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浙江语文高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7年浙江高考语文(二)模拟卷参考答案

2017年浙江高考语文(二)模拟卷参考答案

2017年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模拟卷参考答案语文(二)1.D(A病恹恹yān,B包含真谛,C翘qiáo楚)2.C(A应该用“有失”,“有失”后多跟褒义词,指在某方面有所欠缺。

“失之”后多接贬义词,指过失在于某方面。

B应该用“衍化”,“演化”多指自然界的变化。

C衣不解带:形容日夜辛劳,不能安稳休息。

D闲云野鹤:比喻闲散安逸不受尘事羁绊的人。

)3. C(书名号应为引号。

使用书名号时,必须弄清楚,句子本身是否在强调需要加书名号内容的名称性,如果强调其名称性,则用书名号,如果侧重强调题目的内容,那么需要加引号而不是书名号。

如:这篇文章,题目为“梅花岭记”,其实是在赞颂明末抗清殉国的史可法。

)4. D(成分残缺,应为“这是她第一次走出家门与同自己年龄相近的城市孩子交往”)5.(4分)示例:买家:(1)拒绝购买非环保包装的商品,保护地球家园(2)省钱不省环保袋,爱买也爱大自然卖家:(1)使用环保材料,爱护地球家园(2)过度包装,得小美,失大美写出对买家、卖家的具体要求,各给1分;符合宣传对象,语言简洁、朗朗上口,各给1分。

6. (5分)示例:尊敬的××先生:为使我校学生更好地了解G20峰会,盛情邀请您为全校同学做一个以“G20峰会的中国意义”为主题的讲座,讲座时间暂定为:×月×日,不知您是否能于百忙之中抽空前来?我们期盼您的到来。

××中学办公室联系人: ×××联系电话:××××2016年×月×日内容符合要求,给2分;写出讲座时间及联系方式,给1分;语言得体给1分;基本格式正确,给1分。

7. B (A以偏概全,自然欲望的满足只要符合礼义的前提,也是美; C“一旦不能建功立业,不能获得富贵尊荣,就无法获得美”无中生有; D以偏概全,应为“主要存在于建功立业……”)8. A(B“异曲同工”不合原文,原文“大异其趣”是指大不相同差异很大; C“孔孟主张超功利,老庄讳言利”不合原文;D因果倒置)9.(4分)(1)它把人的审美要求放到了完全现实感性的自然生命基础之上。

2017浙江高考语文模拟卷(精校)

2017浙江高考语文模拟卷(精校)

2017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模拟卷(高考试卷将根据学科考试说明命制,模拟卷仅供参考)姓名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 全卷共 8 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1. 答题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选择题必须使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书写,字体要工整,笔迹要清楚。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0 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瓦莲卡的父亲是一位器宇不凡的老人,他脸色红润,神采熠熠,留着两撇雪白的尖端拳曲的髭.(zī)须和同样雪白的、跟髭须连成一片的络.(lào)腮胡子。

B.这些铜子儿是磨坊.(fáng)主每次一个、两个地从杂货铺老板、菜贩那儿死乞白赖地硬扣下来的;人家虽没有明说,可自己总觉得这样锱铢必较未免太吝啬,当时脸都臊. (sào)红了。

C.那遍地的凄凄芳草,攒.(cuán)动的游蜂浪蝶,如今都藏匿得无迹.(jì)可寻;只有那几棵百年老树,依旧伸展着槎桠的秃枝,给雪后的夜色平添上几分悲凉、凄清。

D.他在脑中搜寻恰当(dàng)的话语,如同宝石商人在口袋中搜(sōu)索宝石,口袋中充满了放光眩目的珠玉奇宝,却因为数量太多了,反而选不出那自以为极好的一粒。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清点故宫艺术珍藏工作起动..后,封存的奇珍拱璧终于得以重见天日。

[甲]其中有足以乱真的玉琢西瓜,有“雨过天青”色的瓷器,有经历三千年沧桑的铜器,还有皇帝御用的玉玺。

[乙]唐宋元明清历代名画,更是美不胜收....。

有些山水画,描写大自然的朝暾夕阴,气象万千;有些名家画的马惟妙惟肖,跃然纸上;鱼儿遨游水中,栩栩如生;鹅鸣鸡唱,如闻其声;竹影扶疏,迎风摇曳;荷塘新叶,晨露欲滴;兰蕙飘香,清芬可挹....。

2017高考浙江语文试卷答案_2017浙江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2017高考浙江语文试卷答案_2017浙江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2017高考浙江语文试卷答案_2017浙江高考语文模拟试卷高考难吗?想起来难,做起来未必,只要看你做不做,想不想做,实实在在地去做些什么吧!祝高考成功!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2017高考浙江语文试卷,仅供大家参考!2017浙江高考语文模拟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迤(yǐ)逦佣工(yōng)荨麻(qián)宵衣旰食(gān)B.蟊(máo)贼缧绁(léi)痉挛(jìng)暴虎冯河(píng)C.粘贴(zhān)症结(zhēng)捋虎须(luō)不着边际(zháo)D.贾祸(gǔ)女红(gōng)干劲(jìn)危如累卵(lěi)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蛰伏低碳黄粱梦义气用事B.妥帖猩红暴发户叨陪鲤对C.怃然廖廓金箍咒厝火积薪D.饿殍发祥乌蓬船拾人牙慧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面对重重困难,刘邦没有气馁,而是与一帮兄弟浴血奋战,不到几年时间,他已经成为一个控地千里、坐拥百城的王者。

B.近两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的数量快速增长,专利申请质量蒸蒸日上,这表明我国专利申请结构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C.在座谈会上,代表们结合实际情况,广开言路,畅所欲言,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D.为纪念中国话剧百年诞辰,话剧界一些前辈粉墨登场,重新排演了《雷雨》等经典剧目。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花分雄雌,仅极少数品种有完全花。

明朝林叔学说的:“苞蕊还分雄与雌。

”(《荔枝花》)应是从果农那里得来的知识。

B.他们去哪儿?归家还是远行?然而不管是归家还是远行,都基于同一事实:他们正在路上。

C.从创意、设计到排练、再高预演和正式演出,张艺谋和他的团队精心打造,终于在8月8日为全球观众奉献了一场“视觉盛宴”。

D.“爱心涌动满全城”“惹不起的爹”等曲艺节目,以“知荣知耻”为主题,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受到观众喜爱。

2017年浙江高考语文(五)模拟卷参考答案

2017年浙江高考语文(五)模拟卷参考答案

2017年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模拟卷参考答案语文(五)1、A (B、“亦或”应为“抑或”; C、西风东渐(jiān); D、食不果腹溃(huì)脓)2、D (D、“长此以往”,老是这样下去。

(多接不好的情况。

))3、C (A、相邻的数字之间,表概数时不用顿号;B、几个问句连用时,可以问号叠加,最多可以加三个;C、括号以及里面的内容放在引文之后,表示对引文的注解。

)4、D(A“根据……显示”,句式杂糅; B成分残缺,“对沙佩科恩斯……”前应有“出于”C、应为成分残缺,加快推进……进程)5、(1)“飞黄腾达”改为“小有成绩”;(2)“成就”改为“成绩”;(3)“养育之恩”改为“教导之恩”;6、(1)漫画右上方是一列高高在上的动车,一个乘务员摆出请进的姿势;“动卧票价”四个字形成一个长长的阶梯;下方一位乘客望着阶梯惊恐不已;左后方以几个乘客登正上一架客机作为背景。

(注意对漫画的几个组成要素的描述:1、三个方面不能遗漏;2、注意条理性和逻辑性。

)(2)讽刺高昂的动车票价已经成为旅途中不能承受之重。

7、D (A“完全来自于”,以偏概全,过于武断;B、原文“因而这部作品是没有什么文学价值的”,无中生有;C、“不需要读者对‘有罪’心理时作出自己的道德审判”,原文是“单向度的道德审判”。

)8、B9、(1)、质疑来自于作家自身对文学价值的怀疑;(2)、质疑来自于读者对文学价值的判断和耐心缺失。

10、(1)对乡村景色的描绘,展现乡村的恬静幽雅,为全文营造一幅温馨的氛围;(2)将牛嚼草的悠闲惬意与自己小时嚼草的香甜交织在一起,体现人与牛的和谐亲密;11、(1)运用“伏”“喘”“垂下”等动词细腻地表现了牛临死前的痛苦情形;(2)运用细节描写写出牛临死前的悲伤,“我”对牛即将离去的悲痛(3)运用场景描写写出“我”与牛之间的相亲相爱。

(每点2分)12、(1)第一处引用,借对羊的特点的描写以引出下文对牛的特点的描写,表达对牛的理解与赞美之情;(2)第二处引用,引出并升华文章的主题,不仅人与羊、人与牛的相处是一种缘分,要相互理解与尊重;人与世间万物相处也是一种缘分,应当相互理解与尊重。

2017年浙江高考语文(四)模拟卷参考答案

2017年浙江高考语文(四)模拟卷参考答案

2017年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模拟卷参考答案语文(四)1.A(B、葛(gé) C、装—妆; D、焯(chāo)、陇—垄)2.B(美轮美奂用于形容建筑或雕刻艺术,不能用来形容文艺作品。

)3.B(此处括号是句内注释,应置于句末标点前面。

)4.B(A、成分残缺,“涵盖”句缺主语; C、搭配不当,将“让”改为“把”;D、结构混乱,句子开头的话题“古镇”没有说完,就中途易辙,转入新的话题。

)5.物联网的产生背景、定义、基本特征和关键技术6.我不是妩媚的花朵,怎甘心你的攀折!我是山野的刺枣,教你在贫瘠中育果。

我不是轻柔的音乐,怎陪伴你的欢乐!我是严冬的沉雷,让你在沉睡中惊醒。

7.D(A项作者认为“不能天然地认为创新必会自发形成”。

B项倒因为果。

C项市场决定某项创新的发展空间,而有效的创新应具有重大的根本性的革新意义。

)8.C(A项,夸大其实,原文说的是有难度,而不是“无法”。

B项无中生有,“企业家并不认可这一点”,文中没有依据。

D项,避免急功近利的心态可优化投入结构,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总体投入不足的问题。

)9.①制定稳健政策,推动技术扩散,提高社会福利。

②对创新补贴要防止公司套利和政府腐败行为。

③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

(答出1点给1分,答出2点给2分,答出3点给4分)10.(①开头由盐联想到雪,因为雪和盐颜色、形态相似,其形成都有一个浪漫的过程,易于产生类似的联想。

②第三段写雪的降临赋予北方以寒冷,天气寒冷引出北方餐桌上的咸菜,再引出与北方人生活息息相关的盐,为盐在漫漫寒冬在北方登场做铺垫。

③末尾写吃着酱菜望着窗外的雪花,泪水浮出眼眶,突出北方恶劣艰难的环境,为全文抒情张本。

每点2分,答到任意2点即可)11.①盐与北方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②北方人认为盐是力量的化身。

③用盐腌渍的食物呈现出旧时阳光的温暖与美好(每点2分,答到任意2点即可)12.⑴①运用拟人手法,②将盐当作一位身穿铠甲的战士,与前文将寒冬比作侵略者、所有植物成了它的“战利品”呼应,形象地表明盐在冬天是北方人对抗寒冷的重要物品,表达了作者对盐的喜爱之情。

2017年浙江高考语文(一)模拟卷参考答案

2017年浙江高考语文(一)模拟卷参考答案

2017年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模拟卷参考答案语文(一)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3分) D(A. tái 儒 B. tī C. 遐)2.(3分) A (应为“微不足道”)3.(2分) C(甲:顿号改逗号,乙:逗号改分号,丙:句号在引号外)4.(3分) C(A. 表意不明,“显示错误的命令” B. 否定失当 D. 主语残缺)5.(3分)今收到刘××押金叁仟圆整,7-12月的房租玖仟圆整。

(写出付款人1分,金额大写1分,符合语体要求1分。

“叁仟圆”也可写作“叁仟元”。

)6.(6分)当我张开双翅飞翔在一碧如洗的晴空,那一刻,我的身体如玉帛般舒展开来,像一支悠扬的竹笛曲,流畅而自如。

风不断地托举着我,忽上忽下,大地的一切都变得渺茫,我的归巢连同树的枝杈也远得不见踪影,然而,归途是不会忘记的。

【内容符合情境要求(飞翔的感受),给3分;有文采,能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给2分;人称符合要求,给1分。

每少10个字,扣1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10分)7.(3分)D(张冠李戴。

“重视形神兼备”是“院体画”的技法,用在卷轴画中;而宋代不重视墓室壁画,壁画制作不精。

)8.(3分)C(A.无中生有,“一直”错,原文得不出这个结论。

B.或然与必然混淆,原文说“有可能是专职画家”。

D.曲解文意,“最终消失在民间”错;“‘艺术在民间’则做了墓室壁画的谢幕词”,是说墓室壁画最终走向了民间。

)9.(4分)①发展面貌:墓室壁画初始于战国,于汉唐元三代获得题材和技法的大发展,宋明清三代由于时代风潮或葬制的演变而边缘化、民间化直至萎缩。

(2分)②评价:墓室壁画是特定时代的艺术形式,其衰落是必然的,一定会有新的艺术形式取而代之,不必惋惜。

(1分)其形式美和造型手段对当今艺术有研究和学习的价值。

(1分)(答出①给2分,答出②给2分。

言之成理即可。

)(二)(20分)10.(4分)①交代了我最早接触到文学的时代背景:文化生活极其荒凉和单调。

2017年浙江省高考语文仿真试卷(word版)含答案

2017年浙江省高考语文仿真试卷(word版)含答案

2017年4月湖州、衢州、丽水三地市教学质量检测试卷高三语文考生须知:1.本试题卷共8页,四部分,24题。

满分l5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卷上。

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8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

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卷的相应区域内,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茶峒地方凭水依山筑城,近山一面,城墙俨.(yǎn)然一条长蛇,缘山爬去;临水一面则在城外河边留出余地设码头,湾泊.(bó)小小蓬船。

B.喊声,笑声,千万双脚的跺(duò)地声震天动地;喧嚣不时加剧,涌向大阶梯的人流不时折回来,乱作一团,搅成漩.(xuàn)涡。

C.回归自然,首先要把自己回归成一个散淡的村野之人,居所当然也应毫无市侩.(kuài)气息,彻底消融.(róng)于自然,如雨入湖。

D.一支蘸.(zàn)了胭脂的画笔,任你在时光的镜中怎样涂抹,也描摹.(mó)不出最初的滋味,曾经的风景再美,也只是曾经而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一只白鹤高雅..地踮起足尖,将长喙伸向太阳的方向,一次又一次,总是与其它的鹤擦肩而过,[甲]然后一个华丽转身,在笼中奔跑翻腾,掀起一阵忧郁的尘雾:这是白鹤的单人舞,高傲而又孤独。

[乙]双人舞的风格则完全不同,那是热情奔放而又光焰四射的;双鹤颈项相绕,四足灵巧地此起彼落,每一个动作都是互相呼应的,就像人类的拉丁舞那样配合默契;它们不停地追逐嬉戏、扇动着翅膀换位拍打,像是在拥抱与抚慰对方;那般缠绵悱恻....、难舍难分;鹤在舞蹈时,在天地间释放了它求偶的全部渴望与爱意,忘我忘情如痴如醉,令观者惊羡而自愧不如。

2017浙江高考语文模拟卷答案

2017浙江高考语文模拟卷答案

2017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模拟卷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说明:未在规定区域内答题,每错一个区域扣卷面总分1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 (3 分)B2. (3 分)A3. (2 分)C4. (3 分)B5. (3 分)我不慎遗失学生证,特申请补发,以便办理公交卡。

恳请同意。

写出申请补发的原因,给1分;表明目的,给1分;符合语体要求,给1分。

6.( 6 分)示例:原野的朔风将我吹得簌簌发抖,毫不留情地带走了我最后的几片黄叶。

脚下的土地正在缓慢冻结,我的身体慢慢失去水分,皮肤皲裂,皱纹丛生。

我知道,考验再一次降临,日子会变得艰难;但我也知道,迎春花很快就会舞动它黄色的丝带,江河将再次涌起银色的波浪。

内容符合情境要求(冬日;对寒冷、干燥的感受),给3分;有文采,能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给2分;人称符合要求,给1分。

每少10个字,扣1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10分)7.(3 分)D 8.(3 分)C9.(4 分)①结合自然是中国传统城市规划的显著特点(或:中国传统城市规划善于观照自然,巧施“黠缀”。

)②这一观点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对现代城市规划具有借鉴意义。

答出①给2分,答出②给2分。

言之成理即可。

(二)(20分)10.(4 分)①为水眼会被舀干、人畜生命之源干涸而担忧。

②为水眼重新盈满、全村人生存得以维系而庆幸。

每点 2 分。

意思相近即可。

11.(4 分)①笤帚是村里人约定俗成的秩序的证明。

②“慧”字形象地说明智慧源于对心灵杂质的清扫。

③借笤帚、石碾等意象表达对重秩序、尚自律的传统的崇尚。

答出①②各给 1 分,答出③给 2 分。

意思相近即可。

12.(6 分)①钟具有象征的意味,是忧患意识和精神警示的形象化。

②采用拟人手法,以真切的感性体验(“疼”“欢快”)来表达深邃的思考。

③通过今昔对照,表达了作者对当下人们失去危机感的忧思。

每点 2 分。

意思相近即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浙江语文高考模拟试题(含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1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蹙缩(cù)朱拓(tà)炮烙(luò)蓊蓊郁郁(wěn)B.敕造(chì)歆(xīn)享监生(jiàn)沸反盈天(fèi)C.裙裾(jū)名媛(yuán)间或(jiàn)少不更事(gēng)D.草窠(kē)牲醴(lǐ)岑寂(céng)梵婀玲(fán)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他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但也还未留胡子,一见面是寒喧,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

B、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

C、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

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D、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

鬓若刀裁,眉如桃瓣,目若秋波。

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运用最准确的一项是()A、在热心公益蔚然成风的今天,百名青年在某市首届成人礼活动中,以无偿献血作为自己成长的见证,体现了当代青年的责任感。

B、这个剧院的大型话剧、歌剧等演出票价不菲,让许多有艺术爱好而又收入不高的普通人叹为观止,无法亲临现场享受艺术大餐。

C、北京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课本,以金庸的《雪山飞狐》替换了鲁迅的《阿Q正传》。

金庸小说的登堂入室未必不是时代进步的一个表征。

D.熊猫饮水,颇似酒徒贪杯,它总是喝得肚皮隆起,而后安之若素地拖着笨拙的身躯,一摇一摆地向远处的箭竹林走去。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鲁迅去世后,胡风在发扬和继承鲁迅精神上不遗余力和百折不挠,使他和他的流派成为承继鲁迅精神血脉的重要一支。

B.像苏东坡这样守正不阿,这样放任不羁,这样令人万分倾倒又望尘莫及的高士,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

他的作品,总能让人有种心境明澈的念想。

C.由于网络的互动性、网民的广泛参与性,使音乐的传播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使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创作、发布自己的音乐作品。

D.史铁生是中国作家中少数甚至唯一坚持写实写作的人,几乎全部建立在自己的生活经历、生存体验上,他对哲学的思考带来了精神空间的高度开阔。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一棵植物必须在土里扎下根,才能健康地生长。

人也是一样,▲,▲。

▲,▲,▲。

在电视机前长大的新一代人,当然读不进荷马和莎士比亚。

始终在人造产品的包围下生活,人们便不再懂得欣赏神和半神的创造,这有什么奇怪呢?①远离土地必定会付出可怕的代价②所以很容易被我们忽视③人类就不可避免地要发生精神上的退化④倘若这种对大自然的麻木不仁延续下去⑤只是在外表上不像植物那么明显A.①②⑤③④B.④①③②⑤C.②①⑤⑤④D.⑤②①④③6、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6分)在这个大数据时代,。

姓名、年龄、身份证号、信用卡号、婚捆状况、工作经历等等个人信息,成为犯罪分于手中争抢的“香馍馍”。

几个月前,正是个人信息的泄露,才导致山东女孩徐玉玉被骗学费不幸离世的恶剧的发生。

日常生活,我们也经常受到个人信息被泄露的困扰:刚买下房子,装修公司的电话就来了;刚生完孩子,妇婴用品的推销人员就来了;形形色色的教育培训机构,甚至比你自己还要清楚你的目前需要的培训。

(2)针对此现象你有何建议?(3分)二、现代文阅读(21分)(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

(9分)一场雾霾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并已构成名符其实的灾害,与此事实相背离的是,迄今为止,它所受到的关注与其灾害性无疑不相匹配。

延续早先对北京PM2.5话题的讨论,尽管其严重性一再被强调,舆论的批评,对空气质量的诉求彰显某种刻不容缓的态势,然而,无论从民众日常生活的调整,还是政府的响应,在此期间都存在重视不足的问题。

现实生活中,民众生活秩序依旧,尽管有的地方环保部门持续提供最新污染数据,并发布各种健康提醒,然而,是否真正遵从这种提醒并采取相应措施,有待每一位遭受此次灾害的民众作答。

我们习惯以城市为单位来衡量天气的变化,当天气伴随着灾害时,它的后果势必以个体为作用对象,这就意味着,在某种程度上,遭遇极端天气的民众都成了灾民。

北京持续多天的空气重污染给这座城市平添考验,去年年底北京出台《北京市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暂行)》,被视为很大的进步。

方案对各政府部门有着明确的职能分工,比如市教委负责在重污染日时组织中小学及幼儿园减少或停止体育课、课间操及户外活动等,市经信委协调落实工业企业污染减排措施。

如此细致分工意在发挥不同政府部门的职能优势,为天气恢复提供条件,这些规定的背后显然彰显这样一个事实,即极端天气应对不只是一两个政府部门的责任。

与之相对的,去年多地颁布法规,禁止擅自发布灾害性天气警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行为,其用意显而易见,即要排除不实信息带来社会恐慌,将信息发布的权力纳入政府一元,并重视政府的协调指挥。

如果要让民众信任来自政府的信息,并习惯在灾害性天气应对过程求助于政府,这势必要以政府部门的应对能力和意愿作为支撑。

此次雾霾天气对官方的应对体系是一次考验,据媒体报道,在此期间,北京市环保局担当重任,表现出较高的动员能力,其持续提供的天气数据,回应了民间对环境数据的渴求。

然而亦有批评指出,多数政府部门在此期间表现迟缓甚至冷漠,尽管迄今为止未造成直接后果,但就整个应对体系而言,无疑是一种缺憾。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波及全国的雾霾天气,不同地区相互影响,大有“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之势,鉴于此,今后的环境保护或应从中得到启示,需要明确一个基本的理念,即环境保护应该成为不同地区不同城市共同的事业,因为它既是自我保护,也是彼此保护。

早先北京市环保局提供的数据表明,煤炭污染是北京PM2.5的第二大污染源。

石化能源造就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揭示了一个无奈的事实,借用《技术与文明》一书作者芒福德的话说便是,“一个地区一旦晴空万里,很可能就意味该地区工业不景气。

”今天的中国,发展工业仍是头等重任,在环境保护日趋窘迫的今天,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已是国情所向,理应成为各方共识。

7、对“迄今为止,它所受到的关注与其灾害性无疑不相匹配”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舆论夸大雾霾的危害性,使其受关注程度也被夸大。

B.雾霾虽然危害极大,但没有引起民众足够的重视。

C.舆论对极端天气构成的危害没有如实报道。

D.要改变这种雾霾天气,需要民众的配合。

8、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市教委、市经信委在北京持续多天的空气重污染时发挥了主要作用,当然应对极端天气不只是一两个政府部门的责任。

B.将信息发布的权力纳入政府一元,是为了排除不实信息带来的影响,这表明政府部门已具备及时应对的能力。

C.雾霾等极端天气所带来的危害是全民的,保护环境是不同地区不同城市共同的事业,因此预防和应对极端天气事在人为。

D.极端天气直接影响人体健康,尽管迄今为止雾霾在我国还未造成直接影响,但仍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9、联系上下文,谈谈对“一个地区一旦晴空万里,很可能就意味该地区工业不景气”这句话的理解。

(3分)(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0—13题(13分)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黛玉连忙起身接见。

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

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

”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

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

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

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

”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

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10、作者用什么手法写凤姐的出场?这样写有何好处?(4分)11、王熙凤在选段中先“笑”,再“拭泪”,后“喜”,其言行表情的变化,充分体现了她的什么性格特征?(2分)12、“天下真有这样标致……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这句话集中体现了王熙凤的性格特点,有人说此语一举四得,试分析“四得”的内容。

(3分)13.林黛玉进贾府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请找出体现她这种心态的描写的语句,并加以分析。

(4分)三、文言文阅读(33分)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

(16分)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1)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