一个人,将他的青春融进了红色的革命圣火之中,用千万的磨难将意志锤炼的如同钢铁一般。

这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将他的心灵留存在祖国的百川之中,用澄澈的河水一遍遍地洗涤自身,用宽阔的胸襟容纳一切,这其中有对人民的备至关怀,对党和国家的赤子之心,还有对所爱之人的拳拳深情。

初进周邓纪念馆,映入眼帘的便是两位伟人的携手共盼,在他们的眼中,我所看到的是一个欣欣向荣的国家,一个刚毅不屈的民族。

当来到周恩来肖像前,我久久伫立在那里,想起那曾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少年俊朗的身影和在革命峥嵘岁月里那许许多多壮丽的诗篇。

在这充满厚重历史气息的纪念馆里,不免让人心中跌宕不已。

在馆中走动时,你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思考都有可能激荡起保存在馆中的,那些富有意义的历史的沉积,正是这一种沉积让这里充满了让人留念的,独属于那个时代的伟人气息,让这所纪念馆真正有了其本质的意义。

最先让我感慨的,是周恩来幼年时期就表现出来的坚忍不拔,他忙前忙后,打理着家中的上上下下,在照顾一家的同时还能保持对学习的执着。

我想正是这样的经历让他从小便磨练了意志,也正是这样的一种意志成为了他未来实现自己心中之理想的基石。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个斩钉截铁的回答震憾他的老师和同学们,因为这么一句激人斗志的话语是出自一个少年口中,而数十年后这句话更是为千万人所诵读,周恩来总理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他的誓言。

少年时期的周恩来对学习的勤奋刻苦,为人处事的谦逊细致深深地折服了我,让我在敬仰之际不免有些自惭形秽。

自力更生的他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学到更好更新的知识,他来到了南开中学,我想,正是在这里,他开始了人生重大的一次转折,南开学校先进的管理模式和严谨的教学态度对周恩来的一生都有重要的影响,促进了他全面的发展,在专注于学习的同时,他还能参加和组织大量的社团活动,担任领导者的职务,在这一过程中他的组织能力和交际能力得到了极大地提高,为日后其参加和领导革命运动,参与党内建设,指导国家统筹规划,总理国家事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他的这段经历深深地激励着我,我一遍又一遍地默念着他的学习格言,像一个虔诚的信教徒得到圣经一样兴奋不已,即决定在上学中以其作为准绳,向着心中的理想而奋斗。

他的这段激励同时也告诫我一个人想要成功,光靠埋头苦干是不行的,一个成熟的人会的不仅仅是一些技能技巧,还有成熟的处世之道。

常听人说周恩来是一位天生的外交家,我想,那精湛的说话技巧和强大的处事能力正是他通向成功的强大助力。

走进西花厅,四处洋溢的是一种温和的气息,正如同周总理本人一样——朴素而又不落俗套。

总理酷爱海棠花,我也是到了天津才第一次见到过它,繁茂的花朵象征着活力但却并不妖艳,短暂的花期旨在为其它的花朵腾出舞台,总理操劳一生,在生命的最后仍然忧心国家,都说先天下之乐而乐,可总理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仍在夜以继日地工作,呕心沥血地付出,他的一生都没有停歇过,他那钢铁般的意志和似水般温和的心成为了永远不朽的丰碑。

在西花厅中我感触最深的还要属周恩来和邓颖超之间的浓浓深情,他们因信仰革命而走到了一起,因心系人民而携手共进,因关爱彼此而相伴终生。

在邓颖超
的卧室中,展出了许多他们的书信和纪念品,在这些书信中可以看出尽管他们工作都十分繁重,但在百忙之中仍心系彼此,枫叶传递了相思,红叶代表着牵挂,几十年的相伴让他们更加珍惜此份真爱,在他们分隔两地之际,时常互通书信,浓浓的深情寄托在纸上,让距离不再成为阻碍。

他们的爱情在那个时代具有着无穷的魅力,我陶醉于这种温馨之中无法自拔,回过神来才发现时间已过了大半,该到离开的时候了。

周总理,您的一生励精图治,数十载寒窗苦读;满腔豪情,国内外奔走呼告;隐隐于市,运筹于帷幄之间;风流倜傥,巧辩于外交之中;鞠躬尽瘁,操劳为百姓之福;死而后已,苦撑减文革之祸。

在那风雨飘摇的岁月里,您为您之理想,之信念,用您之奋斗,之努力,践行着埋藏在您心中,那永远不曾忘记的誓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正是基于为对祖国的热爱,您奉献了一生,操劳了一生,一直到死都无半句怨言,让我再次讴歌于您,赞美于您,只为表达留存在我心中那份感动和对您的无限哀思。

此次参观周邓纪念馆,我了解了两位时代伟人的历史事迹,从他们的故事中我感受到了许多让我难以忘怀的精神上的勉励,激励着我向着自己心中的理想而奋斗。

临走之时,发现在台阶的一隅有一株蒲公英,我蹲在地上,深吸了一口气,带着心中交织的情感,用力呼出,我的思想随着这散落满空的蒲公英一道飞向了各个角落,让它们都留存在脑海中不再忘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