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使用基础知识
农药基础知识

农药基础知识第一章农药的施用方法第一节、喷雾法一、农药制剂与稀释剂的计算以校准的喷雾器喷洒容量为600/hm2为例,介绍几种根据标签推荐用量计算农药和用水量的方法。
农药标签上的推荐用量可归为四类:①每公顷或每亩有效成分用量,ga.i/hm2或ga.i./亩;②每公顷或每亩制剂用量,g(ml)/hm2或g(ml)/亩;③稀释倍数;④用药浓度,每千克药液中有效成分的质量(mg),单位为mg a.i./kg。
1.根据每公顷制剂用量(g/hm2)或每亩制剂用量(g/亩),计算用药量和用水量。
农药制剂用量=推荐用量(g/gm2)×土地面积(hm2或亩)用水量=喷雾器喷洒容量(L/hm2)×土地面积(hm2)2.根据每公顷或每亩推荐有效成分量(ga.i/hm2或ga.i./亩)计算用药量和用水量有些农药标签的推荐用量是按有效成分计,这样要换算成制剂的量,然后按换算后的量来量取制剂。
制剂用量=推荐亩(或hm2)有效成分量/制剂浓度(g/亩或g/hm2)制剂总的用量(g或ml)=制剂用量×土地面积(hm2或亩)用水量=喷雾器喷洒容量(L/hm2)×土地面积(hm2)3.根据稀释倍数计算用药量及用水量在液剂或粉剂稀释配制中,稀释剂(水或填充剂)的量为原药或原药加工制剂的多少倍。
如10%氯氰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表示用10%的乳油1份,加水3000~4000份稀释后的药液。
在配制农药时,如果未注明按容量稀释,均系按重量计算。
实际应用时多根据稀释倍数的大小,用内比法和外比法来配药。
(1)内比法稀释100倍或100倍以下的,计算稀释量时,要扣除制剂所占的1份。
如稀释50倍,则用药剂1份,加水或稀释剂49份。
计算方法:稀释后药液浓度(g/L)=制剂浓度/稀释倍数若喷雾则药液需要量=喷雾器的喷雾容量(L/hm2)×土地面积(hm2)农药有效成分需要量=稀释后药液浓度(g/L)×药液需要量(L)农药制剂需要量=有效成分需要量/制剂浓度则农药制剂需要量=稀释液体积(喷雾液需要量)/稀释倍数需水量=药液需要量-农药制剂需要量(2)外比法稀释100倍以上的,计算稀释量时不扣除制剂所占的一份。
农药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农药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农药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物质,科学、安全地使用农药对于保障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保护生态环境和农民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农药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以期为广大农民提供参考。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4篇《农药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药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篇1一、农药的使用方法1. 选用合适的农药品种:根据防治对象和病虫害的种类,选择具有针对性的农药品种,避免盲目使用农药。
2. 合理配制药剂:根据农药的使用说明,正确配制药剂,避免过量使用或配制不当导致药效降低或失效。
3. 适期施药: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生长特点,选择最佳的施药时间,避免施药过早或过晚。
4. 合理施药:根据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和病虫害的严重程度,合理确定施药量和施药方式,避免浪费和过度施药。
5. 安全防护:在施药过程中,要注意个人安全防护,穿戴好防护服、口罩、手套等,避免农药接触皮肤和口腔。
二、农药的使用注意事项1. 遵守农药使用规定:使用农药时,要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禁止使用禁用的农药品种和过量使用农药。
2. 了解农药特性:在使用农药前,要了解农药的毒性、药效、作用机理等特点,避免误用和滥用农药。
3. 保存农药:农药要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潮湿和高温,确保农药的质量和安全性。
4. 避免污染环境:在施药过程中,要避免农药污染土壤、水源和空气等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畜健康。
5. 应急处理:在施药过程中,如果不慎接触到农药,应及时用清水冲洗,严重者应及时就医。
总之,农药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是科学、安全使用农药的关键。
《农药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篇2农药是一种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手段,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合理用药:要根据病虫害的种类和程度选择合适的农药品种和浓度,避免过量使用。
过量使用农药不仅会增加成本,还会对作物和环境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农药基础知识学习

农药基础知识学习第一节、农药基础知识1、农药定义农药,目前世界上统一的英文名为pesticide——即为“杀害药剂”,但实际上所谓的农药系指用于防治危害农林牧业生产的有害生物(害虫、害螨、线虫、病原菌、杂草及鼠。
以后,通过较长期的发展的生产和生活过程,逐渐认识到一些天然具有防治农牧业中有害生物的性能。
到17类等)和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品和生物药品。
通常把用于卫生及改善有效成分物化性质的各种助剂也包括在内。
1.1农药的发展史农药,目前世界上统一的英文名为pesticide——即为“杀害药剂”,但实际上所谓的农药系指用于防治危害农林牧业生产的有害生物(害虫、害螨、线虫、病原菌、杂草及鼠。
以后,通过较长期的发展的生产和生活过程,逐渐认识到一些天然具有防治农牧业中有害生物的性能。
到17类等)和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品和生物药品。
通常把用于卫生及改善有效成分物化性质的各种助剂也包括在内。
农药的使用可追溯到公元前1000多年。
在古希腊,已有用硫磺熏蒸害虫及防病的记录,中国也在公元前7~5世纪用莽草,蜃炭灰、牧鞠等灭杀害虫。
而作为农药的发展历史,大概可分为两个阶段: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以天然药物及无机化合物农药为主的天然和无机药物时代,从20世纪40年代初期开始进入有机合成农药时代,并从此使植物保护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早期人类常常把包括农牧业病虫草害的严重自然灾害视为天灾。
以后,通过长期的生产和生活过程,逐渐认识到一些天然具有防治农牧业中有害生物的性能。
到17世纪,陆续发现了一些真正具有实用价值的农用药物。
他们把烟草、松脂、除虫菊、鱼藤等杀虫植物加工成制剂作为农药使用。
1763年,法国用烟草及石灰粉防治蚜虫,这是世界上首次报导的杀虫剂。
1800年,美国人Jimtikoff 发现高加索部族用除虫菊粉灭杀虱、蚤,其于1828年将除虫菊加工成防治卫生害虫的杀虫粉出售。
1848年,T.Oxley 制造了鱼藤根粉。
在此时期,除虫菊花的贸易维持了中亚一些地区的经济。
农药基础知识学习

农药基础知识学习第一节、农药基础知识1、农药定义农药,目前世界上统一的英文名为pesticide——即为“杀害药剂”,但实际上所谓的农药系指用于防治危害农林牧业生产的有害生物(害虫、害螨、线虫、病原菌、杂草及鼠。
以后,通过较长期的发展的生产和生活过程,逐渐认识到一些天然具有防治农牧业中有害生物的性能。
到17类等)和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品和生物药品。
通常把用于卫生及改善有效成分物化性质的各种助剂也包括在内。
1.1农药的发展史农药,目前世界上统一的英文名为pesticide——即为“杀害药剂”,但实际上所谓的农药系指用于防治危害农林牧业生产的有害生物(害虫、害螨、线虫、病原菌、杂草及鼠。
以后,通过较长期的发展的生产和生活过程,逐渐认识到一些天然具有防治农牧业中有害生物的性能。
到17类等)和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品和生物药品。
通常把用于卫生及改善有效成分物化性质的各种助剂也包括在内。
农药的使用可追溯到公元前1000多年。
在古希腊,已有用硫磺熏蒸害虫及防病的记录,中国也在公元前7~5世纪用莽草,蜃炭灰、牧鞠等灭杀害虫。
而作为农药的发展历史,大概可分为两个阶段: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以天然药物及无机化合物农药为主的天然和无机药物时代,从20世纪40年代初期开始进入有机合成农药时代,并从此使植物保护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早期人类常常把包括农牧业病虫草害的严重自然灾害视为天灾。
以后,通过长期的生产和生活过程,逐渐认识到一些天然具有防治农牧业中有害生物的性能。
到17世纪,陆续发现了一些真正具有实用价值的农用药物。
他们把烟草、松脂、除虫菊、鱼藤等杀虫植物加工成制剂作为农药使用。
1763年,法国用烟草及石灰粉防治蚜虫,这是世界上首次报导的杀虫剂。
1800年,美国人Jimtikoff?发现高加索部族用除虫菊粉灭杀虱、蚤,其于1828年将除虫菊加工成防治卫生害虫的杀虫粉出售。
1848年,T.Oxley?制造了鱼藤根粉。
在此时期,除虫菊花的贸易维持了中亚一些地区的经济。
第四节 农药安全使用基础知识

第四节农药安全使用基础知识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为害农林业的病、虫、草和其它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物或者来源于生物、其它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一、农药的名称和分类(一)农药的名称农药的名称一般有三种:农药的通用名称、商品名称、化学名称。
1.农药通用名称通用名称即农药品种简短的“学名”,农药产品中起作用的有效成分名称。
我国境内生产农药的通用名称由三部分顺序构成:有效成分的百分含量、有效成分的名称、剂型,有效成分名称必须采用中文通用名称表示,如1.8%阿维菌素乳油,3%辛硫磷颗粒剂等。
其中 1.8%、3%为百分含量,阿维菌素、辛硫磷为有效成分,乳油、颗粒剂为剂型。
进口的农药产品只能使用农药商品名称,其农药名称三部分顺序为:商品名称、有效成分含量和剂型,如来福灵5%乳油。
有2种以上有效成分的混配农药名称,在各有效成分通用名之间,用一个小黑圆点隔开。
如72%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其有效成分为8%甲霜灵和64%代森锰锌。
2.农药的商品名称农药生产厂家为其产品流通需要,在有关管理机关登记注册所用名称。
农药生产厂家为了对本厂生产的农药产品树立自己的形象和品牌,给自己的产品注册商品名称以示区别(品牌名)。
商品名称是由生产厂商自己确定,经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核准后,由生产厂独家作用。
同一个通用名称下,由于生产厂家的不同,可有多个商品名称。
如以“氰戊菊酯”为通用名称的农药,商品名称有速灭杀丁、杀灭菊酯等;“吡虫啉”(通用名称)的商品名称有一遍净、大功臣、蚜虱净、四季红、蚜虫灵、虱蚜丹、绿色通、大丰收、快杀虱、必林等。
为了加强农药商品名称的管理,农业部正在制定“农药商品名称命名原则和审批程序”等规定。
3.农药的化学名称即有效成分的化合物的名称,也就是化学分子式。
一种农药只有唯一的化学名,类似农药的DNA,与农药的药理研究有关。
(二)农药的分类农药的种类很多,在生产上一般按防治对象可分为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杀线虫剂、除草剂和杀鼠剂等。
农药杀虫剂及合理使用常识

农药杀虫剂及合理使用常识一、农药相关简介1、什么是农药农药是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产品。
农药产品按用途可分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杀鼠剂、熏蒸剂、增效剂、除草安全剂等种类。
根据防治对象的不同,我们将防治害虫的农药称为杀虫剂,防治红蜘蛛的称为杀螨剂,防治作物病菌的称为杀菌剂,防治杂草的称为除草剂,防治鼠类的称为杀鼠剂等等。
例如:甲基对硫磷和克百威及其混配制剂是主要杀虫剂农药之一。
2、杀虫剂的种类农药杀虫剂作用方式各不相同,有胃毒剂、触杀剂、熏蒸剂、内吸剂、引诱剂、驱避剂、拒食剂、不育剂、昆虫激素等。
胃毒剂是一种昆虫通过消化器官将药剂吸收而显示毒杀作用;触杀剂主要是药剂接触到昆虫,通过昆虫体表侵入体内而发生作用来杀死昆虫;熏蒸剂可以以气体状态散发于空气中,通过昆虫的呼吸道侵入虫体使其致死;内吸剂一般是通过药剂被植物的根、茎、叶或种子吸收,当昆虫吸食这种植物的液汁时,将药剂吸入虫体内使其中毒死亡。
另外还有引诱剂:药剂能将昆虫诱集在一起,以便捕杀或用杀虫剂毒杀;驱避剂:将昆虫驱避开来,使作物或被保护对象免受其害;拒食剂:昆虫受药剂作用后拒绝摄食,从而饥饿而死;不育剂:在药剂作用下,昆虫失去生育能力,从而降低害虫数量。
例如克百威是杀虫剂、杀螨剂和杀线虫剂。
主要用在苜蓿、甜菜、谷物、柑桔、咖啡、棉花、葡萄、果树、大豆、玉米、马铃薯、水稻、甘蔗、烟草和蔬菜上。
含有克百威的种衣剂产品是用于大豆、玉米等种子下种前在其表面包衣用的,其目的是防治地下害虫以及叶面害虫的侵害。
3、农药杀虫剂的毒性农药具有一定毒性。
农药使用不当或食用含有农药的蔬菜等食品就会中毒。
中毒有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毒性是指农药进入体内后短时间引起的中毒现象。
农药的慢性毒性是指长期吸收少量农药,药剂在身体内蓄积,造成人体机能损害而引起的慢性中毒。
有些药剂小剂量短期给药未必会引起中毒,但长期连续吸收后,中毒现象就会逐步显现。
农药基础知识

1984年,台湾就提出了发展“精致农业”的口号,即发展以 “经营方式的细腻化、生产技术的科学化以及产品品质的高级化” 为特征的农业生产。1990年,台湾提出“农业零成长”口号,农业 发展重点转向发展新的优良农产品,提高农产品质,如开发与推广 优质米,开发多产期与高价值水果等。二是推动农业生产企业化、 自动化与科技化,以提高农业生产力,促进农业升级。
节剂、杀软体动物剂。
(1)杀虫剂分类
按照产品用途分类—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杀螨剂、植物生长调节剂
杀虫剂
类型 有机磷类 氨基甲酸酯类 拟除虫菊酯类 沙蚕毒素类 昆虫生长调节类 微生物源类 植物源类 新型杀虫剂 杀螨剂
特点和代表产品 剧毒、触杀、熏蒸、杀虫谱广:毒死蜱、甲胺磷 触杀、胃毒、内吸:克百威、灭多威、丁硫克百威 触杀、胃毒、杀虫快、易产生抗性:高效氯氰菊酯、氟氯氰菊酯 触杀、胃毒、熏蒸:杀虫双、杀虫单、杀螟单 毒性低、污染少:噻嗪酮、虫酰肼、灭幼尿 药效慢:阿维菌素、甲维盐、BT 印楝素、血根碱、苦参碱 吡虫啉、吡蚜酮、茚虫威、氟虫腈、酰胺类 哒螨灵、三氯杀螨醇
(3)除草剂分类
1、按作用方式分:灭生性、选择性 2、按施药部位分:茎叶处理剂、土壤处理剂、茎叶兼土壤处理剂 3、按化学结构分:
除草剂
类型 苯氧羧酸类 磺酰尿类 三氮苯类 取代脲类 酰胺类 有机磷类
特点和代表产品 2,4滴丁酯、二甲四氯、精噁唑禾草灵、精喹禾灵 药效缓慢,长残效,注意对后茬的安全性:苄、吡嘧磺隆、苯、甲、氯磺隆 内吸传导、但在玉米体内能被降解而解毒:莠去津 绿麦隆
农药使用技术指南

农药使用技术指南一、农药的定义和作用1.1 农药的概念农药是指用于农田、林地、园艺和家庭等农业领域的,用来防治农作物、林木和家庭卫生害虫、病害和杂草的化学药剂。
1.2 农药的作用•防治作物病虫害:农药可以有效地降低作物受到病虫害侵袭的风险,保护作物生长发育和增加产量。
•提高农作物品质:农药可以减少作物的质量损失,增加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保护林木和园艺作物:农药可以帮助保护林木和园艺作物免受病虫害的侵害,维持生态平衡和经济效益。
•家庭卫生防治:农药可以被用于家庭卫生防治,有效地杀灭蚊蝇、蟑螂等害虫,提高居民生活环境的卫生状况。
二、农药的分类2.1 按用途分类•杀虫剂:用于杀灭农作物和林木上的害虫,如氯氟虫脒、敌敌畏等。
•杀菌剂:用于防治农作物和园艺作物的真菌病害,如多菌灵、硫磺等。
•除草剂:用于防治农作物和林木上的杂草,如草甘膦、草铵膦等。
2.2 按作用方式分类•胃毒性农药:害虫摄食后,通过消化道作用阻止其正常的代谢功能,如敌敌畏等。
•触杀性农药:害虫与农药直接接触后,通过对其神经系统的作用杀死害虫,如拟除虫菊酯等。
•熏蒸性农药:通过农药的蒸汽、烟雾或气体形式对害虫进行防治,如磷化铝等。
2.3 按化学结构分类•有机磷农药:以磷为主要成分的农药,如敌敌畏、敌百虫等。
•有机氯农药:以氯为主要成分的农药,如滴滴涕、百菌清等。
•有机硫农药:以硫为主要成分的农药,如硫磺等。
三、农药的使用技术3.1 全面防治原则•综合治理:采取多种措施,综合防治病虫害,避免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合理选药:根据病虫害类型和程度,选择并合理使用不同类型的农药。
•适期防治:在害虫、病害大量繁殖和扩散的高发期,进行适时的防治措施。
•定向施药:根据病虫害的分布情况,有针对性地施药,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3.2 农药的正确使用方法•严格按照标签指导使用:在使用农药前,仔细阅读农药的标签说明,按照标签的使用说明和禁忌条件进行正确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物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6%药液
稀释浓度:30倍液(即:实物用药量×稀释浓度)
如100千克种子,需要甲拌磷乳油,实物量多少,稀释水多少?
需要实物用量=100000×0.6%=600克
稀释水用量=600×30=18千克
即:100千克种子,需要实物用药量600克稀释18千克的药水。
药剂用药量=稀释剂(水)用量÷稀释倍数
稀释倍数在100倍以下的计算方式:
药剂用药量=稀释剂(水)用量÷(稀释倍数-1)
农业部农药登记证中用药量表述的说明
用药量(有效成分克/公顷)标注(毫克/千克)
例:4.5%高效氯氰用药量(有效成分克/公顷)20毫克/千克
实物用药量/公顷为:
稀释倍数=制剂实物含量÷用药量×10000
1克=1000毫克
容量
1升=1000毫升(CC)
1升=2市斤水=1000毫升(CC)水
重量与容量换算
重量=容量×比重例:重量=200升×0.9=180公斤
容量=重量÷比重例:容量=1配制不同浓度药液所需农药快速换算表
加水稀释倍数
需配置药液量(升、千克)
1
2
3
4
8、配药器械一般要求专用,每次用后要洗净。不得在河流、小溪、井边冲洗;
9、少数剩余和废弃的农药应深埋入地坑中。建议按规定处理农药包装物;
10、处理粉剂时要小心,防止粉尘飞扬;
11、喷雾器不宜装得太满,以免药液泄漏。当天配好的,当天用完。
5
10
20
30
40
所需药液量(毫升、克)
50
100
200
300
400
5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20
10
5
3.1
2.5
2
1
0.5
0.34
0.25
0.2
40
20
10
6.8
5
4
2
1
0.68
0.5
0.4
60
30
15
10.2
7.5
6
3
1.5
1.02
0.75
0.6
80
40
20
13.6
10
8
4
实物用药量/亩=实物用药量/公顷÷15=40克
用药量(有效成分克/公顷)标注(倍液)
例:70%福.锰锌用药量(有效成分克/公顷)600—800倍液
实物用药量为:600—800倍液
如农用15公斤小桶使用,70%福.锰锌可湿性粉剂,需要实物多少用量:
需要实物用量=15000÷600
=25克
用药量(有效成分克/公顷)标注(克/千克)
4、不提倡以综合治理为由,将各类药同时混配兑水喷施,如有必要须在专家指导下进行;
5、不能用盛药水的桶直接下沟、河取水;不能用手伸入药液或粉剂重搅拌,不能用手直接接触颗粒剂撒施,如遇喷雾器堵塞,不能用口直接吹;
6、开启农药、配制和使用要佩戴一定的防护用品;药品存放要安全,远离儿童;
7、孕妇、哺乳期妇女不能参与配药和喷施农药;
=4.5÷20×10000
=2250
如农用15公斤小桶使用4.5%高效氯氰乳剂,需要实物多少用量:
需要实物用量=15000÷2250
=6.66666克
用药量(有效成分克/公顷)标注(克/公顷)
例:5%氯氰菊酯用药量(有效成分克/公顷)30-45克/公顷
实物用药量/公顷=用药量÷制剂实物含量
=30÷5%=600克
农药配制注意事项
1、仔细阅读农药商品使用说明书和标签内容,确定当地条件下的用药量、使用方法;
2、药液调配要认真计算制剂取用量和配料用量,以免出现差错;
3、计算后的制剂取用量,要严格按规定量提取。液体药要用有刻度的量具,固体药要用秤称量。提倡厂家产品包装有为定量提取提供方便的条件。不能用瓶盖倒药或饮水桶配药;
农药使用基础知识
常用计量单位折算
名称
折算方法
备注
面积
1公顷=15亩=10000平方米
1平方公里=100公顷=1500亩=1000000平方米
1亩=666.7平方米=6000平方市尺=60平方丈
重量
1吨=1000千克(公斤)=2000市斤
1千克(公斤)=2市斤=1000克
1市斤=500克
1市两=50克
2
1.36
1
0.8
100
50
25
17
12.5
10
5
2.5
1.7
1.25
1
200
100
50
34
25
20
10
5
3.4
2.5
2
400
200
100
68
50
40
20
10
6.8
5
4
600
300
150
102
75
60
30
15
10.2
7.5
6
800
400
200
136
100
80
40
20
13.6
10
8
药液计算方式
稀释倍数在100倍以上的计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