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中华文明意义的百项考古发现名录

合集下载

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

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

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一)分享首次分享者:/mg/阿吉!已被分享1次评论(0)复制链接分享转载举报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考古资源十分丰富。

20世纪的100年,是中国考古学从产生、发展到壮大,并取得辉煌成就的100年。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织评选出的“20世纪中国100项考古大发现”,就是20世纪中国考古发现的代表。

20世纪中国100项考古大发现在地域上遍及整个中华大地,在年代上涵盖了从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到公元17世纪初明代万历皇帝的定陵。

这些考古发现都具有重大的科学研究价值,在中国考古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海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

1 北京周口店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与北京人、山顶洞的发现、北京人距今70万年~距今20万年,山顶洞人距今18000年)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发现地,位于北京市房山区。

发掘年代:1921年该遗址的发掘揭示了人类在东方大陆的起源,并为人类进化理论提供了坚实的证据。

剑齿虎头骨化石:(上)剑齿虎上犬齿化石:(中)山顶洞人头骨化石:(下,脑量1300毫升~1500毫升2 云南元谋人的发现距今170万年)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化石发现地,位于云南省元谋县。

发掘年代:1965年对于研究猿人化石的地理分布、体质形态演变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元谋人牙齿化石:(左上:11.4毫米,右上:11.3毫米)刮削石器:工具(下)3 陕西蓝田人的发现(陈家窝地点距今65万年左右,公王岭地点距今100万年左右)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化石发现地,位于陕西省蓝田县。

发掘年代:1963年为研究古人类进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石器:工具(上,长3.7~4.6厘米)蓝田人头骨化石:(下,脑容量780毫升)4 辽宁营口金牛山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及金牛山人的发现山遗址位于大石桥市西南8公里,长大铁路线东侧,东距渤海湾20公里,是一座由震旦纪的白云质大理岩、石灰岩和云母片岩夹菱镁矿等多种岩石组成的孤立山丘,为中国东北地区最早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

中国史前文化一览表

中国史前文化一览表

中国史前文化一览表中国历史上的文明源远流长,至今以来,已经发掘出了许多史前文化的遗存,其中的不少是具有较高价值的文化遗产。

因此,今天我们来梳理一下中国史前文化的一览表。

1. 龙山文化龙山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后期的文化,发源于今天的安徽省宣城市,其遗址被称为龙山遗址。

该文化的兴起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重要的农业村落文化之一。

龙山文化的主要特点是聚居村落、农耕经济与手工业并存、青铜制品制作等。

它是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里程碑,不仅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形成、天下大一统的实现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生产力和文化水平,因此成为了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窗口。

2. 杨家垴文化杨家垴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个文化,发源于今天的河南省,该文化被认为是中国史前文化中的一段辉煌的历史。

杨家垴文化的主要特征是精美的陶器、地下墓葬和青铜器等,这些都是当时人们优异的手工技艺的体现。

该文化的出现,反映出当时人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文明的阶段,同时也为未来的青铜器制造和青铜文化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3. 仰韶文化仰韶文化是中国史前文化中最著名的文化之一,发源于今天的河南省南阳市境内的仰韶遗址。

仰韶文化的主要特点是陶器制作技术的高度发展,能够制作出各种美丽的陶器,并且在考古人员的挖掘中,还发现了仰韶文化人民使用的骨制品和石器等。

仰韶文化的出现,反映了当时人民的领域生产力和文化水平的发展,在发掘出的遗址中,通过一些墓葬的发现,也揭示出了当时的祭祀文化和宗教信仰。

4. 长江文明长江文明是中国文化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发展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末期的古蜀文化、杨谷文化和三星堆文化。

长江文明的影响范围极广,包括了今天的江苏、上海、浙江、安徽、湖南、湖北、江西、重庆、四川等地区。

长江文明的特征之一是水利工程的发展,从而促使当时人们的农业生产得以发展,同时经济的繁荣也带动了当时的文化活动。

在长江文明领域内,人类更好地运用资源,推动了各种文化的交流和借鉴,这些活动都有益于文明的进步。

2024年高考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一轮基础复习:01 早期中华文明

2024年高考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一轮基础复习:01 早期中华文明

2024年高考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一轮基础复习:01早期中华文明一、单选题1.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展现了自身发展道路的独特魅力。

有学者认为“河姆渡文化在中华文明中起到奠基作用”。

下列关于河姆渡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有()①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②实证了中华先民是世界稻作农业文明先驱③具备国家的初始形态④制定了世界上延续至今的最长的纪日方法A.①②B.①④C.①②③D.②③④2.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是()A.夏朝B.秦朝C.隋朝D.元朝3.在殷墟甲骨文发现以前,人们只能从有限的文献记载中知道历史上有个商王朝,而且这些文献无一是成于商代的。

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将大量的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

这说明()A.故事传说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B.甲骨文的发现使商朝历史成为信史C.古代文献记载反映了真实历史D.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始于商朝4.顺义区某中学的学生在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时,写了如下的解说词,这里的它是指()A.甲骨文B.青铜器C.丝绸D.烧器5.商周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的时期,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

《孟子・滕文公上》方里而井,进九百亩,其中为公田。

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

”请问商周实行的土地制度()A.地主土地私有制B.均田制C.井田制D.封建地主土地国有制6.良渚遗址包括约30万平方米的宫城、300万平方米的内城、630万平方米的外城,以及十数座高、低水坝等,规模之宏大前所未见。

此外,制作大量珍贵玉、漆、象牙、陶器等所需的专业人工数量也很庞大。

这主要反映出当时()A.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B.先进的手工业技术C.强大的社会组织能力D.发达的社会生产力7.2021年10月,中国考古学会公布了“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如表为人选该名单的38项石器时代遗址地域分布情况。

依据如表,可以推知()“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石器时代遗址地域分布表区域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遗址数3679922A.早期中华文明各自独立发展B.南方与北方经济文化交流活跃C.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中心D.中华文明起源具有多元化特征8.商汤灭夏后,作《汤诰》曰:“古禹、皋陶久劳于外,其有功乎民,民乃有安。

最具中华文明意义的百项考古发现

最具中华文明意义的百项考古发现

最具中华文明意义的百项考古发现1 河北阳原泥河湾遗址群(距今200万~1.2万年)2 云南元谋人遗址(距今170万年)3 陕西蓝田人遗址(距今100万~65万年左右)4 北京周口店遗址及北京人与山顶洞人(距今70万至1.8万年)5 山西襄汾丁村遗址(距今15万~10万年)6 宁夏灵武市水洞沟遗址(距今3万~1.7万年)7 江西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距今1.25万年)8 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9000年)9 河北武安磁山遗址(距今8000~7100 年)10 陕西华县老官台遗址(距今8000~7000 年)11 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距今8000年)12 河北易县北福地遗址(距今8000~7000年)13 甘肃天水秦安大地湾遗址(距今8000~5000年)14 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距今7500~6900年)15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距今7000~5000年)16 河南渑池仰韶遗址(距今7000~5000年)17 陕西西安半坡遗址(距今7000~6000年)18 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距今6600~4500年)19 河南濮阳西水坡45号墓(距今6400年)20 陕西临潼姜寨遗址(距今6600~6400年)21 陕西高陵县杨官寨遗址 (距今6000年)22 湖南澧县城头山遗址(距今6000年)23 河南陕县庙底沟遗址(距今5900~4700年)24 甘肃临洮马家窑遗址(距今5700~4000年)25 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距今5300年)26 浙江余杭良渚文化遗址群(距今5000~4000年)27 辽宁凌源牛河梁遗址群(距今5000年)28 山东章丘城子崖遗址(距今4500~4000年)29 甘肃广河齐家坪遗址(距今4000年)30 台湾台北圆山遗址(距今4800~2500年)31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距今4500~3900年)32 河南登封王城岗遗址(距今约4350年)33 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群(距今约4000余年)34 内蒙古敖汉旗大甸子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距今4000~3600年)35 甘肃玉门火烧沟遗址(距今约3700年)36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距今3900~3500年)37 河南郑州商代遗址(商代早期)38 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商代早期)39 河南偃师商城遗址(商代早期)40 江西新干大洋州商代墓葬及清江吴城遗址(商代晚期)41 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商代晚期)42 四川广汉三星堆祭祀器物坑(商代晚期)43 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商代晚期~西周)44 湖北大冶铜绿山铜矿冶遗址(商代~汉代)45 安徽铜陵古代铜矿遗址(商周~唐)46 山东寿光双王城盐业遗址群(商周)47 陕西扶风周原宫殿、宗庙和铸铜作坊遗址(西周)48 陕西丰镐西周都城遗址与墓地(西周)49 北京琉璃河燕国都城与贵族墓地(西周)50 山西曲沃晋侯墓地(西周)51 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地与上阳城遗址(西周晚期)52 陕西韩城梁带村两周遗址(两周)53 甘肃礼县大堡子山遗址(西周~春秋)54 安徽蚌埠双墩一号春秋墓(春秋)55 陕西凤翔雍城遗址(春秋~战国)56 湖北随县曾侯乙墓(战国)57 甘肃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战国)58 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与龙岗秦墓(秦)59 湖南龙山里耶古城遗址(秦)60 陕西秦咸阳城及秦宫殿遗址(秦)61 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秦)62 陕西西安汉长安城遗址(西汉)63 陕西西汉帝陵与陵园(西汉)64 河北满城汉墓(西汉)65 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西汉)66 广东广州南越王墓(西汉)67 广东广州南越国宫署遗址(西汉)68 河南巩县铁生沟汉代冶铁遗址(西汉~东汉)69 甘肃居延烽燧遗址与居延汉简(东汉)70 云南昆明羊甫头墓地(东汉)71 辽宁北票喇嘛洞鲜卑贵族墓地(汉)72 新疆民丰尼雅遗址(汉~晋)73 新疆楼兰古国都城遗址(汉~晋)74 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 (西晋~唐中叶)75 甘肃敦煌莫高窟(北魏~元)76 河南洛阳汉魏洛阳城遗址(北魏)77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北魏~北宋)78 青海都兰吐蕃墓群(魏晋~北宋)79 宁夏固原北周李贤夫妇合葬墓(北周)80 陕西陕西西安安伽墓(北周)81 新疆吐鲁番交河故城遗址(十六国~唐代)82 新疆库车克孜尔千佛洞(南北朝~唐)83 新疆吐鲁番高昌古城遗址(唐~元代)84 山西太原虞弘墓(隋)85 陕西西安隋大兴唐长安城和河南洛阳隋唐洛阳城(隋唐)86 湖南长沙唐代长沙窑(唐)87 陕西西安何家村唐代金银器窖藏(唐)88 陕西扶风法门寺塔基与地宫(唐)89 西藏古格王国都城遗址(唐)90 河南巩义市北宋皇陵(北宋)91 浙江杭州泗洲宋代造纸遗址(北宋)92 河南禹州神垕镇钧窑遗址(北宋~金)93 福建泉州宋元港与海船遗迹(宋~元)94 内蒙古巴林左旗辽上京遗址(辽)95 内蒙古辽陈国公主墓(辽)96 内蒙古额济纳旗黑水城遗址(西夏)97 宁夏银川西夏王陵(西夏)98 北京元大都遗址(元)99 江西景德镇珠山御窑遗址(明清) 100 北京明代定陵(明)。

最具中华文明意义的百大考古发现(五)

最具中华文明意义的百大考古发现(五)

最具中华文明意义的百大考古发现(五)41.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商代晚期)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的西北郊,横跨洹河南北两岸。

该遗址古称“北蒙”,甲骨文卜辞中又称为“大邑商”、“邑商”,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都城,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距今已有3300年的历史。

1973年以前这里发掘的53座建筑基址是殷墟宫殿宗庙区的主体和殷王都全盘规划、布局结构的重心所在,被考古学者划分为甲、乙、丙三组基址。

甲组建筑基址共发现15座,是宫殿宗庙区内建设时间最早、使用时间最长的建筑,被认为是商王室的宫室、寝居之所。

乙组建筑共发现21座,多数结构繁复,面积巨大,互相连属。

这些建筑被认为是殷王室的宗庙建筑。

丙组共发现17座,被认为是商王室的祭坛建筑。

目前,在宫殿宗庙区已发现大型夯土建筑基址80余座。

这些建筑基址形制阔大、气势恢宏、布局严整,按照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前朝后寝、左祖右社”的格局依次排列,分布在以宫殿区为中心的范围内。

42.四川广汉三星堆祭祀器物坑(距今5000年)位于四川省广汉市城西11公里处的三星村,南距成都38公里,北距德阳26公里。

遗址分为遗址保护区、生态博物馆群和文化产业园区三大部分。

三星堆距今已有5000年历史,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境内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文化遗址。

三星堆古遗址的发现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

其举世公认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以及神秘性和惟一性的特点,使三星堆古遗址成为极具开发价值和市场竞争力的旅游资源。

三星堆遗址出土有许多光怪陆离、奇异诡谲的青铜造型,有高2.62米的青铜大立人,有宽1.38米的青铜面具,更有高达3.96米的青铜神树等,均堪称独一无二的旷世神品。

而以流光溢彩金杖为代表的金器、以满饰图案的边璋为代表的玉石器,亦多属前所未见的稀世之珍,为人们重新认识巴蜀文化源流提供了依据。

中国100项考古大发现

中国100项考古大发现
20世纪中国100项考古大发现
• 前 言 •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考古资源十分丰富。20世 纪的100年,是中国考古学从产生、发展到壮大,并取得 辉煌成就的100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织评 选出的“20世纪中国100项考古大发现”,就是20世纪中 国考古发现的代表。 • 20世纪中国100项考古大发现在地域上遍及整个中华大地, 在年代上涵盖了从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到公元17世纪初明 代万历皇帝的定陵。这些考古发现都具有重大的科学研究 价值,在中国考古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 海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
11、贾湖遗址
• • • • (公元前7000年~公元前5000年) 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河南省舞阳县。 发掘年代:1960年至今 是淮河流域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文化遗存, 提供了连接黄河中游至淮河中下游之间新石器文 化关系的一个连接点。 • 刻符龟甲:(左上,长16.2厘米) • 七孔骨笛:乐器(右,长22.7厘米) • 炭化稻谷:(左下)
• (遗址距今31万年~距今16万年,人类化 石距今约28万年) • 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及金牛山人发现地, 位于辽宁省营口市。 • 发掘年代:1974年 • 为研究人类发展过程中体质特征的变化提 供了新的例证。 • 金牛山人头骨化石:(脑容量1335毫升)
5、马坝人遗址
• • • • • • • • • (距今12.95万年~距今13.5万年) 旧石器时代中期人类化石发现地,位于广东省曲江县。 发掘年代:1958年 对于研究中国南方地区早期人类体质形态的演化具有重要 意义。 马坝人头骨化石:(左上) 剑齿象牙齿化石:(右上) 犀牛下颌骨化石:(左下) 石锤:工具(右下左,横径5.8厘米) 石砍砸器:工具(右下右,长15.8厘米)

1949年以来中国考古发现的十大成果

1949年以来中国考古发现的十大成果

1949年以来中国考古发现的十大成果1949年以来,中国考古工作取得了许多重大的成果,揭示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以下是十大成果的简要介绍。

1. 陕西兵马俑:1974年,在陕西省西安市的秦始皇陵附近,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兵马俑坑。

这些兵马俑是秦始皇帝陵墓的护卫军,规模宏大、造型逼真,成为世界闻名的考古发现。

2. 河南殷墟:20世纪50年代,考古学家在河南省安阳市发现了商代遗址,即殷墟。

这个遗址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都城遗址,也是中国考古学的重要里程碑。

3. 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各地相继发现了许多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如河南洛阳的李家洼遗址、湖南岳阳的鸭子口遗址等。

这些遗址为研究中国史前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4. 云南元谋人:1965年,考古学家在云南元谋县发现了距今约170万年的古人类化石,被称为“元谋人”。

这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化石,对研究人类起源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5. 甘肃敦煌文化遗址:20世纪70年代以来,考古学家在甘肃敦煌地区发现了大量的文化遗址,如莫高窟、鸣沙山等。

这些遗址保存了丰富的佛教文化和壁画艺术,对研究中国古代文明和艺术史具有重要价值。

6. 山西平遥古城:1986年,山西平遥古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这座古城建于明代,保存了丰富的明清时期的建筑和城市规划,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市之一,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材料。

7. 四川三星堆遗址:1986年,在四川广汉市发现了三星堆遗址。

这个遗址是距今约4000年的古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象牙器和玉器等。

其中最著名的是三星堆青铜面具,成为中国考古学的重要发现。

8. 湖南岳麓山遗址:1992年,湖南长沙市岳麓山下发现了距今约5300年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这个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和玉器等,对研究中国古代文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9. 北京周口店遗址:1927年,考古学家在北京房山区周口店发现了距今约70万年的古人类遗址。

中国考古十大发现

中国考古十大发现

中国考古十大发现中国考古学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最具影响力的考古学之一。

自20世纪以来,中国考古学家们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考古发现,揭示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中国考古学的十大重要发现。

1. 夏都遗址:夏都遗址位于河南省商丘市,是中国最早的城市遗址之一,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左右。

该遗址的发现证实了中国有一个名为“夏”的王朝,夏王朝被认为是传说中的“三代”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

2. 三星堆遗址: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是中国最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之一。

该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玉器和文物,以及最著名的青铜面具,被认为是中国古代艺术的巅峰之作。

3. 殷墟:殷墟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是商代时期的都城遗址,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都城遗址之一。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记录,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4. 秦始皇陵: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陵之一。

秦始皇陵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帝国,陪葬了数千个兵马俑和大量珍贵文物,对于了解中国古代帝国的建设和葬礼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5. 敦煌莫高窟:敦煌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市,是中国最著名的佛教艺术宝库之一。

敦煌莫高窟保存了大量的佛教壁画和雕塑,展示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精湛技巧和宗教信仰的深厚内涵。

6. 龙山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位于江苏省临沂市,是中国最早的城市文化遗址之一。

龙山文化的发现填补了中国史前时期城市化进程的空白,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化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7. 楚墓:楚墓位于湖北省荆州市,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楚国墓葬之一。

楚墓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金器和陶器,以及世界上最早的“木简”,对于研究楚文化和古代文献具有重要意义。

8. 云南滇池古城:云南滇池古城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是中国最早的城市遗址之一。

滇池古城的发现揭示了中国南方地区古代文明的独特之处,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具中华文明意义的百项考古发现名录1.河北阳原泥河湾遗址群(距今200万~1.2万年)遗存有多处100万年以前的早期人类遗址,分布面广、内容丰富,被有的学者称作“东亚地区人类文明的起源地”。

2.云南元谋人遗址(距今170万年)根据出土的两枚牙齿化石判断,元谋人为早期猿人,已进入直立人阶段,可能已学会用火。

3.陕西蓝田人遗址(距今100万~65万年左右)出土了亚洲北部迄今最古老的直立人头骨化石,主要使用打制石器,制作粗糙,以单面加工为主,其中三棱大尖状器被认为是蓝田人文化特征之一。

4.北京周口店遗址及北京人与山顶洞人(距今70万至1.8万年) 北京人是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其头盖骨化石的发现,使直立人的存在得到肯定,从而基本明确了人类进化序列;遗址中的山顶洞人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拥有丰富的装饰品;遗址内的鲩鱼等水生动物化石表明他们已能捕捞水生动物,标志着人类认识和利用自然界能力的提高;死者的埋葬方式说明出现了原始的宗教意识。

5.山西襄汾丁村遗址(距今15万~10万年)出土的牙齿化石可以看出丁村人是介于北京人与现代人之间的人类,属于早期智人;出土的文化遗物以三棱大尖状器为突出特征。

6.宁夏灵武市水洞沟遗址(距今3万~1.7万年)遗址中某些石器的形状与欧洲古文化接近,可能表明了晚更新世人类在东北亚的迁移状况。

7.江西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距今1.25万年)出土有石器、骨角器和陶器,说明有了炊煮的生活方式;当时人们主要依靠渔猎和采集为生,可能出现农耕。

8.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9000年)淮河流域迄今最早的新石器文化遗存,出土有石磨盘、骨笛、陶器等物品;陶器中的残留物说明当时已开始酿酒;陶器、龟甲上的契刻符号表明,在当时已出现了原始文字性质的符号。

9.河北武安磁山遗址(距今8000~7100.年)遗存有房基、粮窖等遗址,出土了石器、陶器、骨器和粟的碳化物,野生动物及家禽骨骼标本等,说明北方地区开始种植谷物、饲养家畜家禽、制作丰富的生产和生活用具;住房形式为半地穴式,并利用窖穴储藏东西。

10.陕西华县老官台遗址(距今8000~7000.年)黄河中游地区的早期新石器文化,出土陶器表明,它是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前身。

11.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距今8000年)辽河流域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以环形壕沟围绕成排房址,是中国已揭示的最早、最完整的原始村落;出现具有宗教意义的玉器。

12.河北易县北福地遗址(距今8000~7000年)遗址中除发现房址、灰坑外,还遗存有祭祀场遗迹以及大量刻陶假面面具,表现了当时的宗教与巫术文化;是探索北方早期新石器文化发生及旱地农业起源的重要线索。

13.甘肃天水秦安大地湾遗址(距今8000~5000年)西北地区年代最早的农业遗存,彩陶出现,其中人头型器口彩陶瓶颇为新颖;出现了功能布局复杂的、迄今所知面积最大的新石器房屋建筑遗址群。

14.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距今7500~6900年)大量遗存表明,当时的人使用红陶、以壶盛水盛粮、用三足钵烧饭,有氏族公共墓地和随葬品;裴里岗文化是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中期最发达、影响力最大的一支文化。

15.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距今7000~5000年)长江流域年代最早的稻作农业文化,人们已掌握耜耕技术,建造带有复杂榫卯的干栏式建筑;纺织工具、髹漆技术、独木舟和原始艺术品出现。

16.河南渑池仰韶遗址(距今7000~5000年)出土陶器多为红棕色素底,有黑色或暗紫色纹饰,这些彩陶成为仰韶文化的重要特征;该类型文化后来在广大地域多次发现,代表了新石器时代中晚期黄河流域主流文化的面貌;是较发达的定居农耕文化遗存,主要栽培粟、黍;出现的诸多技术,如制陶、纺织、文字、历法等,同文献记载中炎黄帝时代的创造发明相吻合。

17.陕西西安半坡遗址(距今7000~6000年)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众多遗迹说明,当时半坡人焚毁树木来开垦农田,种植粟、蔬菜,饲养猪和狗;陶器是重要日用器,陶器上的鱼纹图案是特色图案。

18.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距今6600~4500年)新石器时代遗址,以一群特点鲜明的陶器为主要特征,其中薄胎磨光黑陶高柄杯和胎壁薄匀、色泽明丽的白陶器表现出高超的制陶工艺;以该遗址命名的大汶口文化,用独立发展的手工业和男女合葬表明,在其后期由母系氏族社会进入父系氏族社会。

19.河南濮阳西水坡45号墓(距今6400年)墓内出土用蚌壳摆塑的人与动物图案,其中的龙虎图案被有的学者认为是四宫星象中青龙、白虎的源头;整体蚌塑说明当时以恒星授时、并与测度晷影结合的天文观测与历法系统。

20.陕西临潼姜寨遗址(距今6600~6400年)最完整揭露出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之一,由居住区、陶窖场和墓地组成;居住区围绕中心广场分布房屋;陶盆内壁对称的鱼、蛙和人面纹很有特色,陶器上刻划符号是中国象形文的起源的线索之一。

21.陕西高陵县杨官寨遗址.(距今6000年)涂朱砂的镂空人面彩陶十分独特;前室后窑式的房屋结构,是迄今最早的窑洞式建筑群;房屋布局与方形壕沟说明正在形成以“城”和“池”为主要特点的城市格局模式。

22.湖南澧县城头山遗址(距今6000年)新石器时代古城遗址,遗存有中国最早的水稻田,用古老而发达的稻作农业使人们重新认识了长江地区的古代文明。

23.河南陕县庙底沟遗址(距今5900~4700年)遗址中的房屋形式为尖锥形屋顶、半地穴式的圆形房子;制陶业进入用还原焰烧制灰陶的新阶段。

24.甘肃临洮马家窑遗址(距今5700~4000年)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突出特征是彩陶特别发达,纹饰繁缛多变又具有明显的规律,表明画彩技术已达到成熟的程度。

25.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距今5300年)新石器时代长江流域的大型聚落,从出土的玉器中可以看出当时社会出现了军事装备、权力人物和贫富分化。

26.浙江余杭良渚文化遗址群(距今5000~4000年)新石器时代古城、祭坛与墓葬遗址群,以玉琮为代表的玉礼器群表现出发达的礼玉文明。

27.辽宁凌源牛河梁遗址群(距今5000年)密集分布着属于红山文化的大型祭坛、女神庙和积石冢群,表明当时或许存在一个具有国家雏形的原始文明社会。

28.山东章丘城子崖遗址(距今4500~4000年)发现大量作为礼器的质地坚硬、薄如蛋壳的黑陶,尤其以蛋壳陶高柄杯为代表;是龙山文化的发现地和命名地。

29.甘肃广河齐家坪遗址(距今4000年)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发现有多处房屋、窖穴、墓葬遗迹,出土物包括石器、陶器、骨器、玉器等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从包括殉葬在内的复杂葬俗中可以看出黄河上游地区原始氏族公社解体、阶级产生阶段的生产水平、社会急剧变化的状况。

30.台湾台北圆山遗址(距今4800~2500年)早期遗址发现大量人类食用后的贝壳、兽骨和使用后的器具,晚期主要出土绳印纹陶器;圆山人可能是从今广东省的海丰到广州之间的沿海地区迁移至台湾的。

31.山西襄汾陶寺遗址(距今4500~3900年)黄河流域面积最大的史前城址,有结构复杂的建筑基础、贵族墓葬、祭祀与观测合一的天文观测遗址;出土玉器、铜器及陶制的礼乐器等,有文字出现;传说中的尧舜时代文明初步建立。

32.河南登封王城岗遗址(距今约4350年)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城址,有铜容器残片发现,被许多学者认为是夏代禹的都城“阳城”。

33.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群(距今约4000余年)大型聚落群遗址,其中心部位有由城垣、护城壕构成的大型城址;出土物中以大量陶器、陶塑工艺品和小型玉器最具特色;它的发现为探索长江中游文明的起源和形成找到了突破口。

34.内蒙古敖汉旗大甸子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距今4000~3600年) 墓地显出了等级差别,其中贵族墓地出土了代表权力的铜器、玉器和仿中原铜器的彩绘陶礼器,反映出当时已出现了较为复杂的社会结构。

35.甘肃玉门火烧沟遗址(距今约3700年)佩带金银首饰并用其作为陪葬品,是火烧沟遗址墓葬的一大特点;四音阶调式陶埙已经发展成了相当规范的乐器;装饰品表现了畜牧民族风格,可能是古代羌族部落的生活遗迹。

36.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距今3900~3500年)一处经缜密规划的、布局严整的大型都邑,其宫殿建筑从形制到结构都保留了早期宫殿的某些特点,开创了中国宫殿建筑的先河;出土有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青铜容器;一般认为,这是夏代都城“斟鄩”。

37.河南郑州商代遗址(商代早期)大型都邑,包括周长近7公里的城墙,出土有甲骨文和陶文符号等;众多青铜范模以及青铜大方鼎表明,青铜器已广泛应用;有人认为它是商代中期的仲丁所建的隞都,也有人认为是商代早期的成汤所都的亳。

38.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商代早期)城市遗址,其宫殿营建手法与众多商式青铜器说明,商代文明已经突破中原到达了长江流域。

39.河南偃师商城遗址(商代早期)都城遗址,初步被认为是商汤灭夏之后创建的都城,为夏文化与商文化的分期提供了重要实物证据。

40.江西新干大洋州商代墓葬及清江吴城遗址(商代晚期) 江南地区的商代墓地与城址,出土的青铜器、陶器与中原地区的商文化有密切的关系,又有明显的自身特点,表现出商文化对南方地区的影响。

41.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商代晚期)甲骨文的发现地,从此证明历史上商代的存在,被认为是盘庚迁殷之后的都城遗址,出土以司母戊鼎为代表的大量商代青铜器等。

42.四川广汉三星堆祭祀器物坑(商代晚期)商代祭祀坑遗址,出土的青铜器、金器、玉石器等,有着极为独特与奇异的形象特征,又受到中原商文明的部分影响,为人们重新认识巴蜀文化源流提供了依据,同时又因其文明形态的异军突起与突然消逝而留下众多谜题。

43.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商代晚期~西周)三星堆文明衰亡后,古蜀国在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的都邑所在;其“太阳神鸟”金饰反映了古蜀国的太阳崇拜;玉琮风格取自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许多象牙来自云南等地,说明金沙当时已成为西南地区最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44.湖北大冶铜绿山铜矿冶遗址(商代~汉代)从商代晚期开始延续千余年的铜矿采矿遗址,为探索中国青铜时代的铜料来源提供了考古实证,并充分展示了两周时期采矿和冶炼的高超水平。

45.安徽铜陵古代铜矿遗址(商周~唐)商周到唐宋的古铜矿遗址,规模大,年代跨度长,能够看出当时的生产已达到采、冶、铸一条龙的格局,因而形成了青铜器的规模化生产。

46.山东寿光双王城盐业遗址群(商周)商周海盐制盐业作坊遗址群,完整表现了当时制盐业的工艺流程。

47.陕西扶风周原宫殿、宗庙和铸铜作坊遗址(西周)周人的首领古公亶父率领族人迁至此地营建的都邑,出土有大量甲骨文和青铜器,是周人重要发祥地和祭祀天地、祖宗、神祇的圣地。

48.陕西丰镐西周都城遗址与墓地(西周)周文王所建丰邑与周武王所建镐京的遗址,是西安作为都城之始;.根据建筑遗存推测,应有王室或贵族的宫殿建筑存在;穴居或半穴居的小型居址反映了周民族“陶覆陶穴”的传统生活习俗;遗存有大规模车马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