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物质的简单运动)单元测试.doc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精选5套)(1)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精选5套)(1)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精选5套)(1)《物质的简单运动》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1.聊城市区各个街道都设置了共享单车停车区,共享单车是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关于小秦骑共享单车上学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秦骑行的速度最高可以达到50m/sB. 小秦5分钟最快可骑行30kmC. 小秦在骑行过程中,相对于路旁的建筑物是运动的D. 小秦下坡时不蹬车,单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 C【解析】A.一般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5m/s,A不符合题意;B.骑车5min行驶的路程约为s=vt=5m/s×5×60s=1500m=1.5km,B不符合题意;C.骑车前进时,相对于路旁的建筑物有位置变化,是运动的,C符合题意;D.骑车下坡时,会加速运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2.(2019-2020。

广东佛山联测)一汽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正确表示汽车通过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是()A. B.C. D.【答案】 A【解析】【解答】匀速直线运动是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路程和时间是成正比的,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3.(2019-2020.重庆九龙十校联考)一盏探照灯的灯光朝东,斜向下射入原来没有水的游泳池底中央,在池底形成一个光斑,在水缓慢灌满该池的过程中,池底的光斑将( )A. 始终在原地不动B. 先向东移动再向西移,最后静止C. 一直向西移动D. 一直向东移动【答案】 C【解析】【解答】向东照射的光在地面形状光斑,若水位升高,由于光发生折射,且折射角减小,所以光斑会向西移动,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4.(2019-2020.湖南张家界期中)桑植是张家界市的后花园,旅游开发发展迅速,黔张常高铁即将通车,当你乘坐高铁去常德旅游时,会看到两旁的楼房和树木飞快地向后退去,这时以周围的哪个物体为参照物你是静止的()A. 路边的树木B. 路旁的楼房C. 迎面驶来的高铁D. 高铁上座椅【答案】D【解析】ABC、人乘坐高铁去常德旅游时,人是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路旁的树木、路旁的楼房、迎面驶来的高铁来说,人的位置不断发生改变,因此人是运动的,ABC不符合题意;D、人相对于高铁上座椅来说,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因此人是静止的,D符合题意。

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 章节测试题.docx

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 章节测试题.docx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章节测试题姓名: 班级: 成绩:一、单选题1.如图是工人将重160 N的物体匀速放下的过程,已知物体下降的距离为3 m,用时3 s,工人的拉力为50 N, 工人质量为50kg (物体未浸入水中,且不计绳重及摩擦)设此时工人放绳的速度为vl,滑轮组的效率nl ;如果物体完全浸没水中后滑轮的机械效率为U2,已知亿=¥3 (物体在水中仍匀速下降,动滑轮不会浸入水中且不计绳重及摩擦,g取10 N/kg)设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后物体所受的浮力为F浮,工人对地面的压力为F2.则()C.F2 =525 ND. F 浮=120 NA.vl=l m/sB.n1=62. 5%o2.位于万石植物园的钟鼓索道全长1000多米,乘客坐在上升的缆车里,能欣赏到厦门的标志性景观之一“世贸双子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双子塔”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B.以“双子塔”为参照物,缆车是静止的C.以乘客为参照物,缆车是静止的D.以乘客为参照物,“双子塔”是向上运动的3. 一个物体在1分钟内运动了66米的路程,则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A. 1. lm/sB. 1. lkm/hC. 66m/sD. 66km/h4,在用斜面和正方体木块做“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时,将长木板一端垫高做成斜面,小明用频闪照相机记录了木块沿斜面下滑的运动过程.频闪照相机每隔0.5s拍一张照片,照片记录的木块在不同时刻的位置第1页共6页如图所示,已知木块的边长是5cm,由图可估算该木块从位置A 到位置B 的过程中木块的平均速度最接近于5 .利用图象描述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以下图象描述正确的是()6 .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关于某中学生的估测,下列数据中合理的是7 .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C. 16cm/sD. 19cm/sA.身高约为160dm C.步行速度约为lm/s B. 体重约为100ND.脉搏跳动约为60次/s水沸腾时温度--时间图象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时间图象定值电阻电流--电压图象电压一定电流-电阻图象C.全新的2B 铅笔长约18cm D. 一张试卷的厚度大约为1mm8 .物体沿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用时4s,平均速度为30m/s ;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20m/s,物体在全程 中的平均速度为( )9 .请根据如图所示,判断甲、乙两船的运动情况11.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 、B,其运动距离s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 5s 内,A 、B 的平均速度相等② t=0时刻,A 在0点,B 在距离0点5m 处③ 从第3s 开始vA>vB, 5s 末A 、B 相遇④ 两物体由同一位置0点开始运动,但物体A 比B 迟3s 才开始运动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B.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CA. 25 m/sB. 24 m/sC. 12. 5 m/sD. 50 m/sA. B. C. D. 甲船可能向右运动, 甲船一定向右运动, 甲船可能向右运动, 甲船一定向右运动, 乙船可能静止 乙船一定向左运动 乙船一定向左运动 乙船可能向左运动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之比为3: 4, 运动时间比为2: 1,则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之比A. 3: 2B. 1: 3C. 4: 3D. 3: 1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二、填空题12,小李在一次体育考试中,50 m米跑的成绩是8.0 s,他跑步的平均速度是m/s;在接力赛中,为了保证交接棒的顺利进行,交接棒时两运动员要尽可能做到。

最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物体的运动实验单元测试题(Word版 含解析)

最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物体的运动实验单元测试题(Word版 含解析)

一、初二物理 物体的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在“测定平均速度”的实验中:(1)实验原理是______;(2)安装斜面时应保持______(选填“较大”、“较小”)的坡度,这是为了便于测量______;(3)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斜面总长s 1=90cm ,若秒表每格为1s ,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4)在测全程的平均速度时,如果小车过了顶端位置才开始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______。

(选填“偏大”、“偏小”)【来源】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外国语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10月月考物理试题 【答案】sv t= 较小 时间 0.3 0.45 偏大 【解析】 【分析】 【详解】(1)[1]在“测定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实验原理是s v t=。

(2)[2][3]安装斜面时应保持较小的坡度,这样小车下落不会很快,方便测量时间。

(3)[4]从图中可以看到,一开始秒表的示数是最右边的读数,通过全程的时间是3s t =,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190cm =30cm/s 0.3m/s 3ss v t === 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0.3m/s 。

[5]下半程所走的路程是''11=90cm 45cm 0.45m 22s s =⨯== 下半程需要的时间是'1s t =,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是'''0.45m 0.45m/s 1ss v t ===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是0.45m/s 。

(4)[6]如果小车过了顶端位置才开始计时,那么测得的时间是较小的,根据svt,路程是正确的,那么测得的平均速度是偏大的。

2.一物理实验小组在“探究气泡的运动规律”时,在内径约为lcm、长为60cm的玻璃管中注煤油,管内留一个小气泡后封住开口.将玻璃管翻转后竖直放置,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1)实验小组的同学在讨论“如何测量气泡从O点运动到10cm、20cm、30cm和40cm处所用的时间?”,甲同学的方案是“将玻璃管翻转竖直放置后立即计时如图(1)”;乙同学的方案是“将玻璃管翻转竖直放置后,等气泡运动上升一定距离开始计时如图(2)”.你同意________同学的方案.(2)按照正确的方案,测得的数据如表,负责记录的同学漏记一次的时间,请你为他填上.从O点开始的路程s/cm010203040从O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0510____20(3)以路程s为纵坐标、时间t为横坐标,在图(3)中画出气泡运动的s﹣t图象.(____)(4)气泡在10cm到40cm区间的速度是________m/s.(5)从图象可以看出,气泡在上升一段路程后,运动的路程和时间近似成________(正/反)比.【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苏州田家炳实验中学初二上期期末考试物理卷【答案】(1)乙(2)15如图所示(4)0.02( 5 )正【解析】试题分析:(1)玻璃管刚翻转后,水流不稳定,会影响气泡的运动,应选用乙同学的方案;(2)从表格中可知,气泡的运动形式为匀速直线运动,每10cm运动时间是5s,所以,运动30cm需要15s;(3)用描点法绘图,注意时间刻度的安排;(4)v=s/t=(40cm-10cm)/(20s-5s)=2cm/s=0.02m/s;(5)随着时间的增加,路程也在增加,并且两者的比值始终相等,也就是说,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docx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docx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唐玲出品秋季八年级物理单元调研考查试卷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一江春水向东流 B.万马奔腾 C.星光闪闪 D.春风拂面2.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之句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照物是:A.水 B.桥 C.人 D.地面3.在2014南京青奥运圣火传递活动中,现场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照片,如图1所示。

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火炬一定静止 B. 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C.乙火炬一定静止 D. 甲火炬一定向右运动4.图2是2013年6月我国发射的“神舟十号”飞船实现了与我国航天器天宫一号的再次载人交会对接。

下面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对接前,飞船与“天宫一号”处于相对运动状态B.对接成功后,飞船与“天宫一号”处于相对静止状态C.对接成功后,飞船与“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处于运动状态D.航天员进入“天宫一号”后,处于失重状态质量会变小5.如图3所示,在下面运动中,可以看作直线运动的是:A.沿笔直铁轨行驶的磁悬浮列车 B.过山车C.人造地球卫星 D.踢到空中的足球6.石英钟的分针转1圈,则它的秒针转:A.5圈B.60圈C.100圈D.3 600圈7.物理学中将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定义为加速度,依据该定义,若某物体在t时间内速度从v1增加到v2则加速度为(v2-v1)/t 。

现有一小球从静止开始以3 m/s2的加速度加速运动2 s,则2s末小球的速度为:A.0 B. 2 m/s C.3m/s D.6m/s 8.如图4所示,是我国主要城市间的里程表(单位:km)。

由图可知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北京与天津相距146 km B.南京与上海相距370 kmC.北京与南京相距1417 km D.天津与上海相距1787 km9.运动会上,100m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

八年级物体的运动实验单元综合测试(Word版 含答案)

八年级物体的运动实验单元综合测试(Word版 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 物体的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汽车上的机械式里程表是用安装在轮上的一组计数齿轮来实现计数的,它可以记录车轮转过的圈数。

这些计数齿轮通过特定的传动装置被车轮的转动所驱动。

同时车轮的转动还通过特定的传动装置,传递给由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传感器,传感器再将反映车轮转动情况的电信号显示在速度表上,从而指示此时的车速。

当轮胎用久了有明显的磨损后,就会使所计里程和指示的时速产生误差。

若里程表记录的里程为12000km ,则汽车实际行驶的里程将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示数;若此车从北京驶往上海,以速度表上指示的时速为依据,对整个行程所估算的时间将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实际行驶时间。

若已知某辆汽车新车轮的直径为d ,使用2年后,由于磨损,该轮胎的半径已比全新时减少了a ,这辆汽车从和平门开到北京展览馆的过程中,里程表增加的数值为s ,那么此过程中这辆车实际行驶的路程为________(请用d 、s 、a 来表示)。

【来源】北京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初中八年级期中考试物理试题【答案】 小于 小于 ()2s d a d -【解析】如果轮胎有了磨损,轮半径减小,行驶相同的路程,车轮转动的圈数偏大,所以根据圈数测得的里程数和时速都要偏大;即汽车实际行驶的里程将小于示数;∵v s t =,∴t s v=,又因为从北京到上海的路程知道(准确),速度表上指示的时速偏大,所以估算的时间比实际用的时间要小;车轮直径为d 时,车轮转一圈走过的距离为车轮周长:πd,汽车从和平门开到北京展览馆的过程中,里程表增加的数值为s ,则车轮转过的圈数为:n s dπ=, 轮胎的半径已比全新时减少了a ,故直径减少2a,此时车轮周长π(d -2a),因此这辆车实际行驶的路程为:s 实=nπ(d ()()22a)πd 2a .s d a s d dπ--=⨯-= 点睛:当轮胎有了磨损后,行驶相同的路程,车轮转动的圈数偏大,据此得出的里程数和时速都要偏大;此车从北京驶往上海,整个路程知道,因为速度表上指示的时速偏大,根据速度公式判断估算的时间和实际用的时间的关系。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章节测试北师大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章节测试北师大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章节测试(新版)北师大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章节测试(新版)北师大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章节测试(新版)北师大版的全部内容。

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一、单选题1.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C. 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D. 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2.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B。

4s~8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

0~8s内,甲乙两同学运动的路程相等 D. 8s 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3。

游客坐在船中逆流而上,若说他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A。

船舱 B. 河水C。

迎面驶来的船 D. 河岸上的树木4。

“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升空后与此前9月发射的“天宫一号” 目标飞行器在同一时间到达太空同一位置交会,并通过专门的对接机构将两个航天器连接成一个整体。

这标志着我国已经成功突破了空间交会对接及组合体运行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交会对接后,判断出“天宫一号”是静止的,所选取的参照物是A. 地面B。

太阳C。

月球D。

“神舟八号”飞船5。

我们都知道“刻舟求剑”的故事,当船不划动后从记号处下水不能找到剑.这是因为剑主选错了参照物.要确定落水之剑的位置,应选择的参照物是()A。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测评 (新版)北师大版-(新版)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试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测评 (新版)北师大版-(新版)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试题

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测评(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下列几种运动现象不是机械运动的是()A.心驰神往B.日出日落C.雪花飞舞D.人的行走2.如下图所示,下列运动物体中,速度最大的是()3.为了传递信息,我国古代周朝形成邮驿制度,到宋朝时设金牌、银牌、铜牌三种邮递快慢等级。

“金牌”一昼夜(24 h)行500里(1里=0.5 km),每到一个驿站换人换马接力传递。

下面所列速度中与“金牌”的平均速度最接近的是()A.中学生步行的通常速度B.人骑自行车的通常速度C.高速公路上限制的最高车速D.磁悬浮列车的最高时速4.关于机械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机械运动就是指机器的运动B.树叶由绿变黄属于机械运动C.匀速直线运动属于最简单的机械运动D.宇宙中所有的运动都是机械运动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匀速直线运动中,s=vt表示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B.在直线运动中,如果物体每分钟通过10 m,则该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表示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C.在匀速直线运动中,v=ss表示物体在t时间内任何时刻的快慢D.在变速直线运动中,s=ss6.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词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A.船和山B.山和船C.地面和山D.河岸和流水7.下面列举的物体运动,哪种运动可以看作匀速直线运动()A.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的运动B.汽车进站前的一段路程上的运动C.跳伞运动员下降过程中接近地面前的一段路程上的运动D.物体释放后自由下落的运动8.(2017·某某内江中考)如图所示,在新型汽车的研制中,将汽车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风(流动的空气)高速迎面吹来,真实地模拟汽车在空气中高速运动的情形。

在此情境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模型相对于风洞是运动的B.汽车模型相对于风是运动的C.风相对于风洞是静止的D.风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9.一个国际科研小组利用一种超低温原子云为“介质”,成功地使光在其中的传播速度降低到17 m/s。

物理: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单元检测(北师大版八年级上)

物理: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单元检测(北师大版八年级上)

物质的简单运动1.2003年8月10日,第8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200m短跑决赛中,美国选手琼斯荣获冠军,这表明在比赛全过程中:()A.琼斯用的时间最短 B.琼斯跑的路程最长C.琼斯平均速度最大 D.琼斯始终一马当先2.为了实现全球快速、简捷地通信,人类发射了各种各样的通信卫星,同步通信卫星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同步通信卫星:()A.在高空静止不动 B. 相对于地球静止C.相对于月亮静止 D.相对于太阳静止3.在公路上行驶的大货车与小轿车的速度之比是3:5,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1:3,大货车与小轿车所用的时间之比是:()A.9:5 B.3:2 C.2:3 D.5:94.下列物体运动速度最大的是()A.百米世界纪录是9.84s.B.手扶拖拉机每分钟行驶300m.C.某学生骑车速度20km/h.D.城区汽车10min行驶6km5.判断下述几个运动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是 ( )A、太阳从东方升起B、月亮躲进云里C、客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D、飞机里的飞行员看到大地向北运动6.某同学参加百米赛跑,跑前24m用了4s,跑完100m用了12s,该同学百米跑的平均速度是()A、6m/s;B、8. 3m/s;C、7. 15m/s;D、7.75m/s.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根据v=s/t可知,运动的路程越长,运动的速度越大B、根据v=s/t可知,运动的时间越短,运动速度越大C、物体在相等时间内,运动路程越长,运动的速度越大D、物体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越短,运动的速度越大8.袋鼠妈妈把小袋鼠放在育儿袋中后,在草地上跃进.相对于______,它们都在运动,相对于______,小袋鼠是静止的.9.如图,司机小李看到路旁路牌标志,标志中的“40”表示,则小李由此处到图中路牌标志地点最快需要小时.10.钢球沿20m长的斜面滚下后,又在水平地面上滚动25m距离才停止.钢球在斜面和地面上滚动时间分别是5s和10s,则钢球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在水平地面上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在整个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11.教室的长度为10m,开班会时坐在后排的小刚走到讲台上去做演讲,他走到讲台大约需要 s.12.交通部规定: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速度不得超过120km/h.在京昌高速路上值勤的交通警察拦住了一辆正在超速行驶的汽车.交警对司机敬礼后说:“您的车速超过了120公里每小时的限制-------”,还没等交警说完,车内一位小朋友抢先说到:“我们只开了几分钟,既不到1小时,更不到120公里,我们没有违反规定啊”.如果你是那位交通警察,你该怎样向小朋友解释呢?13.运动会进行100m决赛时,同学们测量了运动员到达距离起点20m、80m、100m时各自所用的时间.其中三名同学的时间如表格所示.到达20m处(s)到达80m处(s)到达100m处(s)王小兵2.3 8.9 12.2刘磊2.4 8.3 11.8周伟2.5 8.4 11.4算出这三位同学分别在0—20m、20—80m、80—100m区间内的平均速度,设计表格将计算结果填入其中(不要求有计算过程).14.研究蚂蚁爬行的平均速度(1) 问题的提出.蚂蚁在爬行过程中时快时慢、爬爬停停,爬行路线也很复杂,看似毫无规则,但可通过测定平均速度来粗略描述它爬行的快慢.在此基础上,可以在施放食物引诱后,测出蚂蚁抵达食物的时间,由s=vt , 从而确定蚁巢在多远处.(2) 研究方案一.研究器材:透明塑料管、尺、停表.选择不同的几只蚂蚁测试,求出v.此外还可研究在有食物引诱与无食物引诱情况下平均速度的不同,分别作记载.(3) 研究方案二.在自由爬行状态下研究蚂蚁爬行的平均速度.建议组成小组,共同设计测量爬行轨迹的最佳方案,求出平均速度,且与方案一作比较.(4) 研究方案三.“热锅上的蚂蚁”, 在一端加热的金属杆上,研究蚂蚁逃生的平均速度.(5) 写出实验报告.(除了对结果作出报告之外,还应总结研究方法、感受,以及此项研究有什么实际意义,包括其拓展应用)15.野兔在草地上以18m/s的速度向前方50m处的树洞奔逃,秃鹰在野兔后方110m处以45m/s的速度贴着地面飞行追击野兔.问野兔能否安全逃进树洞?(要求至少两种方法)参考答案:1、AC2、B3、D4、A5、A6、B7、CD8、地面袋鼠妈妈9、该路段汽车最高速度不能超过40km/h或该路段限速40km/h;0.2 10、4,2.5,3 11、8s,12、限速120km/h是指汽车在任何时刻或任何位置的瞬时速度都不能超过120km/h,而与汽车实际行驶的时间多少或路程的长短无关.13.0-20m处平均速度(m/s)20-80m处平均速度(m/s)80-100m处平均速度(m/s)王小兵8.7 9.1 6.1刘磊8.3 10.2 5.7周伟8 10.2 6.714.略15.方法一、野兔逃进树洞需用时间:t1=s1/v1=50m/18m/s=2.8s秃鹰追上野兔所用时间:t2=(s2+s1)/v2=(110m+50m)/45m/s=3.5st2>t1,所以秃鹰不能追上野兔.方法二、秃鹰在2.8s内飞行的路程:s3=v2t1=45m/s×2.8s=126m<(110m+50m)=160m 所以秃鹰追不上野兔.方法三、秃鹰要追上野兔,最小的速度为:v3=(s1+s2)/t1=(110m+50m)/2.8s=57.1m/sv2<v3,所以秃鹰追不上野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单元试题
题号
二三四总分
得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人坐车时,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如果以汽车为参照物。

人相对车是___ 的, 如果以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时,人是 _______ O
2^单位换算:36千米/小时= ___________ 米/秒。

0. 721<m/h二______ s/m。

3、一列以10米/秒匀速行驶的火车中,车上有一个人从车厢前端匀速走向车
厢后端,如果他相对于车厢的速度是1米/秒,车厢的长度是22米,则所用时间是 ______ 秒。

4、大桥全长& 29千米,江面的正桥长1570米,一列长110米的火车匀速行驶, 通过江面正桥用了2分钟,这列火车的速度是________ 米/秒,火车通过全桥
需 _______ 分钟时间。

5、物体运动快慢可以用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线來表示,某汽车在公路上匀速行
使的路程随时间变化图线如图1,则汽车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___ 米/秒。

6、坐在行驶汽车上的一位乘客,欲估测前方隧道的长度.在进出隧道口吋,分
别看了一下手表,如图2(甲)、(乙)所示,汽车通过隧道时的平均速度是30km/h, 由此可计算出此隧道长约 _______ kni.
7、在平直的公路上,甲、乙、丙三人顺风行驶但甲感觉顺风,乙感觉逆风,
丙感觉无风,有此判断三人中骑车速度最大的是 _________ 0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8、关于平均速度,下列说法屮正确的是:
A.平均速度是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B.平均速度能粗略地知道物体运动快慢;
C.平均速度能精确地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
D.求平均速度,要考虑这一段吋间内速度的具体变化。

9、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u二S/t说明某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时,下面哪句是正确的:
A.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B.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C.速度的大小不随路程的长短或时间的多少而变化;
D. 以上三种说法中,没有一个是正确的。

10、 甲、乙两人每次进行百米赛跑时,都是甲已到终点时,乙还在距终点10m 处,若让甲退后起点10m 再同时出发赛跑,则先到终点的是
A. 同时到达
B.甲先到达
C.乙先到达
D.不能确定
11、 速度的两个单位:千米/时和米/秒相比较
A.千米/时是较大的单位;
B.米/秒是较大的单位;
C.两个单位一样大;
D.无法判断。

12、 有关物体运动的速度、路程、时间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长;
B.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通过的路程越长,所需的时间一定越多;
C. 运动时间短的物体,速度一定大;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3、 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秒内通过4米路程。

则它在前2秒内的 速度是:
A. 0.5米/秒; 1<1米/秒 C. 1.5米/秒 D. 2米/秒。

14、 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物体速度是乙的2倍,甲、乙所通过路 程之比为2: 1,则甲、乙所用时间之比为
A. 1: 1 ;
B. 2: 1 ;
C. 4: 1 ;
D. 1: 2o
15、 一列火车以30米/秒的速度在平直的轨道上行驶。

在相邻的平直轨道上, 迎面开来一列长300米的货车,速度是20米/秒。

坐在窗口的乘客看到货车从 他眼前经过的时间是:
A.30 秒;
B.15 秒;
C.10 秒;
D.6 秒。

16、 甲、乙两列火车原来并排停在车站,后来甲车的人看到窗外站牌向东移动, 乙车内的人看到甲车没动,若以地面为参照物,贝山
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没动
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没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同时向西运动 17、 甲、乙两同学在平直公路上跑步,二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甲、乙速度比
20、如图3展示的是翟志刚在太空中走出“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站在舱口处 手举五星红旗的情景.若说他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 物是
为5/4,所用时间之比为4/3,则甲、 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
A. 5/4;
B. 4/3; 18、 正常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
A. 1. 3m/s
B. 12m/s
19、 物体运动速度最大的是
A.百米世界纪录是9. 84s.
C.某学生骑车速度20km/h. C. 5/3;
D. 15/16o
C. 1. 2cm/s
D. 1. 2km/s B.手扶拖拉机每分钟行驶300m. D.城区汽车lOmin 行驶6km
A 地
球 B.太阳
D. “神舟”飞船
C.月亮
三、实验与探究:(21-22每题2分、13题4分、共8分)
21、某运动物体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表达式为S二3t (m),请在图4屮画出该物体的速度一一时间图象。

22、如图5所示,“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

(1 )物体在B D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_______ m/s.
23、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图6中a、b、
c三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开始运动,则甲图屮运动最快的是_________ ,其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图中运动最快的是_______________ , 其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____________ :
四、计算题:(4+4+5 >共13分)
24.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360米的路程所用的吋间是3分钟。

如果按照这样的速度运动,通过1・8千米的路程,用多少时间?
25、一物体在前2秒内行驶了20米,静止了1秒种。

乂用4秒种行驶了80米。

问此物体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6•某自动扶梯用20s可将站立于梯上的人送上楼,扶梯不动时走上去要30s, 人沿运动的扶梯走上去需要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