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思
写关于秋思的诗句

写关于秋思的诗句1、《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代〕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全曲无一“秋”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清感人的天涯游子深秋漂泊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
2、《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宋代〕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首边塞词既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也暗寓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将军与征夫思乡却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
此词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反映出作者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场景,表达了作者自己和戍边将士们的内心感情,读起来真切感人。
3、《秋思》张籍〔唐代〕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洛阳城里刮起了秋风,心中思绪翻涌想写封家书问候平安。
又担心时间匆忙有什么没有写到之处,在送信之人即将出发前再次打开信封检查。
在消息传达不便的封建社会,长期客居异地的人常有类似的体验,一经诗人提炼,这件极平常的小事、极普通的题材就具有了代表性的意义。
后人每每读到,常有感同身受之叹,所谓人同此心,情同此理。
4、《秋思》陆游〔宋代〕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
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
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
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
利欲驱使人东奔西走,如同万头火牛奔突一样,倒不如做个江湖之人,像沙鸥鸟那样自由自在。
无所事事的时候感觉一日长似一年,即使是天大的事,喝醉了也就无事了。
在捣衣棒的敲击声中,深巷里的明月渐渐西沉,井边的梧桐树忽然摇动叶落,方知故乡也是秋天了。
《秋思》原文及翻译赏析

《秋思》原文及翻译赏析谁家水调声声怨,黄叶西风。
罨画桥东。
十二玉楼空更空。
创作背景词疑作于哲宗元符三年(1100)秋,时作者自苏州北上,途经扬州。
赏析《罗敷歌》,亦名《采桑子》,得名于汉乐府民歌《陌上桑》。
贺铸此题,为一五首组词,从其三上片所写“东南自古繁华地,歌吹扬州,十二青楼,最数秦娘第一流”,知此词写于扬州。
这首词的主调是抒发一种浓重的悲秋感,及由此而引致对人事聚散无常的深深悲慨之情。
首句“自怜楚客悲秋思”,直点悲秋情绪,为全词定一基调。
按楚客,指宋玉。
宋玉,楚人,其《九辩》曾有“悲哉!秋之为气也”的慨叹。
自怜,自我怜悯之意。
两字见出了作者远离家国,离群索居的苦闷。
正因为远离家国,离群索居,适逢肃杀悲凉之秋,词人郁闷的心境,更增几分惆怅感。
“难写丝桐”,承接上句,是说这种因秋所致的悲愁感,是任何美妙的音乐也难以抒发排遣而出。
四字言简意赅,渲染得恰到好处,非常委婉曲折地传达出了作者因秋所致的“悲”与“思”。
“目断书鸿,平淡江山落照中”。
这两句承前:因秋而悲,离群索居,于是自然勾起对家国的思念。
但极目远眺,望眼欲穿,何尝见任何传书的鸿影,唯只有那每日都见平淡无奇的山河掩映在一片落日的斜辉中。
平淡两字,用得恰到好处,将作者此刻心情,表露得十分真切。
试想,笼罩在一片悲秋思乡之情中的作者,又有何观景心思。
既无心观景,自然觉得所见之景平淡无奇。
况值黄昏时节,那沉沉欲坠的红日,配合上悲凉萧瑟的秋景,词人首先产生的感受就是一股莫名的凄楚之情。
好在词人虽无心赏景,而景色自不会因词人的主观感受而有所改变。
这句的好处在于作者有意无意之间非常客观形象地呈现给了读者一幅落日残照下的山河胜景图,给人以色调和谐、浓淡相宜之感。
“谁家水调声声怨,黄叶西风”。
按水调,曲牌名。
杜牧《扬州诗》:“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
水调属商调曲,其声哀怨,相传唐玄宗入蜀,听水调歌而深感“山川满目泪沾衣”。
这首词作于扬州,顺手化用杜牧诗句是很自然的。
《秋思》原文及翻译

《秋思》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名篇,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家临九江水石气,忽傍桐柏增凉好。
宜带白帽走相府,应随青娥去读书。
翻译:
自古以来,秋天就是孤寂的代表,但我却认为秋天比春天更美。
晴朗的天空中,一只孤鹤飞翔穿云而过,这引起了我的诗意,陶醉在碧蓝的夜晚。
我的家临近九江,听着水流声和观赏周围的石头和树木,感觉忽然变得凉爽宜人。
穿上白色的帽子,走进相府,或者和青娥一起去读书,这是再合适不过的事了。
秋思(共10篇)

秋思秋思(一)自古迁客骚人至秋多思悲叶独舞于空中盘旋风,吹叶黄草枯时我低头思考原来生命并不是如此漫长孤单而是短暂的和着瞬间的灿烂思绪如云,飘渺不定生命如诗平淡夹杂着绚烂血色夕阳,应浪漫如歌黄昏时分,依然绚烂如才秋·至秋·思上海市古田中学初三:吴晓燕秋思(二)秋风拂过洛阳城,树叶在秋风的吹拂下换上了金色的衣裳,离开了居住已久的枝头,一片又一片的从树枝上飘落下来,轻轻的飘落在路上。
哦,北方的秋天似乎来得特别早,南方还是绿色葱葱,北方的河南洛阳已是满城秋色。
久在异乡盛唐诗人张籍见到这一派凄凉摇落之景,触景生情,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
心中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
家乡虽然多年未亲近,但故乡亲人的古铜色的笑脸、飘香的米酒、袅袅炊烟,不时浮现在眼前。
张籍遥望着家乡的方向,忽然有一个想法在脑海中不安分的涌动。
张籍急忙来到书房,拿起笔、墨、纸,准备写封家书,再委托一位在洛阳的老乡王五给家里人送去。
张籍写信时有时兴奋异常,有时忧愁万分,有时唉声叹气,有时哑然失笑。
一会久坐沉思,一会挥笔疾书,一会又对信端详,洛阳虽然与家乡吴郡相隔很远,但写信时张籍仿佛回到家中,与父母亲手着拉手叙述别离之苦,年迈的母亲见是儿子回到家中,脸上挂着幸福的笑容,端着热气腾腾的米酒煮土鸡蛋放到儿子张籍桌前,催促张籍趁热吃。
儿时的伙伴也都从邻屋赶过来问这问哪,只有家中的一条老黄狗带着警惕的眼光,望着眼前这位陌生的客人……“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吗?我在洛阳挺好的,请爸爸妈妈不要太牵挂,如果身体不太好,请不要下地干活啦。
王五老乡回家乡,有什么话就对他说吧。
你的孙子很听话。
明年春节我一定回家,陪父母亲大人过一个团圆佳节。
好吧,信就写到这里吧。
此至,敬礼!”过了许久,一封家书终于写好了,张籍小心翼翼的把信放进信封中,交给了王五,叮嘱他一定要把信送到家人手中,千万把信保管好,别弄丢了。
《秋思》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秋思唐代:张籍原文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赏析盛唐绝句,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较少叙事成分;到了中唐,叙事成分逐渐增多,日常生活情事往往成为绝句的习见题材,风格也由盛唐的雄浑高华、富于浪漫气息转向写实。
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富于包孕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
第一句是写诗人客居洛阳,现在秋天到了。
诗人没有大笔浓墨的渲染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凄惨景象,读者的阅读中当然不会有那种“秋风秋雨愁煞人”的凄凉感受。
第二句紧承“见秋风”,正面写“思”字。
晋代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晋书·张翰传》)。
张籍祖籍吴郡,此时客居洛阳,情况与当年的张翰相仿佛,当他“见秋风”而起乡思的时候,也许曾经联想到张翰的这段故事。
但由于种种没有明言的原因,竟不能效张翰的“命驾而归”,只好修一封家书来寄托思家怀乡的感情。
这就使本来已经很深切强烈的乡思中又增添了欲归不得的怅惘,思绪变得更加复杂多端了。
“欲作家书意万重”,这“欲”字颇可玩味。
它所表达的正是诗人铺纸伸笔之际的意念和情态:心里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
本来显得比较抽象的“意万重”,由于有了这“欲作家书”而迟迟不能下笔的生动意态描写,反而变得鲜明可触、易于想象了。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这是诗人的写信时的心理活动和动作。
诗人并没有大张旗鼓地写自己怎么样废寝忘食,挑灯夜战地写家书,就是通过这样一个平凡的动作来说明自己是在写家书。
过去的交通很不发达,寄一封信回家就是一次漫长的旅行,写一次家书当然要写长一点了。
信写好了,发现还有的话没有说,当然要把信打开来补充一些了。
诗人这样写诗是很贴近生活的,但是诗歌不仅要贴近生活,还要贴近自己,贴近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思,这样才会震撼人心。
写秋思的古诗十首

写秋思的古诗十首秋思寄子由宋·黄庭坚山川悠远,天地秋色,虫鸣声中思亲情。
欲寄书信问平安,又怕匆匆未能尽。
松柏挺立高山上,自得闲适无人领。
若把老松拽将去,必须有牛千百头强。
译文:山川田野上草木枯萎凋零,知道季节已到了晚秋。
天气渐凉,促织鸣声四起,催促妇女赶制裘衣。
老松饱尝人间世态,高卧云壑。
要想把它拖走,如果没有沧江挽纤的上万头牛是办不到的。
赏析:这首诗是黄庭坚在秋季时对远方友人(子由)的思念,表达了深切的友情和无尽的思绪。
诗中描绘了秋季的景象,如草木凋零、促织鸣声等,同时也借助老松的形象来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牵挂。
秋思唐·王籍洛阳城里秋风起,心中思绪翻涌起。
欲写家书寄平安,又恐匆忙有遗漏。
松柏经霜更坚挺,想托云壑寄深情。
若要携它归故里,需借万牛始得行。
译文:洛阳城里刮起了秋风,心中思绪翻涌想写封家书问候平安。
又担心时间匆忙有什么没有写到之处,在送信之人即将出发前再次打开信封检查。
赏析:这首诗是王籍在洛阳时,秋季思念家人而作。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深深思念和无法言喻的情感。
通过描述秋风和书信,诗人巧妙地传达了自己的情感。
秋思宋·陆游秋夜寂静人难寐,窗外落叶声声碎。
欲寄家书问平安,又恐扰人梦中味。
译文:秋天的夜晚格外寂静,听到窗外落叶声声。
想给远方的人写封信,表达我的思念之情,但又怕打扰了他们的安宁生活。
赏析:这首诗是陆游在秋季夜晚时对远方亲友的思念。
诗中描绘了秋季夜晚的景象,同时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思念之情。
通过描述落叶声和寂静的夜晚,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思念。
秋思宋·秦观遥望天空鸿雁飞,欲写家书寄深情。
却因情深难为句,欲语还休意未尽。
译文:遥望远方的天空,看到一行大雁飞过。
我想给远方的友人写封信,表达我的思念之情,但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赏析:这首诗是秦观在秋季时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诗中描绘了秋季的景象,如大雁飞过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无法言喻的情感。
秋思最著名的十首诗

秋思最著名的十首诗1. 《天净沙·秋思》- 作者:马致远- 原诗: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 《秋思》- 作者:陆游(南宋)- 原诗示例: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
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
(具体诗句可能因版本而异)3. 《登高》- 作者:杜甫(唐代)- 原诗: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4. 《静夜思》- 作者:李白(唐代)- 原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作者:王维(唐代)- 原诗: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6. 《秋夕》- 作者:杜牧(唐代)- 注意:此《秋夕》与多首同题诗作存在,以下为一例- 原诗: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7. 《渔家傲·秋思》- 作者:范仲淹(北宋)- 原诗: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8. 《秋词》- 作者:刘禹锡(唐代)- 原诗: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 作者:李白(唐代)- 原诗: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10.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作者:陆游(南宋)- 原诗: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秋思古诗]秋思
![[秋思古诗]秋思](https://img.taocdn.com/s3/m/64ef4b9e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78.png)
[秋思(qiū sī)古诗]秋思秋思一:秋思张籍古诗(gǔshī)赏析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富于包孕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人对家乡(jiāxiāng)亲人的深切思念(sīniàn)。
秋思(qiū sī)唐代: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这是乡愁诗。
通过表达写信前后的心情,表达乡愁之深。
第一句交代“作家书〞的原因(“见秋风〞),以下三句是描写作书前、作书后的心理活动。
作书前是“意万重〞,作书后是“复恐说不尽〞。
“临发开封〞这个细节把“复恐说不尽〞的心态表现得栩栩如生,意形相融。
写的是人人意中常有之事,却非人人所能道出。
作客他乡,见秋风而思故里,托便人捎信。
临走时怕遗漏了什么,又连忙翻开看了几遍。
事本子平,而一经入诗,特别是一经张籍这样的高手入诗,便臻妙境。
这在诗坛上并不是常有的。
当然以家书为题材的作品,在唐诗中也不乏佳作。
像岑参的《逢入京使》:“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写作者戎马倥偬,路遇使者,托传口信以慰家人。
杜甫的《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写作者身陷安禄山占领下的长安,不知战乱中的家人是否安吉,切盼来书以慰远情。
他们都用独特的技巧表达了思家的心情。
这首诗与众不同的是寄深沉于浅淡,寓曲折于平缓,乍看起来,寥寥数语,细细吟味,却有无穷意味。
王安石《题张司业》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颇能道出这首诗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甘苦。
诗以秋风起兴,这是自《诗经》以来常用的手法。
秋风一起,北雁南飞,他乡羁旅,易触归思。
例如刘禹锡的《秋风引》就曾说:“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我们再来看看诗人的历史,原来他本籍吴中(今江苏苏州),这又使人想起晋人张翰的故事。
据《晋书·张翰传》说:“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思
一阵风吹过,感觉了一丝凉意,才发现树林悄悄地换上新装。
我驻足在一棵大树下,用心聆听风穿过树叶发出的美妙声音。
一片叶子禁不住秋风如此多情的抚摸,婀娜多姿地旋转着轻盈的舞步落在了我的脚下。
我弯腰捡起,这是一张饱经风雨的叶子,发黄的叶面上清晰可见雨留下的痕迹。
我轻轻地摩挲着这叶子,想着它如何度过了它的青春华少。
春暖花开的日子,它睁开了惺忪的睡眼,便一发不可收地开始了生命的旅程.展开紧握的稚嫩的双拳,沫浴着春风细雨,合着大自然天籁音乐时而跳舞时而好奇地探索新世界。
当嫩嫩的绿一点一点加深时就像少年到了不知愁滋味的时候,对什么都感兴趣,一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愣劲一下子窜到炎炎的夏日。
这时候叶子绿得发亮,在层层热浪袭来中放声高唱,把自己锻炼成能禁受风雨的的叶子;接着它迎来了暮年,可它不服老,既使离开大树的怀抱也要优美地舞一曲。
这就是叶子一生的经历-------平凡而
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