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八年级音乐教材分析
初中音乐_鸿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乐_鸿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鸿雁》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歌曲《鸿雁》教材分析:本课是⼈⾳版⼋年级上册《随⼼唱响》中的⼀⾸歌曲,通过学习我国优秀的民族⾳乐,让学⽣初步理解蒙古族⾳乐的特点,感受蒙古族⾳乐独特的艺术魅⼒和精神内涵,使学⽣更加热爱我国深厚的传统⾳乐⽂化,以增强民族的⾃强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使他们成为保护和发展民族⾳乐的中坚⼒量。
教学⽬标:1、了解蒙古族⾳乐舞蹈特点,对我国民族民间⾳乐产⽣兴趣,并有主动探索的欲望。
2、欣赏内蒙古民歌《鸿雁》,能跟着⾳乐演唱歌曲,并通过多种活动体会歌曲的意境,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体验蒙古族⾳乐⽂化之美,能跟旋律歌唱。
教学难点:理解歌曲并有感情的演唱。
教学过程:⼀、问题导⼊1、师:前⼏节课当中我们⼀起学习了哪些民族的歌曲?(复习回忆)师:播放歌曲《银杯》伴奏,学校随伴奏演唱师:边唱边想,你觉得这是哪个民族的歌曲?⽣:····师:蒙古族的了解?。
蒙古族的三宝辽阔草原、奔弛骏马、长调⽣:学⽣回答(蒙古族的风⼟⼈情)师:播放视频蒙古族风光图⽚师:同学们跳得有模有样的,那⽼师想问问你,你去过美丽的蒙古⼤草原吗?(请去过的同学,说说印象中的蒙古)今天,就让我们从⼀⾸歌开始了解蒙古,感受蒙古⼤草原的辽阔、天空的⾼远和蒙古⼈的豪迈。
(播放视频,蒙古⾃然风光,背景⾳乐使⽤歌曲《鸿雁》)设计意图:复习《银杯》为提⾼孩⼦们对蒙古族的回忆,蒙古族的风光视频背景⾳乐是即将学习的歌曲,为歌曲的学唱做好预先准备)⼆、合作学习1、欣赏《鸿雁》演唱视频。
师:(同时幻灯⽚出⽰问题。
)1 歌曲展⽰了什么画⾯?情绪怎样?2 歌曲的速度怎样?师范唱前两段,前倚⾳讲解学⽣模唱唱谱歌词跟伴奏唱2、⼆次聆听欣赏师:聆听三四段1 旋律线怎样?2 曲调有何特点?讲解长调蒙古族民歌的特点通过演唱、发现难点师:刚才听同学们⼩声的哼唱,觉得还不错,但是我也发现了⼀些问题,有没有同学可以举⼿告诉我,你觉得哪⾥有问题呢?(分⼩组商量)跟琴试唱,重点解决装饰⾳部分歌唱。
初中音乐_小放驴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出自“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国乐飘香》。
《小放驴》是河北吹歌的典型曲目,形象生动,在创作手法上,曲调的大跳和级进形成对比,好像一个放驴的人和调皮倔强的毛驴的较量。
该曲不仅能够带给我们逗趣似的对答,还带给我们极富生活气息的轻快与诙谐,易于通过欣赏体验,了解“句句双”、“学舌”等民族器乐创作知识,感受中国鼓吹乐的独特魅力。
教学目标:●欣赏《小放驴》,能通过音响听辨管子特有的音色,感受乐曲风趣、泼辣的音乐情绪及河北吹歌的主要风格特点。
●聆听《老鼠娶亲》,初步感受民族打击乐器丰富多彩的表现力,感受绛州鼓乐与河北吹歌不同的音乐风格。
●能够在欣赏的基础上,感受、体验、理解中国民族器乐深厚、丰富的意蕴之美。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欣赏《小放驴》,能通过音响听辨管子特有的音色,感受乐曲风趣、泼辣的音乐情绪及河北吹歌的主要风格特点;聆听《老鼠娶亲》,初步感受民族打击乐器丰富多彩的表现力。
●难点:感受绛州鼓乐与河北吹歌不同的音乐风格,并尝试用多种方式参与表现音乐。
教学过程:一,导入:欢迎大家走进音乐课堂。
今天老师带来一段非常形象的音乐,大家听听像什么?——驴叫这个声音是由一件乐器演奏的,你知道这是什么乐器么?(学生举手回答)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件中国传统的吹奏乐器——管【课件】管:俗称管子,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吹奏乐器,管身用硬木制成,音量较大,音色高亢明亮,粗犷质朴,富有强烈的乡土气息。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首由管子演奏的乐曲——《小放驴》二,完整欣赏:请大家仔细聆听,感受一下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随音乐联想一下,乐曲表现了什么场景?【听全曲】情绪是怎样的?——热烈、欢快、喜庆……表现了什么场景?(举手回答)这么热闹的音乐是由管子独奏的么?三,分段欣赏:(一)逗趣:1,听乐器:你还听出什么乐器?(举手回答……)唢呐还有锣、鼓、镲等打击乐器。
2,听“学舌”:管子一句,乐队一句,好像一问一答一样。
在民间,人们把这种一问一答,一领一和相呼应的奏法称作“学舌”。
初中音乐_《御风万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御风万里》学情分析初中二年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差而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对于音乐要素的分析能力不足而对于情感的体验能力较强,加之年龄处于叛逆期,不愿意表达展示自己。
因此在教学中要抓住这些特点,用有趣又易于学生接受的活动来让学生体验音乐,融入音乐;用感性直观的对比等方式让学生便于分析旋律熟悉旋律;用颜色等直观形象,把抽象旋律进行转化记忆。
在教学中每次欣赏都要做到层层推进,步步铺垫。
《御风万里》效果分析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不单教给学生音乐知识,更应该教会他们欣赏美的能力和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通过和学生一起学习《御风万里》内容,发现初中生的很多惊喜。
只要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符合审美情趣的课堂设计,就一定会被学生所接受和喜爱。
在这节课中我尝试用多种媒体手段、用不同的音乐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帮助学生学会聆听学会欣赏中国民族民间音乐。
从最后的完整欣赏的反馈来看,学生们对于这堂课所接触的四个民族的音乐风格有了大体概念,当然一节课的时间并不足以让学生深入研究和体会不同民族音乐的特点。
在上课的整个过程中,学生们有足够的兴趣跟着老师一步一步由浅入深地欣赏中国不同民族的民歌主题;能够愉快地接受老师组织的音乐活动,并从中得到欣赏和体验的乐趣。
《御风万里》教材分析《御风万里》是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七子之歌》的一个欣赏曲目。
本单元通过《大海啊,故乡》等六首作品,呼喊出中华儿女一个共同的心声——每个炎黄子孙都有一颗中国心。
本单元选编的作品是艺术上的佳作。
而《御风万里》更是艺术性和历史性兼具的音乐作品。
首先作者为著名作曲家郭文景先生。
其次,《御风万里》是为庆祝1997年香港回归而创作并演出的,历史意义重大。
第三,反映了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思念祖国,报效祖国的爱国深情。
第四,在音乐创作上独具特色值得在教学中深入品味。
评测练习评测练习在授课过程中体现:1、请学生模仿教师用陕西方言声情并茂地演唱《黄河船夫曲》2、在完整欣赏《御风万里》B段时,请学生听辨民歌主题,并用色卡表示其对应主题。
人音版音乐八年级上册《我的中国心》教案3

《我的中国心》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唱《我的中国心》,能以坚定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表达情感。
2、能够独立的分析歌曲,品味歌词语言,体味歌词描绘的意境。
3、通过本首歌曲的鉴赏、歌唱和学习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1、切分节奏的学习。
2、对歌曲情感的把握。
三、教材分析本课选自新版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七子之歌》。
《我的中国心》是张明敏演唱的一首爱国主义歌曲,由黄沾作词,王福龄作曲。
1984年,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张明敏演唱了《我的中国心》;同年这首歌曲获得了中国音乐协会歌曲编辑部颁发的第三届神钟奖。
四、教学过程1、导入:(1)问题:前面的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大海啊故乡》、《七子之歌》、《东方之珠》,同学们能从中找出什么共同点么?爱家乡爱祖国。
我们热爱自己的家乡我们热爱自己的祖国因为我们都拥有一颗滚烫的赤子之心。
今天,老师首先要通过一段诗朗诵,表达自己心中的那一份爱国情怀,希望同学们也能和我一起抒发出你内心的那一份真挚的情感,并思考:诗朗诵讲述了怎样的一个内容?(2)教师配乐诗朗诵《我的中国心》。
2、新课讲授:(1)教师朗诵完毕,提问学生:这首诗朗诵讲述了怎样的一个内容?歌曲以海外游子眷恋祖国的深情切入,运用了“长江、长城,黄山、黄河”这样具有象征性的中国标志酣畅淋漓地抒发了炎黄子孙对祖国锦绣山河的深情赞美和无限热爱。
(2)老师刚才朗诵的就是一首经典歌曲的歌词《我的中国心》。
教师简介歌曲:198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这首歌曲一下子打动了无数炎黄子孙的心,引起了祖国同胞的强烈共鸣,人们都记住了那位戴着眼镜、穿着中山装的香港著名歌星张明敏。
从那以后,世界上凡是有华人生活的地方,都会飘荡着这首歌的旋律,是这首歌把亿万华夏儿女的心紧紧地联结在一起,让我们零距离的感受我们是骨肉相连、血脉相承的一家人!30年来,他无数次地登台演唱这首歌曲,每次演唱,他都和观众一起热血沸腾,激情满怀!这首歌为什么牵动这么多人的心呢?答案只有五个字——我的中国心!(3)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聆听一下这首歌曲,同时找出歌曲中哪些旋律是相似的?歌曲根据旋律情感能分成几个部分?学生回答:1—8小节和17—24小节相似。
人音版八年级上册初中音乐《多彩音乐剧》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3.了解音乐剧的基本概念,学会带有戏剧性的方式、有感情地演唱音乐剧中的经典乐段。
重点、难点与关键
初步了解音乐剧的表现形式,学会演唱音乐剧的经典乐段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设计
讲授法、合作探究法、问答法等多种方式相结合
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及学习方法
以欣赏和学唱为主,通过观赏视频、聆听歌曲、学唱歌曲这样由浅到深、循序渐进的方式统一学习歌曲,利于培养学生音乐学习的良好方法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演唱《雪绒花》:通过欣赏音乐剧《音乐之声》
来学唱《雪绒花》,初步了解音乐剧的概念和表现形式,学习三拍子的强弱特点,学会以饱满的情绪演唱歌曲,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展现歌曲。
第四课时:欣赏《总有一天》,通过介绍中国音乐剧《金沙》了解中国音乐剧的发展,了解音乐剧主题音乐在音乐剧中的作用。
说明
本单元主要以为欣赏音乐剧为主,可以多欣赏世界经典的音乐剧,了解并熟悉音乐剧中的经典音乐唱段,同时给予学生自由创编的机会,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
第二课时:欣赏《回忆》:通过欣赏音乐剧《猫》来欣赏其中经典乐段《回忆》,观赏视频资料,了解此音乐剧的故事情节和创作者背景资料,了解音乐剧的演唱特点,后通过聆听英文版和中文版的歌曲能进行简单的哼唱。
第三课时:欣赏《云中的城堡》,通过介绍雨果著名小说《悲惨世界》来介绍本音乐剧,了解此剧的故事情节,了解此乐段中演奏的乐器,能简单的跟着哼唱表现此歌曲。
人音版八年级上册初中音乐《多彩音乐剧》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学段及学科
初音乐
教材版本
人音版八年级上册
单元名称
《多彩音乐剧》
单元教材主题内容与价值作用
关于初中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材的比较分析——以人音版和人教版为例

关于初中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材的比较分析——以人音版和人教版为例发表时间:2019-07-23T12:04:41.817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9月34期作者:谭玉婷[导读] 第二次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改革在2011年拉开序幕,为了响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新音乐课程标准,全国各大出版社开始了紧锣密鼓的新教材编订工作。
我国音乐学科义务教育教科书的编订有多个版本,最常用的版本有人教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人音版(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西师版(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湘教版(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等。
在全国范围内来看中小学音乐教材使用最多、范围最广的是人音版和人教版,(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四川省成都市 610101)摘要:第二次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改革在2011年拉开序幕,为了响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新音乐课程标准,全国各大出版社开始了紧锣密鼓的新教材编订工作。
我国音乐学科义务教育教科书的编订有多个版本,最常用的版本有人教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人音版(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西师版(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湘教版(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等。
在全国范围内来看中小学音乐教材使用最多、范围最广的是人音版和人教版,借此机会文章主要对这两版教材在八年级上册之间做一个比较分析,意在使教师的教学过程更好的遵循于教材,理论更好的运用到实际教学活动中。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材;比较分析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教材版本众多,学年涉及较广,因此文章只涉及曾经教学过的八年级上册人音版和人教版教材的对比分析。
具体将从两个版本都涉及的总体框架结构、音乐知识技能和器乐演奏方面进行深入的对比研究,从而得出两个版本的异同,希望带领大家从另外一个新的角度去了解两个版本的编选特点,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更合理的运用教材,更好的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活动中。
一、教材总体框架结构方面的比较分析根据人音版和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材总体结构框架按照教材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整理得出,相同的地方在于两者都符合新课标规定的“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发挥重要的作用”[1]。
人音版音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多彩音乐剧》《雪绒花》教学设计教案1000字

人音版音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多彩音乐剧》《雪绒花》教学设计教案1000字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用的是人音版音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多彩音乐剧》。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学习音乐剧的形式,了解音乐剧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演能力。
本节课选取了音乐剧《音乐之声》中的经典歌曲《雪绒花》作为教学内容,通过对这首歌曲的学习,让学生感受音乐剧的魅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演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三、学习者分析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音乐的基本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包括音高、节奏、旋律等。
同时,他们可能已经接触过一些音乐剧的片段,对音乐剧有一定的认识。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学生对音乐和表演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能力上,他们有一定的音乐素养,能够理解和演唱简单的歌曲。
在学习风格上,他们喜欢通过参与和互动来学习,喜欢通过实践活动来提高自己的能力。
3.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雪绒花》这首歌曲时,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节奏和音高的挑战。
同时,他们可能对音乐剧的剧情和背景不太了解,这可能会影响到他们对歌曲的理解和演唱。
此外,他们可能需要一些指导和练习,来提高自己的表演能力。
四、教学资源1.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投影仪、音响设备、钢琴、吉他等乐器。
2. 课程平台:无。
3. 信息化资源:电子课件、音乐视频、音频文件等。
4. 教学手段:示范演唱、分组练习、角色扮演、讨论交流等。
五、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1.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多彩音乐剧》这一章节。
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喜欢或欣赏的音乐剧片段?”(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
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音乐剧的奥秘。
2. 播放一段经典音乐剧片段,如《音乐之声》中的《雪绒花》,引导学生注意音乐剧的表现手法和特点。
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下册《瑶族舞曲》说课稿【三篇】

【导语】它是⼀⾸欢快、热情洋溢的民族管弦乐曲。
⼩编整理了⼈⾳版⼋年级⾳乐下册《瑶族舞曲》说课稿【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篇⼀ ⼀、说教材 1、教材分析:《瑶族舞曲》原为作曲家茅沅、刘铁⼭根据民间歌曲《长⿎歌舞》为素材⽽写成的管弦乐曲,后经作曲家彭修⽂移植为民族管弦乐合奏曲。
乐曲为复三段体结构,感情丰富、⾳乐形象鲜明,⽣动地描绘了瑶族青年男⼥在节⽇夜晚欢歌漫舞的情景,表达了瑶族⼈民对幸福⽣活的赞美之情。
2、说课内容:本节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乐⼋年级第⼗六册,根据第⼆单元《西南情韵》为教学内容。
3、教学内容的作⽤和意义: 教学⼤纲中明确提出“了解全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乐,培养学⽣对祖国⾳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豪感、⾃信⼼。
”的教学⽬标。
欣赏我国优秀民族民间⾳乐是⾳乐教学中的⼀个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培养学⽣理解⾳乐的能⼒,对今后学⽣学习民族⾳乐,热爱民族⾳乐有⼀定的导向和推动作⽤。
4、教学⽬标: A、体验瑶族⼈民在节⽇欢歌漫舞的热烈⽓氛,培养学⽣热爱中国民族⾳乐的爱国主义情感。
B、采⽤多种形式引导学⽣联想、想象让学⽣体会⾳乐表现⼿段在塑造艺术形象中的作⽤。
C、通过欣赏《瑶族舞曲》辨别演奏乐器的⾳⾊,从情感体验⼊⼿,分析⾳乐要素、分析⾳乐进⾏的特点,提⾼学⽣理解⾳乐的能⼒。
5、教学重点:了解和熟悉乐曲的主题,掌握瑶族⾳乐的风格特点,节奏特点。
6、教学难点: A、分析作品内部的主题变化发展。
B、感受乐曲中不同情绪的对⽐。
⼆、说教法 适当的教学⽅法会促进学⽣学习⾳乐的兴趣。
教学中要以听赏为主。
⼋年级学⽣通过⼏年的学习,⾳乐知识不断积累,对乐曲各种⾳乐要素的分析能⼒不断增强,根据教学内容和学⽣实际⽔平,采⽤了听赏法、讨论法、对⽐法和以多媒体辅助教学⼿段的教学⽅法,创设情境,以较多的信息量,丰富课堂内容,开阔学⽣的眼界,增加学习的兴趣,让学⽣通过⼤量的图形、图象、⾳频、视频等媒体,让学⽣从多⽅⾯、多⾓度去感知⾳乐,更加了解⾳乐作品及⾳乐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音版八年级音乐教材分
析
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
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材分析
白盛原
2016年秋期
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六个单元,在内容的编排上,通过歌唱、听赏、演奏活动等形式将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有机地融合,力图用音乐特有的表现形式让学生了解社会文化,热爱音乐,并能寻找美,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
1、第一单元以“青春的旋律”为题,具有统领意义。
少年时代是充满歌声的时代,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大多体现在唱流行歌曲方面,怎样引导学生演唱不同风格的歌曲,同时又尊重学生的喜好,让他们尽情的表现是本单元的主要意图。
本单元选用了《手拉手》、《共青团员》、《十六岁的太阳》、《青春友谊圆舞曲》、《四季歌》这五首中外着名的歌曲,为学生提供演唱的素材。
学生很喜欢唱。
除了教材上的歌曲以外,学生可自由选择歌曲演唱。
让学生充满激情地引吭高歌是本课的首要目的。
我们的演唱设计”是这节课的活动内容。
其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创造性学习的空间。
教材中附有的“常用拍子与指挥图示”,是给学生的一些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提示,供他们课外学习和活动时使用。
2、第二单元以“动物狂欢节”为题,本单元教学内容包含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演唱歌曲《小鸟,小鸟》。
第二部分是器乐曲欣赏,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更多不同风格体裁的乐曲。
第三部分是音乐活动与表演。
这三个部分相互关联、协同渐进。
3、第三单元以“八音之乐”为题,欣赏民族音乐,特别是传统民族器乐的代表曲目。
八音是古代以制作乐器的材料为依据,将中国民族乐器分成的八个类别。
围绕《十面埋伏》、《姑苏行、《光明行》、《十六板》、《行街》这五首中外经典作品串联起来,
让学生了解中国民族器乐作品的风格特点。
为了让学生更多的打击乐器,特设计了一个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让学生随着乐器声音的变换、乐曲风格的不同,领略民族器乐的魅力。
4、第四单元以“锦绣山川”为题,属于音乐创造教学领域。
教材通过图、文的展示,引发学生的想象;通过师生对音源材料的加工,创造新的音乐,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对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5、第五单元以“运动的旋律”为题,主要涉及“音乐与社会生活”和“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部分是“向奥林匹克出发”,选编了与运动有关的三首歌曲。
《健康歌》《足球梦》《向奥林匹克出发》。
第二部分是“运动的旋律”。
教材选取了艺术体操、健美操、花样滑冰、太极拳等四个需要配上音乐的运动项目,目的是让学生懂得许多运动项目没有音乐是无法进行的,让学生起身感受到音乐对于运动的重大意义。
6、第六单元以“传统是条河”为题,向学生展示古代乐器制作及乐曲创作的成果,是培养他们热爱中华民族、热爱祖国的鲜活教材。
本单元是以听赏为主的综合课,是音乐与历史、文学、美术等相关学科的协同呈现。
其音乐、图片、文字的选择都较有特色,展示了中国原始乐器和古代乐器的风貌,及各种乐曲发展的概况。
第一个专题:古老的吹奏乐器,介绍了到目前为止出土的中国原始乐器骨笛和陶埙。
第二个专题:古老的打击乐器,介绍了到钟和磬。
第三个专题:古老的弹弦乐器,介绍了“琴棋书画”中的古琴。
以上是我对本册教材的脉络概括,只有明确教材的架构思路,才能更好地完成音乐课程的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