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风故事4篇
家风家教故事4篇

家风家教故事4篇【篇一】我小的时候,因为奶奶家在外地,姥姥家又住得远,我是在太爷家里长大的,我和太爷是极其亲热的。
太爷是一位离休老干部,抗日战争时期参加的八路军。
日本投降后,又经历了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可以说是身经百战、出生入死,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战争在他身上留下的处处伤疤足以说明他曾经的光辉历程。
那一块块闪亮的战功章、一张张泛黄的嘉奖令都诉说着他为党的事业、为人民的和平所做出的贡献。
但他却从不以功臣自居,身为干部,也从没摆过干部的架子,他一直觉得自己只是位普通的共产党员,过好自己平凡的生活就可以。
他虽然只是千千万万共产党员中的一员,但在我心里他真的是很伟大、很无私。
记忆里,太爷的房子很小、很暗,不足12平方米,屋子很窄小,而且屋内还有个一米见方的烟囱。
屋子的位置特别靠边,只在阴面有个小小的窗户,终日不见阳光。
一直觉得一进这屋就暗得压抑。
曾经听太爷说过,这房间本就不是用来居住的,而是外国人专门设计来存放杂物的储藏室。
上世纪五十年代,太爷响应党的号召,脱下他为之奋战半生的军装,转业到工厂当了一名政工干部。
当时厂里住房困难,储藏间也不得不安排职工去住。
这间屋子条件如此艰苦,又有谁愿意去住呢,毕竟不是住一天两天、一年两年,而可能是一辈子。
太爷当时是厂里的干部,知道厂里有困难,而且这间房间不好分配,便果断地把自己的住房腾出来让给职工去住,自己带着一家四口住进了这间屋。
这样小而暗的屋子最多也就放一个床、一个小桌子,一个人去住可能都难以将就,何况是夫妻和两个女儿共同居住,其中的不方便可想而知。
面对家里人的不理解,太爷毅然决然地搬了进去。
他的想法其实简单,就是:当干部的就应该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既然党有需要,那就应该做出牺牲,既然厂里有困难,职工有需要,当干部的就应该带这个头。
以前战争时期连死都不怕,现在和平年代换个艰苦点的房子根本不算什么。
之后,很多很多年间,职工代表多次提议,上级领导多次协商为他调房、增加住房等都被他拒绝了。
家风故事(精选6篇)

家风故事(精选6篇)每逢过年,我们一大家子人都会团聚在老家,欢庆新年。
我静静地站在黑漆斑驳的木门前,看着大红的“福”字和对联,感受着家庭幸福繁盛的美好期待。
这对联承载着我们家代代传承的家训:“忠厚传家远,诗书济世长”。
这句话的意义深远,其中的“忠厚”二字更是意味深长。
忠于家人、朋友、责任,不做违背道德底线的事,这些都是做人的基本品德。
我们这代人从父母身上看到的优秀品质也成为了我们做人处事的标准,同时我们也这样教育着孩子。
家风家训是一个家庭的“性格”,是对每个成员提出的处世要求和代代传承的风尚,更多的是身教胜于言传。
从每个小家做起,树立起端正的家风,继承优秀品质,弘扬民族文化,家庭兴则国家旺。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父亲是生产队队长,母亲是目不识丁的农村妇女。
尽管我们的生活困苦,但在我的记忆中,我们一大家子的生活是那样的热闹而又幸福。
当长大后回想小时候的生活,我发现父母勤勤恳恳,节节俭俭,这应该就是我们家的家风。
虽然没有文字记录,但父母言谈举止中的点点滴滴如影随形地伴随着我,熏陶着我,影响着我。
家风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如春风吹进孩子的心田,陶冶着孩子的性情,激励着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轨迹。
印象中,我父亲在村里很有威望。
作为生产队队长,他带领全村人薅草养猪,XXX种地,产量翻番。
有一年,由于气候原因,生产队里的小麦欠收,村民们情绪低落。
我亲眼看见父亲组织全村人开大会,亲耳听到父亲用真情鼓励村民们勤勤恳恳劳作,节节俭俭度日,挽起手来共闯难关。
在父亲的感召下,全村人同舟共济,把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降到了最低。
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父亲做起了连队队长,他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他动员村民们在种好自家的责任田的基础上开垦种植蔬菜水果,挖塘养殖鱼虾蟹鳗。
就这样,他带领着全村人走在联产承包的大道上,用自己有担当的双肩,为全村人撑起了一片天;用自己勤劳的双手,给了我们一个幸福的家。
我母亲在村里出了名的“巧媳妇”:纳鞋底,做新鞋,纺毛线,编毛衣……母亲无一不精通。
家风家训家教的小故事(精选25篇)

关于家风家训家教的小故事〔精选25篇〕关于家风家训家教的小故事〔精选25篇〕家风家训家教的小故事篇1大概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吧,作为高级工程师的老爸会把“学习第一”作为口头禅,作为教师的老娘会时常念叨“应该文质彬彬”。
这两句把我耳朵都磨出厚茧的“圣诏”也可以说成是我的家风。
从记事起,每逢来客,都会看到父母满脸堆笑,落落大方接待客人。
于是,不是一顿香甜可口的饭菜,便是一场“之乎者也”类的高谈阔论。
我和哥哥那么不问不开口,有问必答,大人说话不插言,大人吃饭不上桌,于是博得了客人的夸奖:“你家的孩子真懂事。
”“不愧是知识分子,就是与众不同。
”但是平时,淘气的我和哥哥会时不时“犯上”的。
例如给睡觉的老爸别上一只发卡,再梳两个标致的小辫,于是老娘手执笤帚将我们统统赶到厕所或阳台上,还能听到老爸的怒斥:“竟敢在皇上头上动土。
”虽说是90年代了,但由于封建意识的影响,父亲总是用些封建教育方法来管制我们。
但正是这些教育方法,使天生贱皮子的我和哥哥在学习上总是名列前茅。
每当夜晚;家中从无哗啦啦的搓麻将声,也无地动山摇的音响声,只有我和哥哥写作业的沙沙声和父母翻书报的声音。
有时,全家人也会为了一道数学题而争得面红耳赤。
但毕竟是封建的教育,于是出现了一切的封闭政策!收音机不让听,假日不许出去玩耍,似乎想让我和哥哥成为书呆子。
不,连课外书也只能在厕所或被窝里偷看。
我真想对父亲说:“都90年代了,老掉牙的教育方法也该改改了。
”但怯于父亲的威严,话到嘴边总是又咽了回去。
这就是我的家风,有利有弊。
但我坚信,随着时代的进步,新时代的家风会落脚于我家。
我的家庭将变得更充实,更美妙!家风家训家教的小故事篇2每个好的家庭都要有好的家风……在每个美妙幸福的大家庭中,都会因为爸爸妈妈的陪伴而温暖,同时也伴随着家风的和谐气息。
一个好的家风可以让一个孩子很好的成长,而我就生活这样一个很好的家风中。
在家中父母难免会因为一些磕磕碰碰而吵架,但他们从不会互相指责、斥骂,更多展如今我面前的是他们理性的一面。
家风故事优秀征文(10篇)

家风故事优秀征文(10篇)家风故事优秀征文(篇1)门风是一家的德行规范,如同食粮正常,是一个家必不行少的成份。
而在咱们家,也有门风,它就是如何做人。
做人,确定要做到凶恶。
有一句话叫“害人之心不行有,防人之心不行无”。
而双亲也自小那样教养我,忘记时辰机,有一次,我故动向一条大道扔小石头。
固然大道又窄又偏远,爸爸望见了,急忙上前禁止了我,并教养我道:“怎么能那样子呢?”“怎么了……”我主张爸爸在怄气,但又冤屈地说。
“你那样可能会让骑车的人摔倒,这等此外在搭救外人!”爸爸冲动地说着,我在一旁默默地听着,渐渐地意识到大家的谬误。
看到我如同意识到了谬误,爸爸的口风激化下来了,接续说:“儿子,你无须还忘记去岁摔倒的痛吧?骑车摔倒比那么还痛!”我下意识地捂了捂左手,那道伤,令我难忘。
那时,爸爸变得和昔日那般慈爱,道:“快把那些小石子捡起来吧。
”“好!”一个殷鉴,让我晓得,我无须不慎地做每一个底细,我恐怕一个不经意的举动中伤到别人。
当人,做人还要守时,固然妈妈没有给我讲某个情理,但却总是用言论通知我某个情理。
历次,和外人预定出行工夫时,妈妈总是要延迟多少秒钟抵达。
她说,那样,才不会让外人等咱们。
有一次,我还戏谑道“宁教我等天下人,休教天下人等我”。
然而,长此以往,我也潜移默化,学着妈妈,养成了守时的好习气!双亲的一些行动,总能莫须有孩子。
优良的品质,就是居中造就起来的。
这就是我家的门风,它让我居中养成了许多好品质,那样的门风,不值传扬!家风故事优秀征文(篇2)这段时间打开电视就会看到中央电视台的记者奔赴全国各地,询问人们家风家规是什么?面对记者采访,老人、小朋友们纷纷回答:不怕吃亏、孝敬父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等等。
看着看着,我在想如果有人问我,我会怎么回答呢?我脑海中突然想起了自己的太奶奶和我的爷爷、奶奶……太奶奶是我爷爷的母亲,20_年去世时已是八十八岁高龄。
妈妈说太奶奶97年就因为脑溢血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了,她之所以能够活到将近九十岁,完完全全是因为爷爷、奶奶多年以来的细心照顾。
家风故事优秀作文(精选12篇)

家风故事作文家风故事优秀作文(精选12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
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家风故事优秀作文(精选12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家风故事作文1我家虽然是一个平凡的家庭,却有着“不平凡”的家风。
说它“不平凡”,并不是说我家的家风有多么“高大上”,而是它在我们家每个人的心中,都是“至高无上”的,是不可逾越的。
因为在我们看来,家是幸福的港湾,而家风就是港湾的航道,没有航道就会错综复杂;家是缤纷的花园,家风就是花园的沃土,没有沃土就没有芬芳的花朵。
我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每个成员之间都相亲相爱,和睦相处。
而这样的幸福源于我家的家风—百善孝为先。
每天中午、下午放学回家父母已经把饭菜都做好了,等着我回来吃饭。
每次看到热腾腾的饭菜,我总觉得做饭特别容易简单,否则为什么每次进到家门后,总会吃到热腾腾的饭菜。
我不止一次的跟妈妈说做饭很简单,我也想试试,而且我一定会做的很棒,以后我做给你们吃。
终于有一天妈妈肯教我炒菜,还是我最喜欢的“西红柿炒鸡蛋”,我兴奋到不行。
但是妈妈一个步骤一个步骤的教我做的时候,我才体会到,做饭真的不容易。
原来做好一道菜需要这么多的步骤,还要记住要放什么调料,放调料还不能放太多或者太少。
这时我想:“原来每道菜都不简单,而父母却能把每一道菜都做的非常好吃,那要记住多少东西和配料啊!”我终于知道原来父母真的很辛苦,不管挣钱养家,还是洗衣做饭,他们为我付出的太多太多了。
百善孝为先,以后我会努力学习更多的生活技能来孝敬我的父母,多为他们分担一些,让他们能歇息一下。
家风故事作文2今天,我来和大家讲一讲我们家的家风故事。
我出生在农村,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也都生活在农村,爸爸参军转业后留在了城市发展,我和妈妈也来到了城市。
在老家,爷爷奶奶经常跟我讲艰苦奋斗的故事和他们那个年代的生活。
从小他们就教育我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我知道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的家风家教故事征文范文11篇

我的家风家教故事征文范文11篇我的家风家教故事征文范文(篇1)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因此,国有国法,校有校纪,家有家风。
家风家教,是一种素养,是一份幸福,是一种道德,是一份品质!一个好的家风,会使我们受益终生。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妈妈是教师,爸爸是会计。
虽不富足奢侈,却也其乐融融。
父母出身乡下,自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惯了,成年了,富裕了,也不忘勤勤恳恳,忙中之余还不忘找些事干。
爸爸曾说:“若不是当初发奋图强,参加工作后以诚待人,兢兢业业,我可能还在乡村里生活。
妞妞,你一定要记住,诚信就是一面镜子,一旦打破,你的人格就会出现裂痕。
”兴许是年幼无知,我对这句话一知半解,懵懂的点点头。
爸爸似乎看出了我的迷茫,微微一笑:“这些道理对你来说有些深奥,你还小,你只要记住,我们家的家教是:诚信待人,以理服人,尊老爱幼,邻里团结。
还要热爱祖国,有国才有家。
你一定要记住,不然爸爸绝不轻饶!”“好。
”我真的记住了,记得牢牢的,也不知是爸爸的威吓起到作用,还是我记忆好。
记住归记住,没有亲身经历过,就无法体会到真切的感受,那个晴朗的星期六让我终于明白“诚信”的重要:图书馆内,寂静无比,只听见翻动书页的声音。
“呼。
”我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找到我想看的书啦!我拿起借阅卡,就准备去登记。
图书室内却响起了与整个图书馆格格不入的吼声,在好奇心的驱使下。
我过去凑了热闹。
“真的不是我拿的,你相信我!”“不是你拿的,还有别人啊?你就坐在我旁边,除了你,谁会有机会?”“你爱信不信,我已经解释过了!”“拿了我的东西,你凭什么还这么倔?”仔细了解一番后,我才明白事情的原委,那个衣着高贵的姑娘的东西丢了,怀疑是旁边的衣衫褴褛穷女孩儿偷的。
或许是我家的家教在我心中已经根深蒂固,于是我一看不乐意了,爸爸说要“以理服人”,她没有证据,凭什么怀疑别人?我挺身而出,把穷女孩拉在身后,用自己的身体护住她,抬头反击道:“你没有证据,就没有指责别人的权利!”话一出口,我就后悔了。
家风家训故事优秀征文(精选20篇)

家风家训故事优秀征文(精选20篇)家风家训故事优秀征文篇1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也就是说国有国法,校有校规,家有家风。
我家的家风是:“好好做人、好好学习。
”家人们从小就教导我要好好做人。
爸爸教育我要守信。
记得二年级的一个周末,因为我表现好,所以,爸爸准许我玩一小时电脑游戏。
但是,我玩游戏超过时间,爸爸很严肃地收起电脑。
之后,便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棠林,要守信,不然,长大后你到社会上是会很麻烦的!”姐姐告诉我要诚实。
因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三年级的一天,我不小心把姐姐最爱的玻璃杯打碎。
我很怕被挨骂,不过最后,我还是鼓起勇气,向姐姐道歉。
但是,姐姐原谅我,并且对我说句意味深长的话:“杯子打碎不要紧,如果你因此失去诚实,就没有人会相信你。
”妈妈教育我要谦虚。
四年级的一次考试中,我考全班第一,回到家我得意洋洋得告诉妈妈。
妈妈和蔼的对我说:“棠林真棒!再接再厉,不过要记住:‘谦受益,满招损。
’”家人们不仅教导我好好做人,还教育我要好好学习。
五年级,我因沉迷网络,所以期中考试只考八十几分。
回家路上,我很害怕妈妈会怎样对我。
但是回到家,妈妈却对我说:“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就此跌倒!你要以此为起点,争取下次取得更好的成绩。
”然后妈妈和我分析原因,为我解答难题。
经过妈妈的辅助和我不懈的努力,我的成绩直线上升。
在期末考试中,我取得优异的成绩。
莎士比亚曾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在学习上,我有个好习惯:爱读书。
从我跨入小学的大门,我便开始读一些故事书。
后来这几年里,我开始接触一些文学书,例如《骆驼祥子》、《城南旧事》、《窗边的小豆豆》。
我一有时间就拿出一本来看。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礼仪之邦而着称的国家,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这些孩子,也一定要发扬这种精神,只有这样,我们才不愧于我们的祖先,不愧于是一个继承人!家风家训故事优秀征文篇2家庭是蓝天,我是小鸟,没有它我将无法飞翔;家庭是雨点,我是小草,没有它我将无法生长;家庭是阳光,我是树苗,没有它我将无法成长。
我的家风家教故事作文(通用20篇)

我的家风家教故事作文(通用20篇)我的家风家教故事作文(通用20篇)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的家风家教故事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我的家风家教故事作文篇1“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
”家风是一个家的一种道德标准,就如同粮食一般,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成分。
而我家的家风,则是教会我如何做一个有诚实的人。
我在家里的桌子旁看到了一张50元的纸币。
是谁的呀?管他的呢,只要被我捡到,就是我的啦。
我拿着钱坐在椅子上盘算着如何用这笔钱。
“呃,我不是在超市看到一套精美的图书,妈妈一直没给我买吗,哈哈!这次终于可以如愿以偿了!”正当我起身要去买的时候,看了一下时间,啊,不早了,还是吃完饭再去买吧!吃饭时,妈妈突然说了一句:“我傍晚放在桌子上的50元钱不见了,你们谁有看到?”妈妈说完后,我心里不禁揪成一团,手心直冒冷汗:“怎么办,怎么办,那钱是妈妈的,要还给妈妈吗,可要是还给妈妈,买那套书的希望就泡汤了……”这时爸爸摇头,妹妹摇头……妈妈见我精神恍恍惚惚,便问:“怎么了,你看到了吗,还是你不舒服?”“我没看见,我没看见,我吃饱了,我先去看书。
”我捏紧口袋里的那让我心里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的50元钱,匆匆忙忙从餐桌逃脱,进了房间。
我躺在床上,翻弄着那50元。
怎么呀!还是还给妈妈吧!我心中犹豫不决。
妈妈推开房门进来了,我连忙将钱塞进口袋,从床上坐起来。
妈妈坐在旁边,关切地问:“你今天晚上怎么了,有心事吗?”“我……我……”我支支吾吾不知怎么回答,“妈妈,对……对不起,我看到了那钱,拿走了想用这钱买书,没还给您,真是对不起,我以后不会再这样了。
”我鼻子有些发酸。
“傻孩子,你能勇于承认错误,说明你还是一个诚实的孩子。
”妈妈语重心长地说,“那50元本来就是准备给你买书的……”什么,原来妈妈早就看出来是我拿的,只是想让我自己认识错误、承认错误,做回一个诚实的自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家风故事4篇
“家风”(familystyle)又称门风,指的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生活作风,即一个家庭当中的风气。
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我的家风故事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的家风故事1篇
自懂事起,身边的长辈就常对我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的确,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制定一个好的家训与家风那是极其重要的,那么什么是家风、家训到底是什么呢?
小到家庭、大到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种风气。
家风正了,那么一个家庭的思想品德也就正了,家庭的风气正了一个国家也将繁荣昌盛,可见家风有多么重要。
家训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个人的修身、齐家也有着着重要的作用。
岳母在岳飞的背上刻下“精忠报国”四个大字,这四个大字的家训也就时时驱使着岳飞上进,最终岳飞也没有辜负岳母的期望,成为了保家卫国的大将军。
我们家的家训用简练的话语来总结就是朴素、坚强、自力更生。
朴素是不奢华、节俭的意思,奶奶一家很简朴,一直是勤勤恳恳的劳作着,从没有享
受过奢华,在他们眼里只要勤恳简朴就够了。
正是这样一种朴质而不造作的美造就了他们的美好品德。
坚强是很重要的,在遇到困难时往往能带你打破困难黑暗的往往是坚强,他将带你迎接希望的蓝天。
有一次,我掉到了坑里,不讲义气的朋友们早就跑远去看好戏了,我虽然焦急不已但是我想到了爸爸妈妈一直告诉我的要坚强,于是我坚持不懈的攀爬着,最后终于爬了上来,让伙伴们大吃一惊。
正是坚强,给了我别样的生活。
还有一点是极其重要的,那就是——自立,自立是一种良好的品质,一种可贵的精神,自立自强可以在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如:自己洗衣服,自己穿衣物,自己叠被子,自己整理房间等等,在妈妈和爸爸的耳濡目染我也学会了自立,妈妈可是因此夸了我好几次。
我也很感谢我的父母,正是这三条家训,让我变得越来越好,所以我把我们家的三条家训分享给同学们,希望同学们都能学到这些优良的品质。
让我们学会自强自立吧,学会坚强,努力奋斗,相信有一天成功的花是为我们绽开的!良好的家风可以使我们可以更好的在社会上立足,良好的家训也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为成功的道路垫下基础,所以我们应该学习这些良好的家风,继承优秀的家训,改正不良的习惯,在长辈的带领下一同坚守这些好习惯,让它刻在每个人的心中。
我的家风故事2篇
中国是一个文明的大国,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以来,五千年来悠久的文明历史文化传承一代代每一位中国人。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每个人都应严格要求自己。
长辈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从小奶奶就教育我长大后要乐于助人,要诚实、正直、守信用、尊老爱幼,勤劳节俭。
还要自信,自爱,这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有传统美德,也是每个家庭的希望。
在奶奶那一代的时候,她的妈妈教育她说要把人先做好,才能做好事。
渐渐地有了爸爸,他长大成人以后,爷爷奶奶对他管教很严,不允许爸爸抽烟喝酒,还规定他晚上不能超过十点回家,到哪去都必须经过父母同意才能出门。
听奶奶
说;‘爸爸小时候非常有礼貌,见人就叫,连在路上遇见乞丐也要跑上去叫他。
一直到现在,这个好习惯从未变过。
在这点上我要向爸爸学习。
养成有礼貌的好习惯。
每次奶奶送我去上学,在公交车上看到有老人上车,总会叫我让座,甚至还会把自己的座位让给比她年纪更大的老人。
其实奶奶她也是老人,她也六十多岁了,可是他觉得那些年纪更大的老年人比她更需要那个座位。
奶奶这几十年来从没忘记她妈妈的话,一直是按着妈妈的话做的,她在我家这一带是出了名的好媳妇,好女儿。
奶奶一直是个乐于助人,善良的人,只要别人开口,她一定会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别人。
哪怕是吃点亏,她也从不计较。
奶奶常说;“吃亏是福’也可能是奶奶做了许多好事,老天爷都看在眼里,奶奶跟同龄人比起来比他们都要健康,这都是奶奶的.善良、正直、乐观的心态换来的好身体,这就是大概人们说的好人有好报吧!
每次我去朋友家玩,奶奶、爸爸妈妈经常提醒我到别人家要有礼貌,不能乱翻别人家的东西,更不能把别人家的东西带回家。
告诉我无论在哪里,只要遇到有需要帮助的人,一定要积极地去帮助他。
在父母的教育和带领下,我也知道怎样节约用水,不乱花钱,有空时帮妈妈做家务,尽量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在奶奶,爸爸妈妈为人处世的方式上,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慢慢地,让我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也正在努力的向着这个目标前进。
我的家风故事3篇
我家虽然是一个平凡的小家庭,却有着“不平凡”的家风。
说它“不平凡”,并不是说我家的家风有多么“高大上”,而是他在我们家每个人的心中,都是“至高无上”的,是不可逾越的。
因为在我们看来,家是欢乐的殿堂,家风就是殿堂的规矩,而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家是幸福的港湾,家风
就是港湾的航道,而没有航道就会错综复杂;家是缤纷的花园,家风就是花园的沃土,而没有沃土就没有芬芳的花朵。
我生活在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中,每个成员之间都相亲相爱,和睦相处。
而这样的幸福来源于我的家风之一—百善孝为先。
每到刮风下雨天,爸爸妈妈都会嘱咐姥姥姥爷和爷爷奶奶不要出门,都会提前买好新鲜的蔬菜;每看到老人们有不舒服的时候,爸爸妈妈都会到跟前仔细询问,或是带着看病,或是不断地电话叮嘱;每次出去游玩,爸爸妈妈选择地点都会研究是否适合姥姥姥爷和爷爷奶奶的出行。
他们总是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但我明白,这是他们孝顺的表现。
于是,每次下楼梯,我都会在姥姥身边扶着;每次盛完饭,我总会第一碗给老人;每次出去玩,我都不会走很快,并且都会看看老人跟上了没有。
对姥姥姥爷和爷爷奶奶我是如此,对爸爸妈妈我也是关心着呢!
记得,有一次早上起来,我听说爸爸发烧了,于是我立马学着妈妈的样貌拿来了温度计,先给爸爸试体温,随后给爸爸到了一杯温水,并很严肃地对他说:“还在烧,必须要多喝水。
”见爸爸迷迷糊糊的答应后,我又拉着妈妈,着手给爸爸按“套路”,熬起了小米粥。
按照妈妈说的步骤和方法,我先倒了小半碗小米,用水进行了清洗,随后坐上锅,点火,搬来
垫高的小凳子,站在上头,一点一点往锅里放小米,之后拿汤勺按一个方向不停搅动,快熟了的时候,还不忘让妈妈拿来一个鸡蛋,学着样貌往锅里卧了一个鸡蛋,半个多小时后,小米粥熬好了,我细心翼翼的给爸爸端了一碗。
我能看的出来,爸爸很难受,但他还是坚持的起来“香香地”喝了这碗粥,并且一边喝,还一边不住地说好喝,禁不住诱惑,我也喝了一口,“和平日没什么不一样呀”,我诧异地问妈妈,妈妈摸着我的头说,“那是因为你喝到的是粥,可爸爸喝到的是孝心呀”。
我不好意思地笑了。
这只是我家的家风故事中的一个小小的片段,更多的时候,它往往出此刻一次次餐桌上的夹菜中,一次次生病时的守候中,甚至是一次次出门时关心的叮嘱中。
爸爸妈妈对姥姥、姥爷、爷爷、奶奶孝顺,我对爸爸妈妈孝顺,这就是我们幸福美满的一家,百善孝为先的家风,它让我们明白了彼此关爱,它让我们感受到了友爱和谐。
而我也从家风中领悟出了爱的真谛,它更像是一颗火种,只要我们用爱心为它助燃,它必须会照亮更多的人,温暖更多的人。
我的家风故事4篇
家风伴我成长:百善孝为先
家风如一杯酒,清香甘冽;家风像一壶茶,醇厚芬芳;家风似一朵花,芳香扑鼻。
我家的家风是:“百善孝为先”。
从我记事那天起,爸爸妈妈对爷爷奶奶的孝顺就刻在我脑海里。
他们从不和爷爷奶奶顶嘴,家里的大小事情,爸爸妈妈都会听取爷爷奶奶的意见。
有时奶奶发脾气,爸爸总是陪着笑脸。
事后还不忘教育我:“奶奶年纪大了,有时事情做得多,就会有脾气,我们要让着她。
”前年暑假,爷爷生了一场大病。
一个暑假,爸爸在县城和龙田之间穿梭。
后来爷爷到县中医院住院,妈妈每天照顾病重的爷爷,并给他做他最喜欢吃的甲鱼汤和鳝鱼汤,这些我都看在眼里。
后来,爷爷去世了,只剩下奶奶一个人在农村老家,非常孤单。
爸爸每个周末开车200多里回去陪她。
有一次,爸爸听姑姑说奶奶在家摔了一跤,很着急,急忙赶回去给她买药。
平时只要有时间,爸爸妈妈就带我一起回去看奶奶,我看着他们陪奶奶说话、下棋,给她剪指甲、盛饭,帮她洗碗筷。
就在这一刻,我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也一定会像爸爸妈妈一样,做孝顺的女儿。
家风如春雨,润物细无声,随风潜入我的心灵,给我的人生留下了丰厚的精神财富,无论何时,我都会铭记:“百善孝为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