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疹性疾病鉴别要点(表格)

合集下载

教你如何看“疹”识病(图)

教你如何看“疹”识病(图)

教你如何看“疹”识病(图)看“疹”识病患传染病的因有孩子常有一个共同点:皮肤冒出形形色色的疹子,谓之出疹性该病。

不同的传染病,其疹子的色泽、形态不一样,各有特点。

父母可以从疹子的特点大致判断分析出疾病的种类,为就医提供线索。

幼儿急疹——烧退疹出孩子烧退之时出疹,先见于颈部及躯干,很快遍及全身,腰部及臀部较多(鼻颊、膝下及脚掌等处一般没有),大小如粟粒,淡红似玫瑰(又称婴儿玫瑰疹),多在24小时之内出齐,持续1~2天后消退,不留痕迹。

孩子常突发高烧(体温高达39~40℃),食欲稍有减低,持续三五天后血糖骤降,精神即刻好转,疹子开始出现,即“烧退疹出”,此特点是与其他出疹性疾病(如麻疹、猩红热)的最大区别。

处理要点:注意休息,多喂白开水或菜汤、果汁;高烧用物理方法(如温水擦浴)或药物(如扑热息痛)降温,烦躁或惊厥可酌用镇静剂;因其致病元凶为病毒,故抗生素无效。

手足口病——“手足口”出疹疹子通常“亮相”于手(手指右上角与指甲两侧)、足(四肢背面与脚跟边缘)及口腔(唇内侧、舌面、颊黏膜、齿龈处)等三个部位,“手足口”病由此得名。

初为红色斑点,持续24小时变为疱疹,疱疹内充满渗出液体,溃破后形成毛序溃疡,溃疡四周发红。

疹子数量从几个到数十个不等,严重时可累及手掌、足底、肘部、膝部和臀部等处。

孩子常有轻度发烧,口腔及咽喉不适或酸痛。

疱疹破溃后症状加重,如不吃奶、流口水、哭闹、烦躁等。

经5~7天治疗可恢复。

个别孩子可能出现骨膜炎、脑膜炎、脑炎等并发症,后果严重,需引起父母警惕。

处理要点:让孩子休息,多喂水;用消毒漱口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保护皮肤不并使疱疹溃破,让其自然吸收干燥结痂;可选用靶向药物(如病毒灵、潘生丁)、维生素类等、解热镇痛剂,或清热解毒的中草药制剂。

水痘——圆形水疱孩子发烧后24小时出疹,先发于前额,再向躯干、四肢蔓延,呈向心性分布。

初为红色斑丘疹,迅即变为米粒至豌豆大的圆形茄子水疱,周围红晕明显,水疱中央呈卵脐窝状。

小儿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ppt课件

小儿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ppt课件

风水红花麻斑寒
谢谢大家!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主要经营:课件设计,文档制作,网络软件设计、 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等 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户满 意!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 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小儿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病 名 水 痘 全身症状 及其他特 征 全身症状 轻 发热与皮疹 的关系 前驱期半 天~1天, 出疹时不发 热
病原
水痘 -带 状疱 疹病 毒
皮疹特点
皮肤粘膜瘙痒性水疱 疹,成批出现,红色 斑疹或斑丘疹、水疱 、结痂同时出现,向 心性分布,粘膜皮疹 易溃破
出疹性疾病出诊顺序总结
小儿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十大发疹性疾病的鉴别)
病 名 风 疹
病 原 风 疹 病 毒
全身症状及其 他特征 全身症状轻, 耳后、颈后、 枕后淋巴结肿 大并触痛
皮疹特点
发热与皮 疹的关系
红色斑丘疹,面部 发热后半 躯干四肢,疹间有 天至1天 正常皮肤,退疹后无 出疹 脱皮及色素沉着


小儿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病 病原 名 幼 儿 急 疹 人疱 疹病 毒6 型
全身症状及 其他特征 一般情况好, 高热时可有 惊厥,耳后、 枕后淋巴结 亦可肿大
皮疹特点
发热与 皮疹的 关系
红色斑丘疹,躯 高热3~ 干、颈部及上肢 5天,热 多见,1天出齐 退疹出 ,次日消退
幼 儿 急 疹
小儿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病 名
猩 红 热
麻 疹
需要鉴别的出疹性疾病
• • • • • • • • • 1.风疹 2.幼儿急疹 3.猩红热 4.肠道病毒感染 5.药物疹 6.水痘 7.手足口病 8.川崎病 9.其他发热伴发疹性的疾病(风湿热、幼年类风 湿病、狼疮病、等等变态反应性疾病、血小板减 少等血液系统疾病、雪旺式病、韩雪柯式病等等 少见病、流脑、支原体感染等特殊病原体感染等 等)

小儿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与治疗

小儿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与治疗

发热、 服药史
WHO估计,2000年全球约有170万儿童死于疫苗 可预防疾病,其中77.7万(占46%)死于麻疹; 2002年全球麻疹发病 3 000万~4 000万例,死亡 87.5万例;占疫苗可预防疾病的44%; 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的第5位; 目前麻疹仍是威胁儿童健康和生命的最主要的传 染病之一。
风疹
风疹病毒
发热半天至1天后出疹
幼儿 人疱疹病 急疹 毒6型
一般情况好,高热时可 有惊厥,耳后淋巴结可 肿大,常伴有轻度腹泻
高热,中毒症状重,咽 峡炎,杨梅舌,环口苍 白圈,扁桃体炎 发热、口咽痛、流涎、 拒食,疱疹性咽峡炎, 重症有脑炎、神经源性 肺水肿 原发病症状,
红色细小密集斑丘疹,头面部颈 及躯干多见,四肢少, 一天出 齐,次日开始消退
猩红热
对密切接触的易感人员应隔离7~12天
护理措施:急性期卧床休息,防止继发感染 供给充分的营养和水分,饮食宜以清 淡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为主
中医治疗:以清热解毒,清利咽喉为基本法则 如解肌透痧汤、凉营清气汤沙参麦 东汤等
风疹
小儿有与风疹病人密切接触者,可口服板蓝 根颗粒预防发病 护理措施:出疹期间不宜外出,防止交叉感 染 注意休息与保暖,避免复感外邪。 多饮开水,少食辛辣刺激之品。对体温较高 者可做物理降温 中医治疗:以疏风清热为基本 法则。如银翘散、透疹72小时内可肌注水痘—带状疱疹免疫 球蛋白,以预防本病
护理措施: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且皮肤清洁 正在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患儿,应 减量或停用。对伴发热的患儿,应避免使用水杨 酸制剂,以免发生瑞氏综合征 中医治疗:以清热解毒化湿为基本法则。如银翘 散、清胃解毒汤、清瘟败毒饮、 黄栀花口服液等
手足口病
对于密切接触者应隔离观察7~10天 护理措施:宜给予清淡无刺激的流质或软食,多 饮开水进食前后可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漱口,以 减轻食物对口腔的刺激 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对皮肤疱疹切勿 抓挠以防溃破感染 中医护理:以清热祛湿解毒为原则 如甘露消毒丹、清热泻脾散、清瘟 败毒饮、痰热清注射液等

儿童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表

儿童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表
赫蒯,#赫
Stinson⅛
鼬色版着
献样献
儿童常见出诊性疾病的鉴别表
\魅
亲M
融体
皮制现桐
好会
史黏麻序
林林现
是否包翘着

脑触
0.5-1天
红色蚯浮
白醐Hfffffi⅛
耳后、放后、期融毓大

⅛∕bθ

械就
疝林*
0.பைடு நூலகம்T天
多形性(僻、丘机魅、⅛
京)
呈批出现施fλ干一头配科一奸
向心分机0
即&Hf


-O隗林螟婀有)
摄稣
桂楠
卜2天
⅛ft⅛m
瓦上楠期「大小丘村
萦2肝、Ift沟∙÷全身
∏M⅛8,草乾,M⅛,咽败

面部及奸麟
梅彼,琰大
片献
手是咪
⅛,雕解71
S
卜2天
施,雕翅红患棘财就
口鼠做软民M麟、手足科糠雌
0»,手足心,MA
*,其余独娱

i,
帆急*
人趟济精6基加7基
3-4天
蛀东丘*
⅞f→^→S⅛(夕
A)

覆.

麻韩等
3-4天
红色班丘•
魅-妇奸一四
Jftf手足心(少见)

小儿出疹性传染病的鉴别要点

小儿出疹性传染病的鉴别要点
不宜用物理或药物强行降温,体温超过40℃可使用小剂量退热剂。
水痘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患儿(唯一的传染源)
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
至疱疹全部结痂
①皮疹分批出现,红色斑疹、丘疹、疱疹及结痂同时存在;②皮疹呈向心性分布;③疱疹可见于口腔、咽等处;④自限性疾病,10天左右自愈
发热第一天可出疹
全身症状轻
阿昔洛韦是目前首选药物,24小时内使用有效。
禁用阿司匹林和糖皮质激素
猩红热
A组β型溶血链球菌
患者和带菌者
呼吸道
至临床症状消失后1周,咽拭子培养连续3次阴性
皮肤弥漫充血,有密集针尖大小的丘疹,1周后全身大片脱皮。(皮肤皱褶处可见线状疹,又称为帕氏线)
发热1~2天出疹,发热的高低与热程均与皮疹的多少及其消长一致
全身症状明显,高热,有明显咽痛。杨梅舌、口周苍白圈
首选青霉素,若对青霉素过敏则选红霉素。
流行性腮腺炎
腮腺炎病毒
早腺肿大消退后3天

部分有前驱症状,高热(可达40℃)
肿大的腮腺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可见腮腺导管口
自限性疾病,无特殊治疗
疾病
病原体
主要传染源
主要传播途径
隔离时间
皮疹特点
皮疹与发热关系
临床特征
治疗要点
麻疹
麻疹病毒
患者
呼吸道
至出疹后5天,有并发症者延长至出疹后10天
①自耳后发际—面部—颈—躯干—四肢—手心、足底,②初为淡红色斑丘疹,压之褪色,疹间皮肤正常③退疹后有色素沉着及米糠样脱屑
发热3~4天出疹,出疹期热更高
全身症状重,呼吸道症状明显、体温高

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出疹性疾病
目的与要求
掌握 皮疹特点及鉴别诊断
概念
是一类疾病的统称 伴有皮疹的疾病统称为出疹性疾病 是儿科常见的病种之一 皮疹的出现时间,分布部位和先后次序 对鉴别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儿科常见的出疹性疾病
麻疹
药物疹
风疹
猩红热
幼儿急疹
荨麻疹
水痘
肠道病毒(如手足口病)
过敏性紫癜
麻疹(MEASLES)
(出疹第三天)
麻疹恢复期色素沉着
特点
发热第4天出现玫瑰斑丘疹,疹出热更高 皮疹可融合成片,疹间皮肤正常,压之
褪色,无瘙痒感 皮疹从上到下,从上到下消退,留有色
素沉着
风疹
病因:风疹病毒
传染源:病人,出疹前5天到出疹
后2天
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传播
流行季节:冬春好发
易感性:1-5岁儿童及孕妇(畸形: 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Rash
The exanthem is red, punctate or finely papular, and blanches on pressure.
Circumoral pallor
The cheeks appear flushed but the area around the mouth is pale.
龈疱疹、不像水痘 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皮疹
荨麻疹
俗称“风疹块”、“发丹”,是皮肤粘 膜暂时性小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而出 现的局限性水肿反应。
临床表现为反复发生的一过性风团伴瘙 痒,消退后不留痕迹。
皮疹特点
突然发病、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的风团 淡红色或苍白色 可局限也可泛发全身 可融合成片,有剧痒、烧灼或刺痛感 数小时消退,不留痕迹。也可持续较长时间此 伏彼起,或一日之内反复几次发作。

出疹性疾病鉴别要点(表格)教学内容

出疹性疾病鉴别要点(表格)教学内容

发热数小时~1 天出疹,
出疹时热高
发热 24 小时内出痘
2—3 天布满
特殊体征 初热期麻疹黏膜斑
出疹特点
玫瑰色斑丘疹自耳后 发际→额面、颈部→ 躯干→四肢,3 天左 右出齐。疹退后遗留 棕色色素斑、糠麸样 脱屑

玫瑰色斑疹或斑丘 疹,较麻疹细小,发 疹无一定顺序,疹出 后 1~2 天消退。疹退 后无色素沉着,无脱 屑
(3) 出疹期:多于发 热后的 3~4 天 皮疹布发,2~3 天波及全身
(4) 恢复期:出疹 3~4 天热退疹 消,疹退后,皮 肤有糠麸状脱屑 及浅褐色色素沉 着,7~10 天痊 愈
麻疹病毒
白细胞总数下降, 淋巴细胞升高
(1) 潜伏期 8~14 天左右
(2) 前驱期:起病急, 体温突然升高达 39~41℃,持续 3~5 天,一般情 况良好

出疹期:环口苍白圈, 草莓舌,帕氏线
玫瑰色细小斑丘疹自 头面→躯干→四肢, 24 小时布满全身,疹 退后无色素沉着,很 少有脱屑
细小红色丘疹,皮肤猩 红,自颈、腋下、腹股沟 处开始,2~3 天遍布全 身。疹退后无色素沉着, 有大片脱皮
出疹部位
按序布发:耳后发 际→额面、颈部→ 躯干→四肢→手足 心
疹后
遗留棕色色素斑、 糠麸样脱屑
精品文档
无色素沉着,无脱屑 无色素沉着,有少 无色素沉着,有大片脱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数脱屑

不遗留痕迹
病程
感染病毒 周围血象
(1) 潜伏期:一般为 6~18 天,可有 低热及全身不 适。
(2) 前驱期:一般持 续 3~4 天,发 热、咳嗽、流 涕、流泪,眼结 合膜充血、畏光 及咽痛和周身乏 力。病后的第 2~3 天,麻疹 粘膜斑(Koplik 斑)

几种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表

几种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表

特殊体征
理化检查
末梢血白细胞数降 低,淋巴细胞分类 血白细胞数减少,分 增多,出现异型淋 类淋巴细胞增多 巴细胞及浆细胞
恢复期
麦麸状脱屑,有 色素沉着
无脱屑及色素沉着
无脱屑及色奉沉着
有脱皮,无色素斑痕
区别
麻 疹
风 疹
幼儿急疹
猩红热
好发年龄
7个月~5岁
1~5岁
6个月~1/2岁
2~10岁
病原体
麻疹病毒
风疹病毒
人类疱疹病毒
A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发热3~出 发热与出疹关 疹,出疹时发热 系 更高 发热,咳嗽流涕 、泪水汪汪
发热1/2~1天出疹
发热3~4天,热退出 疹
发热数小时~1天出疹
初期症状
发热,咳嗽流涕, 耳后、枕、颈部淋 巴结肿大
突然高热,一般情况 好
发热、咽痛红肿,糜烂 鲜红点状,密集成片,皮疹 先见颈,胸,腋下,继而遍 及全身,颜面部潮红而无皮 疹2~3天遍及全身 口唇周围苍白圈,杨梅舌, 皮肤皱折处呈线状疹 血白细胞数增多,分类中性 粒细胞增高,咽拭子培养可 分离出致病菌
皮疹特点
暗红色斑丘疹, 淡粉红色斑丘疹, 呈玫瑰红色的丘疹, 疹间有正常皮 较麻疹为稀少,发 较麻疹细小,发疹无 肤,发疹有一定 疹无一定顺 序,24 一定顺序,24小时布 顺序,约3天左右 小时后布满全身 满全身 出齐 麻疹粘膜斑 末梢血白细胞数 减少,分类淋巴 细胞相对增多 无 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恢 复 期 皮疹 3~5 天后颜色转 暗、消退,按出疹先后顺 序脱皮,色素沉着,大片 脱皮
2
不遗留痕迹
(1) 前驱期 婴幼儿常无前驱症状或症状轻 微,年长儿可有畏寒、低热、头痛及咽痛等表现,持续 1~ 2 天后出现皮疹
(2) 出疹期 发热数小时至 24 小时出疹,皮疹 呈向心性分布,分批出现,可见丘疹、疱疹、痂疹同时存 在。10 天左右可自愈
发热、头痛、全身倦怠。 在发病 24 小时内出现皮疹,迅即变为米粒至 豌豆大的圆型紧张水疱,周围明显红晕,有水疱 的中央呈脐窝状。
出疹
发热 3~4 天出
与发热的 疹,出疹时发热更高
关系
3 天左右出齐
发热 3~4 天出 疹, 热退疹出
1—2 天消退
发热 1/2~1 天 出疹
1—2 天消退
发热数小时~1 天出 疹,出疹时热高
很少有脱屑

头面→躯干→
自额、腋下、腹股沟
四肢,
→全身
24 小时布满全 2
皮疹,迅即变为米粒至豌豆大的圆型紧张水疱, 周围明显红晕,有水疱的中央呈脐窝状。约经 2-3 天水 疱干涸结痂,痂脱而愈,不留疤痕。皮损呈向心性分 布,先自前颜部始,后见于躯干、四肢。数目多少不 定以躯干为多,次于颜面、头部,四肢较少,掌跖更 少。粘膜亦常受侵,见于口腔、咽部、眼结膜、外阴、 肛门等处。皮损常分批发生,因而丘疹、水疱和结痂 往往同时存在,病程经过 2-3 周。
(3) 出疹 期:多于发热后 的 3~4 天皮疹布 (4) 发,2~3 天波及 全身
(4) 恢复 期:出疹 3~4 天 热退疹消,疹退 后,皮肤有糠麸 状脱屑及浅褐色 色素沉着,7~10
(1) 潜 伏 期 8~14 天左 右
(2) 前 驱 期:起病急,体温 突 然 升 高 达 39 ~ 41℃,持续 3~5 天,一般情况良好
(4) 消退 期:疹出 1~2 天 后消退,无脱屑 及色素沉着斑
(1) 潜 伏 期 通常为 2~3 天
(2) 前 驱 期 一般不超过 24 小时。起 病急骤,痧疹隐隐,黏膜 内疹,有畏寒,高热伴头 痛、恶心、呕吐、咽痛等
(3) 出 疹 期 发病后 1~2 天出疹,发 热 24h 内,壮热口渴,环 口苍白圈,草莓舌,帕氏 线。(持续 4~5 天)
(3) 出 疹 期 热退 9~12 小时出现皮疹,皮 疹呈红色斑疹或斑 丘疹,布满躯干、 腰、臀部,热退疹 出 疹退期:一般在 2~3 天内消失,无色素 沉着,无脱屑
(1) 潜伏 期:14~21 天
(2) 前驱 期:1~2 天,突 然高热, (39.5~ 40℃),全身症 状多较轻微
(3) 出疹 期:多于发热 1~ 2 天后出疹,热退 疹出,
2—3 天布满
发热 24 小时内出痘
特殊 体征
初热期麻疹黏 膜斑


出疹期:环口苍白 圈,草莓舌,帕氏线
斑,丘,疱,痂,“四代同堂”
出疹 特点
出疹 部位
玫瑰色斑丘疹自 耳后发际→额面、颈 部→躯干→四肢,3 天左右出齐。疹退后 遗留棕色色素斑、糠 麸样脱屑
按序布发:耳后 发际→额面、颈部→ 躯干→四肢→手足
向心性分布,


疹后
遗留棕色色素
无色,有大片
斑、糠麸样脱屑 脱屑
少数脱屑
脱屑
病程
(1) 潜伏 期:一般为 6~18 天,可有低热及 全身不适。
(2) 前驱 期:一般持续 3~ 4 天,发热、咳嗽、 流涕、流泪,眼 结合膜充血、畏 光及咽痛和周身 乏力。病后的第 2~3 天,麻疹粘 膜斑(Koplik 斑)
`1 病名
好发 年龄
潜伏 期
麻疹 6 月~5 岁 6~21 天
初期 症状
发热,咳嗽,流 涕,泪水汪汪(结膜
炎)
幼儿急疹 1 岁以内 7~17 天
风疹 1~5 岁 5~25 天
突然高热,一般
发热,咳嗽,流
情况好
涕,枕部淋巴结肿大
猩红热
水痘
2~8 岁
6-9 岁
1~7 天
10-21 天
发热,咽喉红肿化脓 疼痛
天痊愈
感染 病毒
周围 血象
麻疹病毒
白细胞总数下 降,淋巴细胞升高
人疱疹病毒 6 型
自细胞总数下 降,淋巴细胞升高
风疹病毒
白细胞总数下 降,淋巴细胞升高
A 族乙型溶血性链球 菌
白细胞总数升高,中 性粒细胞升高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低,淋巴细胞相对增高。
2
玫瑰色斑疹或斑 丘疹,较麻疹细小,发 疹无一定顺序,疹出后 1~2 天消退。疹退后无 色素沉着,无脱屑
出疹无序,以躯 干,腰,壁为主
玫瑰色细小斑丘
细小红色丘疹,皮肤猩
疹自头面→躯干→四 红,自颈、腋下、腹股沟处
肢,24 小时布满全身, 开始,2~3 天遍布全身。疹
疹退后无色素沉着, 退后无色素沉着,有大片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