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植物的含铁量在100~300mgKg(干重)之间,且 …
三年中考一年模拟中考生物真题专题高效训练 课题4 被子植物一生(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生物试

课题4被子植物一生☞解读考点重要概念:1.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与死亡等阶段。
2.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它能制造有机物和氧气;为动物提供栖息场所;保持水土;为人类提供许多可利用的资源。
直击考点:1、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
生活史是指生物在一生中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全过程。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是从种子到种子的过程,即从一粒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到幼苗的根、茎、叶的发生和生长,再到成熟植株的开花、传粉和受精,最后到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2大豆种子的结构:种皮和胚组成。
种皮(保护种子的内部结构);胚由胚芽(发育为茎和叶,胚轴(发育为根与茎之间的连接部分),胚根(发育为根),子叶(两片,贮存养料)。
3、玉米种子结构:种皮和果皮,胚乳和胚组成。
果皮和种皮(保护种子的内部结构),胚乳(贮存营养),胚由胚芽(发育为茎和叶,胚轴(发育为根与茎之间的连接部分),胚根(发育为根),子叶(一片,转运营养物质)。
4、大豆种子与玉米种子的比较5、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萌发的内部条件:完整的胚,活的,未处于休眠期。
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氧气。
种子的营养成分:有机物(蛋白质、脂肪和淀粉)和无机物(水和无机盐)。
6、种子萌发和形成幼苗,标志着植物体进入营养器官生长的阶段。
胚根最先突破种皮:有利于吸收营养和固定植物体。
7、根系的分类。
(1)直根系:主根长而粗,侧根短而细。
如:蚕豆、豌豆、芹菜、萝卜等的根系。
(2)须根系:主根不发达,主要由不定根组成。
如:小麦、玉米、葱、蒜等的根系。
8、根系的向性生长。
向水性、向肥性、向地性。
9、根尖的结构和功能。
根冠—保护;分生区—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伸长区—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成熟区—根尖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根的生长根的生长靠分生区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10、芽的分类。
按位置分:顶芽、侧芽;按发育分:叶芽、花芽、混合芽生长点:使芽轴不断伸长,发育为顶芽叶原基:发育成幼叶11、叶芽的结构芽原基:发育成侧芽幼叶:发育成叶芽轴:发育成茎(节间)韭菜等植物的叶基部,有保持分生能力的细胞(居间分生组织),叶割去上部12、花的结构。
2021年全国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竞赛知识试题库330题及答案(种植、畜牧、水产)

2021年全国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竞赛知识试题库330题及答案(种植、畜牧、水产)1、水稻的秧龄是指()。
(B )A 叶龄B 播种到移栽的天数出苗到移栽的天数D 播种到出苗的天数2、水稻的主要病害是()。
(A )A 稻瘟病B 二化螟大斑病D 稻飞虱3、水稻的主要检疫性病害是()。
(A )A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B 水稻白叶枯病稻瘟病D 稻飞虱4、水稻的主要虫害是()。
(A )A 稻飞虱B 纹枯病C草地螟D 稻瘟病5、水稻缺水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时期是()。
()A 分蘖到拔节B 拔节到孕穗孕穗到抽穗D 灌浆到成熟6、在水稻大田生产中,搁田一般在水稻的()。
(B )A 分蘖期B 拔节期孕穗期D 灌浆期7、水稻对缺水反应最敏感的时期是()。
()A 分蘖期B 拔节期孕穗期D 灌浆期8、按水稻种植的生长生态环境,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是()。
(A )A 灌溉稻B 雨灌稻C深水稻D 旱稻9、水稻的主要检疫性虫害是()。
(A )A 稻水象甲B 稻飞虱稻纵卷叶螟D 灰飞虱10、与常规手插秧相比,抛秧水稻高产的关键是提高了()。
( A )A 亩穗数B 穗粒数千粒重D 结实率11、防治水稻“坐蔸”的有效措施是()。
(A )A 施用锌肥B 喷施农药喷施除草剂D 施用钾肥12、追施促芽肥是再生稻高产栽培的一项关键技术,一般施用时间在()。
(D )A 头季稻齐穗时B 头季稻齐穗后1—20天头季稻收割前1天左右D 头季稻收割后13、喷施多效唑防止水稻徒长的时期应在()。
()A 播种前B 播种后秧苗1叶1心时D 移栽前14、获得“杂交水稻之父”称号的是()。
(D )A 赵忠尧B 钱学森D 袁隆平1、种水稻要选优质良种。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 根据种植的目的选择籼稻、粳稻种类B 根据当地的积温等气候条选择适宜生育期的品种根据当地土壤、生态和生产管理条选择适宜的抗性品种D 只根据单价高低16、小麦播种多深合适?()(A )A 3-B 6-1010-1D 18-2017、小麦一生耗水最多的时期是()。
广东省广东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

广东省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级第一次阶段考试生物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9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卷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收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4分)1.我国的“国宝”大熊猫栖息于长江上游海拔2400~3500米的高山竹林中,喜食竹子尤喜嫩茎、竹笋,偶尔食肉。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竹茎、竹笋都属于植物的器官,竹子没有系统这一生命系统层次B.大熊猫的成熟红细胞与发菜细胞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有成形的细胞核C.大熊猫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体内各种细胞的密切合作D.竹林内所有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2.对于婴幼儿来说,辅食营养配方要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能量需求和营养需求。
每100g米粉中蛋白质≥7g.乳清蛋白≥100μg、脂肪≤10g,还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钙、铁、锌、硒等)。
结合所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乳糖、蛋白质、核酸都属于生物大分子B.若待测米粉样液中不含蛋白质,则加入双缩脲试剂后样液颜色不变C.米粉中的钙、铁、锌都属于婴儿所需的微量元素,缺铁会导致血液运输O2能力下降D.无机盐在细胞中多以离子形式存在,少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3.卡美拉辛是一种与植物防御相关的生物碱,位于细胞膜上的AtABCG34蛋白能特异性转运卡美拉辛。
AtABCG34表达量高的拟南芥能分泌更多的卡美拉辛到叶片表面,对病原菌有更强的抵抗力。
湖南省2017年上半年三级绿化工考试题

湖南省2017年上半年三级绿化工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在药剂使用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
A.注意保护环境和天敌B.严禁使用剧毒农药C.药剂浓度越高越有效2、熏蒸剂应在密闭条件下使用,如______。
A.拒食剂B.印楝素C.拒食胺D.溴甲烷3、农谚“锄头底下有水”是指______。
A.翻地时,挖到了地下水层B.翻耕的对象土壤是有水分的C.中耕能切断上下毛管联系,阻碍水汽蒸发,从而防止了水分的损失D.一种农具,具有连带浇水功能4、__有明显的生长期与休眠期。
A.落叶树B.常绿树C.针叶树5、水仙、百合、洋葱的地下茎变态属于__。
A.块茎B.球茎C.鳞茎D.根状茎6、桂花属于__。
A.常绿阔叶乔木B.常绿阔叶灌木C.常绿针叶乔木D.常绿针叶灌木7、高度为120~150cm的落叶灌木进行裸根起掘时,其根系规格一般确定为直径______cm。
A.40~50B.50~60C.60~70D.70~808、在种植穴挖掘中,一般150cm×80cm以上的穴由______开挖。
A.1人B.2人C.3~4人小组D.5人以上小队9、美人蕉最主要的观赏部位是__。
A.艳丽的花瓣B.藉化的雄蕊C.膨大的花萼D.叶状的苞片10、叶色失绿,呈黄白色,可能是由于缺__引起的。
A.磷B.钾C.铁11、以下可以作为捕食性天敌的昆虫是__。
A.周氏啮小蜂B.瓢虫C.蚜小蜂D.绒茧蜂12、下列关于乔木的抹芽、除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_。
A.抹芽大多是在树木萌幼生长初期徒手进行B.要选择位于枝条中下部的强壮芽留作主干主枝的培养C.除去主芽可以促发副芽和隐芽,从而可以抑制树木过强的生长势,也可延迟发芽期D.除蘖可以培养乔木独立主干,避免其形成丛生状E.已经木质化的枝条不可徒手去除,以防撕裂树皮或遗留枯桩F.除蘖、抹芽都可使养分集中供应,改善植株生长状况13、常用于传统园林构图的不对称均衡的特征不包含__。
舌尖上的植物学超星期末考试满分答案之欧阳化创编

2020舌尖上的植物学超星期末考试满分答案1曾为人类栽培利用过的植物大约有()。
(1.0分)1.0 分窗体顶端A、窗体底端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2作为植物之中的大科之一,禾本植物在单子叶植物之中仅次于()科。
(1.0分)1.0 分窗体顶端A、窗体底端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3人类食用谷物和薯类最主要是为了获取()。
(1.0分)1.0 分窗体顶端A、窗体底端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4对于能量来说,可以供任何生物有效利用的能源是()。
(1.0分)1.0 分窗体顶端A、窗体底端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5植物的次生代谢物对于正常的生长发育(),合成代谢的途径是()。
(1.0分)1.0 分窗体顶端A、窗体底端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6植物对于氨基酸的获取主要是通过()作用完成的。
(1.0分)1.0 分窗体顶端A、窗体底端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7“三系”杂交水稻使得水稻产量提高了近()。
(1.0分)1.0 分窗体顶端A、窗体底端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8光合作用包括()。
(1.0分)1.0 分窗体顶端A、窗体底端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9麻、辣、烫的感觉分别是()。
(1.0分)1.0 分窗体顶端A、窗体底端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10禾本科大约有()。
(1.0分)1.0 分窗体顶端A、窗体底端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1植物的特点不包括()。
(1.0分)1.0 分窗体顶端A、窗体底端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12关于疟疾,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1.0分)1.0 分窗体顶端A、窗体底端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132015年美国种植的农作物中,转基因作物占比最大的是()。
(1.0分)1.0 分窗体顶端A、窗体底端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14关于水稻分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0分)1.0 分窗体顶端A、窗体底端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5两个不一样的亲本杂交,后代的结果会()。
清新区通识性知识题库答案(植物类)

清新区通识知识题库答案(植物类)201.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植物,有了植物的存在,地球上的(二氧化碳)(氧气)的含量才大致保持稳定,人类才能生存。
202.植物的茎接着植物的根和叶,负责输送(养分)和(水分)。
203.生活在不同海水层的藻类除含有叶绿素外,还含有能有效吸收他们所处水层太阳光的(藻蓝素)(藻红素)。
204.马铃薯的根是(地下块基)。
205.单子叶植物禾本科水稻的根是(须根)206.树叶里含有多种色素,包括(叶绿素)(叶黄素)和(花青素)等。
207.春天和夏天,树叶里的(叶绿素)最多,所以树叶是绿色的。
208.树刚切开后,所看见的一圈圈的东西叫做(年轮),越大的树木出现的(年轮)越多。
209.在春天和夏天,又大又绿的叶子作用很大,他们可以利用白天长时间的(日照)来制造较多的养分。
210.不同植物有不同的茎,禾本植物的茎(柔软多汁),富有弹性,木本植物的茎(十分坚固),地下茎表面看起来和变态根差不多,但他们仍有茎的特征。
211.藻类除含有叶绿素外,还含有藻蓝素、藻红素他们能够把所吸收的太阳光迅速高效传给叶绿素,然后用于(光合作用)。
212.常青树都有一套(抗旱御寒)的本领,例如针一般的松柏叶,表面积很小,不容易造成水分大量蒸发。
213.樟树和冬青的叶子扁平,在叶表面覆盖着一层(蜡),保暖以及防止水分蒸发。
214.植物对人类的价值有(保护土壤)(调节气候)(净化环境)。
215.菊花是头状花序,这是(菊科)的特征。
216.植物共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217.有些植物在落叶前,绿叶变成红叶是因为细胞中有(花青素)产生。
218.植物群落在维持水循环,保护水域(缓冲闹旱灾),上起到重要作用。
219.绿色植物具有光合作用的能力借助光能及叶绿素,在(酶)的催化作业下,利用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
220.先开花后长叶的植物有玉兰树、(腊梅)(迎春花)221.松树能长在石缝中是因为松树的叶子像针似的,能够耐干旱,根能分泌出一种(酸性液体)使岩石溶解,变成粉状土壤,扎根在石缝之中。
全国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第11201-11300题)

全国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第11201-11300题)全国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第11201T1300题)正常人的血浆PH值范围是?A.5.15-6.25B.6.25-7.35C.7.35-7.45正确答案:C真菌的细胞内不含光合色素,也无质体,是典型的?A.异养生物B.自养生物C.白养生物正确答案:A《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履行节能义务,有权检举O的行为。
A.浪费资源B.浪费能源C.浪费正确答案:B防止烧损家用电器,以下做法错误的是?A.维修老化线路B.不使用时断电C.频繁断电正确答案:C成书于宋代,对我国传统建筑技术做出总结的建筑学著作是?A.《抱朴子》B.《梦溪笔谈》C.《营造法式》正确答案:C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需做到下列哪一项?A.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B."菜篮子’省长负责制和粮食安全市长责任制C.粮食安全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正确答案:A历史上发生在日本的水俣病事件是由于什么的污染引起的?A铅B.汞C.神正确答案:B北京地球村等民间环保组织提倡夏季把室内空调温度调整到()度?A.21度B.26度C.28度正确答案:B下列哪项充分体现了人们的团队协作能力?A.只完成自己分内工作,其余的不管不问B.有意破坏其他成员工作,抬高自己的成绩C.发现问题和其他成员一起协商解决正确答案:C一块磁铁或磁石,它能吸引下列哪种器具?A.石墨B.铁器C.塑料正确答案:B人类眼睛看不见下列哪种光?A.紫光B.紫外光C.红光正确答案:B(xaθ)是海洋能发电的一种,但是它是海洋能利用中发展最早、规模最大、技术较成熟的一种。
A.潮汐能发电B.波力发电C.潮流发电正确答案:A如果楼层不高,当你被大火困在室内,无法通过楼梯逃生时,正确的做法是:A.跳楼逃生B.用床单结绳下滑逃生C.固守室内等待救援正确答案:B高脂血症的治疗,以什么方案为主?A.药物降脂B.控制饮食、适当运动C.抽指正确答案:B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的中心观点是?A.天大地大,人类最大B.任何事物都是上帝创造的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正确答案:C下列不属于科学探究方法的是?A.资料收集法B.调查法C.经验总结法正确答案:C关于河豚毒素,以下说法错误的是哪项?A.是一种神经毒素B.是一种生物碱C.加热后可以脱毒正确答案:C下列行星中,既属于地外行星,又属于巨行星的:A.火星B.土星C.天王星正确答案:B地球表面某点随地球自转所形成的轨迹是下列哪一项? A经线B.纬线C.本初子午线正确答案:B液体的沸点受什么的影响?A.温度B.浓度C.体积正确答案:B天文学家首次发现的来自太阳系外的彗星是A.鲍里索夫彗星B.新智彗星C.奥陌陌正确答案:A宇航理论的奠基人是谁?A.爱因斯坦B.齐奥尔科夫斯基C.冯诺依曼正确答案:B计算机网络最突出的优点是:A.共享资源B.精度高C.运算速度快正确答案:A食物在加工和烹调过程中,最容易损失以下哪种营养素?A蛋白质B.碳水化合物C.维生素正确答案:C大陆与海洋相比,它们升温和降温的速度相是OOA.海洋快B.大陆快C.一样快正确答案:B施工现场照明设施的接电应该采取的防触电措施为?A.切断电源B.戴绝缘手套C.站在绝缘板上正确答案:A一个天文单位大约有多少公里?A.约1.496亿公里B.约38万公里C.约68万公里正确答案:A《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指出要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到2025年创建约多少个农业现代化示范区?A.100个B.300个C.500个正确答案:C为实现保温隔热作用,建筑物围护结构材料应满足下列哪一要求?A.导热系数小,热容量小B.导热系数小,热容量大C.导热系数大,热容量小正确答案:B钙是人体含量最多的一种矿物质,其中99%集中在Oo A.骨骼和牙齿B.软组织和细胞外液C.骨骼和软组织正确答案:A人类迄今为止遇到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A.臭氧层破坏B.绿色植物锐减C.气候变暖正确答案:C太阳系中最有可能存在地外生命的行星是?A.水星B.火星C.木星正确答案:B低碳经济的目标是OOA.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B.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C.制度创新正确答案:B我国自主研制的“海马号’是()米深海无人潜水器?A.3500B.4500C.5500正确答案:B长期服用去痛片的不良反应是OOA.肾脏损害B.肝脏损害C.骨髓抑制正确答案:A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与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二者相隔O,同美、苏、英、法相比,二者相隔时间是最短的。
《舌尖上的植物学》大学生网课答案

C、美洲热带D、美洲温带2
【单选题】茄子原产于(D)。A、阿根廷
B、土耳其
C、埃及D、印度3
【多选题】下列植物中,属于茄科的是(ABCD)。
A、烟草B、辣椒C、枸杞D、马铃薯4
【判断题】大航海时代的到来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不同种类植物在全球范围的大范围传播。(√)
5
【判断题】北魏《齐民要术》中已经有了对茄子栽培的记载。(√)
【单选题】中国古代称菰米饭为(D)。A、碧粳
B、丝苗
C、江米
D、雕胡3
【单选题】茭白是菰的(A)受真菌侵染后形成的。(A)
A、根部B、枝干C、新芽D、穗4
【判断题】菰结的菰米很容易从穗上脱落。(√)
5
【判断题】茭白可分为双季茭白和单季茭白,中国和泰国是主要的培育地区。(×)
6.1茄科植物的历史
1
【单选题】茄科在(C)种类最多。A、亚洲热带
【单选题】曾为人类栽培利用过的植物大约有(A)。A、2000种
B、10000种
C、20000种
D、100000种
4
【判断题】农业生产并非只有人类才会从事。(√)
5
【判断题】甘蔗属于禾本科植物。(√)
5.2泱泱大科禾本科
1
【单选题】禾本科大约有(D)。A、800多种
B、1200多种
C、8000多种
D、12000多种
2
【单选题】不属于裸子植物的是(C)。A、松树
B、银杏树
C、棕榈树D、铁树3
【单选题】紫杉醇主要存在于红豆杉的(B)中。A、树种
B、树皮
C、树叶D、树根4
【判断题】苏铁纲在我国进村苏铁属一属,9到10种。(√)
5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缺铁机理研究浅述陆海明植物缺铁是世界农业生产中面临的一个严重而普遍的问题(Korcak,1988)。
早在150多年前Gris就已经对缺铁现象有所描述,他发现生长在石灰性土壤中的葡萄叶片出现的失绿症状与缺铁有关。
关于铁在植物体内的营养以及缺铁的生理机制一直是植物营养学家关心的问题。
本文就缺铁机理的研究作简单的回顾。
一、铁元素的生理功能及其在土壤中的含量铁是植物所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之一,大多数植物的含铁量为100~300mg/Kg(干重),且常随植物种类和植株部位的不同而有差别。
铁是叶绿素合成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它参与植物细胞内的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子传递,铁可以与某些有机物结合形成具有强氧化还原能力的血红蛋白,铁也是铁硫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细胞的呼吸作用中许多酶如细胞色素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等都含有铁。
尽管在多数土壤中全铁的含量并不低,但可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可溶性铁含量却很低。
土壤溶液中的铁浓度为10-20-10-6mg/l (Romheld and Marschner,1986),在石灰性土壤中约为10-10mol/l(O’Conner et al. , 1971),主要以三价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碳酸盐的形态存在。
铁的溶解度受pH的影响很大,pH每降低一个单位,铁的溶解度约增加1000倍,可溶性铁在pH为 6.5-8.0时达到最低,当pH>7.5时, 铁的溶解度降低到10-20mol/l (Lindsay and Schwab,1982)。
Lindsay (1972)从理论上计算后认为,如果靠质流来满足植物对铁的需求,铁的总浓度至少应高达10-6mol/l。
然而,要达到这一水平,只有在土壤pH 3时才能实现,而绝大多数土壤的pH值都远高于3。
全世界约有25%—30%的土壤存在潜在缺铁的问题(李泽岩,1984),呈“补丁”状分布于世界各地。
进一部研究表明,缺铁土壤大多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石灰性土壤(Chen and Barak, 1982)。
二、植物缺铁反应机理及其影响因素(一)植物缺铁时形态学和生理学变化植物缺铁时形态变化有:根系生长增加、根尖膨大、增粗、产生大量根毛、表面积扩大(Romheld and Marschner,1981);根的外表皮细胞和根毛中形成大量转移细胞(Kramer et al.,1980; Landsberg,1982)。
生理变化主要有:根向外分泌H+和能力显著增加;酚类等还原物质的分泌量增多(Romheld and Marschner,1981);有机酸的分泌量也增加(Landsberg,1982);根系对Fe3+的还原能力增强(Romheld and Marschner,1983)。
(二)植物适应性缺铁反应机制植物铁能够以Fe2+、Fe3+或铁的螯合物形式被植物根系所吸收,但是Fe2+是植物吸收利用的主要形式。
Fe3+只有在根的表面还原成Fe2+以后才能被吸收(Hofner,1972)。
根据植物对缺铁的反应机制不同,可分为以下两种适应机理:Strategy I双子叶和非禾本科单子叶植物缺铁时,体内发生如下适应性机制:(1)原生质膜上的H+-ATPase质子泵被激活,H+由膜内泵向膜外,根际pH下降,提高了根际铁的有效性。
(2)膜外低pH在原生质膜上诱导产生三价铁离子还原酶,它可将Fe3+还原成Fe2+,并由膜外转运到膜内,NADPH或NADH作为诱导还原酶的电子供体。
Zaharieva (1997) 通过比较非禾本科单子叶植物(Strategy I)和禾本科单子叶植物(Strategy II)吸收Fe2+的机理,发现质膜上的Fe2+-转运子(Fe2+-transportor)只有在非禾本科单子叶植物(Strategy I)缺铁时才被诱导,它不同与其它二价阳离子的转运子。
在高浓度的Zn2+胁迫下Fe2+-转运子也可以转运Zn2+,但转运效率较低。
(3)植物根分泌螯合态化合物(主要是酚类化合物)络合三价铁离子,通过诱导还原酶被转运到膜内,被植物吸收利用。
Bienfcint (1985)认为,根细胞质膜上有两种不同的氧化还原系统,即标准系统和可诱导系统(也叫Turbo系统),标准还原系统存在于所有植物细胞中,仅还原铁氧化物,而不与Fe3+-螯合物反应,这一系统的活性强弱与植物铁营养状况无关,诱导系统由缺铁胁迫诱导,其电子受体是Fe3+-螯合物。
以上这些缺铁机理是一个整体,相互影响,并严格受基因控制,对于一个给定的物种可能是由一个主基因控制(Marschner,1992)。
Strategy II 禾本科单子叶植物在缺铁条件下,根部大量分泌麦根酸类植物铁载体(phytosiderophore)。
它对铁有活化作用,因此禾本科植物很少出现缺铁症状。
其作用机理分为四部分:1、铁载体的生物合成;2、铁载体的分泌;3、铁载体对铁的活化;4、植物对铁载体螯合铁的吸收(张福锁,1997)。
植物铁载体的分泌并非受缺铁的专一性诱导,缺锌小麦也能分泌同类植物铁载体,但缺铜和缺锰则不能诱导这类铁载体的分泌。
植物铁载体不仅能活化介质中的铁,而且能活化铜和锌。
用放射性同位素研究的结果表明,植物对铁载体螯合铁的吸收是专一性的,其吸收量可以是其它螯合物的上百倍到上千倍。
这一特性并未在其它金属的螯合物上表现出来。
植物铁载体分泌及其对铁活化能力的非专一性使这一机理的作用效率明显下降,但植物吸收系统的专一性弥补了这一缺陷。
通过对这些缺铁适应机制的研究,确定控制这些性状的基因,为人们进行这一适应机理的遗传控制基因研究提供动力和目标,进而可以选育植物营养高效利用型的物种。
(三)影响植物吸收利用铁的主要环境因素1石灰性土壤中HCO3-在石灰性土壤上,最易发生缺铁失绿症状,HCO3-导致植物缺铁失绿机理一直是国内外植物营养学家研究的热点。
一些研究者发现缺铁失绿植物根部质外体内可以累积较高浓度的铁离子,黄花叶片中铁离子比正常的叶片要少(Bienfait et al.1985; Longnecker und welch,1990; Mengel and Gewtzen, 1988)。
Planke (1991)发现,根中的HCO3-能影响木质部中的pH,进而影响铁在茎杆中的扩散运输。
Romheld,D,V(1997)用油菜做水培试验证明,在短期内HCO3-影响铁的吸收是由于它限制了三价铁还原酶的还原能力,木质部无论在短期还是在长期试验中pH都没有改变。
田间试验也显示,缺铁失绿是由于根系吸收以及转运到幼叶的量少。
Nikolic, M 和Kastori, R(1997)同样用油菜做水培试验认为,HCO3-导致植物缺铁黄花是由于根中铁的获得受阻,而不是叶中的铁失活。
在石灰性土壤上,CaCO3含量较高,由根呼吸产生的CO2与根际土壤颗粒水溶液中溶解的CaCO3生成HCO3-中和由膜内泵向膜外的H+,导致膜外pH升高,而Fe3+由膜内向膜外运输受膜上的Fe3+还原酶的调节,当pH上升时铁的转运受到限制。
HCO3-的浓度也与CO2分压和土壤紧实度有关,当土壤中的CO2分压较高或土壤结构紧实时,植物根呼吸不良,氧气缺乏,CO2分压较高,引起HCO3-浓度增大、pH升高。
HCO3-在土壤溶液中有较强的pH缓冲能力,其毒害作用较难逆转。
长时间内低温阴雨出现的所谓“坏天气失绿症”即是此原因(Perret and Koblet, 1981)。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铁离子从土壤介质转运到根内不是限制因子,HCO3-影响铁从根质外体转移到细胞质进而通过长距离运输到叶片中被植物利用,究竟是通过影响质外体的pH值亦或质膜上的Fe3+还原酶,还是兼而有之仍需进一步探讨。
许多研究者同时又发现,在石灰性土壤上,缺铁失绿叶片中铁的含量并不低,甚至比正常的叶片的还高( Mengel, 1995; Iljin, 1943 ) 。
Mengel (1984) 发现叶片质外体的pH值与以叶绿体浓度为尺度的缺铁黄花程度之间有明显的负相关性。
这可能与叶片内积累较多的HCO3-,影响铁在叶片内的分布有关(Lucena J. J., 2000)。
在叶片中质外体pH控制的铁进入细胞质与根中情况类似。
植物叶片内的PO43-含量也较高,Mengel(1984)认为这不是导致缺铁的原因而是缺铁的结果。
De Kock, etc(1981)和Scholl等(1979)提出不能用植物体内铁的绝对含量表示铁的营养状况,而应以体内的“有效活性铁”作为标准。
HCO3-影响植物对铁的吸收利用可能抑制铁从根部向地上部运输,导致在根中积累;或者影响铁在叶片中的利用导致铁在叶片中累积,而不能被植物所利用。
2 不同形态的氮肥供应植物不同氮素形态的肥料对植物吸收铁有不同的影响。
供应NH4+-N时植物吸收的阳离子大于阴离子,体内外的阴阳离子不平衡,为达到体内电荷平衡,根系释放出H+,使植物根际酸化,增加铁的有效性,与此同时质外体空间的pH值也下降,有利于铁由根向上运输。
供应NO3--N时,植物吸收的阴离子量大于阳离子的量,植物根系会向外释放HCO3-或OH-,使根际pH升高,与提供NH4+-N过程相反,不利于根对铁的吸收。
但是供应NO3--N时植物根际的pH变化幅度不如供应NH4+-N的变幅大,后者pH可以下降2-3.5个单位(张福锁,1997)。
Mengel等(1995)以玉米作为试验材料,用EDTA-Fe为铁源,NO3--N作为唯一的氮源,经过14-21天后,表现典型的缺铁黄花症状,根、茎、叶pH较高。
将这些植株转移到以硫酸铵为氮源的营养液中2-3天后,培养液的pH、植物体内pH都下降,植株恢复绿色。
用pH3.5的HCl溶液也可以得到同样的结果。
H.Kosegarten等(1997)以向日葵为试验材料也得到了相似的结论。
据赵秀兰等(1998)用小麦为试验材料结果显示,小麦根、茎的铁浓度也随营养液中NO3-比例的提高而增加,这可能与供应NO3-使根和茎质外体的pH值升高,导致铁在质外体空间发生沉淀有关。
崔骁勇等(2000)用豌豆水培试验也证明氮素形态对豌豆铁营养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提高根际pH值,抑制根系还原酶活性的作用,从而降低植物对铁的吸收利用能力,即通过影响质外体pH起作用的。
3 微生物J. Masalha等(2000) 用玉米和向日葵在石灰性土壤上做试验,在未灭菌土壤上的植株生长情况比灭菌后土壤上生长的好,并未显示缺铁症状,根内的铁含量较高。
灭菌处理后麦根酸类植物铁载体产生被抑制,导致根质外体内铁浓度下降。
4 外源激素Mengel (1988)用玉米作为试验材料有,在缺铁失绿的叶片上施用IAA 或壳梭孢素(fusicoccin)可以使叶片恢复绿色,但并没改变叶片内的pH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