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通信技术期末总结(完整版)
通信技术工作总结(5篇)

通信技术工作总结____年____月份,我本科毕业后,便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工作。
我从事的是通信方面的行业,主要做的传输工程测试及维护工作。
____年____月中旬经上级考核被正式聘用为传输工程调测员。
到现在,我已经在调测员职务已有一年多的时间,且其他条件已经符合评审助力工程师的资格。
一、努力学习,未雨绸缪在学校期间,我便很重视通信专业的学习,未雨绸缪是必须的。
____年____月我参加深圳讯方通信公司基于华为ma____多业务接入设备、华为opti____155/622光传输系统通信设备、华为c&c08数字程控交换系统通信设备三套设备的培训,并且取得相关的培训证。
____年____月我便在东莞电信电信集团公司虎门分公司实习,再此期间我学到了关于电信的的运营操作,以及接入用户端业务开通方法,熟悉了公用电话,ip电话,电话超市的运作流程及安装流程。
二、工作井然,脚踏实地____年____月在一家通信公司工作,并且安排在传输工程部。
由于出色的表现,____年____月中旬经上级领导考核被正式聘用为传输工程部成员。
____年____月至____年____月份在由公司安排在肇庆地区,公司为肇庆移动公司传输工程施工。
在此期间我负责设备施工测试及部分维护,并协助负责传输工程施工。
期间我学到并掌握了一些传输设备测试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例如sdh测试仪,光功率计,波分复用测试仪,光缆测试仪等。
学习了传输工程的整个硬件施工过程,包括传输综合架、ddf架、odf架安装,2m线、尾纤布放,及光缆熔接等,并且可以简单的硬件施工。
在不断学习和实践工作中我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工作技能,在____年____月份的时候我基本上能单独负责传输工程施工管理、测试和维护。
在管理、测试和维护工作中,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边学边用,不断提升了专业维护技能。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在学习专业技术理论上,采取内外结合的原则,以自学为主,以公司培训为辅。
通信期末总结

通信期末总结一、学习和工作成果总结1.1 学习成果总结本学期,我认真学习了通信原理、通信网络与协议等专业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我对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技术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在这门课程中,我掌握了各种调制解调技术的原理和应用,了解了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结构和核心技术。
通过学习,我掌握了通信原理中的相关理论知识,能够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1.2 科研和实践成果总结在本学期中,我主要参与了一个通信网络的科研项目。
该项目旨在研究和设计一种高效的通信网络拓扑结构,以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传输效率。
在这个项目中,我承担了调研和实验的工作,并且为项目团队提供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
通过这个项目,我学会了如何组织和开展科研工作,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
二、知识与技能的提升2.1 知识的提升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对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熟悉了调制解调技术和信道编码技术的原理和应用,了解了多径效应和码间干扰等通信系统中常见的问题。
我还学会了使用MATLAB等工具进行通信系统的模拟和仿真,提高了自己的实验技能和学习能力。
2.2 技能的提升在本学期中,我通过课程的学习和实践的参与,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我学会了如何使用各种工具和设备进行通信系统的调试和测试,并且能够独立地进行实验和项目的开展。
此外,我还培养了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够和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的合作。
三、问题与不足的反思与改进3.1 学习问题与不足在本学期的学习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对通信原理中的数学部分理解的不够深入,导致在一些数学推导和计算上存在困难。
因此,我在以后的学习中将加强对数学基础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通信原理中的数学知识。
3.2 实践问题与不足在参与科研项目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团队协作和项目管理方面存在一些不足。
我有时候无法合理地安排个人时间和工作任务,导致项目进展缓慢。
现代通信技术基础期末复习总结.doc

信号特征模拟系统数字系统模拟通信梢效性指标:有效传输带宽可靠性指标:输出信噪比数字通信有效性指标,频带利用率?/bR R一(Baud/Hz)? B为带宽Rb 八..TT .—(bit/Hz)误码元数总码元数误比特数总比特数《现代通信技术基础》(蒋青版)复习总结第一章绪论1.信息: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中需要传递、交换、存储和提取的抽象内容。
2.消息:表示信息的语言、文字、图像和数据等。
3.信号:运载消息的光、声、电等物理量。
分类:确定信号、随机信号、(非)周期信号、模拟信号、数字信号。
4.(1)信息量:某个消息Xi出现的不确定性大小为该消息所携带的信息量。
a = 2单位:bitI(Xj) = -logaP(xi) J a = 10单位:Hart a = e单位:nat(2)平均信息量:该信息源每个符号所含信息量的统计均值。
H(x^) = -£ PCx/) log /Pg )](bit / 信源符号) i=l5.通信系统的分类:基带传输频带传输6.通信系统的主要新能指标:.[码元速率:RB(Baud)传轴速率〈di、,,Rb = RBl()g2N(N进制下,二者数值相等,但单位不同)信息速率:Rb(bit/s)误码率:可靠性指标,误信率:n信源炳(平均信息量)H(X)= -^P(Xi)log2[P(Xi)](bit/信源符号) i=l平均信息速率(N进制.卜):Rb = RBNH(x)(bit/s)模 拟信 号抽样PCM g 号 编码+ 数字IB A统M ——量化电平 b 、a 分别为输入信号最大、最小值2 (1)编码步骤J 、7. 通信网:组成:用户终端设备、传输系统、交换设备通信网功能:信息传输、差错控制、寻址和路山、网络管理基本结构:网状、星状、复合型、环状、总线、树状第二章通信传输技术1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模/数转换2. 抽样定理:(1)定义:一个频带限制在(fL,fn )内的时间连续的模拟信号m (t ),如果抽样频率fs > 2f H(即抽样时间间隔Ts<^),则可通过低通滤波器山抽样信号ms (t )无失真地重建原始信号m (t ) o(2)计算:山给出的基带信号方程求出最低频率fL 和最高频率和,然后根据抽样 定理计算出抽样时间间隔Ts )o lt/1均匀量化:量化间隔△ = 3. 量化'M 非均匀量化:数字压缩技术(国际通用)—-13折线A 律压缩4. 编码:1、确定极性码Ci :正1负0(例+ 1255)定段落码C2C3C4: 1255 >1024,第8段,码为111确定段内码C5C6C7C8: 1255 = 1024 + 3x64 + 39,区间为3,码为0011确4、编码为:11110011(4)即时码的判定:克拉夫特不等式给定信源符号集S = {Sl,S2,S3,...,Sq},各个编码长度分别为:h,12」3,...,lq 。
通信技术总结范文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通信技术在我国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深入了解了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现将个人在通信技术方面的学习与工作总结如下。
一、通信技术基础知识1. 通信原理:我系统学习了通信原理的基本概念,包括模拟通信、数字通信、调制解调、信道编码等。
通过学习,我对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有了全面的认识。
2. 通信网络:我了解了通信网络的基本结构,包括传输网络、接入网络和交换网络。
同时,对各种网络技术,如光纤通信、无线通信、卫星通信等,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
3. 5G通信技术:我关注了5G通信技术的发展,学习了5G关键技术,如大规模MIMO、毫米波通信、网络切片等。
这些技术为未来通信提供了更高的速度、更低的时延和更丰富的应用场景。
二、通信技术应用1. 通信设备:我熟悉了通信设备的种类和功能,如路由器、交换机、基站等。
通过对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提高了实际应用能力。
2. 通信工程:我参与了通信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和验收。
通过实践,掌握了通信工程的基本流程和规范。
3. 通信运维:我学习了通信网络的运维管理,包括故障排查、性能优化、网络安全等。
在实际工作中,能够迅速定位问题并解决问题。
三、通信技术发展趋势1.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在通信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智能调度、智能运维、智能客服等。
未来,人工智能将进一步提高通信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2. 物联网:物联网与通信技术的结合,使得各种设备实现互联互通,为智慧城市建设、智能家居等领域提供了有力支持。
3. 绿色通信: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通信成为通信行业的发展方向。
通过采用节能技术、优化网络结构等手段,降低通信设备的能耗。
过去的一年,我在通信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然而,通信技术日新月异,我深知自己仍需不断学习、提升。
在新的一年里,我将继续努力,为我国通信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具体计划如下:1. 深入学习通信技术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现代通信期末总结

一、填空1、通信网的基本组网结构:网状网、星型网、环状网、总线网; 非基本组网结构:复合网、格形网、树型网、蜂窝网;2、数字基带信号的码型:单极性非归零码,双极性非归零码,单极性归零码,双极性归零码,差分码,数字双相码。
3、衡量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有效性和可靠性。
有效性传输信息效率,可靠性接受信息准确度。
模拟信号数字化经过抽样,量化,编码。
4、影响静止卫星通信的因素:摄动,星蚀,日凌中断。
5、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通信卫星,地球站群,跟踪遥测及指令系统,监控管理系统四大功能。
6、通信分系统分为天线和转发器。
卫星天线的种类:(1)全方位天线(2)通信天线。
7、数字调制的三种基本方式:振幅键控(ASK)频移键控(FSK)相移键控(PSK).8、分复用是按时间分割多路信号的方法,将传输时间分为若干个互不重叠的时隙,互相独立的各路信号顺序地占用各自的时隙,合称为一个复用信号,在同一信道中传输。
9、光纤传输的原理是什么?纤芯和包层的折射率有什么关系?全反射;设纤芯、包层的折射率分别为n1、n2,则n1>n2二、选择1.LMDS一般工作在( A )的波段附近。
A.毫米波 B.厘米波 C.分米波2.卫星通信的多址方式是在( D )信道上复用的。
A.基带 B.频带 C.群带 D.射频3.在正交调幅(QAM)中,载波信号的( A )和相位被改变。
A.振幅 B.频率 C.比特率 D.波特率4.在30/32路的PCM中,每帧的时间为( B )μs,每个路时隙的时间为( C )μs,每个位时隙为( E )μs。
A.100 B.125 C. 3.9 D.3.125 E. 0.448 F.0.395.目前,大容量公众移动通信网采用( C )服务。
A.大区制 B.中区制 C.小区制6.在接入网的界定中,其通过( C )接口连接到电信管理网(TMN)。
A.UNI B.SNI C.Q3 D.VB57.电话网采用的是( A )交换方式。
现代通信技术总结简短现代通信系统总结

现代通信技术总结简短现代通信系统总结2023年现代通信技术总结范文简短篇一我以主人翁的意识,时刻关注信科公司的发展,切身为公司和集体的利益着想,坚定公司会不断的发展壮大,对公司的未来充满了热情与期望。
同时我还不断关注通信行业的新新动态,并抱着持续学习新知识的心态,以备有更多的知识储备为公司处理。
我对自己制定了很高的行为操守和道德标准,确保自己的工作和日常行为能严谨严肃。
我从做好本职工作和日常工作入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持之以恒,尽心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岗位技能,脚踏实地的做好本职工作,为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心态决定一个人的财富、事业、幸福、健康,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人生,心态决定命运。
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当中,我一直保持阳光心态,怀着一颗平常心去享受过程,把握和珍惜现在。
热爱自己本职工作,正确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戒骄戒躁、扎扎实实干好自己的事。
2023 年 4 月,我参与了大亚湾数字集群建成初期的运维工作, 2023 年 5 月我进入中海壳牌,担任中海壳牌维护组组长,负责中海壳牌的集群通信系统和广播报警系统的运维工作至今,2023 年 6 月我小组开始兼任大亚湾数字集群系统的运维工作。
在工作中,我认真贯彻执行公司关于、标准化作业、组精细化管理等方面的方针政策。
班牢固树立“安全第一” 的意识,始终把安全放在各项工作的第一位;不断完善规范集群通信系统运维的标准化作业工作法文本,严格按照工作法内容逐项实施,在实践中积累宝贵的经验\n积极响应公司号召,加强班组精细化管理,规范班组资料管理,努力探索新的方式方法,结合班组建设“创先争优” 活动,把精细化管理、技术练兵作为长期任务,常抓不懈。
中海壳牌的集群通信系统是一种基于 mpt1327 数字信令的模拟集群通信系统,虽然目前行业内新建的系统都是数字集群系统,但我从来没有因为中海壳牌的的系统即将过时而放弃对这套系统的学习和研究。
通信技术专业期末总结

通信技术专业期末总结一、引言通信技术是信息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领域之一。
随着科技的发展,通信技术也在不断演进和创新。
本学期所学的通信技术课程,使我对通信技术的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在本篇总结中,我将回顾本学期所学内容,并探讨对我个人的成长和对未来的发展。
二、课程回顾在本学期的通信技术课程中,我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1. 通信系统原理:了解了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信息的传输、调制解调、信道编码等知识。
了解了各种调制解调技术的优缺点,并学会使用MATLAB等工具进行调制解调实验。
2. 数字通信原理:学习了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包括数字调制解调技术、信道编码、调制解调性能分析等。
同时,还学习了OFDM、CDMA等现代数字通信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3. 无线通信原理:了解了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技术,包括无线信道传播机制、调制解调技术、信道编码等。
掌握了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分析方法,并学会使用MATLAB等工具进行无线通信系统的仿真实验。
4. 网络通信原理:学习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协议、网络传输技术等知识。
掌握了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技术,包括IP协议、TCP/UDP协议、路由选择等。
学习了网络性能评估和网络安全等内容。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对通信技术的各个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实践能力。
在实验课中,我通过使用MATLAB等工具进行调制解调和无线通信仿真实验,提高了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
三、个人成长在本学期的学习过程中,我意识到通信技术是一个非常广阔和复杂的领域。
通过学习课程,我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但也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
首先,我在课程学习中发现,有些概念和理论比较抽象和复杂,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和精力去理解和掌握。
有时候在解题过程中容易出现思路不清晰的问题,需要加强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我在实践能力方面也有所欠缺。
虽然我在实验中使用了一些工具进行仿真实验,但由于时间和条件的限制,实验的规模较小,无法模拟真实的通信系统环境。
通信工程期末总结

通信工程期末总结一、引言本学期我选修了通信工程课程,通过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我对通信工程的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本文将对我本学期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并分析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最后展望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方向。
二、学习成果总结本学期的课程主要内容包括通信原理、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数字通信系统等方面,在这些课程中,我逐渐掌握了通信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了工程实践能力。
1. 通信原理通信原理是学习通信工程的基础,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了解了通信的基本原理和通信信号的传输方式。
具体来说,我掌握了调制、解调、编码、解码等方法,了解了傅里叶变换和信号传输的基本特性。
通过实践操作,我学会了如何使用软件工具来模拟和分析通信信号的特性。
2. 信号与系统信号与系统是通信工程中的重要理论基础。
通过学习信号与系统课程,我掌握了时域和频域的基本概念,了解了信号的表示和分析方法。
我学会了使用拉普拉斯变换和傅里叶变换来描述和处理信号,通过实验和仿真,我对信号的传输、变换和处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3. 数字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是通信工程中的重要技术,通过学习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我掌握了数字滤波器的设计和实现方法,了解了数字信号的采样、量化和编码等过程。
我学会了使用MATLAB等软件来实现数字信号的处理和分析,通过实验和仿真,我了解了数字信号的特性和处理方法。
4. 数字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是通信工程的核心内容,通过学习数字通信系统课程,我了解了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具体来说,我学会了使用调制、解调和编码、解码技术来实现数字通信系统。
通过实践操作,我能够使用软件工具来设计和模拟数字通信系统,分析和优化系统的性能。
以上是我本学期主要学习的内容和获得的成果。
通过课程学习和实践操作,我对通信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在学习通信工程的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主要包括理论学习的抽象性和实践操作的复杂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1. DTE和DCE? DTE是计算机网中处于处理用户数据的设备,从简单的数据终端(甚至I/O设备)到复杂的中心 计算机均称为DTE。 ;DCE属于网络终接设备,调制解调器、线路接续控制设备及与线路连接的 其他数据传输设备称为DCE。 2.分组交换和电路交换的区别,各自适合哪一类业务? 分组交换:1异步时分交换2统计复用技术3可以是逻辑连接也可以是无连接4抗毁性能好 电路交换:1同步时分复用2固定分配带宽3是面向连接的物理连接4灵活性和抗毁性差 分组交换适合突发性的可靠数据传输业务 电路交换适合像语音这样的对实时性要求高的但允许一定误码的业务 3. IP地址、MAC地址、IPV6地址的位数及所占字节数? IP地址32位,占4字节;MAC地址48位,占6字节;IPV6地址128位,占16字节。 4. IPV4:A, B, C, D类地址是怎么划分的? 最高位为0的地址是A类地址, 最高两位为10的地址是B类地址,前三位为110的地址是C类地址, 前四位为1110的地址是D类地址。用点分十进制表示时,第一个10进制数范围在1-127的为A类, 128-191的为B类,192-223的为C类。 5.IP数据报报头格式? Internet 版本 服务类型 总体长度 头长度 标识号 分段标识 分段号(13位) 生存时间 协议 头校检验和 源IP地址(32位4字节) 目的IP地址(32位4字节) IP数据报有效负载(可变长) 其中,头校检验和只检验报头部分,不包括数据部分。 6. TCP/IP协议栈的组成和各层功能? TCP/IP协议栈的组成:网络接口层、网际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网络接口层: 1定义与计算机网卡的接口2关于数据传输与相应访问方法的约定3将数据格式化为 帧数据单元, 并将帧转换成在传输媒质上传送的数字脉冲或模拟脉冲流4检查输入数据帧的错误 5将差错控制信息加入输出数据中5确认接收数据帧。 协议:IEEE802.3、X.25、FDDI 等 网际层:1将运输层的分组装入IP数据报,填充报头,选择去往目的主机的路由,将数据报发往 适当的网络接口2对从网络接口收到的数据报,首先检查其合理性,然后寻径 3差错控制、流量 控制、拥塞处理等 协议:IP协议,ARP、RARP、ICMP等 传输层:1格式化信息流2提供可靠传输3解决不同应用程序的识别问题 协议:TCP 和UDP 应用层:为应用程序提供服务,应用程序通过这一层访问网络。 协议:HTTP、FTP、SMTP、 TELNET等。
I log a
1 p ( x)
3. 香农定理? 香农定理则描述了有限带宽,有随机热噪声信道的最大传输速率与信道带宽,信噪比之间的关 系。香农定理由如下的公式给出 : C=Blog2(1+S/N),C为信道容量,指信道可传输的最大信息 速度,它是信道能够实际达到的最大传输能力, B为信道带宽,S为信号的平均功率,N为白噪 声的平均功率,S/N为信噪比。(lg(S/N)=n dB/10) 4. 通信网的划分? 按垂直划分分为:1 基础网2 业务网3 支撑网;其中支撑网包括信令网,同步网和管理网。 按水平划分分为:1 CPE2 接入网3 城域网4 核心网
RB8 Rb / log 2 8 1000 Baud
系统的误码率:Leabharlann Pe 18 3 105 1000 10 60
3. 30/32PCM的格式、一次群速率以及帧和复帧的关系。 两相邻样值之间的间隔为125us,这个时间间隔称为一帧。将一帧的时间均匀分成32等分,每一 等分称为一个时隙, 传送一路语音信号和8位二进制编码。 分别用TS0-TS31表示, 其中TS1-TS15、 TS17-TS31为话路时隙,共传送30路语音信号。TS0传送帧同步信号,TS16传送信令信号。一次 群速率为2.048Mbps(每个话路编码速率为 64Kbps,一帧共32个时隙,所以为2.048Mbps) 。16 个帧=1个复帧。 4. 数字调幅,数字调频,数字调相技术的概念? 数字调幅:用待传递的数字信号来改变载波的幅度,有载波代表“1”码,无载波代表“0”码。 数字调频:用待传递的数字信号改变载波的频率,即用两种不同频率的载波分别代表数字 “1” 和“0”。 数字调相: 又称绝对调相。 用待传递的数字信号改变载波的初相角, 载波的初相角为0°代表“1” 码,初相角为180°代表“0”码(或相反) 。 5.我国数字同步网采用的是什么同步方式 ? 我国采用“多基准时钟,分区等级主从同步”的组网方案即等级主从同步方式。
第四章
1.什么是光纤通信系统,它的特点是什么?光源的种类有哪些? 光纤通信是以光波为载频、光导纤维(简称光纤)为传输媒质的一种通信方式。 特点:1传输频带宽,通信容量大2传输损耗低、中继距离长3抗电磁干扰4保密性强,无串话干 扰。 光源有:半导体激光二极管(LD)和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 2.光纤传输的原理是什么?纤芯和包层的折射率有什么关系? 全反射;设纤芯、包层的折射率分别为n1、n2,则n1>n2 3.光纤通信的通信窗口 是哪几个?为什么采用这些窗口? 第一个窗口:波长0.85um,最低损耗2.5dB/km,采用石英多膜光纤 第二个窗口:波长1.31um,最低损耗0.27dB/km,采用石英单膜最低色散光纤 第三个窗口:波长1.55um,最低损耗0.16dB/km,采用石英单膜最低损耗与适当色散光纤 为了获得低损耗特性,所以采用这些窗口。 4.WDM的概念及组成? 光波分复用(WDM)技术是在一根光纤中同时传输多个波长光信号的一项技术。 WMD系统由:光发射机、光中继放大、光接收机、光监控信道和网络管理系统组成。其中, 光 发射机包含:OMU、BA(OA)、OUT三部分组成。 OMU光复用器完成不同波长光信号的波分复用。ODU光解复用器则完成光信号的解波分复用。 光放大器(OA) :在发端使用的叫光功率放大器BA,收端使用的叫前置放大器PA,中继站使用 的叫使用线路放大器LA。 光波长转换器(OTU)的作用有两个:1将不同厂商的SDH设备接入WDM系统2实现不同速率等 级信号的混合传输。 5.EDFA的作用 它工作在1.55μm,正好是波分复用系统工作波段;它的增益带宽很宽;它的增益高;它能做到 低噪声工作;它便于与光纤通信系统连接,耦合损耗小;它所需泵浦光功率低 6.FDMA, CDMA, TDMA? 频分多址是采用调频的多址技术,不同的用户分配在时隙相同而频率不同的信道上。 码分多址(CDMA)是采用扩频的码分多址技术,所有用户在同一时间、同一频段上,根据不 同的编码获得业务信道。 时分多址(TDMA)是采用时分的多址技术,业务信道在不同的时间分配给不同的用户。
第二章
1. 误码率、频带利用率? 误码率:是衡量数据在规定时间内数据传输精确性的指标。 如果数字信号采用二进制,则误码率定义为(当考察时间足够长时) 传错的比特数 Pe = ————————— 传输的总比特数 Pe又称误比特率。
频带利用率η是指单位时间(秒) 、单位频带上传输信息量(或码元)的多少。
f b(或f B)
η = ———————
信道带宽B’
2. 码元速率与信息速率的关系? 码元速率(fB) 是信道每秒钟内所传送的符号(或码元)个数定义为符号(码元)速率,单位为 码元/秒或波特(Bd) 。 信息速率(fb)是信道每秒钟内所传送的二进制符号个数称为信息速率,又称数码率。对于二进制 信号:fB= fb,对于一般的M进制信号:fb= fB*log2M (2为底) 另一种定义:它是指系统每秒钟传送的信息量,单位是比特/秒,常用符号“bit/s”表示。 fb= fB*H(x), H(x)是指的每个符号的平均信息量 进制越高,码元速率越低。 设一信息源的输出由 128 个不同符号组成, 其中 16 个符合出现的概率为 1/32, 其余 112 个出现 概率为 1/224。信息源每秒发出 1000 个符号,且每个符号彼此独立。试计算该信息源的平均信 息速率。 1 1 每个符号的平均信息量为: H ( x ) 16 log 2 32 112 log 2 224 6.404 bit / 符 号 32 224 已知码元速率 RB=1000B,故信息源的平均信息速率: R bit / s b R B H(x) 6404 已知某八进制数字通信系统的信息速率为 3000bit/s,在收端 10 分钟内共测得出现 18 个错误码 元,试求该系统的误码率。 依题意 : Rb 3000bit / s
第一章
1. 通信系统的概念、组成、作用和发展? 通信系统是通信需要的一切技术设备和传输媒质的总体,作用是对原始信号进行转换、处理和 传输,包括有:信源、变换器、信道、噪声源、反变换器和信宿6个部分。 通信系统的发展的新趋势为:多网融合(电信网、计算机、广电网)被称为下一代网络NGN。 2. 信息量的计算? 消息中所含信息量与消息发生的概率密切相关。消息发生概率愈小,愈使人感到意外和惊奇, 则此消息所含的信息量愈大。消息所含的信息量I与消息x出现的概率P(x)的关系式为:
第六章
1.移动通信中的蜂窝通信系统、大区制和小区制 蜂窝式移动通信系统由移动业务交换中心( MSC) 、基站(BS) 、移动台(MS)及与市话网相 连接的中继线等组成。 基站的覆盖范围有大有小,我们把基站的覆盖范围称之为蜂窝。 大功率的基站:提供比较大的服务范围,但它的频率利用率较低,系统的容量也就大不起来, 对于话务量不大的地方可以采用这种方式,我们也称之为大区制。 小功率的基站:提供大容量的服务范围,同时它采用频率复用技术来提高频率利用率,在相同 的服务区域内增加了基站的数目,有限的频率得到多次使用,系统的容量比较大,这种方式称 之为小区制或微小区制。 2.GSM的组成、HLR/VLR及一些接口 GSM系统是由交换系统、基站系统、移动台三个部分组成 HLR:归属用户位置寄存器,是GSM系统的中央数据库,存储着该HLR控制的所有在此处入网 登记的移动用户的相关数据。 VLR:服务于其控制区域内移动用户的,存储着进入其控制区域内已登记的移动用户相关信息, 为已登记的移动用户提供建立呼叫接续的必要条件 虽然有HLR,但是由于用户是移动的用户,往往会移动到非归属地,如果用户漫游,MSC处理 来话或者去话呼叫时,直接从 VLR检索数据,不需要再访问HLR,如果没有VLR,漫游过程中 的呼叫需要从HLR处取完数据才能进行,流程复杂,而且速度慢 空中接口Um:BTS 和MS之间的无线接口;Abis接口:BSC和BTS之间的接口 A接口:MSC与BSC之间的接口 ;B接口VLR与MSC之间的接口 C接口:HLR与MSC之间的接口 ;D接口:HLR与VLR之间的接口 E接口:相邻区域不同MSC之间的接口 ;F接口:MSC与EIR之间的接口 G接口:VLR之间的接口 3.MSISDN、IMSI、TMSI、MSRN等的识别 MSISDN:相当于公用电话网内的用户电话号码,供用户拨打的电话号码,它是为了寻址的逻 辑号码。 IMSI:客户识别码,移动通信系统内识别一个用户的唯一号码,用于移动通信网的所有信令中, 存储于客户识别卡(SIM)内。该号码最长15位,我国的为460打头 MSRN:临时分配给移动台的一个MSRN(根据当地的编号计划分配) ,用于路由重选。该号码 最长15位,0打头。 TMSI:防止不法分子通过监听无线路径上的信令交换而窃取客户IMSI或跟踪客户位置。 4.IMEI的概念、与EIR的关系以及在EIR中的分类 IMEI:国际移动设备标识,是唯一标识一个 MS硬件终端的参数, IMEI 和MSISDN、IMSI都存 储在EIR中;在EIR中,IMEI分为黑名单,白名单和灰名单。 5.位置更新,切换 位置更新:MS在不同位置小区切换时更新SIM卡内的LAI标识的过程。 切换:正在建立连接或通话状态的MS进入不同区域的自动切换过程 6.3G的技术特点、目前使用的标准以及4G系统的核心技术 特点:提供多种类型、高质量多媒体业务,能实现全球无缝覆盖,具有全球漫游能力。 标准:WCDMA、CDMA2000、TD-SCDMA 4G系统的核心技术是:OFDM正交频分复用,即将信道分成若干正交子信道,将高速数据信号 转换成并行的低速子数据流,调制到每个子信道上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