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评价与衡量作业整理版

合集下载

环境影响评价与衡量计算题(全)

环境影响评价与衡量计算题(全)

三、计算题1、一个库容1×105m 3的水库,进水和出水流量为4×104 m 3/d ,进水BOD 5=8mg/L ,降解系数k=0.5,河水可与库水迅速混合,求出水的BOD 5。

)/(6.35.01041011845L mg c =•⨯⨯+=解:2、一个改扩建工程拟向河流排放废水,废水量q 为0.15 m 3/s ,苯酚浓度为30μg/L ,河流流量Q 为5.5m 3/s ,流速u x = 0.3m/s ,苯酚背景浓度为0.5 μg/L ,降解系数k 为0.2d -1,纵向弥散系数E x =10m 2/s ,求排放点下游10km 处苯酚浓度。

Lg c L g c Lg c /19.1864003.0100002.0exp 28.1/19.13.010)86400/2.0(411102100003.0exp 28.1/28.115.05.55.05.53015.020μμμ=⎪⎭⎫⎝⎛⨯⨯-⨯==⎥⎥⎦⎤⎢⎢⎣⎡⎪⎪⎭⎫ ⎝⎛⨯⨯+-⨯⨯⨯==+⨯+⨯=若不考虑弥散系数,若考虑弥散系数,初始浓度3、连续点源Q=100g/s ,河流水深1.5m ,流速u x =0.3m/s ,横向弥散系数E y =5m 2/s ,污染物的衰减常数k=0。

求下列三种条件下x=2000m ,y=10m 处污染物浓度:(1)无边界约束条件下;(2)在岸边排放河流宽度无穷大时;(3)岸边排放,河流宽度B=100m 时。

()())/(38.4)10,2000(,4)/(10.4)10,2000(,22000541010023.0exp 2000541010023.0exp 2000541003.0exp 3.0/2000545.13.01002)10,2000()/(68.0)10,2000(2)10,2000()/(34.020*******.0exp 3.0/2000545.13.0100)10,2000(33121231221L mg c p L mg c p n n c L mg c c L mg c p n pn ====⎪⎭⎪⎬⎫⎥⎦⎤⎢⎣⎡⨯⨯+⨯-+⎥⎦⎤⎢⎣⎡⨯⨯-⨯-⎩⎨⎧+⎪⎭⎫ ⎝⎛⨯⨯⨯-⨯⨯⨯⨯⨯====⎪⎪⎭⎫⎝⎛⨯⨯⨯-⨯⨯⨯⨯=∑∑==ππ解:4、在流场均匀的河段中,河宽B=200m ,平均水深h=3m ,流速u x =0.5m/s ,横向弥散系数E y =1m 2/s 。

环境影响评价与衡量习题及问题详解

环境影响评价与衡量习题及问题详解

最新环境影响评价习题、试题一、名词解释5×4分1.环境影响评价:是对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及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和估计。

2.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是指在某一区域环境范围内,为了达到预定的环境目标,通过一定的方式,核定主要污染物的环境最大允许负荷(近似于环境容量),并以此进行合理分配,最终确定区域范围内各污染物允许的污染排放量。

3.环境质量指数:是指在环境质量研究中,依据某种环境标准,用某种计算方法,求出的简明、概括地描述和评价环境质量的数值。

4.污染源评价:是以判别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为目的的评价。

污染源评价以污染源调查为基础,是制定区域污染控制规划和污染源治理规划的依据。

5.环境基准:是指环境中污染物对特定对象(人或其他生物等)不产生不良或有害影响的最大剂量(无作用剂量)或浓度。

6.环境要素:也称作环境基质,是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

7、环境影响:是指人类活动(经济活动、政活活动和社会活动)导致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效应。

环境影响概念包括人类活动动对环境的作用和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两个层次。

8、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将环境因素置于重大宏观经济决策链的前端,通过对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的分析,对各类重大开发、生产力布局、资源配置等提出更为合理的战略安排,从而达到在开发建设活动源头预防环境问题的目的。

9、区域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和硬顶区域范围内,在维持区域环境系统结构不发生质的改变,区域环境功能不朝恶化方向转变的条件下,区域环境系统所能承受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即区域环境系统结构与区域社会经济活动的适宜程度。

10.环境标准:是为了防止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群健康,对环境保护工作中需要统一的各项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所做的规定。

11.污染因子:是指任何物质(能量)以不适当的浓度数量、速度、形态和途径进入、作用于环境系统并对环境生态系统产生污染或破坏的物质(能量)则称为污染因子,12.噪声:各种不同频率和强度的声音的无规则杂乱组合称为噪声13.环境影响预测:在对环境质量的过去,现在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推测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质量变化的情况14.环境容量: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不致受害的前提下,某一环境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环境评价作业整理版讲解学习

环境评价作业整理版讲解学习

环境评价作业整理版第一、二章作业教材P22: 2、3、4题2、试论述环境影响评价基本功能的体现。

判断功能:以人的需要为尺度,对已有的客体作出价值判断。

预知功能:以人的需要为尺度,对将形成的客体的价值作出判断。

选择功能:将同样都具有价值的客体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出哪一个更有价值,更值得争取的。

导向功能:是评价最为重要的、处于核心地位的功能。

以上三种都隶属于这一功能3、什么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什么意义?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把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用环境法律、法规或行政规章的形式确定为一个必须遵守的制度。

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意义4、论述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征。

(1)具有法律强制性:现行的重要环境保护法律对环境影响评价做了明确的要求,具有不可违抗的强制性。

(2)纳入基本建设程序:各种项目要求在可行性研究阶段或开工建设之前,完成其环境影响评价的报批,未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准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计划部门不办理设计任务书的审批手续,土地部门不办理征地,银行不予贷款。

3)分类管理:对造成不同程度环境影响的建设项目实行分类管理。

①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必须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

②对环境影响较小的项目应编写环境影响报告表。

③对环境影响很小的项目,可只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4)分级审批:国务院审批或国务院授权有关主管部门审批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登记表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

其他项目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部门审批。

(5)评价资格实行审核认定制:对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项目,建设单位应委托有相应评价资格证书的单位来承担。

评价机构必须具有法人资格,按照资格证书规定的等级和范围,从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对评价结论负责。

甲、乙两级证书。

教材P35: 2、4、5题2、根据环境影响分类筛选分类原则,可以确定的评价类别有哪几种?4、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工作是什么?5、简述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写原则。

第三章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第七节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价综合练习与答案

第三章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第七节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价综合练习与答案

第三章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第七节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价综合练习与答案一、单选题1、生态保护红线是指在森林、草原、湿地、河流、湖泊、滩涂、岸线、海洋、荒地、戈壁、冰川、高山冻原、无居民海岛等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

A.特殊重要生态功能B.重要生产能力C.可持续发展功能D.经济发展潜力【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生态保护红线是指在森林、草原、湿地、河流、湖泊、滩涂、岸线、海洋、荒地、戈壁、冰川、高山冻原、无居民海岛等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

2、一般认为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是()的增加。

A.氮、磷B.pH、叶绿素aC.水温、水体透明度D.藻类数量【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指人为因素引起的湖泊、水库中氮、磷增加对其水生生态产生不良的影响。

富营养化是一个动态的复杂过程。

一般认为,水体磷的增加是导致富营养化的主因,但富营养化亦与氮含量、水温及水体特征(湖泊水面积、水源、形状、流速、水深等)有关。

3、陆地生态系统生物量是衡量环境质量变化的主要标志,应采用()进行测定。

A.样地调查收割法B.随机抽样法C.收集资料法D.系统分析法【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生态系统生产力、生物量是其环境功能的综合体现。

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本底值,或理论生产力,理论的净第一性生产力,可以作为生态系统现状评价的类比标准。

而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又称“现存量”,是指一定地段面积内(单位面积或体积内)某个时期生存着的活有机体的数量。

生长量或生产量则用来表示“生产速度”。

生物量是衡量环境质量变化的主要标志。

生物量的测定,采用样地调查收割法。

4、下面植物中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是()。

A.木棉B.红椿C.水杉D.黄山松【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木棉和黄山松没有被列入国家级保护植物名单中。

红椿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

水杉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

5、描述物种在群落中重要程度的指标是()。

环境评价作业整理版

环境评价作业整理版

第一、二章作业教材P22: 2、3、4题2、试论述环境影响评价基本功能的体现。

判断功能:以人的需要为尺度,对已有的客体作出价值判断。

预知功能:以人的需要为尺度,对将形成的客体的价值作出判断。

选择功能:将同样都具有价值的客体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出哪一个更有价值,更值得争取的。

导向功能:就是评价最为重要的、处于核心地位的功能。

以上三种都隶属于这一功能3、什么就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什么意义?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就是把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用环境法律、法规或行政规章的形式确定为一个必须遵守的制度。

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意义4、论述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征。

(1)具有法律强制性:现行的重要环境保护法律对环境影响评价做了明确的要求,具有不可违抗的强制性。

(2)纳入基本建设程序:各种项目要求在可行性研究阶段或开工建设之前,完成其环境影响评价的报批,未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准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计划部门不办理设计任务书的审批手续,土地部门不办理征地,银行不予贷款。

3)分类管理:对造成不同程度环境影响的建设项目实行分类管理。

①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必须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

②对环境影响较小的项目应编写环境影响报告表。

③对环境影响很小的项目,可只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4)分级审批:国务院审批或国务院授权有关主管部门审批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登记表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

其她项目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部门审批。

(5)评价资格实行审核认定制:对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项目,建设单位应委托有相应评价资格证书的单位来承担。

评价机构必须具有法人资格,按照资格证书规定的等级与范围,从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对评价结论负责。

甲、乙两级证书。

教材P35: 2、4、5题2、根据环境影响分类筛选分类原则,可以确定的评价类别有哪几种?4、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就是什么?5、简述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写原则。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习题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习题

B.居民厨房含油烟废气
C.周边道路汽车排放的尾气 D.地下车库废气
9.营运期的噪声污染源有( )。
A.商铺 B.泵房 C.周边道路汽车 D.柴油发电机
10.营运期的固体废弃物来源有( )。
A.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垃圾
B.废弃施工材料
C.居民生活垃圾 D.扬尘
第五章 作 业
1、某一石油精炼厂投产后,将会自 He=60m 处排放 8×104mg/s 的 SO2,Hs=50m,预测在距
项目
测量结果 项目
测量结果
氨氮
0.20 铅
0.003
硝酸盐
6.0 氟
挥发性酚 类
0.003 镉

0.0004 硫酸盐
1.0
0.002
300

总硬度
0.007 氯化物
195
450 大肠杆菌 群(个/L)
20
第四章作业 1、下图是一个电厂的水量平衡图,试分析: (1)锅炉、汽轮机部分;
(2)间接冷却水部分;
(3)全厂的水平衡关系。
2、案例分析
住宅小区建设:
某住宅小区建设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 2 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4 万平方米,总投
资 3 亿元人民币。小区北面靠近交通主干道,区内现状用地多为已平整地,局部有水塘,有
少量临时搭盖;区内北部为村庄,现状人口 110 人。该小区设计定位为一个具有舒适居住质
6.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来自于( )。
A.周边居民倾倒的垃圾 B.建设过程中多余的砖瓦
C.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D.山体开挖产生的弃土
7.营运期的水污染源有( )。
A.附近河流上游排放的污水 B.暴雨带来的含酸水

环境因素调查与评价表(最新版)

环境因素调查与评价表(最新版)



是非法

灯炮的消耗



对比法

含油废布废弃



是非法

工具的消耗



对比法

设备备件消耗



对比法

电的消耗



对比法

输送皮带消耗



对比法

废旧皮带排放



是非法

16
布袋除尘器作业
电的消耗



对比法

压缩空气的消耗



对比法

除尘布袋的消耗



对比法

废布袋的排放




是非法

氮气的消耗



对比法

压缩空气消耗



对比法

天然气的消耗



对比法

烟尘的排放



是非法

天然气的潜在泄漏



是非法

18
中速磨制粉
废气的排放



是非法

煤渣的废弃


是非法

电的消耗



对比法

19
热风烧炉
烟气的排放

环评作业

环评作业

环境风险事故分析与预防措施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年清运量约为1.4亿吨,除了少部分焚烧、堆肥或回收利用外,其余70%以上被运送到填埋场进行处置。

垃圾在填埋场的存放、装卸、平铺、压实等过程中,由于其中有机物的腐烂分解,不可避免将产生恶臭污染。

恶臭既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又将产生二次污染,如不妥善处理,会对周围的水体、大气和土壤造成严重污染,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垃圾填埋二次污染,减少填埋场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2 环境影响问题及成因分析2.1渗滤液污染及成因。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置不当、防渗措施不到位是引起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

我国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普遍具有水质成分复杂、金属含量高、氨氮含量高以及微生物营养元素比例失调等特征,一旦污染到地下水或地表水,将极难恢复。

尤其是渗滤液对填埋场周围地下水的污染,近年来已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产生主要在其营运过程中,与当地气候、水文、填埋工艺,以及垃圾成分等有关,是垃圾填埋场建设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之一。

2.2空气环境污染及成因。

垃圾填埋场在垃圾运输、填埋过程及封场后会产生以H2S、NH3、硫醇和N-甲基甲胺等为主的恶臭性气体,且所释放的恶臭性气体随垃圾成分的改变而有所不同,对当地空气环境和公众健康造成一定危害。

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填埋场在封场过程和封场后内部垃圾发生复杂的厌氧反应,会产生以CH4、CO2为主的可燃性混合气体,如不加以合理导排,将可能存在爆炸的隐患2.3噪声污染及成因。

垃圾填埋场对噪声的污染主要在其施工过程和运营过程中产生。

施工过程中用于道路修筑、场地平整、挖填筑坝及建构筑物等建设的推土机、挖掘机、搅拌机、碾压机等各种施工活动产生机械噪声,会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运营过程中进行填埋作业的填埋机械所产生的机械噪声以及垃圾运输所产生的交通噪声,存在于垃圾填埋场的整个运营阶段,存在较长期的环境噪声污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二章作业教材P22: 2、3、4题2、试论述环境影响评价基本功能的体现。

判断功能:以人的需要为尺度,对已有的客体作出价值判断。

预知功能:以人的需要为尺度,对将形成的客体的价值作出判断。

选择功能:将同样都具有价值的客体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出哪一个更有价值,更值得争取的。

导向功能:是评价最为重要的、处于核心地位的功能。

以上三种都隶属于这一功能3、什么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什么意义?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把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用环境法律、法规或行政规章的形式确定为一个必须遵守的制度。

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意义4、论述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征。

(1)具有法律强制性:现行的重要环境保护法律对环境影响评价做了明确的要求,具有不可违抗的强制性。

(2)纳入基本建设程序:各种项目要求在可行性研究阶段或开工建设之前,完成其环境影响评价的报批,未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准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计划部门不办理设计任务书的审批手续,土地部门不办理征地,银行不予贷款。

3)分类管理:对造成不同程度环境影响的建设项目实行分类管理。

①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必须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

②对环境影响较小的项目应编写环境影响报告表。

③对环境影响很小的项目,可只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4)分级审批:国务院审批或国务院授权有关主管部门审批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登记表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

其他项目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部门审批。

(5)评价资格实行审核认定制:对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项目,建设单位应委托有相应评价书的单位来承担。

评价机构必须具有法人资格,按照书规定的等级和围,从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对评价结论负责。

甲、乙两级证书。

教材P35: 2、4、5题2、根据环境影响分类筛选分类原则,可以确定的评价类别有哪几种?4、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工作是什么?5、简述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写原则。

补充一、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划分为几个工作等级?等级划分依据是什么?将单项影响评价划分为三个工作等级:一级评价最详细;二级评价次之;三级评价较简略。

等级划分的依据:①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工程性质、工程规模、能源及资源(包括水)的使用量及类型、污染物排放特点(排放量、排放方式、排放去向,主要污染物种类、性质、排放浓度)等。

②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自然环境特点、环境质量现状及社会经济环境状况等。

③国家和地方政府所颁发的有关法律法规(包括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④建设项目的规模:也是分级的依据。

二、中国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程序是什么?(1)环境影响分类筛选:建设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写环境影响报告表、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2)评价大纲的审查: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之前,评价单位应编制评价大纲。

评价大纲是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总体设计。

(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审批:评价单位编制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由建设单位负责报主管部门预审,主管部门提出预审批意见后转报负责审批的环境保护部门,环保部门一般组织专家对报告书进行评审。

在专家审查中若有修改意见,评价单位应对报告书进行修改。

三、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是什么?收集资料法:应用围广、收效大,比较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

环境现状调查时应首先通过此方法获得现有的各种有关资料,但此方法只能获得第二手资料,而且往往不全面,不能完全符合要求,需要其他方法补充。

现场调查法:可以针对使用者的需要,直接获得第一手的数据和资料,以弥补收集资料法的不足。

这种方法工作量大,需占用较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有时还可能受季节、仪器设备等条件的限制。

遥感法:可以针对使用者的需要,直接获得第一手的数据和资料,以弥补收集资料法的不足。

这种方法工作量大,需占用较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有时还可能受季节、仪器设备等条件的限制。

第三章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技术1.何谓“矩阵法”?矩阵法是1971年提出的一种半定量分析方法。

该法类似于一个环境影响总清单,把各种作用因子和生态因子相互之间的复杂关系包容在一个矩阵中,为项目计划者、设计者和环境管理人员提供一份系统、直观、简明的资料,有助于从复杂的矛盾中看出重要的起主导作用的因素。

2.某监测点数据如下,请用单项水质标准指数对其进行评价,标准采用GB3838—2002Ⅱ类水质标准。

3.4.教材P58 第1、2、3题1、怎样理解环境影响识别的概念?环境影响识别包括哪些基本容?2、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有哪几种方法?试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3、简述指数法在环境影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5. 已知某河流一断面水质监测值,试计算该断面的Nemerrow水质指数(取国家标准第三级)。

监测项目CODcr 挥发酚氨氮Cr6+As浓度(mg/l) 13.0 0.04 1.98 0.04 0.126.我国北方某市大气环境监测网,测得冬季大气质量数据如下(单位为:mg/m3)项目TSP SO2NO x CO O3浓度0.32 0.26 0.15 10.02 0.20(1) 计算该监测点的ORAQI(2) 评价该城市的大气质量。

第五章污染源调查与工程分析1.确定污染物排放量的方法有哪些?物料平衡法: 根据物质不灭定律,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物料量,等于产品所含这种物料的量与物料流失量的总和。

如果物料的流失量全部转化为污染物,则污染物排放量(或称源强)Q 就等于物料流失量。

如果物料流失量只有部分转化为污染物,其他部分以别的形态存在,则污染物排放量Q’排污系数法: 排污系数可以是单位产值或单位原材料耗量的排污量,它因行业和污染源的类型而异。

实测法:对污染源进行现场测定,得到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和流量,然后计算出排放量。

2. 污染源调查的目的和主要调查方法为何?污染源的分类?目的:污染源评价的目的是要把标准各异、量纲不同的污染源和污染物的排放量,通过一定的数学方法变成一个统一的可比较值,从而确定出主要的污染物和污染源。

方法:污染源评价方法很多,目前多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分别对水、气污染物进行评价。

污染源分类:3.工程分析在环境影响评价中起什么作用?工程分析是分析拟建设项目影响环境的因素。

主要任务是通过工程全部组成、一般特征和污染特征全面分析,从项目总体上综观开发建设活动与环境全局的关系,同时从微观上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供评价所需基础数据4.工程分析可以采用哪些方法?当建设项目的规划可行性研究和设计等技术文件不能满足评价要求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工程分析。

目前采用较多的工程分析方法有类比分析法、物料平衡计算法、查阅参考资料分析法等。

5.简述工程分析的主要容。

6.一个工厂排废水1000万吨,COD为220mg/L,排入Ⅲ类水域,污水处理设施的COD去除率50%,请提出总量控制建议指标并说明理由。

COD去除率为多少才能达标排放?第七章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1.P100 2,5,6,7题2、废水排入河流后,污染物与河水是如何混合的?由哪几个阶段组成?其机理是什么?5、水环境影响的预测点和预测时期如何确定?试简述之。

6、7、补充:2.某一个建设项目,建成投产以后废水排放量为2.5m3/s,废水中含铜为100mg/L,废水排入一条河流中,河水的流量为100m3/s,该河上游含铜的浓度为30mg/L,问废水排入河水中后,其污染程度如何?3.已知某一个工厂的排污断面上BOD5的浓度为65mg/L,DO为7mg/L,受纳废水的河流平均流速为1.8km/d,河水的K1=0.18 l/d,K2=2 l/d,试求:(1)距离为1.5km处的BOD5和DO的浓度。

(2)DO的临界浓度和临界距离。

4.拟建一个化工厂,其废水排入工厂边的一条河流,已知污水与河水在排放口下游1.5km 处完全混合,在这个位置BOD5=7.8mg/L,DO=5.6mg/L,河流的平均流速为1.5m/s,在完全混合断面的下游25km处是渔业用水的引水源,河流的K1=0.35 1/d,K2=0.5 1/d,若从DO的浓度分析,该厂的废水排放对下游的渔业用水有何影响?5.一个拟建工厂,将废水经过处理后排入附近的一条河流中,已知现状条件下,河流中BOD5的浓度为2.0mg/L,溶解氧浓度为8.0mg/L,河水水温为20℃,河流流量为14m3/s;排放的工业废水,BOD5的浓度在处理前为800mg/L,水温为20℃,流量为3.5m3/s,废水排放前经过处理使溶解氧浓度为4.0mg/L;假定废水与河水在排放口附近迅速混合,混合后河道中平均水深达到0.8m,河宽为15.0m,参数k1(20℃)=0.23d-1,k2(20℃)=3.0d-1,若河流的溶解氧标准为5.0mg/L,计算工厂排出废水中允许进入河流的最高BOD5浓度。

6.某项目地处低丘地带,山坡普遍为缓坡,一般在20º以下,丘与丘之间距离宽阔,连接亦无陡坡。

据调查,纳污水体全长约65km,流域面积526.2km2,年平均流量6.8m3/s,河宽20~30m,枯水期1m3/s,环境容量很小。

项目所在地位于该水体的中下游,纳污段水体功能为农业及娱乐用水。

拟建排污口下游15km处为国家级森林公园,约26km处该水体汇入另一较大河流,且下游15km围无饮用水源取水点。

工程分析表明,该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为:废水42048m3/d,其中含CODCr为2323.6kg/d,BOD5为680.3kg/d,SS为1449.8 kg/d,NH3-N为63.62 kg/d。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以下问题:1、确定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2、请制定一套合理的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监测方案(监测因子、调查围、断面、采样点)。

3、简要说明选用的水环境影响预测模式及其原因。

第八章大气环境影响评价1、教材p144 2、3、5、6、72、在大气环境现状评价中,一般来说,污染源调查应包括哪些容?通常可采取哪些调查方法?3、制定一个比较完善的大气环境现状监测方案,通常应考虑哪些方面的容?5、在选取大气环境预测方法时,应考虑哪些方面的因素?6、高斯扩散模型的适用条件如何?7、试解释连续点源高斯烟流扩散公式5-2中各项的物理意义。

补充2.在C-D级大气稳定度条件下,求在高架点源下风向800m处的扩散参数。

3.地处平原某工厂,烟囱有效源高100m,SO2 产生量180kg/h,烟气脱硫效率70%,在其正南1000m处有一医院,试求当吹北风时,中性条件下(中性条件下,烟囱出口处风速6.0m/s,距源1000m 处0.5h取样时间,(σy=100m,σz=75m)工厂排放的SO2在该医院1小时平均浓度贡献值。

4、试按下表给定的数据计算某处的大气质量指数••1、单因子环境质量指数;•2、均值型环境质量分指数;•3、加权型环境质量分指数;•4、梅罗型环境质量分指数5、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方法?目前,多采用比较直观、简单的单项评价指数评价大气环境质量6、某工厂建一台10t/h蒸发量的燃煤蒸汽锅炉,最大耗煤量1600kg/h,引风机风量为15000m3/h,全年用煤量4000t煤的含硫量1.2%,排入气相80%,SO2的排放标准1200mg/m3,请计算达标排放的脱硫效率并提出SO2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