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数学题
一道数学题作文

一道数学题作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一道数学题作文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道数学题作文篇1星期五晚上,解开一道小小的数学奥数题,让我明白了一个大大的道理。
有人可能会问,到底是啥回事?这还得从写作业说起。
放学回到家后,我不一会儿就把作业写得差不多了,最后就差一张数学试卷了,数学是我的强项,我心中暗自窃喜。
不一会儿,眼看就要大功告成了。
可是,最后一道题是把6933/25421化成最简分数,这道题看似简单,却偏偏把我给卡住了,再怎么想也想不出来。
无奈之下,只好求助爸爸了。
爸爸看完题目之后,不假思索地说:“这个数字太大了,它们的因数可能有很多,你找找捷径吧,先看分子、分母的尾数,把可能的因数找出来。
”根据爸爸的提示,我猜这个公式中分子6933的尾数是3,因数的尾数可能是1、3、7、9,而分母25421的尾数是1,因数的尾数可能是1、3、7,因此我判断它们约数的尾数有可能是1或7。
于是,我就从7、17、27、37……我一个又一个地试算题目,可还是没办法解开这道题。
爸爸却是满脸的自信,我只好继续试试看。
没过多久,草稿纸就被我用掉两张,我的心里真有点着急,不知道这样要算到猴年马月啊!大概过了二十分钟,还是找不出因数。
我偷偷地瞟了爸爸一眼,原来他正用手机默默地计算着,个性张扬的爸爸只有在不耐烦的时候才会自己动手,好像他也意识到解题思路不对。
又过了一会儿,爸爸就对我说:“如果不行的话,就换一种思路吧,把分子、分母的因数一个一个地找出来。
”我只好用这种方法,咦!这一招还真管用,没想到6933这个数只有1、3、2311、6933四个因数,很快我就得出答案是3/11。
破解了这道奥数题之后,我的心里比吃了蜜还要甜,情绪特别激动。
有人说过:如果一条路走不通,那就换一条试试。
小学数学 一道非常有意思的题目

196 256 289 3 2 4(×) 3 6 1(×) 5 2 9(×) 576 6 2 5(×) 7 2 9(×) 784 8 4 1(×) 9 6 1(×)
还剩下: 196
→ 256 289 576 784
丙:我已经知道这个数是多少了.
说明这个数的个位在剩下的数中是唯一的
目前还剩下:
196 256 289
甲:256或者289 丙:289或者784
所以这个三位数就是289 也就是17的平方
一道非常有意思的题目
天才的对话
老师把一个三位完全平方数的百位告诉了甲,十位告诉了乙,个位告 诉了丙,并且告诉三他们的数字互不相同.三人都不知道其他两人的 数是多少,他们展开了如下对话: 甲:我不知道这个完平方数是多少 乙:不用你说,我也知道你一定不知道. 丙:我已经知道这个数是多少了. 甲:听了丙的话,我也知道这个数是多少了. 乙:听了甲的话,我也知道这个数是多少了. 请问这个数是( )的平方
A14 B.17 C .28
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这道题目
首先枚举处所有三位无重复数字的完全平方数:
169
196 256
通过枚举不难发现,百位是6,8,9的平
2 8 9 方数只有625,841,961,
3 2 4 因此第一句话说明百位不可能是6,8,9,
361 529
否则甲就会知道这个三位数是多少了
576
625
729
784
841
961
乙说:不用你说,我也知道你一定不知道.
说明在甲说之前,乙就知道甲不知道这个三位数是多少
当十位上的数是2时,对应百位是6的情况只有1个,所以在甲说话 前,乙不能断定甲一定不知道(如果甲刚好拿到的是6,甲就知道 了)
一道数学题作文

一道数学题作文一道数学题作文篇1在生活中有些偶然遇到的小事可能会令人难以忘怀,因为它也许会给我们许多启示。
事情就发生在昨天。
那是下午第二节课,我们在教室安安静静的考试,我拿到卷子刚开始做时,觉得不难,就很放松,可后面发生的事,谁也没有想到……当我的卷子还剩下四分之一的时候,老师说:“快点啊!时间不多了。
”我听后顿时感到毛骨悚然,看到自己还有三道比较麻烦的题目是,更是不安。
不过,还挺幸运,时间够了,可我还是遇到了“拦路虎”。
在我写到倒数第二题时,心慌了,我有点做不到了,于是我绞尽脑汁,费了好大的功夫,终于列出了一个比较合逻辑的算式,但答案却被我算成了分数,我心想:“怎么可能是分数,难道别人还卖半袋不成!”想到这,我又把我辛辛苦苦想出的答案改了。
这一改不要紧,可把我的正确给改掉了。
收卷后,我问周围的同学答案是多少,他们异口同声地说120.我怕不准确,就又问了一个我的“死党”,她的答案一样,120.我之后又追问算式,她充满肯定的说:“1/(1/200+1/300 )”我微微的怔了一下,和我原先想了的答案一模一样,我当时后悔及了,为什么去我没有再算一次,而是怀疑算式列错了,真不应该呀……从那件事以后,我明白了:面对一些事情时,认为自己是对的,就不要因为一些外界的语言和一个小小的“失误”而放弃了自己本身正确的选择,因为这个放弃可能会令你后悔莫及。
认为自己是对的,就不要怀疑从根源上的错,需仔细判断,慢慢分析,终会以完美落幕……一道数学题作文篇2今天,我做了一道关于过河的数学题,可有趣了。
让我来告诉你们吧!题目是这样的:一位老爷爷带着狼、羊和白菜要过河。
只有一条小船,一次只能运一个。
还要保证羊不被狼吃掉,白菜不被羊吃掉。
请问,需要运几趟?该怎么运?我看到这个题,觉得很简单。
就随口答说:“先把白菜运过去,再运狼,最后运羊。
”在看书的妈妈听见了,笑着说:“你把白菜运过河了,那还没过河的狼和羊会怎么样呢?”“啊!羊会被狼吃掉的。
10道数学名题

1.鸡兔同笼。
今有鸡兔同笼,上有35个头,下有94只脚。
鸡兔各几只?想:假设把35只全看作鸡,每只鸡2只脚,共有70只脚.比已知的总脚数94只少了24只,少的原因是把每只兔的脚少算了2只。
看看24只里面少算了多少个2只,便可求出兔的只数,进而求出鸡的只数。
解:兔的只数:(94-2×35)÷(4-2)=(94-70)÷2=24÷2=12(只)鸡的只数:35-12=23(只)答:鸡有23只,兔有12只.此题也可以假设35只全是兔,先求鸡的只数,再求兔的只数。
解决这样的问题,我国古代有人想出更特殊的假设方法。
假设一声令下,笼子里的鸡都表演“金鸡独立”,兔子都表演“双腿拱月"。
那么鸡和兔着地的脚数就是总脚数的一半,而头数仍是35。
这时鸡着地的脚数与头数相等,每只兔着地的脚数比头数多1,那么鸡兔着地的脚数与总头数的差等于兔的头数。
我国古代名著《孙子算经》对这种解法就有记载:“上署头,下置足。
半其足,以头除足,以足除头,即得。
”具体解法:兔的只数是94÷2-35=12(只),鸡的只数是35—1 2= 23(只)。
2。
韩信点兵。
今有物,不知其数。
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
问物几何.这是我国古代名著《孙子算经》中的一道题.意思是:一个数除以3余2,除以5余3,除以7余2。
求适合这些条件的最小自然数。
想:此题可用枚举法进行推算。
先顺序排出适合其中两个条件的数,再在其中选择适合另一个条件的数。
解:除以5余3的数:3,8,13,18,23,28,……除以7余2的数:2,9,16,23,30,37,……同时满足以上两个条件的数:23,58,……满足上两个条件,又满足除以3余2的最小自然数是23。
答:符合条件物体个数是23.我国古代对解这类问题编了这样的歌诀: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廿一枝,七子团圆正月半,除百零五便得知。
意思是:一个自然数除以3得到的余数乘以70,除以5得到的余数乘以21,除以7得到的余数乘以15,积相加。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每日一题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每日一题嘿,你们知道吗?我觉得数学可有意思啦!我们每天都有一道数学题,就像玩游戏一样。
有时候,这些题会让我有点小头疼,但解开之后,那种成就感简直爆棚。
有一次,老师出了一道这样的题:小明有 10 颗糖,给了小红 3 颗,又给了小刚 2 颗,那小明还剩下几颗糖呢?我一开始有点懵,但是我想啊想,就想到了。
10 颗糖,给出去 3 颗,不就是 10 减 3 等于 7 颗嘛。
然后又给了小刚2 颗,7 再减 2 就是 5 颗啦。
我答对了这道题,可高兴了。
还有一次,题目是这样的:一个苹果 5 块钱,小明买了 3 个苹果,要花多少钱呢?我马上就想到了,一个苹果 5 块,3 个苹果不就是 5 加 5 加 5 嘛,等于 15 块钱。
或者用乘法,3 乘以 5 也是 15 块钱呢。
这些每日一题,让我学会了很多数学知识。
比如说加法、减法、乘法。
我现在去买东西的时候,都会自己算一算要花多少钱。
有一次我和妈妈去超市,我看到一包饼干是 8 块钱,我想买两包,我就马上算出来要 16 块钱。
妈妈都夸我厉害呢。
数学题也让我变得更聪明啦。
我以前做事情总是马马虎虎的,但是做数学题的时候,我就得很认真,不能出错。
现在我做其他事情也会更仔细了。
而且,做数学题还很有趣呢。
有时候,我会和同学们一起讨论这些每日一题。
我们会争得面红耳赤,但是最后大家一起找到答案的时候,就会特别开心。
我觉得,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数学每日一题真的很棒。
它让我每天都能学到新东西,还让我变得更聪明、更认真。
以后我还要继续努力,把这些数学题都做得棒棒的。
你们也一起来做数学题吧,可好玩啦!。
墨水弄脏数学题目

答案:因为数中的0都不用读,所以可以猜到此数应该是三亿六百九十七万三百。后面有两位,所以,这个数是9位数,最高位为亿位。
知识拓展:
【题目】小丽同学在期末复习时,数学笔记本上不小心被墨水弄脏了一点,部分内容看不到了(如图)。请你想一想,被墨水弄脏的字应该是()
A.交换律
B.分配律
C.结合
一道数学题作文合集5篇

⼀道数学题作⽂合集5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作、⽣活中,⼤家总少不了接触作⽂吧,通过作⽂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块。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感到⾮常苦恼吧,下⾯是店铺精⼼整理的⼀道数学题作⽂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道数学题作⽂篇1 在七年级“数学报”第⼀期上,刊登了这样⼀道怪题: 以前,美国举⾏了⼀次“全美数学能⼒测验”,有83万中学⽣参加,其中有这样⼀道题:有个三棱锥和⼀个正四棱锥,他们的棱长都相得,问他们重叠⼀个侧⾯后,还露出⼏个⾯?标准答案是七个⾯,因为两锥分开时有4+5=9(个)⾯。
当他重叠⼀个⾯后,有两个⾯被遮住了,所以标答案是七个⾯。
可是⼀位⼗七岁的中学⽣丹尼尔的回答却是五个⾯,阅卷者当然判他错。
丹尼尔为了证明⾃⼰的结论是对的,回家后做了个模型,当他把这个模型交给⽼师时,⽼师不得不承认丹尼尔的结论也是对的。
从上⾯似乎可以得知,有两个标准答案:⼀是原来的标准答案七个。
⼆是丹尼尔的答案五个。
我回家也做了两个模型,⼀推演,发现只要是在三棱锥和四棱锥棱长相等的特殊情况下,三棱准和四棱锥的侧⾯拼合起来时,不仅有连个⾯被遮住了,还有两对两个⾯恰好重合成了⼀个⾯的情况。
所以应是9-2-2=5(个)⾯ 单新的问题⼜来了,按照上⾯的推法,正三棱锥和正四棱锥侧⾯拼合后就不能是7个⾯了,也就是原来的标准答案错了。
我⼜仔细读了读题,发现以下三点构成了⼀个特例: 1·正四棱锥 2·它们的棱长相等(即底棱和侧棱都相等,并和上⼀条构成了特殊的正四棱锥和正三棱锥的形状) 3·侧⾯(限定了贴合⽅式) 只要有以上三点,就⼀定是5个⾯,⽽不能使7个⾯。
看来还真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呀!⼀道数学题作⽂篇2 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关于长⽅形和正⽅体的内容。
刚学的时候,我总觉得这些内容不是太难,不⽤怎么费脑筋,只要看好数字,再把表⾯积和体积的公式套上,计算不出错就没有问题了。
二年级数学题方块三角圈

二年级数学题方块三角圈二年级数学题方块三角圈在二年级的数学课上,老师出了一道有趣的数学题目——方块三角圈。
这个题目虽然听起来有些复杂,但实际上并不难理解。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道题目的内容和解答过程吧。
1. 题目描述:题目中,有一块方格纸,分成了很多小方格。
孩子们需要将其中一些小方格连接起来,形成一个闭合的三角形。
但是,有一些小方格不能动,不能被连接起来。
问孩子们一共有多少种可能的闭合三角形呢?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2. 解答过程:首先,我们先来分析题目。
题目中给出了一片方格纸,上面有很多小方格,其中一些小方格不能被连接起来。
我们需要求出所有可能的闭合三角形的个数。
我们可以逐个地考虑每个小方格的情况。
首先,我们先找出可以作为闭合三角形顶点的小方格。
这些小方格有一共三种情况:正上方的小方格、正下方的小方格、左下方的小方格。
我们可以将其表示为A、B、C。
在找出闭合三角形的顶点后,我们需要考虑连接这些顶点的可能情况。
我们可以从顶点 A 出发,向下连接到顶点 B,再从顶点 B 向左下方连接到顶点 C,最后从顶点 C 向上连接回到顶点 A。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闭合三角形。
通过分析可知,我们需要的是求出所有可能的闭合三角形个数。
在确定了闭合三角形的顶点后,我们只需要确定连接这些顶点的路径。
由于路径的连接可以往左下、往下、往上进行,所以我们可以用一个二进制数来表示路径的连接情况,其中 1 表示向左下连接,0 表示向下连接。
例如,如果连接了 3 条路径,我们可以用二进制数 011 来表示。
最后,我们只需要对可能的闭合三角形的个数进行计算。
我们可以通过遍历顶点A 的路径连接情况来进行计算。
假设路径连接情况为011,则对应的闭合三角形个数为 2。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根据题目给出的方格纸和不能连接的小方格的情况,计算出所有可能的闭合三角形的个数。
这道数学题目不仅考察了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锻炼了他们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道数学题
时间:2018-11-03 10:24:10 | 作者:艾菲尔?乃依木
在我上三年级的时候数学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三道复习题和一道能力提升题。
回家后我先写完了语文和英语作业。
该写数学作业了,我翻看开作业本,开始写数学作业。
前两道题,我轻轻松松地写完了,到了第三道题,我有点被难住了,但后来我套用了数学书上的公式,还是写完了这道题。
可到了能力提升体题,我就完全没有头绪了。
我翻了翻书,没有相关的列题,我用了学过的知识也解不开,我又问妈妈,妈妈也不会。
过了一会儿,我爸爸回来了,我跟他讲了这道题和我的解决方法,爸爸看了一会儿说:“孩子,你去做一件事的时候不能只想着书上的解决方法,应该也用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我听完后,试着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来做这道题,果然想出来了,真是条条大路通罗马。
转眼间,我从三年级升到了五年级,每当我遇到不会做的题时都会想起爸爸跟我说的话:"在做一件事时,不要只想着书上的方法,应该也用用自己的方法和看法。
"是啊,解题是这样,生活中处理其它问题的时候又何尝不是如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