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文言文词语整理
高考课外文言文常见词语整理

游玩,游览 6.游:幼则同游 二十而南游江淮 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 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 交际,交往 快走 7.趣、趋: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入而徐趋 小步快走,表示恭敬 为臣者不忠而邪,以趋爵禄 追求 趋令销印 赶快 趋其稼事而赏罚之 通“促”,催促。 8.劾:王怒,故劾庆死罪 判罪 检举,揭发 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 9.讦:恶讦(jié)以为直者 攻击或揭发别人的短处。 10.白:虚吏白州,州白大府。 下对上告诉,陈述。
53、独耻事干谒
干,求,求取。干谒,有所求而请见。
54、司马郎中王缮,潍州人,治三传《春 秋》,中第,再调沂州录事参军。 与科考有关的:贡举、第、登第、中第、 落第、下第、状元、解元、乡试(科举时 代,每三年,由朝廷选派考官,在各省省 城举行一次选拔人才的考试)等。
科考及第。 第:科举考试的等级。 及第:科举考试中选。
免职,罢免
削去,罢免。
35、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
36、兼权殿中侍御史
临时的、代理的。 兼任,同时监管。
37、王子晞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 兼任(较为低级的官职) 38、除镇安武胜军节度使,判相州。 以高位兼任低职或以京官出任州郡官。 39、韩愈吏部权京兆 权摄,暂代官职。 40、俄检校侍中,摄吏部尚书 代理 41、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 暂任、代理官职。
古代官吏休假
2、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 辞去官职。 3、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
古代官吏请求退休养老。
4、时天下略定,通思欲避荣宠, 古人认为做官是委身事君,因 此称请求退职为“乞身”。 以病上书乞身。 古代官吏请求退职,意思 5、龚在位五年,以老病乞骸骨。 是使骸骨归葬故乡。 6、即日父子俱移病,满三月赐告。 上书称病,为居官者要求退 7、应候因谢病,请归相印。 称病引退居家或谢客来访。 8、以刑部尚书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 9、始为谢玄参军,为玄所遇,丁忧去职。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重点词语整理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重点词语整理《劝学》《师说》1、劝学:2、其曲中规:3、金就砺则利:4、而绝江河:5、以为轮:6、臂非加长也:7、生非异也8、虽有槁暴:9、知明而行天过矣10、省乎己/浩浩乎如冯虚御风11、非能水也12、风雨兴焉13、六跪而二螯14、用心一也15、假舟楫者者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自其不变者而观之16、水为之而寒于水而六跪而二螯博学而日叁省乎己顺风而呼17、蚓无爪牙之利之句读之不知今之众人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巫师乐师百工之人六艺经佳皆通习之吾欲之南海18、其皆出于此乎?其其可怪也欤?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其为惑矣终不解矣19、无以成江海20、古之学者2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矣圣人之所以为圣22、吾从而师之23、无贵无贱24、受业解惑或师焉,或不焉25、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26、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27、今之众人28、其下圣人也亦远矣29、小学而大遗30、今其智乃反不能及31、师道之不传六艺经传32、不拘于时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善假于物也师不必贤于弟子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而耻学于师33、古之学者必有师师乐师百工之人或师焉,或不焉孔子师郯子34、圣益圣:35、而望也望十月之望七月既望36、夫庸知其年之失后生于吾乎37、赤壁赋横槊赋诗38、举酒属客39、歌窈窕之章40、纵一苇之所如41、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不知东方之既白4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43、于是饮酒乐甚游于是乎始44、扣舷而歌之倚歌而和之45、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西望武昌46、正襟危坐47、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48、此非孟行之困于周郎者乎?月出于东山之上托遗响于悲风49、客亦知夫水与月乎?50、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51、而卒莫消长也52、自其不变者而观之53、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平?施施而行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耳得之而为声顺流而东倾壶而醉54、虽一毫而莫取55、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56、目遇之而成色57、而吾与子之所共适58、不知东方之既白59、渔樵于江渚之上60、以为凡是州亡山水有异态者61、穷回溪而不知其所穷62、梦亦同趣63、自余为人64、到则披草而坐65、无远不至66、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67、醉则更相枕以卧68、因坐法华西亭,……始指异之游于是乎始69、箕踞而遨70、其高下之势,然洼然日与其徒上高山方其破荆州71、攒蹙累积72、然后知是山之特立73、颓然就醉74、心凝形释75、故为之文以志76、宴游77、萦青缭白78、缘染溪79、寻山西北道二百步80、引觞满酌81、觉而起,起而归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完整版)高中必备120个文言实词详解

高中必备120个文言实词详解+例句+译文今天,老师给同学们整理了高中必备的120个【文言实词】详解+例句+译文,同学们可以利用零散时间慢慢记,轻松学习文言文,加油吧!(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仅总结前40个实词,其余80个实词小简会近期推送)120个实词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曾乘诚除辞从殆当道得度非复负国盖故固顾归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假间见解就举绝堪克类怜弥莫乃内期奇迁请穷去劝却如若善少涉胜识使是适书孰属数率说私素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要宜遗贻易阴右再造知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一、爱★推导提示:“爱”在古代常有“吝啬,舍不得”的意义,“舍不得”自然就会“喜欢”并加以“爱护”喽。
由“喜欢”可推出“亲爱的,心爱的”(如“爱女”)■成语助记:爱莫能助爱屋及乌节用爱民爱不释手爱毛反裘1.爱,ài(1)名词,恩惠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左传·昭公二十年》)——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为我们留下来的恩惠啊。
”(2)动词①给人恩惠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史记·陈涉世家》)——吴广平素给人恩惠,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
②喜爱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韩愈《师说》)——喜爱他的儿子,选择良师教他们。
③怜惜,同情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左传·子鱼论战》)——怜惜那些鬓发斑白的老人,还不如向他们投降。
④吝惜,舍不得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齐国虽然不算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⑤通“薆”,隐蔽,躲藏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诗经·邶风·静女》)——躲藏起来不见面,(急得我)抓耳挠腮来回走。
(3)形容词,吝啬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百姓都认为您是吝啬啊。
二、安★推导提示:“安”的本义即“安全、安定”;“安全”了就会感到“舒服、安逸”;后又用于使动义“使安”,由此又可推出“奉养”“安抚、安慰”等义。
文言文常用词语归类整理

开仓放粮救灾 打开
考察,视察,查访
政事
9、元淳廉得其状,列款以上
10、初鞫是狱,镇中令甲士百人佩
刀入署 审问
指古代对官吏三年 考绩的大计之典
11、复欲计典黜之,巡抚萧永藻初
授事,曰:“吾初下车,便劾廉吏, 何以率属” 初到任所正直,方正
政事
1、垂帘听政 处理 掌权 2、听事(用事;官署) 处理政事 3、司寇正刑明辟,以听狱讼。判决 4、楚之有直躬,其父窃羊,而谒之
粮食 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8、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9、岁凶,年谷不登;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特指丧事
凶具;凶肆;凶问;凶讳
棺材 出售丧 死讯 讣告
葬物品
噩耗
的商店
14、表粮食丰收
丰、饶、赡、足、给、登
粮食丰收 丰足,充裕 本义:供给
1、亦有力不足,财不赡,智不 智,然后已矣
赡足;赡学;赡闻;赡智; 充足 饱学 见闻 足智
政事
10、周公摄政,践阼而治
11、吴廷尉为河南守 太守
13、至于检校、兼、守、判、知, 皆非本制 代理官职
兼代官职
政事
14、三年而知郑国之政
主持,掌管
15、主席者固请,齐辑乎辔衔之际
2、或政教不修,上下不辑,而不 可恃也。和谐
3、金州残弊特甚,户口无几, (郭)浩招辑流亡,开营田,以 其规置颁示诸路。 安抚
丰富 多谋
粮食丰收 充足,充裕 本义:供给使足
2、欲以诸军同神策,则财赋不 给,无可奈何 唐代禁军
怎么办,办法
15、表食物
糗、馔、肴、膳、羞 (馐)、蔬、果、脂膏
食物
本义:炒熟 qiǔ 的米麦等谷 1、舜之饭糗茹草也物
文言文 词语解释大全

文言文词语解释大全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字表达方式,其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深远的影响。
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和理解,了解其中的词语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整理一份文言文词语解释大全,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言文作品。
一、人物篇1. 君子:指有品德、有才能的人;也可以指尊称对方为贵族或上层人士。
2. 妇人:指成年的女子。
3. 贤士:指道德高尚、有才能的人。
4. 后妃:指君王的妻妾。
5. 夫人:指男子的妻子或尊夫人。
6. 丞相:古代官职,指朝廷的最高宰相。
7. 大臣:指朝廷中的高级官员。
8. 败将:指战败的将领。
9. 逆贼:指背叛国家、造反叛乱的人。
二、政治篇1. 君权:指君主的权力。
2. 臣民:指国家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
3. 朝廷:指君主的居所,也泛指政府机构。
4. 官职:指官员的职位和级别。
5. 德政:指君主施行的公正、仁爱的政策。
6. 封爵:指授予贵族爵位。
7. 传国玺:指表明君主继位的印章。
8. 立储:指任命皇储或太子。
9. 城池:指城市和要塞。
三、国家篇1. 天子:指君主,亦称为“君王”。
2. 大业:指君主的重大事业或国家的盛世。
3. 同盟:指不同国家或势力之间的联盟。
4. 贫富:指社会上的贫穷和富裕。
5. 山川:指国家的地理山脉和河流。
6. 郡县:指古代的行政区划单位。
7. 境界:指国家的边疆和疆土。
8. 区域:指国家划分的地理单位。
9. 疆土:指国家的领土范围。
四、军事篇1. 将领:指带兵打仗、统率军队的人。
2. 兵马:指士兵和战马。
3. 旌旗:指军队中的旗帜。
4. 战鼓:指军队中用来传递指令和鼓舞士气的鼓声。
5. 战车:指古代用来作战的车辆。
6. 战斗:指军队之间的交战。
7. 阵法:指军队排列战斗的阵势和战术。
8. 兵器:指用于战斗的武器和装备。
9. 战败:指战斗中被敌人打败。
五、社会篇1. 士人:指受过良好教育的人。
2. 婿妇:指女子的丈夫。
3. 仆人:指富人或有权势者的仆从。
4. 百姓:指普通人民,泛指没有特殊身份的人。
18个文言文虚词归纳整理

18个文言文虚词归纳整理什么是虚词虚词是一类在文言文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词语,其意义较为模糊,经常用来表达一种关系、语气或做结构衔接等功能。
文言文中的虚词有很多种类,其中包括了一些常用的虚词,本文将对其中的18个常见虚词进行归纳整理。
虚词的分类文言文中的虚词可以按照其功能和用法进行分类。
常见的虚词包括连词、副词、介词等。
连词1.而:表示并列关系,连接两个或多个句子,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而且”。
2.兮:用于句末,表示疑问、反问或感叹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呢”、“啊”等语气助词。
3.乃:表示因果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而”、“就”等词。
4.又:表示递进关系,连接两个或多个句子,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并且”。
副词5.甚:用来加强程度,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非常”、“十分”。
6.其:用来指代前文提到的事物或人,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它”、“他”。
7.皆:表示全体,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都”、“全”。
8.未:表示尚未进行的动作或状态,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还没有”、“尚未”。
介词9.以:表示手段、方式、目的等,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用”、“以便”、“为了”。
10.为:表示目的或原因,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为了”、“因为”。
11.以至:表示程度或结果,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以至于”、“以致”。
12.以及: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和”、“以及”。
13.之:用来表示所属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
14.之乎者也:用来引述他人的话或观点,表示说话者对他人言论的复述、叙述和引用,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据说”、“众所周知”。
15.乎:用来表示疑问、反问或感叹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吗”、“呢”。
16.焉:用来表示处所、位置,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在哪里”、“在那里”。
17.自:表示主体的自身,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自己”、“本身”。
18.至:表示程度、结果,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到”、“直至”。
虚词的用法及例句下面将对每个虚词进行具体的用法解释,并给出相应的例句。
文言文常用词语整理

文言文常用词语归类整理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
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w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
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
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
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
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
如:谨拜表以闻。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22.多:赞扬,欣赏。
“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24.当:掌管,主持,如当权;判罪,如“犯法当死”,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对着,面对。
25.相:宰相;辅助,帮助;仔细看,审察;互相;表一方对另一方怎么样;容貌。
26.干:治理,如干国才;求取,如不干人;冒犯,冲犯;冲;干预;盾牌。
27.治:治理,管理;国家治理得好,如天下大治;惩处,如治罪;研究,如治学;医治。
28.乱:社会不太平,国家治理得不好;扰乱;叛乱;乐曲的最后一章。
29.平:社会太平;平定30.奏:上奏,向君王上书或进言;奏章;进,如奏刀豁然;进献;奏乐。
31.疏:分条陈述,如细疏其能;给皇帝的奏议;疏通;分,分给,如仗义疏财;疏远32.议:商议,讨论;议论,评论;主张,建议33.论:研究,讨论,如论世之事,因为之备;议论,评论,如每与臣论此事;辩论;判罪,如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文言文词语归纳整理

文言文词语归纳整理
一、五行归纳
1. 金:黄金、玉、银、珍宝等
2. 木:树木、竹、木材、木料等
3. 水:江河、海洋、波浪、流水等
4. 火:火焰、炎热、烈火、烈阳等
5. 土:土地、泥土、尘埃、山峰等
二、农业类归纳
1. 农田:田地、稻田、田野、麦田等
2. 农作物:庄稼、谷物、粮食、蔬菜等
3. 农事:耕种、播种、收获、种植等
4. 农具:犁、耙、锄、镰刀等
三、天文地理类归纳
1. 天空:苍穹、天幕、星空、云朵等
2. 地面:大地、沙漠、高山、平原等
3. 天气:晴朗、阴云、雷雨、寒冷等
4. 方位:东、南、西、北等
四、人体类归纳
1. 身体部位:头颅、躯干、四肢、内脏等
2. 器官:心脏、肺腑、肾脏、脑髓等
3. 感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
4. 行为:思考、行走、休息、进食等
五、社会生活类归纳
1. 家庭:父亲、母亲、兄弟、姐妹等
2. 社交:朋友、同事、邻居、亲戚等
3. 学校:老师、学生、课堂、教室等
4. 职业:医生、农民、工人、教师等
六、动植物类归纳
1. 动物:鸟兽、昆虫、鱼类、畜生等
2. 植物:花草、树木、水草、果实等
3. 食物:肉类、蔬菜、米饭、面食等
4. 饮品:茶水、果汁、酒类、饮料等
七、文化艺术类归纳
1. 书法:硬笔、软笔、字迹、墨汁等
2. 绘画:山水、人物、花鸟、静物等
3. 音乐:歌曲、乐器、音符、旋律等
4. 舞蹈:舞姿、舞步、舞台、舞蹈家等
以上是对文言文词语的归纳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文言文常用词语整理(140字)1、安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马说》)养衣食所安。
(《曹刿论战》)2、比等到比至陈。
(《陈涉世家》)类比每自比于管仲。
(《隆中对》)靠近其两膝相比者。
(《核舟记》)3、鄙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
(《曹刿论战》)见识短浅先帝不以臣卑鄙。
(《出师表》)4、兵士兵行收兵。
(《陈涉世家》)兵器兵甲已足。
(《出师表》)5、并一起二石兽并沉焉。
(《河中石兽》)6、策马鞭执策而临之。
(《马说》)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记录策勋十二转。
(《木兰诗》)7、诚果真诚如是。
(《隆中对》)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诚心帝感其诚。
(《愚公移山》)8、乘量词,古时一车四马叫“乘”车六七百乘。
(《陈涉世家》)坐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9、从跟随从先人还家。
(《伤仲永》)由,自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小石潭记》)顺从、听从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曹刿论战》)10、旦早晨每日霜旦(《三峡》)第二天旦日(《邹忌讽齐王纳谏》)11、殆有害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十二章》)大概磁带天之所以资将军。
(《隆中对》)12、道道义伐无道。
(《陈涉世家》)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
(《陈涉世家》)方法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13、堵墙环堵萧然。
(《五柳先生传》)14、度估计、估量度已失期。
(《陈涉世家》)15、而作连词(表并列关系,相当于“又”,也可以不译)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表承接关系,相当于“接着”“然后”,也可不译)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表递进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也可不译)饮少则醉,而年又最高(《醉翁亭记》)(表修饰关系,相当于“地”“着”,也可不译)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表转折关系,相当于“但是”“可是”“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16、凡凡是凡所应有。
(《口技》)总共凡三往,乃见。
(《隆中对》)17、方当……的时候方其远出海门。
(《观潮》)方圆,面积方七百里。
(《愚公移山》)18、芳香花野芳发而幽香。
(《醉翁亭记》)19、奉通“俸”,侍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鱼我所欲也》)接受、奉行奉命于危难之间。
(《出师表》)供养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送东阳马生序》)20、负背命夸娥氏父子负二山。
(《愚公移山》)21、更重新即更刮目相看。
(《孙权劝学》)古时计时单位是日更定(《湖心亭看雪》)22、孤幼时无父的人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大道之行也》)封建时代侯王对自己的谦称孤不度德量力(《隆中对》)23、股大腿屠自后断其股。
(《狼》)24、故旧温故而知新。
(《〈论语〉十二章》)所以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出师表》)原因公问其故。
(《曹刿论战》)故意广故数言欲亡。
(《陈涉世家》)25、固顽固、固执汝心之固。
(《愚公移山》)坚决吾义固不杀人。
(《公输》)巩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6、顾回头看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看望、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27、观观赏予观夫巴陵胜状。
(《岳阳楼记》)景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28、国国都去国还乡。
(《岳阳楼记》)国防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孟子〉两章》)29、躬亲自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出师表》)30、苟如果苟富贵,勿相忘。
(《陈涉世家》)31、规计划欣然规往。
(《桃花源记》)32、归一道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归宿男有分,女有归。
(《大道之行也》)回,回来归来见天子。
(《木兰诗》)33、过过于以其境过清。
(《小石潭记》)犯错误人恒过然后能改。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到,经过及鲁肃过寻阳。
(《孙权劝学》)34、好美丽,容貌美好鸟相鸣。
(《与朱元思书》)友好外结好孙权。
(《隆中对》)喜欢,喜爱好为《梁父吟》。
(《隆中对》)35、号别号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五柳先生传》)取别号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亭记》)命令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陈涉世家》)36、河黄河饮于河、渭(《夸父逐日》)37、恨遗憾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出师表》)38、患担忧、忧虑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送东阳马生序》)忧患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9、会适逢、正赶上会宾客大宴。
(《口技》)聚会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岳阳楼记》)体会、领会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五柳先生传》)40、惠恩惠小惠未徧。
(《曹刿论战》)通“慧”,聪明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41、或有时而或长烟一空。
(《岳阳楼记》)或许或以二者之为。
(《岳阳楼记》)有的人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陈涉世家》)42、及到了及郡下。
(《桃花源记》)如,比得上徐公何能及君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43、极尽头,极点此乐何极。
(《岳阳楼记》)非常初极狭。
(《桃花源记》)44、集鸟停息在树上沙鸥翔集。
(《岳阳楼记》)45、计计算可计日而待也。
(《出师表》)盘算、谋划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陈涉世家》)46、加增加而山不加增。
(《愚公移山》)益处万钟于我何加焉。
(《鱼我所欲也》)虚夸弗敢加也。
(《曹刿论战》)给予大王加惠。
(《曹刿论战》)47、假借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送东阳马生序》)48、间夹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口技》)参与又何间焉。
(《曹刿论战》)暗地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陈涉世家》)偶尔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邹忌讽齐王纳谏》)49、简挑选盖简桃核修狭长者为之。
(《核舟记》)选拔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出师表》)50、见引见胡不见我于王。
(《公输》)召见,接见曹刿请见。
(《曹刿论战》)通“现”,表现才美不外见。
(《马说》)了解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孙权劝学》)拜见子墨子见王。
(《公输》)51、将将军;率领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
(《隆中对》)将要公将战。
(《曹刿论战》)52、津渡口遂无人问津。
(《桃花源记》)53、尽完,没有了林尽水源。
(《桃花源记》)全部取得利尽南海。
(《隆中对》)54、景日光春和景明。
(《岳阳楼记》)55、就完成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伤仲永》)从事蒙乃始就学。
(《孙权劝学》)接近,趋向此人可就见(《隆中对》)56、居经过居数月。
(《塞翁失马》)居住面山而居。
(《愚公移山》)57、举发起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推举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出师表》)58、具详细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桃花源记》)工具未尝识书具。
(《伤仲永》)59、绝极点以为妙绝。
(《口技》)消失群响妙绝。
(《口技》)与世隔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极,很佛印绝类弥勒。
(《核舟记》)60、可大约高可二黍许。
(《核舟记》)可以刿曰:“未可。
”(《曹刿论战》)61、怜爱戴楚人怜之。
(《陈涉世家》)爱恋仍怜故乡水。
(《渡荆门送别》)62、寇入侵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公输》)63、类像佛印绝类弥勒。
(《核舟记》)64、临面对执策而临之。
(《马说》)到临溪而鱼。
(《醉翁亭记》)靠近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醉翁亭记》)将要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出师表》)65、名命名名之者谁。
(《醉翁亭记》)出名,有名气有仙则名。
(《陋室铭》)说出不能名其一处也。
(《口技》)名气则名微而众寡。
(《隆中对》)66、乃判断动词,相当于“是”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竟然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于是,就陈涉乃自立为王,号为张楚。
(《陈涉世家》)才羽飞乃止。
(《隆中对》)你,你的,你们,你们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67、戚忧愁、悲伤不戚戚于贫贱.。
(《五柳先生传》)亲,亲属亲戚畔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68、其做代词第三人称代词1、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相当于“他(们)”“它(们)”,不能加“的”太守即遣人随其往(《桃花源记》)醉能同其乐(《醉翁亭记》)2、用在名词之前,带有领属意思,相当于“他(们)的”“它(们)的”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大道之行》)悬泉瀑布,飞溯其间(《三峡》)指示代词1、表远指。
相当于“那”“那个”“那些”“那里”。
其必曰:“先天下…而乐乎(《岳阳楼记》2、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
其一犬坐于前。
(《狼》)做副词用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揣度、反问、期望等语气,相当于“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不译。
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69、期约定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期望期在必醉。
(《五柳先生传》)期限度已失期。
(《陈涉世家》)70、启开,打开启窗而观。
(《核舟记》)71、且况且且焉置土石。
(《愚公移山》)将近年且九十。
(《愚公移山》)72、穷生活困难,贫穷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鱼我所欲也》)穷尽子子孙孙无穷匮。
(《愚公移山》)走完欲穷其林。
(《桃花源记》)73、趋快走尝趋百里外。
(《送东阳马生序》)74、去离开一狼径去。
(《狼》)距离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莽焉。
(《五人墓碑记》)除去,去掉去死肌杀之虫。
(《捕蛇者说》)75、入进入出入之迂也。
(《愚公移山》)76、善善于,擅长京中有善口技者。
(《口技》)77、少稍微宾客意少舒。
(《口技》)78、胜优美的予观夫巴陵胜状。
(《岳阳楼记》)尽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隆中对》)胜利环而攻之而不胜。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能承担,能忍受高处不胜寒。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79、市集市,市场东市买骏马。
(《木兰诗》)买愿为市鞍马。
(《木兰诗》)80、食吃食不饱,力不足。
(《马说》)食物百姓孰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
(《隆中对》)通“饲”,喂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马说》)81、使命令,派遣,让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唐雎不辱使命》)派遣,让;出使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唐雎不辱使命》)假使,假若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鱼我所欲也》)82、适适合,适宜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归园田居》)正好而此地适与余近。
(《满井游记》)83、书书信家书抵万金。
(《春望》)字条得鱼腹中书。
(《陈涉世家》)书写乃丹书帛曰。
(《陈涉世家》)84、舒展开柳条将舒未舒。
(《满井游记》)85、孰仔细孰视之。
(《邹忌讽齐王纳谏》)谁,哪个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86、属动词,连接属引凄异。
(《三峡》)类似神情与苏黄不属。
(《核舟记》)下属号令徒属曰。
(《陈涉世家》)类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桃花源记》)通“嘱”,叮嘱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87、损除去,减少至于斟酌损益。
(《出师表》)使……削减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愚公移山》)88、说文体的一种爱莲说;马说通“悦”,愉快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