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对巴西的影响

合集下载

巴西知识点总结

巴西知识点总结

巴西知识点总结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元的文化。

以下是一些巴西的知识点总结:1. 地理位置:巴西位于南美洲东部,与乌拉圭、阿根廷、巴拉圭、玻利维亚、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等国家接壤。

巴西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海岸线,面积约为8.5万平方公里。

2. 自然资源:巴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锰、铝、锌、煤炭、黄金等。

此外,巴西还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淡水资源,包括亚马逊河和其他众多河流。

3. 亚马逊雨林:巴西境内有大片的亚马逊雨林,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

这里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许多珍稀物种的栖息地。

亚马逊雨林对全球的生态平衡和气候调节发挥着重要作用。

4. 文化多样性:巴西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受到欧洲、非洲和南美洲原住民的影响。

巴西人民热爱音乐、舞蹈和体育,其中最著名的是桑巴舞和巴西足球。

5. 巴西足球:巴西足球队是世界上最成功的足球队之一,曾多次获得世界杯冠军。

巴西人对足球的热情和热爱是非常深厚的,足球在巴西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6. 主要城市:巴西有许多重要的城市,其中包括首都巴西利亚、里约热内卢、圣保罗、萨尔瓦多、贝洛奥里藏特等。

这些城市在经济、文化和旅游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地位。

7. 汉语教育:近年来,巴西对汉语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加。

中国文化在巴西逐渐流行起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国的文化和历史。

巴西的汉语教育机构和中巴友好交流合作也得到了发展。

以上是对巴西知识点的简要总结。

巴西作为一个自然资源丰富、文化多元的国家,具有许多值得探索和了解的方面。

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文化传统,巴西都是一个令人着迷的国家。

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1、中华文化在古代就有影响力
中华文化可以追溯到五千多年以前,古代文明如夏、商、周、秦等,已经形成了比较集中的文明区,沿着贯穿古代文明的黄河和长江的部落,在沿途的中国古代
文明也逐步形成。

中华文化从古代发芽到今天,发展出深厚的底蕴,影响力也毫不逊色。

2、中华文化的东拓西扩
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再次提升,是近代中国主动出海走向世界,影响全球。

中国人以自己的文化传播到外国,涉猎世界各国,宣传中国文化。

古代文化和中国传统
书院,习俗和文字艺术,思想和技术,都纷纷到达西方及东南亚国家以及非洲大陆,影响巨大。

3、中华文化影响世界
在文化方面,中国文学、技艺、建筑等艺术形式,对外国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东方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重要的地位。

在昔日,著名的中国表演艺术《狮子王》横扫欧洲;今日,宝莱坞电影源源不绝地登陆世界各国;品牌形象活用中国文字
成为中国跻身全球的一个新的代表。

4、中华文化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同时,中国文化可以激活跨文化对话,推动双边和多边文化交流。

中国文学作品得以被翻译,宗教思想被认可,中国古典文化得以传播;各国学生到中国留学,促使中国文化推向国际市场。

古老的中国文化和世界其他文化的交流,不断带来新
的发展和创造力。

5、中华文化的现形式
目前,中国文化外溢,随着文化的发展,以中国文化为基础,不断汲取各国文化,演变出新的文化形式。

中国文化一方面繁荣发展着文学、电影、舞蹈、新闻等国际
影响力文化;另一方面以西班牙、英国、巴西等国家为主要发源地,涵盖了新声代、老声代、古老番外等表演形式。

巴西和中国在体育文化和娱乐方面的不同之处是什么?

巴西和中国在体育文化和娱乐方面的不同之处是什么?

巴西和中国在体育文化和娱乐方面的不同之处是什么?一、文化氛围1.巴西的足球文化足球是巴西文化的灵魂和精髓,而且足球在巴西不只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文化。

在巴西,足球文化非常浓厚,足球是当地人生活的一部分,足球氛围随处可见。

无论是小孩,还是年长者,他们都喜欢足球,喜欢关注世界杯等足球盛事。

2.中国的乒乓球文化中国乒乓球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人的心中乒乓球已成为一种文化符号。

中国乒乓球队在国际比赛中常常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这也反映出了中国乒乓球文化的影响力。

在中国,乒乓球是一项全民运动,很多人都会选择周末去乒乓球馆打球来进行锻炼身体。

二、消费趋势1.巴西人的文化娱乐消费巴西人喜欢进行户外活动,如沙滩排球、垂钓、潜水等,这些活动都需要花费相对较高的费用。

此外,巴西人还喜欢参加音乐节和舞会,这也会花费一定的费用。

总体来说,巴西人的文化娱乐消费比较注重享受,有时不惜花费一定的金钱来追求盛宴。

2.中国人的文化娱乐消费中国消费市场非常大,文化娱乐消费也是其中之一。

相对于巴西人,中国人更加注重节约,他们喜欢进行一些实用性消费,如购买家庭电器等。

此外,中国人也喜欢进行文化活动,如观看电影、去博物馆参观等,这些消费则相对较少。

三、娱乐形式的不同1.巴西的电影和音乐文化巴西电影和音乐文化发展历史悠久,其中巴西音乐尤其受欢迎,如巴莱里雅的森巴、里约嘉年华的歌曲等。

此外,巴西电影制作也较为出色,经常入选国际电影节,但影响力较欧美国家仍有一定差距。

2.中国的网络娱乐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网络娱乐产业蓬勃发展,如直播、网游等都广受欢迎。

同时,中国以《我是歌手》等许多娱乐综艺节目,打破了传统的节目模式,增加了互动性,也反映出了中国人在娱乐方面的审美趣味。

总结:在体育文化和娱乐方面,巴西和中国有着不同的文化氛围、消费趋势和娱乐形式。

这些不同的方面反映了两国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的差别。

需要我们了解巴西和中国的文化氛围和消费趋势,尊重和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推动跨文化交流。

巴西和中国的足球文化有何异同?

巴西和中国的足球文化有何异同?

巴西和中国的足球文化有何异同?1. 足球的地位在巴西,足球是国民运动。

它不仅仅是一项体育运动,更是一种文化现象。

足球和街球文化密不可分,在每个城市的街头小巷,总会有一些孩子们在打球。

相比之下,在中国,足球文化并没有像巴西那样深入人心。

虽然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接受足球,但足球在文化上的地位并不如巴西。

2. 身体素质与技术巴西人天生具备出色的身体素质,弹跳力和速度都非常优良。

在足球场上,他们常常用技术和速度来击败对手。

相比之下,中国的球员身体素质相对较一般,技术和战术能力更加重要。

另外,中国足球受到国家体制和青训的限制,很难像巴西那样滋养出一批批优秀球员。

3. 不同的赛事文化在巴西,世界杯是一个国家的骄傲和荣誉,每一届的世界杯都会吸引国内球迷的热情和关注。

而在中国,由于国家足球水平的限制,国内联赛的普及度远高于国际赛事。

足协杯和中超常年成为球迷们讨论的重点。

相比之下,中国对于世界杯的关注度并不是很高。

4. 球迷文化在巴西,球迷文化十分盛行。

球迷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存在,他们有着丰富的传统和活动。

球迷对于球队的支持是无条件的,就算是在球队表现不佳的时候,他们也会不离不弃。

在中国,球迷文化并不如巴西那么丰富。

球迷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也往往只是在看球时的随口评论。

总的来说,巴西和中国的足球文化有很多不同之处。

巴西足球文化深入人心,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传统;而中国在足球发展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未来,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能够加强自身技术,推动中国足球事业的发展。

中国与巴西的家庭关系与亲密度

中国与巴西的家庭关系与亲密度

中国与巴西的家庭关系与亲密度随着全球化的加速,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中国与巴西这两个具有重要地位的国家,在家庭关系与亲密度方面也有着一些共同之处,同时又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就中国与巴西的家庭关系与亲密度进行探讨。

一、历史背景与文化影响1.1 中国的家庭关系与亲密度中国一直以家庭为社会关系的核心,尊重家庭、强调亲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传统价值观中,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成员之间要保持紧密的联系与亲情。

中国尊重长辈权威,强调家族的延续与传承,在家庭中,父母的地位尤为重要。

同时,在父母与子女之间也有着紧密的亲密关系,无论是为孩子提供物质支持,还是在情感上给予关怀与支持,都体现了中国家庭关系中的亲密度。

1.2 巴西的家庭关系与亲密度巴西作为拉丁美洲的大国,同样注重家庭关系与亲密度。

巴西人普遍热情好客,重视家庭聚会与沟通,家庭成员之间常常会在节假日或重要场合聚集在一起。

在巴西文化中,家庭是一种重要的精神支持,尤其是核心家庭中的成员之间,互相关心、互相照顾是非常常见的现象。

巴西人对家庭成员的关心与支持,体现了他们对家庭关系的重视及亲密度。

二、家庭价值观的差异2.1 中国的家庭价值观中国的家庭价值观受到了传统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尊重家庭成员的地位与权威是中国家庭关系的重要方面。

在中国家庭中,父母通常对子女有更多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取得成功并为家庭争光,这对子女的压力也相对较大。

同时,中国家庭中倾向于重男轻女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家庭中的亲密度与平等性。

2.2 巴西的家庭价值观巴西的家庭价值观相对更为民主与平等。

巴西家庭中的成员更加注重个人独立性和个人权利的平等性,各个成员之间的地位相对更为平等。

在巴西家庭中,家长会鼓励子女追求自己的梦想,并充分支持他们的个人发展,相对减少了传统意义上的责任与压力。

三、家庭亲密度的表现形式3.1 中国的家庭亲密度在中国家庭中,亲密度体现在家庭成员之间的关心、关爱和支持上。

中国和巴西有哪些文化上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中国和巴西有哪些文化上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中国和巴西有哪些文化上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中国和巴西作为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亚洲和南美洲国家,在文化方面自然也各有特色。

在繁华的东方和热情的西方两种不同风格的文化氛围下,相似和不同之处显而易见。

一、相似之处1. 艺术方面:中国和巴西都拥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各自拥有独特的文化艺术传统。

在艺术方面,中国和巴西的民间艺术和文化博物馆都十分丰富多彩,非常具有代表性。

巴西拥有世界著名的里约热内卢歌剧院和巴西著名画家库珀的作品。

而中国则拥有非常出色的国画、书法和中国剪纸等民间艺术,堪称瑰宝。

2. 饮食方面:中国和巴西的饮食文化都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

中餐和巴西美食各自都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多彩的食材和烹制技术。

两个国家的菜肴口味都较重、偏咸,喜欢多配以饭类,能表现出不同地域的独特特色,非常引人垂涎。

3. 道德礼仪方面:中华文化和巴西文化都一直推崇着对他人的尊重,注重家庭的和谐建设。

传统文化中讲究“礼”、重感情、尊重长者和教育青少年。

在巴西,人们也非常注重礼仪,尊重长辈,重视人际关系,注重团队合作。

二、不同之处1. 历史文化方面: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老国家,历经若干朝代的演变和文化交流,被世界公认为人类历史上最卓越、最灿烂的文化传承之一。

而巴西作为一个新生国家,其历史文明尚不如中国长远。

它的文化形态更多地受欧洲影响,融合了德国、意大利、葡萄牙等文化元素。

2. 生活方式方面:中国和巴西的生活方式也各具特色。

中国人注重自我控制、勤俭节约,强调稳定、平衡、节制。

人们有很多固定的规矩和方式,生活中需要遵守。

而巴西人则是热情开朗,享受生活、喜欢交往。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家族和朋友之间的互动,人际关系十分重要。

3. 社会背景方面:作为一个东方的大国,中国国家历史、政治和社会背景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不同的地域和民族也有着极大的差异,包括宗教、语言、节日、民族文化等方面。

而巴西是大多数南美洲国家的门户,其国家和文化背景方面都存有丰富多彩的特色。

巴西和中国在体育文化方面的差异是什么?

巴西和中国在体育文化方面的差异是什么?

巴西和中国在体育文化方面的差异是什么?在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体育活动的不同看法和对待方式也有很大程度上的差异。

在巴西和中国这两个国家中,体育文化也呈现出了明显的不同,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就这些不同点作出详细阐述。

1. 体育运动的历史和发展巴西是一个足球大国,足球文化深入到每一个角落。

在这里,足球不仅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足球运动在这里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期,最初是欧洲人在巴西移民时带来的。

在经过多年的发展历程之后,足球在巴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点,如热情、激情和技巧等等。

除此之外,巴西的体育运动还涵盖了更多的项目,例如冲浪、沙滩排球、摔跤、拳击以及曲棍球等。

相比之下,中国的体育文化历史相对较短,直到20世纪中期才开始有了全民健身的呼声。

主要体育活动也相对单一,篮球、足球、游泳等项目的比赛最具代表性。

2. 体育活动的理念和传统在巴西,体育活动是整个社会的一部分,不仅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更是民众的娱乐和社交活动。

巴西人在比赛的时候十分热情,比赛风格也非常激烈。

而在中国,体育活动往往是被看作是一种义务和责任,不少人在运动中注重的是个人身体的健康和调节心理。

另外,在巴西,一些特殊的传统和文化也和体育运动有着紧密的联系。

如在巴西的沙滩上,人们常常会看到圆形的帐篷,这是沙滩排球比赛的专属场地。

而在中国的体育场馆里则常见到春节期间舞龙舞狮、太极拳等庆祝活动。

3. 体育教育和培训的重视程度教育是影响一个国家体育文化的关键因素,尤其是针对儿童和青少年。

在巴西,由于足球运动的普及程度很高,足球对于儿童和年轻人的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

许多足球俱乐部也都设有自己的青训营,从小进行系统化的训练和培养,培养出很多具有天赋的足球明星。

而中国在体育教育方面相对滞后,不少中小学校园的体育设施陈旧,培养的体育教师也相对缺乏。

很多儿童对于体育运动的认识也相对逊色,缺乏长期的体育锻炼和热爱。

4. 体育赞助和商业化趋势在巴西,足球作为文化的代表已然成为了一种商业模式。

地理知识:世界各国的文化特色

地理知识:世界各国的文化特色

地理知识:世界各国的文化特色地理知识是一门非常有趣和充满魅力的学科,它使我们能够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特色。

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包括历史、语言、宗教、风俗习惯和艺术形式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世界各国的文化特色,从而更好地了解和欣赏多样化的人类文化。

1. 中国:传统艺术和文化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国家。

中国的文化特色之一是其传统艺术形式,其中包括中国画、书法、剪纸、剪影和雕塑等。

这些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审美观念和技巧而闻名于世。

此外,中国的茶文化、传统服饰(例如汉服)、中国武术和传统节日(如春节和中秋节)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印度:宗教多样性和瑜伽印度以其丰富的宗教多样性而闻名于世。

印度是世界上宗教最为多元化的国家之一,其中包括印度教、佛教、锡克教和耆那教等。

这些宗教深刻地影响了印度的文化和价值观。

此外,瑜伽也是印度的独特之处。

瑜伽不仅是一种身体锻炼方式,还是一种心灵平静和内心探索的方法。

3. 日本:传统艺术和禅宗日本以其精致的传统艺术和禅宗文化而闻名。

传统艺术包括茶道、花道、日本园林和日本剧院等。

这些艺术形式强调简约、和谐和自然之美。

禅宗对日本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它强调内心的沉寂和超越物质世界的境界。

禅宗也与日本的园林设计和传统建筑有着紧密的联系。

4. 美国:文化多元化和流行文化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其文化特色是其多样性和涵盖了来自世界各地各种文化的特征。

美国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由各种不同背景的人组成,这导致了文化、宗教、艺术和风俗习惯的多样性。

此外,美国的流行文化也对世界其他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好莱坞电影、音乐、时尚和科技创新等。

5. 法国:时尚和美食法国以其时尚和美食而闻名于世。

法国人非常注重时尚和优雅的生活方式,巴黎被认为是全球时尚之都。

此外,法国的美食文化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之一,包括法式料理、葡萄酒、奶酪和面点等。

法国以其高品质的食材和精心制作的烹饪技巧而闻名。

6. 韩国:韩流和传统音乐韩国以其独特的流行文化、音乐和电影而闻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化对巴西的影响汉硕1102 张长宝1936年,巴西社会学家、东方学家吉尔贝托·弗莱雷指出:“阿拉伯文化、伊斯兰文化、印度文化、中国文化对巴西文化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甚至提出“巴西是美洲的中国”这一命题。

人们不禁要问:中国与巴西远隔重洋,分属两个半球,中国文化是怎样影响巴西的?何时开始的?产生的影响究竟是怎样的?解答这些疑问要从巴西的历史说起。

见诸文字的巴西历史并不长,1500年葡萄牙大贵族卡币拉尔率领的“探险队”占领巴西后,开始在巴西殖民,实行奴隶制度(1888年废除),先民是葡萄牙拉丁人、非洲人,当然还有土著印第安人。

16世纪以来,先后有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德国等国家的移民进入巴西。

19世纪后,中国人、日本人进入巴西。

白色的欧洲人、黑色的非洲人、黄色的印第安人等各色人种混婚产生的咖啡色人逐渐成了巴西人种的主流,甚至一个家庭会有三色人种的背景,巴西因此有“人种大熔炉”之称。

1822年9月7日,巴西脱离葡萄牙独立建国。

巴西立国几百年来,一直受各种思潮、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冲击,成为各种理论、思想的“殖民地”。

但巴西文化根植于欧洲文化,在演进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比如,巴西人热情奔放,爱好音乐,能歌善舞,民间创作丰富,流行桑巴舞,一年一度的狂欢节世界闻名。

中国与巴西早在一百多年前开始交往。

1881年中国清政府与巴西签订《中国巴西和好通商航海条约》,20世纪50年代初,里约热内卢和圣保罗这两个巴西最大的城市相继成立了巴西中国文化协会。

此后,巴西文化界、经济界一些著名人士应邀到中国访问。

1974年,新中国与巴西建交,1993年中巴确立战略伙伴关系,巴西与中国贸易总额保持高速增长。

1999年中巴联合研制的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发射成功。

2004年7月,中巴合作生产的支线飞机首次进入我国国内航空市场。

2009年4月,中国成为巴西最大贸易伙伴。

中巴之间的人员往来开始于19世纪初。

1810年前后,一批来自中国内地的茶农被葡萄牙王室招募经澳门前往巴西里约热内卢种茶,建立在里约热内卢市蒂茹卡森林公园内的中国亭就是为纪念中国茶农而修建的。

这批茶农中后来存活下来又不得不放弃种茶的一些人逐渐扩大了活动空间,中国文化也随之扩大了传播范围。

19世纪中叶之后,随着巴西劳动力短缺形势的出现和加剧,外国移民增加。

20世纪中后期,巴西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巴西奇迹”,急需各类人才,巴西政府因此颁布了鼓励外国人移民巴西的法令。

现在的巴西华人绝大部分是20世纪50年代、70年代之后移居巴西的,主要是广东人、台湾人等,华人在巴西各州都有分布,主要集中在圣保罗、里约热内卢等地。

据华裔女议员李少玉估计,现今巴西华人超过30万人,巴西26个州和1个联邦区都有华人。

中国器物进入巴西始于16世纪末,主要有瓷器、茶叶、水磨等。

“在18世纪和19世纪初, 巴西就已有超乎寻常估计的中国产品, 包括各种质地的布品(普通丝绸、南京丝、手帕、被服、衣褂、缎质床单、南京棉布等) 、纸画和绢画、扇、女士饰物、漆盒、普通陶器、陶罐、瓷器、傢俬(家具) 、艺术品、烟花等。

”18世纪末,有人在巴西生产粗瓷,仿造中国漆。

19世纪初,中国绘画在巴西传播。

19世纪末,中国的纺织品和服装在巴西的一些地方十分流行,一些法官穿的黑袍附有中国式样的刺绣。

20世纪,巴西普通居民使用中国瓷器并不罕见。

20世纪的1954——1970年间,中国国画大师张大千旅居巴西17年。

随着中国移民的增加,中国式的饮食习惯、社会风俗、健身方法和处世哲学等在巴西传播开来。

目前巴西大约有50万人会中国武术。

中国文化经典《论语》、《易经》、《孙子兵法》等著作以及“风水”之学在巴西也广泛传播。

建筑风格方面。

“时至今日, 巴西某些建筑物采用尖屋顶, 屋檐由翅托支撑, 屋顶的瓦涂油彩并以龙或其他虚构动物形状进行装饰, 这是中国古代建筑风格对巴西建筑影响的表现”。

另外,澳门与巴西的官员、传教士的往来,华人、葡萄牙人、巴西人的文学创作也中国文化对巴西的影响。

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中国文化未能对巴西产生持久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核心的儒家学说逐渐走向世界,成为国际学者探究的对象,全球汉语热日渐升温,巴西亦未能外。

据中国海关统计,两国建交的1974年,双边贸易额仅为1742万美元。

至七十年代的最后一年──1979年,就增加到了2.16亿美元,是1974年的12倍。

2003年中巴两国双边贸易额达到79.89亿美元,巴西已经成为中国在拉丁美洲最大的贸易伙伴。

根据巴西发展工业外贸部公布的修正后的2009年外贸统计数字,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巴西最大贸易伙伴。

上世纪90年代起,巴西汉语热悄然兴起。

巴西首富巴蒂斯塔曾说,就连巴西10岁的男孩都明白,学习汉语将来可以在中国的公司工作,并可以在同别人的竞争中占据语言优势。

汉语教学和中文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仅在圣保罗,各种中文学校和中文班即有近百个。

与此同时,巴西学者对儒家学说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004年10月,巴西学者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纪念孔子诞生255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巴西学者凯文·德拉图尔和西蒙娜·德拉图尔向大会提交了儒学研究成果《儒学和意识学》一文。

2004年12月,巴西学者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儒家思想在世界的传播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

巴西学者还积极参加了第二、第三、第四届世界儒学大会。

巴西学者还积极向中国内地宣讲自己的儒学研究成果。

比如,据中国孔子网报道,2007年6月巴西学者凯文·德拉图尔和西蒙娜·德拉图尔专程来到武汉新洲区云深书院宣讲他们的研究成果《意识生态;当代新儒学之精神》,令人耳目一新。

近年来,巴西官方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也大大增加了。

2004年5月25日,巴西总统卢拉在北京大学为巴西文化中心揭幕并发表演讲,2004年10月,巴西文化部长吉尔托·吉尔在北京大学发表演讲。

2010年10月,巴西驻华大使胡哥内访问国家汉办,表示巴西汉语学习需求与日俱增,希望未来巴西能以主要城市为中心,在5个大区继续开办孔子学院。

事实上,此前2008年已有两家孔子学院分别落户巴西圣保罗和巴西利亚。

2011年8月31日巴西第三家孔子学院在里约热内卢成立。

据北京青年报2011年2月9日报道,巴西驻华大使胡哥内表示,学中文已写进巴西外交官培训计划。

另据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数字报纸2011年7月24日刊登一篇报道“巴西外长每周都上中文课——本报记者余熙访中国驻巴西大使”。

中国驻巴西大使邱小琪说:“随着中国与巴西两国关系的日益密切,双边交流愈加频繁,巴西人民对了解中华文化的兴趣也不断上升,社会各界不少人士都希望能够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

在巴西外交部,不少外交官表示希望有机会到中国或到设在巴西的孔子学院去学习中文,尤其是那些主管对华事务的司长、处长们,几乎人人都开始学起中文来。

”纵观16世纪以来中国文化对巴西的影响,我们可以发现如下几个鲜明的特征:(一)、中国文化对巴西的影响是以巴西人的意愿为主导的,是巴西人自己选择的结果。

无论是中国器物的输入,还是中国人的移居,由此而来的中国文化在巴西的传播都是巴西人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决定的。

事实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文化从来都不是靠“坚船利炮”或其他武力手段强推的,从来没有出现过当年西方殖民者那样“残暴的杀戮,贪婪的掠夺,不平等的贸易”,境外推崇儒学,推崇中国文化除了华人侨居带来的人文影响外,都经历了所在国人民的观察、欣赏、接受、选择的过程。

(二)、中国文化对巴西的影响体现了巴西人对外来文化态度上的实用主义思想。

一个突出的例子是,2003年中国医生顾杭沪医生用针灸治好了巴西总统卢拉的肩周炎,巴西人对中医刮目相看,纷纷推崇。

正如台湾学者柏杨在谈到中国饮食文化传播时所言:“世界只有中国饮食不是靠国力而是靠艺术造诣侵入各国社会的,美国也好,巴西也好,处处都有中国的餐馆”。

从早期输入巴西的中国出产的生产生活用品,到近年来方兴未艾的孔子学院建设,巴西人总是依据实用主义思想来对待外来文化方面的时代需要。

这也是中国文化得以实物为载体传人巴西的主要原因。

(三)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文化并没有取代巴西本土文化,而是与巴西文化兼容并蓄。

巴西文化是在欧洲文化、非洲文化、印第安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至少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国家,据2010数据显示,巴西1.9亿人口中天主教徒达1.8亿之众,而中国文化传人巴西主要是以实物为载体,与巴西本土文化的关系是兼容并蓄的。

巴西人若泽·梅科在《葡萄牙瓷砖壁画》一书中说到,葡萄牙人“从中国的青花瓷器中,又学到了色调的闪烁美”。

若泽·梅科曾赠送给该书中文译者姚越秀一块18世纪的白底青花葡萄牙瓷砖,这块瓷砖恰恰就是葡中文化兼容并蓄的明证。

再者,巴西文化在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还受到了阿拉伯文化、伊斯兰文化、印度文化的重要影响,中国文化并没有也不可能取代巴西本土文化。

事实上,中国文化比日本文化传人巴西的时间早得多,但远没有日本文化对巴西的影响大,这也是中国在巴西常被看做日本人的原因之一。

(四)中国文化对巴西及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影响与中国的国家综合国力密切相关。

不要说中国历史上的汉唐明清盛世时期中国文化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辐射而形成儒家文化圈,只要看看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周边各国对中国文化的态度即可窥豹一斑。

在中国积贫积弱的大背景下,原先使用汉字的国家与中国文化渐去渐远,渐渐废止汉字,然而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不仅让汉字复活的呼声渐高,包括巴西在内的世界各国对学习需求也与日俱增,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国遍地开花。

据国家汉办官网公布的数据,截至2010年10月,各国已建立322所孔子学院和369个孔子课堂,共计691所,分布在96个国家(地区)。

(五)中国文化对巴西的影响与巴中经贸、文化往来相互促进。

16世纪以后几个世纪的时间里,中国文化通过澳门到达南美洲的巴西,中巴文化与经贸相互裹挟向前。

新中国成立后,巴西著名小说家若热·亚马多的传记文学作品《希望的骑士》、《饥饿的道路》、《无边的土地》等在上世纪50年代已译成中文在北京出版,80年代以来,亚马多的作品相继在中国出版,深受读者喜爱,作者本人也多次访问中国。

2001年11月20日,美国高盛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提出了“BRICs”D概念,一家台湾媒体率先翻译成“金砖四国”。

2009年6月16日,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四国首脑齐聚俄国叶卡捷琳堡,使“金砖四国”从概念走向现实。

再加上2009年9月在拯救全球经济的大国协调中G8被G20所取代,中国与巴西在勇担世界经济复苏重担的同时更加密切了经贸文化往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