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灯塔市第二初级中学七年级生物人与自然校本教案:第1课保护自然资源2

合集下载

辽宁省灯塔市第二初级中学七年级生物人与自然校本教案:第1课保护自然资源

辽宁省灯塔市第二初级中学七年级生物人与自然校本教案:第1课保护自然资源

七年级人与自然学科导学案课题:第1课保护自然资源(第 1 课时)主备人:张春艳备课时间:【学习目标】课标要求:1、知道自然资源的定义和范围。

2、了解自然资源的分类,知道常见的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3、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理解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

目标达成:1、自然资源的分类,知道常见的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2、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理解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

学习流程:【课前展示】观察景观图,找出自然资源的定义,区别资源和自然资源。

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前者如土地、生物、气候等,后者主要指矿产资源。

【创境激趣】观察景观图,阅读课本3页,找出自然资源的定义,区别资源和自然资源。

【自学导航】1、自然资源分几种类型呢?请同学们讨论给出答案,并且结合日常生活举几个例子。

2、自然资源分类的关键是能不能生长繁衍和循环利用【合作探究】1、自然资源分几种类型呢?2、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展示提升】典例分析知识迁移1、自然资源指的是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物质和能量。

2、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前者如土地、生物、气候等,后者主要指矿产资源。

【强化训练】1.发现问题: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2.分析问题: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3.解决问题:解决水资源时空分配不均的措施。

通过这一模式,了解了我国水资源的不足不均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前景令人担忧,这节课用这一模式来看看我国的其它资源,是否是同样令人担忧,果真如此的话,我们也要为保护祖国的资源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归纳总结】1、自然资源极其类型2、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作业布置】自然资源的定义,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板书设计】保护自然资源。

人与自然共生教案

人与自然共生教案

人与自然共生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人与自然共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自然与人类发展的历程,认识人类的文明需要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能够理解保护环境对于人类与自然的意义和重要性。

2、情感与价值目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热爱大自然与生命,尊重自然规律,珍惜自然资源,营造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1、人与自然共生的原理和实践意义。

2、环保意识的培养和环保行为的实践。

三、教学难点1、营造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人类与自然的矛盾。

2、如何落实环保理念,推进人与自然共生的目标。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10分钟)通过图片、视频、小故事等形式,让学生讨论观察,感受自然景观形成的历程和多样性程度,引出人与自然共生的话题。

2、讲授环节(20分钟)通过实例讲述,介绍人类活动给环境带来的影响,以及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实践策略。

3、互动环节(25分钟)以问题为引导,组织小组讨论,表达各自的环保意识和承担环境责任的行动,从而培养学生从思想上到行动上的环境保护的素养和自觉性。

4、巩固环节(15分钟)通过游戏和比赛等形式,加深学生对于环保知识和环保行为的理解与实践,落实人与自然共生的目标。

五、作业1、查找自己所在地方的环保行动,宣传与参与环保项目。

2、根据班级、学校的状况,群策群力,组织开展一次环保清洁行动。

六、教学评价1、应以小组讨论和个人发言的形式,观察学生对环保知识的掌握情况。

2、结合环保行动的实践情况,全面评价学生在环保意识,环保知识转化度以及实践情况的优劣。

七、教学资源1、环保科普书籍、宣传单。

2、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扬声器)。

3、电子白板和PPT制作软件。

总结: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共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和方式,而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共生的重要方法。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并根据实际情况,参与到环保项目中,推动人与自然共生的目标。

辽宁省灯塔市第二初级中学七年级生物下册 13.2 保护生物圈—从自身做起导学案 (新版)苏教版

辽宁省灯塔市第二初级中学七年级生物下册 13.2 保护生物圈—从自身做起导学案 (新版)苏教版

第二节保护生物圈从自身做起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1说出生物圈与人的关系
2、举例说出保护生物圈的对策和方法
目标达成:
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运用资料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行设计科学探究活动的实验能力,撰写调查报告的综合实践能力
学习流程:
【课前展示】
学生主持,学生回答。

【创境激趣】
关于环境保护问题,你有何想法和建议?
【自学导航】
人类发展和生物圈的关系
教师指导学生看书119页,指导学生评价自己的环境保护意识。

【合作探究】
根据自己的真实想法、行为、习惯或愿望填写调查表
【强化训练】
课后题
【归纳总结】
学生汇报本节所学
【板书设计】
第一节保护生物圈——从自身做起
一、人类的发展和生物圈的关系
人类生存发展依赖生物圈,影响生物圈
【教学反思】。

人与自然教案设计

人与自然教案设计

人与自然精品教案设计第一章:人与自然的关系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1.2 教学内容介绍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包括依赖、互动和影响等方面。

分析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探讨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方法。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影响。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环境保护的看法和做法。

第二章:生态环境的保护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必要性。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行动的意识。

2.2 教学内容介绍生态环境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分析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探讨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方法和措施。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及保护措施。

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生态环境问题的实际情况。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提出保护生态环境的建议和行动计划。

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认识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节约资源,可持续利用资源的意识。

3.2 教学内容介绍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分析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探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方法和途径。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和合理利用的重要性。

利用数据和图表展示自然资源的利用现状及问题。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提出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建议和行动计划。

第四章:生物多样性保护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必要性。

培养学生热爱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4.2 教学内容介绍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分析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探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和措施。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及保护措施。

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生物多样性问题的实际情况。

初中自然课程教案

初中自然课程教案

初中自然课程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然环境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体验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3. 引导学生掌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内容:1. 自然环境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3.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法和技巧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播放大自然的美景视频,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受。

二、自主学习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自然环境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课堂讨论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保护环境的经验和做法。

四、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一份保护环境的行动计划。

2. 各组代表分享行动计划,全班共同完善。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分享自己的保护环境的实际行动。

二、课堂讨论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法和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和谐相处的经历和感悟。

三、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一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行动计划。

2. 各组代表分享行动计划,全班共同完善。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的认识和体会。

3. 学生运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法和技巧解决问题的能力。

辽宁地方课程人与自然第一课保护自然资源

辽宁地方课程人与自然第一课保护自然资源
2、自然资源类型
3、自然资源保护
1、自然资源的概念
2、自然资源的类型。
3、不同资源对人的价值
4、如何保护自然资源
组织学生对这几个问
题进行小组讨论。
教师总结
青山工程踢出的“八大工程”,你知道是什么么?
布置课后作业,查找滴灌技术相关资料。
学生思考、回答
有植物光合,氧气不会枯竭。
学生读书思考
小组交流讨论
学生分享




《保护自然资源》
1、自然资源概念
重点:
自然资源的类型
难点:
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
教学过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修改备注
英国物理学家凯尔文担忧的指出:500年后,地球上的所有氧气都将消耗殆尽,人类灭亡。他担心的事会发生么?
植物是自然存在的、有价值的自然物,属于自然资源。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自然资源。阅读教材,试回答下列问题:
辽宁省地方课程《人与自然》第1课
《保护自然资源》教案
班级:7.1-8.2时间:9月20第七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自然资源及其主要类型
了解自然资源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举例说出什么是自然资源,它有哪些主要类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并倡导节约资源的观念,培养资源保护意识

辽宁地方课人与自然教学设计

辽宁地方课人与自然教学设计

辽宁地方课人与自然教学设计辽宁地方课《人与自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辽宁地区的自然地理特点和资源情况;2.认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3.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辽宁地区的地理特点: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2.辽宁地区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农业资源等;3.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对自然的依赖、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等;4.保护环境的意义和方法: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保行动的实施等。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观看辽宁地区的自然风光视频,激发学生对辽宁地区的兴趣,并提出问题引导思考,如:“你们知道辽宁地区有哪些自然景观?”2.知识讲解(15分钟)通过PPT或教材展示辽宁地区的地理特点和资源情况,向学生介绍辽宁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以及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农业资源等。

3.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辽宁地区的城市或景点进行深入研究,了解该地区的自然特点、资源情况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激发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4.小组展示(10分钟)让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介绍他们所选择的城市或景点的自然特点、资源情况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其他小组成员可提问或进行补充。

5.环保行动(15分钟)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并讨论保护环境的意义和方法。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环保行动计划,并组织学生进行实施。

6.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共同建设美丽的辽宁。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展示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对辽宁地区的自然特点和资源情况的理解程度;2.观察学生对环保行动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评价他们对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情况;3.通过学生的作业、小组展示和课堂表现等综合评价学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和环保知识的掌握情况。

辽宁地方课程人与自然第一课保护自然资源

辽宁地方课程人与自然第一课保护自然资源
辽宁省地方课程《人与自然》第1课
《保护自然资源》教案
班级:7.1-8.2时间:9月20第七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自然资源及其主要类型
了解自然资源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举例说出什么是自然资源,它有哪些主要类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十分资源的类型
难点:
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
教学过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修改备注
英国物理学家凯尔文担忧的指出:500年后,地球上的所有氧气都将消耗殆尽,人类灭亡。他担心的事会发生么?
植物是自然存在的、有价值的自然物,属于自然资源。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自然资源。阅读教材,试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资源的概念
2、自然资源的类型。
3、不同资源对人的价值
4、如何保护自然资源
组织学生对这几个问
题进行小组讨论。
教师总结
青山工程踢出的“八大工程”,你知道是什么么?
布置课后作业,查找滴灌技术相关资料。
学生思考、回答
有植物光合,氧气不会枯竭。
学生读书思考
小组交流讨论
学生分享




《保护自然资源》
1、自然资源概念
2、自然资源类型
3、自然资源保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人与自然学科导学案
课题:保护自然资源(第 2课时)
主备人:张春艳备课时间: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掌握自然资源的含义及种类
【创境激趣】
达尔文的故事导入
【自学导航】
1、什么是森林?有何作用?
2、什么是太阳?有何作用?
3、什么是水?有何作用?
4、什么是土壤?有何作用?
【合作探究】
1、青山工程提出的“八大工程”,你知道是什么吗?
2、在你身边有哪些浪费自然资源的现象?
【归纳总结】
1、森林是以树木为主体的地表生物群落。

它具有丰富的物种、复杂的结构。

它是地球上进行光合作用最强大的机器,被称为“地球之肺”。

2、太阳是地球最主要能量来源。

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将缓解日益严峻的能源紧缺及环境污染问题。

3、水与我们的生命活动息息相关,是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4、土壤是陆地上各种生物赖以生存基础,土壤中的养分是生态系统最重要的营养来源。

【板书设计】
第1课保护自然资源
1、森林具有丰富的物种、复杂的结构。

它是地球上进行光合作用最强大的机器,被称为“地球之肺”。

2、太阳是地球最主要能量来源。

3、水与我们的生命活动息息相关,是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4、土壤是陆地上各种生物赖以生存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