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影剂肾病百度文库

合集下载

造影剂肾病

造影剂肾病
含碘对比剂在心血管疾病中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2012)
糖尿病
糖尿病 尤其是合并CKD时,据 报道,糖尿病病史>10年、年龄 >50岁、 合并血管病变且 eGFR<60ml/(min・L73m2)的患 者,CIN患病率几乎达 100%。
造影剂因素
(1)造影剂剂量: 剂量↑CI-AKI风险↑ (2)高危患者造影剂剂量>100ml时,患病 率明显增高 (3)造影剂种类:高风险患者选择低渗造影 剂、等渗造影剂
饮水疗法
饮水量
造影剂
<100ml 100-200ml
>200ml
1000ml 1500ml >2000ml
强化口服水化:治疗后6h 内3ml/Kg/h,射血分数<40% 或者Killip分级>1级的速度 减半
林丽霞.强化口服水化预防急性心机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发生造影剂肾病的作用.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9.25(02):146-149
病史:有糖尿病史10年、高血压病史20年,吸烟30余年。
体检:体温 36℃,脉搏 68次/分,呼吸 20次/分,Bp120/62mmHg,体 重 66kg。
实验室检查:肾功能:尿酸500umol/L,肌酐152Umol/L,血象正常。
拟于2019年6月19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术前护理:
评估肾功能疾病及 Nhomakorabea药史风险评估
选择
➢高渗性造影剂 ➢等渗性造影剂 ➢低渗性造影剂
限量
肾功能正常者4-6ml/Kg,总量 不超过300-400ml,肾功能不全 者总量<基础eGFR毫升数的2倍。
含碘对比剂在心血管疾病中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2012)
水化

造影剂肾病

造影剂肾病

R
I
R I
R
对比剂水溶性比较
OH R I I
3
OH R3 I
OH
OH
OH R I I
3
OH
I
R1
I
R2 OH OH
R1 OH
I
R2 OH
OH
OH
R1 OH
I
R2 OH
OH
碘普罗胺 Iopromide 优维显 4个羟基
碘帕醇 Iopamidol 典比乐 5个羟基
碘海醇 Iohexol 欧乃派克 6个羟基
对比剂
Aspelin et al. New Engl J Med 2003; 348: 491–499
2006
《预防对比剂肾病 CIN医师共识》
2006年AJC组成一个国际 性的跨学科专家组,共同 起草完成。
AJC应用含碘对比剂的患者风险管理模式图
测算 eGFR 评估CIN风险度
eGFR <30 ml/min
我们所面临的挑战
对CIN引起足够的重视:
对需要使用造影剂的病人进行相关的评价 按照指南的建议,对高危人群采取有循证医
学证据的预防措施
对使用造影剂的病人进行追踪随访
小结

预防造影剂肾病的 “八字方针”
1.分层:发现高危患者并采取积极预防措施的前提 。 2.水化:最有效的措施,也是唯一被证实有效的药 物。 3.限选:限制造影剂用量以及造影剂的选择。 4.避免:术前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特别注意二甲 双胍,ACEI/ARB
‡Consider
• 可以考虑药物治疗‡
术前和术后 24–72 小时内监测 血清肌酐值
potentially beneficial agents (theophylline, statins, ascorbic acid, PGE1); none approved for this indication Cr = creatinine; eGFR = 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NSAIDs =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造影剂肾病》课件

《造影剂肾病》课件

造影剂的分类
有机造影剂
由有机化合物制成,对人体更友好且风险较 低。
无机造影剂
由无机化合物制成,对人体风险略高,但在 某些情况下需要使用。
造影剂在医学上的应用
影像学
用于X射线、CT扫描、磁共振 成像等影像学检查。
血管造影
帮助医生观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管状况,检测 疾病和进行介入治疗。
泌尿造影
用于检查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 能。
造影剂与肾脏的关系
由于造影剂需要通过肾脏代谢和排出体外,因此肾脏是最容易受到其影响的 器官之一。
造影剂肾病的定义
造影剂肾病是指在接受造影剂检查后,由于对肾脏造成的一系列损伤导致的肾功能异常。
造影剂肾病的发病机制
1 肾血流动力学改变
造影剂使用后可能引起肾血流减少,导致肾脏缺血和氧化应激。
2 炎症反应
《造影剂肾病》PPT课件
这个PPT课件将介绍"造影剂肾病",包括造影剂概述、分类、医学应用以及与 肾脏的关系。还会探讨该疾病的发病机制、症状特征和诊断方法,以及减轻 和预防该病的方法。
造影剂概述
造影剂是一种医学用品,通过注射或口服形式被用于增强医学成像中的对比 度。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造影剂肾病的发生。
造影剂肾病的诊断方法
通常通过检查肾功能指标、尿液分析和肾脏影像学等综合手段进行诊断。
与造影剂相互作用后,可能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肾小球损伤和炎症细胞浸润。
3 氧化应激
造影剂可能增加氧化应激,使肾脏细胞损伤。
造影剂肾病的症状特征
急性肾损伤
可能导致急性肾损伤,表现为尿量减少、血尿、 蛋白尿以及肾功能下降。
慢性肾病
长期使用造影剂可能导致慢性肾病,表现为持 续性蛋白尿、血压升高以及逐渐恶化的肾功能。

造影剂肾病

造影剂肾病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四分。
病因学
其他:
多发性骨髓瘤 3天内应用两种造影剂 高血压 肝功能异常
蛋白尿
造影剂剂量过大 高尿酸血症 周围血管病 肾移植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四分。
病因学
CIN的危险因素很多 危险因素具有着累加效应 危险因素的数量增多可以导致CIN的危险性急剧升高 多个或者多重的危险性因素共存的危险性 存在3个危险因素时,CIN发生率增加35% 4-5个甚至更多的危险因素,CIN发生可达到50%以上,甚至 100%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四分。
病因学--危险因素
围手术治疗期间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心脏内科进行的多项研究显示:CIN的发生与血液动力学的不稳 定具有着相关性,如围手术期的低血压以及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 博泵(IABP)。 低血压增加CIN的危险性 低血压增加了肾脏缺血的可能性。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四分。
流行病学
造影剂肾病在冠状动脉造影后发生率10-20%, 许多患者需要短期透析 慢性或急性肾功能不全,冠状动脉造影死亡和致残最强的预测因素 我国的造影肾病问题是很严峻的, 国内大多数介入医生、临床医生对CIN的了解? 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
CIN已成为介入领域继“再狭窄”、“血栓”后的第三大难题。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四分。
等渗型造影剂: iodixanol是目前唯一的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非离子型二聚体造影 剂
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四分。
病因学--造影剂相关的CIN发生危险因素
造影剂的渗透性
低渗型造影剂的肾脏毒性明显低于高渗型造影剂 低渗型造影剂血清肌酐的平均升高水平低于高渗型造影剂CIN 的累计事件率为0.61(95%可信区间为:0.48-0.77), 动脉内应用造影剂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等渗型造影剂 静脉内应用造影剂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等渗或低渗型

造影剂肾病( CI-AKI CIN)---PPT精品课件

造影剂肾病( CI-AKI  CIN)---PPT精品课件
因此CI-AKI共识工作组推荐eGFR<60ml/min/1.73m2的患者应用对比剂时应 当采取措施以降低CI-AKI的发生风险。鉴于最新研究结果,这一阈值可能降 低至45ml/min/1.73m2
[1]Lameire N, Adam A, Becker CR, et al. Baseline renal function screening. Am J Cardiol 2006; 98: 21K–26K.
已知低渗造影剂比高渗造影剂的肾脏毒性小;而等渗非离子型造影剂比低渗造影剂肾 脏毒性小(A级)。
使用造影剂剂量越高(≥95 ml) ,患者发生CIN的几率越高。 Marenzi 等[1]对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建议的造影剂最大用量为:
5ml× 体重( kg) /Scr( mg /dl) ,一般不超过300 ml。
造影剂肾病( CI-AKI / CIN)
定义
2012年KDIGO指南:
排除其他原因后,血管内注射造影剂 24 ~ 48 h 后出现肾功能急剧下 降,血清肌酐值升高 > 25% 或绝对值升高大于 0.5 mg/dl
发病机制
GFR
鲍文芳等,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6, 17(3)
其他:动脉内给予造影剂,重复使用造影剂也会增加发生CIN 的发生危险。
[1]Marenzi G,Lauri G. J Am Col Cardiol, 2004, 44( 12) : 1780.
危险因素—基础肾功能损害
CI-AKI共识工作组认为[1],当基线Scr浓度在男性≥1.3mg/dl(115μmol/l) 或在女性≥1.0mg/dl(88.4μmol/l)时(相当于eGFR<60ml/min/1.73m2), CI-AKI的发生风险具有临床重要性。

造影剂肾病

造影剂肾病

次要终点 术前后Scr水平升高,立普妥组显著低于安慰剂组
围术期Scr水平
P=0.96 Scr(mg/dl)
P=0.01
术后Scr自基线变化百分比
P=0.024
立普妥
安慰剂
Am J Cardiol, 2011 online
%
ARMYDA-CIN研究:PCI术前立普妥治疗是 降低CIN风险的独立预测因子
评分
5 5 5 4 3 3 1/ 100 cc3
4 40 – 60 :2 20 – 40 :4 < 20 :6
危险 评分 ≤5 计算 6 - 10
CIN 风险 7.5% 14.0%
透析 风险 0.04% 0.12%
11 - 16
≥ 16
26.1%
57.3%
1.09%
12.6%
2009 CIN中国专家共识推荐: 适合中国人的MDRD公式
2
PCI术前高剂量立普妥治疗显著缩短住院时间
• 立普妥组2.9±0.9天 vs 安慰剂组 3.2±0.8天 (P=0.007)
该研究结果进一步支持PCI术前应尽早启动高剂量立普妥治疗


CIN是临床的常见问题, 应该高度重视并给予积极的 预防干预策略 目前认为有效的策略包括 等渗盐水水化 尽量限制造影剂剂量 应用等渗或低渗造影剂 使用造影剂前数天停服肾毒性药物 药物预防如他汀类、乙酰半胱氮酸等可有效预 防CIN 的发生, 但仍需进一步研究
准备行PCI的患者
N=434
PCI术前测定血清肌酐
PCI术后24小时测定血清肌酐
造影剂肾病发生率
Am J Cardiol 2008;101:279–285
ARMYDA-RENAL: PCI术前强化他汀治疗显著降低CIN发生率 PCI术后CIN发生率

造影剂肾病健康教育课件

造影剂肾病健康教育课件

如何预防造影剂肾病? 评估风险
在使用造影剂前,医生应评估患者的肾功能和风 险因素。
使用前可以做肾功能检查。
如何预防造影剂肾病? 水合作用
确保患者在使用造影剂前后充分水合,有助于减 少肾脏负担。
医生会指导患者饮水量。
如何预防造影剂肾病? 替代检查
在高风险患者中,考虑使用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 ,如MRI。
患者教育与支持
随访管理
建立随访机制,定期检查患者的肾功能和健康状 况。
确保患者在使用造影剂后的长期健康监测。
谢谢观看
这些方法可能不需要造影剂。
如何识别和处理造影剂肾病?
如何识别和处理造影剂肾病? 识别症状
监测尿量变化和其他潜在症状,如乏力和恶 心。
及时报告医生有助于早期发现问题。
如何识别和处理造影剂肾病? 检测方法
可通过血液检查和尿液检查评估肾功能。
医生会根据检测结果决定后续治疗。
如何识别处理造影剂肾病? 治疗方式
轻度病例可通过增加水分摄入和监测来处理 ,严重病例则可能需要透析。
早期干预可以改善预后。
患者教育与支持
患者教育与支持
健康教育
向患者普及造影剂肾病的知识,提高其自我管理 能力。
定期举办健康讲座和咨询活动。
患者教育与支持
心理支持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应对疾病带来的焦虑和 压力。
可以引入心理咨询师进行辅导。
这些变化可能引发肾脏功能下降。
为什么会发生造影剂肾病? 造影剂种类
不同类型的造影剂对肾脏的影响不同,碘含 量高的造影剂风险更大。
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造影剂。
为什么会发生造影剂肾病? 使用情况
造影剂的使用频率和剂量也会影响肾脏的损 伤程度。

造影剂肾病-case and review

造影剂肾病-case and review

机制
• 造影剂先造成肾血管舒张,继之以收 缩 • 高渗性造影剂导致肾血管严重收缩 • 肾血管收缩导致肾髓质缺氧缺血 • 低氧状态诱导大量氧自由基释放 • 氧自由基直接介导了CIN的发生
危险因素
• 原有肾功能不全
慢性肾功能不全(CRF)是引起CIN最危险的因素,CIN的发病率随 SCr水平上升而升高 对于 eGFR< 30 ml/min的患者,30ml的造影剂便可导致CIN并可能需 透析治疗
+0.05 0.28 0.067 0.013 0.016
Merten, GJ et al. JAMA 2004; 291: 2328-2334
N-乙酰半胱氨酸(NAC)
• 对于高危人群,造影前口服NAC+普通标准水化较 单纯水化更能有效预防CN的发生 • 原理: 直接抗氧化作用 通过促进谷胱甘肽合成,间接抗氧化作用 通过促进NO合成,引起血管扩张 • 用法: 造影前48h开始口服 NAC (富露施) 600mg Q12h
Case 1
• 任XX ,男,76y, • 因肾动脉狭窄住院 • 既往: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糖尿病、 高血压 SCR:123.7umol/L 双肾核素显像:GFR31.5ml/min(左14.5, 右17.1),双肾小
• 手术顺利植入肾动脉支架,支架扩张满意
• 术后3天,因为发现颈动脉狭窄,行颈动脉 CTA
P = 0.001
0.55
0.1
0
威氏派克 (n=64)
欧乃派克 (n=65)
试验人群:糖尿病合并 肾功能不全
Aspelin P et al. New Engl J Med 2003;348 491–9
威氏派克的作用
SCr Increase (mol/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造影剂肾病造影剂肾病(contrast associated nephropathy,CAN)日益受到肾病工作者的关注。

CAN指由造影剂引起的肾功能急骤下降。

常用的造影剂一般均为高渗性,含碘量高达37%,在体内以原形由肾小球滤过而不被肾小管吸收,脱水时该药在肾内浓度增高,可致肾损害而发生急性肾衰。

造影剂所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报道日趋增多,甚至其发生率超过了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所致。

目录展开编辑本段概述随着现代造影技术的广泛开展,造影剂肾病(contrastassociatednephropathy,CAN)日益受到肾病工作者的关注。

CAN指由造影剂引起的肾功能急骤下降。

常用的造影剂一般均为高渗性,含碘量高达37%,在体内以原形由肾小球滤过而不被肾小管吸收,脱水时该药在肾内浓度增高,可致肾损造影剂肾病害而发生急性肾衰。

造影剂所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报道日趋增多,甚至其发生率超过了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所致。

大量研究报道,CAN伴肾功能不全为6%~92%,不伴肾功能不全为0~22%。

大量前瞻性对照研究指出,一般注入造影剂后血清肌酐值高于基础值的25%或50%即有诊断意义。

症状体征(查看内容)接受造影剂者血清肌酐通常在24h内升高,96h达峰值,一般7~10天后回复达基础值。

但也有报道,肾功能在1~3周内呈进行性下降,然后回复达基础值。

60%以上CAN患者早期即可出现少尿,对襻利尿剂有抗性,也有非少尿者。

大多数患者肾功能可自然恢复,10%者需要透析治疗,不可逆肾功能衰竭者少见,需要长期维持透析。

尿液检查可见尿中出现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及各种碎片,非特异性,与肾功能改变不相关。

尿酸盐结晶常见,偶可见枸橼酸钙结晶,大量蛋白尿不常见。

有急性小管坏死的大多数患者,尿钠排出往往大于40mmol/L,钠排泄分数(FENa)大于1%;但有1/3急性肾衰者尿钠排出低于20mmol/L,少尿者钠排泄分数小于1%。

[1]应用造影剂后X线摄片双肾显影持续达24~48h为CAN的特征性表现。

Older在观察中发现,X线摄片敏感性达83%,特异性高达93%,但也有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

因此CAN尚需结合24~48h内血清肌酐测值加以明确。

CAN须与胆固醇微栓塞(cholesterolmicroemboli)引起的肾功能衰竭相鉴别。

胆固醇栓子系在造影过程中导管安插损伤血管所致。

急性型者在接受造影剂后可出现血管栓塞的症状和体征(如腿或足疼痛、腹痛、背部疼痛、肢体麻木甚至麻痹,下肢皮肤苍白),诊断较困难。

患者可出现低血压、少尿甚而由于多脏器梗死而造成死亡。

慢性型者通常表现为进行性肾功能不全达数周以上并发展为不可逆性肾功能衰竭。

微栓塞综合征诊断依据于皮肤出现网状青斑、淀粉酶升高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尿沉渣检查阴性,肾活检显示有特征性的胆固醇栓子。

编辑本段病因综述常用的造影剂均为高渗性,在体内以原形由肾小球滤过而不被肾小管吸收,脱水时该药在肾内浓度增高,可致肾损害而发生急性肾衰。

以下是易造成肾损害的危险因素和可能的危险因素:氨基糖苷危险因素(1)原有肾功能不全。

(2)伴有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有糖尿病病史10年以上,年龄超过50岁,有心血管并发症及肾功能不全者危险性大。

(3)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Ⅳ级的充血性心力衰竭者为明显危险因素。

由于造影剂可使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减少,增加了充血性心衰患者发生缺血性肾功能衰竭的危险性。

(4)肾病综合征。

(5)肝硬化伴肾功能损害。

(6)血容量减少或脱水:狗的实验研究中发现,在脱水状态下,造影剂可引起肾内血管显著收缩。

(7)多发性骨髓瘤:静脉内注射造影剂可引起急性肾衰,曾一度认为多发性骨髓瘤者静脉内注射造影剂为反指征。

但在一组回顾性多发性骨髓瘤接受造影剂后的观察中发现CAN发生率仅为0.6%~1.25%。

因此临床若需要,仔细监测,补充容量后仍可进行。

(8)同时应用其他的肾毒性药物。

(9)短期内接受多种放射性造影剂者。

(10)造影剂的剂量:剂量越大,肾损害增加,当剂量>30ml时,造影时平均血压小于13.3kPa(100mmHg)则危险性增加。

(11)高血钙。

可能的危险因素(1)年龄:由于高龄者肾单位减少及肾血流量的降低,GFR随年龄而下降,CAN发生率高。

(2)无肾功能损害的糖尿病患者。

(3)贫血。

骨髓瘤(4)蛋白尿(不伴有肾病综合征)。

(5)肝功能异常。

(6)高尿酸血症。

(7)男性患者。

(8)高血压。

(9)接受肾移植者.编辑本段病理生理1.高渗性导致肾缺血、缺氧因一般造影剂均为高渗性,浓度在1400~1800mOsm/L,其含碘量高达37%,当高渗性的造影剂到达肾脏后,一方面可引起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减少,导致肾缺血;另一方面可使肾血流中红细胞皱缩、变形、血黏度增高,使肾血流减慢、淤滞,发生肾缺氧性损伤。

由于肾缺血缺红细胞氧,肾灌注不足,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发生少尿。

2.对肾小管的直接毒性作用造影剂使肾小管上皮细胞(尤其是近端小管)钙离子内流增加,细胞内钙浓度增高,细胞的骨架结构破坏,导致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直至死亡。

3.过敏反应致肾损害造影剂作为过敏原,当它被注入机体后,机体可产生相应抗体,引起全身性的过敏反应及肾脏的免疫反应。

编辑本段诊断检查诊断临床上有应用造影剂史,在24~48h内出现少尿、无尿、皮疹、心悸、出冷汗、血压下降,严重者出现过敏性休克,尿检异常,肾功能急骤变化尤其小管功能明显异常者,即可作出本病诊断。

实验室检查1.尿液检查尿液检查可见尿中出现肾小管上皮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及上皮细胞管型,为非特异性,与肾功能改变不相关。

尿酸盐结晶常见,偶可见枸橼酸钙结晶;一般有一过性蛋白尿,大量蛋白尿白细胞不常见,有急性小管坏死的大多数患者,尿钠排出往往大于40mmol/L,钠排泄分数(FENa)大于1%;但有1/3急性肾衰者尿钠排出低于20mmol/L,少尿者钠排泄分数小于1%。

2.肾小管功能检查(1)酚红排泄试验及莫氏试验:酚红排泄试验(PSP)反映近曲小管功能:PSP降低提示造影剂对近曲小管损害。

莫氏试验异常则提示有远曲小管损害。

(2)尿酶: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β-D-glucosaminidase,NAG)是一种溶酶体酶。

NAG活性增高说明造影剂造成肾损害。

(3)尿系列微量蛋白测定:尿α1-MG、β2-MG升高。

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升高。

(4)尿渗透压:尿渗透压降低在300~400mOsm,少尿期低尿钠或钠滤过分数降低。

3.肾小球功能检查血BUN、血清肌酐、血尿酸均可升高,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

其他辅助检查1.核素肾图及B超检查肾图呈抛物线型;B超肾影增大或正常。

2.肾活检显示有特征性的胆固醇栓子者可与本病鉴别。

如有肾小管细胞骨架结构破坏、上皮细胞变性坏死等改变,有助于本病诊断。

编辑本段鉴别诊断1.止痛药肾病本病由于长期滥用止痛药所致,主要表现为慢性间质性肾炎,有无菌性脓尿,伴肉眼血尿及肾绞痛发作。

2.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引起的肾损害本病主要表现为在用药5~7天后出现轻度蛋白尿,可伴血尿及管型尿,可产生急性肾小管坏死,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以少尿型多见。

蛋白尿3.CAN须与胆固醇微栓塞(cholesterolmicroemboli)引起的肾功能衰竭相鉴别胆固醇栓子系在造影过程中导管安插损伤血管所致。

急性型者在接受造影剂后可出现血管栓塞的症状和体征(如腿或足疼痛、腹痛、背部疼痛、肢体麻木甚至麻痹,下肢皮肤苍白),诊断困难。

患者可出现低血压、少尿甚而由于多脏器梗死而造成死亡。

慢性型者通常表现为进行性肾功能不全达数周以上并发展为不可逆性肾功能衰竭。

微栓塞综合征诊断依据于皮肤出现网状青斑、淀粉酶升高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尿沉渣检查阴性,肾活检显示有特征性的胆固醇栓子。

编辑本段治疗1.掌握用药适应症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尽量避免作造影检查,如原有肾功能不全者、老年人、脱水、糖尿病、多发性骨髓瘤及高尿酸血症等患者。

在用B超等检查后尚不能明确诊断而必须作造影检查时,严格掌握指征,则应在造影前补充盐水,纠正脱水、低血压、电解质紊乱后再作造影检查。

2.避免在短期内重复造影在第一次造影后3个月内不宜再次造影,避免造影剂引起的肾损害。

3.造影后水化治疗及碱化尿液在应用大剂量造影剂时,为避免或减轻其肾毒性,可用20%甘露醇250~500ml及呋塞米(速尿)40~100mg静脉滴注,于造影前1h开始应用,可增加肾组织的灌注,降低血黏度,增加肾血流量,加强利尿,促进造影剂的排泄。

造影结束后鼓励患者多饮水,用5%碳酸氢钠(SodiumBicarbonas)250ml静脉滴注以碱化尿液,增加尿酸盐排泄。

4.改换造影剂种类对于有高危因素或碘过敏的患者应选用不含碘的造影剂(如碘普胺),或选用非离子性、低渗性造影剂,可降低其肾毒性。

5.积极治疗急性肾衰一旦发生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经扩容、利尿等仍无效者,应紧急透析治疗并按急性肾衰处理。

6.其他(1)钙通道阻滞药:在狗的实验中证实,钙通道阻滞药能抑制造影剂所致的肾内血管收缩。

钙拮抗药通过抑制细胞内钙的内流防止肾缺血,并能阻断肾血管收缩、防止肾小管细胞死亡。

(2)血管扩张剂:①房钠肽(ANP):对CAN具预防作用,可阻断造影剂所致的肾血流和GFR降低。

在主动脉内ANP能减轻造影剂所致的肌酐清除率及肾血流量的降低。

②腺苷拮抗剂:在一组40例血清肌酐≤160μmol/L患者接受造影剂后,应用腺苷拮抗剂组Ccr下降21%±4%,而安慰剂组Ccr下降39%±5%(P <0.05),认为其对造影剂引起的肾内血管收缩具一定保护作用。

编辑本段预后预防预后停用造影剂后多数患者病变是可逆的,若能及时对症治疗,预后尚好,部分临床综合征可自发缓解,但如未能及时确定并停药,治疗不及时则肾功能可持续恶化,可产生急性肾小管坏死。

预防1.严格掌握用药指征、药物剂量及疗程。

用药期间要注意严密监测尿常规、尿酶、肾功能,以便早期发现肾毒性作用并及时停药。

2.对老年人、糖尿病人和原已有慢性肾病尤其存在慢性肾功能不全者,尽可能避免使用。

3.避免在短期内重复使用造影剂。

流行病学CAN的发生率文献报道其范围相当广。

急性肾功能衰竭报道日趋增多,甚至其发生率超过了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所致,占6%~92%。

•1仁爱健康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