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氯罐区安全标准
液氯罐区安全标准

液氯罐区安全标准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液氯罐区(地上式)现场安全要求:1、有足够量的液氯备用专业罐,防止事故状态下进行液氯倒入;2、有事故收集围堰,防止事故状态下,液氯处置时产生的有害物质的收集处理;3、各罐体设有安全阀或防爆片,并将泻出液氯管线与烧碱吸收装置相连;4、各罐体设有温度和压力显示装置,并远传进入DCS中控系统,便于随时监控;5、各罐体设有双路液位计,并将数据远传进入DCS中控系统,便于随时监控;6、各罐体及管道连接阀门,必须是氯气专业气动自动阀,并全部为双阀设置,防止阀门失灵失控;7、各罐体必须按照规范做好防雷防静电设施,防止事故发生;8、各罐体必须有良好的保温措施,防止液氯自然气化,造成系统压力升高;9、各罐体必须按照规范设置双通道爬梯和平台围栏,防止高空坠落;10、罐区必须设置碱水喷淋装置,一旦发生泄漏,可形成碱性雾幕,稀释氯气降低其浓度;11、罐区必须设置负压吸气装置,一旦发生泄漏,可用负压将泄漏的气体收集至吸收装置;12、罐区按照公安要求,设置红外线防盗系统,防止刑事破坏案件的发生;13、罐区设置视频监控装置,采取与政府安全部门联网监控;14、罐区设置现场报警装置,并将信号远传于DCS中控系统便于随时监控;15、罐区应配备足够的消防栓和灭火器,防范火灾的发生;16、罐区应配备足够的氯气扑消器,对泄漏氯气进行中和扑消;17、罐区应设置警示标识、职业病告知牌、安全警示标识和危险品警示告知牌等,随时提示该区域的重要性;18、罐区外围必须设置红色警示线,严禁人员私自进入;19、罐区必须配备足量的空气呼吸机、防化服、、堵漏工具、应急药品等事故应急装、设备和仪器,随时做好事故应急处置准备;20、对各储罐必须每三年做一次全面的罐体检验,防止设备老化;21、对罐区,除必须到省进行备案外,每三年必须进行一次现状;22、企业对罐区重大危险源必须编制,必须到市备案,并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应急演练和至少进行两次现场处置演练。
液氯库区安全管理制度

液氯库区安全管理制度液氯是一种危险化学品,具有高毒性和强氧化性,对人体和环境均有较大的危害。
为了保障液氯库区的安全,制定液氯库区安全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通过详细介绍液氯库区安全管理制度的各个方面来确保其全面、科学、有效地落实。
一、库区布局及设施1. 库区布局:液氯库区应远离居民区、工厂厂房等人员密集区,选择平坦地势、无腐蚀性物质的地点建设。
库区应设置防火隔离带,并保持与周边建筑物和储存物品的安全距离。
2. 库区设施:液氯库区应设置完善的安全设施,包括专用储罐、泄漏收集池、防静电设施、防火设施等。
储罐应符合国家标准,并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
泄漏收集池应具备足够的容量和防渗漏措施,及时收集泄漏物。
防静电设施和防火设施则是液氯库区重要的安全保障措施。
二、液氯库区出入管理1. 人员准入:液氯库区禁止未经培训和授权的人员进入。
所有进入库区的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并接受安全教育和培训。
2. 出入证管理:库区制定出入证制度,每位进入库区的人员必须持有效的出入证,并在离开时归还。
出入证应定期更换,避免过期证件的使用。
3. 出入登记:库区应设立出入登记制度,记录每位进入和离开库区的人员和时间,以便及时掌握库区人员流动情况。
三、液氯库区安全操作规程1. 作业许可制度:库区制定液氯操作许可制度,明确作业人员的权限和责任。
任何人员在进行液氯操作前都必须获得相应的许可证。
2. 安全操作流程:库区制定详细的液氯安全操作流程,包括装卸液氯、搬运液氯、储罐检修等环节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流程执行,禁止擅自修改或省略操作步骤。
3. 紧急处置措施:库区应制定液氯泄漏和事故的紧急处置措施。
作业人员必须熟悉处置措施并进行实际演练,以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科学地做出反应。
四、库区安全风险评估和监测措施1. 安全风险评估:库区定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评估库区各项设施和操作流程的安全风险,及时发现并排除潜在的危险隐患。
2024年液氯储存、充装安全设施基本要求(三篇)

2024年液氯储存、充装安全设施基本要求一、厂房要求:1、液氯储罐罐区、液氯重瓶仓库、钢瓶充装、钢瓶汽化、槽车充装、接卸宜采用密闭厂房;2、在液氯储罐厂房外尽可能设置碱喷淋装置或水幕墙,以减少氯气外溢;3、液氯储槽必须按要求设置围堰,液氯储罐罐区围堰应满足GB50351;4、对充装场所,若无封闭条件,必须在充装场所配备二个以上移动式真空吸收软管,可以达到泄漏点,并与事故氯吸收装置相连。
二、液氯及氯气工艺系统具体要求:1、设置防止氯气泄漏的事故氯气吸收装置(以下简称吸收装置),吸收装置保证随时处理装置开停车、正常状态和非正常状态下排放的氯气;吸收装置至少具备处理30min生产装置满负荷运行产出的氯气能力;1)氯气系统安全水封设施的排空口应引至吸收装置;2)氯气系统安装的安全阀放空管线应引至吸收装置;3)在液氯厂房内靠下部安装与吸收装置连接设施。
吸入端采用非金属塑料弹性软管,并可移动,非金属塑料弹性软管的长度、直径大小和数量应根据可能泄漏的氯气量和泄漏点位置确定,保证相应的区域内泄漏的氯气及时被导入吸收装置;装置将泄漏氯气吸入事故吸收塔中,中和碱液浓度定期检测。
风量必须满足要求,抽空风机供电必须保证。
2、液氯充装:1)液氯钢瓶充装计量器具应设置超装报警和液氯自动切断装置;2)汽车罐车充装:应设置防超装和报警设施、充装管线自动切断装置;配备电子衡器,对完成充装的罐车进行充装量的计量和复检。
3、液氯汽化1)钢瓶称重宜采用自动称重仪,以准确控制汽化量;2)汽化管道与氯气缓冲罐之间设置自动切断阀。
当氯气缓冲罐压力超高或现场氯气报警器高高限连锁时自动切断液氯输送。
三、安全预防1)液氯储罐、计量槽、汽化器等压力容器应设置安全阀,现场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等,并将压力、液位、温度信号传至DCS(或PLC)进行显示、记录、报警并有趋势记录;液下泵及控制阀应在DCS(或PLC)上进行操作。
液氯储罐区、氯气液化、液氯气化、液氯充装、氯气压缩机或鼓风机房等可能泄漏氯气的场所应设置固定式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宜选用表头显示),应满足SH3063-xx;有毒气体报警器上上限报警与事故氯吸收系统、液下泵、控制阀之间设置安全连锁逻辑;2)液氯储罐氯气输入、输出管线上分别设置手动和自动切断阀;3)至少保留一台最大容积的空液氯储罐作为事故备用罐;4)液氯储罐储存液位高度不宜超过60%;5)围堰,水幕等设施,设置碱喷淋装置或水幕墙的地面,应具备回收沟、池(回用水应进行控制),防止发生污染事件;6)液氯钢瓶充装区域应设置液氯钢瓶泄漏紧急处理设施。
液氯储存充装安全设施基本要求

液氯储存充装安全设施基本要求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液氯储存、充装安全设施基本要求一、厂房要求:1、液氯储罐罐区、液氯重瓶仓库、钢瓶充装、钢瓶汽化、槽车充装、接卸宜采用密闭厂房;2、在液氯储罐厂房外尽可能设置碱喷淋装置或水幕墙,以减少氯气外溢;3、液氯储槽必须按要求设置围堰,液氯储罐罐区围堰应满足GB50351;4、对充装场所,若无封闭条件,必须在充装场所配备二个以上移动式真空吸收软管,可以达到泄漏点,并与事故氯吸收装置相连。
二、液氯及氯气工艺系统具体要求:1、设置防止氯气泄漏的事故氯气吸收装置(以下简称吸收装置),吸收装置保证随时处理装置开停车、正常状态和非正常状态下排放的氯气;吸收装置至少具备处理30min生产装置满负荷运行产出的氯气能力;1)氯气系统安全水封设施的排空口应引至吸收装置;2)氯气系统安装的安全阀放空管线应引至吸收装置;3)在液氯厂房内靠下部安装与吸收装置连接设施。
吸入端采用非金属塑料弹性软管,并可移动,非金属塑料弹性软管的长度、直径大小和数量应根据可能泄漏的氯气量和泄漏点位置确定,保证相应的区域内泄漏的氯气及时被导入吸收装置;装置将泄漏氯气吸入事故吸收塔中,中和碱液浓度定期检测。
风量必须满足要求,抽空风机供电必须保证。
2、液氯充装:1)液氯钢瓶充装计量器具应设置超装报警和液氯自动切断装置;2)汽车罐车充装:应设置防超装和报警设施、充装管线自动切断装置;配备电子衡器,对完成充装的罐车进行充装量的计量和复检。
3、液氯汽化1)钢瓶称重宜采用自动称重仪,以准确控制汽化量;2)汽化管道与氯气缓冲罐之间设置自动切断阀。
当氯气缓冲罐压力超高或现场氯气报警器高高限连锁时自动切断液氯输送。
三、安全预防1)液氯储罐、计量槽、汽化器等压力容器应设置安全阀,现场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等,并将压力、液位、温度信号传至DCS (或PLC)进行显示、记录、报警并有趋势记录;液下泵及控制阀应在DCS(或PLC)上进行操作。
液氯安全管理标准

液氯安全管理标准液氯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品,广泛应用于水处理、消毒、制冷等领域。
然而,液氯的使用也伴随着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了确保液氯的安全使用,制定并执行液氯安全管理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围绕液氯的安全管理进行详细讨论,旨在为液氯的使用单位提供参考和指导。
液氯的安全管理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液氯存储安全、运输安全、使用安全和应急处理。
一、液氯存储安全1. 存储场所的选择与规划:选择室外通风良好、独立封闭、防火防爆措施完备的场所作为液氯存放区,并进行规划,明确存储区域、通道和备用区域。
2. 存储设施的建设与维护:建设完备的液氯存储设施,包括贮槽、贮槽支架、防护墙、泄漏池等。
定期检查设施,确保其完好无损,及时修复或更换受损的设施。
3. 存储标志与标识:在液氯存放区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标识,包括“危险品存放区”、“禁止吸烟”、“易燃易爆”等。
4. 存储条件与注意事项:控制存储温度在-45℃至+50℃范围内,确保贮槽安全密封。
不得将液氯与可燃物、易燃物等放置在一起。
二、液氯运输安全1. 运输方式选择: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包括专用运输车辆、运输船舶等。
运输车辆应具备防火防爆设施,防止因车辆碰撞、剧烈摩擦等引发液氯泄漏。
2. 运输设备的检修与保养:定期检修运输设备,确保车辆、船舶等设备运行正常,不得有泄漏、损坏等情况。
3. 运输标志与标识:在运输车辆、船舶等上设置液氯的警示标志和标识,以提醒他人注意到危险品的存在。
4. 运输员的培训与管理:对液氯运输员进行专业的培训,掌握液氯的特性、危险性及安全操作技能,并制定相关管理制度。
三、液氯使用安全1. 安全操作规程的制定:制定液氯的安全操作规程,明确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操作流程,并加强培训与考核。
2. 安全防护装备的配备与使用:对工作人员配备适当的安全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服等,并确保其正确佩戴和使用。
3. 操作环境的清洁与通风:保持操作环境的清洁和通风良好,防止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气体积聚。
液氯储罐区的安全管理要求

1.2强氧化性
氯气为强氧化剂,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能助 燃,能与许多化学品如乙烘、松节油、乙瞇、氨、燃料 气、绘类、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生成爆炸 性物质;它几乎对金属和非金属都有腐蚀作用,与可 燃性气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它的“化学亲和力”很 强,能与多数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反应,与许多物质 (如氢气)混合后会发生爆炸,在没有空气和火源的 条件下,遇到光照也能发生爆炸。 13毒害性
氯气对人具有严重的危险性,为剧毒物品。液 氯作为一种刺激性毒液,泄漏后闪蒸形成气体,对
* [作者简介〕张明跃(1976-),男,注册安全工程师,1998年毕业于盐城工学院精细化工专业,现于盐城正太注册安 全工程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工作。
[收稿日期]2018-12-27 25
氯碱工业
2019 年
眼、呼吸系统黏膜有刺激作用;可引起迷走神经兴 奋、反射性心跳骤停。急性中毒:轻度者出现黏膜刺 激症状,眼红、流泪、咳嗽;中度者出现支气管炎和支 气管肺炎,病人胸痛、头痛,恶心、较重干咳、呼吸及 脉搏增快,有轻度紫组;重度者出现肺水肿,可发生 昏迷和休克;有时发生喉头痉挛和水肿,造成窒息; 还可引起反射性呼吸抑制,发生呼吸骤停死亡。慢 性中毒:长期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支 气管哮喘和肺水肿;特别是在风力比较大的请况下, 有毒气体会顺风扩散到很远,使污染范围扩大,广大 群众受到严重威胁。如2005年3月29日晚,京沪 高速公路淮安段发生的一起交通事故,导致槽罐车 液氯大量泄漏,造成公路旁3个乡镇村民重大伤亡, 29人死亡,436名村民和抢救人员中毒,另有10 500 多名村民被迫疏散转移,大量家畜(家禽)、农作物 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1 700余万元⑵。 1.4爆炸危险性
液氯储罐区(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模板

液氯储罐区(重点不安全源)管理制度模板一、制度概述液氯储罐区是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重点不安全源之一,为确保储罐区的安全稳定运行,保护职工生命资产安全,规范管理液氯储罐区的运作,订立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标准2.1 液氯储罐区的布置要求1.液氯储罐区应阔别人员密集区、居民区和其他重点不安全源,满足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2.液氯储罐区应设有特地的警示标识并保持清楚可见,警示标识应包含储罐区界限、禁止吸烟、禁止明火等内容。
3.液氯储罐区应阔别易燃、易爆物品,周边区域应保持清洁,并配备必需的灭火设备。
2.2 液氯储罐区的安全设施要求1.液氯储罐区应设有完满的监测系统,包含液位监测、气体浓度监测、泄漏报警等,并设有自动切断供气系统。
2.液氯储罐应设置防护措施,如防静电装置、泄露掌控装置和安全阀等,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3.液氯储罐区应设有特地的应急处理设施,包含消防器材、泄漏处理设备等,设施应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2.3 液氯储罐区的作业管理要求1.液氯储罐区的作业应由经过特地培训的员工进行,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
2.液氯储罐区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3.液氯储罐区的作业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呼吸器等,并定期进行相关人员健康检查。
2.4 液氯储罐区的风险评估和防范1.液氯储罐区应进行风险评估,并订立相应的应急预案。
2.液氯储罐区应定期开展不安全源辨识,依据评估结果加强对液氯储罐区的防范措施。
3.液氯储罐区应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对液氯储罐区风险的认得和应急处理本领。
三、考核标准3.1 液氯储罐区的布置要求考核1.储罐区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2.储罐区的警示标识是否清楚可见并包含必需的内容。
3.周边区域是否保持清洁,并配备必需的灭火设备。
3.2 液氯储罐区的安全设施要求考核1.监测系统是否完满,并是否设有自动切断供气系统。
2.储罐是否设置了防护措施,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液氯罐区安全标准

液氯罐区安全标准 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液氯罐区(地上式)现场安全要求:1、有足够量的液氯备用专业罐,防止事故状态下进行液氯倒入;2、有事故收集围堰,防止事故状态下,液氯处置时产生的有害物质的收集处理;3、各罐体设有安全阀或防爆片,并将泻出液氯管线与烧碱吸收装置相连;4、各罐体设有温度和压力显示装置,并远传进入DCS中控系统,便于随时监控;5、各罐体设有双路液位计,并将数据远传进入DCS中控系统,便于随时监控;6、各罐体及管道连接阀门,必须是氯气专业气动自动阀,并全部为双阀设置,防止阀门失灵失控;7、各罐体必须按照规范做好防雷防静电设施,防止事故发生;8、各罐体必须有良好的保温措施,防止液氯自然气化,造成系统压力升高;9、各罐体必须按照规范设置双通道爬梯和平台围栏,防止高空坠落;10、罐区必须设置碱水喷淋装置,一旦发生泄漏,可形成碱性雾幕,稀释氯气降低其浓度;11、罐区必须设置负压吸气装置,一旦发生泄漏,可用负压将泄漏的气体收集至吸收装置;12、罐区按照公安要求,设置红外线防盗系统,防止刑事破坏案件的发生;13、罐区设置视频监控装置,采取与政府安全部门联网监控;14、罐区设置现场报警装置,并将信号远传于DCS中控系统便于随时监控;15、罐区应配备足够的消防栓和灭火器,防范火灾的发生;16、罐区应配备足够的氯气扑消器,对泄漏氯气进行中和扑消;17、罐区应设置警示标识、职业病告知牌、安全警示标识和危险品警示告知牌等,随时提示该区域的重要性;18、罐区外围必须设置红色警示线,严禁人员私自进入;19、罐区必须配备足量的空气呼吸机、防化服、、堵漏工具、应急药品等事故应急装、设备和仪器,随时做好事故应急处置准备;20、对各储罐必须每三年做一次全面的罐体检验,防止设备老化;21、对罐区,除必须到省进行备案外,每三年必须进行一次现状;22、企业对罐区重大危险源必须编制,必须到市备案,并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应急演练和至少进行两次现场处置演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氯罐区安全标准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液氯罐区(地上式)现场安全要求:
1、有足够量的液氯备用专业罐,防止事故状态下进行液氯倒入;
2、有事故收集围堰,防止事故状态下,液氯处置时产生的有害物质的收集处理;
3、各罐体设有安全阀或防爆片,并将泻出液氯管线与烧碱吸收装置相连;
4、各罐体设有温度和压力显示装置,并远传进入DCS中控系统,便于随时监控;
5、各罐体设有双路液位计,并将数据远传进入DCS中控系统,便于随时监控;
6、各罐体及管道连接阀门,必须是氯气专业气动自动阀,并全部为双阀设置,防止阀门失灵失控;
7、各罐体必须按照规范做好防雷防静电设施,防止事故发生;
8、各罐体必须有良好的保温措施,防止液氯自然气化,造成系统压力升高;
9、各罐体必须按照规范设置双通道爬梯和平台围栏,防止高空坠落;
10、罐区必须设置碱水喷淋装置,一旦发生泄漏,可形成碱性雾幕,稀释氯气降低其浓度;
11、罐区必须设置负压吸气装置,一旦发生泄漏,可用负压将泄漏的气体收集至吸收装置;
12、罐区按照公安要求,设置红外线防盗系统,防止刑事破坏案件的发生;
13、罐区设置视频监控装置,采取与政府安全部门联网监控;
14、罐区设置现场报警装置,并将信号远传于DCS中控系统便于随时监控;
15、罐区应配备足够的消防栓和灭火器,防范火灾的发生;
16、罐区应配备足够的氯气扑消器,对泄漏氯气进行中和扑消;
17、罐区应设置警示标识、职业病告知牌、安全警示标识和危险品警示告知牌等,随时提示该区域的重要性;
18、罐区外围必须设置红色警示线,严禁人员私自进入;
19、罐区必须配备足量的空气呼吸机、防化服、、堵漏工具、应急药品等事故应急装、设备和仪器,随时做好事故应急处置准备;
20、对各储罐必须每三年做一次全面的罐体检验,防止设备老化;
21、对罐区,除必须到省进行备案外,每三年必须进行一次现状;
22、企业对罐区重大危险源必须编制,必须到市备案,并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应急演练和至少进行两次现场处置演练。
以上内容,只是在液氯罐区安全管理基础硬件最基本的要求和规定,暂写到此,仅供参考!。