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射线和角_(黄春艳)
§8.2.2直线、射线、线段——线段的比较和画法教案41中黄春波

§8.2.2 直线、射线、线段——线段的比较和画法教案备课人:哈尔滨市第41中学校黄春波课程标准: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及线段中点的概念,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考试说明:理解线段的中点概念。
通过符合、文字、图形的转化,化“无形”为“有形”,培养学生的几何语言的运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线段比较大小的意义,掌握线段中点的概念,并能正确应用,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过程与方法通过线段作图的探究,逐步培养抽象概括能力,动手能力,并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探究,体会数学来源于实践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线段中点的意义。
教学难点:线段的和、差的画法及用几何符号语言表示中点的意义。
学具准备:刻度尺、圆规教学过程:一、课前热身,知识铺垫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与联系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选两名同学,这两位同学谁的个子高?你是怎么知道的?(课件演示),从而引入新课。
三、师生合作,探究新知(一)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小组讨论:要比较两同学的身高,可能会有几种方法?①量出同学的身高,对比;②两名同学站在同一块平地上,看头顶,直接比较。
1、让同学任意画两条线段,你能想出几种比较方法?①度量法:用刻度尺量出线段的长度,再比较大小;②叠合法:先把两条线段的一端重合,再看另一端的位置,从而确定两条线段的大小。
注意:两条线段大小关系只有相等、大于或小于三种,比较的方法有度量法、叠合法。
做一做比较下列每组线段的长短:2、度量法画线段:用刻度尺量出线段的长度,再画一条等于这条线段(二)用尺规法画线段:①先画射线AC ; ②用圆规量出线段a 的长度;③然后在射线AC 上截取AB= a ; ④即线段AC 就是所要画的线段。
四、理解新知,典例解析如图已知线段a 、b 请画一条线段AB=a+b ,EF=a-b 。
线段AB 就是a 与b 的和; 线段EF 就是a 与b 的差;试一试1、画一条线段使它等于已知线段的2倍、3倍等。
部编四年级上数学《线段、直线和射线》黄琼瑶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西南师大

《线段、直线和射线》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的联系与区别,会画线段、直线和射线。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画一画、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归纳提炼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含义和特点。
教学难点:归纳体会线段、射线和直线的联系与区别。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1、认识线段①示例引入出示图片:玩溜溜球的小女孩提问:溜溜球的线可以看成什么?||(课件演示线段)②观察线段的特征,如果想要知道线段的长度,你有办法吗?(学生讨论回答)a.直的b.有2个端点c.能测量长度③线段的画法先确定两个端点,再用直尺在两个端点之间画一条直直的线④画一条长4cm的线段(学生画,教师巡视纠正)⑤在教室中你能找到线段吗?指出来并指出线段的两个端点【设计意图】由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引入,使学生对于抽象的“线段”的认识建立在具体的生活模型基础上,有助于学生认识图形特征,形成表象,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认识直线①动画演示线段的两端向两边无限延长,得出直线的定义②观察直线的特征a.直的b.没有端点c.不能度量长度③问题:经过一点能画几条直线,学生实际操作预设1:画一条。
预设2:画很多(无数)条|||④问题:经过两点能画几条直线预设1:无数条预设2:3条预设3:1条3.认识射线①动画演示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得出射线的定义②观察直线的特征a.直的b.有1个端点c.不能度量长度③问题:经过一点能画几条射线,学生实际操作预设1:画一条。
预设2:画很多(无数)条④问题:经过两点能画几条射线预设1:无数条预设2:2条预设3:1条⑤生活中有哪些线我们能近似的看成射线?手电筒的光束,汽车车灯的光束,探照灯的光束等。
师总结:像手电筒、汽车灯和太阳等射出来的光线,都可以近似地看成是射线。
聚焦信息化的图形教学实践与思考r——《认识射线、直线和角》教学实录与思考

聚焦信息化的图形教学实践与思考r——《认识射线、直线和
角》教学实录与思考
黄玉春;吴庆鑫
【期刊名称】《华夏教师》
【年(卷),期】2018(000)007
【摘要】信息化的课堂被广大教师所接受,也备受稚嫩孩子们的喜爱.利用新技术信息化开展教学活动、创设情境,既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唤醒学生的已有认知经验,又能自然引进新课的内容,从而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思维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用运动的观点来观察、认识世界.本文以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课本中第77—78页例题为例,探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如何更好地利用新型教学技术.
【总页数】2页(P68-69)
【作者】黄玉春;吴庆鑫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市第一实验小学;江苏省高邮市第一实验小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用好起点引发自学创设素材加深理解——"线段、直线、射线和角"教学实录与评析 [J], 孙普;陈庆宪
2.用好起点引发自学创设素材加深理解——“线段、直线、射线和角”教学实录与评析 [J], 孙菁;陈庆宪;
3.借助动手操作与实例来了解概念——《直线、射线和角》的教学实录 [J], 史金枝;
4.《认识射线、直线和角》教学实践及思考 [J], 莫惠
5.几何概念教学的有效性思考——以"认识直线、射线和角"的教学为例 [J], 曹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昆阳镇二小四年级黄艳春《直线和射线和角》教学设计

《直线射线和角的认识》教学设计课题:认识射线、直线、角内容: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苏教版)P77—P78学情和教材分析: “直线、射线和角”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垂线与平行线”这个单元的起始课。
学生在二年级上册认识长度单位时,就已初步认识了线段。
本课在此基础上借助直观,引入射线和直线的概念,并让学生讨论线段、射线、直线的联系与区别。
进而教学角的概念和角的表示符号。
认识“直线、射线和角”是学生进一步学习“角的度量”的基础和前提。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空间观念形成会呈现一些明显的心理特征,如对直观的依赖较大,容易感知图形的外显性较强的因素。
由于“无限延长”的射线(直线)在生活中难以找到直观形象的例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体验到“无限性”。
因此,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创设机会,经历“感知——表象——想象”的过程,使学生头脑中直线和射线的表象逐步变得清晰,得以较好的体验“无限性”。
要变教为探,为学生设计自主探究的活动,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目标:1、认识直线、线段、射线及它们的联系和区别;2、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和读写法,会用尺画三线、角;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三线,角的概念,两点一线,点与点之间的距离。
教学难点:建立射线的概念,掌握直线射线和线段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建立角的概念。
教学准备:尺子等教具教学过程:一、认识三线1、线段:(1)猜谜:有始有终(打一数学名词)(2)揭示:线段(3)演示:先画“始”(左端点),再由其引出一条线,到一定长度时,点上“终”(右端点),停止其延长。
师生齐用手演示:一只手握紧拳头不动,另一只手慢慢延伸后突然停止并握紧拳头。
(4)生画一条4CM线段2、射线(1)师:“有始有终”是一条线段,那么,“有始无终”会是一条怎样的线呢?你能将它画下来吗?(2)生画,指名上台画。
《直线、射线、角度》教学计划(2020年区优质课一等奖)

《直线、射线、角度》教学计划(2020年区优质课一等奖)直线、射线、角度教学计划目标本教学计划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直线、射线和角度的概念,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这些概念。
通过此课程,学生将能够:- 理解直线、射线和角度的定义;- 辨别直线、射线和角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掌握使用直尺和量角器测量直线和角度的方法;- 解决与直线、射线和角度相关的问题。
教学内容和方法第一课:直线和射线的概念- 介绍直线和射线的定义;- 利用教材上的例题帮助学生理解直线和射线的特点;- 使用实物或图片展示直线和射线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直线和射线的特点。
第二课:角度的概念和测量- 介绍角度的定义和符号表示;- 使用教材上的图示帮助学生理解角度的概念;- 引导学生使用直尺和量角器测量角度;- 利用实例让学生感受角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第三课:角的分类和性质- 介绍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 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类型角的性质,例如锐角小于90度,直角等于90度;- 利用教材上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对角度性质的理解。
第四课:角的相互关系- 引导学生理解相邻角、补角和余角的概念;- 利用教材上的例题让学生掌握计算相邻角、补角和余角的方法;- 引导学生思考并解决与角度相互关系相关的问题。
教学评估- 每节课结束时进行简单的课堂小测验,检查学生对概念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通过课堂讨论和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直线、射线和角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最终进行一次综合性的测试,检验学生对直线、射线和角度的掌握情况。
资源准备- 教材:包含直线、射线和角度的定义、例题和练习题;- 实物或图片:展示直线和射线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直尺和量角器:用于测量直线和角度。
时间安排- 第一课:直线和射线的概念(1课时)- 第二课:角度的概念和测量(2课时)- 第三课:角的分类和性质(2课时)- 第四课:角的相互关系(2课时)以上为《直线、射线、角度》教学计划的基本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直线、射线和角度的概念,培养其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直线、射线、角度》教学计划(2020年区优质课一等奖)

《直线、射线、角度》教学计划(2020年区优质课一等奖)直线、射线、角度教学计划(2020年区优质课一等奖)一、教学目标- 了解直线、射线和角度的概念和特征;- 能够正确使用直线、射线和角度的术语;- 能够测量和构造直线、射线和角度;- 能够解决与直线、射线和角度相关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直线的定义和特征- 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直线的概念;- 探究直线的特征,如无始无终、无厚无宽等;-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的直线,如书桌、白板等。
2. 射线的定义和特征- 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射线的概念;- 探究射线的特征,如有始无终、无厚有宽等;-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的射线,如太阳光线、电筒光线等。
3. 角度的定义和特征- 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角度的概念;- 探究角度的特征,如两条射线的夹角、角的顶点等;-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的角度,如门把手的转动角度、钟表的时针与分针夹角等。
4. 直线、射线和角度的测量和构造- 研究使用直尺、量角器等工具进行直线、射线和角度的测量;- 研究使用尺规作图法进行直线、射线和角度的构造。
5. 解决与直线、射线和角度相关的问题- 练运用直线、射线和角度的概念解决几何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与直线、射线和角度相关的实际问题,如日常生活中的角度测量等。
三、教学方法- 案例引入法: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直线、射线和角度的概念;- 探究式研究法: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和探究直线、射线和角度的特征;- 演示法:使用实物或图形进行直线、射线和角度的演示;-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测量和构造直线、射线和角度;- 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在小组或全班进行交流和讨论解决问题。
四、教学评价-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表现;- 批改学生完成的练和作业;- 进行小测验,检验学生对直线、射线和角度的理解;- 组织学生参与小组或个人项目,展示对直线、射线和角度的应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 直尺、量角器等测量工具;- 尺规作图工具;- 实物或图形案例;- 教学投影仪或白板等辅助教学设备。
《直线_射线和角》评课稿

《直线,直线,射线和角》评课稿评课人黄少波感谢朱老师给我们一次学习的机会。
朱老师的态度非常认真,也非常虚心,试教了很多次。
我听了她的几节试教课,一节比一节精彩,一节比一节趋向完美。
本节课有几个地方值得我学习:一,思路清晰,处理得当。
由于学生以前已经学过线段,朱老师就从画线段入手引入新课,让学生观察线段,说说线段的特点。
画好一条线段后,老师顺势擦掉了一个端点,就过渡到射线的学习上。
学完射线后,再擦掉线段的两个端点,直线就形成了。
三种线形的过渡比较自然,顺理成章,学生学习起来比较轻松。
二、注重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
通过眼看、动口说、动手画、动脑思让学生观察、想象、体验、操作、思考、概括从而建立线段、直线、射线和角的概念。
三、动手实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朱老师留足了时间让学生深入的感悟学习材料,能充分展开学习过程,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经历数学的过程中逐渐建立概念。
比如,探究“经过一点可以画多少条射线?”“经过一点可以画多少条直线?”“经过两点可以画多少条直线?”这几个问题时,朱老师让学生画了,体验了,得到了准确的答案。
在比如,通过小组活动,总结线段、直线、射线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师生交流尽量实现数学隐性知识的显现化,让他们深刻的理解和掌握这三者之间的涵义和区别。
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不但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探索的空间,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索能力。
整堂课自始至终让学生经历观察、体验、操作、猜想、验证、思考、概括等数学活动,体现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四、把握课堂知识的生成,演绎精彩课堂。
“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有生命,有活力,有发展的潜能。
他们带着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兴趣和需求、思考和灵感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异彩纷呈。
朱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时刻关注生成,并及时捕捉课堂上师生互动中产生的有探究价值的新情况、新信息、新问题,重新调整教学结构,重组信息传递方式,把师生互动的探索引向深入,使课堂上产生新的思维碰撞,促进教学的不断生成和发展,从而使课堂更加精彩。
《直线、射线与角度》教学方案设计(2020区优质课一等奖)

《直线、射线与角度》教学方案设计(2020区优质课一等奖)直线、射线与角度教学方案设计背景介绍本教学方案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直线、射线与角度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本方案设计在区级优质课评选中获得一等奖,适用于2020年的几何教学。
教学目标- 理解直线和射线的定义和特征。
- 掌握直线和射线的符号表示法。
- 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确定角的大小。
- 熟练使用角度单位度和角度符号。
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步:直线和射线的定义和特征(15分钟)1. 引入直线和射线的概念,给出它们的定义。
2. 通过示意图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说明直线和射线的特征。
3. 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找出直线和射线的实际应用。
第二步:直线和射线的符号表示法(15分钟)1. 引导学生理解直线和射线的符号表示法,包括字母和箭头符号。
2. 给出一些示例,让学生练使用符号表示直线和射线。
第三步:角的大小的确定(20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不同角的大小,并发现规律。
2. 通过示意图和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如何确定角的大小。
3. 引导学生使用直尺、量角器等工具进行角度测量。
第四步:角度单位度和角度符号(15分钟)1. 介绍角度的单位度和角度符号。
2. 引导学生理解角度的度量方式。
3. 给出一些角度的度量例子,让学生练使用度和角度符号。
第五步:综合练和巩固(15分钟)1. 给学生布置一些综合练题,涵盖直线、射线和角的知识点。
2. 鼓励学生独立解答问题,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3. 针对学生的错误或困惑,进行及时的纠正和解释。
教学评估- 学生课堂表现观察评估:包括学生的参与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 练题和作业评估:通过学生完成的练题和作业,评估他们对直线、射线和角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资源和工具- 示意图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 直尺、量角器等几何工具- 综合练题和作业教学延伸-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测量,探究角度的度量方法和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一做
1. 画一画,从一点出发可以画多少条射线?
可以画无数条.
2.按要求画一画。你发现了什么?
(1)经过上面任意一点画直线。
我发现可以画无数条。
(2)经过上面任意两点画直线。
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下图中一共有( 6)条线段, (1 )条直线,( 8)条射线。
选择题:
1、线段有( C )端点。射线有( B )端点。 直线有( A )端点。 A、无 B、1个 C、2个 D、3个
我会猜,也会画
谜语:有始有终 (打一条线)
谜底:线段
想一想:线段有哪些特点?
1.有两个端点 2.两边都不能无限延长 3.可以量出长度。
射线有什么特点? 自学课本35页第二段。
下列各图,哪些是射线?哪些不是射线?
是
不是
• •
•
•
不是
是
不是
直线有什么特点? 自学课本35页第一段。
直线、线段和射线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呢? 小组讨论一下,把你们的发现填在表格中。
直线、射线和线段有什么联系?
线段和射线 都是 直线的一部分。
选择题:
1、线段有( C )端点。射线有( B )端点。直线有 ( A )端点。 A、无 B、1个
A
C、2个
D、3个
2、一条(
A、线段
)长8厘米。
C、射线
D
B、直线
3、从一点可以引出(
A、1条 B、2条
)条射线。
C、4条 D、无数条
下图中共有( 1 )条直线, ( 8 )条射线,( 6 )条线段。
判断题:
1、直线比射线长。………………………… ( ) 2、两条射线就能组成一个角。 …………… ( )
3、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程度决定的,与边的 长短无 关。…………………………………………… ( )
2、一条( A
)长8厘米。 C、射线
A、线段
B、直线
3、从一点可以引出( D )条射线。
A、1条 B、2条 C、4条 D、无数条
判断题:
1、射线比直线短。 ( ) 2、直线、射线和线段中,只有线段 可以度量长度。 ( ) 3、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 图形叫做角。 ( ) 4、一个角的两边叉开得越大,角就 越大。 ( )
下图中共有( 1 )条直线, ( 8 )条射线,( 6 )条线段。
第三关
1.射线有( 一 )个端点,线段有( 两 )个端点。
2.一个完整的角是由一个( 顶点)和两条( 边)组成的。
3.下图中从一点引出了三条(射线 ),组成了( 三)个角。
第四关
第五关
第六关
数一数,下面的图形是由几个角组成的?
直线
射线
线段
1.画一画,从一点出发可以画多说
多少条 射线 1.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 无数条直线 2.经过一点可以画 多少条 可以画多少条直线 3.经过两点 只能画一条直线
直线、射线与线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线段可以量 出长度
直线和射线 可以无限延 伸。
线段有两个端点, 直线没有端点, 射线只有一个端 点。
图形 相同点 端点个数 延长情况
线段
都 是 直 直 的 线 2
长度
不能延长 可测量
射线
直线
1
0
一端无限 延长 不可测量
两端无限 延长 不可测量
他们的说法对吗?
一条直线长1.5米。 × 一条射线比一条直线 短。× 线段有两个端点,射线只有 1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
√
1
2
3
4
5
6
7
1
6
3
4
5 2 7
边 顶点 边
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1
2
角通常用符合“ ”来表示。
记作: 1
读作:角1
记作:
读作:角2
2
下列图形中哪些是角?
不是
是
第一关
是
不是
是
不是
他们的说法对吗?
一条直线长1.5米。 × 一条射线比一条直线 短。× 线段有两个端点,射线只有 1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
√
第二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