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资产证券化案例

合集下载

资产证券化成功案例3个

资产证券化成功案例3个

资产证券化成功案例3个资产证券化是指将一组能够产生独立、可预测现金流的基础资产,通过一系列的结构安排和组合,对其风险及收益要素进行分离和重组,并实施一定的信用增级,从而将组合资产的预期现金流的收益权转换成可以出售和流通、信用等级较高的资产支持证券的过程。

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关于资产证券化成功案例,欢迎大家前来阅读!资产证券化成功案例篇1:目前,我国在商业地产(专题阅读)资产证券化(专题阅读)领域已开展了一些探索。

在已有案例中,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标准REITs,如开元REITs和春泉REITs,均在香港上市;二是准REITs,以中信启航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和高和资本的中华企业大厦案例为代表;三是其他通过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形式实现的资产证券化,如欢乐谷主题公园入园凭证收入专项资管计划、海印股份专项资管计划等。

如开元REITs和春泉REITs,以国内酒店、写字楼为基础资产,通过REITs打包在香港上市。

开元REITs。

2013年7月在香港上市,基础资产为浙江开元集团旗下4家五星级酒店和1家四星级酒店。

实际发行25%的基金份额,发行价为3。

5港元,募集资金6。

75亿港元,预期回报率为7。

8%,由开元集团做担保,如达不到预期收益率,则由开元集团补足。

从投资人的结构来看,公众持有人比例为32。

42%、凯雷28。

39%、浩丰国际39。

20%。

春泉REITs。

2013年11月在香港发售,管理人为春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基础资产为北京华贸中心两座写字楼及地下停车位,发售定价为每单位基金份额3。

81港元,募集资金规模为16。

74亿港元,预计年化收益率为4。

94%-5。

23%。

2、准REITs典型案例包括高和资本的中华企业大厦案例和中信启航资管计划,其在部分运作环节上所呈现的方式已与私募REITs非常接近。

高和资本中华企业大厦案例。

中华企业大厦系位于上海南京西路上的一栋老旧的写字楼,高和资本通过非公开方式向高净值人群募资,门槛一般在3000万元以上,同时还利用了较高的金融杠杆。

绿色资产证券化的运作发展及路径优化的建议与对策研究

绿色资产证券化的运作发展及路径优化的建议与对策研究
汇报人:
绿色资产证券化的运作发展及路径优化的建议与对策
目录
添加目录标题
绿色资产证券化的概述
绿色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模式
绿色资产证券化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绿色资产证券化路径优化的建议与对策
案例分析
添加章节标题
绿色资产证券化的概述
基础资产:包括但不限于可再生能源、节能环保、绿色交通等领域的资产
绿色资产证券化:将绿色资产作为基础资产进行证券化的一种金融工具
加强投资者教育,提高投资者对绿色资产证券化产品的认知和接受度
推动绿色资产证券化产品的评级和认证,提高市场认可度和投资者信心
加强监管机构对绿色资产证券化市场的监管力度,确保市场秩序和投资者权益
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确保绿色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透明度和真实性
绿色债券:用于支持绿色项目的债券,可以降低融资成本
绿色资产证券化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关注和发展
绿色资产界定不清,缺乏统一标准
信息披露不充分,投资者难以评估风险
监管机制不完善,存在市场风险和道德风险
投资者教育不足,市场接受度不高
政策支持:政府鼓励绿色金融发展,为绿色资产证券化提供政策支持
市场需求: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投资者对绿色资产证券化的需求不断增加
技术创新:新技术的应用为绿色资产证券化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国际合作: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国外经验,推动绿色资产证券化发展
绿色资产证券化路径优化的建议与对策
制定绿色资产证券化相关法规,明确监管机构和监管职责
完善绿色资产证券化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建立绿色资产证券化信息披露制度,提高市场透明度
加强绿色资产证券化风险管理,确保市场稳定发展
提高资产流动性:证券化可以提高资产流动性,因为证券化可以将资产转化为证券,从而提高资产的流动性。

绿色资产证券化的路径、挑战与改进措施——以光伏发电资产证券化为例

绿色资产证券化的路径、挑战与改进措施——以光伏发电资产证券化为例

92一、引言近年来,安徽省开始大力引进光伏设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光伏相关产品产量名列全国前列,2018年太阳能电池产量位居全国第三。

同时,安徽省光伏发电装机量呈爆发式增长,截至2018年末,累计装机容量达1118万千瓦,位居全国第五。

特别是随着光伏扶贫的推进,截至2018年末,建成的光伏扶贫项目装机量达240余万千瓦,居全国首位。

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新型清洁能源,符合绿色金融支持范围。

安徽省现有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大,光伏扶贫项目比重高,面对如此庞大规模的光伏资产,亟需利用金融手段进一步提升资产的流动性,盘活存量资产。

2018年,我国绿色债券发行额达到2103亿元人民币,占全球发行量的18%,比2017年增长了33%。

2019年上半年,我国累计发行1439亿元人民币的绿色债券,同比增长62%。

具体来看,在2018年国内绿色债券市场上,公司债376亿元,企业债214亿元,中期票据183亿元,金融债1289亿元,资产支持证券138亿元。

自2016年国内首单绿色资产证券化项目发行以来,绿色资产证券化业务快速发展,占绿色债券总发行量的比重从绿色资产证券化的路径、挑战与改进措施——以光伏发电资产证券化为例叶文辉 李 嘉摘要:安徽省作为光伏产业大省,近年来在光伏发电上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面临光伏资产流动性差等挑战。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融资手段,对于提高光伏发电等产业的绿色资产流动性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文分析了绿色资产证券化路径,结合安徽省光伏发电产业的资产特点,提出一系列推进绿色资产证券化的举措,包括运用光伏发电天气指数保险来规避天气风险、确定拟证券化用户的最低上网额度来保证电费收入、区分光伏资产不同部分的证券化比例来合理分担风险等。

关键词:绿色资产 资产证券化 光伏发电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1246(2020)01 - 0092 - 09932016年的1.7%提高到2018年的5%。

资产证券化的案例

资产证券化的案例

资产证券化的案例资产证券化这事儿,听起来好像挺高深莫测的,但其实在咱们生活中也有不少实实在在的例子。

比如说,有一家大型的租赁公司,他们手上有大量的租赁合同。

这些合同就意味着未来会有稳定的租金收入。

但问题是,这些未来的收入现在没法马上变成实实在在的钱,公司想扩大业务或者进行新的投资,资金就有点紧张啦。

这时候,资产证券化就派上用场了。

租赁公司把这些租赁合同打包成一个资产池,然后找专业的金融机构来评估和设计。

金融机构呢,就根据这些合同未来能产生的现金流,发行证券。

这些证券卖给投资者,投资者就相当于提前把未来的租金收益给买下来了。

租赁公司一下子就拿到了钱,可以去干新的事儿。

而投资者呢,也能根据这些租赁合同的表现,获得相应的收益。

我记得有一次去参加一个金融研讨会,就碰到了一个专门研究资产证券化的专家。

他给我们分享了一个特别有趣的案例。

有一家消费金融公司,专门给消费者提供小额贷款。

这些贷款分散在全国各地,金额不大,但数量众多。

这家公司把这些小额贷款组合起来,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方式进行融资。

他们把这些贷款的还款现金流进行预测和分析,然后设计出不同风险和收益等级的证券。

那些风险承受能力低的投资者,可以选择比较稳健的证券;而那些敢于冒险、追求高收益的投资者,就可以选择风险稍高但收益也更可观的证券。

这就好比是一个大拼盘,每个人都能根据自己的口味挑到适合自己的那一份。

再比如说,在房地产领域也有资产证券化的身影。

有一个大型的房地产开发商,他们建了好多商业物业,像写字楼、商场之类的。

这些物业每年都能收不少租金。

开发商把这些租金收益权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方式变成证券,卖给投资者。

这样一来,开发商回笼了资金,可以继续去开发新的项目;投资者呢,也能分享到房地产市场的收益。

资产证券化就像是一个神奇的魔法棒,把原本沉睡的资产变成了流动的资金,让各方都能从中受益。

但资产证券化也不是没有风险的。

如果基础资产的表现不如预期,比如说租赁合同大量违约,或者贷款收不回来,那投资者可就要遭受损失了。

光伏行业资产证券化案例

光伏行业资产证券化案例

光伏行业资产证券化案例
1. 中电科技光伏发电资产证券化项目:2018年,中电科技集
团将其光伏发电项目资产进行证券化,发行了一只价值1亿元人民币的光伏资产证券化产品。

该产品由光伏电站项目的现金流收益权构成,投资者购买证券化产品后可以获取光伏电站项目的现金流回报。

这个案例是国内首次将光伏发电项目资产进行证券化,为光伏项目提供了融资渠道,同时也提升了投资者的资产配置选择。

2. 美国太阳能产业债券证券化项目:美国一家太阳能公司于2016年发行了一只价值2亿元美元的太阳能产业债券证券化
产品,这些债券的回报来自该公司所持有的太阳能项目收益权。

投资者可以通过购买这些债券来分享太阳能项目的现金流回报。

该项目成功吸引了一些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的资金,为太阳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

3. 德国太阳能资产证券化项目:德国一家太阳能公司在2017
年发行了一只价值1亿欧元的太阳能资产证券化产品。

该产品基于公司旗下的太阳能电站项目的现金流回报,投资者可以通过购买该证券化产品来分享太阳能电站项目的收益。

这个案例是德国首次将太阳能电站项目资产进行证券化,为公司提供了融资渠道,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了可持续能源投资的选择。

三峡新能源绿色资产证券化案例分析

三峡新能源绿色资产证券化案例分析

三峡新能源绿色资产证券化案例分析自工业文明出现以来,环境问题不断涌现。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发展迅速,自然也少不了工业文明带来的水污染、土地沙化、大气污染等一系列生态问题,同时这一系列问题也已经渐渐渗透到人们正常生活中,严重困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社会正常发展。

随着国际社会对环境问题关注度的增加,我国也开始着手发展绿色产业。

绿色产业的发展中缺少足够的资金,这就需要金融市场的参与来解决这一问题。

绿色债券市场在《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绿色金融债券的公告》等出台后逐渐有了雏形,而且在最近几年,我国政府部门对绿色债券发展提供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各金融机构、企业单位也纷纷参与其中,绿色债券呈井喷式发展。

作为国内最大的清洁能源公司之一,三峡集团在绿色债券发行方面走在国内企业的前列。

因此,本文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以三峡集团为研究对象,针对集团在2016年至2018年间发行的几期绿色债券进行研究。

研究内容主要围绕三峡集团发行绿色债券的外部环境、绿色债券发行动因以及发行产生的效应三方面进行展开。

本论文首先介绍三峡财务、经营情况,对三峡集团的偿还能力等进行初步分析,得出发行绿色债券是三峡集团充分考虑自身发展特点以及自身经营能力的战略选择。

紧接着具体介绍三峡集团发行绿色债券的基本情况以及募集资金投向,并对三峡集团发行绿色债券的动因进行分析,包括降低集团融资成本、改善集团债务结构等在内,最后还对三峡集团近几年的环境效应等进行分析。

说明发行绿色债券满足了我国企业的融资需求,节约融资成本,符合集团的发展战略需求,三峡集团绿色债券的成功发行为我国其他企业发行绿债提供了借鉴。

由于绿色债券在我国金融市场中还属于新生事物,在政策引导、评估体系、激励机制等各个环节仍然存在很多缺陷,企业在发行绿色债券仍然有很多顾虑,针对此类情况,文章最后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对我国绿色债券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提出包括强调绿色效应、完善政策激励机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与评估设施等建议,有助于推动中国中小型实体企业加入到绿色债券市场,确保绿色债券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

绿色债券案例

绿色债券案例

绿色债券案例
绿色债券是指由企业或政府发行的用于筹集资金以支持环境保
护项目或可持续发展项目的债券。

这种新型债券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其具有的环境保护和社会效益也逐渐被市场所认可。

下面是一些关于绿色债券的案例:
1. 巴黎地铁:为了推动可持续交通,巴黎地铁公司发行了一系列绿色债券,融资用于地铁线路的扩建和改造。

这些债券所获得的资金将用于购买更多的电动列车,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改善交通枢纽和建设更多的自行车道等。

2. 瑞典国家住房银行:为了推广可持续住房和减少碳排放,瑞典国家住房银行发行了一系列绿色债券,融资用于建造更多的能源效率高、使用可再生能源的住房项目。

这些债券将直接支持瑞典政府的可持续发展计划,并在市场上获得了广泛认可。

3. 中国清洁能源基金:为了推广清洁能源的发展,中国清洁能源基金发行了一系列绿色债券,融资用于投资清洁能源项目和技术创新。

这些债券将帮助中国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目标,并促进清洁能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和普及。

4. 美国加州:为了推广可持续发展和减少碳排放,美国加州发行了一系列绿色债券,融资用于建设公共交通系统、改善水资源管理、发展再生能源等。

这些债券将有助于加州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目标,并在全球范围内树立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榜样。

总之,绿色债券的发行已经成为了支持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
一种新型融资方式,其所带来的环境保护和社会效益也在逐渐得到认可和推广。

首创环保绿色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案例研究

首创环保绿色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案例研究

首创环保绿色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案例研究首创环保绿色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案例研究近年来,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议题。

以绿色供应链为代表的环保领域不断创新,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来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在这一背景下,首创环保绿色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应运而生,成为一种有效的金融工具,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

本文将通过一个案例研究,探讨该形式的金融创新对环保产业的支持和促进作用。

案例背景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废旧电池回收与再利用的企业。

该公司通过建立绿色供应链,从废旧电池的收集、运输到再利用的整个过程实现了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

然而,由于收集、储存和处理废旧电池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该企业在扩大规模和市场份额方面受到了限制。

因此,公司希望通过金融工具来解决资金问题,并在此过程中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

金融创新措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该企业选择了环保绿色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

该方案的基本原理是将废旧电池回收市场中的待收账款(金融资产)通过专业机构进行资产证券化,发行优先级不同的证券产品。

随后,这些证券产品可以在金融市场上流通,通过融资方式为公司筹集资金。

与传统融资方式相比,环保绿色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具有更低的融资成本和更高的灵活性。

运作流程具体而言,该企业的环保绿色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该企业将待收账款交由专业机构,由机构评估和审核资产的质量和收益。

然后,机构根据评估结果将这些待收账款进行划分,发行不同优先级的证券产品。

优先级较高的证券产品代表了相对较低的风险和稳定的收益,较低的证券产品则代表了更高的风险和潜在收益。

随后,这些证券产品将在金融市场上流通,并由投资者购买。

最后,通过投资者购买证券产品所筹集的资金将直接流入该企业,用于废旧电池的收集、储存和处理,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

影响和效果首创环保绿色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方案为该企业带来了许多积极影响和效果。

首先,通过金融资产证券化,该企业成功筹集了大量资金,解决了扩大规模和市场份额的资金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资产证券化案例
绿色资产证券化是指通过将绿色资产打包成证券,发行给投资者,从而筹集资金用于
绿色投资,增加绿色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近年来,绿色资产证券化发展迅速,成为推动
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绿色资产证券化的一些案例。

1. 美国纽约州公用事业公司(NYPA)太阳能证券化项目
2016年,纽约州公用事业公司(NYPA)推出了一项太阳能证券化项目,筹集了1.6亿美元资金,用于支持太阳能项目的发展。

该项目基于NYPA的太阳能资源,将其打包成38
个信托基金,并发行给投资者。

该项目的成功证明了绿色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促进了绿
色经济的发展。

2. 欧洲投资银行(EIB)绿色债券
欧洲投资银行(EIB)是欧盟成员国共同持股的机构,拥有强大的信用保证和融资能力。

EIB于2007年推出了全球首个绿色债券,2008年又推出了绿色债券计划,截至2019年,
已成功发行了超过320亿欧元的绿色债券,用于支持绿色项目的发展。

EIB的绿色债券不
仅帮助其实现了可持续性发展目标,也成为了推动全球绿色资产证券化发展的有力推动
力。

3. 芬兰能源公司Fortum的风力证券化项目
芬兰能源公司Fortum于2017年推出了一项风力证券化项目,发行了1.5亿欧元的风
电项目证券,并成功吸引了各种类型的投资者。

该项目的成功不仅为Fortum融资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也为其他公司证明了再生能源项目通过绿色资产证券化筹资的可行性和可
靠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