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荷花教案

合集下载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3《荷花》(教案)2023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3《荷花》(教案)2023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3课《荷花》(教案)2023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学会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联系生活实际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荷花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1. 课文背景:介绍作者及《荷花》的创作背景。

2. 词语解析:解析生词、难词,如“莲蓬”、“挨挨挤挤”等。

3. 课文理解: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荷花的特点。

4.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受荷花的美丽,体验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荷花的象征意义,感受作者的情感。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图片、音频。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荷花的美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 作者及创作背景介绍。

- 生词解析。

- 课文朗读与理解。

- 荷花象征意义探讨。

3.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对荷花的感受和理解。

4. 总结与反思:总结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板书设计1. 《荷花》2. 作者:作者名3. 生词:莲蓬、挨挨挤挤等。

4. 主要内容:荷花的特点、荷花的象征意义。

5. 情感体验:作者的赞美之情。

作业设计1. 朗读作业: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2. 写作作业:写一篇关于荷花的短文,表达自己的感受。

3. 拓展作业:收集关于荷花的诗歌、故事等,下节课分享。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教学方法: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改进空间。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难。

4. 改进措施: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三年级语文下册《 荷花》教案 10篇

三年级语文下册《 荷花》教案 10篇

三年级语文下册《荷花》教案 10篇三年级语文下册《荷花》教案 1教学目标:1、会认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荷花、清香、挨挨挤挤、碧绿、莲蓬、破裂、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蜻蜓”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句。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教学重点: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

教学难点:理解重点语句:“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课文重点:2—4段感情朗读训练点:2—4段读说结合训练点:如果自己也是池中的一朵荷花,会看到、听到、想到些什么呢?教学准备:学生:查找有关荷花的资料。

教师:制作教学课件。

预习提纲:导语:夏日炎炎,荷花盛开。

从古至今,描写荷花的诗词数不胜数,人们之所以喜欢荷花就是因为她“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想看看叶圣陶爷爷笔下的荷花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叶圣陶爷爷的荷花世界吧。

1、根据常规预习要求预习课文。

2、把词语表中的词语写在下列横线上,比一比谁写得漂亮,记得牢固!3、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整理在书本上)挨、佛。

4、解释下面的词语。

(联系上下文、或换词语等方法理解词语)饱胀:挨挨挤挤:翩翩起舞:5、默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__主要写了夏日公园里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的感受。

赞美了荷花的,表达了作者。

6、认真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白荷花在这些大玉盘之间冒出来”一句中的“冒”字还可以换成哪几个字?结合前后文,想想作者为什么用“冒”字?(2)默读课文第三段,思考:作者为什么说这一池荷花就是一大幅“活的画”?7、课文的语言真美,我要把课文背下来,并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8、我也搜集了许多描写荷花的优美诗句、图片,咱们上课时再来交流吧!教学过程:一、预习成果展示1、出示生字词荷花、清香、碧绿、莲蓬、破裂、挨挨挤挤仿佛、衣裳、舞蹈、蜻蜓、饱胀、翩翩起舞指名读,开火车读。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教案荷花》教案一、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记述了作者到公园里看荷花的情景及感受,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魅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品词、析句、有感情朗读、想象画面,让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生动形象和描写的优美,体会对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1.感受荷花、荷叶各种美丽的姿态,想象画面,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

2.体会“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句话中“冒”字的好处。

3.理解“把眼前的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句子的意思。

四、教学内容第二课时五、教学方法指导有感情朗读,展开想象。

六、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1.出示句子:“打通文字才能触及作者的心。

”——XXX2.回顾上节课,学生欣赏了美丽的荷花,今天继续仔细欣赏。

二)精读第二自然段1.出示图片和课文录音,询问学生对荷花池的印象。

2.请同学们轻声地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看看这一自然段都描写了哪些景物。

(相机板书“看荷花”)1)学生交流:雪白的荷花和碧绿的荷叶。

2)请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描写荷叶的句子。

①请学生指出“挨”和“挤”的意思,以及荷叶的特点。

②请学生解释“碧绿的大圆盘”指的是什么,以及说明了什么。

③请学生读出荷叶的美。

3.请学生欣赏荷花的美,注意到荷花“白色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的描写。

1)请学生思考为什么“冒”字用得好。

2)请学生尝试换用其他字替换“冒”字,比较原句和替换后的句子,感受不同。

3)请学生加上动作朗读这句话,感受荷花生命力的冲劲。

以上是修改后的内容,已删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对每段话进行了小幅度的改写,使其更加流畅和易于理解。

请修改后的文章如下:看这些冒出来的荷花都有哪些姿态呢?我们来找出文中的句子:“微展开全展开花骨朵”,这些不同姿态的荷花各具神韵,你最喜欢哪一朵呢?能美美地读给大家听听吗?用“有的……有的……有的……”连起来,我们可以说荷花千姿百态。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荷花》(精选6篇)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荷花》(精选6篇)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荷花》(精选6篇)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荷花》篇1教学目标:1、会认3个生宇,会写出12个生宇。

能正确读写“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晴蜒、随风飘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教学重难点: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是教学的重点。

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等语句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挂图:学生查找有关荷花的资料教学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谜语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研读课文第一、二、三自然段,体会慰情。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1、今天老师要出一个谜语考考大家,咱们比一比,看谁最聪明!“美丽小姑娘,立在水由央,身穿白衣衫,绿裙水上漾。

”打一植物(荷花)2、今天咱们就一起去荷塘着荷花。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出示挂图:看,说着说着,荷塘就到了(出示挂图)。

师范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

3、出示生词,指读,正音: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拂、衣裳、翩翩起舞、舞蹈、晴蜒、随风飘动4、师:看了荷花,听了描述,你最想说的是什么?三、研读课文,体会感情:学习第一、二、三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思考:在这三段中,休最喜欢哪一句?交流重点句:(出示: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着作一大幅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1)在这一句中,作者把荷花池比作一幅画。

这是一幅极富色彩且让人赏心悦目的画儿,你来找一找,荷花池都有哪些色彩?(绿、白、嫩黄……色彩丰富)(朗卖)(2)荷花池的美景是由一株株荷花组成的,你来看看作者都描写了荷花的那些姿态?(注意与挂图的联系,把具体形象和文宇训练统一起来)(朗读)(3)荷花的姿态是不是只有这几种;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朗读)(4)你还知道荷花有那些姿态?作者为什么只描写了这几种?(5)你认为,这这句话中,哪个字用的好?为汁么?(活)这一个字,写出了作者欣赏荷花的感受,在他文章的字里行间处处都可以找到荷花的“活”。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荷花》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荷花》人教(部编版)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生字词的掌握和课文朗读的重要性。对于难点部分,如修辞手法的运用,我会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具体例句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荷花相关的自然现象或文化意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对荷花的认识,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绘画活动。学生们可以尝试画出自己心中的荷花,注意运用课文中学到的修辞手法。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荷花》人教(部编版)
一、教学内容
《荷花》是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节课内容主要包括:1.学习生字词,如“荷、花瓣、莲蓬”等;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3.学习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和表达的生动;4.领悟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爱护环境的意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对自然美的感知和欣赏。
举例:针对“荷塘里的荷花千姿百态”这句话,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理解荷花的各种姿态。
(3)修辞手法的运用:学生在仿写时可能难以运用修辞手法,需要教师指导。
举例:给出一个主题,让学生尝试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写作,教师及时反馈和指导。
(4)审美情趣的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参差不齐,需要教师引导和激发。
举例:展示荷花的图片,引导学生从颜色、形状等方面进行观察和欣赏。
2.教学难点
(1)生字词的运用:学生需要学会在具体语境中正确运用生字词,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难点。
举例: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将生字词填入句子中,巩固运用。
(2)课文深入理解:学生对课文中的某些句子和描绘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困难,需要教师引导和解释。

三年级下课文荷花教案人教版

三年级下课文荷花教案人教版

三年级下课文荷花教案人教版教案标题:《三年级下课文荷花》教案(人教版)教案目标:1. 了解荷花的外观特征和生长环境。

2. 掌握描述荷花的词汇和句型。

3.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描述荷花的词汇和句型。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 课文《荷花》的教材。

2. 荷花图片和实物(如果条件允许)。

3. PPT或者黑板、白板等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对荷花的兴趣,如:“你们还记得上节课学到的关于荷花的知识吗?荷花有什么特点?它生长在哪里?”等等。

Step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或者展示荷花图片等方式,向学生展示荷花的外观特征和生长环境,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荷花的颜色、形状、花瓣等等。

Step 3:学习(15分钟)1. 教师板书描述荷花的词汇和句型,如:“荷花的颜色鲜艳多样,有红色、粉色、白色等。

”、“荷花的花瓣像薄纸一样,轻轻地飘在水面上。

”等等。

2. 引导学生跟读并模仿描述荷花的句子,帮助学生掌握词汇和句型的使用。

Step 4:合作探究(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颜色的荷花进行观察和描述。

2. 学生在小组内合作,用自己的话描述所观察到的荷花的特点,并记录在小组讨论纸上。

3. 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他们观察到的荷花,并用描述词汇和句型进行表达。

Step 5:巩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个学习过程,强调荷花的特点和描述词汇的运用。

Step 6:拓展(5分钟)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身边的花朵,尝试用自己的话语描述花朵的特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Step 7:作业(布置课后作业)(5分钟)要求学生回家观察并收集关于花朵的图片或者实物,并写一段关于花朵的描述。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荷花的外观特征和生长环境,掌握描述荷花的词汇和句型,并通过合作探究和小组展示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荷花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荷花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荷花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荷花的基本知识,包括生长环境、形态结构等。

2.提高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判断分析图像。

3.通过荷花的赏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化素养。

4.学习先秦时期的《诗经》中的一首诗《采莲赋》。

二、教学准备
1.荷花的图片、视频和海报。

2.课文材料《采莲赋》。

3.关于荷花的基本知识的图书资料。

4.提前准备好的荷花模型。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1.讲解荷花的基本知识,介绍荷花的生长环境、形态结构等。

2.展示荷花的图片、视频和海报,使学生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荷花。

2. 学习环节
1.观察荷花,让学生描述荷花的颜色、形态、质地等特点。

2.展示荷花模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观察和学习荷花的各个部分。

3.通过荷花的赏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化素养。

3. 课外拓展
1.带领学生阅读《采莲赋》,让学生在欣赏诗歌中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
受荷花的美。

2.带领学生进行实地探索,观察和了解身边的自然环境,提高学生观察
事物的能力。

四、教学反思
通过上述的教学过程,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荷花的基本知识,同时还可以通过诗歌赏析的方式培养感性认识。

在未来的教学活动中,需要进一步做好荷花知识的扩展,让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探究荷花的变化过程。

同时,还需要加强学生的实验与探究的能力,在实际探索中更好地推动学生的学习成长。

三年级语文《荷花》教案

三年级语文《荷花》教案

三年级语文《荷花》教案三年级语文《荷花》教案1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语文《荷花》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年级语文《荷花》教案11.朗读①课文共( )个自然段,我读了( )遍,能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②边读边在课文中圈生字,画生词,不明白的画上“?”。

2.概括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描写了荷花的____________,展现了一幅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荷塘景色,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的情感。

3.认写①读词语,不会读的在旁边做上标记。

花瓣儿莲蓬花骨朵儿饱胀破裂姿势仿佛舞蹈翩翩起舞②认生字,给下面加红色的字注上拼音。

挨挨挤挤随风飘动停止4.理解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清香一( )赶紧一( )姿势一( )如果一( )仿佛一( )挨挨挤挤一( )2.作者为什么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5资料搜集荷花的图片看一看,感受荷花的美。

6.质疑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疑惑?写下来吧。

三年级语文《荷花》教案2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听写词语。

花瓣莲蓬饱胀裂开姿势仿佛随风舞蹈停止2、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1自然段,它主要讲荷花散发出清香。

正是闻到这股怡人的清香,作者才迫不及待地想早一点见到荷花。

那么,就让我们跟作者一道去看荷花吧!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1、学习第2自然段。

(1)朗读指导:在读的时候,注意语气高低轻重的不同变化,以强调荷花的不同长势。

其中,“两三片”“全”要读得重一些;“有的”“有的”可以拉长读。

(2)第2自然段第一句话有什么作用?明确:这句话与第1自然段“闻到一阵清香”相照应。

花开了才散发清香,才能吸引“我”去观看。

(3)这段的第二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明确:“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明了荷叶的颜色、形状,突出了荷叶又大又绿又圆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荷花
教学目标:
1.通读全文,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2.学习六个生字“挨、莲、蓬、裂、姿、势”,理解“挨挨挤挤、花骨朵、饱胀、破裂、姿势”等词;
3.学习第2、3自然段,感受荷花的美,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这两段。

4.初步学会用“什么怎么样”的句式概括段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

1.你看过荷花吗?你仔细观察过荷花吗?
2.有一位作者仔细观察过荷花,并写了一篇优美的文章,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3.揭题,板书课题。

二、通读全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老师给你三分钟时间,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反馈
(1)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话来读。

(2)按课文一段一段读,如喜欢读第一段的请站起来读。

三、学习第2、3段。

1.请同学们有滋有味地反复地读第2段。

2.请你读读最喜欢的一句话。

一个学生读后,再问,有没有读得更好的,最后全班齐读。

读后说说这一句子好在哪里?
这一句写出了荷花的什么?(板书)
说后再有感情地读这一句。

(自由读,想象读,品读)
3.各句教学时的要点
第一句:
说明荷花多
第二句:
荷叶多、美
抓“挨挨挤挤”和比喻句
第三句:
从读中抓住“冒”
给“冒”换一词
你认为怎样的“钻”、怎么样的“长”才是“冒”?
将你刚才说的词加进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先指名读)练习: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地冒出来。

第四~六句:
学生在读句子时,教师指导“莲蓬”的形。

看图,教师指图中的部分荷花,让学生用文中的语句来说,注意要有感情。

随机理解“花
骨朵”、“饱胀”、“破裂”等词。

你觉得荷花怎么样?(美)什么美?(姿态美、颜色美)如果只有一种姿态,美不美?用一个词来概括种种姿态。

(千姿百态,姿态万千等)
品读4-6句,体会荷花的姿态美。

(一学生读,其他学生看图欣赏;教师读,学生闭眼想象;学生自由读。


4.齐读第2段
如果我们来到公园,来到荷花池边,面对这么多这么美的荷花,你想说些什么?
教师小结:是啊。

(下面用抒情的语调,朗诵第3段。

朗诵时适当延长、停顿,让学生接下一句,以引起共鸣。


请同学们有滋有味地读第3段。

(读中悟美)
四、说段意练习。

1.教给说段意的方法,作“什么怎么样”的句式说。

2.学生自读第2段,说说段意。

3.讨论。

五、板书设计。

板书:
荷花
有的……
冒有的……千姿百态
(多、美)有的……
第二课时
一、情境激趣,触发语感。

从古至今,人们都非常喜欢荷花,现在我们就到荷花池,看看那里的荷花是什么样。

播放录像。

伴随着优美的音乐,欣赏这一池的荷花,你有什么感受?(我觉得荷花非常的美)
二、充分诵读,激活语感。

1.多美的荷花啊!老师也和你们同样的感觉。

清晨,漫步在池边,闻着阵阵清香,欣赏这一池的荷花,多美呀!下面就请大家自由地读课文,想想作者都写了什么。

注意要读准字音。

2.下面老师请几位同学来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是否读准了字音。

①开火车读课文。

(纠正字音)
②谁愿意说说课文都写了什么呀?(课文写了荷花的样子,作者把自己想象成荷花。


3.作者不仅写了荷花的样子,还把自己想象成了一朵荷花。

看来同学们都读懂了课文的内容。

①接下来老师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反复读一读,可以和周围的同学互相读一读,也可以读给周围听课的老师。

一会儿我们再交流交流。

②老师发现有些同学表情特别美,一会儿咱们要比一比,谁读的时候表情美。

③你喜欢哪一句,谁愿意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
三、潜心品读,领悟语感。

1.还有这么多同学想表达自己对荷花的喜爱,等一会儿老师还会给你们机会的,看来全
班同学都非常喜爱作者笔下这一池的荷花。

那作者把眼前这一池的荷花比作了什么?(一幅画)[板书:画]
①(出示句子)你能读一读吗?指名读句子。

②这是一幅什么样的画,画上都有什么?
③那课文是怎么写的呢?谁愿意把课文这部分内容给大家读一读?
⑴你觉得他读的怎么样?
⑵好在哪你能说说吗?
⑶你能像他这样也把对荷花的喜爱读出来吗?
⑷齐读。

2.荷叶就是这样一片挨着一片,挨得那么紧,绿得又是那么鲜
艳,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

荷叶是这样,那荷花又是什么样呢?谁来把描写荷花的句子给大家读一读。

①自己练习读一读。

②我们想象一下,荷花还有哪些姿态呢?
3.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要画出这样的一幅画,画家的本领可真是了不起,这不是一般的画,它是怎样的一幅画呢?(活的画)[板书:活的]
①谁愿意再来读读这一自然段,看看你能不能让这一池的荷花活起来。

②你觉得他把这荷花读得活起来了吗?哪读得活起来了?还有哪儿让这幅画活了起来?
生:露出破裂全都展开
③引读:有的……有的……有的……。

四、领悟语感,背诵段落。

1.想不想把这幅美丽的荷花图留在你的脑海里?你们先自己试着背一背。

2.看屏幕,老师把句子中的重点词句去掉变成了填空的形式,我们试着来背一背。

3.我们不看课文,看图试着背一背。

五、总结。

现在学了课文,你能再说说现在的感受吗?
六、板书设计。

荷花
活的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