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基础知识
农药基本知识

农药基本知识什么叫农药?凡是在农业上用来保护农、林作物及其产品不受害虫、病菌、杂草和鼠类危害,以及 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药剂。
根据用途和作用方式分类杀虫剂作用方式•胃毒剂:通过害虫口器进入消化道内,经吸收而杀死害虫(敌百虫) ❖应用时可把药剂喷洒在害虫取食的植物体上,或作成毒饵诱虫取食•触杀剂:通过害虫体壁进入虫体内,使害虫中毒死亡(菊酯类)❖应用时可直接喷洒在害虫身体上,或施于害虫活动的场所,直接或间接接触虫体,均能 产生毒杀作用•熏蒸剂:农药以气体状态,通过害虫气门进入其呼吸系统,使其中毒死亡(敌敌畏,磷化铝) ❖多用于仓储害虫,有的也用于大田• 内吸剂:通过植物叶、茎、根种子将药剂吸收到植物体内,并在体内传导、散布,而且能存留一定时间,或产生毒性更强的代谢物,当害虫取食带毒的植物组织或植物汁液使其中 毒而死(氧乐果、先优) ❖ _ A♦可采用拌种、喷雾、涂茎、毒土等方法使植物体带毒杀虫剂按成份分类 • .............1 .有机磷杀虫剂:•敌敌畏 氧乐果 辛硫磷 毒死蜱 已酰甲胺磷 •特点:高毒、长残留、杀虫杀螨 •触杀、胃毒、内吸2 .菊酯类• 20%速灭杀丁(氰戊菊酯)2.5%敌杀死(澳氰菊酯) • 2.5%功夫(高效氯氟菊酯)4.5%高效氯氰菊酯 •特点:触杀、胃毒。
持效期长低毒、低残留• 定位杀蚜虫、青虫3 .氨基甲酸酯类呋喃丹、灭多威、抗蚜威।慢性। ।急性।I-I I 胃毒剂I 灭生性 选择性[杀鼠剂]*特点:内吸性强触杀杀卵持效期短4烟碱类*啶虫咪吡虫啉吡蚜酮*特点:内吸性强持效期长5生物农药*BT 阿维鱼腾酮6混配型杀虫剂*常乐、夸尔*混配原则:增效降低成本*有机磷类+菊酯类7其他类型拒食防脱皮性引诱杀菌剂*保护剂:在尚未发病前,把药剂喷洒在植物体表面,以保护植物免受病菌侵害❖一定要在发病前施药,否则效果差至无效(波尔多液、百菌清、代森镒锌)*治疗剂:药剂通过叶、茎、根、或种子进入植物体内,并在体内传导、散布、存留或产生有杀菌活性的代谢物,保护作物免受病菌侵害,同时兼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使用(倾止、农歌、纯品佳托等)除草剂*选择性:在一定施用剂量范围内,只对一定种类的植物产生毒害,而对另一种植物无毒或低毒(巨星、2、4一滴丁脂)*灭生性:在常用剂量下,能杀死所用被接触的植物❖触杀性:无内吸传导性(克无踪)❖内吸性:具有内吸传导作用(草甘磷)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后能达到按照人们意愿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一类药剂❖天丰素、多效唑、复硝粉纳、缩节胺、乙烯利、2、4滴等。
农药基础知识

(二)慢性中毒:
多见于农药厂工人。突出的表现是神 经衰弱症候群与胆碱酯酶活性降低。有 的有机磷农药可引起支气管哮喘、过敏 性皮炎及接触性皮炎。
九、诊断:
1、 诊断原则: (1)接触史 (2)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全血胆碱酯酶活 性,有机磷的代谢产物 (4)作业环境卫生学调查
2、 诊断标准:
烟碱样作用:
在交感、副交感神经节的突触后膜和神经肌肉接头的 终板后膜上, Ach与N型受体结合,对节后神经原和骨 骼肌神经终板产生先兴奋、后抑制的效应。
乙酰胆碱的作用与其剂量的大小有关。小剂量时主要引起毒蕈碱 样作用,而很大剂量时则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可引起 昏迷等症状。
有机磷与胆碱酯酶结合形成的磷酰化胆碱酯酶 有两种形式:一种结合不稳固,如对硫磷、内 吸磷、甲拌磷等,部分可以水解复能;另一种 形式结全稳固,如三甲苯磷、敌百虫、敌敌畏、 对溴磷、马拉硫磷等,使被抑制的胆碱酶不能 再复能,可谓胆碱酯酶老化。
(3)拟除虫菊酯类:面部感觉异常、皮炎、意识障碍、 肺水肿等。
(4)有机氯:严重者有阵挛性、强直性抽搐,昏迷、 呼吸衰竭。
(5)有机氟:以神经、循环系统症状突出。
(6)脒类:口干、口唇青紫、心悸、胸闷,出血性膀 胱炎、呼吸困难、呼吸衰竭等。
(7)醚类: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溶血性贫血,肝、肾 损害等。
2、慢性毒性作用:包括蓄积毒性和远 期作用。
4、供销部门应专人保管、收发农药,容器不得作其他 用途。
5、普及农药中毒知识,严格按照规定合理用农药。
(二)遵守农药安全操作规程
1、提高工人自我防护意识。
2、配药、拌药有专有工具,要正确掌握配 药浓度和施药时间,容器和工具使用后应在指 定地点清洗。
农药基础知识

农药基础知识第一章农药基础知识一、农药的概念《农药管理条例》规定: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鼠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娄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二、农药的分类(一)根据用途分类1、杀虫剂用于防治有害昆虫的物质;2、杀菌剂用于防治植物病源微生物生物的物质;3、除草剂用于防除农田、林地和其他场所杂草的物质;4、杀螨剂用于防治蛛形纲中有害种类的物质;5、杀线虫剂用于防治植物病源线虫的物质;6、杀鼠剂用于防治害鼠的物质;7、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长发育(包括萌发、生长、开花、受精、座果、成熟及脱落等过程)具有抑制、刺激和促进等到作用的物质。
二、根据原料来源分类1、无机农药这类农药是不含有机碳素的化合物。
主要由天然矿物原料制成。
如硫磺、波尔多液、硫酸酮、磷化铝、磷化锌等。
2、有机合成农药这类农药都是由有机碳素化合物构成的。
特点是浓度高,用量少,作用迅速,用途广,储存稳定性好,是当今农药的主体。
缺点是污染环境和农产品,易使有害生物产生抗药性,有些品种特别是除草剂对作物安全性较差,对人畜健康危害较大。
目前生产上使用的杀虫剂主要胡有机磷类、拟除虫菊酯类、氨基甲酸酯类,有机硫类等,杀菌剂主要有有机磷类、取代苯类、有机杂环类,除草剂主要有苯氧羧酸类、苯胺类、酰胺类、氨基甲酸酯类、取代脲类、三氮苯类、有机杂环类等。
3、植物源农药这类农药是从天然植物中撮而来的,所含有效成分是天然化合物。
优点是对植物无药害,多数对有害生物不易产生抗药性,但缺点是制剂浓度低,用量大,药效低,防治谱窄,速效性和持效性差,储存稳定性差。
4、微生物农药这娄农药是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制成的。
特点是药效高,对有益生物无害或杀伤力小,不污染环境,对有害生物也不易产生抗药性。
但缺点是防治谱比较窄,对有害生物的速效性较差。
主要产品有农用链霉素、农用硫酸链霉素、四霉素、多抗霉素等。
农药基础知识学习

农药基础知识学习第一节、农药基础知识1、农药定义农药,目前世界上统一的英文名为pesticide——即为“杀害药剂”,但实际上所谓的农药系指用于防治危害农林牧业生产的有害生物(害虫、害螨、线虫、病原菌、杂草及鼠。
以后,通过较长期的发展的生产和生活过程,逐渐认识到一些天然具有防治农牧业中有害生物的性能。
到17类等)和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品和生物药品。
通常把用于卫生及改善有效成分物化性质的各种助剂也包括在内。
1.1农药的发展史农药,目前世界上统一的英文名为pesticide——即为“杀害药剂”,但实际上所谓的农药系指用于防治危害农林牧业生产的有害生物(害虫、害螨、线虫、病原菌、杂草及鼠。
以后,通过较长期的发展的生产和生活过程,逐渐认识到一些天然具有防治农牧业中有害生物的性能。
到17类等)和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品和生物药品。
通常把用于卫生及改善有效成分物化性质的各种助剂也包括在内。
农药的使用可追溯到公元前1000多年。
在古希腊,已有用硫磺熏蒸害虫及防病的记录,中国也在公元前7~5世纪用莽草,蜃炭灰、牧鞠等灭杀害虫。
而作为农药的发展历史,大概可分为两个阶段: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以天然药物及无机化合物农药为主的天然和无机药物时代,从20世纪40年代初期开始进入有机合成农药时代,并从此使植物保护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早期人类常常把包括农牧业病虫草害的严重自然灾害视为天灾。
以后,通过长期的生产和生活过程,逐渐认识到一些天然具有防治农牧业中有害生物的性能。
到17世纪,陆续发现了一些真正具有实用价值的农用药物。
他们把烟草、松脂、除虫菊、鱼藤等杀虫植物加工成制剂作为农药使用。
1763年,法国用烟草及石灰粉防治蚜虫,这是世界上首次报导的杀虫剂。
1800年,美国人Jimtikoff 发现高加索部族用除虫菊粉灭杀虱、蚤,其于1828年将除虫菊加工成防治卫生害虫的杀虫粉出售。
1848年,T.Oxley 制造了鱼藤根粉。
在此时期,除虫菊花的贸易维持了中亚一些地区的经济。
农药基础知识

天然源农药:存在于自然界的农药 矿物源农药 植物源农药 微生物农药 化学合成农药 :人工合成的农药 无机合成农药 有机合成农药
杀虫剂 杀螨剂 杀菌剂 除草剂 杀鼠剂 杀线虫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 杀软体动物剂 杀卵剂 脱叶剂 增效剂
按作用方式分类 按毒理作用分类
内吸剂:药剂由植物根、茎、叶等部位吸 收、传导到植株各部位,或由种子吸收后 传导到各部位,使危害该部位的害虫中毒 致死 驱避剂:有些药剂本身无毒害作用,但由 于其具有某种特殊的物理特性如气味、颜 色等,施药后使害虫不愿接近 拒食剂:害虫接触或摄食药后,会消除食 欲、拒绝或减少取食而饥饿死亡
农药的全称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有效成分的总含量 第二部分:有效成分的中文通用名称 第三部分:该制剂的剂型
农药的全称由三部分组成(示例)
1.1%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 25g/L联苯菊酯乳油 80%三唑磷原油
1 按来源分类 2 按防治对象分类 3 按毒性等级分类 4 杀虫剂的分类 5 杀菌剂的分类 6 除草剂的分类 7 按有效成分的数量多少分类 8 按加工的剂型分类
按作用方式分类 按对植物的选择性分类 按使用方法分类
按化学结构分类
内吸传导型除草剂:药剂施于作物上 或土壤中后,可被杂草的根、茎、叶 等部位吸收,并能在杂草体内传导到 整个植株各部位,使杂草的生长发育 受抑致死 触杀型除草剂:此类除草剂不能在植 物体内内吸传导和渗透,只是接触药 剂的部位被枯杀,特别是绿色部位
有机氯农药的作用机制 有机磷农药的作用机制 氨基甲酸酯农药的作用机制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作用机制 其它农药的作用机制
有机氯农药,如林丹、氯丹、硫丹、甲 氧滴滴涕等,均为神经系统的刺激剂,主 要是对靶标物的乙酰胆碱酯化酶作用,促 使其神经兴奋,失去时间和空间定向,最 后痉挛而死。 有机氯作用机制的最大特点其对神经元 作用后,无特殊解毒药。一旦发生中毒, 只能用巴比妥等药进行催吐,或用其它镇 静剂减缓症状,此后再对症治疗。禁忌使 用肾上腺素或阿托品等药品进行急救处理。
史上最全的农药基础知识(五大方面)

史上最全的农药基础知识(五大方面)一、农药的分类农药是指能防治农林作物病、虫、草、鼠害及调节植物生长的各种药剂。
如杀虫剂(包括杀螨剂)、杀菌剂、除草剂、杀鼠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为了管理和使用方便,又将农药分成多种类型和加工成多种剂型。
(一)、按性质分类可分为化学农药、生物农药。
1、化学农药。
又可分为有机农药和无机农药两大类。
有机农药是一类通过人工合成的对有害生物具有杀伤能力和调节其生长发育的有机化合物,如敌敌畏、三氯杀螨醇、粉锈宁、氟乐灵、毒鼠磷、2,4-D等。
这类农药的特点是:药效高、见效快、用量少、用途广,可满足不同的需要,现己成为使用最多的一种农药。
但也有缺点:使用不当会造成污染环境植物产品的污染,某些品种对人高毒。
无机农药包括天然矿物在内,可直接用来杀伤有害生物。
如硫磺、硫酸铜、磷化锌等。
这类农药的特点是:品种少,药效低,对作物不安全。
己逐步被有机农药所代替。
它的优点是:成本低。
2、生物农药:分微生物农药和植物性农药。
是用生物活体(主要是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加工而成的农药,这类农药与有机农药相比,具有对人畜低毒、选择性强、易降解、不污染环境和植物产品的优点。
如苏云金杆菌、绿僵菌等、核多角体病毒、鱼藤、烟草、除虫菊等。
(二).按用途分类可分为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杀鼠剂、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杀虫剂--- 用于防治有害昆虫的药剂。
如灭扫利等。
杀螨剂--- 用于防治有害螨的药剂。
如克螨特、速螨酮等。
杀菌剂--- 用于防治植物病原微生物的药剂。
如霜脲锰锌等。
杀线虫剂---用于防治植物病原线虫的药剂。
如米乐尔等。
除草剂-----用于防除田间杂草的药剂。
如除草通等。
杀鼠剂---- 用于防治害鼠的药剂。
如溴敌隆、敌鼠钠盐等。
杀软体动物剂---用于防治有害软体动物的药剂。
如防治蜗牛、蛞蝓等软体动物门的灭旱螺等。
植物生长调节剂---用于调节、<促进或抑制)植物生长发育的药剂。
如乙烯利(用于催熟)、赤霉素(用于刺激生长)、矮壮素(用于抑制生长)、九二0等。
农药基础知识

1984年,台湾就提出了发展“精致农业”的口号,即发展以 “经营方式的细腻化、生产技术的科学化以及产品品质的高级化” 为特征的农业生产。1990年,台湾提出“农业零成长”口号,农业 发展重点转向发展新的优良农产品,提高农产品质,如开发与推广 优质米,开发多产期与高价值水果等。二是推动农业生产企业化、 自动化与科技化,以提高农业生产力,促进农业升级。
节剂、杀软体动物剂。
(1)杀虫剂分类
按照产品用途分类—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杀螨剂、植物生长调节剂
杀虫剂
类型 有机磷类 氨基甲酸酯类 拟除虫菊酯类 沙蚕毒素类 昆虫生长调节类 微生物源类 植物源类 新型杀虫剂 杀螨剂
特点和代表产品 剧毒、触杀、熏蒸、杀虫谱广:毒死蜱、甲胺磷 触杀、胃毒、内吸:克百威、灭多威、丁硫克百威 触杀、胃毒、杀虫快、易产生抗性:高效氯氰菊酯、氟氯氰菊酯 触杀、胃毒、熏蒸:杀虫双、杀虫单、杀螟单 毒性低、污染少:噻嗪酮、虫酰肼、灭幼尿 药效慢:阿维菌素、甲维盐、BT 印楝素、血根碱、苦参碱 吡虫啉、吡蚜酮、茚虫威、氟虫腈、酰胺类 哒螨灵、三氯杀螨醇
(3)除草剂分类
1、按作用方式分:灭生性、选择性 2、按施药部位分:茎叶处理剂、土壤处理剂、茎叶兼土壤处理剂 3、按化学结构分:
除草剂
类型 苯氧羧酸类 磺酰尿类 三氮苯类 取代脲类 酰胺类 有机磷类
特点和代表产品 2,4滴丁酯、二甲四氯、精噁唑禾草灵、精喹禾灵 药效缓慢,长残效,注意对后茬的安全性:苄、吡嘧磺隆、苯、甲、氯磺隆 内吸传导、但在玉米体内能被降解而解毒:莠去津 绿麦隆
农药基础知识

变色
❖ 褪绿和黄化:叶片均匀地变为淡绿色称褪绿, 可表现为整株叶片或部分叶片。该病状类型特点 是:变色均匀。
❖ 花叶和斑驳:指发病叶片形成面积较大的绿色 和黄色相间的杂色称为花叶;如果各种颜色之间 没有明显的轮廓,变色部分较碎,称为斑驳。该 病状类型特点是:变色不均匀。
❖ 花脸:主要指果实不均匀变色 。
十字花科: 叶菜类
❖ 白菜类:小白菜、大白菜、菜心、紫 菜薹、红菜薹等;
❖ 甘蓝类:椰菜、椰菜花、芥蓝、青花 菜、球茎甘蓝等;
❖ 芥菜类:叶芥菜、茎芥菜(头菜)、 根芥菜(大头菜)、榨菜等;
❖ 萝卜类、水生蔬菜类等。
叶菜类田间生长图
叶菜类田间生长图
叶菜类田间生长图
葫芦科:瓜果类
❖ 瓜类蔬菜:黄瓜、苦瓜、丝瓜、 冬瓜、节瓜、南瓜、白瓜、西葫 芦、瓠瓜等葫芦科草本植物。
能调节其生长发育的有机化合物; 优点:药效高、见效快、用量少、防治用途广; 缺点:大部分化学农药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 如:恶霉灵、宇农一号(50%氯溴异氰脲酸)等;
◆ 生物农药:是用生物活体(主要是微生物)及其代谢产
物加工而成的农药。 优点:人畜低毒、不污染环境; 如:小檗碱、蛇床子素、苏云金杆菌、核型多角体病毒等;
工作过程出现问题是必然的,每次的问题的出现解决都是一次提升的过程, 把握机会创造业绩。
植物病害类型 以及宇农畅销产品
一 主要种植作物的分类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蔬菜作物 果类 野生果类 饲料作物 药用作物 嗜好作物 工业原料
蔬菜的主要种类:
❖ 叶菜类(十字花科) ❖ 瓜类(葫芦科) ❖ 茄果类(茄科) ❖ 豆类(豆科) ❖ 其它:玉米等
药剂使用后通过叶片或根流由下向上输导,以药剂有效成分本身或在 植物体内代谢为更具生、茎被植物吸收, 进入植物体内后,被输导到其他 部位。如通过蒸腾物活性的物质发挥作用。 主要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 ④ 熏蒸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什么是农药?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二、农药品种的分类:我们了解农药的分类,就能更好地掌握每一个具体农药品种的性能、防治对象、使用方法等知识,从而让农药发挥更多地积极作用。
农药品种很多,按照防治对象可以分成如下几类:(一)按主要用途分: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除草剂、杀鼠剂、杀软体动物剂、杀线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气雾剂等。
1、杀虫剂(含杀螨剂):用于防治有害昆虫、螨类(蜘蛛)。
按作用方式又可分为:①胃毒剂:药剂通过昆虫口器进入体内,经过消化系统发挥作用使虫体中毒死亡。
例如,敌百虫是典型的胃毒剂,其药液喷在蔬菜叶片上,菜青虫、小菜蛾的幼虫嚼食菜叶吃进药剂,可引起中毒死亡。
②触杀剂:药剂通过昆虫表皮进入体内发挥作用使虫体中毒死亡。
大多数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以及很多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都具有强烈触杀作用,药液喷洒在虫体上即可发挥作用。
③熏蒸剂:某些药剂可以气化为有毒气体,或者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有毒气体,通过昆虫的气门及呼吸系统进入昆虫体内发挥作用使虫草体中毒死亡。
如有机磷杀虫剂敌敌畏的熏蒸腹作用很强,可以在密闭的空间形成一定浓度而杀死该空间的昆虫。
④内吸剂:药剂施用后通过叶片或根、茎被植物吸收,进入植物后被输导到其他部位,如通过蒸腾流由下向上输导,以药剂有效成分本身或在植物体内代谢为更具生物活性的物质发挥作用。
内吸剂主要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如氧化乐果可防治蚜虫。
2、杀菌剂:用于防治植物病害。
按作用方式又可分为:①保护剂:杀菌剂在病原菌侵染之前喷施在植物体表面,起保护作用,即使病菌再来也侵染不了植物。
如波尔多液,福美类和代森类及有机硫杀菌剂等。
②治疗剂:杀菌剂在病原菌侵染植株以后施用,可以抑制病菌生长发育甚至致死,可以缓解植株受害程度甚至恢复健康。
有经典治疗作用的杀菌剂是内吸剂,如多菌灵、三环唑、三唑酮、井冈霉素等均具有很强的内吸治疗作用。
而甲霜灵和三乙膦酸铝这样的内吸杀菌剂具有向顶性与向基基双向内吸传导作用。
发挥治疗作用特别优越。
③铲除剂:杀菌剂直接接触植物病原并杀伤病菌使它们不能侵染植株。
铲除剂因作用强烈,有的不能用在生长期的植株;石硫合剂药液浓度高时具有铲除作用,如在桃树萌芽前施药,可杀死枝干上的桃缩叶病菌。
3、除草剂:用于防除杂草。
按作用方式又可分为:①触杀性除草剂:药剂施用后杀死直接接触剂到药剂的杂草该部位活组织。
如百草枯是灭生性触杀剂除草剂,地上绿色部分接触药剂会很快受害干枯,但它不会影响到植物的地下部分。
②内吸性除草剂:药剂施用于植物体或土壤,通过植物的根、茎、叶吸收,并在植物体内传导,最终能杀死杂草植株。
如草甘膦有强烈内吸传导作用,可以向顶性、向基性双向传导,施用于杂草植株,能杀死其地上部分,也能杀死其地下根、地下茎等地下部分,因此可以防除多年生宿根性杂草。
4、植物生长调节剂:用于调节植物生长,不用于防治有害生物。
其中有的能刺激生长,如赤霉素;有的能抑制生长,如矮壮素;有的能改善植物内在或外在质量,如乙烯利可用于催熟。
(二)按来源分:矿物源农药(无机化合物)、生物源农药(天然有机物、抗生素、微生物)及化学合成农药三大类。
(三)按化学结构分: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有机氮化合物、有机硫化合物、酰氨类化合物、脲类化合物、醚类化合物、苯甲酸类、三唑类等。
三、什么是农药的三证?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农药登记制度。
“三证”指农药登记证、农药标准证和农药生产许可证(或农药生产批准证书)。
其中农药登记证由国家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发证。
农药标准证又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
每一个商品化的农药产品如果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必须统一执行该标准,如果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则由企业制定自己的企业标准,并到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备案。
农药批准证由国家发改委发放。
农药生产许可证由设在国家技术监督局的全国许可证办公室发放。
四、农药登记证分为几种情况?农药登记可分为:临时登记、正式登记、分装登记、续展登记、一次性出口登记(CHD登记)五种情况。
1)临时登记(LS):指经过国家指定的科研机构对产品进行大面积试验后进行示范试验、试销、试用或特殊情况下使用的农药时期。
临时登记有效期一年。
2)正式登记(PD):指经过示范试验、试销可以作为商品流通的农药,生产者应向国家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提出正式登记申请,经国务院农业、化工、卫生、环保和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审查并签署意见后,由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进行综合评价,评审通过的发给农药正式登记证。
有效期五年。
3)分装登记(F):指已取得登记的产品,为了便于销售和使用,由其它企业将其大包装产品分成小包装产品的登记。
有效期一年。
4)续展登记指农药登记到期申请办理的登记手续。
5)一次性出口登记(CHD登记):指为办理“进出口农药登记证明”而采取的一种有利于我国农药出口的一项登记措施。
有效期半年。
五、农药一般有哪几种名称?农药名称是它的生物活性即有效成分的称谓。
一种农药一般有化学名称、通用名称和商品名称。
1)化学名称是按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根据化学命名原则定出化合物的名称。
例如“福美双”的化学名称应为“四甲基秋兰姆二硫化物”。
2)通用名称即农药品种简短的“学名”,是标准化机构规定的农药生物活性有效成分的名称。
通用名称又分为国际通用名称和中文通用名称。
例如“福美双”为中文通用名称。
国际通用名称应为“thiram”。
3)商品名称是农药生产厂为其产品在有关管理机关登记注册所用名称,用以满足商品流通时需要。
商品名称受法律保护。
如我公司“50%福美双”商品名称为“平菌”。
六、我国常用的农药剂型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我国常用的农药剂型有:粉剂、可湿性粉剂、乳油、颗粒剂四大剂型。
其他还有乳粉、胶悬剂、超低容量油剂、可溶性粉剂、水分散剂、气雾剂等。
1)粉剂:是由一种或多种农药原药和陶土、粘土等填料,经机械粉碎加工,混合而成的粉状混合物,它不易被水润湿,也不能分散和悬浮于水中,所以不能加水喷雾使用。
一般低浓度粉剂直接喷粉使用,高浓度粉剂可作拌种、土壤处理或配制毒饵。
其主要特点是使用方便、工效快且不受水源的限制。
2)可湿性粉剂:是由一种或多种农药原药和填料陶土等并加入一定量的湿润剂、扩散剂、展着剂等经粉碎、混合等加工过程制成的粉状混合物。
可湿性粉剂能被水润湿后均匀的分散在水中,主要作喷雾使用。
其主要特点:1.使不溶于水的农药经加工后可兑水作喷雾或泼浇使用。
2.药剂有较好的润湿性能,能较均匀地展着在作物或杂草的茎叶上,提高了药效。
3.包装、运输简便,节省溶剂。
3)乳油:是由农药原药、溶剂和乳化剂等按一定的配比,经混溶调制而成的透明油状液体,兑水后经稍加搅动即分散成白色油状液。
特点:1.药剂兑水后喷洒在作物上,能很好地粘附于作物表面,不易被水冲刷,残效期较长。
2.药剂很容易浸入或渗透到病菌、害虫体内或浸入到作物表皮内部,大大增强了药剂的防治效果。
4)颗粒剂:是由农药原药或加工制剂和粗细相等的载体如:陶土、细砂、煤渣、玉米芯等均匀混合制成颗粒状的制剂。
颗粒剂的特点:能控制农药释放速度、残效期长、用药量小、使用方便且不易发生药害。
七、可湿性粉剂有哪些特点?1)不能兑水使用的农药通过加工制成可湿性粉剂,可作叶面喷雾。
2)可湿性粉剂兑水后,经搅拌成均匀的悬浮液,在悬浮液中上无浮粉,下无沉淀或有极少沉淀。
3)喷雾的雾滴溅落到作物表面或病虫草的表面上,容易湿润展布增加与病虫接触的机会。
4)防治效果比同种药剂的粉剂要高30%~40%,且药效期较长。
5)药剂容易附着在作物表面,较耐雨水冲刷,提高了药剂的防治效果。
6)包装方便,成本低(与液体农药相比)。
八、在使用可湿性粉剂时如何改善药液性能和防治效果?我国目前的可湿性粉剂在加工方法,设备和选用的助剂还不是很先进的,加工出来的质量不是很稳定,特别是细度差、悬浮率低,再加上有时贮藏和存放条件不合要求,因此加水配药时,有时出现上有浮粉,下有沉淀的现象,可采取一些适当的措施改善药液的性能,提高防治效果。
1)精心调制。
在配制可湿性粉剂时,应先在药液中加少量的水,充分搅动,调成均匀的糊状,不能有小的球状颗粒,然后再加入余下的稀释水量。
使用时还应不断搅动。
2)水质要好。
应采用江,河,湖等自然水源,不宜用井水,泉水,咸水或生产企业排放的污水等硬水。
3)在稀释的药液中加入少量的肥皂水,洗衣粉等。
4)与一些乳油杀虫剂混用可改善可湿性粉剂的性能。
九、什么是病虫的抗药性?杀菌剂抗药性有什么特点?所谓病虫抗药性,指病虫的一个品系在有药剂的环境下,形成耐受农药常用的剂量,而这个农药剂量对正常种群中大多数敏感个体仍然有效,那就说明该个体有了抗药性。
对杀菌剂而言,病菌对保护性杀菌剂(如硫磺、福美系列、代森锰锌、波尔多液等)不易产生抗药性,而对内吸性杀菌剂(如多菌灵、甲托、三唑酮、甲霜灵、抗菌素等)很容易产生抗药性。
这是因为保护性杀菌剂对病菌的生命活动的抑制是多位点作用,一种病菌不可能在全部位点引起突变。
而内吸性杀菌剂对病菌的作用点是单一的,药剂只针对病菌的单一代谢环节,病菌很容易在此作用点发生突变。
十、可湿性粉剂的性能指标有哪些?1)有效成分含量:指药剂中能产生杀菌效果的各种单剂在整个药剂中所占百分比,一般含量指标采用“≥”。
2)润湿性:指微粉被水浸湿的能力。
一般用药粉倒入水中到完全润湿下降的润湿时间来表示。
润湿时间越短,润湿性越好。
润湿时间越长,润湿性越差。
目前可湿性粉剂润湿时间规定≤60秒。
3)悬浮性:指分散的药粒在悬浮液中保持悬浮一定时间的能力,通常用悬浮率表示。
常说的悬浮率指可湿性粉剂中有效成分的悬浮率。
悬浮率与产品的细度及所采用的制剂有很大关系。
外国悬浮率标准一般在75%以上,我国产品规定悬浮率在60%以上。
(我公司产品悬浮率均在≥75%)4)细度:指药粉粒子的大小。
我国现规定产品细度一般为通过44um(325目)标准筛为≥95%。
5)水分:指可湿性粉剂中含有水量的多少。
我国目前采用的标准为≤1.5%。
6)酸碱性(ph值):指可湿性粉剂的酸碱程度。
我公司产品一般都呈中性,即ph值在6.0-8.0之间。
7)热贮稳定性:指制剂在贮藏一定时间后,其物理、化学性能变化的大小。
我国标准一般情况下规定在54±2℃条件下存放14天,其悬浮率、润湿性均应合格,有效成分含量与热贮前分解率≤5%。
十一、农药的毒性及标志:农药的毒性:是指农药损害生物体的能力,其毒力大小通常用对实验动物的致死中量或致死中浓度来表示。
我国农药毒性分级标准是根据农药产品对大鼠的急性毒性大小来划分的。
共分五级:剧毒、高毒、中等毒、低毒、微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