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美术作品都一样重要么---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共45页
第八课 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

第8课所有的美术作品都一样重要吗——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一、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认识到,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既有绝对的一面,也有相对的一面。
主动参与是美术鉴赏的前提和保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高美术鉴赏的能力,培养审美的眼睛。
本课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从中国古代画家马远和夏圭的故事开始讲起的。
作为引子,这个部分指出了他们在中国美术史上的贡献,但明代皇帝却给出了不同的解释,由此说明美术鉴赏不仅要了解艺术家的意图,还有一个观众对其意义和价值的判断问题。
第二部分“美术作品的时代性与地域性”,讲述的是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与其产生的时代和地域之间的关系,即它的产生受到了当时的时代和地域的限制,对它的理解也与其时代和地域密切相关。
这里主要举了罗中立的《父亲》这个例子。
这一点可以结合前一课讲述的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来理解。
第三部分“如何判断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以西方历史上不同时期三位雕塑家创作的三个《大卫》为例,进一步说明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与时代和地域之间的关系,由此指出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有绝对的一面也有相对的一面。
这里还提出了艺术创新的问题,主要是从理解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的完整性方面说的,由于这个问题更为复杂,所以就没有展开,只作为教学中的参考。
第四部分“如何看待美术作品意义与价值判断上的分歧?”是接着上面所说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的相对的一面引出的问题。
这个部分着重强调的是个人感受和判断的重要性,并给出了判断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的不同的角度和方法。
这些角度和方法告诉我们,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有各种理解的层面,每一个层面都是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的一部分,这种解释对于学生参与美术鉴赏的主动性具有积极的意义。
但同时也指出,尽管具有这些不同的角度和方法,但美术作品本身仍然是我们进行意义和价值判断的基础。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本课教学的重点有两个方面:1.使学生了解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与时代性和地域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即无论这种意义和价值的形成还是美术作品产生意义和价值的能力与范围都受到了其所处时代和地域的限制;2.使学生了解对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的判断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即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和理解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
作品背后的价值和意义

作品背后的价值和意义
在讨论作品背后的价值和意义时,这取决于作品的性质。
下面是一些作品可能具有的不同价值和意义:
1. 文学作品:文学作品通常是对生活、人性、社会等方面的思考和表达,其价值在于可以让人思考和反思,从中获得启发和启示,增长见识和知识。
文学作品可以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同时也可以引起人们的共鸣和共情,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体验生活。
2. 艺术作品:艺术作品包括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它们的价值在于可以带给人们审美的愉悦和享受,同时也可以带给人们对生活的深度思考和感悟。
艺术作品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体验生活,也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3. 科学作品:科学作品包括科学研究、论文、研究报告等,它们的价值在于可以带给人们新的知识和理解,增加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科学作品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解决现实问题,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总的来说,作品的价值和意义取决于其所代表的领域和性质,但不管是什么作品,它们的价值和意义都在于可以带给人们美的享受、思考和启发,同时也可以带给人们对生活、人性、社会等方面的深度理解和体验。
1/ 1。
第八课 《所有的美术作品都一样吗》1

第八课所有的美术作品都一样吗?——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陕西省白水县仓颉中学美术田军波教学背景一教学对象:高一学生二教学内容:人美版美术鉴赏第八课《所有的美术作品都一样吗》三教师准备:详细备课、制作课件、搜集相关知识。
四学生准备:课前预习课文,查找有关本节课的相关知识,做好预习工作。
五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级学生,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同学们的审美能力有所提高,但是对于美的认识不能做到全面、多方位、多元化、多角度的分析评价,这是我们今后仍需努力培养的。
指导思想根据高中学生对于审美的认识,且本身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和极端性,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的评价应立足于时代和地域建立宏观的多范位的多元化的观念,基于这一指导思想,较为灵活的安排本节课,注重让学生在轻松而愉快的教学环境下,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教材分析一课题所有的美术作品都一样吗?——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美术作品意义与价值的评价应立足于时代性与地域性,当美术作品的评价出现分歧时应该如何评价。
三内容结构第一部分标题“美术作品的时代性与地域性”。
介绍美术作品的产生是艺术家在特定的环境下学习和模仿的结果,在这个基础之上,才能逐渐发展出自己的语言方式,从而获得自己的艺术价值和地位。
第二部分标题“如何判断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
介绍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受时代性、地域性与艺术创新三方面的制约。
第三部分标题“如何看待美术作品意义与价值判断的分歧”,介绍同一件美术作品,由于批评判断的角度、方法甚至认的角度不同,最终得到的结论也是各异的。
但对于美术作品意义与价值的判断不是任意的,必须建立在对美术作品及其相关知识了解的基础之上,所以,不断地学习是提高我们判断能力和美术鉴赏能力的唯一的前提。
四教学资料(见附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一)理解美术作品的时代性与地域性对美术作品评价的作用。
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

(1863)
(1955)
(1464-1467) (1480) (1447-1449) (1495-1498)
最 后 的 晚 餐 ( 局 部 )
达利 西班牙 (1955)
最 后 的 晚 餐 ( 局 部 ) 巴 多 罗 买 、 小 雅 各 、 安 得 列
二、如何判断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大卫(1443—1444) 多纳太罗(意大利)
第八课
所有的美术作品都一样重要吗?
——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
晓雪山行图 马远(宋)
渔笛清幽 夏圭(宋)
一、美术作品的时代性与地域性
时代性:是说某些题材只有在这个时代才有, 而不可能在别的时代。 地域性:是说某些题材可能在这个地域不断 出现,而对另一个地域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
思考与讨论: 比较以下两幅最后的晚餐,说
大卫(1501—1504) 米开朗基罗(意大利)
大卫(1623—1624) 贝尼尼(意大利)
判断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我们看到:美术作品一旦产生就具有了意义和价 值,只不过这种意义和价值有大小、多寡、重要和不 重要之分而已。
对一般人而言,符合了我们对题材和图式的期待、 影响面广、为大多数人所认同的,其意义和价值就大, 否则就不大。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美术作品的题材和形
吹笛少年(1866) 马奈(法国)
吹笛女(1904) 布岱尔(法国)
艰苦岁月(1958) 潘鹤
洛神赋图卷 顾恺之(东晋)
梦(1910) 卢梭(法国)
巴黎街景(1985) 埃斯蒂斯(美国)
学习活动:
1、 以两幅美术作品为例,分析其在 不同文化情境中的不同意义和价值。
2、先对同一件美术作品进行直接判 断,再试用不同的批评理论做出分析,以 寻找恰当的解释。
美术鉴赏的意义以及社会价值

美术鉴赏的意义以及社会价值(一)美术鉴赏能够对美术作品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由于美术鉴赏是对美术作品进行评价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对美术作品进行全面评估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利用美术鉴赏这一有效手段,对美术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意境和价值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保证美术作品的价值能够得到肯定。
(二)美术鉴赏能够对美术作品中的社会价值进行正确评判由于美术作品中都蕴含了一定的社会价值,因此我们在对美术作品中的社会价值进行评判的过程中,就要利用美术鉴赏这一有效手段,保证评判结果的正确与客观,从而使我们队美术作品中的社会价值有正确的认识。
(三)美术鉴赏能够对美术作品的整体价值进行有效衡量美术作品中除了社会价值之外,还蕴含了多方面的价值,要想对美术座屏的整体价值进行全面有效的衡量,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美术鉴赏这一有效手段,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深入了解和专业分析,找出美术作品的价值所在,并对整体价值进行科学衡量,保证美术作品价值衡量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1、通过美术鉴赏能够对美术作品的社会价值进行全面分析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美术作品取得了骄人的成就,而美术作品的成就除了作品本身之外,所体现出的社会价值也引起了专家的关注。
这可以从多个美术作品中得到体现,例如郑板桥的作品中多以竹子为题材,除了其绘画竹子技法高超之外,其高风亮节以及不屈不挠的主观思想也体现在作品中。
2、美术鉴赏是美术作品社会价值的具体体现3、美术鉴赏对美术作品社会价值的分析相对透彻美术鉴赏是一门独特的学问,需要对美术知识有较深的了解和造诣才能胜任。
因此美术鉴赏对美术作品社会价值的分析相比其他手段要更加透彻更加深入,也更加具有借鉴意义。
由此可见,美术鉴赏对美术作品的社会价值能够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美术鉴赏成为了美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鉴赏在我国同美术艺术一样,具有同样的地位,其发展历史也比较长。
更多时候美术鉴赏已经同美术发展融为一体,成为了美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的判断

1.水墨山水画的地域性
• 披麻皴:山水画皴法之一,亦称“麻皮皴”,由 五代董源创始,其状如麻披散而错落交搭,故曰 “披麻皴” 。披麻皴以柔韧的中锋线的组合来表 现山石的结构和纹理,善于表现江南土山平缓细 密的纹理。 • 斧劈皴:唐李思训所创之勾听方法,笔线遭劲, 运笔多顿挫曲折,有如刀砍斧劈,故称为斧劈皴。 这种皱法宜于表现质地坚硬、棱角分明的岩石, 有利于刻画北方大山大水的大国气度。
3.《最后的晚餐》对比
达.芬奇
丁托列托
• 《最后的晚餐》(油彩)创作年代:1592 — 1594 年
• 丁托列托是他的昵称,意为“小染色师”。他是一位雄心勃勃的人,扬言要 把提香的色彩和米开朗基罗的形象结合起来,成为最伟大的艺术大师。为了 取得独特的艺术效果,他在创作中总是选取别人很少采用的角度和构图,追 求宏伟的气魄、强烈的戏剧性和突出的光感,忽视人物内在气质和性格的刻 画,主要从画面效果出发。 • 这幅画是威尼斯圣乔治教堂装饰组画中的一部份。在这一幅画中,丁托列多 仍然匠心独具的将两种不同的光源结合在一起 。 • 丁托列多将画面分为两个部分:左边展示的是神奇得事迹,右边描绘的则是 日常的写实状况─仆人们向进餐者端上盘子。这种日常生活和神奇事迹的紧 密关系,借着具体的形象展现出来,并以双重光源的对比加以烘托。正式这 种紧密得关系,丁托列多将宗教构图和其象征意义现现出来。
• 《最后的晚餐》(壁画)创作年代:1495—1497年
• 作者:列奥纳多.达.芬奇(1452—1519)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最杰出的画 家、科学家和发明家。 • 达·芬奇改变了文艺复兴早期对这一题材的传统处理方式,图中人物列为一 排,以耶稣为中心,十二门徒分为四组,对称分列两侧,形成了一个穿插变 化又相互统一的整体。达·芬奇成功地运用构图和用光等手段,塑造了一系 列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 描绘耶稣在遭到罗马兵逮捕的前夕和十二门徒共进最后一餐时预言“你们其 中一人将出卖我”后,门徒们显得困惑、哀伤与骚动,纷纷询问耶稣:“主 啊,是我吗?”这时,唯有坐在耶稣右侧(即画面正方左边第三位)的叛徒 犹大惊慌地将身体往后倾,一手抓着出卖耶稣的酬劳、一个装有三十块银币 的钱袋,脸部显得阴暗。
人美版高中美术选修:第8课 所有的美术作品都一样重要吗?——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

侧重从美术家个人的气质个性、情感心理的角度对作品做出评价。
洛神赋图卷 (中国画,局部) 顾恺之(东晋)
艰苦岁月 雕塑 1958年 潘鹤
时代差异导致美术作品价值判断上的差异。
1879年,一个名叫索特 乌拉的工程师来到这里收集 化石,并把4岁的小女孩玛丽 娅带在身边。
据说玛丽娅因对父亲 的工作不感兴趣而独自爬 进了一个小洞口,因为洞 内黑暗,她点亮了蜡烛后 突然看见一头公牛,眼睛 直瞪瞪地望着她,顿时把 她吓得大哭起来,闻名世 界的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 就这样被发现了。
巴黎街景(油画,1985年)埃斯蒂斯(美国)
六、课堂总结:
别人的感受不能代替你的感受,每个人都必须通过自 己的亲身体验才能作出自己的判断。
在美术鉴赏中,我们鼓励这种个人的、主动的和创造 性的审美判断,就是为了培养每个人独特的审美能力。
The end
Have a rest……
《渔笛清幽》 夏圭(南宋)
《晓雪山行图》 马远(南宋)
——
残
山
剩
明
水
成
,
祖
宋
僻
朱
安
棣
之
物
也
,
何
取
焉
!
同一事物,评价的角度不同,结论就会不同。 这并不是说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就可以随意判断。
问题思考: 怎样才能比较客观地判断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
美术作品意义与价值的判断依据:
把握美术作品本身的时代性、地域性、创造性。
佳士得拍卖行全球艺术品交易的 行业至尊 120808 环球第一财经
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

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了解美术作品的时代性和地域性,并认识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受到到时代性、地域性和艺术创新的制约,同时赏析油画作品《父亲》最终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的目的。
教学重点:以作品《父亲》为例进行详细分析,使学生了解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与时代性和地域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教学难点: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就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作为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他们有一定的的自学能力和分析能力,所以本课有些内容要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教师只是简略带过。
但是很多学生在初中没有上过美术课,美术课在大多学生心中已经淡出,因此在设计本课时对作品《父亲》进行了重点赏析。
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课件。
教学方法:提问法、引导法、讲授法、讨论交流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曾经有同学问他的画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同学们可能会有同样的疑惑,让我们先来了解下面的问题。
1、人类为什么需要艺术?人类有表达思想和交流情感的需要,仅从这里看艺术作品的价值和意义就显而易见了。
其实一件艺术作品从它一产生就具有一定的价值,只是这个价值有大有小而已,其意义也是各种各样的,今天我们就来讨论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判断。
2、谁知道当今世界拍卖价格最高的绘画作品是那一件?同时估计一下会是那种类型的(具象、意象、抽象)?《红磨坊的舞会》(雷若阿,油画),0.781亿美元1990拍出《加歇医生》(油画,梵高)0.825亿美元1990年拍出《向日葵》(凡高,油画),1995年以7000万美元拍出《拿烟斗的男孩》(油画,毕加索)2004年5月5日最终以令人震惊的1.04168亿美元被一位神秘的富商买走,创下了单幅画拍卖价格的世界最高纪录。
《阿德勒·布罗赫·鲍尔夫人》克里姆特(奥地利),油画,2004年6月创下的1.35亿美元的世界纪录。
《1948 年,第五号》波洛克这幅作品于2006年11月3日拍卖出全球绘画作品最高价,达1.4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