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环城公园调研报告

西安环城公园调研报告
西安环城公园调研报告

西安环城公园调研报告

篇一:西安环城西苑公园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调研报告

西安市环城西苑园林景观调查报告

公园存在的意义无异于钢筋森林里

的世外桃源。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公园

应该都不陌生。茶余饭后,休闲娱乐、同

学聚会、逢年过节、畅游古迹等等都离不

开公园的陪伴,总之公园对我们普通老百

姓来说是个休闲放松之地。但是,我们作

为一名景观环艺学生,身处公园,玩耍嬉戏,更多的时候我们都是一个游园者的角度来看待它,并不会做过于深入的设计规划方面的探讨。今天我们有计划地走进西安市环城西苑,从多方面了解调查这样一个综合性公园是如何得到规划和利用。

一、规划背景

西安历次的城市总体规划和历年的城市建设中都把“突出

、保护旧城的完整格局”“深化明城的保护与改造,严格保护城墙等标志性古建筑以及周围的环境,保护和开发古城传统文化带”作为西安弘扬历史文化,彰显城市特色的重要内予以贯彻。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西安环城建设工程,特别是西安环城西路

南段护城河外沿一带,长期以来一直处于无序的混乱状态,阻碍了西安环城建设工程的整体推进。由此,1983年,西安市政府结合市政建设整体规划,开始营建环城西苑公园。这是一个集城市绿地、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城市景观园林。

在环城西苑公园的规划工作中,根据环城西苑狭长的特点及公园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如地形、土壤状况、水体、原有植物、已存在并要保留的建筑物或历史古迹、文物情况,尽可能的“因地、因时、因物”而“制宜”,结合各功能分区本身的特殊要求,以及各区之间的相互关系、公园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来进行分区规划。根据公园规划中所要开展活动项目的服务对象,即游人的不同年龄特

征,儿童、老人、年轻人等各自游园的目的和要求;不同游人的兴趣、爱好、习惯等游园活动规律来进行规划。必须指出,分区规划绝不是机械的区划,尤其大型综合性公园中,地形多样复杂。所以,分区规划不能绝对化,应因地制宜,有分有合,全面考虑。

二、规划要点

环城西苑公园功能区域主要分四大块,由北到南分别是关中八景园、环城工程馆、唐诗林景区、唐韵广场。

1.关中八景园

沿景观园林路依次再现关中八景,利用现代和抽

象的设计手法,表现关中八景的历史内涵。整个区域

以自由园林的手法,沿景观轴线布置景观支路,形成

曲径通幽的意境,游人可以通过支路直达护城河水

面,具有良好的亲水性。

2.环城工程馆

这是环城西苑中部设置的一组地下建

筑,也是我们调研的重点所在,这是主要

为展示西安环城建设工程历史的博物馆,

地下停车场及部分商业设施。此处为西苑

的核心景观,建筑入口沿滨河路设置,建

筑立面以玻璃幕墙与石材为主。地下建筑的屋顶与环城西路持平,设计采光顶用透明玻璃制成,布置一圈景观长廊。建筑的上面是屋顶花园,也是我觉得比较特别的地方,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在有限的空间创造了无限的美景。

3.唐诗林园景区

利用环城西路与河堤间的自然高差形

成斜坡,最低处距护城河只有2米。斜坡

分若干个层次,沿河堤以石材铺砌,沿河

园林小路布置自然石,石上刻唐诗,引人

驻足品味。

4.唐韵广场

主要体现关中地方民俗,为市民提供一个尺度宜人、主题亲切的公共活动场所。利用基地自然落差,通过分段下沉式设计形成一

个多层次的广场空间。广场的浮雕墙上绘制体现西安民俗风情的民间艺术。

这些公园内的设置

内容之间互有交叉、穿

插,令游人步移景异,并

且能在近距离范围内找

到既能找到活动区、,还

能很快寻得一处幽静之

所,颐养身心。这就要求

动静之区必须就近连通,

并且互不干扰。这也是设计的难点。

在园区道路设计上,结合公园的出入口、地形设置园区主要干路,务必保证通过这些主要道路能够顺利抵达各个小园区,另外一些曲径通幽的小路也是赏园必须具备的,会大大增加游园的趣味性,然而如果过度曲折道路,会使游园者劳累不堪且易迷路,所以园中小路设计之时重点是要把握这个度。

(三)创新与特色及个人感受

环城西苑在总体布局上以一

条贯穿南北的景观路来进行总体

串联与组织园林绿化空间,主轴线设计上强调自由、变化,但不失方向感,沿轴线穿插设计各种形式的景区。每个景区赋予不同的主题。通过景区主题,展现规划设计理念。

利用河堤与环西路的高差,以带状护城河古城墙为背景,规划设计的复合式生态河堤与自然性生态河堤,打破了护城河呆板的河堤线,具有良好的亲水性。整个公园以自由流畅的园林小道为纽带,以城市主干道的行道树为隔离屏障,组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风情优美的城市公园。

篇二:合肥环城公园调研报告

合肥环城公园调研报告

调研日期:2013.11.4—2013.11.8

调研地点:雨花塘公园.银河公园.包河公园.琥珀潭公园.

调研人员:张志远,张庆尧,徐婷婷,王雅梦,甘逸君,杨超君. 调研内容及目的:1.认知环城公园的特色和组成部分

2.环城公园的规模和边界

3.周边环境(用地性质、交通设施、氛围等)

一.环城公园的规模和边界及组成部分

合肥环城公园位于合肥市老城区周围,环绕护城河,20世纪50年代废城垣建环城马路,并植树造林。1980年始建环城公园,公园总长8.7公里,总面积为137.6公顷,是一个以原环城绿带为基础,采用开敞式布局,运用造园艺术,点缀园林建筑和山石小品形成的线带状敞开式公园。它抱旧城于怀,融新城之中,绿树碧水像一条绿色环带束于其间,被海内外宾朋誉为“一串镶嵌着数颗明珠的翡翠项链”。

环城公园由八个景区组成

杏花公园

逍遥津公园

河滨公园

包河公园

银河公园

篇三:环城公园调研报告石狮

环城公园调研报告

——醒狮

调研时间:2014年5月12日

调研课程:雕塑设计与制作

调研地点:合肥环城公园西山景区

主题:

在老师带领、讲解下逐一认识了西山景区的动物雕塑,了解其文化背景、设计来源及材料运用。通过实地考察,亲身感受环城公园西山景区的动物雕塑,让自己对城市雕塑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加强对雕塑形体的意识,思考雕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让我们更加深刻、立体地认识雕塑设计与制作这门课,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和研究雕塑。在众多动物圆雕中,我独独钟情于入口部分的醒狮,接下来就是我对于环城公园醒狮的分析。

狮子的习性:狮子是猫科中平均体重仅次于

虎的动物,也是唯一的群居动物。母狮构成了狮群的核心,它们极少离开

出生地。狮群可能包含几头成年雄

狮,但是肯定只有一头是领头的。狮

子是同类竞争最激烈的猫科动物,狮

群会尽量避免与其它狮群遭遇。雄狮

通过咆哮和尿液气味标记领地。它们

一般会在每天晚间狩猎前和黎明醒来开始活动前咆哮一番。也许是因为太张扬的鬃毛使得雄狮很容易暴露目标,它们很少参与狩猎。不过很明显,它们的狩猎能力仍不容小视,在对付大水牛、成年河马等等大型猎物时也许还是雄狮的坚硬的利爪和强有力的犬齿更管用些。创作手法:

东汉时期

乾陵石狮(唐代)昆明西山华亭寺石狮(明清)

狮子一直是圆雕所钟情的创作对象之一。相传,东汉时期西域之邦把狮子作为礼

物送给东汉皇帝,这种体量庞大、凶猛、刚健、悍烈的西方异兽引起了人们的极

大关注。从用于皇家祭祀到民用建筑;从表情呆板、体态浑厚到精细华丽、温顺

可爱,中国传统的石狮的形态更千变万化,刀法也更加细腻圆滑。1990年,正是国民经济百废待兴的

时期,基于改革开放初期的文化背景,

中国的崛起处于在朦胧的状态,环城公

园西山景区的醒狮就是在这样一个背

景下被创造出来的,这个作品则是表达

思想理念如雄狮般苏醒。雕塑坐落于交

通交叉口处,地理位置比较醒目。在一

个小型的广场平台上,地面铺装采用发

散式,在一个小型的广场平台上,地面

铺装采用发散式,以醒狮雕塑为中心向

四周扩散,四周以绿色植物为背景,配

合蓝蓝的天空,背景与雕塑结合恰到好

处。这座醒狮半卧在基石之上,后腿蹲地,前肢轻起,嘴巴和眼睛都微微张开,

头部向上抬起,尾巴微张,慵懒的姿态正是刚睡醒的狮子

的真实写照。

这座醒狮采用

几乎写实的手法,只

是头部比例略微放

大。在眼睛的处理手法上就可以看得出没有传统石狮的庄严肃穆或者是诙谐幽

默,只是用传统剪纸的方法概括了眼睛的形状,虽为概括却也把狮子刚睡醒的犀

利眼神表现的活灵活现。

醒狮的鬃毛以弧面来表示,随意而又大气,似乎是在随着风儿拂

动。传统的

石狮鬃毛几乎都是在圆形上做发丝纹理来表现,单板又沉重,这样的手法较适宜

用在庄重的场合,不适宜在公园这种休闲场所。

或许从鬃毛和眼睛都没有看出来有多么写实,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这微张的嘴

巴吧。狮子是猫科动物,嘴巴是三瓣嘴。狮子习惯在黎明醒来开始活动前咆哮一

番,而这座醒狮的创作背景又是在合肥万物刚苏醒,百废待兴的时候,所以配合

微张的眼睛的是那微张的三瓣嘴,而不是像传统石狮那样大嘴张开成“一”字状。

再来看看醒狮的身体结构,这座醒狮的身体结构是一大亮点。一般狮子半卧

时身体都是“

C

”形,而为了能够360°全方位展示所以作者把醒狮的身体做成了“S”形,头部和尾巴并不是朝着一个方向,无论从哪个角度你都能看见狮子

强有力的体魄。身体塑造上通过弧面和平

面的结合勾勒出了万兽之王刚苏醒伴随

着肌肉的苏醒。醒狮的尾巴是与身体连接

在一起的,这

样做是为了

保护尾巴不

受破坏。

左图这座“东方醒

狮”矗立在花岗岩的台

基上,狮头昂扬向上,

双目圆睁,狮口大开,

似正在怒吼;狮身肌肉

发达,造型十分的威武刚猛,看后顿时给人以力量和信心。同样是醒狮,福建石狮市的东方醒狮无论从塑造手法还是狮子姿态上都要比合肥的醒狮要锐利霸气的多。

福建作为

改革开放的先行者,思想、经济等条件都

要优于合肥,所以合肥的狮子是刚刚睁开

眼睛,而福建则是醒来过后一声怒吼了。

由此可见,在不同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下,就算是要表达同一思想,

对于雕塑的

处理手法也会不一样。

雕塑与环境:

合雕塑作品大多是为某一特定环境制作的,要与环境协调统一。随着社会风气的变化,雕塑作品的盛行,人们喜欢在广场或公园里摆放雕塑,一个作品可能会出现在多个环境中。这时雕塑就成了装饰品,雕塑本身的意义被忽略了,精神层面被浮华所掩埋。这座石狮面朝交叉口,小型广场以“八”字形向路口张开,这是根据此处的地理位置量身定做。狮子背面是四季长春的树木,树木的高度不会很高,这样狮子万兽之王的霸主气势不会被高大的树木影响,四季长春的树木更是寓意了合肥的欣欣向荣。狮子本身的高大再加上基座,使得这个作品更加高大,需要人们来仰视,使人产生崇尚感。

总结

雕塑即可雕性、可塑性的材料,通过雕、塑、铸、焊等手段反应社会生活,表达审美理想的三维实体的造型艺术。城市雕塑是为了反映城市特色、历史,作为城市标记以及美化环境。好雕塑是城市的象征,是市民的精神支柱。而一座好的雕塑不仅仅是雕塑被本身,它是从全方位来考量的,雕塑的寓意、塑造、材料、与周围的环境相结合缺一不可。欣赏一件雕塑品要从认识到作品的形态特征到内蕴和创意,如果一件雕塑能从感官和精神层面上都感到满足,那么这件作品就成功了,而合肥环城公园西山景区的醒狮无疑使成功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