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导言练习

合集下载

[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随堂练习西方经济学第一章导言一.填空题:1 .生产可能线又称(生产可能性边界线),它是一条表明在(资源)即定的条件下,社会所能达到的两种产品最大组合的曲线。

2 .选择包括(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这样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

3 .当前世界上解决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经济制度基本有两种,一种是(市场经济制度),一种是(计划经济制度)。

4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解决资源配置),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

5.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有(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完全信息)。

6.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国民经济),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7.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纠正市场机制的缺点)。

8.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经济学要与规范经济学的重要区别之一。

9.实证经济学要回答的问题是(什么),规范经济学要回答的问题是(应该是什么)。

10.经济学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微观)和(宏观);根据其研究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11.一个完整的经济理论包括(定义)、(假设)、(假说)和(预测)。

12.理论的表述方式有(叙述法)、(列表法)、(图形法)、(模型法)。

二、选择题:1 .在任何一个经济中:( C )A 、因为资源是稀缺的,所以不会存在资源的浪费B 、因为存在资源浪费,所以资源并不稀缺C 、即存在资源稀缺,又存在资源浪费2 .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B )A 、世界上的资源最终会由于人们生产更多的物品而消耗光B 、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C 、生产某种物品所需资源的绝对书数量很少3 .生产可能线以内的任何一点表示:( B )A 、可以利用的资源稀缺B 、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C 、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4 .作为经济学的两个组成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 C )A 、互相对立的B 、没有任何联系的C 、相互补充的5 .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 A )A 、资源配置B 、资源利用C 、单个经济单位如何实现最大化6.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B)A、市场出清B、市场失灵C、完全理性7.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B)A、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B、国民收入决定理论C、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8.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根本区别是:(A)A、研究方法的不同B、研究对象的不同C、研究范围的不同9.在研究消费与收入的关系时,内生变量是:( C)A政府政策的变动B人口的变动C收入的变化10.在研究投资与利率和产量的关系时,外生变量是:(B)A、利率的变动B、产量的变动C、政府政策的变动三.判断正误题:1 .如果社会不存在资源的稀缺性,也就不会产生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习题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习题

《西方经济学概论习题集》第一章导言一、填空题1、西方经济学家把满足人类欲望的物品分为自由物品和经济物品两类。

2、选择包括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为谁生产这样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

3、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表明在技术和资源既定的条件下,社会所能达到的两种产品最大产量组合的曲线。

4、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 ,核心理论是价格理论,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

5、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整个经济,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核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研究方法是重量分析。

6、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的重要区别之一。

7、经济学根据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根据其研究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8、均衡分析可分为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 .9、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的基本区别在于前者是状况分析,后者是过程分析。

10、经济模型由假设和含义两部分组成。

二、单项选择题1。

西方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经济学是由于( c )而产生的。

A。

人口的发展 B.战争 C。

资源的稀缺性 D.政治的需要2.在任何一个经济中( c )A.因为资源是稀缺的,所以不会存在资源的浪费B.因为存在资源的浪费所以资源并不稀缺C。

既存在资源稀缺,又存在资源浪费D。

既不存在资源稀缺,又不存在资源浪费3.说“资源是稀缺的”是指( b )A。

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资源是不可再生产的B。

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C.生产某种物品所需资源的绝对数量很少D.世界上资源最终将由于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而消耗光4.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一点表示( b )A。

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B.失业或者说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C.该国可利用的资源减少以及技术水平降低 D.可以利用的资源稀缺5.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的是( c )A。

采取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B.增加了货币供给C。

经济学原理单选题、判断题及其参考答案

经济学原理单选题、判断题及其参考答案

经济学原理单项选择题及判断题第一章导言一、单项选择题1.现有资源不能充分满足人的欲望这一事实被称为〔〕。

A.时机本钱B.稀缺性C.标准经济学D.消费什么的问题2.经济学可定义为〔〕。

A.研究政府如何对市场机制进展干预的科学B.消费者如何获取收入并进展消费的学说C.研究如何最合理地配置稀缺资源于诸多经济性用处的科学D.企业获得利润的活动3.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根本问题包括〔〕。

A.消费什么,消费多少B.怎样消费C.为谁消费D.以上问题均正确4.当经济学家说人们是理性的时,这是指〔〕。

A.人们不会作出错误的判断B.人们总会从自己的角度作出最好的决策C.人们根据完全的信息而行事D.人们不会为自己所作出的任何决策而懊悔5.研究个别居民户与厂商决策的经济学称为〔〕。

A.宏观经济学B.微观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标准经济学6.消费可能性曲线以内的任何一点都表示〔〕。

A. 通货膨胀B. 失业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C. 该国可能利用的资源减少以及技术程度降低D. 社会使用既定的消费资源所能消费商品的最大组合二、判断题[]1.假如社会不存在资源的稀缺性,也就不会产生经济学。

[]2.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不会出现资源浪费现象。

[]3.微观经济学的根本假设是市场失灵。

[]4.经济学的鼻祖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他写了?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原因研究?,简称?国富论?。

第二章需求与供给一、单项选择题1.需求曲线是反映()之间关系的曲线。

A.需求与价格B.需求量与价格C.需求量与供给量D.需求与供给2.平衡价格是由〔〕。

A.供给一方决定的B.需求一方决定的C.供给或需求的任意一方决定的D.供给和需求双方共同决定的3.当需求的增加幅度远大于供给增加幅度的时候,()。

A.平衡价格将进步,平衡数量将减少B.平衡价格和平衡数量都将上升C.平衡价格将下降,平衡数量将增加D.平衡价格和平衡数量都将下降4.假设其他因素不变,当某消费者的收入增加时,该消费者对劣质品的需求量将〔〕。

西方经济学自测练习题(一)..

西方经济学自测练习题(一)..

西方经济学自测练习题(一)《第一章导言》一、填空题1.稀缺性就是指资源的(相对)有限性2.选择就是如何使用(有限资源去满足欲望)的决策3.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的另一种东西就是作出决策的(机会成本)4.生产可能性曲线是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所能达到的两种物品最大产量的组合5.“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6.选择包括三个相关的问题,即()()()。

7.经济制度就是一个社会作出选择的方式,或者说解决()()的方式。

8.当前世界上解决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经济制度基本有两种()()。

9.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三个基本问题上,一是()不同,二是()不同,三是()不同。

10.以市场调节为基础.又有政府适当干预的经济制度被经济学家称为()。

11.西方经济学是研究()制度下,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学。

12.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解决问题是(),中心理论是(),研究方法是()。

13.单个经济单位是指组成经济的最基本的单位()。

14.在微观经济学的研究中,假设家庭和企业经济行为的目标是实现(),即家庭要实现()企业要实现()。

15.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解决问题是(),中心理论是(),研究方法是()。

16.经济学根据起研究对象不同,可分为();根据其研究方法不同,可分为()。

17.是否以一定的()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重要区别之一。

18.经济学研究中的实证方法要解决的问题是(),规范方法要解决的问题是()。

19.一个完整的经济理论包括()。

20.存量是指(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的数值,其数值大小与时间维度()。

21.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数值,其数值大小与时间维度()。

二、选择题1. 经济学上所说的稀缺性是指()A. 欲望的无限性B. 资源的绝对稀缺性C. 资源的相对有限性D. 欲望的相对有限性2. 位于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任何一点表示()A.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B. 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C. 可以利用的资源有限D. 在现有资源条件下无法实现3.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A.资源配置B. 资源利用C. 单个经济单位如何实现最大化D. 国民收入的决定4.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A. 价值理论B. 价格理论C. 生产理论D. 分配理论5. 经济学根据其研究对象不同可分为()A. 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B.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C. 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D. 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6. 下列说法中属于实证表述的是()A.低利率会刺激投资B. 应该降低利率以刺激投资C. 现在的存款利率太低D. 税收太高7. 下列说法中属于实证描述的是()A. 目前的社会救济金太少B.医生挣的钱不工人多C. 男女应同工同酬D. 降低失业比抑制通货膨胀更重要8. 经济学研究方法中的规范方法()A. 描述经济如何运行B.研究“是什么”的问题C. 研究“应该是什么”的问题D. 预测行动结果9. 下列说法中属于规范表述的是()A. 治理通货膨胀比增加就业更重要B.利率上升有利于增加储蓄C. 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收入差距拉大现象是正常的D. 效率就是生产率的提高10. 下列说法中属于规范表述的是()A. 20世纪80年代的高预算赤字导致了贸易逆差B. 低利率会刺激投资C. 应该降低利率以刺激投资D. 扩张的财政政策会降低利率三、判断题1.如果不存在资源的稀缺性,也就不会产生经济学。

管理思想史复习题

管理思想史复习题

管理思想史复习提纲第一章导言一、单选,填空1.自从有了人类就出现了管理问题。

管理思想来源于管理实践。

P22.从人类开始从事管理实践到18世纪前是管理理论的奠基时期。

P23.“管理是知识”,“管理也是一种技术”——邓小平4.18世纪到19世纪末,欧洲逐渐成为世界的中心。

P35.只有通过管理才能将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这三个要素合理组织起来,加速生产力的发展。

P16. 18世纪到19世纪末,是近代管理理论的萌芽阶段。

P37.詹姆斯.瓦特被称为蒸气机之父。

P48.空想社会主义代表罗伯特.欧文被称为“现代人事管理之父”P49.科学管理形成与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初。

代表人物有美国的泰勒、法国的法约尔和德国的韦伯。

P610.在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产生了“人际关系学说”。

P711.20世纪60年代进入现代管理理论时期。

通常说的老三论是“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被广泛研究和运用。

P7-8二、多选题1.管理思想史的研究对象:A.研究不断发展的管理实践B.研究管理思想的演进规律C研究社会生产方式与管理思想的关系。

P92.管理理论发展经历了:A.古典管理理论B.行为科学管理理论C.现代管理理论P6-7三、名词△1.管理P1四、简答1.管理思想史的研究对象?P92.理解管理思想史的学科特点?P10五、论述△3.试述学习《管理思想史》的意义P11-12第二章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史一、单选、填空1.儒家管理思想的纲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先秦时期属于管理思想的产生时期,可以分为春秋前和春秋后两阶段。

P153.《尚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史料总结,共28篇。

其中《洪范》篇最为系统地阐述了当时的国家宏观管理思想。

P154.《易经》中包含了中国最古老的管理思想。

P155.《周礼》是中国最早详细论述中央政权的专著。

P166.孙武被后人尊称为“东方兵学鼻祖”,其著作《孙子兵法》被称为“世界第一兵书” P177.孟子性善论强调“德治”“仁政”的管理方针,其核心是“以德服人”。

西北大学精品课程微观经济学第一章 导言

西北大学精品课程微观经济学第一章 导言

价格 (元)
价格 (元)
100 60
o
D
D’
100
D
60
o
3
5 需求量(万双/月)
3 5 5.5 7 需求量(万双/月)
运动鞋的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的移动
二、供给分析
1、供给 2、个别供给和市场供给 3、供给曲线 4、供给函数 5、供给定律 6、决定供给的因素
供给、供给量和供给曲线
价格 (元)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上 午12时41分44秒上午12时41分00:41:4420.12.22
一马当先,全员举绩,梅开二度,业 绩保底 。20.12.2220.12.2200: 4100:41:4400: 41:44Dec-20
牢记安全之责,善谋安全之策,力务 安全之 实。2020年12月22日 星期二12时41分44秒 Tuesday, December 22, 2020
一、个量研究方法 二、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三、均衡分析(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
衡分析法) 四、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
析 五、模型分析方法
第三节 供求分析
一、需求分析 1、需求 2、个人需求和市场需求 3、需求曲线 4、需求定律 5、需求函数 6、需求的决定因素
需求、需求量和需求曲线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0.12.2220.12.22Tuesday, December 22, 2020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00:41:4400:41: 4400:4112/22/2020 12:41:44 AM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12.2200:41:4400:41Dec-2022-Dec-20

语言学概论自测题第一章

语言学概论自测题第一章

导言、第一章一、解释下列名词1、语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

2、说话说话是运用语言进行思想交流的行为。

3、交际工具交际工具指人类进行思想交流时凭借的工具,包括语言、文字、手势身姿、电码、旗语等,其中揄扬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4、社会现象社会现象指那些与人类共同体的一切活动——产生、存在和发展密切联系的现象。

5、思维思维是认识现实世界时的动脑筋的过程,也指动脑筋时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以认识现实的能力。

二、填空1.人和动物的区别是人会制造生产工具进行劳动,而且人类有(有语言)这是人和动物相区分的重要标志之一。

2.一种语言中的句子数量是无限的,人类之所以能掌握语言,是因为构成句子的语言材料和(组合方式)是十分有限的。

3.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而且也是思维的(工具)。

4.在一定条件下,身体姿势等伴随动作还可以离开语言独立完成焦急任务。

例如汉民族点头表示(同意),摇头表示(反对),送别时挥手表示(惜别),(鼓掌)表示欢迎,咬牙切齿表示(痛恨),手舞足蹈表示(兴奋)。

5.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左)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脑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6.汉语的姐姐、妹妹,英语用(sister )表示,汉语的叔叔、伯伯、舅舅、姨父、姑父,英语用(uncle)表示。

7.英语可以直接用数词修饰名词,汉语数词修饰名词一般要加上一个量词。

8、儿童最早的智力活动是学习(语言)。

9.语言是特殊的社会现象的含义是语言具有(社会性),没有阶级性。

10.语言和说话的关系可以这样理解:语言是(社会的),说话是个人的;语言是抽象的,说话是(具体的)。

三、判断正误(20分,每小题1分) 说明: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

1.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 v)2.文字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 X)3.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没有共同语言,这说明语言是有阶级性的。

( X)4.语言具有自然属性,是自然现象。

经济学期末复习提纲及练习题.

经济学期末复习提纲及练习题.

经济学期末复习提纲第一章导言1、经济学的定义(资源稀缺性与人的欲望无限性理解P22、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P8第二章需求与供给1、影响需求变动的因素及如何变动?P172、需求定理及例外 P213、影响供给变动的因素及如何变动?P234、均衡价格的决定模型,会通过画图利用该模型对均衡价格和数量进行分析。

P25第三章弹性理论1、需求价格弹性利用36页定义进行简单计算2、价格弹性5种类型及举例。

P383、“薄利多销”解释P39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1、什么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并用实例说明。

P522、无差异曲线特征。

P593、消费者均衡(相切点。

P63第五章生产理论1、生产要素包括?P712、等产量线特征?P77第六章成本理论1、机会成本定义P862、会计算和比较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P863、收支相抵点和停止营业点,会利用92页图形对不同价格水平下的决策分析。

4、总收益、平均收益的简单计算。

5、利润最大化条件。

P96第七八章市场结构1、市场结构分类2、完全竞争市场下不同价格水平下的决策。

P105-107(联系第六章第3题3、纳什均衡(补充知识4、四种市场结构关于经济效率和利润的比较。

P119第十章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1、市场失灵的定义及原因P1362、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P1363、外部性(分类及举例第十一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1、国内生产总值定义及理解P1522、GDP支出法的核算项目3、国民生产总值定义P156第十三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1、总需求的形状P1742、总供给的形状P1763、总需求变得对价格水平的影响P1804、滞胀定义P181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1、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P2082、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及运用原则。

P2103、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及运用原则。

P213第十七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1、失业的类型P2232、通货膨胀定义P2263、菲利普斯曲线含义及短期描述失业与通货膨胀的负相关P233 练习题一、选择题1.已知某种商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卖者要想获得更多的收益,应该(A.适当降低价格B. 保持价格不变C.适当提高价格D.加大销售量2.某位消费者把他的所有收入都花在方便面和饼干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导言(练习)
————————————————————————————————作者:
————————————————————————————————日期:

第一章导言
一、填空题
1、稀却性就是指资源的()有限性。
2、选择就是如何使用( )的决策。
3、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的另一种东西就是作出决策的()。
21、理论的表述方式一般有()、()、()、()。
二、单项选择题
1、经济学上所说的稀缺性是指()。
A、欲望的无限性
B、资源的绝对稀缺性
C、资源的相对稀缺性
D、欲望的相对有限性
2、稀缺性问题()。
A、只存在于依靠市场机制的经济中
B、只存在于依靠中央计划机制的经济中
C、存在于所有经济中
D、只存在于发展中国家中
D、国民收入的决定
18、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价值理论
B、价格理论
C、生产理论
D、分配理论
19、以下哪一项是微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
A、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关系
B、预算赤字对价格水平的影响
C、总体税收水平对就业率的影响
D、某品牌彩电降价对全国彩电市场价格的影响
2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4、生产可能性曲线是在()既定的条件下所能达到的两种物品最大产量的组合。
5、“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问题。
6、选择包括三个相关问题,即()、()和()。
7、经济制度就是一个社会作出选择的方式,或者说解决()和( )的方式。
8、当前世界上解决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经济制度基本有两种,一种是(),另一种是()。
17、是否以一定的()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重要区别之一。
18、经济学研究中的实证方法要解决的问题是(),规范方法要解决的问题是()。
19、一个完整的经济理论包括()、()、()、()。
20、存量是指()上存在的变量的数值,其数值大小与时间维度()。流量是指()内发生的变量的数值,其数值大小与时间维度()。
B、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
C、通货膨胀和失业
D、家庭和企业的经ຫໍສະໝຸດ 行为16、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
A、市场经济
B、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
C、经济的总体状况,如失业和通货膨胀等
D、总体经济活动
17、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
A、资源配置
B、资源利用
C、单个经济单位如何实现最大化
C、一个经济要靠市场来解决稀缺性的问题
D、政府对市场的影响有限
8、因为资源是稀缺的,所以()。
A、必须作出选择
B、政府必须分配资源
C、某些人必须忍受贫穷
D、除了富人之外所有人都要作出选择
9、生产可能性曲线是指()。
A、产品生产的各种任意组合
B、在资源既定的前进下所能达到的各种最大产量的组合
C、实际收入最大情况下所能达到的各种最大产量的组合
A、消费者必须具有完全信息
B、政府必须决定谁的要求能被满足
C、必须有一套市场系统起作用
D、必须作出选择
6、当资源有限而欲望无限时,人们必须()。
A、作出选择
B、降低他们的期望
C、使公共利益优先于个人利益
D、自给自足
7、选择具有重要性,基本上是因为()。
A、人们是自私的,他们的行为是为了个人私立
B、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生产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是
C、资源有时得到了充分利用,有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D、要增加一种物品的生产就必须减少对另一种物品的生产
14、由政府来回答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经济学基本问题的经济制度属于( )。
A、混合经济
B、计划经济
C、市场经济
D、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5、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
A、国际贸易
A、彩电行业的价格决定
B、经济总体状况,如失业和通货膨胀问题
C、农产品市场上的供给与需求的相互作用
D、一家电冰箱企业的产量水平
21、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
A、作为总体经济组成部分的个体的行为
B、经济总体状况,如失业和通货膨胀等
C、市场经济
D、单个消费者和企业的相互作用
22、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
D、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的组合可以带来相等的产量
10、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任何一个组合都表明()。
A、没有闲置资源
B、资源被平均分配给所有商品的生产
C、商品的生产成本相同
D、生产的商品价格相同
11、位于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任何一点表示()。
A、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B、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C、可以利用的资源有限
A、资源配置
B、资源利用
C、整个经济如何实现最大化
D、国民收入的决定
23、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
A、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B、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C、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D、这一组合在现有资源条件下无法实现
12、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的任何一点都表明()。
A、一些资源可能被闲置
B、经济在有效率运行
C、只能靠减少一种物品的生产来增加另一种物品的生产
D、生产任何物品,资源的配备都是平均的
13、生产可能性曲线之所以凹向原点,是因为()。
A、资源被平均分配给不同物品的生产
B、某种资源被更多地配置给其中一种物品的生产
9、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三个基本问题上,一是()不同,二是()不同,三是()不同。
10、以市场调节为基础,又有政府适当干预的经济制度被经济学家称为()。
11、西方经济学是研究()制度下,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学。
12、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解决的问题是(),中心理论是( ),研究方法是()。
13、单个经济单位是指组成经济的最基本的单位:()。
14、在微观经济学的研究中,假设家庭和企业经济行为的目标是实现(),即家庭要实现(),企业要实现()。
15、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解决的问题是(),中心理论是(),研究方法是()。
16、经济学根据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根据其研究方法的不同,可分为()。
3、稀缺性的存在意味着()。
A、必须作出选择
B、人们的生活水平会不断下降
C、一个人不应该把今天能买到的东西留到明天来买
D、需要用政府计划来配置资源
4、稀缺性的存在意味着()。
A、决策者必须作出选择
B、政府必须干预经济
C、不能让自由市场来作重要的决策
D、竞争是不好的,必须消灭它
5、当资源不足以满足所有人的需要时(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