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音乐下册 学戏曲4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下第四单元《学戏曲》教案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下第四单元《学戏曲》教案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下第四单元《学戏曲》教案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活动《走进京剧大世界》教学目标通过教师的引导,揭示学习的目标——京剧,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1.导入听京剧选段。

提问:你想知道哪些有关京剧的知识?你想了解哪些有关京剧的问题?2.教师结合学生问题,整理归纳若干个问题。

3.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认真学习专题。

4.学习本节课专题——京剧的历史(1)学生学习汇报:京剧的产生。

(2)教师导学(3)学生学习汇报:京剧的舞台演变5.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布置下节课学习专题——《京剧的行当》。

教学评价1.学生参与程度和参与率。

2.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并寻找问题的答案。

3.在小组学习中,“我”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在小伙伴心中的位置。

4.在小组汇报过程中承担的部分。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欣赏《生、旦、净、丑荟精粹》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国粹京剧的基础知识,并通过对唱念做打的模仿充分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京剧传统戏曲艺术的自豪之感和热爱之情,宏扬传统艺术。

培养他们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感情。

2、了解京剧的有关知识。

初步认识京剧的艺术特征,知道京剧的产生、发展和历史沿革。

3、激发发展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和爱好,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京剧的艺术表现力。

教学重难点:对京剧行当和京剧表演的认识。

教具准备:1、电脑多媒体课件。

2、京剧脸谱。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超级联想。

超级联想,同学们可以根据老师提供的几个词组来联想另一个事物。

西皮二簧沙家浜国粹梅兰芳2、京剧知识知多少。

师:京剧是流行全国各地的戏曲剧种之一。

我国的京剧艺术与古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种。

而我国的京剧的艺术形式是保留最完整的。

其中京剧又被誉为是我国的国粹。

随着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京剧艺术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和喜爱,甚至一些老外特地到拜师学艺,把我国的京剧艺术带到他们的国家中去。

那么我们作为一个人,对自己的国粹京剧了解多少呢?二、京剧的形成。

五年级音乐下册 京韵 4教案 人音版

五年级音乐下册 京韵 4教案 人音版

五年级音乐下册京韵 4教案人音版1、感受、体验我国民族民间艺术宝库里戏曲中的京剧音乐风格与韵味,进一步激发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

2、学习现代京剧选段《我们是工农子弟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亲身实践、体验“二黄”、“西皮”的唱腔,并学习英雄人物的高尚品格。

3、聆听《京调》,表演《蝈蝈和蛐蛐》、《我是中国人》,进一步体验以京剧音乐为素材而创作的浓郁京韵,学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教学重难点:1、通过本单元的聆听与表演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2、体会“京韵”教学过程:一、才艺展示。

1、小组展示才艺。

2、评价与小结。

二、聆听《我们是工农子弟兵》1、从戏曲知识导入。

(1)戏曲是一种综合艺术。

集文学、音乐、美术、表演、武术等为一体,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我国戏曲剧种有三百几种。

其中京剧是影响较大的大剧种之一。

京剧产生于北京,有二百多年历史。

早在1919年京剧大师梅兰芳赴日本演出以来,京剧频繁走出国门访问演出,对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

2、介绍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初听唱段《我们是工农子弟兵》并作简介。

3、复听《我们是工农子弟兵》,感受其韵味。

4、简介戏曲音乐的主要因素。

(1)地方语言:戏曲唱腔的产生是以地方语言为基础。

(2)唱腔风格:唱腔是区别剧种的主要标志,京剧是以西皮腔和二黄腔为主的音乐风格。

本唱段是二黄腔。

(3)伴奏特色:京剧的伴奏特色是三大件—叫谁向东它不敢朝西”。

(3)第三段至最后结束。

3、完整唱全歌。

4、讨论歌曲的演唱情绪及分角色设计表演唱。

5、表演唱《蝈蝈和蛐蛐》。

五、小结。

五年级下册《学戏曲》教案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学戏曲》教案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学戏曲》教案人教版课件www.5yk第四单元学戏曲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欣赏《桔树尚且性刚强》。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本地区主要戏种的历史发展、主要特点和代表性剧目,引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发学生对中国戏剧艺术的关注,弘扬民族精神。

教学过程1.导入(1)播放三段唱段,请学生猜一猜是哪个剧种?京剧《红灯记》选段、黄梅戏《女驸马》选段、越剧《红楼梦》选段。

(2)哪一个戏种是流行于我们地区的?(3)你都知道哪些有关越剧的知识?2.新授部分(1)介绍越剧发展历史及行当:小生、花旦、老旦、丑角。

(2)欣赏《桔树尚且性刚强》,边欣赏边完成课后问题。

(3)欣赏《红楼梦》选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4)总结越剧的音乐风格特点:清悠婉丽。

3.演员介绍:尹桂芳4.拓展性作业模拟演唱,积极体验、大胆表现。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欣赏《报花名》。

教学目标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使学生了解评剧的历史、表演特点以及主要的剧目。

欣赏《报花名》进一步感受评剧演唱特点,通过欣赏、模唱感受评剧艺术的深厚文化底蕴。

教学过程1.教师课前要了解各小组的学习情况:戏剧种类、相关知识资料的准备情况。

2.导入:播放歌曲《看大戏》并交流评剧的有关内容:发展历史、艺术特点、音乐特点、代表剧目、优秀演员。

3.欣赏《报花名》:简单了解◆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人教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五年级音乐第十册全册教案内容由<六十铺中小学教育网>收集,请记住本站网址:.以便下次访问!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免费中小学教学资源!/showtopic-46119.aspx《花为媒》的剧情,感受音乐风格,介绍演唱者。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欣赏《花木兰》。

教学目标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使学生了解河北梆子的历史、表演特点以及主要剧目;欣赏《花木兰》,进一步感受河北梆子的音乐特点。

对比欣赏豫剧《花木兰》,学习了解豫剧的历史、表演特点以及主要剧目。

教学过程1.教师课前要了解各小组的学习情况:戏种以及相关知识等有关资料的准备情况。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看大戏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看大戏教案

2、歌曲的旋律进行中,#4的运用是特点之一;旋律进行
中,六度、七度大跳音程也非常有特点;5、2是骨干音,运
用较多;同时,第一段歌词最后一句及歌曲结束句一字多音的旋律进行也很有特点等,教师带领学生唱一唱这些句子,认真体会。

3、歌曲具有哪种戏曲的风格特点呢?听一听下面的三个唱段,比较一下,歌曲和其中哪个唱段的风格特点比较相似?学生自由回答。

(三)分辨戏曲唱段体会腔唱特点
1、教师播放三种不同剧种的表演片断,学生分辨。

(1)京剧《白蛇传》视频。

(2)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视频。

(3)豫剧《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视频。

师生共同讨论,歌曲《看大戏》听辨与老师刚才播放的哪一种戏曲唱段的风格比较相似?(听辨选择)
这三个唱段中,由于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的唱段中,旋律进行中#4使用比较多,#45的进行也很有特点,音程的跳进以及5、2的运用等方面,与歌曲《看大戏》有许多相似之处。

1、教师播放三种不同剧种的表演片断,学生分辨。

(1)京剧《白蛇传》视频。

(2)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视频。

(3)豫剧《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视频。

师生共同讨论,歌曲《看大戏》听辨与老师刚才播放的哪一种戏曲唱段的风格比较相似?(听辨选择)。

看大戏-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看大戏-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看大戏-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教学背景《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中,“看大戏”为一节音乐课。

在本次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关于中国戏曲以及戏曲音乐的相关知识。

学习目标是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戏曲文化,进一步培养对音乐的欣赏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1.学习认识中国传统戏曲文化;2.学习戏曲音乐的基本元素与技巧;3.学习欣赏戏曲音乐并感受音乐之美;4.提高学生的表演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及步骤第一步:引入(1)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的内容,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中国传统戏曲吗?你们喜欢看戏吗?”,激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播放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观看“京剧片段”:好戏一出嗨翻天。

第二步:学习戏曲音乐的基本元素(1)教师向学生介绍戏曲音乐的基本元素和技巧(如乐曲的节奏、旋律、韵律、调式等),并通过示范演奏传统乐器(如二胡、琵琶等),让学生能够直观感受不同乐器不同演奏效果。

(2)让学生学习使用齐声呼唤、轻松歌唱、愉悦表演等方法锻炼自己的声音,为接下来的表演做准备。

第三步:欣赏京剧选段(1)播放经典京剧选段视频,例如:《红楼梦》《梅花三弄》等,并指导学生倾听和欣赏音乐的特点。

(2)让学生感受戏曲表演的美感,提问“你们看了这些戏曲表演,有什么感受和体验?”,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和交流,激发学生对戏曲文化的热爱和兴趣。

第四步:学习表演京剧(1)教师向学生介绍京剧表演的基本要领(如造型、动作、表情等),使学生能够了解京剧表演的基本规律与技巧。

(2)为学生分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由选择角色和扮相。

(3)指导学生设计自己表演的台词和动作,并进行表演练习。

第五步:作业(1)要求学生回家与家人一起了解一下中国传统戏曲,学习其中的内容和经典剧目,最好能够一起欣赏戏曲表演。

(2)让学生写一份学习笔记,记录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以及对戏曲文化的理解。

教学评价通过本次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戏曲文化,了解戏曲音乐的基本元素与技巧,进一步培养对音乐之美的欣赏力和表达能力。

看大戏-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看大戏-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看大戏-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课程背景本节课程是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程为“看大戏”主题。

教学目标1.学习和了解戏曲的特点和表演方法。

2.掌握基本的唱腔和舞蹈动作。

3.了解戏曲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教学内容内容一:戏曲的特点和表演方法1.了解戏曲的基本形式和表演特点。

2.学习戏曲的唱腔和基本舞蹈动作。

3.学习戏曲中的角色和造型特点,了解角色扮演的方法。

内容二:戏曲的历史和文化背景1.了解戏曲的起源和历史渊源。

2.学习戏曲中的传统文化和礼仪习惯。

3.了解戏曲的发展和现代演变。

教学步骤1.课前导入:通过图片、视频或跟唱方式让学生了解戏曲的基本形式和表演特点。

2.给学生介绍戏曲的基本唱腔和舞蹈动作,让他们跟着老师一起练习。

3.让学生分组演绎一个戏曲片断,分工合作,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戏曲表演的乐趣。

4.引导学生了解戏曲的历史和文化背景,通过PPT、讲解等方式介绍戏曲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5.让学生自主发挥,创造新的戏曲节目,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

6.课后总结:通过小组讨论、答题等方式巩固学生对戏曲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对唱腔和舞蹈动作的掌握情况。

2.考察学生对戏曲历史和文化背景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3.观察学生表演和创造能力的提高情况。

教学反思通过这次课程,我们让学生了解了戏曲的基本形式和表演特点,同时也了解了戏曲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通过教学创新和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能力。

同时,在教学中也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和差异,尽可能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求和要求。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五年级下册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研究目标。

2. 提供有趣和互动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好奇心。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技能。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和活动第一单元:音乐与我1. 活动一:音乐开胸怀- 学生带来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分享并介绍原因。

- 教师介绍音乐的种类和风格,引导学生对音乐进行分析和欣赏。

2. 活动二:我们的歌声- 学生分组合作演唱一首小组歌曲。

- 教师辅导学生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并指导学生发声和合唱技巧。

第二单元:音乐世界1. 活动一:音乐之旅- 学生用图片或视频介绍不同国家的音乐风格和乐器。

- 教师提供背景知识,并引导学生对音乐文化的理解和欣赏。

2. 活动二:乐器比拼- 学生分组合作制作简易乐器并进行演奏比拼。

- 教师展示和演奏各种乐器,让学生感受不同乐器的音色和特点。

第三单元:音乐欣赏1. 活动一:名曲赏析- 学生欣赏著名音乐作品,了解其背景和故事。

- 教师指导学生用简单的乐器模拟演奏或编创动作表达音乐的情感。

2. 活动二:创意音乐- 学生分组合作创作一段音乐,可以使用乐器或身体发声。

-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音乐创作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三、教学评估方法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在每个单元的研究成果进行自我评价。

2. 小组评估:学生相互评价小组合作活动中的表现和贡献程度。

3. 教师评估: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度、表演技巧和对音乐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准备1. 学生所需物品:纸、笔、乐器素材等。

2. 教师所需物品:音乐录音、乐器、图片或视频资料等。

五、教学时间安排1. 第一单元:音乐与我 - 3课时2. 第二单元:音乐世界 - 4课时3. 第三单元:音乐欣赏 - 3课时六、教学反思通过在音乐课中设计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创造力。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实际表现,对教学活动进行适当调整和改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第四单元教案设计

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第四单元教案设计

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第四单元教案设计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课题北京的孩子逛北京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设计1.初步了解影视音乐。

2.初步学唱《让我们荡起双桨》。

3.分声部练习二部合唱部分。

教学方法设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组评价、自我鉴赏教学程序设计教材处理设计师生活动设计一、创设情境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自主探究1、师生合作,学习熟悉新课,2、感受歌曲情绪,进行学习在课堂上,由于画面和音乐的结合,使同学们了解了歌曲的创作背景,让同学们感受在湖中荡漾,为更好的表现歌曲做准备。

《让我们荡起双桨》由于贴近少年儿童的生活实际,歌词创作上以北京北海公园的湖面为背景,为人们所熟知;旋律简练上口,具有很强的描绘性,五十年来深受人们喜爱。

分句解决歌曲中的重点和难点,从结构上看,歌曲由前奏及两个乐段构成。

前奏的音乐素材来自第一乐段,弱起的节奏具有较强的动力感,既表现了水波荡漾的北海景象,又展示了新中国少年儿童游园时愉快喜悦的心情。

第一乐段由四个乐句构成,前两个乐句是歌曲的基础,建立在小调上,后两句转入大调。

这首歌曲创作于50年代中期。

词作者乔羽是中国音乐文协主席,著名词作家。

曲作者刘炽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

他的主要作品有《牧羊姑娘》,《上甘岭》,《英雄儿女》等。

歌曲的词曲作者,都是我国著名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培养了几代人,应当让我们的学生对他们有所认识。

让学生对乐曲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导入新课(1)师放录像,屏幕上出现一群孩子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一边欢笑、一边划桨,尽情的,幸福的唱着《让我们荡起双桨》,至歌声消失、关闭。

学习歌曲。

(教师出示大歌页)(2)听录音,分析歌曲在学习这首歌之前,请同学们完整的听一遍录音,你听后,结合乐谱,你发现了什么?了解词曲作家倾听音乐教学程序设计教材处理设计师生互动设计3、乐曲分析,解决歌曲中的重难点,进行合唱教学三、拓展练习1、为歌曲创编律动2、分组表演分句解决歌曲中的重点和难点,从结构上看,歌曲由前奏及两个乐段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内容:
欣赏《橘树尚且性刚强》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了解越剧戏种的历史发展及音乐特点,感受体验中国戏曲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

2.在轻松欢快的气氛中,引领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各种音乐活动。

3.激发学生对越剧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和表演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越剧的历史发展及音乐特点。

2.体会越剧的音乐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有关越剧服饰、帽子、马鞭、粉、学生搜集相关材料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体验,明确任务
1.放音乐《梁祝》,引导学生走台步进入教室,教师做越剧舞台动作表演,学生模仿,师生互动表演。

生:聆听音乐走台步进入教室,模仿老师动作并表演
2.师:从刚才聆听的音乐和参与的表演,知道今天我们要讨论什么话题吗?
生:越剧
师:对,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越剧的百花园,去采摘江南戏曲的奇葩。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越剧《橘树尚且性刚强》唱段,请大家仔细体会这个唱段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
二、聆听欣赏,感受体验
1.初步感知《橘树尚且性刚强》唱段。

师:这个唱段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它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故事简介,人物介绍。

师:这个唱段是越剧《屈原》里《橘树尚且性刚强》唱段。

(出示屈原人物像)画面上的这个人物是我国伟大的诗人、思想家、政治家——屈原。

由于受到恶人的诽谤,他被流放在外。

六十二岁时,他看到楚国前途无望,跳进汨罗江自杀了。

虽然他死了,但他的爱国情怀赢得了人们的同情和尊敬。

你们知道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人们都会怎样纪念他?
生1:各地举行龙舟赛生2:人们包粽子,吃粽子…
2.复听感受,深入领悟。

师:了解了《屈原》的故事情节,我们再来听这个唱段在音乐旋律和演唱技巧上,表现了屈原怎样的精神?
生:表现屈原光明磊落、爱国爱民的伟大襟怀…
三、积极探讨,深化理解
1.了解越剧,感受越剧方言。

师:通过刚才的欣赏,你对越剧了解有多少?
生1:浙江嵊县是春秋时期越国的属地,故称越剧;生2:我知道越剧名曲《十八相送》《桑园访妻》;生3:有个小百花越剧团…
师:你们了解得可真多,越剧流行于浙江省嵊州市一带,属地方剧种,用浙江方言演唱。

师:越剧的方言非常富有地方色彩,你会说吗?谁来试一试?老师也给大家准备了一句,你听:
si ghu sai swei vai I djoe dziao tshwei nai twei meu ngai tshioe
西湖山水还依旧憔悴难对满眼秋
生:跃跃欲试,大胆尝试,学生模仿,感受其方言特点。

2.观看越剧片段,了解越剧行当。

师:我们知道京剧的行当有生、旦、净、末、丑。

下面,我们来了解越剧的行当。

观看越剧片断《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观察演员在扮相上有什么特点?
生1:小生由女性扮演;生2:小旦的服饰漂亮;生3:小生是剑指,走斜步;
生4:小旦是单指,兰花掌
3.分析行当及人物特点
师:大家观察非常仔细,越剧的男性角色大多有由女性扮演,接下来我们看一组图片(大屏幕出示四幅图:老生、老旦、小丑、大面)请你说出他们的行当及人物特点
老生奸诈
老旦机智幽默
小丑老年女性
大面老年男性、挂髯口
生:观察图片,进行分析判断
4.师:我们再完整欣赏这一唱段。

在这出戏中,你能看出演员扮演的是那个行当?你也能来模仿表演一下吗?
视唱旋律,感受体验。

师:说得真好!歌曲的旋律委婉动听,跌宕起伏,下面我们一起来视唱旋律。

(出示主题旋律谱例)演唱歌曲,感受体验。

师:让我们怀着一种崇敬的情绪演唱歌曲。

生:学生有感情地歌唱并注意情绪的表达。

四、小结下课
师: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请你总结一下越剧的音乐风格特点?你有什么收获?
生1:清悠婉丽。

生2:我知道了越剧的行当。

生3:我了解了越剧的历史发展生3、我们要热爱民族文化…
师:百年来,越剧代代相传,生生吟唱,戏曲不仅是我们中国的骄傲,更是世界文化的瑰宝。

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越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会更加热爱戏曲文化同学们再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