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道揭煤地质说明书

合集下载

煤矿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

煤矿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

4101工作面回风顺槽掘进地质说明书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临近采区开采情况4101工作面回风顺槽在4#煤运输大巷测F4-6点前124m处开窝,方位为345°,工程量1200m。

开采上限标高为+988m,下限标高为+926m,地层倾角(走向)3-6°;(倾向8-12°),工作面顺槽沿地层自然走向布置、切眼沿地层自然倾向布置。

与4101工作面相应地面均为荒山地,无主要公路、铁路、桥梁、重点建筑、重点设施对开采无影响。

地面标高+1100m~+1210m、相对高差110m。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第四系冲积层厚0~60m,平均约40m。

4101回风顺槽井上、下对照关系情况,见表1。

井上、下对照关系情况表表1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该工作面开采煤层为太原组4#煤层,煤层厚度— m,平均,煤层厚度变化不大,煤层倾角8-12°,煤的密度3/t,硬度2-3,煤种块状焦煤,工作面煤层赋存较稳定,煤层结构简单。

下距13#煤层约 m。

13#煤层厚度(根据关家崖煤矿揭露的13#煤层赋存特征)。

详见表2:煤层特征情况表;表3:煤层顶底板情况表;表2煤层顶底板情况表表3第三节地质构造一、地质构造通过相邻矿井(关家崖煤矿、刘家梁煤矿)巷道实际揭露情况,4101工作面东部有两条大的断层,可能延伸到东坡井矿区以内,影响东坡井的采区、工作面的总体布置,无大的断裂构造,但不排除小断层出现,也可能会出现陷落柱。

二、总体分析:东坡井井田地质较为简单第四节水文地质情况含水层主要为太原组K2灰岩,灰岩及泥岩中所夹的砂岩透镜体,因井田内部及邻近井田均未发现施工有水文孔,该矿原有一眼奥灰水水井(K5)井深度280. 21m含水层顶板埋深由于开采时间太长和其它不明原因,该井已经不出水。

东坡井又重新打了一眼饮用水水源井,井深度(在主斜井东南方向140m处)。

该井井水供矿井职工生活、饮用水及矿井防尘使用。

太原组各含水层富水程度较弱。

开拓地质说明书

开拓地质说明书
1:1000
中六采区上组煤材料暗斜井剖面图
1:1000
中六采区上组煤材料暗斜井柱状图
1:200
井上下对照示意图
1∶5000
—5—
地质构造情况
预计煤(岩)层整体呈单斜构造,煤(矿)层倾角3°~8°,其它地质构造有待生产过程中进一步揭露。


编号
名称
性质
走向(°)
倾向(°)
倾角(°)
落差(°)
对开拓影响程度

—2—
地质构造情况
陷落柱
编号
预计陷落柱位置
预计穿越陷落柱长度(m)
长轴(m)
短轴(m)
面积
(m2)

褶曲
褶曲名称
轴部位置
轴向
3、施工队组开拓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1)、在巷道内配备不小于为5m3/h的排水设备,加强排水。
(2)、开拓过程中要加强水情观测,如淋头水异常增大时,要及时汇报有关单位进行处理。
备注
柱状图:2#煤层资料来源于22603工作面顺槽实际揭露、其它资料来源于83-11号钻孔。
附图
图名
比例尺
中六采区上组煤材料暗斜井开拓地质平面图
煤的自燃倾向性
不易自燃
—4—
巷道设计参数
分段号
水平长度
(m)
倾斜长
(m)
坡度
宽度
(m)
高度
(m)
断面面积
(m2)
备注
1#-2#
29.413
3‰
4.20
3.70
12.8
巷道实际长度、宽度、高度详见设计
2#-3#
106.066
3‰
4.20

矿山井下巷道工作面地质说明书

矿山井下巷道工作面地质说明书

矿山井下回采工作面地质说明书第一章概况该工作面为一水平4煤层主井左翼首采工作面。

地面标高1567—1720m低中山喀斯特地貌。

工作面沿走向布置,底板标高1505—1538m之间上距四煤风氧化带约40m,下部为4煤未掘工作面,北邻四煤风井,走向长210m,切眼90m。

第二章煤层结构及顶底板岩性该工作面4煤厚度1.5—1.8m,平均厚度1.75m,其结构为顶煤0.8—1.1m,中部夹矸0.2—0.35m,底煤0.25—0.4m,煤层稳定程度100%,结构简单,可采系数100%。

煤质特征:半亮型,特低硫低灰无烟煤。

顶板岩性:浅灰色钙质胶结,水平层理的细砂岩,厚度3.9m,整体性强,硬度大,无伪顶板。

底板岩性:伪底板为0.2—0.4m灰黑色粉砂质泥岩,直接底板为深灰色泥质粉砂岩,厚4.8m。

第三章地质构造该工作面呈单斜构造,起伏变化小,高差为25m,煤层自然倾角150—180。

上顺槽揭露两条断层,落差分别为1.0m、0.3m,对工作面回采没有影响。

第四章水文地质条件4煤层位于龙潭组中上部,上距长兴组灰岩的层间距为38.5m,均有弱隔水层隔开。

现工作面下顺槽有三处顶板淋水,涌水量2.0—2.5m3/h,回采过程由于采动冒落裂隙可能导通上部长兴组灰岩岩溶裂隙水,受地表水的影响,预测工作面回采过程正常涌水量10—15m3/h,最大涌水量30m3/h。

第五章瓦斯、煤尘、煤质4煤为高瓦斯煤层,该面无瓦斯异常区域,无爆炸性,不易自然,为低中灰、低硫。

Mad% Ad% Vdat% Std Qb.daf1.90 18.06 6.61 0.83 35.460第六章储量走向(m)倾向(m)可采面积(m2)容重平均厚度(m)210 90 10800 1.51 1.4地质储量回采率可采储量22831T 95% 21689.0T第七章建议该面为矿井的4煤首采工作面,对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掌握不是很全面,不确定因素相对较多,建议区队回采期间应准备相应的排水设施,以备工作面回采过程老空涌水时采取应急措施。

揭煤地质说明书

揭煤地质说明书

揭煤地质说明书模版 世道名柯 -fSOic 南黄岩煤层 名祢 1J-2 JS 13-1 < 12煤 术屮名® -7B01I1 岡乩恳控«程度南S 采$ 采!^財呈 控打:"里度 附近设疔揣霞13 1煤辰或12煌层的社道.任"ih 道宦辿过捏中"' 实疗边撥边掘. 煤层及貝花忒扳若件煤层情况 1^段地质 特征137煤曉 LAI 煤层 13-2 煤层 0.6111 13-1煤层L 引] 12煤展0.帥 九一^菠单 绘复简馄层倾咼宦昵,约10- -25-.】3-1煤层:赋存趙宦,一眼含 2〜3层冕质渥岩、泯岩夹肝,受斯恨和且滑构芝的彬咆煤丘限度变 化*空大f 烷展碼度较小,松S 站酢,13-1煤和12煤IKff 稳运t 13-2 煤层賦存较稳定. i 亥菩道将先后穿过1A2反凤13-】煤眉及12■煤氐13P 煤民吁山见 底板 为艺tnP 的砂顷泥n ・尬版为2冷血厚的细砂岩:13-1燎层旦4.帥,底皈为站厚的 砂质泥若,顶扳为N 阳的中砂岩;12煤层厚0 9m ・毘层顷板为3.忻的泥岩.底 fe 为3. 05t 的淀岩. 巷mft 先厉掲露砂质泥岩、[尼S 、细砂岩.13 2煤层、砂质泥岩、细砂岩、 13-1 眇啧泥S 、泥岩r L2煤耳、泥岩、中秒岩= 砂泥岩匸灰色,钙逅底胶第」层理较发育”與隙发育,口约王毗, 渥岩:供空深妮色,怩问胶结]轮燧碎•厚约1.毗 细砂祥:圾黄帝坚砌,细粒結构’钙诉匝片^^结, 13-2 M :罢色,层狀t ;J 造,沥青光津,以谡泥为匚 砂處泥岩:屍與餐,起眉舲姑、性脆站碎.岸约孔 细砂S :花口包 找密嗟锻 刖粒汕构*钙避质喷結. 13-1 黒色.半亮^半昭型.细小碎块,层状t^j£, 尺歼较左育’厚约:LXm 含1P 层夬斤,厚约0, 6in 层理较耘育"2. RSm 鲁旷3层先t ],厚约4.詆. 砂质泥岩:灰色至深吸色.記帧胶结-较瞰碎,厚约血 汎岩;昵色至;果灰色泥匝胶结,R 破瞬,厅约3,1c 12 S=黑ft,呈透明狀,距度te ,厚约0. 9nic 富杆;纵色至遥抿他泥販舲结,蛾砖碎,厚约3, Is 中砂岩;尿「I 例,賀密廉砸"细粒綃制*钙泥质中疋乱 层理技发TT 厚约2.5n-本区啟R 前尚耒进ff 瓦斯区域划弁.因掏煤区肉位于地质构造异常fiS 肘瓦 斯賦疗造成较大的影响.1.柱道将狷露多层砂S, 局那小枸造ss 社"社谊艺有顶板淋水和底板浦 水现象,巷道®工时应盘吋施工水陶并配备相应的井水设备< 人托逍将穿过泥岩、花氐泥轩、砂质泥岩.】3-2煤层、13-1 层.12煤层及 溥煤线尊地层・岩世较械评*坍S 粧片帮冷茸顶规象,理逍划进过桎中应根据地® 层伉变化’合却调幣酋道支护冇式,保ill :茜道&全碾丄. 3. 崔谄将第过13-3. 13 1 S 13煤层,中应抑强地质观测,巷道旌 工臣煤层底扳法距Kta 前应及时驰工前採钻孔,接明煤层准确位冒、檢工测压、抽 排钻孔H 采取相应的空金技术惜施确证巷道安金揭开煤尿 4. 巷道将光店揭霧FD 和正断层和FDF 丘正断®,巷道屜工距FD 花正断层2血1前应及时施工前探钻孔,探明断氏和煤展准确位臥曼断尺影I 內,小构造裂隙发育, 在过肝层吋做好皿板和ffi®的超前i 护并采取加强i 护的抬施.3、巷道揭137煤层处可能在FDVe 正断层附近.构造应力集中,岩层阪碎・ 瓦斯压力比较人,需采取切实的傑障描施后方可福煤・ 瓦斯地«槪况问题及建议。

地质说明书 文档 (3)

地质说明书 文档 (3)




Mt(%)
Arad
Vr
Qad
kj/kg
St(%)
P(%)
工业牌号
20.50
8
32
21.85
0.60
0.05
不粘煤
二煤颜色为黑色、玻璃光泽、棱角状断口、线理状结构、层状构造、内生裂隙不发育、宏观煤岩类型为半暗~暗淡型煤,稳定。
二煤煤种为不粘结煤,具有低灰、低~特低硫、低~特低磷、较高发热量、高化学活性的特点。


煤层名称
二层煤
水平名称
一水平
采区名称
11采区
工作面
名称
212304综采
工作面
地面标高(m)
1352.4~1386.5
工作面标高(m)
1083.306~
1239.8
地面
位置
212304工作面地面位于XXX井田的南翼,工作面回风巷位于主斜井方向由井口起约1060m,运输巷与回风巷平行,距离主斜井井口约1300m;工作面切眼上口位于56勘探线以南18m,工作面切眼下口位于56勘探线以北18m。停采线位于17勘探线以南约100m。回风巷与切眼交汇处坐标:X:4206070,Y:36375922;回风巷与停采线交汇处坐标:X:4208088.75,Y:36376780.58;
上运巷与切眼交汇处坐标X:4205952,Y:3637612377152;
井下位置及四邻采掘情况
212304工作面井下位于风井筒以南130m~2217m之间、回风水平位于+1142 m水平,运输水平位于+1100 m水平。212304工作面位于11202工作面的下部,与212302工作面平行布置,煤柱间距25m,。目前,212302工作面截至9月底还剩风巷825.6m(回采1380m),机巷剩余765.8m(回采1386m),受212302工作面的采动影响,212304回风巷片帮严重。

13.揭煤地质说明书

13.揭煤地质说明书

揭煤地质说明书巷道名称概况掘进地点及施工情况勘控控制程度-175运输巷位于三段暗斜井左翼,巷道施工方位237度,运输巷按3%。

施工,截止5月7日已施工32米,该巷道由采煤队施工。

根据21勘探线、钻孔21-3资料分析,3下层1.22米、4上0.71米、4下6.96米、5上层9.3米、5 下层0.47米、6层1.9米。

-175 大巷煤层名称3下、4 层5 层、6 层水平名称采区名称-175石门-150/-200 采区预揭煤控制程度采掘工程控制程度-175运输巷控制点,1号煤厚2.6米、2号煤厚2.3米、3号煤厚2.0 米。

3 下1.22m4xx0.71m4下6.96 m5xx9.3 m 煤层产状5 下0.47 m6层1.9 m3下简单4上复杂4下复杂5上复杂5下复杂6层复杂煤层厚度50o-70o/ 450-/ 750煤层结构煤层顶底板及岩性煤层顶底板情况伪顶为黑灰色炭质细纱岩含有植物碎片厚度0.3-0.5米左右,煤层直接顶为沥青色、块状泥岩,青灰色矽质胶结的砂岩。

煤层底板为灰色砂岩、粉砂岩、泥岩。

煤层倾角较陡,/ 450-/ 750,该区段无3下、4上、4下层煤,5上层煤较稳定,全区可采。

由1-4层夹石组成,夹石最大厚度5.51米,最小厚度0.1米,平均0.78米,夹石为灰色细砂岩,黑色炭质页岩。

5 下层煤、6 层煤不稳定。

煤层情况掘进区段地质特征地质构造情况瓦斯地质概况该区从整体看煤岩层呈单斜构造产出,其走向为北东70 度左右,向南东倾斜,倾角最大85度,最小45度,平均55度。

该区煤岩层呈单斜构造产出,无断层构造。

该区地质构造简单,无断层构造,揭煤区瓦斯赋存较小。

1、巷道将穿过炭质细砂岩、页岩、块状泥岩,岩性较破碎,易发生片帮冒顶现象,巷道掘进过程中应根据地质层位的变化,加强顶板管理,保证巷道安全生产。

2、、巷道穿过煤层时,应加强地质观测,巷道距煤层法线距离20 米时停止施工,施工探放钻孔,探清煤层准确位置,施工卸压、抽采钻孔应采取相应安全技术措施,确保巷道安全揭开煤层。

-780m南翼岩石轨道大巷揭煤地质说明书

-780m南翼岩石轨道大巷揭煤地质说明书

xx矿业集团xx矿-780m南翼岩石轨道大巷揭煤地质说明书编制单位:地质测量科编制:审核:科长:地质副总:总工程师:编制日期:二○○九年三月十日巷道名称-780mxx石轨道大巷煤层名称13-2煤13-1煤12煤水平名称采区名称-780m南翼采区概况掘进区段范围及施工情况邻近采掘情况勘探控制程度-780m南翼岩石轨道大巷位于南翼采区与中央采区之间,巷道施工方位178°,揭煤区段按仰角3‰上山施工,设计巷道全长4200m,底板设计标高为-779.3m~-796.0m。

截至3月6日,已施工至测点S76 +27m处,该巷道由309队施工。

本巷道与-780m南翼主胶带机大巷相隔40m,目前,本巷道掘进超前-780m 南翼主胶带机大巷200m左右。

根据钻孔资料分析,13-1煤层厚度约4.5m,12煤厚约0.9m,岩层倾角较陡,约10°~25°,13-1煤层、12煤层赋存稳定。

巷道附近十三12和79钻孔控制可靠,十三12钻孔未见13-2煤层,可能由于断层断失,79钻孔见0.6m厚的13-2煤层。

十三12钻孔距揭煤点平面距离约75m,79钻孔距揭煤点平面距离约127m。

附近没有揭露13-1煤层或12煤层的巷道,在巷道掘进过程中,实行边探边掘。

13-2煤层0.6m13-2煤层复杂煤层70°~90°煤层13-1煤层4.5m13-1煤层复杂产状∠10~25°结构12煤层0.9m12煤层简单煤层倾角较陡,约10°~25°,13-1煤层赋存稳定,一般含2~3层炭质泥岩、泥岩夹矸,受断层和层滑构造的影响煤层厚度变化较大,煤层硬度较小,松散易碎,13-1煤和12煤赋存稳定,13-2煤层赋存较稳定。

预揭煤层控制程度采掘工程控制程度煤层厚度煤层及其顶底板岩性煤层情况掘进区段特征该巷道将先后穿过13-2煤层、13-1煤层及12煤层。

13-2煤层厚0.6m,底板为2m厚的砂质泥岩,顶板为2.8m厚的细砂岩;13-1煤层厚4.5m,底板为3m厚的砂质泥岩,顶板为2.85的中砂岩;12煤层厚0.9m,煤层顶板为3.1m的泥岩,底板为3.05m的泥岩。

煤矿揭煤地质说明书

煤矿揭煤地质说明书

煤矿揭煤地质说明书一、背景介绍二、煤矿地质揭露的目的揭露煤矿地质的目的是为煤炭资源的开发开采提供科学依据和合理规划。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煤炭资源所在的地层和矿层的位置和分布;2.了解煤炭资源的储量、质量和品位;3.评估矿层开采的难易程度和可行性;4.预测煤炭开采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瓦斯、水害等;5.为煤炭的选矿和利用提供参考。

三、揭露地质的方法和步骤揭露煤矿地质主要依靠野外地质调查、钻探和实验室分析等方法。

1.野外地质调查野外地质调查是揭露煤矿地质的基础工作,主要目的是收集地质、地貌、水文、气象等基本资料,并进行样品采集和调查。

野外地质调查应包括的内容有:地质构造、地层岩性、矿层厚度和分布、煤炭质量和品位等。

2.钻探工作钻探是揭露煤矿地质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通过井下钻孔和井外钻孔进行。

井下钻孔主要用于获取煤层内部的地质信息,如煤层的厚度、倾角、煤层序列和煤的品位等;井外钻孔主要用于获取煤层下伏地层的地质信息,如煤层的底板、顶板、伴生层和层间岩性等。

3.实验室分析实验室分析是揭露煤矿地质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通过对采集的煤样进行物理化学分析,如根据采集的煤样进行煤的品位测定、煤的硫含量、灰分含量和挥发分含量等。

四、揭露地质的内容和要点煤矿揭露地质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要点:1.地层分析通过对地层的研究,明确煤层的厚度、煤层倾角、煤层的分布范围和煤层的序列。

2.地质构造分析对煤矿区域的构造进行分析,包括断裂、褶皱的走向和倾角等。

3.煤的品位分析对采集的煤样进行全面的物理化学分析,测定煤的品位、灰分含量、挥发分含量等指标。

4.瓦斯和水害的预测对煤矿开采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预测,如瓦斯的涌出、煤层开采引起的地表下陷和水害等。

五、煤矿揭露地质的应用1.煤炭开采规划揭露煤矿地质提供了煤炭开采的科学依据,为煤矿的规划提供参考,包括矿井的布局、矿层开采顺序和采煤方法的选择等。

2.矿井设计揭露煤矿地质对矿井的设计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包括矿井的开拓方向和巷道的布置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文 地质 情况 及防 治水 措施
根据布置1123工作面回采巷道及+748m水平上下连回风巷掘进期 间揭露岩层,以及地质部门的地质勘探资料分析,+748m水平运输巷将 穿过多层细砂岩砂岩,中砂岩,泥质砂岩、泥岩,该区含水层富水性弱, 巷道掘进时一般没有涌水,仅在局部小构造裂隙发育处顶板将会有零星 滴水,水量较小。
厚约。
地 质 构 造;748m水平上下连回风巷掘进期 间揭露岩层,以及地质部门的地质勘探资料分析,+748m水平上下连 运输巷掘进段无地质构造。
构造名称
走向
倾向
倾角
性质
落差
影响程度
控制程度
本区域目前尚未进行瓦斯区域划分, 因揭煤区域无地质构造,对
质概况 瓦斯赋存的影响较小,瓦斯赋存交稳定
3、巷道将穿过上下连煤层,掘进过程中应加强地质观测,巷道施 工距煤层底板法距10m前应及时施工前探钻孔,探明煤层准确位置,制 定安全技术措施确保证巷道安全揭开煤层。
资料
来源
本矿

该巷道将先后穿过上卜连煤层顶板、上卜连煤层及上卜连煤层顶
M_r岩
板。上下连煤层厚一,底板为2m厚的细砂岩、砂岩,顶板为一一厚

的砂质泥岩、粉砂岩;
巷道将先后揭露砂质泥岩、泥岩、细砂岩、上下连煤层、砂质泥
岩、细砂岩、中砂岩、砂质泥岩、泥岩。
砂质泥岩:灰色,钙泥质胶结,层理不发育,裂隙发育,厚约。
泥岩:灰色至深灰色,泥质胶结,较破碎,厚约2m
采掘工程
控制程度
附近布置有1123米面和前期布置+748m水平上下连回
风巷,揭露上下连煤层均为顺煤巷,对煤层参数掌握比较
清楚全面。

层 及 其 顶 底
煤层厚度

煤层
产状
350°〜
10°/10〜
12°
煤层
结构
复杂
煤层情况
煤层倾角较缓,约10°〜12°,煤层赋存稳定,一般 含一层炭质泥岩、炭质页岩、泥岩夹矸,受断层和层滑构 造的影响煤层厚度变化较大,煤层硬度较大,不易破碎。
邻近采掘
情况
本巷道与+748m水平上下连回风巷相距30m掘进工作面 西为现正在开采的1123采面的采空区。
预揭煤
层控制
程度
勘探控制
程度
本矿区没有地质勘探钻孔,根据本矿及周边开米冋
煤层矿井多年开采积累的地质资料分析, 上下连煤层总厚 度一,岩层倾角较缓,在10°〜12°,平均倾角为11°, 煤层赋存稳定。根据回风巷掘进积累的数据分析,本掘进 再掘进20m即可揭煤。
细砂岩:灰白色,致密坚硬,细粒结构,钙泥质胶结,层理较发育,
掘进
厚约。
区域
上下连煤:黑色,层状构造,沥青光泽,以炭泥为主,含1~2层夹矸,
地质
厚约
特征
砂质泥岩:灰黑色,泥质胶结,性脆易碎,厚约2m
细砂岩:灰白色,致密坚硬,细粒结构,钙泥质胶结,层理不发育,
厚约
中砂岩:灰白色,致密坚硬,细粒结构,钙泥质胶结,层理较发育,
严格执行“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遇到地质构造时, 实行先探后掘。
问 题 及 建 议
1、巷道揭露多层砂岩,在局部小构造发育处,巷道会有顶板零星 滴水,巷道施工时应及时施工水沟。
2、巷道将穿过泥岩、砂质泥岩、砂岩,中砂岩,有的岩性较破碎, 易发生片帮及掉顶现象,巷道掘进过程中应根据地质层位变化,合理调 整巷道支护方式,保证巷道安全施工。
正原煤业有限公司
+748m
编制单位:地质测量科
编 制:
科 长:
矿 长:
总工程师:
编制日期:二O—七年五月五日
概况
巷道名称
+748m水平
上下连运输

煤层
名称
上下连煤

水平名称
+748m
采区名称
二采区
掘进范围
及施工情

该工作面位于+748m水平,属一米区,巷道施工方位为
351°,设计巷道全长540m底板设计标高+748m西为一 采区,东为二采区,北为1124采面。截至4月底,自开 口处已经掘进了120m由掘进队第二组负责施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