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克马大桥
塔科马

昵称:舞动的格蒂(Galloping Gertie)桥梁形式:悬索桥主跨:2800英尺(853米)全长:5000英尺(1524米)通航净空:195英尺(59.4米)通车日期:1940年7月1日坍塌日期:1940年11月7日人们希望在这里建桥的愿望可以追溯到1889年为北太平洋铁路建造栈桥的提议,但20世纪20年代人们才达成一致意见。
1923年,塔科马商业总会开始竞选活动并发行债券。
一些著名桥梁的工程师,包括金门大桥的总工程师约瑟夫·斯特劳斯(Joseph Strauss)和麦金纳大桥的建造者大卫·斯坦曼(David Steinman)被召集商量桥梁的建造方案。
斯坦曼提出的几项商会基金方案1929年得到通过,但在1931年议会决定取消协议,理由是斯坦曼在筹集资金方面“不够积极”。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是筹集的资金还要用来买断一家私营渡轮公司在塔科马海峡的渡河业务独家经营权。
塔科马海峡大桥的建造计划最终还是在1937年得以继续,华盛顿州立法机关制定了华盛顿州的桥梁税并拨款5000美元研究塔科马市和皮尔斯县对塔科马海峡建桥的需求。
从一开始,资金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拨款并不足以支付建桥成本。
但是大桥的建设却得到了美国军方的大力支持,大桥的建成将大大方便海军在布雷默顿的造船厂和陆军在塔科马的军事基地的交通。
华盛顿州的工程师克拉克·艾尔德里奇(Clark Eldridge)提出一个初步计划,桥梁必须通过严格的实验并使用常规设计,资金则由联邦政府公共工程管理处(PWA)拨款一千一百万美元。
但是来自纽约的工程师莱昂·莫伊塞夫(Leon Moisseiff)上书联邦政府公共工程管理处,认为他可以花更少的钱建桥。
原先的建设规划要求将25英尺深(7.6米)的钢梁打入下方的路面使之硬化。
莫伊塞夫——著名的金门大桥的受尊敬的设计师和顾问工程师,建议采用8英尺(2.4米)深的浅支撑梁。
他的方案使钢梁变窄,并且使大桥更优雅,更具观赏性,同时也降低到建造成本。
专业英语(塔科马大桥)

1.塔科马大桥的简介塔科马海峡大桥位于美国华盛顿州的塔科马海峡。
绰号舞动的格蒂,大桥于1940年7月1日通车,四个月后戏剧性地被微风摧毁,同年11月,在19m/s的低风速下颤振而破坏,震动了世界桥梁界.Tacoma tacoma Narrows bridge is located in the American state of Washington tacoma tacoma Narrows. Nickname dancing getty, the bridge was opened on July 1, 1940, four months after the dramatic breeze destroyed, in November the same year, in 19 m/s flutter under low wind speed and damage, the bridge shook the world2.该桥垮塌过程及原因大桥在1940年6月底建成后不久,人们就发现大桥在微风的吹拂下会出现晃动甚至扭曲变形的情况。
因此通车后一直有专业人员进行监测。
1940年11月7日上午,7:30测量到风速38英里/小时(约61公里/小时),到了9:30风速达到42英里/小时(约68公里/小时)。
引起大桥波浪形的有节奏的起伏。
10:03突然大桥主跨的半跨路面一侧被掀起来,引起侧向激烈的扭动,另半跨随后也跟着扭动。
10:30大桥西边半跨大块混凝土开始坠落,11:08大桥最后一部分掉进大海。
Soon the bridge was built at the end of June 1940, it was found that the bridge will be shaking and even distorted the situation in the breeze. Therefore, after the opening has been a professional monitoring The morning of November 7, 1940, 7:30 to measure wind speed of 38 miles per hour (about 61 km / h), the 9:30 winds reach 42 miles per hour (about 68 km / h). Cause the rhythm of the waves of the bridge. 10:03 suddenly the main span of the bridge across the road to the side of the road was lifted up, causing a violent side of the twist, and the other half followed by twisting. 10:30 bridge on the west side of a large block of concrete began to fall, the last part of the 11:08 bridge fell into the sea.事后人们对垮塌的原因分析众说纷纭,其中空气动力学和共振流传最广。
塔克马吊桥灾难

【大桥的坍塌】
大桥被风吹垮发生于美国太平洋时间1940年11月7日上午11时。 11月7日上午10点,风速增加到每小时64公里,大桥开始歪扭、翻腾,桥基 被拖得歪来歪去,左右摆动达45度,最后,随着震耳欲聋的巨响,一头栽进了海 峡。 11月7日凌晨7点,顺峡谷刮来的风带着人耳不能听到的振荡,激起了大桥本 身的谐振。在持续3个小时的大波动中,整座大桥上下起伏达1米多。10点时振动 变得更加强烈,幅度之大令人难以置信。数千吨重的钢铁大桥像一条缎带一样以 8.5米的振幅左右来回起伏飘荡。桥面振动形成了高达数米的长长波浪,在沉重 的结构上缓慢爬行,从侧面看就像是一条正在发怒的巨蟒。 11点10分,正在桥上观测的一位教授保证说:“大桥绝对安全。”可话音刚 落,大桥就开始断裂。就在一瞬间,桥上承受着大桥重量的钢索猝然而断。大桥 的主体从天而降,坠落进万丈深渊。桥上的各种构件像巨人手中的玩具一样飞旋 而去。当时正在桥中央的一名记者赶忙钻出汽车,拼命抓住桥边的栏杆,用手和 膝盖爬行着脱了险。整座大桥坍塌了,车里的小狗和汽车一起从桥上掉落,成为 这次事故的牺牲者。
1940年11月7日,美国华盛顿州塔科马桥因风振致毁。该桥主跨长 853.4m,全长1810.56m,桥宽11.9m,而梁高仅1.3m。通过两年时间的 施工,于1940年7月1日建成通车。但由于当时人们对柔性结构在风作用 下的动力响应的认识还不深入,该桥的加劲梁型式极不合理(板式钢 梁),导致在中等风速(19m/s)下结构就发生破坏。幸好在桥梁破坏之 前封闭了交通。据说,在出事当天,一位记者把车停在桥上,并把一条 狗留在车内。桥倒塌时,只有他本人跑到了桥台处。 当地的报纸以简洁的标题对这场事故作了报道, “损失:一座 桥、一辆汽车、一条狗”。
重建后塔克马大桥
公路:华盛顿州16号干线 地点:塔科马海峡(Tacoma Narrows) 连接:塔科马(Tacoma)至吉格 港(Gig Harbor) 昵称:强健的格蒂(Sturdy Gertie) 桥梁形式:双悬索桥 主跨:2800英尺(853米) 全长:5979英尺(1822米) 通航净空:187.5英尺( 57.15米) 通车日期:1950年10月14日(西 行);2007年7月15日(东行) 收费:3美元(东行) 塔科马海峡大桥位于美国华盛顿 州的塔科马海峡。第一座塔科马海峡 大桥,绰号舞动的格蒂,于1940年7月 1日通车,四个月后戏剧性地被微风摧 毁。重建的大桥于1950年通车,2007 年,新的平行桥通车。
吊桥实例分析之塔克马桥的坍塌与重建[详细]
![吊桥实例分析之塔克马桥的坍塌与重建[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0f508687f111f18582d05a9c.png)
年,新的平行桥通车。
东行桥 1998年,华盛顿州几个县的选
民通过了一项议案,决定建造一座 新的大桥。2007新的大桥(新桥主桥 长1646m、主跨853m)将是一座东行 桥,与原先的大桥平行,2002年10 月4日开工,2007年7月竣工,建成 后,原先的大桥将只作为西行桥使 用。华盛顿州交通部收取每车次3美 元过桥费以收回建造成本。而原先 的西行桥从1965年起就免收过桥费, 未来也将如此。新的大桥也第一次 安装了新型“Good To Go”电子收 费系统。
吊桥实例分析之塔克马桥的 坍塌与重建
【塔科玛桥风毁事故与卡门涡街】 Tacoma Narrows Bridge
一座雄伟的单跨桥,居然被一 阵并不太大的风吹得像波浪一 样起伏,还带有一些摇晃。更 离奇的是,居然有段年代久远 的录像详细地记录了1940年11 月7日,当时享有世界单跨桥 之王的塔科马大桥被风吹垮、 坍塌的全部过程。
人们在调查这一事故收集历史资料时惊异地发现:从1818年到19世纪末, 由风引起的桥梁振动己至少毁坏了11座悬索桥。塔科马海峡吊桥倒塌后第二天, 华盛顿州州长宣布该座吊桥的设计牢靠,计划按同样设计重建。冯·卡门觉得 此事不妥,便觅来一个塔科马海峡吊桥模型带回家中,放在书桌上,开动电扇 吹风,模型开始振动起来,当振动频率达到模型的固有频时,发生共振,模型 振动剧烈。果然不出所料,塔科马海峡吊桥倒塌事件的元凶,正是卡门涡街引 起桥梁共振。其后冯·卡门令助手在加州理工学院风洞内,进一步测试塔科马 海峡吊桥模型,取得数据,然后发一份电报给华盛顿州州长:“如果按旧设计 重建一座新桥,那座新桥会一模一样的倒塌”。
塔科马大桥坍塌原因分析

塔科马大桥坍塌原因分析摘要:塔科马海峡桥(Tacoma Narrows Bridge)位于美国华盛顿州,旧桥于1940年建成,同年11月,在19m/s的低风速下颤振而破坏,震动了世界桥梁界,从而引发了科学家们对桥梁风致振动问题的研究,形成了桥梁风工程的新学科,并将风振动研究不断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关键词:共振、风振动、扭振正文:大桥坍塌理论价值当时,人们对这种狭长的桥梁设计找不出可以指责的地方,认为桥梁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就足以安全了,其实不然。
因为那时人们对于悬索桥的空气动力学特性知之甚少,这场灾难在当时说来是属于不可预测的,或称不可抗拒的。
但是,塔科马海峡大桥的坍塌事故还是引起了工程技术人员的关注,它的经验与教训对以后的大桥设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此开始了现代桥梁的风洞研究与试验。
在今天看来,塔科马海峡大桥坍塌那天,海上的风并不是很大,事故的真正原因就是梁体刚度不足,在风振的作用下桥梁屈曲失稳。
桥梁在风的作用下产生了上下振动,振幅不断增大并伴随着梁体的扭曲,吊索拉断,加大了吊索间的跨度,使梁体支撑不均,直至使梁体破坏。
风是怎样作用在桥上的呢?为什么相当均匀的风,会使桥产生脉冲式的振动,然后变为扭转振动呢?研究的结果表明,是桥上竖直方向的桥面板引起了桥的振动,它对风的阻力很大,风被挡之后,大量的气流便从桥面板的上方经过然后压向桥面。
由于吹过的气流因不断地被屈折而使速度增加,所以在桥面板的上方和下方压力降低。
如果风总是从桥梁横向的正前方吹来,那倒不要紧,因为上下方的压力降低会互相抵消。
但是,如果风的方向不停地变换的话,压力就会不断地变化。
这一压力差作用在整个桥面上,并因挡风的竖直结构板后所产生的涡流而得到加强,结果桥就开始形成波浪式振动,过大的振动又拉断了桥梁结构,最终使桥梁坍塌。
幽默的美国人后来在谈起塔科马海峡大桥时诙谐的称之为舞动的格蒂(Galloping Gertie)。
从20世纪40年代后期开始,围绕塔科马海峡大桥风毁事故的原因后人进行了大量的分析与试验研究。
吊桥实例分析之塔克马桥的坍塌与重建

3
1940年,美国华盛顿州的塔科玛峡谷上花费640万美元,建造了一座主跨度 853.4米的悬索桥。建成4个月后,于同年11月7日碰到了一场风速为19米/秒的 风。虽风不算大,但桥却发生了剧烈的扭曲振动,且振幅越来越大(接近9米), 直到桥面倾斜到45度左右,使吊杆逐根拉断导致桥面钢梁折断而塌毁,坠落到 峡谷之中。当时正好有一支好莱坞电影队在以该桥为外景拍摄影片,记录了桥 梁从开始振动到最后毁坏的全过程,它后来成为美国联邦公路局调查事故原因 的珍贵资料。
造栈桥的提议,但20世纪20年代人们才达成一致意见,建造计划最终 在1937年得以继续,华盛顿州立法机关制定了华盛顿州的桥梁税并拨 款5000美元研究塔科马市和皮尔斯县对塔科马海峡建桥的需求。
从一开始,资金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拨款并不足以支付建桥成 本。但是大桥的建设却得到了美国军方的大力支持,大桥的建成将大 大方便海军在布雷默顿的造船厂和陆军在塔科马的军事基地的交通。
8
【大桥的坍塌】
大桥被风吹垮发生于美国太平洋时间1940年11月7日上午11时。 11月7日上午10点,风速增加到每小时64公里,大桥开始歪扭、翻腾,桥基
被拖得歪来歪去,左右摆动达45度,最后,随着震耳欲聋的巨响,一头栽进了海 峡。
11月7日凌晨7点,顺峡谷刮来的风带着人耳不能听到的振荡,激起了大桥本 身的谐振。在持续3个小时的大波动中,整座大桥上下起伏达1米多。10点时振动 变得更加强烈,幅度之大令人难以置信。数千吨重的钢铁大桥像一条缎带一样以 8.5米的振幅左右来回起伏飘荡。桥面振动形成了高达数米的长长波浪,在沉重 的结构上缓慢爬行,从侧面看就像是一条正在发怒的巨蟒。
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经典案例与解析

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经典案例与解析示例文章篇一:《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经典案例与解析》嗨,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那些事儿。
你们知道吗?工程质量安全可是超级重要的呢!就像我们搭积木一样,如果一块积木没搭好,那整个城堡可能就会塌掉。
工程也是这样,一个小的疏忽可能就会引发大的事故。
我先给大家讲一个特别有名的工程质量安全事故案例吧。
那就是美国的塔科马海峡大桥事件。
这座大桥啊,看起来特别雄伟,就像一条巨龙横跨在海峡之上。
可是呢,建成没多久就出事了。
那时候的人们啊,可能就想着赶紧把桥造好,没有好好地考虑到风对桥的影响。
你们能想象吗?当风一吹起来的时候,那桥就像一个醉汉一样,晃来晃去的。
刚开始可能还只是小晃,慢慢地就晃得越来越厉害了。
就好像是风在和桥做游戏,而且是那种特别调皮的游戏,风想把桥给弄倒似的。
当时桥上还有汽车在行驶呢。
那些司机肯定特别害怕,就像我们在坐过山车的时候突然发现过山车要散架了一样。
他们开着车,感觉桥一直在颤抖,估计心里都在想:“这桥是不是要塌了呀?我的天哪!”果不其然,没过多久,这座大桥就真的塌了。
巨大的桥梁就像被一个无形的大手给折断了一样,“轰”的一声掉进了海里。
这可真是一场大灾难啊。
这告诉我们什么呢?就好比我们做一件事情,不能只看表面,要考虑到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
如果当时建造这座桥的工程师们能多做一些关于风对桥影响的测试,多考虑一些细节,也许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了。
再来说说我们国内的一个案例吧。
有一个建筑工程,本来是要盖一个高楼大厦的。
施工队啊,可能为了节省成本,就偷偷地用了一些质量不太好的建筑材料。
这就像是我们做饭的时候,本来应该用好的食材,却用了一些快坏掉的食材,那做出来的饭肯定不好吃,而且还可能吃坏肚子呢。
这个工程也是一样的道理。
那些不好的建筑材料就像一颗颗定时炸弹,随时都可能引发危险。
在施工过程中,工人们可能也没有按照严格的施工标准来做。
我听爸爸说,他有一个朋友在那个工地上干活。
塔科马海峡大桥坍塌之谜——流体力学的魅力浅说

和理念的巨大影响)。
柱 面压 力 波 动 之 谜 :卡 门涡 街 的 发 现
人 们 会 问 :卡 门 涡 街 是 怎 样 发 现 的 ?时 光 得 倒 转
到 9 年之前 。 8
爬 出支离破碎 的桥面 ,返 回岸边 。
那 么 ,塔 科 马 海 峡 大 桥 坍 塌 的 罪 魁 祸 首 何 在 ?一 时 众 说 纷 纭 , 成 了不 解 之 谜 ,解 谜 的 责 任 历 史 地 落 到
了 空 气 动 力 学 家 冯 ・ 门 的身 上 。 卡
1 1 年 , 冯 ・ 门还 是 哥 廷 根 大 学 的一 位 初 出 茅 91 卡 庐 的 编 外 讲 师 。此 前 三 年 , 他 在 普 朗特 指 导 下 完 成 了 塑 性 力 学 方 面 的博 士 论 文 ,开 始在 力 学领 域 纵横 驰 骋 。 冯 ・ 门 知道 普 朗特 及 其 学 生 对 旋 涡 流 动 颇 感 兴 卡 趣 , 但 他 踏 入 这 一 研 究领 域 纯 粹 事 出偶 然 。 当 时 , 一 位 勤 勉 的 学 生 希 门茨 正 按 导 师 普 朗特 的指 导 ,进 行 匀 速 水 流 中 圆 柱 体 表 面 的压 力 测 量 。糟 糕 的 是 ,希 门 茨 发 现 ,测 得 的压 力 总 有 波 动 , 不 管 做 得 怎 样 细 致 , 水
公 里 /小 时 ) , 亦 即 , 大 桥 处 于 风 速 为 l. — 8 6米 7 8 1. / 的八 级 “ 风 ( a )” , 有 “ 娣 舞 动 ” 象 , 秒 大 gl e 中 虽 裘 现 但 似 乎 没 有 任 何 危 险 的前 兆 ; 几 分 钟 后 ,情 况 突变 , 桥 面 的有 节 奏 的起 伏 ( 下 振 动 )变 成 激 烈 的 扭 转 翻 上 滚 ( 振 ),观 察人 员 报 告 ,大桥 快 要 “ 个 儿 ”了 , 扭 翻 管 理 者 马 上 下 达 禁 止 通 行 令 。 再 过 几 分 钟 ,大 桥 更 加 剧 烈 地 歪 扭 、翻 腾 , 左 右 桥 侧 的落 差 达 1 米 , 桥 基 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共振(Resonance) 问题:受迫振动系统达到稳定振动状态后,周期 性外力角频率为何值,受迫振动振幅最大? 这是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 (5)式分母取极小值; 得: (1) p 0
2 p 0 2 2
(2)
(1)式对应强迫力为一恒力的情形,不合题意; (2)式是使(5)式分母取极小值的条件;
2 0 2
大阻尼
o
0
P
二、大桥的固有频率与其质量大小,形状等因素有关。 使用方法: 1、打开电源开关,电机转动,振动片产生振动现象; 2、调节电流(频率)控制旋扭,当电动机产生的驱动力 频率与振动片的固有频率接近或相等时,该振动片就会 发生共振,它的振幅迅速增大到非常可观的程度。再调 节电流(频率)控制旋扭,当驱动力的频率逐步远离振 动片的固有频率时,该振动片的振幅又逐步变小; 3、改变振动片的形状,其固频率随之改变; 4、改变振动片的质量,其固有频率随之改变 注意事项: 1、做实验时应该先将电路中的电流调到最小,然后打开 电源开关; 2 、振动片固定在两线线之间容易找到共振点。
剧烈振动是振幅 从刚才的介绍中我们知道引起大桥剧烈振动的外部原因是大风。
风的哪些因素会改变大桥的振幅 ?
大风的呼啸声
风速的大小即风对桥的作用力大小,这种力我们称作驱动力。 我们再看阵风,即是具有周期性的作用,物体在这种周期性外 力作用下的振动叫受迫振动。驱动力的频率用 f 表示。 风的吹动方向,即风向不同。 风速F风→驱动力 阵风→驱动频率f驱 吹动方向
从上面的实验我们可以得出应使大桥 的固有频率与当地大风的驱动频率相 差远一点,这样来避免大桥发生共振。
那么还有什么情况会使大桥毁坏呢? 地震、发洪水、整齐踏步等。
共振的魔力
共振创造了世界 共振不仅在物理学上运用频率非常高,而且共振现象 也可以说是一种宇宙间最普遍和最频繁的自然现象之一,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这么说,是共振产生了宇宙和 世间万物,没有共振就没有世界。
结论:强迫力的角频率满足(2)式时,受迫振动稳 定振动状态的振幅有极大值;此振动现象叫共振: 对应共振角频率;共振振幅;
r 02 2 2 共振频率
共振振幅 Ar
(3)
f 2
2 0 2
(4)
讨论:1. 小 r 0
2. 0 r 0 Ar 尖锐共振;
Ar 大
d2 x dx 总之: 2 02 x f cos pt dt 2 dt
x A cos(pt )
A f ( ) 4
2 0 2 p 2 2 p
共振频率
A
小阻尼 阻尼 0
r 02 2 2 共振频率
共振振幅 Ar
f 2
k ;2 C m; f F m; m
3.分析:强迫力不存在时,(2)式成为阻尼振动微 分方程;由微分方程理论:(2)式的解应包含阻尼 振动的解,另外还应包含(2)式的一个特解。总之: (2)式的解为:
x A0e
t
cos(t ) A cos(pt ) (3)
4.讨论:经足够长的时间, (3)式首项衰减为零, 故只有次项起作用。此时有解:
最后让我们再次感受一下共振对塔柯姆大桥的毁灭
请放映此页
共振亦能毁灭世界 对人体危害程度尤为厉害的是次声波所产生的共振。 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会接触到各种振动源,这些振动都可 能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由于共振的力量,巨大的冰川能被 “温柔”的海洋波涛给拍裂开。对于桥梁来说,不光是大 队人马厚重整齐的脚步能使之断裂,那些看似无物的风儿 同样也能对之造成威胁。
F kx
阻尼力:
f r Cv
由牛顿定律得:
m
整理得:
2
d x dt
2
2
kx Cx F cos p t
(1)
dx dx 2 2 0 x f cos pt 2 dt dt
(2)
注意:1. (2)式为受迫振动微分方程=非齐次常系 数二阶微分方程;
2.其中: 0
引起大桥剧烈振动的关键因素是大风的
驱动频率与大桥自身的固有频率 一、为了方便,我们用带有弹簧振子的这种装置 来进行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 1、先测出弹簧振子的固有频率; 2、至少分三步:慢、中、快匀速摇动把手。 3、在上述三步中分别测出摇把手的转动频率, 并观察弹簧振子的振幅。 4、比较三步过程中的记录并得出结论。
振幅(A)
风
我根据这座大桥所做的模型,大风电风扇来模拟。 开动不同风速 不同方向的风 吹) 周期性的风 大桥在不用风力下,并无明显区别 并无明显区别(只要“横”和“顺” 不同频率的阵风,只有在一定频率时, 大桥振幅才最大。
从这个实验看,除了大风,引起大桥产生剧烈 振动还与大桥的自身因素因有关。
风速→F风→驱动力 风 振幅(A) 阵风→驱动频率f 吹动方向 大桥本身的振动情况 固有振动→f
1940年11月7日美国的全长860m的 塔柯姆大桥因大风引起的振动而塌毁 , 尽管当时的风速还不到设计风速限值的 1/3。可是因为这座大桥的实际的抗共振 强度没有过关,所以导致事故的发生。
首 先 让 我 们 看 看 当 时 发 生 的 那 一 幕
请放映此页
点击
大桥的桥面在很厉害剧烈摇晃振动,最后因承受不住而断裂。
x A cos( pt )
(4)
称此时受迫振动系统达到稳定振动状态,对应 解(4)式:此时的角频率与强迫力角频率相同、 与强迫力有恒定相位差 ;
将上式带入(2)式可得稳定振动状态对应的振幅 和初相:
A
f ( ) 4
2 0 2 p 2 2 p
(5)
tg
2 p
Where in the World is the Tacoma Narrows?
1940 Tacoma Narrows Bridge
现在的 Narrows Bridge
The New (2007) Narrows Bridge
Google Earth 拍摄的照片
请放映此页
tacoma大桥因为承受不住剧烈振动而塌毁了。
2 0
2 p
(6)
( ) 4 2 p tg 2 2 0 p
2 0 2 p 2
A
f
2 p
(5)
(6)
讨论:受迫振动系统的稳定振动状态; 1.振幅和初相与初条件无关; 2.振幅和初相与强迫力振幅、角频率 以及系统固有频率、阻尼系数有关;
问题:稳定振动状态的振幅有无极值?有何 条件?对应何现象?
A
f固
f驱
大家可以得到了这一结论,我们把物体振幅加剧的现象 叫共振。 共振:①物体在作受迫振动; ②当驱动力的频率与物体的固有频率相等 或接近时。 现在我们用系统讨论一下 弹簧振子的受迫振动与共振 从而得出阻尼振动和共振的性质
此部分摘自梁志强老师教学课件
A.受迫振动 受迫振动:施加周期性外力作用下的振动; 这种周期性外力有时不可避免:周期性阵风作用下建 筑物发生的振动;桥樑由于火车行驶而引起的振动等; 受迫振动在电磁学、机械工程等领域都有重要应用。 问题:讨论在上述阻尼力模型作用下弹簧振子的受迫 振动; 设周期性外力: Ft F cos pt 弹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