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环城公园景观调查及存在问题研究
合肥市环城公园植物景观美景度评价

合肥市环城公园植物景观美景度评价合肥市环城公园是合肥市的一处重要公园,园内栽种了大量的植物,展示了各式各样的植物景观,给游客带来了与众不同的视觉体验。
本文将对合肥市环城公园的植物景观进行评价,以期为游客提供参考。
一、植物种类丰富度评价合肥市环城公园内种植的植物种类非常丰富,园内栽种了乔木、灌木、花卉、草本等多种类型的植物。
在公园内行走,不仅可以看到各种高大壮观的树木,还可以看到各种花草的细腻之美。
这些植物种类的丰富程度,为游客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视觉体验,是合肥市环城公园植物景观美景的一个很好的体现。
二、植物分布均衡度评价在合肥市环城公园中,植物的分布非常均衡,每一部分区域内,都可以看到各种类型的植物种植。
无论是在湖边、草地、石阶还是人行道上,都可以看到不同种类的植物。
而这些植物的分布,是经过精心规划和设计的,使得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各种季节的不同景象,并且引导着游客沿着正确的路径前行。
这种植物分布的均衡度,为合肥市环城公园的植物景观美景加分。
三、植物标识齐全度评价在合肥市环城公园中,植物标识齐全度也是非常高的。
每一处屋檐下,都会标明植物的名称、科属等信息,并配有对应的图例,游客可以通过这些标识,了解到每一棵植物的科属、学名、产地等信息。
这种植物标识的齐全度,方便了更多游客的认知,增强了游客对植物景观的体验和参与感。
同时,植物标识的覆盖率和精度也是评价植物景观的重要指标之一,得分较高。
四、植物养护维护度评价总的来说,合肥市环城公园的植物景观美景融合了多种不同类型的植物,分布均衡,标识齐全,养护维护也得到了很好的保障,在很大程度上展示出了合肥市不同的植物风貌和各种季节的景色。
这种独特的环境,使得合肥市环城公园成为了人们休闲娱乐、自然游览的理想去处。
合肥市环城公园植物景观美景度评价

合肥市环城公园植物景观美景度评价合肥市环城公园位于安徽省合肥市中心城区,占地面积1500亩。
作为合肥市的一张城市名片,环城公园以其独特的植物景观美景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对合肥市环城公园的植物景观进行评价,从多个角度为读者呈现这片美丽的园林风光。
第一,植物种类丰富。
在环城公园内,游客可以欣赏到各类树木和花卉。
从各式各样的乔木、灌木到各种名贵花卉,环城公园内的植物种类繁多,给游客们带来了极大的视觉冲击力。
无论是樱花、桃花还是玉兰花,在不同的季节中都能在环城公园中找到它们的踪迹。
而在炎炎夏日中,来到环城公园的游客更是能够感受到绿荫环绕,清风拂面的美好。
第二,景观设计独特。
环城公园的植物景观设计独特,不仅展示了合肥本地植物的风采,还融入了一些外来的珍稀植物。
这些植物经过精心的布局和设计,呈现出了一幅幅美丽绝伦的园林画卷。
比如在晨雾中,走进环城公园的人们会感到如置身于仙境之中,青葱翠绿的树木在轻轻的晨风中摇曳,仿佛在述说着自己的生命故事。
植物布局合理。
环城公园内的植物布局合理,各种植物种类之间相得益彰,相互映衬。
从整体规划上看,环城公园内的植物布局将参观者的视线引向远方,给人以宽广和通透的感觉。
游人置身不仅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姿态,还能从各角度欣赏到美景。
第四,季节更迭。
在不同的季节里,环城公园都能给游客们呈现不同的植物景观美景。
春季时,樱花盛开,桃花烂漫;夏季里,绿草如茵,参天大树给人带来阵阵凉意;秋季时,金黄色的银杏叶覆盖了整片树林;而冬季,则是一片银装素裹,白雪皑皑。
这种季节更迭的植物景观不仅让游客们能够在四季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还使环城公园成为了合肥市一处不可多得的风景胜地。
第五,植物养护有序。
在环城公园中,各类植物的养护工作有序进行。
从植物的修剪到水肥的管理,环城公园的植物养护都得到了认真细致的对待。
在游客数目较多的时候,环城公园的工作人员还会及时对植物进行修剪,以保持整个公园的景观效果。
这一方面使环城公园的植物景观美景能够得到长久地保持,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公园管理者对游客体验的重视。
合肥市环城公园绿带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 环城公园绿带成功的做法分析
合肥市环城公园的银河景 区 、 包河景区以及西 山景
区这 3 个 园区 在规 划 设计 之 初 , 就 进 行 了立 意 , 这 几 个 图
区湖光山色 , 绿树葱茏 , 错落有致 , 植物配置与园林建筑 相得益彰 , 十分秀美 , 最终形成了以历史人文为特色的包 河景区, 以水景为特色的银河景区 , 以动物雕塑和植物秋 季色叶为特色的西山景 区。例如 , 包河景区里包公祠景 点, 一进门 , 采用对称式布置, 两边种植高大的水杉 , 路旁 摆放 了常绿 的松柏 , 形成 了庄严 、 肃穆的气氛。回澜轩里
摘
要: 通过 对 合肥 市环城 公 园绿 带植 物配 置 的调 查 总结 , 指 出部 分环城 绿 带 目前 存在 的 突 出问题 , 结合 现
代化发展进程 中人们对景观建设提 出的新要求, 参照公 园绿带的成功做 法, 提 出环城公 园绿带的解决对策 , 以期进一步完善环城公 园绿带的生态、 观赏功能, 进一步发挥其社会效益 , 为合肥市民创造更优的生活环境 ,
肥市环城公园植物配置方面存在如下几个主要问题 : ( 1 )
许 多树木老龄化, 长势衰弱 , 甚 至滋生病虫害 , 观赏功能 大打折扣。 ( 2 ) 树木品种单调 , 乔木密度过大, 没有稳定的 植物群落。环城公 园主要树种为构树 、 枫杨 、 女 贞、 刺槐 、
杨树 、 柏树等 , 7 ~ 8 株/ m , 这 些 树种 大 部分 为速 生树 种 , 繁 殖 容易 , 抗 逆 性强 , 栽 植 后 可 以保 证 迅 速 成景 , 但 是 共 同
l 合肥 市环 城公 园概 述
合肥环城公园廊道景观及生态环境作用分析

的环城 公 园 .向外 依次 为 一环 、二
环路 。
合 肥 环城公 园 由古护 城河 和环 城 林 带 发展 而道 、休 闲廊
个融 生态 、审美 、游 憩 于一 体 的
从 景 观 生 态 学 角 度 分 析 合 肥 市 环 城 公 园 ,具 有 鲜 明 的 廊 道 结 构 特 征 , 城 市 空 间 格 局 , 市 景 对 城 观 及 生态 环境 起 着重 要 的作 用 ,
墙 并开 挖 环城 河环 绕城 区 ,即为现
在 的城 市 中 心 区 .面 积 约 5k m ,
设计奖。 截至 20 0 6年 合 肥 市 园林 局 统
景 观格 局 变化 的原 因进 行分 析 . 提
出合理的景观格局对于生物多样性
的维 持和 资源 的可 持续 利 用的重 要 计 数 据 显示 .合肥 市 环城 公 园绿地 gO 水 7 7 m‘ 性 _ 张 祖群 等 曾 以西 安市 为例 2 _ 。 介 总面积 7 h . 面面积 3 .h 。 绍 了西 安 市 的廊 道 与 城 市 空 间 格 局 并在 此基 础 上 对基 于廊 道 的游 憩 斑块 空 间 组 织进 行 研 究_。张 祖 3 _ 据 笔者 研 究 环城 公 园拥 有 的城市 森林 面积 为4 .h 乔木 密度 达 到 2 5m 6 1 /m , 5 株 h 生物 量 169 / m . 4th 2
。
- 生 、 - — 及/ - -,二 藐 , - . 厂 , 一, - \ - ’\ ’儿 -
口 张 少 杰 吴 泽 民
1安 徽 建 筑 工 业 学 院 景 观 学 系 合 肥 2 02 30 2
- 一
合肥市环城公园植物景观美景度评价

合肥市环城公园植物景观美景度评价合肥市环城公园是合肥城市发展史上的一座重要标志性建筑,位于江淮平原南岸的中心地带,总面积达935公顷,是市民休闲、娱乐和健身的主要场所。
在环城公园中,各种植物景观和美景融为一体,为游客提供了极佳的游玩体验。
本文将对合肥市环城公园的植物景观和美景进行评价。
一、植物景观评价1. 植被覆盖率高:合肥市环城公园内的植被覆盖率高达85%,给人一种清新、舒适的感觉。
在炎炎夏日,公园内草木葱茏,沁人心脾,成了人们避暑的好去处。
2. 植物的多样性:环城公园内种植了各种树木和花卉,包括榆树、杨树、枫树、海棠等;各种花卉覆盖公园四周,鲜花盛开,换季有景。
园内还有全国最大的万紫千红园,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
3. 绿道贯穿全园:城市生态的重要标志为城市绿道,环城公园通过贯穿于公园内的绿道,将各个景点联系起来。
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可以在绿道上散步,享受自然的美好。
二、美景评价1. 独具特色的景观:合肥市环城公园内的景点很具特色,包括湖泊、峡谷、岛屿、山景等。
其中最吸引人的当属湖泊了,它们清澈见底,湖面平静,游船缓缓漂流在其上,使游客在赏景之时可以享受到愉悦的氛围。
2. 设施齐全的游乐区:环城公园内设有大型游乐设施区,除了传统的儿童乐园,还有适合年轻人的刺激性游乐项目。
大家玩得开心,无论在兴致的过程中或者休息中,这里永远是兴致高涨的欢乐天堂。
3. 安全舒适的休息区:环城公园不仅提供了各种美景和娱乐设施,还设有各种名字的休息及观光区,游客可以在其中休息,享受自然之美。
游客可以坐在长凳上沉浸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并且在园内的茶座享受茶品和小食。
综上所述,合肥市环城公园的植物景观和美景方面都各具特色,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自然之美,享受休闲娱乐,是一个非常值得推荐的去处。
合肥公园景观设计调研报告

合肥公园景观设计调研报告1. 引言景观设计是现代城市规划与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合肥作为安徽省的省会城市,其公园景观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报告旨在对合肥市的公园景观设计进行调研,以了解合肥公园景观的现状,挖掘潜在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取了以下方法:1. 文献研究:了解国内外公园景观设计的前沿理念和案例;2. 实地考察:对合肥市内的主要公园进行实地考察,包括观察环境、设施和人流量等;3. 问卷调查:通过设计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公众对合肥公园景观的意见和建议;4. 专家访谈:与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公园景观设计的看法。
3. 调研结果3.1 现状概述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合肥市的公园景观设计整体水平较高,许多公园都有各自独特的特色。
绿化植被丰富,景观色彩多样,并且有良好的管理和维护。
3.2 问题与挑战然而,在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1. 设施不足:合肥市的一些公园缺乏设备和娱乐项目,无法满足市民的多样化需求。
2. 空间布局不合理:部分公园的空间设计存在问题,导致人流分布不均衡,某些区域拥挤而其他区域冷清。
3. 缺乏互动性:一些公园的景观设计缺乏互动性,游客只能被动欣赏,缺乏参与感。
3.3 改进建议基于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 提升设施水平:合肥市需要增加公园的设施投入,引进更多娱乐设备和文化活动,满足市民的多样化需求。
2. 优化空间布局:公园应根据人流量和需求分布,合理规划空间布局,避免拥挤和冷清的现象。
3. 增加互动元素:景观设计应注重互动性,引入互动设施,提供更多参与性的体验。
4. 结论经过对合肥市公园景观设计的调研,我们认为合肥市的公园景观设计整体较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设施不足、空间布局不合理以及缺乏互动性。
为此,我们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包括提升设施水平、优化空间布局和增加互动元素。
希望这些建议能够为合肥市公园景观的改进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合肥市环城公园景观调查及存在问题研究_夏娃

收稿日期:2006-03-24合肥市环城公园景观调查及存在问题研究夏 娃(安徽科技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安徽凤阳233100)摘 要:誉为/翡翠项链0的环城公园不仅传承了合肥的历史文化,更作为市民的开放公园,营造出新时代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通过对其中包河、银河、西山、黑池坝、琥珀潭等诸景区的考察和调研,对合肥市环城公园进行景观分析,提出景区设计和生态效应改进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合肥;环城公园;景观;生态效应Analyse and Survey of Hefei City O Circling Garden LandscapingXia Wa(In st itu te of L ife S cie nc e,Anh ui S cien ce and T e ch nology Un iver sity,Fengyang,233100,C hina)Abstract:As an /emerald necklace 0of H efei,city O circling Garden has not only t ransferred t he hist ory of the cit y,but also f ashioned int o the harmony bet ween human and environment in t he new era.It is the open garden of whole city.By invest igating the scene of Baohe Garden,Yinghe Gerden,West hill Garden,Heichiba Garden and Hupo Pond,t he aut hor tries to analyse t he landscaping of Hefei Cit y O Circling Gar -den,and give out some suggest ions for it s design and ecology of fect.Key word :Hef ei;Cit y O Circling Garden;landscaping;ecology off ect 合肥是首批国家园林城市之一,而誉为/翡翠项链0的环城公园,不仅传承了合肥的历史文化,更作为市民的开放公园,营造出新时代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浅谈环城公园道路系统所存问题及相关建议

浅谈环城公园道路系统所存问题及相关建议11城市规划二班朱子健11202020209浅谈环城公园道路系统所存问题及相关建议在调研的第一日,我们组一行人来到了合肥环城公园,首先对该公园的背景做简要介绍。
合肥为千年古城,环城公园是在原环城林带基础上建设形成的带状敞开式公园。
它抱旧城于怀,融新城之中,城中有园,园中有城,绿树碧水宛如丝带,束在新城旧市之间,被人们誉为“翡翠项链”。
连接城区内几个块状绿地,如“项链上的明珠”,为合肥市获得“园林城市”奠定了基础,1986年被国家建设部评为中国优秀设计、优质工程一等奖,并被全国统编中学地理教科书引为范例。
公园总长8.7公里,面积137.6公顷,其中水面52.6公顷,陆地85公顷,根据不同地段的历史人文和自然条件形成不同特色的六个景区:纪念宋代清官包拯、弘扬包公文化的包公文化园;以水景为特色的银河景区;以动物雕塑为特色的西山景区;以现代化大型广场设施为特色的琥珀潭景区;以自然野趣为特色的环北景区;以提供娱乐服务为中心的环东景区。
如今的环城公园已成为环绕古城合肥一处不可多得的美景胜地,同时也成为提升合肥城市品位和形象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合肥环城公园建设始于1980年,1990年基本建成。
公园设计新颖,构思独特,曾获国家建设设计奖。
东西向穿城而过的主干道长江路把环城公园分成“南环城”、“北环城”两部分。
南北两环巧妙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形成西山、银河、包河、环东、环北、环西6个风格各异的环城景区。
包河、银河以荷花为主体形成夏景,包河中还有以包公祠、包公墓、浮庄为主的风景名胜;西山岗峦起伏,枫树成林,形成秋景;环西、环北连接杏花公园,以杏花为主,构成春景;环东拥三国古战场逍遥津公园,松柏连片,寒梅绕林,构成冬景。
南半环水面开阔,以人工造景为主,精雕细刻,呈现清新秀雅的园林风光;北半环则以苍郁的乔木林为主,朴实粗犷,呈现自然浓郁的山林野趣。
在地势起伏的西山景区,结合丰富的植物群落,塑有成群结队的珍稀动物,形成自然生态野生动物雕塑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林副特产
No.5(GSNO.84)
2006年10月 Forest By-Product and Speciality in China Oct.2006 ●Il 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
好。
1.5
琥珀潭景区
本景区竖向高差较大,在东北部结合高差营造出 颇具自然山水风光的人工岩石大假山。在假山上建 “仰止亭”一座。琥珀潭景区被九曲栈桥和一叶孤洲分 隔,南为游乐区,北为垂钓区。由于景区功能丰富,每 逢周末游人络绎不绝。 景区南边入口由一座“鹿群”雕塑过渡到廊形的 门,入门后即下台阶进入广场,中央有一环形旱喷泉。 由于游人多集中于琥珀潭边,而广场较为空旷,无景可 观,很难留住游客的脚步,所以仅仅设计了旱喷泉。如 果设计水喷泉情况会好些,首先可在广场中设一水池, 再布置一条水渠与下部的琥珀潭联系起来;池内设一 小喷泉作为水源,周围布置几处大喷泉每整点喷一次, 使水渠中的水流也跟着变化,形成动态景观;将水渠与
的物种。而硬性驳岸割断了水域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
系统之间的能流和物流联系。因此建议将湖岸设计为 以自然的柔性驳岸为主、人工的硬性驳岸为辅的生态 型驳岸。如苏州金鸡湖景观带,利用边缘区域丰富的 物种解决水质污染问题,如利用水边的水草、水藻、及 微生物来改善水质,而其又可被水鸟、乌龟、蛙类、鱼 类、昆虫等视为食物和憩生地,从而成为一个保持动态 平衡,具有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能力的稳定的生态系
收稿日期:2006一03—24
90
银河秋月夜谈诗”的意境。 此景区驳岸线曲折舒展,变化丰富,小桥、小岛、半
岛突出水面空间层次,拉长景深,避免一览无余。驳岸
处理形式也较为多样,有砌体水泥驳岸,有湖石驳岸, 还有延伸至水中的亲水平台。园林建筑随势就坡,错 落点缀于林地水面之中,而且互相对景优美,有产生 “眺远高楼,捎首银河哪可问;凭虚敞阁,举杯明月自相 邀”的景观效果。在绿化配置上,南岸栽种了耐湿、耐 阴的植物如水杉、垂柳、棕榈等北岸向阳栽一些喜阳的 植物如香樟、白杨等。
泼,有众多亲水平台,还有一些石矶的处理手法,更难
在环城公园周边乱建高层建筑的势头不减,其高 大的体量破坏了整个环城公园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也 使环城公园的生态效益大打折扣。这样,从“合肥的 肺”中散发出来的富含负氧离子的清新空气也会受阻, 各景区绿地被分割开来,其间的物流、能流等生态过程 得不到应有的流通和循环。所以应该加强对城市规划
上较为自然、秀丽、开阔、明朗,似有“花径春风人载酒,
包河景区
景区大体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为浮庄、包拯墓、 清风阁等景点。西部为包孝肃公祠,及茶社一处。此 部分建筑密度相对较高,颇具徽派风格,文化氛围很 浓。景区内水面广阔,又广植莲花,以欣赏夏景为主。 包孝肃公祠在美菱大道入口处以湖石假山来构筑景 区,序幕空间颇为新颖。该祠为三合院布局,粉墙黛 瓦,栗色隔窗,古朴典雅。木雕花饰均用高雅的荷、竹、 松、梅等构成图案,体现了包拯为官清廉、刚正不阿的 品格。玉带桥为后建,与两旁植物形成障景,构成欲扬 先抑的艺术效果。 包公墓边是景区最高建筑——清风阁,阁高五层, 颇具宋代风格,是为纪念包拯诞辰1000周年而建造。 其造型优美,屋顶形式变化丰富,具有很高的观赏价 值。正是由于其体量偏大,以致视觉景观效果盖过了 包孝肃公祠,给人一种混乱主次的感觉。包公墓对面 为浮庄景点,马头墙跌落有致,连廊曲折无尽,栈桥浮 水临波,假山漏透合宜。整个浮庄驳岸仅高出水面 20cm左右,好似柳叶一片于碧波中漂泊荡漾。 景区东部与马鞍山路相接,为了满足行人的亲水 心理需求,将人行道降低lm左右,避开了汽车的喧 嚣,还可让行人欣赏到波光涟漪、垂柳婆娑的美景,获 得一种安全而宁静的氛围,这种做法已经被广泛应用 于城市滨水景观设计。
1.1
在植物运用上,部分水面种植荷花,可谓“清溪流 出荷花水,犹是龙图不染心”。在岸边栽植耐湿植物如 垂柳、水杉等,下植棕榈等灌木,灌木下又种植书带草, 形成乔、灌、草的竖向种植设计,提高了含绿量,增强了 景区的生态效益。 1.2银河景区
以“银河”水景为中心,突出春夏景色。景区呈一
狭长形状,桐城路桥从中穿过,将景区分为东西两部 分。该景区地形起伏较大,具有一定气势。设计风格
Analyse and Survey of Hefei City—Circling Garden Landscaping
Xia Wa (Institute of Life Scimce,Anhn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Fmgyarg,233100,China) Abstract:As an“emerald necklace”of Hefei,city-circling Garden has not only transferred the history of the city,but also fashioned into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environment in the new era.It is the open garden of whole city.By investigating the scene of Baohe Garden,Yinghe Gerden,Westhill Garden, Heichiba Garden and Hupo Pond,the author tries tO analyse the landscaping of Hefei City—Circling Gar- den,and give out some suggestions for its design and ecology offeet. Key word:Hefei;City-Circling Garden;landscaping;ecology offect
合肥市环城公园景观调查及存在问题研究
夏娃
(安徽科技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安徽凤阳233100) 摘
要:誉为“翡翠项链”的环城公园不仅传承了合肥的历史文化,更作为市民的开放公园,营造出新时 代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通过对其中包河、银河、西山、黑池坝、琥珀潭等诸景区的考察和调研,对舍肥 市环城公园进行景观分析,提出景区设计和生态效应改进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合肥;环城公园;景观;生态效应
1.4黑池坝景区
为壮观。尤其是水中的几处假山石既丰富了空间层 次,也模糊了山水边界,不禁令人想起明代蔡羽《消夏 湾记》中“山以水袭为奇,水以山袭尤奇也”的诗句。北 部假山形态丰富,层次分明,有洞、壑、坡、矶等多种形 态,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还设计了一处水源从假山上倾 泻而下,形成瀑布景观,使洞天中的水面绝处逢生,可 谓匠心独蕴。此处似乎蕴含有“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 下之至坚”之哲理,在视觉上可收刚柔并济之效。植物 配置在保存了原有树种的情况下,种植了较多的柳树 和大片的修剪整齐的灌木,形成柔和开朗的景观。 2环城公园景观存在的问题
合肥是首批国家园林城市之一,而誉为“翡翠项 链”的环城公园,不仅传承了合肥的历史文化,更作为 市民的开放公园,营造出新时代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1环城公园的总体布局及景点设计 环城公园总长8.7kin,总面积.136.6hm2,因受历 史人文与自然环境的影响,公园呈环形带状。环城公 园设计总的立意是“四季秀色环古城”,分为包河、银 河、西山、黑池坝、琥珀潭等诸多景区,又与杏花公园、 逍遥津公园连成一个整体,形成一条“翡翠项链”。
少。
环城公园的景观价值是值得肯定的。在生态效益 方面,它是合肥的“肺”,一座巨大的天然氧吧,为城市 输送着新鲜空气,平衡着城市的热岛效应;在社会效益 方面,它为广大市民提供了开放的交往空间,使城市成 为适宜的人居环境。 参 考 文 献
(明)计成著,陈植注释.园冶注释.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1981. 2陈从周.说园.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
2.1景区周边高层建筑林立,影响生态效益
该景区以大规模的开阔水面为主,以对岸琥珀山 庄为主要借景对象,结合南岸广场构成景区结构。植 物配置较为清幽自然,植物种类丰富。 水面筑有一岛,与岸设拱桥相连,岛边又设一亭伸 入水中,增加了湖面的层次感。这一组空间经营的也 很巧妙,首先从林中小径的幽静封闭空间过渡到岸边 的半开放空间,再由小拱桥抬高人的视域,,再加上南 北两侧并无障碍物,空间感觉瞬时扩大;当人走进小岛 时,空间又稍稍收敛,直到亭中空间完全敞开,四面空 灵,碧波环绕,近处垂柳婆娑,虬枝拂水,顿觉“天地与 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滨水驳岸的处理形式比较活
1.3
西山景区
以秋景为特色,在长江路入口处以一座黄石假山 点出秋意,假山与景区水源结合形成瀑布,造成山有 脉、水有源的态势。此景区自然条件较佳,树木成荫、 山林野趣,地势起伏较大,颇有“一派湖山千古秀”之 感。庐阳亭景点设计的也较为巧妙。共三层,逐层与 附近山坡相连,为游人提供了一个从不同高度观赏景 观的场所。从被观赏角度来说,它随坡就势,层层跌 落,造型朴素,屋顶颇具汉代遗风。瀑布假山与庐阳亭 结合,从声觉上可以减缓亭后交通噪音对游人的干扰, 又可以给人以视觉、声觉和触觉上的体验,形成一种全 方位的感受空间。远处绿意浓浓,波光粼粼,鹤翔水 面,栈桥凌波,近处或依山戏水,或枕泉而卧,或瀑下濯
的控制力度。 2.2 西部广场群过于空荡
得的是还有一片人工模拟的丹霞地貌式驳岸,在驳岸 上架一柱廊来加强空间上的分隔,光影效果很好。南 部广场落差很大,设有残疾人通道,台阶处理采用了模 糊边界的处理手法。但广场规模较大以至显得空旷, 广场内种植的树木不成规模,在树种选择上也似乎不 太理想(棕榈树在本地区充其量也不过长到5m左右, 相对一个规模较大的广场而言显然不高)。不如种植 银杏、乌桕、榉树类乔木,季相变化明显,生态效应又
统。
中部台阶结合,形成跌水景观——“水台阶”,既可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