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之第六章
合集下载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六章

(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二)日本帝国主义残暴的殖民统治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日本侵华战争的原因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有利时机
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
1927年日本“东方会议” 制定《对华政策纲领》。
1936年,日本五相会议 通过了《国策基准》。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中国 近现代史纲要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二、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三、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四、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五、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国共两党从对抗到合作—全民族抗战的实现
决定因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推动因素: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的推动
全
民
主导作用:中国共产党倡议、主导和促成
族
转 折 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抗 战
实现标志: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以及蒋介石庐山谈话,承认中共合法 地位
国民党阵亡少将: 高志航、姚中英、司徒非、 邹绍孟、赵渭滨、范庭兰、 刘桂五、黄启东、付忠贵、 林英灿……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佟麟阁将军
佟麟阁 (1892-1937) ,河北高 阳人。 1933年率部参加长城喜 峰口抗战。同年筹组察哈尔抗 日同盟军,任第一军军长兼代 理察哈尔省主席。后任国民政 府第29军副军长,1937年7月28 日在南苑抗战中阵亡。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日本侵华战争的原因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有利时机
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
1927年日本“东方会议” 制定《对华政策纲领》。
1936年,日本五相会议 通过了《国策基准》。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中国 近现代史纲要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二、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三、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四、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五、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国共两党从对抗到合作—全民族抗战的实现
决定因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推动因素: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的推动
全
民
主导作用:中国共产党倡议、主导和促成
族
转 折 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抗 战
实现标志: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以及蒋介石庐山谈话,承认中共合法 地位
国民党阵亡少将: 高志航、姚中英、司徒非、 邹绍孟、赵渭滨、范庭兰、 刘桂五、黄启东、付忠贵、 林英灿……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佟麟阁将军
佟麟阁 (1892-1937) ,河北高 阳人。 1933年率部参加长城喜 峰口抗战。同年筹组察哈尔抗 日同盟军,任第一军军长兼代 理察哈尔省主席。后任国民政 府第29军副军长,1937年7月28 日在南苑抗战中阵亡。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近现代史纲要——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二、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军队中的 部分爱国官兵进行了局部抗战。中国 共产党开始同国民党官兵的抗日合作。 在东北,中共满洲省委同以原东 北军为主体的抗日义勇军进行合作。
坚持抗日的 东北义勇军
1933年5月,原西 北军将领冯玉祥在张家 口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 同盟军,并谋求同共产 党合作。在同盟军中工 作的共产党员约有300 人。北路前敌总指挥吉 鸿昌不久加入了中国共 产党。 察哈尔民众抗日 同盟军在行进中
曾经在李宗仁身边工作过 的程思远先生,在他写的《我 的回忆》中披露了这样一个情 况:毛泽东《论持久战》刚发 表,周恩来就把它的基本精神 向白崇禧作了介绍。白崇禧深 为赞赏,认为这是克敌制胜的 最高战略方针。后来白崇禧又 把它向蒋介石转述,蒋也表示 赞成。不久,即发给国民党每 个军官一本《论持久战》。
吉鸿昌
在中国共产党关于救亡图存、全民抗战 的号召和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1935年 12月9日,北平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示 威游行,喊出‚反对华北自治运动‛、‚打 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等口号,这就是‚一二· 九‛运动。
“一二· 九党为什么能实现第二次合作?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本章概述:
基本特征: 全民族反侵略战争 三条基本线索: 一对主要矛盾 日本帝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两条抗战路线 和两个战场
国 共
片面 全面
正面 敌后
三个发展阶段 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1.灭亡中国是日本帝国主义的既定国策 “按明治大帝遗策, 第一期征服台湾,第 二期征服朝鲜等,皆 已实现。惟第三期之 灭满蒙,以便征服中 国领土尚未实现。‛ 日本侵华的东方会议
自考 近代史纲要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年9月18日晚,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 北效柳条湖村附近的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 突然向中国东北军北大营发动进攻,9月19日 占领沈阳城,制造了“九一八”事变。1932 年2月,中国东北全境沦陷。
仅三个月时间东北三省在不抵抗主义断送下,沦于敌手, 1932年3月建立了伪满洲国,东北三省沦为日本殖民地。
1940年6月,日军占领宜昌,威胁重庆
1942年5月,日军占领缅甸和云南西部
1944年4月至1945年1月,日本发动豫湘桂战役, 占领2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在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下,日军于 1938年 10 月占领广州、武汉后,被迫停止正面战 场的战略进攻。在坚持灭亡中国的总方 针下,调整侵华政策,实施“以华制华” 和“以战养战”策略。
杨靖宇
赵尚志
1936年1月东北抗日联军成立,公推杨靖宇为总司令,赵尚志为副总司 令。
2.共产党与部分国民党人合作抗日
(1)1933年5月,冯玉祥在张家口成立“察哈尔民众 抗日同盟军”。盟军中有大量的共产党员,约300人。 (2)和十九路军签订 《反日反蒋的初步协定》。 1933年11月,十九路军发动 反日反蒋的福建事变。
3文教上:通过思想、文化、教育等领域, 蒙蔽、麻醉和腐蚀中国人民,推行奴化教 育和愚民政策。
目的:消磨、摧残 中国人民的民族意 识和反抗意志,实 现其同化政策。
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进行奴化教育,强制推行殖民文化。
据不完全统计,战争期间,中国 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按1937年的 比值折算,中国直接经济损失1000 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 美元。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仅三个月时间东北三省在不抵抗主义断送下,沦于敌手, 1932年3月建立了伪满洲国,东北三省沦为日本殖民地。
1940年6月,日军占领宜昌,威胁重庆
1942年5月,日军占领缅甸和云南西部
1944年4月至1945年1月,日本发动豫湘桂战役, 占领2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在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下,日军于 1938年 10 月占领广州、武汉后,被迫停止正面战 场的战略进攻。在坚持灭亡中国的总方 针下,调整侵华政策,实施“以华制华” 和“以战养战”策略。
杨靖宇
赵尚志
1936年1月东北抗日联军成立,公推杨靖宇为总司令,赵尚志为副总司 令。
2.共产党与部分国民党人合作抗日
(1)1933年5月,冯玉祥在张家口成立“察哈尔民众 抗日同盟军”。盟军中有大量的共产党员,约300人。 (2)和十九路军签订 《反日反蒋的初步协定》。 1933年11月,十九路军发动 反日反蒋的福建事变。
3文教上:通过思想、文化、教育等领域, 蒙蔽、麻醉和腐蚀中国人民,推行奴化教 育和愚民政策。
目的:消磨、摧残 中国人民的民族意 识和反抗意志,实 现其同化政策。
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进行奴化教育,强制推行殖民文化。
据不完全统计,战争期间,中国 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按1937年的 比值折算,中国直接经济损失1000 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 美元。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六章总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六章总结首先,本章介绍了近代中国传统农耕经济的转变。
随着工业革命的影响,中国经济开始由封建的农耕经济向现代工商业经济转型。
洋务运动和自强运动的兴起,推动了中国工业的发展。
特别是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始引进西方技术和机器,发展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工业的制造。
其次,本章介绍了中国早期的资本主义发展。
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对中国经济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近代中国的名义法律制度的形成,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和支持。
此外,外交和贸易方面的开放政策也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机会。
第三,本章探讨了中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变革。
中国的现代思潮主要有君主立宪思潮、民主和科学思潮、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思潮。
这些思潮的兴起,标志着中国传统思想的崩塌和现代理念的涌现。
特别是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知识分子的启蒙和对中国社会的改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最后,本章讲述了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动荡。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失败,暴露了中国社会内部的种种矛盾和问题。
列强的侵略和压迫使中国陷入深重困境,人民生活困苦,社会动荡不安。
中国的社会现实的问题和矛盾逐渐凸显,而各种新思潮的兴起,也为中国寻求自救和自强提供了新的方向。
总的来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六章提供了对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和思潮发展的系统概述。
在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转型,从传统的农耕经济向现代工商业经济转型,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从古老的思想文化体系向现代的思潮和思想转型。
这一时期的历史变革为后来中国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中国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埋下了伏笔。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7月底北平、天津相继失守 打乱敌人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国共两党配合得较好的战役,八路军 取得平型关、雁门关战役和袭击阳明 堡机场的胜利 台儿庄战役消灭日军一万余人,取得 重大胜利 武汉、广州失守,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1937年9月--10月
1938年4月--5月 1938年6月--10月
战略防御阶段
赵登禹1933年喜峰口抗战有功,晋升为二 十九军一三二师师长。7月下旬,被任命为二 十九军北平南苑驻地指挥官。28日,在奉命转 移时,遭日军截击而牺牲。31日国民政府追赠 为陆军上将。
一、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 二、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
平津作战
淞沪会战 太原会战 徐州会战 武汉会战
1937年7月 1937年8月--11月
1931年9月18日夜,依据石原莞尔的策 划,日军制造“柳条湖事件”,以此为 借口进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攻占沈阳, 发动了“九· 一八”事变。 坂垣征四郎:号称“陆军 之花”。1929年任关东 军高级参谋,长期从事 侵华活动。1948年被判 决为甲级战犯,处以绞 刑。
1931年9月18日夜, 日军炮轰中国东北军驻 地——北大营。
正面战场
形势恶化
大
政治诱降 枣宜 豫湘桂
陆 交 通 线
汪
蒋
积极反共 “溶共、防共、 消极抗战 限共、反共”
四大家族垄断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
独裁统治的加强:保甲制度、特务统治
国民党政策转向反动
日本的 “诱降” 政策 国民党 的反共 立场
转向 反动
消极抗日 积极反共
“五届五中全会”
“溶共、防共、限 共、反共”
消极抗战 分裂 投降 退步 积极反共
独裁 掠夺 垄断
抢夺 果实 果实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课件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二节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一、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 二、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 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四、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一、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发 表宣言,号召武装抗日。1932年,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宣布对日作战,红军派出北上抗 日先遣队。
(五)七•七事变与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
中国军队在卢沟桥 抗击日军的进攻
29军副军长佟麟阁、132 师师长赵登禹壮烈牺牲
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
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一)制造惨绝人寰的迫害和屠杀
☆南京大屠杀
☆“三光”政策
☆毒气战和细菌战
☆劳工和慰安妇
总共战争死伤者达3500万人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第二节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第三节 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第五节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瓦“窑八堡一会宣议言旧”址
(二)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
☆1936年12月12日,国民 党西北军将领杨虎城、张学良为了迫 使蒋介石停止内战 ,共同抗日,发动“兵谏”,扣押了 蒋介石。 ☆事变的和平解决为进行全国性抗战 创造了必要前提。
你认为这是 一次偶发事
变吗
四、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一)国共合作,共赴国难
对抗日根据地 集中大量兵力 进行“扫荡”
(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汪精卫一派
1938年底汪精卫等人叛国投敌,1940年3月在南 京成立了伪国民政府,协同日本侵略军进攻抗日根 据地。 ▲蒋介石一派
2011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15师 师 长:林 彪 副师长:聂荣臻
120师 师 长:贺 龙 副师长:萧 克
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序列:
军 长:叶 副军长:项
参 谋 长:张云逸 副参谋长:周子昆 第一支队 司 令 员: 陈 毅 副司令员: 傅秋涛 第二支队 司 令 员: 张鼎丞 副司令员: 粟 裕
挺 英
政 治 部 主任:袁国平 政治部副主任:邓子恢 第三支队 司 令 员: 张云逸 副司令员: 谭震林 第四支队 司 令 员: 高敬亭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海外华侨
以各种方式支援祖国的抗战
延安军民欢迎陈嘉庚 陈嘉庚率领南洋华侨慰劳团抵达重庆受到热烈欢迎
第二节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陈嘉庚在新加坡成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 其分支机构遍及东南亚各国。仅在抗战头三 年,捐献飞机217架、坦克23辆、救护车 1000余辆,捐赠物资总数在 3000 批以上。 大批海外华侨还回国投身抗战,仅粤籍归侨 参军的就有4万多人。
第二节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二)全民族同仇敌忾,奋起抗战 中国民族革命同盟、 国家社会党、中国青 年党、中华职业教育 社、乡村建设派等, 一致拥护国共两党合 作抗日。宋庆龄于 1938年6月在上海成 立保卫中国同盟。
保卫中国同盟中央委员会成员
第二节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第三节 国民党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国民党正面战场四次会战 1937年7月7日至1938年10月
卢沟桥事变
太原会战 徐州会战 武汉会战
南京大屠杀 淞沪会战
第三节
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六章)

第六章
重要考点讲解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三、国民党正面战场以及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 1.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
[单选](1)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中国 抗战处于战略防御阶段。
[单选](2)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担负了抗击日军战略进攻的 主要任务。 [单选、多选](3)国民党爱国将士有:佟麟阁、赵登禹、谢晋元等。 [单选](4)片面的抗战路线导致正面战场失利。 [单选]2.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 战略相持阶段到来后,国民党由片面抗战逐步转为消极抗战。相持阶段正面战 场对日军的进攻性打击。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战区的建立以及中国远征军 的作战。豫湘桂战役国民党军队的大溃退。 3.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和抗日文化工作 [多选]抗战初期国民党实行的若干有利于抗战的政策。国民参政会的成立。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国民政府 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领导组织的抗日文化工作。
第六章
本章重点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 2、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3、抗日战争防御阶段和相持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不同地位和作 用。 4、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战争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游击战争的战略 地位。
5、中国共产党的延安整风运动。
6、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7、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和基本经验。
[多选、简答、论述]4.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
(1)加强政权建设。按照“三三制”原则,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团结 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各阶级、阶层。接受党外人士“精兵简政 ”的建议,克服困难。 (2)停止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普遍实行减租减息政策。这既减轻了 农民负担,提高他们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同时又照顾地主的利益, 有利于保障根据地的社会稳定。 (3)开展大生产运动,克服经济困难。针对抗日根据地出现的严重的 经济困难,毛泽东提出了“发展生产,保障供给”的经济工作和财政 工作的总方针,号召根据地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展大生 产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内容提要
一、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二、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三、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四、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五、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一、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1、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侵略和独占中国是日本帝国主 义的基本国策
1927年6月27日,日本内阁召集 “东方会议”,制定了《对华政策 纲要》,确立了把“中国本土及 满蒙”纳入日本远东防御体系, 首先将“满蒙”与中国本土分离, 以“武力解决满蒙问题”的方针。
一二九运动
一二九运动促进了 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 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 动新高潮的到来。
2019/2/17
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的形成
1935年8月1日,《为抗日救国告全国 同胞书》(又称“八一宣言”)发表; 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召开,提出 了在抗日的条件下与民族资产阶级重建统 一战线的新政策; 1936年5月,发布《停战议和一致抗日》 通电,变“反蒋抗日”为“逼蒋抗日”; 1937年2月,中共中央致电国民党,提 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五项要求与四项 保证。
2019/2/17
西安事变和 平解决成为时
局转换的枢纽, 十年内战的局面 由此结束,国内 和平基本实现。
视频《西安事变》
v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4、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国共合作统一战线形成 7月17日,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 8月,红军主力改编。南方红军和 游击队主力改编。 9月22日,国民党发表《中共中央 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次日,蒋 介石承认中共的合法地位并作出了 两党共同抗日的保证。第二次国共 合作正式建立。
东北抗日联军
抗日英雄赵一曼
2019/2/17
2、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
九一八事变后,在中国 共产党的领导下,抗日 救亡运动在全国兴起。 中国共产党开始与部分 国民党人合作抗日。
国民党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
抗日英雄吉鸿昌
2019/2/17
3、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1935年12月9日, 北平学生举行抗日示威 游行,喊出“停止内战, 一致对外”等口号。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 1936年12月12日凌晨,张学良、 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对蒋介石实行 “兵谏”,逼蒋抗日。 和平解决的原因:
第一,张、杨两位将军的抗日爱国情怀。 第二,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和全 国人民 “结束内战,一致对外”的强烈要求。 第三,苏联等国际力量的影响与斡旋。 第四,蒋介石的被迫转变。
国民党正面战场 是中国抗日战争的 主要战场。
血战台儿庄
八年抗战里,国民党军队与日军 进行大会战22次,重要战斗110 0余次,小规模战斗38000余次, 阵亡将士380万人,内有少将以上 达206名,将领以下之团、营、连、 排长数以万计,共歼灭了日伪军10 0万以上。击毙日军将领一百二十多 名。
2019/2/17
二、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1、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
1931年 9月20日,中共中央发表宣言,号召全 国工农武装起来,进行民族自卫战争。 1932年4月1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 政府宣布对日作战。
2019/2/17
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了东北 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
抗日名将杨靖宇
全民族同仇敌忾,奋起抗战
• 中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爱 国人士积极投入抗日洪流。 • 各民主党派拥护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 各少数民族人民投入抗日斗争。 • 海外华侨始终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
三、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
抗战初期,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进行了 积极抵抗,先后开展了一系列大规模的会 战,如淞沪会战、忻口会战、台儿庄战役、 武汉会战。
细菌战与化学战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军民因遭受日军细菌战 和细菌实验而死亡的人数至少在 10 万以上;日军 使用化学武器多达 2000 余次,中国军民直接中毒 伤亡人数近10 万人。战后, 至今还遗弃在 中国的200万发 毒气弹,继续 给中国人民造 成严重伤害。
2019/2/17
日军在侵占中国期间,强迫一 些中国妇女充当“慰安妇”
雷桂英老人,这是南京慰安妇首个“活人证”
2019/2/17
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与财富
日本侵华期间大肆掠夺中国物资,前后掠
夺中国煤炭在5.86亿吨以上,掠夺中国粮食超
过5.4亿吨。凡是生产、生活的必需品,如米、 糖、木材、各种矿物等,都遭到日本有组织的 大规模掠夺。中国经艰苦努力才形成的一批近 代工业设施,都被日军据为己有。日本侵略者
日军铁蹄踏过卢沟桥
2019/2/17
视频《卢沟烽烟》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 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2019/2/17
2、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2019/2/17
进军南京途中“百人斩”竞赛的元凶
2019/2/17
南京下关长江边尸体堆积
2019/2/17
1927年,“田中奏折” 完全暴露了
日本军国主义的狼子野心。
先满 征 欲 征蒙 服 服︐ 中 中 欲征 国 国服 ︐ ︒世 必 ”界 先 ︐ 征 必 服
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
2019/2/17
“
100多年来,日本就是按照这个计划一步步 走下去:中日甲午之战,他们先夺得台湾;以 后又灭亡了朝鲜;九一八事变后,先后蚕食了 满蒙,七七事变后,大举入侵中国本部。五步
已经走了近四步,如果不是他们在第二次世界
大战中战败投降,日本早就开始征服世界了。 自"东方会议"以来,田中的罪恶侵华计划 已为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动一步一步地变成 了现实。
2019/2/17
九一八事变:东北全境沦陷,日本变中国为其独 占殖民地的开始。 华北事变: 华北主权 开始丧失, 日本加紧 对华侵略。 七七事变: 日本全面 侵华战争 的开始。
还大量破坏和毁灭中国的文化设施,损毁和劫
掠中国的图书、文物。仅在南京一地,被日军 掠夺的图书文献就达88万余册,珍贵文物
2019/2/17
21764箱。
强制推行奴化教育
日本侵略 者为了泯灭中 国民众的民族 意识和反抗精 神、维护其殖 民统治,在其 占领区强制推 行奴化教育。
日本对中国学生进行奴化教育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内容提要
一、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二、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三、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四、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五、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一、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1、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侵略和独占中国是日本帝国主 义的基本国策
1927年6月27日,日本内阁召集 “东方会议”,制定了《对华政策 纲要》,确立了把“中国本土及 满蒙”纳入日本远东防御体系, 首先将“满蒙”与中国本土分离, 以“武力解决满蒙问题”的方针。
一二九运动
一二九运动促进了 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 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 动新高潮的到来。
2019/2/17
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的形成
1935年8月1日,《为抗日救国告全国 同胞书》(又称“八一宣言”)发表; 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召开,提出 了在抗日的条件下与民族资产阶级重建统 一战线的新政策; 1936年5月,发布《停战议和一致抗日》 通电,变“反蒋抗日”为“逼蒋抗日”; 1937年2月,中共中央致电国民党,提 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五项要求与四项 保证。
2019/2/17
西安事变和 平解决成为时
局转换的枢纽, 十年内战的局面 由此结束,国内 和平基本实现。
视频《西安事变》
v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4、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国共合作统一战线形成 7月17日,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 8月,红军主力改编。南方红军和 游击队主力改编。 9月22日,国民党发表《中共中央 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次日,蒋 介石承认中共的合法地位并作出了 两党共同抗日的保证。第二次国共 合作正式建立。
东北抗日联军
抗日英雄赵一曼
2019/2/17
2、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
九一八事变后,在中国 共产党的领导下,抗日 救亡运动在全国兴起。 中国共产党开始与部分 国民党人合作抗日。
国民党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
抗日英雄吉鸿昌
2019/2/17
3、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1935年12月9日, 北平学生举行抗日示威 游行,喊出“停止内战, 一致对外”等口号。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 1936年12月12日凌晨,张学良、 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对蒋介石实行 “兵谏”,逼蒋抗日。 和平解决的原因:
第一,张、杨两位将军的抗日爱国情怀。 第二,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和全 国人民 “结束内战,一致对外”的强烈要求。 第三,苏联等国际力量的影响与斡旋。 第四,蒋介石的被迫转变。
国民党正面战场 是中国抗日战争的 主要战场。
血战台儿庄
八年抗战里,国民党军队与日军 进行大会战22次,重要战斗110 0余次,小规模战斗38000余次, 阵亡将士380万人,内有少将以上 达206名,将领以下之团、营、连、 排长数以万计,共歼灭了日伪军10 0万以上。击毙日军将领一百二十多 名。
2019/2/17
二、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1、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
1931年 9月20日,中共中央发表宣言,号召全 国工农武装起来,进行民族自卫战争。 1932年4月1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 政府宣布对日作战。
2019/2/17
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了东北 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
抗日名将杨靖宇
全民族同仇敌忾,奋起抗战
• 中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爱 国人士积极投入抗日洪流。 • 各民主党派拥护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 各少数民族人民投入抗日斗争。 • 海外华侨始终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
三、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
抗战初期,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进行了 积极抵抗,先后开展了一系列大规模的会 战,如淞沪会战、忻口会战、台儿庄战役、 武汉会战。
细菌战与化学战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军民因遭受日军细菌战 和细菌实验而死亡的人数至少在 10 万以上;日军 使用化学武器多达 2000 余次,中国军民直接中毒 伤亡人数近10 万人。战后, 至今还遗弃在 中国的200万发 毒气弹,继续 给中国人民造 成严重伤害。
2019/2/17
日军在侵占中国期间,强迫一 些中国妇女充当“慰安妇”
雷桂英老人,这是南京慰安妇首个“活人证”
2019/2/17
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与财富
日本侵华期间大肆掠夺中国物资,前后掠
夺中国煤炭在5.86亿吨以上,掠夺中国粮食超
过5.4亿吨。凡是生产、生活的必需品,如米、 糖、木材、各种矿物等,都遭到日本有组织的 大规模掠夺。中国经艰苦努力才形成的一批近 代工业设施,都被日军据为己有。日本侵略者
日军铁蹄踏过卢沟桥
2019/2/17
视频《卢沟烽烟》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 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2019/2/17
2、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2019/2/17
进军南京途中“百人斩”竞赛的元凶
2019/2/17
南京下关长江边尸体堆积
2019/2/17
1927年,“田中奏折” 完全暴露了
日本军国主义的狼子野心。
先满 征 欲 征蒙 服 服︐ 中 中 欲征 国 国服 ︐ ︒世 必 ”界 先 ︐ 征 必 服
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
2019/2/17
“
100多年来,日本就是按照这个计划一步步 走下去:中日甲午之战,他们先夺得台湾;以 后又灭亡了朝鲜;九一八事变后,先后蚕食了 满蒙,七七事变后,大举入侵中国本部。五步
已经走了近四步,如果不是他们在第二次世界
大战中战败投降,日本早就开始征服世界了。 自"东方会议"以来,田中的罪恶侵华计划 已为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动一步一步地变成 了现实。
2019/2/17
九一八事变:东北全境沦陷,日本变中国为其独 占殖民地的开始。 华北事变: 华北主权 开始丧失, 日本加紧 对华侵略。 七七事变: 日本全面 侵华战争 的开始。
还大量破坏和毁灭中国的文化设施,损毁和劫
掠中国的图书、文物。仅在南京一地,被日军 掠夺的图书文献就达88万余册,珍贵文物
2019/2/17
21764箱。
强制推行奴化教育
日本侵略 者为了泯灭中 国民众的民族 意识和反抗精 神、维护其殖 民统治,在其 占领区强制推 行奴化教育。
日本对中国学生进行奴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