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选择题 答案(中编).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选择题 答案(中编).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选择题 答案(中编).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集(选择题)

中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

A.党的五大

B.党的二大

C.党的三大

D.党的四大

2.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工人阶级领导民主革命的会议是()

A.党的一大

B.党的二大

C.党的三大

D.党的四大

3.与中共“一大”相比较,中共“二大”最重要的贡献是确定了()

A.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 B.以工人运动为中心任务

C.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D.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目标

4.1927至1949年,统治中国的是()

A.清政府

B.北洋政府

C.中华民国国民政府

D.中华苏维埃政府

5.1840年以来,清政府举借外债,主要是以()等为担保的。

A.田赋徭役

B.关税厘金

C.关税盐税

D.车船税

6.1925年国民政府将所辖各部队统一改编为()

A.国民军

B.东征军

C.国民革命军

D.北伐军

7.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是()

A.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8.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是()

A.认清革命性质

B.认清革命发展前途

C.认清革命的敌人和朋友

D.认清革命的发展过程

9.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标志是( )。

A.戊戌变法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10.中国无产阶级逐渐代替资产阶级成为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领导者是在( )。

A.辛亥革命以后

B.五四运动以后

C.北伐战争以后

D.南昌起义以后

11.近代中国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以前仍然是()

A.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12.1919年-1949年在中国社会经济中占优势地位的是()

A.资本主义经济

B.封建经济

C.官僚资本的垄断经济

D.社会主义经济

13.导致国民革命失败的最主观原因是 ( )

A.共产国际指导上的失误

B.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

C.反革命力量过于强大

D.蒋介石.汪精卫的叛变革命

1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是( )

A. 护国战争

B. 五四运动

C. 五卅运动

D. 北伐战争

15.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动力和主要依靠力量不包括的是()

A.工人

B.民族资产阶级

C.农民

D.小资产阶级

1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

A.封建革命

B.农民革命

C.无产阶级革命

D.资产阶级革命

17.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反帝反封建的领导力量是()

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

C.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18.中国政府废除美英两国在华领事裁判权的时间是()

A.1919

B.1927

C.1937

D.1943

19.不是三座大山的是()

A.无产阶级

B.外国资本主义

C.本国封建主义

D.官僚资本主义

20.1919年到1949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力量是()

A.无产阶级

B.封建阶级

C.农民阶级

D.资产阶级

21.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国在华侵略势力中占主要地位的是()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德国

22.革命的根本问题是()

A.分清敌友

B.国家政权问题

C.农民问题

D.土地问题

23.新民主主义革命要达到的基本目标是()

A.农民土地问题

B.资产阶级政权

C.工农苏维埃

D.人民民主专政的人民共和国24.西方发达国家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是在()A.18世纪末19世纪初 B.19世纪50年代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30年代

25.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

A.1914年8月 B.1915年8月 C.1916年8月 D.1917年8月

26.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成立于()

A.1917年2月 B.1919年3月 C.1918年3月 D.1920年11月

27.20世纪30年代,意大利、德国、日本先后确立法西斯统治,成为()

A.欧洲和亚洲的战争策源地 B.美洲的战争策源地

C.非洲的战争策源地 D.澳洲的战争策源地

28.(),德军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开始。

A.1938年9月1日

B.1939年9月1日

C.1940年9月1日

D.1941年9月1日29.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是首先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国家。

A.中国 B.苏联 C.朝鲜 D.南斯拉夫

30.1942年元旦,由美、法、苏、中四国领衔,26个国家签署(),决心互相合作,结成反法西斯联盟。

A.《联合国家宣言》 B.《雅尔塔协定》

C.《波茨坦公告》(又称《波茨坦宣言》) D.《大西洋宪章》

31.(),美、英盟军发动诺曼底战役,开辟了欧洲的第二战场。

A.1941年6月6日

B.1942年6月6日

C.1943年6月6日

D.1944年6月6日32.苏联红军在()进行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取得胜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发生根本性的转折。

A.1941年7月至1942年2月 B.1940年7月至1941年2月

C.1942年7月至1943年2月 D.1943年7月至1944年2月

33.1945年5月7日、8日,德国代表先后在()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场的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A.西方盟军司令部和苏军司令部 B.美军司令部和苏军司令部

C.英美盟军司令部和苏军司令部 D.英军司令部和苏军司令部

34.()签订的中美联合宪警议定书,规定在华美军肇事须由美宪警处理,中国警局仅有旁听权,从而在实际上把外国在华领事裁判权变相恢复了。

A.1945年10月 B.1946年10月 C.1947年10月 D.1948年10月

35.在旧中国,大部分的土地为地主及()所占有,只有少部分的土地属于农民。A.军阀 B.官僚 C.资本家 D.旧式富农

36.(),是国民党的四大银行完成其金融垄断的有决定意义的步骤。

A.加入“官股” B.发行“法币” C.发行内债 D.从事商业投机

37.抗日战争后,取代日本在中国的地位的国家是()

A.苏联

B.美国

C.英国

D.法国

38.中国近代的反动势力是()

A.民族资产阶级

B.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

C.小资产阶级

D.资产阶级的改良派

二、多项选择题

1.关于官僚资本的表述正确的有()

A.是中国的垄断资本

B.控制了全国的经济命脉

C.和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成为国家垄断资本

D.是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

2.20世纪二三十年代活跃着的中间党派的社会基础主要是()

A.民族资产阶级

B.上层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

C.工农阶级.

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3.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是下列哪些军阀?( )

A孙传芳 B张作霖 C段祺瑞 D吴佩孚

4.大革命失败的原因主要是( )。

A列强对蒋介石集团的支持 B蒋介石等反革命力量的强大

C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D共产党没有发动工农群众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力量是()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 民族资产阶级

D.城市小资产阶级

6.1921年到1949年中国存在的三种主要的政治力量是()

A.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

B.民族资产阶级

C.资产阶级改良派

D.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小资产阶级

7.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包括()

A.垄断金融

B.商业投机

C.垄断外汇

D.垄断对外贸易

8.从1927年国民党政府成立到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前,外国资本不仅垄断了中国的重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而且控制了中国的()和主要的轻工业。

A.金融 B.农业 C.林业 D.财政

9.中国封建统治当局在运用自己的权力维护封建剥削制度的同时,还通过征收苛重的赋税等直接对农民进行掠夺。其主要是()

A.征收田赋

B.征收盐税

C.征收各种杂税

D.强迫农民服劳役(如修筑公路、碉堡等)和服兵役

10.作为国民党政府的金融垄断体系中心的“四行二局”是指()

A.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 B.中央银行和中国农民银行

C.邮政储金汇业局 D.中央信托局

11.“四行二局”被国民党政府授予()等特权。

A.经理国库 B.发行兑换券 C.铸发国币 D.经募内外公债

12.毛泽东在()等著作中,系统论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和建国方案。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B.《新民主主义论》

C.《论联合政府》 D.《论人民民主专政》

13.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障碍包括()

A.外国资本压迫

B.官僚资本排挤

C.封建生产关系束缚

D.军阀官僚政府压榨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一、单项选择题

1.五四运动前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 )。

A.新民主主义的思想文化运动 B.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文化运动

C.无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 D.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文化运动

2.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毛泽东 D.蔡和森

3.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七大

4.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

A.三民主义 B.三大政策 C.新三民主义 D.资产阶级民主主义5.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A.国民党一大 B.中共三大 C.国民党二大 D.中共四大

6.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国民革命最终失败的标志是( )。

A.中山舰事件 B.四一二政变 C.马日事变 D.七一五政变

7.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发起者是()。

A.蔡元培 B.李大钊 C.胡适 D.陈独秀

8.()杂志和北京大学成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A.《青年文摘》 B.《青年研究》 C.《新青年》 D.《青年博览》

9.在中国大地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鲁迅 D.胡适

10.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A.华盛顿会议 B.雅尔塔会议 C.巴黎和会 D.波茨坦会议

11.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成为革命的领导阶级。 A.资产阶级 B.农民阶级 C.工人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12.最早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是()。

A.陈独秀 B.董必武 C.李达 D.陈望道

13.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最后一天的会议,改在()的游船上举行。

A.杭州西湖 B.嘉兴南湖 C.无锡太湖 D.南京玄武湖

14.明确提出工人阶级领导民主革命的会议是()。

A.党的一大 B.党的二大 C.党的三大 D.党的四大

15.1921年7月23日至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先后在()召开。A.上海.天津 B.上海.嘉兴 C.北京.上海 D.南京.上海

16.()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五四运动 C.二七大罢工 D.八七会议

17.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是:()。

A.认清革命性质 B.认清革命发展前途

C.认清革命的敌人和朋友 D.认清革命的发展过程

18.在中国最早酝酿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是()。

A.李大钊.陈独秀 B.李大钊.毛泽东 C.陈独秀.毛泽东 D.毛泽东.周恩来19.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 )。

A.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B.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

C.民主与科学 D.民主与法制

20.宣传新文化的主要刊物是( )。

A.《新青年》 B.《共产党》 C.《民国日报》 D.《工人月刊》

21.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 )。

A.袁世凯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 B.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C.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外交失败 D.李大钊《庶民的胜利》的发表

22.“问题与主义”争论的双方主要人物是( )。

A.陈独秀与胡适 B.李大钊与张东荪 C.李大钊与梁启超 D.李大钊与胡适

23.中国共产党就国共合作的方针和方法做出正式决定的是在哪次会议上?(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四大”

24.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的标志是( )。

A.中共“一大” B.国民党“一大” C.中共“二大” D.中共“三大”25.中共创立时的领导人是( )。

A.李达 B.张国焘 C.毛泽东 D.陈独秀

26.初期新文化运动的实质是( )。

A.新文学运动

B.民主.民权运动

C.反封建礼教的运动

D.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运动

27.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在 ( )。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28.大革命开始时的革命根据地在何处?( )。

A.湖南 B.广东 C.广西 D.江西

29.大革命中()的工人阶级接连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讲稿

《中国近代史纲要》(2013年修订版) 修订说明 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教育部社科司和中宣部理论局的相关要求,《中国近代史纲要》教材编写课题组于2013年1月启动2013年教材修订工作。期间,3月6日,教材编写课题组同志在广州听取了一线教师和学生的意见,随后3天即对所有意见、建议进行梳理并在全组范围逐条研究。9日,中宣部理论局对教材修订提出4条指导意见。10日,教材编写组向中宣部理论局和教育部社科司报送修订意见,同时开始具体修订工作。4月10日,教材修订初稿完成并开始在全组征求意见;16日,教材编写课题组在京召开全组会议,审议全部修订稿;17-20日,对修订稿(送审稿)作进一步修改。4月下旬,完成并上报(送审稿)。 5月-7月,进行送审期间的10余次修改和完善,7月28日,修订工作全部完成。8月中旬,教材正式出版。 现将具体修订内容汇报如下。 一、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结合中国近现代历史实际,着重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和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1.强调: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90多年来,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

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开篇的话) 2.增写:李大钊指出:社会主义的理想,“因各地、各时之情形不同,务求其适合者行之,遂发生共性与特性结合的一种新制度(共性是普遍者,特性是随时随地不同者),故中国将来发生之时,必与英、德、俄……有异”。(中编第四章第二节) 增写:毛泽东修改中共中央向党的八大提交的政治报告时明确指出:我国是一个东方国家,又是一个大国。因此,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也带有自己的许多特点,而且在将来建成社会主义社会以后还会继续存在自己的许多特点”。(下编第九章第一节) 3.增写: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任务的开始。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探索、开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这一历史任务而不懈奋斗,这是新中国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下编综述)4.增写:新中国最大的历史成就,就是探索、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结果。 按照十八大的概括,指出: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一、名词解释 鸦片战争:为了改变贸易逆差,英国将大量的鸦片输入到中国,遭到中国人民的抵制。英国以此为借口,于1840年6月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与英国 侵略者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从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日益受到严重 的破坏。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它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根据“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确立了 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这一制度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的理想和农民起义的特色,成为 太平天国纲领性文件。 《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到天京主持政务,他向洪秀全提出一个统筹全局的改革方案《资政新篇》。它的主要内容是效法西方资本主义来改革中国社会:在政治 方面加强中央集权;在经济方面兴办近代工矿交通事业;在改良社会方面发展近代 文化卫生福利事业;在法律方面提出善待轻犯、改革刑罚制度等。《资政新篇》是 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由于社会历史条件限制,未能实施。 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清朝统治者内部一部分人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富国强兵,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他们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师夷长 技以制夷”的改良运动,史称“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包括开办军事工业以自强,兴 办民用工业以求富,创办近代陆海军,创办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等。洋务运动虽 没有使中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在客观上对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发 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 戊戌维新运动:1898年,在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的推动和策划下,具有爱国思想的光绪皇帝颁布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和文教方面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政令。由 于后党发动政变,变法只进行了103天,就失败了,史称“百日维新”。“百日维新” 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的运动,具有爱国进步的意义,在 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客观上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三民主义:孙中山提出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民族主义是反对帝国主义,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是建立为一 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的民主政治;民生主义是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颁布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言论、结社、集会、著作等自由,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弹劾总统的权力。临时约法具有 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 新文化运动:从1915年起,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激进民主主义者掀起了新文化运动,大力宣传民主科学,新道德新文学等资产阶级文化,反对专制、愚昧和旧道德旧文 学等封建复古思想。新文化运动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解放的潮流,它促使人们 追求民主科学和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期末综合检测试题 姓名: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 一、能读准拼音,正确写出词语吗?试试看。(8分) guàn gài yuán gù jiǎn cái bēi cǎn ( ) ( ) ( ) ( ) zhàn lán dīng zhǔ fán zhí qínɡ bù zì jīn ()()()() 二、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6分) 濒.临(bīn pín)唾.沫(tuò tù) 弓弦.( xián xuán) 嫉.妒(jì jí) 霎.时(s hà chà) 否.则( fǒu fǎo ) 三、用你的慧眼来识别这些形近字,并给它组词吧!(5分) 继( ) 狠 ( ) 异()蹈()悔() 断( ) 狼 ( ) 导()踏()诲() 四、请你照样子写词语。(10分) 1、动静、得失、、、 2、栩栩如生翩翩起舞、、、 3、南.辕北.辙、、 五、谁的背诵最棒呢?通过填空验证一下吧!(8分) 1、日日行,不怕千万里。 2、,报得三春晖。 3、,鸟笼里飞不出雄鹰。 4、海上生明月,。 5、八仙过海——。 6、胜日寻芳泗水滨,。 7、描写春季和夏季美丽景色的古诗句也有很多,出去郊游时,你会想到哪些诗句,请选几句写下来。(2分)

六、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 1、例:蒲公英的花可以张开、合上。 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微风吹来,银杏树的叶子轻轻地摇着。 2、例:这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这不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 这是我最喜欢的那本书。 3、小伙伴们称赞我制作的贺年卡。(改为“被”字句) 七、修改病句。(6分) 1、草地上有几只数不清的小鸡在悠闲地散步。 2、我们班通过并讨论了新的《班级公约》。 3、课堂上,专心致志的听讲。 八、阅读(15分) (一)课内阅读,回答问题。(6分) 翠鸟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芦杆上了。他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翠鸟蹬开苇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只有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1、填空。(2分) 这两个自然段具体描写翠鸟()的事,说明翠鸟()的特点。 2、用“——”在第二自然段中,划出描写翠鸟捕鱼时动作的句子。(1分)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等候——()锋利——()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试题1)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1860年洗劫和烧毁圆明园的是( C ) A、日本侵略军 B、俄国侵略军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2.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广学会发行的报刊是 ( D ) A、《中国丛报》 B、《北华捷报》 C、《字林西报》 D、《万国公报》 3.鸦片战争后,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是( B ) A、林则徐 B、魏源 C、龚自珍 D、王韬 4.太平天国后期,提出《资政新篇》这一具有资本主义色彩改革方案的是( C ) A、洪秀全 B、杨秀清 C、洪仁玕 D、石达开 5.近代中国派遣第一批留学生是在( A )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维新时期 C、清末“新政”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6.1945年8月,毛泽东发表的号召对日本侵略者实行全国规 模反攻的文章是( D )A、《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 B、《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C、《论持久战》 D、《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7.中国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是( D ) A、1948年10月 B、1949年10月 C、1950年10月 D、1951年10月 8.1951年底到1952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党政机关中开展的“三反”运动是( A ) A、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B、反主观主义、反宗派主义、反党八股 C、反受贿、反贪污、反自由主义 D、反浪费、反行贿、反形式主义 9.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会议是( B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 10. 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与美国订立的条约是 ( B ) A、《南京条约》 B、《望厦条约》 C、《黄埔条约》 D、《瑗珲条约》 11.在中国近代史上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帝国主义国家是( B ) A、俄国 B、美国 C、英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课程性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面向本专科大学生开设的公共政治理论课,是国家高等学校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必修课,它从历史教育角度承担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功能。 导言(2学时) 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 本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教学目的:通过冲述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的历史概述,使学生了解由于鸦片战争以及资本——帝国主义一次又一次的侵略,中国开始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的两大任务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1、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 2、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 3、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 二、外国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1、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三、近代中国的基本矛盾和面临的主要任务 1、两对基本矛盾 2、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四、基本历史线索 1940—1919年的中国 重点难点:正确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2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对近代以来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以及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的讲述,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是一个坚贞不屈,勇于反抗外来压迫的民族,以增强民族的自信心。 第一节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一、军事侵略 二、政治控制 三、经济掠夺 四、文化奴役 第二节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一、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二、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第三节反侵略斗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一、社会制度的腐败和经济技术的落后 二、从睁眼看世界到“救亡图存”、“振兴中华” 重点难点:正确分析近代中国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2学时)

三年级下册语文测试题完整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测试题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测试卷(B卷) 一、选择下列词语的正确读音。(12 分) 无奈(wúlài wú nài )驮马(tuó mǎ tóu mǎ) 凝结(nínɡjiéní jié)掏心(tāo xīnɡ tāo xīn)释放(sì fànɡshì fànɡ)构思(ɡòu sīɡòu shī) 诚恳(chénɡ kěn chén kěn)油漆(yóu xīyóu qī) 二、根据题意,给下列字分类。(9 分) 摊梦奈恳凝宾彤 属于前鼻音的字是() 属于后鼻音的字是() 属于上下结构的字是() 三、选字组词。(8 分) [即既] ()然立()()使()而 [扬场] ()扬()地()琴广() [戏划] ()剧()船()划看() [决快] ()定()乐解()()速 四、给红色词语换近义词。(5 分) 1.在这里,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平均公平) 2.多年过去了,这里依然那么美。(仍然不但) 3.他注视这个小男孩很久了。(关注凝视) 4.这里弥漫着浓浓的学习氛围。(分散布满) 5.在他的协助下,事情很快就完成了(帮助诱导) 五、选词填空。(8分) 发展发生发明发现 1.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各项事业飞速() 2.同学之间()矛盾时要各自做自我批评。 3.我班同学的小()获了奖。 4.科学家()了一颗新星。

六、把下列词语归类。(18 分) 游逛观察宣誓告诉散步注视走路回答张望 1.表示看的动作:() 2.表示说的动作:() 3.表示走的动作:() 七、根据意思选择合适的词语。(9 分) 诺言留言忠言吉言格言宣言 1.表示吉祥的话叫()。 2.临走写下的话叫()。 3.应允别人的话叫()。 4.宣誓所说的话叫()。 5.诚恳劝告的话叫()。 6.精炼着名的话叫()。 八、读读选选。(8 分) 天涯共此时他乡遇故知千里送鹅毛岁寒知松伯 1.久旱逢甘雨,。 2. ,礼轻情意重。 3. ,患难见真情。 4.海上升明月,。 九、课外阅读。 一件珍贵的生日礼物 伯父从北京回来了,他给我带来了一件生日礼物。 生日那天,伯父来了,他一手提着生日蛋糕,一手拎着一只发黄的旧藤箱,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箱子,里面除了一张生日卡外,竟空空的,我失望了,暗想:伯父原来是个书呆子,小气鬼,穷光蛋!从前我还把他当作学习的榜样,要真学他,那才倒霉呢!我懒洋洋地打开生日卡,《祝你生日快乐》的音乐响起了,但我觉得并不动听。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填空题汇总

按课文内容填空 一、古诗三首: 1.《绝句》作者()()代,()()江山丽,()()花草香。泥融()燕子,沙暖()鸳鸯。 2.《惠崇春江晚景》作者()()代,竹外桃花()()枝,春江水暖()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欲上时。 3.《三衢道中》作者()()代,()()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山行。绿阴不()来时路,添得()()四五声。 二、燕子: 1.一身()的羽毛,一对()的翅膀,加上()似的尾巴,凑成了()的小燕子。 2.()的草,()的叶,()的花,都像()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的春天。小燕子从()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在()中,在()中,燕子()身子在天空中(),唧唧地(),有的由这边的()(),飞到了那边的()下边;有的()过湖面,尾尖偶尔()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地荡漾开去。 3.几对燕子()了,()在电线上。()的天空,()之间连着(),多么像()!停着的燕子成了(),()了一支正待。

4.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的春天。这时候,那些小燕子,那么()的小燕子,也由南方飞来,加入了这个()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5.小燕子带了它的双剪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kuà ng)亮无比的天空,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上,飞到那边的()下了。 三、荷花: 1、荷叶()的,像一个个碧绿的()。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出来。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有的还是(),看起来()得马上要()似的。 2、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一阵微风吹过来,我就(),雪白的的衣裳()。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 风过了,我停止(),()站在那儿。()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的好梦...... 四、语文园地一: 《忆江南》作者()()代江南好,风景旧曾()。日出江花红胜(),春来江()如蓝,能不()江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答案(完整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上编综述: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但独立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能正常发展,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三,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 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3)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广泛存在,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下,他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力的生活。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 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 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争得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第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三年级下册语文选择题完整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选择题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一、选择题 1、下列表述没有错的是() A、燕子在车厢里叽叽叽喳喳,仿佛在向人类致谢。这是个比喻句。 B、《翠鸟》一文只描述了翠鸟的外形,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C、《燕子专列》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昊天。 2、与“鱼儿在水中做游戏。”所用修辞方法一样的是() A、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B、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 C、翠鸟蹬开苇秆,你箭一样飞过去。 3、下列句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不用箭,只要一拉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 B、因为它飞得慢,所以受过伤。 C、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了下来。 4、下列表述有错误的是() A、南辕北辙常用来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B、《画杨桃》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论,做事情,看问题都要实事求是。 C、《亡羊补牢》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人有了错误,虽然认真改,但是也晚了。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南辕北辙告诉我们的道理和成语背道而驰的意思差不多。 B、惊弓之鸟比喻受过惊吓,遇到一点儿情况就害怕得不得了。 C、《画杨桃》的作者是叶圣陶。 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亡羊补牢的亡是死亡的意思。 B、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C、只要马跑得快,车夫的本领强,路费充足,即使方向相反,也能达到目的地。 7、下列词语搭配不恰当的是() A、皎洁的月光无限的遐想 B、轻柔地欢呼紧紧地盯着 C、预防疾病开发矿藏 8、下面句子中带点字解释不正确的是() A、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相当,恰当) B、这就多亏了电脑了。(幸亏) C、信函传递十分便捷。(快速) D、天高任鸟飞。(不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要会议(重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要会议 (一)党的创建时期 1 “一大”(1921、7、23,上海),中国共产党成立。 (1)内容:①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②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纲: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斗争目的是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③中心工作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④大会选举产生了由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的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以陈独秀为书记。 (2)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 中国人民就有了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就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 2.“二大”(1922,上海),制定了党的革命纲领。 内容——①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它在当前阶段的纲领应当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②开始采取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政党和政治派别没有采取过、也不可能采取的革命方法,即群众路线的方法。③中共二大提出“联合全国一切革命党派,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 3 “三大”(1923),1923 年6 月, 中共三大正式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 (二)土地革命时期 1 八七会议(1927、8、7,汉口) (1)内容:①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选出了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②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③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思。④还提出“整顿改编自己的队伍,纠正过去严重的错误,而找着新的道路”。 (2)意义: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2 遵义会议(1935) (1)内容:①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②会议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③成立了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新的三人团,全权负责红军的军事行动。 (2)意义: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革命的关键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 瓦窑堡会议(1935) (1)内容:①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②批评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左” 倾冒险主义、关门主义的错误倾向。 (2)意义:为抗日战争的到来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三)抗日战争时期 1 洛川会议(1937): ①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②强调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关键在于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③会议强调, 必须坚持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在敌人后方发动游击战争,在国民党统治区发动抗日群众运动。 2.“七大”(1945,延安) (1)内容:①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报告,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 主义的中国。③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2)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完整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选择题训练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选择题练习题 1、下列词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勉强(qiáng)符号(fú)诱人(yòu)呈现(chéng) B 蜡烛(zhú)一副(fú) 苏醒(sū)海藻(zǎo) C 瞭望(liáo)吻合(wěn)燥热(zào)鱼缸(gāng) D 舒适(shì)智慧(zhì)修建(jiàn)提示(tí)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未尾错误祝寿沿途 B、包适比较分辨吹拂 C、记录姿势倒映骄傲 D、欧州蓬胀匀称清香 3、“酺”字的读音可能与下面哪个字的读音最接近() A、酒 B、铺 C、酿 D、配 4、下列词语的构词方式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议论纷纷 B、翩翩起舞 C、栩栩如生 D、窃窃私语 5、下列句子中,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今天天气特别闷热,同学们都没精打采的。 B、这里以前是一片荒凉的沙漠,通过植树造林,有了重见天日的大变化。 C、山上的泉眼源源不断地给小河注入新鲜的流水。 D 他被王老师的事迹感动得热泪盈眶。 6、下列哪一项描写的是重阳节的情景?() A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B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C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D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

萸少一人。 7、下列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哪一句是正确的() A.因/释其耒/而守株 B 因/释其耒而/守株 C 因释/其耒而/守株 D 因释/其耒/而守株 8、老师让学生讲一个民间故事,下列故事不能选的是() A 《司马光砸缸》 B 《梁山伯与祝英台》 C 《女娲补天》 D 《杞人忧天》 9、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有误的是() A 你几时才能抛开这样的生涯?要是换了我,说句实话,我可真要愁死啦! B鹿摆摆身子,手中的倒影也跟着摆动起来。他从来没注意到自己这么漂亮! C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D “哟,这里有一个罐子!”一个人惊讶地说。 10、“这是……电影院”中的“电影院”有5种修饰词语,排列顺序正确的是()①一座②现代化的③武汉市④唯一的 ⑤新型的 A ③①④②⑤ B ①⑤②③④ C ③④①②⑤ D ②④①⑤③ 11、以下句子插入哪里比较合适?() 这样一快一慢,鱼鳞身上出现了一圈松(夏季)一圈紧(冬季)痕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6172上

单选题 1、割占我国九龙半岛南端的不平等条约是(B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瑷珲条约》 D.《马关条约》 2、湘军最早的创建者是(D )。 A.左宗棠 B.李鸿章 C.张之洞 D.曾国藩 3、十月革命爆发于(C )。 A.1914.10.8 B.1918.2.3 C.1917.11.7 D.1918.2.9 4、武昌起义的导火线是(B )。 A.抢米风潮 B.保路运动 C.变法运动 D.五卅运动 5、戊戌变法运动的突出历史功绩在于(C )。 A.挽救民族危亡 B.推行了资本主义的政治改革 C.促进思想启蒙 D.极大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6、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B )。 A.政治控制 B.军事侵略 C.经济掠夺 D.文化渗透 7、创办广州万木草堂的是(A )。 A.康有为 B.谭嗣同 C.康光仁 D.梁启超 8、武昌起义后成立的湖北军政府的都督是(C)。 A.孙中山 B.段祺瑞 C.黎元洪 D.黄兴 9、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经济中占统治地位的是(B )。 A.商品经济 B.自然经济 C.半殖民地经济 D.资本主义经济 10、发出革命是“除旧布新的良药”之言的是(B )。 A.邹容的《革命军》 B.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C.孙中山的《上李鸿章书》 D.陈天华的《警世钟》 11、《盛世危言》的作者是(D)。 A.林则徐 B.徐继畲 C.冯桂芬 D.郑观应 12、下列关于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D)。 A.都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有关 B.都未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C.都没有广泛地发动群众 D.都被中外反动势力镇压 13、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B )。 A.内部分裂,军心涣散 B.帝国主义不再支持 C.护国军战斗力强

2014年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题(附答案)

一、基础知识。 2014年小学三年级(下)语文期末试题 (在90分钟内完成 满分100分) 1、读拼音,写词语。 zh àn l án ch an sh ān f án zh í q ín ɡ b ù z ì j īn xi àn m ù y óu l ǎn ào m ì q ī n ɡ x ī k ě ji àn 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用“ ”标出。 教.书(ji āo ji ào ) 弓弦. ( xi án xu án ) 窟窿.(l ón ɡ lon ɡ) 复.习(f ú f ù) 否.则 ( f ǒu f ǎo ) 虽.然( su ī su í) 3、给多音字组词。 Z ài ( ) d à( ) xi án ɡ ( ) 载 大 降 z ǎi ( ) d ài( ) ji àn ɡ ( ) 4、比一比,组成词语。 蹈( ) 洲( ) 悔( ) 致( ) 踏( ) 州( ) 诲( ) 至( ) 5、在( )里填上“的” 、“地” 、“得” 。 光彩夺目( )春天 时间过( )真快 快快乐乐( )学习 6、把成语补充完整。 大( )小用 ( )口同声 和颜( )色 ( )雀无声 苍翠( )滴 落( )缤纷 勤学( )问 津津有( ) 7、选词填空。 ① 一( )清泉。 一( )金光 (条 束 阵 个 眼) ②妈妈的神情变得( )了。 (严肃 严格 严厉) ③那只小猫,既漂亮,又活泼( )。 (灵活 灵巧 机灵) 8、按要求写句子。 (1)扩写句子。 ①一群( )蝴蝶( )翩翩起舞。 ②老师( )说:“你们的表现太出色了!” (2)照样子写句子。 ①例:蒲公英的花可以张开、合上。 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微风吹来,银杏树的叶子轻轻地摇着。 ②例:这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 这不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 这是我最喜欢的那本书。 (3)造句。 ①从“舒适” 、“纷纷” 、“喜出望外” 、“应有尽有”中选一个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因为……所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把诗句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 (1)“嫦娥应悔偷灵药,___________________。”是唐代诗人李商隐 《 》中的诗句。 (2)“__________________ 万条垂下绿丝绦。”,诗句的意思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写出一首你喜欢的课外背的古诗的题目《 》。 10、把语句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阴阴夏木啭黄鹂。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习收获与体会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习收获与体会 重视历史的学习与研究,注意总结和汲取历史经验,这是中国的一个优良传统。毛泽东讲过:“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他还多次发出过“学一点历史”的号召。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各条战线的生力军。为了胜利地负担起建设祖国的责任,我们必须了解中国的国情,不仅要了解中国的今天,还应当了解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对于我们来说,不论今后将从事何种专业工作,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都是很必要的。 但是在开学后,当听说我们要上一门名叫《中国近现代史》的课程时,我的心里充满了疑惑:这段历史我们在上中学的时候学习过,现在来到了大学,怎么还要学啊?而且内容都是差不多的,都是从鸦片战争讲到至今,没什么区别嘛!而现在学习了之后才让我意识到,虽然我们学的次数不少,但都没怎么用心。就算有些时候很用心,但等应付过考试后,就弃置不管了。现在脑子里的历史事件已所剩无几,跟当初没学过的一样。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学校安排我们再学一遍是合理的。他要我们记住:落后就要挨打!引申到我们身上就是:不求上进就会被淘汰!这次学习,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多了解些中国近现代史,做个合格的炎黄子孙。 “落后就要挨打。”在我看来,这个道理贯穿着整个历史。回顾过去,无论是鸦片战争还是日寇侵华,无一不在印证着:昔日的中国因为懦弱而受尽欺凌。虽然我们现在已经变得强大,也逐步得到了世界的认可,摘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但却不能轻易忘记这

些灾难深重的屈辱史,在这段时间里,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国家争相侵略我们,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几百个,中国人民在西方的侵略战争中一次又一次被打败。这段不堪回首的历史是以号称当时的首号资本主义强国的英国在1840年发动的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为起点的,战败后,清政府还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后又签订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英《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被迫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和外国协定关税,外国取得了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和在通商口岸传教等特权。这些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野蛮和屈辱。 后来,英法在1856年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在抵抗失败后被迫和英法俄美四国签订了《天津条约》。此后又陆续有英法俄的《北京条约》、1885年中法的《中法新约》、1894 年中日的《马关条约》、1900年八国联军的《辛丑条约》等等。一系列的侵华战争和大批的不平等条约,把中国推向灾难屈辱的深渊,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穷和落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严重的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领土完整,因此我们要牢记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如果没有这些侵略战争,我想中国的现状可能要好得多。大批的不平等条约不知道让我们中国人倒退了多少年。但是值得肯定的是,中国建国以后的发展十分迅速,我们几十年里就完成了别的国家要几百年才能完成的任务。就像我们从制造出第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题

小学三年级(下)语文期末试题 (在90分钟内完成满分100分) 一、基础知识。 1、读拼音,写词语。 zhàn lán chan shān fán zhí qínɡ bù zì jīn xiàn mù yóu lǎn ào mì qīnɡ xī kě jiàn 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用“ ”标出。 教.书(jiāo jiào)弓弦.( xián xuán )窟窿.(lónɡ lonɡ)复.习(fú fù)否.则( fǒu fǎo )虽.然( suī suí)3、给多音字组词。 Zài ( ) dà( ) xiánɡ ( ) 载大降 zǎi ( ) dài( ) jiànɡ ( ) 4、比一比,组成词语。 蹈()洲()悔()致()踏()州()诲()至()5、在()里填上“的”、“地”、“得”。 光彩夺目()春天时间过()真快快快乐乐()学习6、把成语补充完整。 大()小用()口同声和颜()色()雀无声苍翠()滴落()缤纷勤学()问津津有() 7、选词填空。 ①一()清泉。一()金光(条束阵个眼) ②妈妈的神情变得()了。(严肃严格严厉) ③那只小猫,既漂亮,又活泼()。(灵活灵巧机灵) 8、按要求写句子。

(1)扩写句子。 ①一群()蝴蝶()翩翩起舞。 ②老师()说:“你们的表现太出色了!” (2)照样子写句子。 ①例:蒲公英的花可以张开、合上。 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微风吹来,银杏树的叶子轻轻地摇着。 ②例:这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这不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 这是我最喜欢的那本书。 (3)造句。 ①从“舒适”、“纷纷”、“喜出望外”、“应有尽有”中选一个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因为……所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把诗句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 (1)“嫦娥应悔偷灵药,___________________。”是唐代诗人李商隐《》中的诗句。 (2)“__________________万条垂下绿丝绦。”,诗句的意思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写出一首你喜欢的课外背的古诗的题目《》。 10、把语句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阴阴夏木啭黄鹂。 (2)日日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常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八仙过海—_ 。二、阅读 (一)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翠鸟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芦杆上了。他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完整版笔记(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串讲笔记(完整版)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单选](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处于封建社会的末期;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同农民阶级的矛盾。 [多选](2)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①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②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③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④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多选、简答](3)清朝中叶以后,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 ①政治上,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官僚职能扩大。 ②经济上,人口大增长、各级官吏和地主大肆兼并土地,广大农民生活日渐困苦。 ③思想文化上,厉行专制主义,大兴文字狱。 ④军事上,军力衰败,军备废弛。 ⑤对外关系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使中国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 2.鸦片战争前的世界 [单选](1)鸦片战争前,欧美主要国家先后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通过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单选](2)资本主义国家对外发动侵略战争,实行殖民扩张。 二、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的演变 [多选、简答、论述]1.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1)从1840年起,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发动一系列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主要有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主要有《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2)政治控制主要表现为:控制中国内政,操纵中国外交,享有领事裁判权,把持中国海关,以及勾结清政府、镇压人民反抗,扶植、收买代理人。经济掠夺主要表现为: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对华倾销商品,对华输出资本,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文化渗透主要表现为:利用宗教进行渗透和侵略,鼓吹侵略有功和“种族优劣论”,为侵略战争制造舆论。 2.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 [单选](1)从1840年鸦片战争及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开始,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演变,到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之后《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形成。 [简答](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①资本-帝国主义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②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 ③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填空练习题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填空练习题(一) (校三年级语文组整理) 一、按课文内容填空 1、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2、古诗两首/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日/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3、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4、山包上,树(很密),草(很深),花(很多)。(一条石板铺成)的小路,(弯弯曲曲)地穿过(小山包)的密林。(石板小路)的尽头,有一眼清泉,叫(“珍珠泉”)。

5、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者一张(又尖又长)的嘴。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6、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列车(开动了)。载着(燕子的列车),带着(人类的友情)驶向远方。燕子在车厢里(唧唧喳喳),仿佛(在向人类致谢)。 7、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8、(清对浊)(廉对贪)(功对罪)(正对偏)(奖对罚)(优对劣)(善对恶)(勤对懒)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王维)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