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MO技术杂谈(一)分集与复用的权衡
MIMO系统中分集增益和空间复用增益的折衷关系

对所有可能的 hij 求信道容量的数学期望,可得信道容量均 值:
⎡ ⎛ ⎞⎤ ⎜ I + SNR HH H ⎟ ⎥ ⎟ C = E ⎢⎢log det ⎜ nR ⎟ ⎜ ⎟⎥⎥ ⎜ nT ⎝ ⎠ ⎢⎣ ⎦
写为
(4)
对 H 进行奇异值分解, 设 λi 为 HH H 的特征值, 则式(4)可改
⎡ nR ⎤ ⎛ ⎞ ⎟⎥ ⎜1 + SNRλi ⎟ C = E ⎢⎢ ∑ log2 ⎜ ⎟ ⎜ ⎟ ⎜ n ⎝ ⎠⎥⎦⎥ T ⎣⎢ i =1
将式8代入式7得minlogminsnrmin10可见在非相关衰落信道下无论是平均功率分配还是最佳功率分配mimo系统都可等效地看成并行siso系统的叠加信道容量随线性增加是siso系统信道容量的logsnrmin22定义对于某种空时编码方案c由于可能存在符号在同一发射支路或不同发射支路上重复传输的情况传输速率必定不大于信道容量假设传输速率为snrsnr11将mimo系统能够得到的传输速率与siso系统的最大传输速率的比值定义为空间复用增益snrsnrlimlogsnrmimo系统能够得到的最大空间复用增益maxmin对于空时编码c传输的符号可能经由不同的传输路径到达接收机这样可以提供分集增益降低误码率
1 ⎡ x1 ⎢ ⎢ 2 ⎢ x1 X = ⎢⎢ ⎢ # ⎢ nT ⎢x 1 ⎣ 1 x2 2 x2
#
nT x2
xl1 ⎤⎥ ⎥ " xl2 ⎥ ⎥ % # ⎥⎥ ⎥ " xlnT ⎥ ⎦ "
R(SNR) = kC (SNR),
(2)
0≤k ≤1
(11)
将 MIMO 系统能够得到的传输速率与 SISO 系统的最大传输 速率的比值定义为空间复用增益[9],即
mimo 分集增益 条件

mimo 分集增益条件
MIMO (多输入多输出) 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同时使用多个天线进行数据传输和接收。
MIMO 技术的分集增益是指通
过使用多个天线传输和接收数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信道容量和传输速率的增益效果。
MIMO 的分集增益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空间多样性:在 MIMO 系统中,通过使用多个天线,可以
获得来自不同方向的多条信道,这样就可以利用空间多样性来提高信号强度,从而减小信号受到干扰和衰落的影响。
2. 独立信道:MIMO 系统中的每个天线都应该有独立的信道,这样可以避免信道之间的相关性,从而提高系统的性能。
当信号通过不同的路径传输时,可以实现多个独立信道,从而提供更多的传输选择。
3. 空间分集:在 MIMO 系统中,通过多个天线的组合使用,
可以将传输的数据分成多个子流,然后在接收端重新组合这些子流。
这样可以提高系统对抗干扰和衰落的能力,增加传输的可靠性和速率。
4. 软分集:MIMO 系统中的软分集技术可以利用接收端的信
号处理算法,在接收阶段降低噪声和干扰的影响。
通过使用最大比合并等算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的接收性能和信道容量。
综上所述,MIMO 系统的分集增益是通过利用空间多样性、
独立信道、空间分集和软分集等技术来实现的。
这些技术可以提高系统的抗干扰和传输速率,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
通俗易懂的MIMO技术简介

通俗易懂的MIMO技术简介MIMO概述MIMO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许多现代通信标准中,特别是消费领域。
原因是相对于SISO,MIMO技术有很明显的优势。
MIMO是多路输入多路输出的意思,指的是当一个报文在发射端被一根或者多跟天线传输,而在接收侧被一根或者多根天线接收的情况。
与之比对的是单输入单输出(SISO),SISO指发送和接收都用1根天线,而另外有种说法叫单输入多输出(SIMO),SIMO指发送用一根,接收有多根天线。
可能有人会对SIMO的输入和输出定义有点奇怪,其实这是因为当初在贝尔实验室最开始定义这个名称时,工程师在发送和接收侧都是分别测试的,而不是整个无线链路测试,因此他们把“IN”定义为发送功能,“OUT”定义为了接收,一直沿用至今。
什么是多天线技术?在发送和接收侧的多天线引入了信号自由度的概念,这在SISO系统是没有的。
这里的自由度主要指的是空间自由度。
这种空间自由度可以被定义三种,分别为“分集”,“复用”或者这两种的组合。
分集(diversity)简单点来说,分集意味着重复:举个例子,多根天线接收同一个信号,就代表发射分集。
由于每根天线在接收数据时也接收到了各自的噪声,但由于各个噪声的不相关性,合并多个天线信号能够消除部分噪声,从而得质量更好的信号。
打个比方,如果从两个不同的方面来看同一个物件,那么得到的评价也会更可靠。
需要说明的是,分集并不一定要多个接收天线才能实现,后面就会讲到,分集也可以使用多个发送天线通过空时编码(STC )技术来实现。
空间复用(Spatial Multiplexing )第二个主要的MIMO 技术为空间复用,空间复用可以在不增加带宽和发送功率的情况下通过成对的MIMO 发送、接收来增加系统吞吐量。
空间复用增加的吞吐量与发送或接收天线数目(较少的那个)成线性关系。
空间复用中,每个传输天线发送不同的bit 流信息,每个接收天线收到来自所有传输天线的线性综合信息。
mimo空间分集、空分复用和波束成形

mimo空间分集、空分复用和波束成形
MIMO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空间分集、空分复用(Spatial Multiplexing) 和波束成形 (Beamforming) 是无线通信中的三种关键技术。
1. MIMO 空间分集:MIMO系统利用多个天线在空间上分散
部署,通过接收多个独立的信道传输信号。
这种技术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容量,减少信号的衰落和干扰。
2. 空分复用:空分复用是利用多个天线在空间上分别向多个用户传输不同的数据流。
这种技术可以提高系统的容量,允许同时传输多个独立的数据流,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3. 波束成形:波束成形是通过调整发射天线的相位和振幅,将无线信号的能量集中在特定的方向上,以增强信号的强度和质量。
这种技术可以提高信号的覆盖范围和传输距离,减少信号的衰减和干扰,提高系统的容量和性能。
这三种技术通常结合使用,以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MIMO空间分集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空分复用可以提高
系统的容量,而波束成形可以提高信号的传输距离和质量。
MIMO技术介绍

空间分集技术
空间分集技术原理
空间分集技术是一种利用多个天线在不同空间位置上传输相同数据流的技术。 通过增加天线数量,降低多径衰落的影响,提高信号质量和可靠性。
空间分集技术应用场景
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如4G、5G等,以及Wi-Fi、蓝牙等短距离无线通信 技术。
最大比合并技术
最大比合并技术原理
最大比合并技术是一种利用多个天线在同一频段上传输相同数据流的技术。通过 加权合并各个天线上接收到的信号,最大化合并比,从而提高信号强度和信噪比 。
最大比合并技术应用场景
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如4G、5G等,以及Wi-Fi、蓝牙等短距离无线通信技 术。
等效基带处理技术
等效基带处理技术原理
等效基带处理技术是一种将MIMO信道转换为等效基带信号进行处理的技术。通过基带处理实现信号的调制解调 、编码解码等操作,从而降低系统复杂度和成本。
等效基带处理技术应用场景
频谱效率
MIMO技术通过空间复用和空间分集等技术,提高频谱利用效率,从而在有限的频谱资源中实现更高 的数据传输速率。通过在多个天线之间进行信号的并行传输,可以增加数据传输的并行度,提高频谱 效率。
MIMO系统的误码率性能
误码率性能
在MIMO系统中,通过增加天线数量和采用 复杂的信号处理技术,可以显著降低误码率 ,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例如,通过采用 空间调制、空时编码等技术,可以在一定程 度上抵消多径效应和干扰,从而降低误码率 。
02
MIMO技术原理及实现
空间复用技术
空间复用技术原理
空间复用技术是一种利用多个天线在同 一频段上传输不同数据流的技术。通过 增加天线数量,提高空间分辨率和频谱 效率,从而提升系统容量和数据传输速 率。
MIMO技术

有关MIMO技术的标准
3GPP标准(WCDMA系统)
¾ 空时发送分集(Space-Time Transmit Diversity) ¾ 闭环发送分集(Closed Loop Transmit Diversity) ¾分层空时结构(Bell Laboratories Layered
Space-Time) 3GPP2标准(cdma2000系统) ¾ 空时扩频(Space-Time Spreading) ¾ 正交发送分集(Orthogonal Transmit Diversity)
容量为
M
∑ C = log2(1+ ρ* | hi |2) i=1
发送分集(1)
采用多个发送天线,一个接收天线的分集方式, 能够抗衰落 如果和接收分集保持相同的总的发送功率,则 每个发送天线的发送功率为发送分集的 1/M . 分集增益为
(|h1 |2 +| h2 |2 +K+| hM |2)/M
H = [h1, h2 ,K, hM ]
CMN ×MN
¾计算列向量 hNM ×1 = [h1 , h2 ,L , hNM ]T和矩阵
CMN×MN 的乘积,得到列向量 hN′ M ×1
¾将列向量 hN′ M ×1 进行分段,得到矩阵 hN×M ,即 为空间相关的MIMO信道
MIMO信道Shannon容量(1)
基于前面所述的信道模型,根据信息论的结论,此 MIMO系统能达到的系统Shannon容量为
在理想情况下,即MIMO信道可以等效为最大数目的独 立、等增益、并行的子信道时,得到最大的Shannon容 量(为保证系统性能比较是在相同条件下,将发射功率
归一化,每根发送天线的发射功率与 1 M 成比例)当信 道列矢量互相正交时可以达到的容量
MIMO-OFDM技术

MIMO-OFDM技术MIMO-OFDM技术MIMO-OFDM技术1 MIMO技术无线通信的不可靠性主要是由无线衰落信道的时变和多径特性引起的,如何有效地对抗无线信道的衰落是高速移动通信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提高信息传输可靠性的一种有效手段是采用分集技术,以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为代表的空间分集技术是当前的优选方案之一。
MIMO的意思是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其原理为MIMO系统在发射端和接收端均采用多天线(或阵列天线)和多通道。
任何一个无线通信系统,只要其发射端和接收端均采用了多个天线或者天线阵列,就构成了一个无线MIMO 系统。
MIMO技术是现代通信的一大突破,该技术提供了解决未来无线网络传输瓶颈的方法。
MIMO技术的核心思想是信号的空间-时间联合处理,即把数字信号固有的时间维度与多个空间分离天线带来的空间维度联合起来。
在某种意义上,MIMO技术也可以看作是传统智能天线技术的扩展。
概述联合考虑发送分集和接收分集就构成了多输入多输出(MIMO,Multi-Input Multi-Output)系统,该系统能够获得更大的分集增益。
MIMO系统的重要特征是能够利用无线通信的多径传播特性来提高系统的性能,即能够有效地利用无线链路中的随机衰落和延迟扩展特性来成倍地提高传输的速率或可靠性。
分集技术为了保证无线通信的可靠传输,主要用于补偿信道衰落损耗的分集技术是其中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
分集技术,是指在通信的过程中,系统要能够提供发送信号的副本,使得接收机能够获得更加准确的判断。
根据获得独立路径信号的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时间分集、频率分集和空间分集等。
其中,空间分集技术没有时延和环境的限制,能够获得更好的系统性能,可以分为接收分集和发射分集。
传统的空间分集主要是接收分集,在这种接收方式中接收机对它收到的多个衰落特性相互独立但携带同一信息的信号进行特定的处理,以降低信号电平的起伏,这样显然会导致接收机的复杂度增加。
浅谈MIMO技术汇总

浅谈MIMO技术一、MIMO简介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即是多输入多输出技术,是指在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使用多个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信号通过发射端和接收端的多个天线传送和接收,从而改善每个用户的服务质量(误比特率或数据速率)。
MIMO系统根据收发两端天线数量,相对于普通的SISO(Single—Input Single-Output)系统,MIMO还可以包括MISO(Multiple-Input Single-Output)系统和SIMO(Single-Input Multiple-Output)系统.MISO系统SIMO系统1.MIMO的发展历史实际上多进多出(MIMO)技术由来已久,早在1908年马可尼就提出用它来抗衰落.在70年代有人提出将多入多出技术用于通信系统,但是对无线移动通信系统多入多出技术产生巨大推动的奠基工作则是由AT&TBell实验室学者完成的。
1995年Teladar给出了在衰落情况下的MIMO容量;1996年Foshinia给出了一种多入多出处理算法—-对角—贝尔实验室分层空时(D-BLAST)算法;1998年Tarokh等讨论了用于多入多出的空时码;1998年Wolniansky等人采用垂直-贝尔实验室分层空时(V—BLAST)算法建立了一个MIMO实验系统,在室内试验中达到了20bit/s/Hz以上的频谱利用率,这一频谱利用率在普通系统中极难实现。
这些工作受到各国学者的极大注意,并使得多入多出的研究工作得到了迅速发展。
至2010年年底,IEEE数据库收录该领域的研究论文已达上万篇,从MIMO无线通信技术的理论研究到实验验证,再到商用化的各个方面。
目前,国际上很多科研院校与商业机构都争相对MIMO通信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2.MIMO 技术特点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频谱资源的严重不足已经日益成为遏制无线通信事业的瓶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IMO技术杂谈(一):浅谈分集与复用的权衡无线通信世界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的发展简直是爆发式的,MIMO(多发多收)技术的出现更是将通信理论推向了另一个高峰。
它已经成为当今乃至今后很多年内的主流物理层技术。
所以,理解一些MIMO技术的思想,对于理解通信收发原理,乃至通信系统设计,都是很有帮助的。
笔者不才,通信小兵一名,冒昧在此布下一贴,愿与大家一同探讨MIMO技术心得。
希望我们能够通过彼此的交流学习,共同体验到无线通信之美。
然而笔者能力有限,若有不足及错误之处,还请广大通信战友指正。
鱼与熊掌能否兼得?--浅谈分集与复用的权衡在无线通信的世界里,分集和复用是两项最基本的技术。
提到分集,就不得不说起经典的“罗塞塔”石碑。
在这块1799年被世人发现的石碑上,分别用埃及象形文,埃及草书与古希腊文三种文字刻着埃及国王托勒密五世诏书。
这种记录方式对现代的研究者来说简直是福音,只要有一种文字能够被识别,诏书的内容就得以保存。
在无线通信中,分集的思想与之类似。
它把一个数据重复发送多次,以保证接收端能够正确收到。
罗塞塔石碑分集的方式有很多种。
在传统的单发单收(SingleInput,SingleOutput;SISO)系统中,可以通过时间来实现分集。
在多发多收(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MIMO)系统中,收发双方拥有多根天线,分集可以在不同的天线上实现,这种方法也叫做空间分集。
例如,我们想把符号“X”从发送端传递给接收端,如果采用时间分集,只要在不同的时刻t1,t2,…分别发送X就可以了;若采用空间分集,则可以将X在不同的天线上进行发送。
有两件事情需要注意:第一,分集的次数越多,传输的成功率就越高;第二,在空间上的分集,节省了时间资源。
然而,我们很快就发现了一个问题:不管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的分集,传输的效率并不高。
比如在图2中,尽管我们有4根发送天线,但由于发送内容相同,一个时刻(t1)实际上只传输了一个符号(X)。
要知道,如果在不同的天线上发送不同的数据,我们一次就可以传输4个符号!--这种“在不同的天线上发送不同的数据”的发送思想也叫空间多路复用,V-BLAST,最早由贝尔实验室提出。
现在棘手的事情来了,“分集”告诉我们,把数据重复发送多次可以提高传输的可靠性,“复用”则说,把资源都用来发送不同的数据可以提高传输速率。
“分集”和“复用”似乎站在了天平的两端,你偏重哪一方,势必会降低另一方的性能。
那么,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策略究竟要怎样设计才好呢?它又能否兼顾“分集”与“复用”呢?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不妨把“分集”和“复用”分别当做两个评价发送策略的标准,然后把设计的发送策略都拿出来比比看,打个分,孰优孰劣不就一目了然了么?我们把衡量空间分集的标准叫做“分集增益”。
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来看一个通信系统能提供多少分集增益,就是数数看从发送天线到接收天线间有多少条“可辨识” 的传播路径(为什么强调“可辨识”?下一篇文章《犹抱琵琶半遮面--MIMO信道中隐藏的秘密》将详细讲述这个问题)。
衡量复用的标准当然是看一个系统每时刻最多可以发送多少个不同的数据,也叫做“自由度”。
举例来说,在一个1x2的系统中,发送端有一根天线,接收端有两根天线,如图表3所示。
从天线A发出的X可以通过路径1到达B,也可以通过路径2到达C,这就表示1x2的系统有两条不同的传播路径,可以提供的最大分集增益是2。
由于发送端只有一根天线,所以每个时刻只能发出一个数据,故它具有的自由度就是 1。
我们可以把这样的分析扩展到接收端有多个天线的情况:对一个有n根接收天线的SIMO系统来说,能够提供的最大分集增益是n,自由度是1。
我们再来看看发送端配有多天线的情况。
先考虑具有两根发送天线的MISO系统,如图表4所示。
我们也能找出两条不同的传播路径,分别为A到C的路径1;B到 C的路径2。
所以2x1的MISO系统可以提供的最大分集增益也是2。
现在发送端有两根发送天线,一次可以发出两个不同的符号,是否说明2x1的系统具有的自由度是2呢?这个问题挺有意思,需要我们特别的分析一下。
假设在t1时刻,天线A上发送Y,天线B上发送X,那么接收天线C上得到的接收信号就是h1·Y+h2·X,其中h1和h2分别是传播路径1和2的信道增益。
我们考虑相干解调,即h1和h2在接收端已知,现在,任何一个学过奥数的小学生也会大声的告诉你:“这里有两个未知数X和Y,但是只有一个方程,从一个方程中是无法解出两个未知数的!”所以,这就说明2x1的MISO系统无法支持2个自由度,它的自由度只能是 1。
我们把这个问题扩展一下,既然从一个方程中不能解出两个未知数,那么如果能再写出一个传输方程,不就可以解出这两个未知数了吗?其中一种提供额外方程的方法就是在接收端多加一根天线。
这就是我们下面要讨论的2x2MIMO 系统。
类似于2x1系统的分析,我们在接收端加了一根天线D,在D上接收到的信号就是h3·Y+h4·X。
现在,即使发送端发出两个不同信号,接收端也能轻松处理了。
所以2x2的MIMO系统支持的自由度是2(这也是为什么V-BLAST 系统要求接收天线数要大于等于发送天线数的原因)。
我们不难数出,2x2的系统有4条不同的传播路径,故它能提供的最大分集增益是4。
回到刚才的问题,在2x1系统中,还有一种方法可以提供额外的传输方程,就是在时间上进行分集。
比如我们在 t1和t2时刻重复发送X 和Y,接收端同样可以得到关于X和Y的两个传输方程。
现在,我们把时间维度也引入到发送策略的设计中来,这种结合了时间和空间的发送策略,其实有一个响亮的名字--空时编码。
当然,如何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分配好资源,却是一门艺术。
当引入了时间维度后,我们可以设计以下的发送策略:天线A在时刻t1和t2上都发Y,天线B上都发X。
我们用了两个时刻,一共传输了两个不同的数据,所以每个时刻传输的数据量,即获得的自由度是1(2/2=1)。
刚才我们分析过,一个2x1系统的最大自由度就是1,换句话说,这种发送策略在自由度这个评价标准下获得了满分!我们再来考察它能得到多少分集增益。
在t1和t2时刻,Y都从天线A上发送,它只能通过传播路径1到达C;同理,X也只能通过路径2到达 C,每个数据都无法遍历所有的传播路径,只用到了其中一条,所以这种发送策略能获得的分集增益就是1。
而2x1系统能提供的最大分集增益是2,看来,这种发送策略在分集增益上的得分并不理想。
那么,如何才能获得所有的分集增益呢?这里有个小技巧,那就是,在t2时刻,从天线A上发送X,从天线B上发送Y。
这样一来,X在两个时刻上,分别由传播路径2和1到达接收端,它能够遍历两条传播路径,所以这个发送策略获得的分集增益就是2。
注意到,拥有图表7所示的空时编码结构,就是著名的 Alamouti码(真正的Alamouti码是在t2时刻发送-Y*和X*,并且假设信道在t1和t2时刻是不变的,这样的设计是为了满足数学上的准则,本文描述的形式只为了分析Alamouti码的分集与复用特性)。
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知道一个具有特定天线配置的系统所拥有的最大分集增益和自由度是多少,我们也知道如何去分析一种发送策略,看它能够获得多少分集增益和自由度。
接下来,我们就以2x2MIMO系统为例,分别考察下“重复编码”,“Alamouti编码”和“V-BLAST”三种发送策略。
回忆一下,2x2MIMO系统拥有的最大分集增益是4,自由度是2。
(1)重复编码。
重复编码的策略是这样的:在时刻t1,天线A上发送X,天线B关闭,什么也不发;在时刻t2,天线B上发送X,天线A关闭。
有了之前的分析经验,我们可以很快看出重复编码的性能:在t1和t2两个时刻,X分别由传播路径1,3和2,4到达接收端,所以重复编码获得的分集增益是4。
但经过了两个时刻,只传送了一个符号X,它的自由度只有1/2。
(2)Alamouti 编码。
前面我们已经分析了Alamouti码在2x1系统下的性能,在2x2 MIMO系统中,分析类似。
我们简单回顾一下:经过两个时刻,每个符号都可以遍历4条传播路径,故可以获得的分集增益是4;这两个时刻一共发送了两个不同的符号,所以获得的自由度是1。
(3)V- BLAST系统。
在V-BLAST系统中,每个时刻,两根发送天线上都发送不同的数据,所以它获得的自由度是2。
但分析V-BLAST系统的分集增益就没有那么简单了,因为这与它采用的接收方式有关(关于接收机设计的话题,后续会有专门的讨论,这里只简述其思想)。
如果采用ML接收机,它的中心思想是把接收信号投影到待检测信号的“方向”上。
比如我们要检测X,它通过传播路径1和3到达接收端,那么,信号X的“方向”就只和这两条路径有关,我们只需要关注这两条路径就可以了。
沿着这个思路,我们可以把V-BLAST系统分解成两个SIMO子系统。
现在再进行分析就容易多了,很明显,每个信号都经历了两条传播路径,所以,使用ML接收机的V-BLAST 系统,能获得的分集增益是2。
V- BLAST系统中,接收机还可以使用“解相关”的方式。
顾名思义,它的中心思想就是将接收信号投影在干扰信号的“正交方向”上,把干扰消灭掉,那么剩下的不就是待检测信号了么。
这里,我们将V-BLAST系统分解成两个MISO 子系统,以便于分析。
对于接收天线C,它同时收到了从路径1和路径2到达的信号 X和Y。
如果我们想检测X,就要消除干扰Y。
同理,在接收天线D上,可以通过消除X来检测信号Y。
当干扰都被消除掉以后,我们清晰的看到,V-BLAST 系统变身为拥有两条独立平行子信道的系统,两条子信道间互不干扰。
这时,每个信号只能经历1条传播路径,故采用干扰抵消(解相关)的V-BLAST系统可以获得的分集增益是1。
好了,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分析了多种发送策略,但每种策略,都各有所长。
比如Alamouti码可以获得最高的分集增益,而V-BLAST在自由度的评比上又当仁不让。
那么,现实的MIMO通信系统中,是如何选择发送策略的呢?分集增益自由度2x2 MIMO42系统本身41/2重复编码Alamouti编码41V-BLAST(ML)22V-BLAST(解相关)12通常,一套完整的通信物理层协议会定义许多种发送方式。
在实际通信过程中,收发双方会根据即时的通信条件和传播环境等因素,自适应的调整并选择最优的方式进行通信。
比如,当无线信道条件很差的时候,会更多的用到分集技术,来保证通信的可靠性;当信道条件良好的时候,就会选择复用,每次多发一些数据,以提高传输的速率。
闲话:2009 年,IEEE正式通过了802.11n标准,这是第一个将MIMO技术引入到无线局域网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