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渔水产品的发展趋势
渔业养殖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渔业养殖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渔业养殖是指人工养殖水生生物(如鱼类、贝类、虾蟹等)以供养殖业、水产品加工业和消费者需要为目的的生产活动。
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水产品,还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本文将探讨渔业养殖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目前,渔业养殖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
养殖区域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和内陆水域。
据统计,渔业养殖已成为全球水产品的主要来源之一,其产值与渔业捕捞基本持平。
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和孟加拉国等国家是全球渔业养殖产业最为发达的地区。
渔业养殖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食品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水产品的需求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渔业养殖通过提供稳定的、大量的水产品供应,满足了人们对优质蛋白质和各种营养元素的需求,并成为维持人类健康的重要来源之一。
同时,渔业养殖也带来了经济效益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渔业养殖业在农村地区发展迅速,为当地农民提供了额外的收入来源。
它不仅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还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问题。
此外,渔业养殖业还带动了渔业加工业的发展,为相关行业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然而,渔业养殖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养殖过程中的水体污染是一个重要问题。
养殖过程中使用的饲料和药物可能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水质恶化,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威胁。
其次,疾病和病原体的传播是渔业养殖面临的另一个挑战。
养殖密度高、水质变化大,使得养殖水生生物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这可能导致大规模的养殖损失。
此外,全球气候变化和水资源短缺也对渔业养殖业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未来,渔业养殖将继续发展并适应新的趋势。
一方面,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创新,渔业养殖的生产效率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例如,利用信息技术和自动化设备可以提高养殖效率、减少水体污染和疾病传播的风险。
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将成为渔业养殖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控制养殖密度、改善饲料配方、推广循环水养殖等可持续性措施将被广泛采用,以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渔业市场趋势未来几年渔业行业的关键发展趋势

渔业市场趋势未来几年渔业行业的关键发展趋势渔业市场趋势:未来几年渔业行业的关键发展趋势随着全球渔业资源的日益减少和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营养需求的提高,渔业行业正日益成为全球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未来几年,渔业行业将面临一些关键的发展趋势。
本文将重点探讨渔业市场的趋势以及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可持续渔业近年来,全球渔业资源的衰退和过度捕捞问题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在未来几年,可持续渔业将成为渔业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可持续渔业的概念包括合理利用渔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渔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等。
各国政府和渔业管理机构将采取措施来限制过度捕捞和非法捕捞行为,并鼓励渔业企业采用科学的渔业资源管理方法,以确保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水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水产品质量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未来几年,水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将成为渔业行业非常重要的发展趋势。
渔业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出口和国内市场的产品符合严格的质量和安全标准。
同时,渔业企业也需要加强与监管机构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提高产品的溯源能力,追踪和控制食品安全风险。
三、创新技术的应用渔业行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持。
未来几年,创新技术将广泛应用于渔业生产和管理中。
例如,远洋渔业将更多采用无人机和遥感技术,提高渔业资源的探测和监测能力;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将在渔业养殖中发挥重要作用,提高养殖效率和管理水平;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将推动渔业种苗培育和新品种育种的发展等。
创新技术的应用将不断促进渔业行业的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
四、国际贸易和市场需求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渔业产品的国际贸易不断增加。
未来几年,国际贸易和市场需求将继续对渔业行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渔业企业需要密切关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渔业贸易政策和市场需求变化,合理布局和调整产品结构,加强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
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和贸易平衡,建立健全的贸易机制和合作机制,推动渔业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稳定发展。
渔业 行业 分析

渔业行业分析渔业是指以捕捞、养殖、加工和销售水产品为主要经济活动的行业。
渔业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个重要的行业,对于人类的生存和食物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渔业行业进行分析,包括行业概况、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
首先,渔业行业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渔业产品是主要的蛋白质来源之一,对于人类的健康至关重要。
此外,渔业也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活动,为许多国家提供了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
许多国家依赖渔业行业来推动经济发展,特别是在沿海地区。
其次,渔业行业在近年来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一方面,渔业养殖的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对于高价值的品种,如虾和鱼类。
养殖渔业不受海洋环境的限制,可以通过控制水质和饲料来提高产量和质量。
另一方面,海洋捕捞渔业也在不断发展,尤其是对于未开发的海洋资源。
一些国家已经开始探索深海渔业,以满足市场需求。
然而,渔业行业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过度捕捞导致了渔业资源的减少。
某些鱼类已经面临灭绝的风险,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护其生存环境。
其次,水污染也对渔业产生了负面影响。
化工厂和城市的废水排放对水质造成了污染,影响了水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最后,气候变化也对渔业产生了影响。
海洋温度升高和海平面上升导致了鱼类栖息地的改变,使得渔民需要应对新的挑战。
综上所述,渔业是一个重要的行业,对于人类的生存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渔业行业在全球范围内都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包括渔业养殖的规模扩大和海洋捕捞渔业的发展。
然而,渔业行业也面临一些挑战,包括过度捕捞、水污染和气候变化。
为了可持续发展,渔业行业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护渔业资源和改善水质环境。
渔业行业的市场趋势解读未来的发展方向

渔业行业的市场趋势解读未来的发展方向近年来,渔业行业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增长态势,并呈现出一些明显的市场趋势。
本文将对渔业行业的市场趋势进行解读,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渔业行业的市场趋势1. 可持续渔业的兴起: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普及,渔业行业也逐渐开始注重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渔业强调合理利用渔业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避免过度捕捞和过度利用资源,注重生态平衡的维护。
因此,可持续渔业的发展成为渔业行业的重要趋势。
2. 增加水产品加工深度: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方便的水产品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水产品加工业在渔业行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加工过程中,提取鱼油、制作鱼粉等深加工产品,不仅可以延长水产品的保鲜期,还能有效提高其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3. 水产养殖的迅猛发展:在水产品供应方面,水产养殖行业已经逐渐成为渔业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比于传统捕捞方式,水产养殖具有规模化、高效益、可控性等优势,且更加稳定可靠。
因此,水产养殖在未来的市场中有望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二、未来渔业行业的发展方向1. 技术创新与智能化:未来渔业行业的发展需要注重技术创新和智能化。
例如,引入无人机、遥感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等,可以提高监测和管理效率,实现渔业资源的科学调查和合理利用。
同时,智能化设备和机器人技术的应用将为渔业行业带来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水产品质量。
2. 提高可持续渔业发展水平:渔业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可持续发展,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力度,加强科研力量,研究生态保护和渔业资源管理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实现渔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此外,探索海洋牧场、集约化养殖等新模式,将有助于实现可持续渔业的发展。
3. 深加工及品牌建设:为了提高水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渔业行业应注重加强深加工环节,开发更多高附加值的水产品。
同时,渔业行业还应积极推进品牌建设,打造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渔业品牌,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养殖渔业工作的市场前景和发展趋势

养殖渔业工作的市场前景和发展趋势养殖渔业是指人为种植和繁殖水生动植物,以供应市场的需求。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以及全球渔业资源的逐渐枯竭,养殖渔业的市场前景变得越来越广阔。
本文将探讨养殖渔业工作的市场前景和发展趋势。
一、市场前景1. 健康食品需求的增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健康饮食。
养殖渔业可以提供新鲜、健康的水产品,满足人们对高品质食品的需求。
尤其是富含蛋白质、低脂肪的鱼类产品,备受消费者追捧。
2. 防治水产疾病的需求水产品的养殖过程中容易发生疾病,特别是细菌、寄生虫等病原体的侵袭。
因此,需求养殖渔业工作者来进行有效的疾病防控。
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提升和科学的疫苗应用,养殖渔业工作在疾病防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 减少对自然渔业资源的依赖由于全球渔业资源的逐渐枯竭,自然渔获的数量和质量也在逐渐下降。
为了满足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发展养殖渔业是有效的选择。
通过人工繁殖和养殖,可以有效减少对自然渔业资源的依赖,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
二、发展趋势1. 科技与养殖渔业的结合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养殖渔业也在不断应用新技术。
例如,养殖水产物种的基因改良和选择性育种可以提高养殖水产品的品质、繁殖效率和抗病能力。
精确控制养殖环境参数、智能养殖设备的应用等也将极大提高养殖渔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2. 养殖模式的创新传统的养殖渔业主要以池塘、水库等封闭水域为主,但随着土地资源的有限,人们开始探索利用海洋、河流等开放水域进行养殖。
海水养殖和淡水养殖的创新模式越来越受重视。
同时,多种养殖方式的整合,如与农田耕种相结合的水稻-鱼共生养殖模式,也在不断发展。
3.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养殖渔业的发展必须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结合,注重保护水域生态环境。
例如,推行渔业环境监测与评价,加强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选择适宜的养殖物种与环境相匹配等都是养殖渔业工作发展中应关注的问题。
总结起来,养殖渔业工作的市场前景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渔业行业概况发展趋势机会和挑战

渔业行业概况发展趋势机会和挑战渔业行业概况:发展趋势、机会和挑战在全球范围内,渔业是一项重要的经济产业,并且对于许多沿海和岛屿国家来说是主要的经济支柱之一。
渔业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还创造了就业机会,促进了经济发展。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及气候变化的影响,渔业行业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变革。
本文将探讨渔业行业的概况、发展趋势以及机会和挑战。
一、渔业行业概况渔业行业包括捕捞、养殖和加工等多个环节,涉及海洋、河流和湖泊等水域资源。
渔业资源种类繁多,包括各类鱼类、贝类、虾蟹以及海带、紫菜等海藻类。
渔业行业的发展对于国家的经济增长和人民的生计具有重要意义。
全球范围内,亚洲是主要的渔业大国,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渔业生产国之一。
除了亚洲国家之外,欧洲、北美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是重要的渔业产区。
二、渔业行业发展趋势1. 可持续发展:随着海洋环境状况的恶化以及过度捕捞的问题日益突出,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渔业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
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已开始采取措施,如设立保护区、限制渔业活动和推广渔业认证等,以保护和管理渔业资源。
2. 科技创新:科技的进步为渔业行业带来了许多机会和挑战。
高科技捕捞设备和水产养殖技术的发展使渔业生产效率得到提高,同时也引发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管理问题。
此外,无人机、遥感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的应用也将为渔业行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
3. 市场需求变化: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对于高品质、安全、可追溯的水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
同时,健康食品和有机水产品等市场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渔业行业需要及时调整生产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三、渔业行业机会1. 进口和出口市场:渔业产品的贸易在国际市场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许多国家依赖渔业产品的进口满足本国市场需求,同时也依靠出口渔业产品创造外汇收入。
渔业行业可以充分利用国际市场的机会,拓展贸易合作,提高产品竞争力。
水产市场的发展趋势

水产市场的发展趋势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和对海洋资源的不断开发,水产市场的发
展趋势也日益明显。
未来水产市场将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趋势。
一、品质优先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消费者对水产品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
未来,水产市场将更加注重产品的品质,包括新鲜度、口感、营养价
值等方面。
同时,消费者对水产品的安全性和环保性的要求也将越来
越高,这将促使水产业加强质量管理和环保措施。
二、多元化产品
未来水产市场将呈现多元化的产品形态,包括各种鱼类、贝类、虾蟹类、海藻类等。
同时,水产业将不断开发新品种、新产品,满足消费
者的多样化需求。
例如,近年来,深海鱼类、有机水产品等新品种受
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三、电商化趋势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商化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的发展趋势。
未来,水产市场也将越来越倾向于电商化,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购买
到更加新鲜、优质的水产品。
同时,电商平台也将成为水产业拓展市
场的重要渠道。
四、品牌化经营
未来,水产市场将呈现品牌化经营的趋势。
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度越
来越高,品牌化经营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品
牌化经营也可以促进水产业的规范化管理和产业升级。
总之,未来水产市场将呈现品质优先、多元化产品、电商化趋势和品
牌化经营的发展趋势。
水产业需要不断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024年水产品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水产品市场分析现状市场概述水产品市场是指包括鱼类、贝类、虾类、蟹类等水生动物在内的食品市场。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不断追求,水产品市场逐渐成为广大消费者重要的食品选择之一。
本文将对水产品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发展趋势。
市场规模水产品市场的规模庞大,全球范围内的消费需求持续增长。
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水产品市场的总体规模在近年来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这主要受益于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以及饮食习惯的转变。
特别是在亚洲地区,水产品市场的规模迅速扩大,成为这个地区食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消费趋势1.健康意识的提升: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低脂低盐食品的需求增加,水产品作为富含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的健康食品备受消费者青睐。
2.外出就餐的增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外出就餐。
水产品作为餐饮业的重要食材,在餐饮市场中有着巨大的潜力。
3.消费升级: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注重品质和口感的提升。
高品质的水产品备受消费者追捧。
市场竞争状况水产品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主要竞争因素包括产品品质、价格、供应链的优势和品牌知名度等。
在市场竞争中,一些大型企业具备强大的资金和技术实力,在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而一些小型企业则通过特色化、差异化的产品来获得自己的竞争优势。
发展趋势与机遇1.冷链物流技术的应用:冷链物流技术的发展使得水产品在运输过程中能够保持新鲜度,从而扩大了水产品的销售范围。
这一技术的应用将为水产品市场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2.绿色可持续发展: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
水产品市场应积极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在生产和捕捞过程中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
3.电子商务的普及: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为水产品市场提供了更广阔的销售渠道。
通过电商平台,消费者可以方便地获取水产品,推动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面临的挑战1.舆情管理: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企业需要积极应对用户评价和舆情反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全球漁水產品的發展趨勢1-1.全球漁水產品的需求蛋白質是人類不可或缺的營養來源,漁水產品因富含蛋白質的特性,被視為人類的優質蛋白質來源。
隨著世界人口不斷增加,對食物供應的需求也越趨強烈,但是在溫室效應加劇、全球土地資源減少與沙漠化的情況下,全球可供作物種植以及畜牧的面積持續減少,也使得人類對漁業資源的依存度越來越高;加上相較於食用重物性蛋白質(如豬、牛、羊、雞肉)容易引發高血脂、高膽固醇與高血壓而造成心血管疾病;水產魚類富含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D與不飽合脂肪酸,因此水產魚類勢將成為未來人類蛋白質營養主要來源之一。
根據美國農業部(USDA)經濟研究局2010年所作的一份調查顯示:在美國人口成長及結構變動等因素影響下,美國消費市場於未來20年內,對水產食品的需求將遽增。
未來水產品將成為美國人民蛋白質來源的各類食品中,成長最為迅速的一個項目。
預計在2020年以前,水產食品的總需求量,將會增加181萬公噸,超過家禽肉類及牛肉,而使水產品成為美國人民最主要的蛋白質來源,由此可見漁業的產量、發展與未來食物的需求息息相關,其重要性與未來成長潛力也相當驚人。
1-2.漁水產品產業鏈關係•上游:漁水產品原料,主要為養殖業及捕撈漁業(船)公司•中游:漁水產品加工研發、製造、生產高附加價值之漁水產品之加工物流廠商•下游:漁水產品銷售之對象,主要為各國之進口商及大賣場1-3.漁水產品定義與特性•超低溫冷凍水產品:利用漁水產品原料,如魚、蝦、蟹、貝或頭足類等為主原料,經卸貨、分級、選別、去頭、去尾、去內臟、去鱗、去皮(去殼)、清洗、整型及分切,保持低溫製造,急速凍結至-50℃以下,超低溫運送、貯存,且有妥善包裝者。
•冷凍水產品:利用漁水產品原料,如魚、蝦、蟹、貝或頭足類等為主原料,經卸貨、分級、選別、去頭、去尾、去內臟、去鱗、去皮(去殼)、清洗、整型及分切或加熱、調理,急速凍結至-18℃以下,冷凍運送、貯存,且有妥善包裝者。
•冷藏水產品:利用漁水產品原料,如魚、蝦、蟹、貝或頭足類等為主原料,經卸貨、分級、選別、去頭、去尾、去內臟、去鱗、去皮(去殼)、清洗、整型及分切或加熱、調理,急速冷卻且保持在7℃以下(建議在4℃以下),冷藏運送、貯存,且有妥善包裝者。
•罐製水產品:利用漁水產品原料,充填於鐵罐、鋁罐、玻璃瓶、殺菌軟袋或其他密閉容器內,經脫氣密封,於封裝後施行商業殺菌,可在室溫下長期保存者。
•乾製水產品:利用漁水產品原料,經鹽漬、乾燥、調味、燻烤、炒煮等處理後,有妥善包裝者。
1-4.全球漁水產品版圖及成長趨勢自1950年以來,全球漁業產量以年複合成長率3.5%的速度持續增長中,在2007年突破年產量1.4億噸大關。
若以魚獲來源區分,可將漁業產量分為捕撈及水產養殖兩大類。
雖然捕撈及水產養殖兩項取得漁獲的方式在產量上仍有差距,但是綜觀歷年來產量的變化,捕撈產量自1988年超越8千5百萬噸之後,往後的近20年,捕撈產量始終介於8,500萬噸至9,300萬噸之間,產量上停滯不前,反觀水產養殖,水產養殖的漁獲量自1950年起即以8%的年複合成長率快速增加,由原本的60萬噸躍升為5,033萬噸,近20年來產量大幅提升了逾四倍。
亞洲則是全球養殖漁業發展最興盛的地區,在2010年全球養殖產量59.9百萬噸中,其中亞洲達53.3百萬噸,己乎佔全球的9成(88.98%)。
這其中又以中國產量37.0百萬噸為最高(高居全球之冠,亦占全世界61.76% 的產量),而其他產量超過百萬噸的國家(前5名)也皆位於亞洲(分別是印度4.6百萬噸、越南2.7百萬噸、印尼2.3百萬噸及泰國的1.3百萬噸)。
1-5.水產養殖對全球漁水產品供應的影響隨著世界漁水產需求量越來越高,由於氣候變遷、環境汙染與過度捕撈,海洋各類漁水產野生資源不再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因此如何增加人工水產養殖產量,改走水產精品、高附加價值路線,同時兼採生態養殖水產,是漁水產業的一項新利基。
根據國際糧食政策研究協會(IFPRI)於2002 年所作的研究預測:2020年時全世界水產品市場,將會有41%係來自水產養殖業。
而聯合國農糧組織(FAO)的估計,2030年時全世界的平均魚類產品消耗量將由現今的每人每年16.7公斤上升到每人每年19至20公斤;而水產養殖業所提供的水產品數量,預計在2020年時會超過50%。
為了滿足世人對漁水產類資源的需求,漁水產養殖必需保持這個增長趨勢並繼續發展下去。
糧農組織漁業資源的一位高級政府官員Rohana Subasinghe解釋說,“這個原因很簡單,即就是,未來我們已經不可能再從海中獲得足夠的魚類了。
”此外「全美水產業年度報告」雜誌的總編輯及發行人荷沃‧強森(Howard M.Johnson),對美國未來水產需求所作的各項消費者研究結果,預測未來水產品供給市場趨勢走向-全球主要消費市場對蛋白質的攝取,在未來20年內將轉以漁水產品為重,其中又以水產養殖業前景最為看好。
這樣的現況也讓經濟與趨勢大師彼得‧杜拉克同樣看好未來養殖漁業將成為21世紀的重要產業之一,並在其著作「下一個社會」中預測著「今後五十年,養殖漁業可能會使人類放棄海上捕撈,改為從事〝海洋畜牧〞,就像大約一萬年前,同樣的創新,使我們的祖先放棄陸上捕獵,變成農民和牧人」。
1-6.台灣漁水產業的現況及未來發展台灣漁水產業因為四周環海地理位置佳,加上本身的領先研發創新能力和養殖生產技術及先進的冷凍物流設備,台灣漁水產品的品質,一直以來都受到國際的讚賞,讓台灣在漁水產品的出口貿易上占有相當優勢。
但台灣水產養殖業雖具有研發、行銷、養殖和環海地理位置等優勢,卻因為工業汙染、淺海養殖跟工業爭地,以致水土資源有限,要增加養殖面積誠屬困難。
此外台灣自1980年代起國內的勞工薪資持續高漲,使得廠商也面臨著生產成本提高的處境,加上台灣水土資源使用上的規範限制,不利與資源豐富和勞工成本低的中國大陸東南亞等國家進行競爭,因此漁水產業如何尋求替代區域和海外生產基地,以確保漁水產原料的供應不虞匱乏和因應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海外投資已成為開拓市場與提升競爭力的主要策略之一。
尤其在企業國際化的快速興起的背景下,要增加產業競爭優勢,如何整合漁水產品之供應鏈和開拓市場,讓水產品都有固定的通路和產銷加工達到完善的整合,以整合過的漁水產業資源,集中火力向國際市場推廣台灣之漁水產品,統一接收國際訂單邁向國際市場,則是一個重要的策略問題根據嘉豐海洋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產業及競爭力一文中所述,台灣因極力於生產技術的改進,其漁水產養殖技術領先世界與培育魚種豐碩,加上確實遵守養殖漁水產疾病及藥物使用規範,達成生產無藥物殘留之漁水產品之目標;相對於國外養殖的瑕疵,台灣的漁水產養殖技術受國際間的肯定。
此外台灣的完整的生產加工和研發能力,先進的冷凍物流設備和完善的物流運銷,使得漁水產品的附加價值提升更高,也深受國際間的肯定,此外具全球國際貿易訂單之網絡體系等優勢,更讓台灣在外銷水產品這一區塊上佔有一席之地位。
2.嘉豐海洋公司介紹2-1.公司背景嘉豐海洋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其後簡稱之為“嘉豐海洋”)由是由何山田先生於西元1984年成立於台灣高雄,發展至今,已從原本為一間小小的水產品外銷公司,轉變為一個同時以製造、行銷、物流為服務核心的國際性企業,客戶遍及美國、加拿大、歐洲、墨西哥、日本、韓國、中東、蘇聯、澳洲、非洲等地。
目前全球員工人數約有5200人,資本額約為新台幣8億元。
嘉豐海洋成立之初是以外銷冷凍水產品為主要的業務,而後為增加效率並擴大業務範圍,嘉豐海洋開始致力於垂直整合供應鏈,將觸角伸展至上游之冷凍水產品和調理食品之加工製造,與下游之冷凍冷藏儲運與配送服務。
該公司以誠實、正直、承諾為企業之核心價值,並致力建立世界級的水產品全球供應系統,期以能發展低溫物流與卓越的食品服務公司。
嘉豐海洋「誠實苦幹、創新求真」的經營理念,不僅使之成為亞洲海鮮食品的主要供應商,更於2010年獲得「2009年國家創新服務獎」此一殊榮。
2011年嘉豐海洋也於天下雜誌1000大製造業的調查中,被評定為第519名。
2-2.公司沿革嘉豐海洋自1984年成立後,便迅速發展並於1985年達到40%的市場占有率。
1989年因考量到台灣各種水產資源逐漸減少,為滿足市場需求與顧客對產品品質的要求,嘉豐海洋便開始至國外各地進行投資考察,計畫將觸角伸至東南與中國大陸,並於隔年首先在泰國設廠,專門負責泰國水產品的加工與外銷。
其後十年,嘉豐海洋陸續在中國、緬甸、越南、美國等地成立分公司,正式成為一國際性公司。
除此之外,嘉豐海洋亦於2002年在台灣建造第一座東南亞最先進的自動低溫倉儲物流廠,而該廠在2009年亦增設GPS貨況追蹤整合服務系統,希望可由藉由物流和IT的後勤支援系統建立冷凍冷藏食品的交易平台,將其在供應鏈的影響力逐漸擴展至下游,達到節省成本、增進品質管理與提高顧客滿意度的目的。
在公司內部方面,嘉豐海洋於2003年及2004全面導入數位學習(E-learning)及知識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系統,希望可以更有效率且更有效能地培訓未來的經營管理主管,以提供持續成長所需的人才和知識。
另一方面,嘉豐海洋亦於2008年導入客戶關係管理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系統以提高對客戶的服務品質;而2012年更是導入商業智慧系統(BI System),希望能夠透過對大量資料的分析,將其結果做為決策的參考。
2-3.生產據點如前所述,嘉豐海洋於1989年便開始在國外佈局投資建廠,目前全球共擁有八個生產工廠與三個行銷公司。
此八個生產工廠分別為台灣嘉豐廠、台灣低溫物流中心、海南省海南廠、廣東省南海廠、廣東省廉江廠、緬甸廠、泰國TMS廠以及越南廠。
除此之外,嘉豐海洋亦有十二個策略性的事業單位,各分布於台灣、美國、澳洲、中國大陸、泰國、越南、緬甸等地。
2-4.產品介紹嘉豐海洋之外銷產品大致可分為水產品與加工水產品。
前者之主力產品為魚類、軟體類、蝦類、蟹類,其中以出口吳郭魚(俗稱台灣鯛)為最大宗。
後者則如:炸魚排、炸魚柳條、炸魚捲、炸蝴蝶蝦排、炸蝦、炸花枝捲等等。
而嘉豐海洋因其要求嚴格的HACCP品質管理系統深受客戶信賴,如美國知名的連鎖超市Wal-Mart、Seafood Castle與墨西哥的Ocean Leader都選擇進口嘉豐海洋的水產品。
2-5.營運模式嘉豐海洋的競爭力來自於垂直整合和成本競爭策略,並逐步由進口商型流通而進入宅配直銷型流通事業。
所有產品從原料採購、品質驗收、生產加工、製程/成品檢驗、儲運管理等一貫化作業,全都要求嚴格遵循HACCP 品質管理系統。
除此之外,嘉豐海洋更因管理階層見微知著的營運策略,讓嘉豐海洋能夠打進國際市場,其中四大策略分述如下:•以期貨方式尋找原料:因全世界的魚種皆受限於區域、氣溫、天候等變化的影響,在供需上便會有所浮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